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專業有效性考核項目表
擴展閱讀
電腦一扯就黑屏怎麼辦 2025-07-05 12:42:54

計算機網路專業有效性考核項目表

發布時間: 2022-04-22 00:18:19

❶ 關於計算機專業方面有哪些等級考試

國家等級考試:二級、三級和四級,這是教育部考試中心的
二級建議考C語言或JAVA語言。三級建議考網路技術或資料庫技術。四級建議男生考網路工程師,女生考軟體測試師。
考試時間是每年的4月和9月

另外還有軟考這是工信部和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的考試
有初級、中級和高級。
初級建議考程序員,中級建議考軟體設計師或資料庫工程師,高級建議考系統分析員。因為這幾個證中日韓都認。
考試時間是每年的5月和11月

加油!祝你學習進步!

計算機網路專業的自學考試科目含公共科目有那些

看你是什麼專業,計算機專業說得很籠統,比如:計算機網路、計算機應用、計算機與信息管理、計算機硬體、計算機與程序運用等等,不同的專業課程不同側重點不同,自學考試由考試大綱和專業設置的,你可以登錄當地的自考網站查閱,這樣才全面。必須要過的如:鄧論、英語、語文、高樹、計算機基礎等。

❸ 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包含哪些科目

主要課程:資料庫原理與SQLSERVER,Oracle資料庫管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網路安全管理與維護技術,HTML與JavaScript,網路後期維護與運營,網路規劃、設計方向:Linux系統及網路管理、網路伺服器配置與管理、路由器交換機配置與管理、構建企業網路、網路綜合布線技術、網路測試與故障診斷、網路入侵的檢測與防範;網站設計方向:ASP動態網站建設、JAVA網路程序開發,php伺服器端腳本語言,Dreamwearver firework Flash網頁設計,div+css網頁布局。

❹ 計算機專業技能指哪些

專業計算機技能:操作系統基礎知識,各種操作系統的使用(包括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組建,基礎小型區域網,簡單的網路管理。編程(基礎C,C#,C++,java),資料庫的組建(包括ado.net的網頁製作),網頁製作,計算機網路技術等等。

1、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英語:operating system,縮寫作OS)是管理計算機硬體與軟體資源的計算機程序,同時也是計算機系統的內核與基石。

操作系統需要處理如管理與配置內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與輸出設備、操作網路與管理文件系統等基本事務。操作系統也提供一個讓用戶與系統交互的操作界面。

2、編程

編程是編寫程序的中文簡稱,就是讓計算機代為解決某個問題,對某個計算體系規定一定的運算方式,使計算體系按照該計算方式運行,並最終得到相應結果的過程。

為了使計算機能夠理解人的意圖,人類就必須將需解決的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過計算機能夠理解的形式告訴計算機,使得計算機能夠根據人的指令一步一步去工作,完成某種特定的任務。這種人和計算體系之間交流的過程就是編程。

3、計算機網路技術

計算機網路技術(主要專業:通信,網路安全與管理等),界定很寬泛,網路領域和計算機一樣,發展方向細化的很詳細了,完全可以獨立劃出計算機專業行列,主要涉及領域有通信協議,網路信息安全等等。

4、網頁製作

網頁製作要能充分吸引訪問者的注意力,讓訪問者產生視覺上的愉悅感。因此在網頁創作的時候就必須將網站的整體設計與網頁設計的相關原理緊密結合起來。

網站設計是將策劃案中的內容、網站的主題模式,以及結合自己的認識通過藝術的手法表現出來;網頁製作通常就是將網頁設計師所設計出來的設計稿,按照W3C規范用html語言將其製作成網頁格式。

