⑴ 碼元速率和數據速率有什麼關系
碼元速率和數據速率主要有以下3點關系:
1、在數字通信中常常用時間間隔相同的符號來表示一位二進制數字,這樣的時間間隔內的信號稱為二進制碼元故1碼元可以攜帶nbit的信息量.
2、碼元傳輸速率,又稱為碼元速率或傳碼率其定義為每秒鍾傳送碼元的數目,單位為"波特",常用符號"Baud"表示,簡寫為"B".而數據速率定義為每秒鍾傳送bit的數目單位為比特流.
3、具體在運算上他們的區別就在於進制的不同了,一個碼元如果使用8進制則它一個碼元就可以表示三個bit信息
這樣,如果1秒鍾傳輸2400bit的信息,只需要1秒鍾傳輸800個八進制的碼元就可以了
碼元速率就為800B
而數據速率為2400bit/s.
這樣歸納起來,公式可表達為:Ri=Rc*log2(M)(Ri
數據速率;Rc
碼元速率;M
進制數)
⑵ 碼元傳輸速率的介紹
碼元傳輸速率(Symbol transmission rate)簡稱傳碼率,又稱符號速率等。它表示單位時間內傳輸碼元的數目,單位是波特 ( Baud ),記為B。這是為了紀念電報碼的發明者法國人波特(Baudot),故碼元傳輸速率也稱為波特率。1在數字通信中,一個數字脈沖稱為一個碼元。如字母A的ASCII碼是01000001,可用7個脈沖來表示,亦可認為由7個碼元組成。碼元攜帶的信息量由碼元的離散值個數決定。
⑶ 什麼是傳信率什麼叫碼元速率說明兩者的不同與關系
傳信率(Rb)是信息傳輸速率,也叫比特率。指單位時間傳遞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數。單位為b/s
碼元速率(RB)是碼元傳輸速率,也叫傳碼率、波特率。是指單位時間傳送碼元的數目。單位波特(B)
關系:Rb=RB*log2M M為進制
當M=2,即二進制時,Rb=RB
⑷ 計算機網路碼元傳輸數率的概念
所謂數據傳輸速率,是指每秒能傳輸的二進制信息位數,單位為位/秒(bits per sec-ond),、記作bps或b/s,它可由下式確定:
s=1/T·log2N (bps)
式中T為一個數字脈沖信號的寬度(全寬碼情況)或重復周期(歸零碼情況),單位為秒。一個數字脈沖也稱為一個碼元,N為一個碼元所取的有效離散值個數,也稱調制電平數,N一般取2的整數次方值。若一個碼元僅可取0和1兩種離散值,則該碼元只能攜帶一位(bit)二進制信息;若一個碼元可取00、01、10和11四種離散值,則該碼元就能攜帶兩位二進制信息。以此類推,若一個碼元可取N種離散值,則該碼元便能攜帶log2N位二進制信息。
當一個碼元僅取兩種離散值時,S =(1/T),表示數據傳輸速率等於碼元脈沖的重復頻率。由此,可以引出另一個技術指標一一'信號傳輸速率,也稱碼元速率、調制速率或波特率,單位為波特(Baud)。信號傳輸速率表示單位時間內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個數,也就是信號經調制後的傳輸速率。若信號碼元的寬度為T秒,則碼元速率定義為:
B=1/T (Baud)
在有些調幅和調頻方式的數據機中,一個碼元對應於一位二進制信息,即一個碼元;,有兩種有效離散值,此時調制速率和數據傳輸速率相等。但在調相的四相信號方式中,一個碼元對應於兩位二進制信息,即一個碼元有四種有效離散值,此時調制速率只是數據傳輸速率的一半。由以上兩式合並可得到調制速率和數據傳輸速率的對應關系式:
S =B ·log2N (bps)
或B =S/log2N(Baud)
一般在二元調制方式中,S和B都取同一值,習慣上二者是通用的。但在多元調制的情況下,必須將它們區別開來。例如採用四相調制方式,即N=4,且T=833×10-6秒,則可求出數據傳輸速率為:
S=1/T·log2N=1/(833×10-6)·log24=2400 (bps)
而調制速率為:
B=1/T=1/(833×10-6)=1200 (Baud)
通過上例可見,雖然數據傳輸速率和調制速率都是描述通信速度的指標,但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打個比喻來說,假如調制速率是公路上單位時間經過的卡車數,那麼數據傳輸速率便是單位時間里經過的卡車所裝運的貨物箱數。如果一車裝一箱貨物,則單位時間經過的卡車數與單位時間里卡車所裝運的貨物箱數相等,如果→車裝多箱貨物,則單位時間經過的卡車數便小於單位時間里卡車所裝運的貨物箱數。
2.信道容量
信道容量表徵一個信道傳輸數據的能力,單位也用位/秒(bps)。信道容量與數據傳輸速率的區別在於,前者表示信道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是信道傳輸數據能力的極限,而後者則表示實際的數據傳輸速率。這就像公路上的最大限速值與汽車實際速度之間的關系一樣,它們雖然採用相同的單位;但表徵的是不同的含義。
奈奎斯特(Nyquist)首先給出了無雜訊情況下碼元速率的極限值與信道帶寬的關系:
B =2·H (Baud)
其中,H是信道的帶寬,也稱頻率范圍,即信道能傳輸的上、下限頻率的差值,單位為HZ。由此可推出表徵信道數據傳輸能力的奈奎斯特公式:
C =2·H·log2N (bpe)
此處,N仍然表示攜帶數據的碼元可能取的離散值的個數,C即是該信道最大的數據傳輸速率。
由以上兩式可見,對於特定的信道,其碼元速率不可能超過信道帶寬的兩倍,但若能提高每個碼元可能取的離散值的個數,則數據傳輸速率便可成倍提高。例如,普通電話線路的帶寬約為3KHz,則其碼元速率的極限值為6kBaud。若每個碼元可能取的離散值的個數為16(即N=16),則最大數據傳輸速率可達C=2×3k×log216=24k bps。
實際的信道總要受到各種雜訊的干擾,香農(Shannon)則進一步研究了受隨機雜訊干擾的信道的情況,給出了計算信道容量的香農舍式:
C =H·log2(1+S/N) (bps)
其中,S表示信號功率,N為雜訊功率,S/N則為信噪比。由於實際使用的信道的信噪比都要足夠大,故常表示成10log10(S/N),以分貝(dB)為單位來計量,在使用時要特別注意。例如,信噪比為30dB,帶寬為3kHZ的信道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為:
C=3k×log2(1+1030/10)=3k×log2(1+1001)=30kbps.
由此可見,只要提高信道的信噪比,便可提高信道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
需要強調的是,上述兩個公式計算得到的只是信道數據傳輸速率的極限值,實際使用時必須留有充足的餘地。
⑸ 什麼叫碼元速率什麼叫信息速率兩者有何關系
1、碼元速率:
碼元傳輸速率,又稱為碼元速率或傳碼率。碼元速率又稱為波特率,指每秒信號的變化次數。若數字傳輸系統所傳輸的數字序列恰為二進制序列,則等於每秒鍾傳送碼元的數目,而在多電平中則不等同。單位為"波特",常用符號"Baud"表示,簡寫為"B"。
2、信息速率
信息速率(Rb):指每秒傳送的信息量。單位為「bit/s」。
3、兩者關系:
碼元速率:單位時間(1秒)傳送碼元的數目。
信息速率:單位時間內傳遞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數。
⑹ 什麼是碼元速率什麼是信息速率
碼元速率(rb):又稱為信號速率,它指每秒傳送的碼元數,單位為「波特」(baud),也稱波特率。
信息速率(rb):指每秒傳送的信息量。單位為「bit/s」。
對m進制信號,信息速率和碼元速率兩者的關系是:
rh=rblog2m
⑺ 標題:什麼是碼元速率
碼元:數字信號中每一位的通稱。通常又稱為"位"或"Bit"。即可以用二進製表示,也可以用其它進制的數表示。
碼元傳輸速率,又稱為碼元速率或傳碼率。其定義為每秒鍾傳送碼元的數目,單位為"波特",常用符號"Baud"表示,簡寫為"B"。
1924年,奈奎斯特(Nyquist)推導出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的公式:
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
=
2W
Baud
其中,W為理想低通信道的帶寬,單位是赫茲(Hz),即每赫茲帶寬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是每秒2個碼元。對於理想帶通信道的最高碼元傳
輸速率則是:
理想帶輔敞滇緞鄄等殿勸東滑通信道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
=
W
Baud
即每赫茲帶寬的理想帶通信道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是每秒2個碼元。
⑻ 碼元速率是什麼
碼元速率表示單位時間內信號波形的變換次數,即通過信道傳輸的碼元個數。若信號碼元寬度為T秒,則碼元速率B=1/T,單位叫波特,這是為了紀念電報碼的發明者法國人波特(Baudot),故碼元速率也叫波特率,或稱作調制速率、波形速率、符號速率。
公式
1924年,尼奎斯特(Nyquist)推導出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的公式: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2W Baud。
其中,W為理想低通信道的帶寬,單位是赫茲(Hz),即每赫茲帶寬的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是每秒2個碼元。
對於理想帶通信道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則是:理想帶通信道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W Baud。即每赫茲帶寬的理想帶通信道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是每秒1個碼元。
⑼ 計算機網路中的碼元是什麼意思
計算機網路在物理層說到碼元,就是用不同的離散數值表示的,例如二進制是就只有兩種碼元,0和1,其實在通信原理裡面的講的透徹,建議你看看。還望採納!!
⑽ 什麼叫碼元速率,什麼叫信息速率,兩者有何關系
碼元速率(rb):又稱為信號速率,它指每秒傳送的碼元數,單位為「波特」內,也稱波特率。
容信息速率(rb):指每秒傳送的信息量。單位為「bit/s」。
對m進制信號,信息速率和碼元速率兩者的關系是:rh=rblog2m
碼元傳輸速率(Symbol transmission rate)簡稱傳碼率,又稱符號速率等。它表示單位時間內傳輸碼元的數目,單位是波特 ( Baud ),記為B。這是為了紀念電報碼的發明者法國人波特(Baudot),故碼元傳輸速率也稱為波特率。
在數字通信中,一個數字脈沖稱為一個碼元。如字母A的ASCII碼是01000001,可用7個脈沖來表示,亦可認為由7個碼元組成。碼元攜帶的信息量由碼元的離散值個數決定。
(10)計算機網路中的碼元速率擴展閱讀
數據率比特速率,碼元速率即通常所說的波特率,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為:比特率=碼元速率Xlog2(N),其中N代表進制數。
波特率與比特率的關系是比特率= 波特率×單個調制狀態對應的二進制位數。在不同的信號調制系統中,每個碼元所載的比特是不同的。例如,二進制數字傳輸中一個碼元可攜帶一個bit,八進制數字傳輸中,一個碼元可載3個bit。
一個碼元有8個狀態值時,2^3=8,也就是說在調制時,每3個比特組成一個碼元,其對應的8個狀態就是在星座圖中的8個點,例如8 PSK,即該碼元攜帶3個bit的信息量。
一般考試時都會告訴你RB的值,常規有9600 4800等。一般而言,每個碼元脈沖可代表log2 M個M進制bit。即,比特率與波特率的關系為Rb = RB log2M b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