5、資料庫的組建

資料庫,簡而言之可視為電子化的文件櫃——存儲電子文件的處所,用戶可以對文件中的數據運行新增、截取、更新、刪除等操作。

所謂「資料庫」是以一定方式儲存在一起、能與多個用戶共享、具有盡可能小的冗餘度、與應用程序彼此獨立的數據集合。

❺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網路技術的目 錄

第1章 應試指南 1 1 二級Visual FoxPro考試大綱(最新版) 1 1.1公共基礎知識1 1.2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2 2 筆試方法和技巧 4 3 機試方法和技巧 7 第2章數據結構與演算法9 1 演算法的基本概念 10 1.1 考點1:演算法的定義 10 1.2 考點2:演算法復雜度 10 2數據結構的定義 11 2.1 考點1:什麼是數據結構 11 2.2 考點2:數據結構的圖形表示 13 3 線性表 13 3.1 考點1:線性表 14 3.2 考點2: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14 3.3 考點3:線性表的插入和刪除操作 14 4 棧 15 4.1 考點1:什麼是棧 15 4.2 考點2:棧的順序存儲結構 15 4.3 考點3:棧的插入和刪除運算 16 5 隊列 16 5.1 考點1:什麼是隊列 17 5.2 考點2: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 17 5.3 考點3:隊列的插入和刪除運算 17 6 線性單鏈表、雙向鏈表與循環鏈表 18 6.1 考點1:線性單鏈表 18 6.2 考點2:循環鏈表 18 6.3 考點3:雙向鏈表 19 6.4 考點4:鏈表的基本操作 19 7 樹 20 7.1 考點1:樹的定義 20 7.2 考點2:二叉樹的定義 20 7.3 考點3:二叉樹的順序存儲結構 22 7.4 考點4:二叉樹的鏈式存儲結構22 7.5 考點5:二叉樹的遍歷 22 8 查找演算法 24 8.1 考點1:順序查找 24 8.2 考點2:二分查找 24 9 排序演算法 25 9.1 考點1:排序概述 25 9.2 考點2:插入類排序 26 9.3 考點3:交換類排序 26 9.4 考點4:選擇類排序 27 10 小結 28 11 同步訓練 28 11.1 選擇題 28 11.2 填空題 30 12 同步訓練答案 30 12.1 選擇題 30 12.2 填空題 30 第3章程序設計基礎31 1 程序設計 32 1.1 考點1:程序設計的方法 32 1.2 考點2:程序設計的風格 32 2結構化程序設計34 2.1 考點1:結構化程序設計的提出 35 2.2 考點2: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基本特徵 35 2.3 考點3:結構化程序設計的3種基本結構 35 2.4 考點4: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38 2.5 考點5: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的原則 39 3面向對象程序設計39 3.1 考點1: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的提出 39 3.2 考點2: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的基本概念 40 3.3 考點3: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41 4 小結 42 5 同步訓練 42 5.1 選擇題 42 5.2 填空題 43 6 同步訓練答案 44 6.1 選擇題 44 6.2 填空題 44 第4章軟體工程基礎45 1 軟體工程的基本概念 46 1.1 考點1:軟體與軟體工程概述 46 1.2 考點2:軟體生命周期47 1.3 考點3:軟體工具與軟體 開發環境 48 2結構化分析方法48 2.1 考點1:結構化分析方法概述 48 2.2 考點2:數據流圖 49 2.3 考點3:數據字典 51 2.4 考點4: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 52 3 軟體設計 52 3.1 考點1:概要設計 53 3.2 考點2:詳細設計 55 4 軟體測試 58 4.1 考點1:軟體測試的目的 58 4.2 考點2:測試方法 59 4.3 考點3:測試用例設計59 4.4 考點4:軟體測試策略 62 5 程序調試 64 5.1 考點1:靜態調試 64 5.2 考點2:動態調試 64 5.3 考點3:調試策略 65 6 軟體維護 65 7 小結 66 8 同步訓練 67 8.1 選擇題 67 8.2 填空題 68 9 同步訓練答案 69 9.1 選擇題 69 9.2 填空題 69 第5章 資料庫設計基礎 70 1 資料庫基礎知識 71 1.1 考點1:資料庫 71 1.2 考點2:資料庫管理系統72 1.3 考點3:資料庫系統72 1.4 考點4:數據管理技術的發展 73 2 數據模型 74 2.1 考點1:數據模型的概述 74 2.2 考點2:實體聯系模型及E-R圖 75 2.3 考點3:層次、網狀、關系模型 78 2.4 考點4:從E-R圖導出關系數據模型80 3 關系運算 81 3.1 考點1:關系代數 81 3.2 考點2:傳統的集合運算 81 3.3 考點3:專門的關系運算 82 4 資料庫設計 85 4.1 考點1:資料庫設計概述 85 4.2 考點2:資料庫設計方法 85 4.3 考點3:資料庫設計步驟 86 4.4 考點4:資料庫的規范化 87 5 小結 88 6 同步訓練 88 6.1 選擇題 88 6.2 填空題 90 7 同步訓練答案 90 7.1 選擇題 90 7.2 填空題 90 第6章 Visual FoxPro基礎知識 91 1 基本概念 91 1.1 考點1:資料庫基本知識 91 1.2 考點2:數據模型 93 2 關系資料庫 94 2.1 考點1:關系模型 94 2.2 考點2:關系運算 96 2.3 考點3:資料庫設計基礎 97 3 Visual FoxPro系統特點與工作方式 98 3.1 考點1:Visual FoxPro系統特點 98 3.2 考點2:Visual FoxPro的 工作方式 98 3.3 考點3:Visual FoxPro主要文件類型 100 4 Visual FoxPro的基本數據元素 101 4.1 考點1:常量 101 4.2 考點2:變數基本概念 103 4.3 考點3:簡單內存變數和數組104 4.4 考點4:表中數據和數組數據之間交換 106 4.5 考點5:運算符與表達式 107 4.6 考點6:函數 109 5 同步訓練 111 5.1 選擇題 111 5.2 填空題 117 6 同步訓練答案 118 6.1 選擇題 118 6.2 填空題 118 第7章 VisualFoxPro資料庫的基本操作 119 1 資料庫和表的建立、修改與有效性檢驗 119 1.1 考點1:Visual FoxPro資料庫基本概念 119 1.2 考點2:資料庫基本操作 120 1.3 考點3:資料庫表的建立和修改 120 1.4 考點4:資料庫表基本操作 122 1.5 考點5:索引基本概念 123 1.6 考點6:索引基本操作 124 1.7 考點7:數據完整性 125 1.8 考點8:自由表基本概念及操作 126 1.9 考點9:排序 126 2 多表操作 127 2.1 考點1:多工作區 127 2.2 考點2:多工作區表的 基本操作 127 3 建立視圖與數據查詢 128 3.1 考點1:查詢設計器 128 3.2 考點2:視圖基本概念 129 3.3 考點3:視圖基本操作 129 4 同步訓練 130 4.1 選擇題 130 4.2 填空題 137 5 同步訓練答案 138 5.1 選擇題 138 5.2 填空題 139 第8章 關系資料庫標准語言SQL 140 1 SQL的數據定義功能 140 1.1 考點1:表的定義 140 1.2 考點2:表的刪除 141 1.3 考點3:表結構的修改 141 1.4 考點4:視圖的定義 142 2 SQL的數據修改功能 143 2.1 考點1:數據插入 143 2.2 考點2:數據更新143 2.3 考點3:數據刪除 144 3 SQL的數據查詢功能 145 3.1 考點1:簡單單表查詢 145 3.2 考點2:簡單聯結查詢 145 3.3 考點3:嵌套查詢 145 3.4 考點4:特殊運算符及其應用 146 3.5 考點5:查詢結果排序 147 3.6 考點6:簡單計算查詢 148 3.7 考點7:分組計算查詢 149 3.8 考點8:利用空值查詢 149 3.9 考點9:別名與自聯結查詢 150 3.10 考點10:內外層互相關嵌套查詢 151 3.11 考點11:量詞和謂詞查詢 151 3.12 考點12:超聯結查詢 152 3.13 考點13:集合的並運算 153 3.14 考點14:Visual FoxPro中SQL查詢特殊選項 153 4 同步訓練 154 4.1 選擇題 154 4.2 填空題 166 5 同步訓練答案 169 5.1 選擇題 169 5.2 填空題 170 第9章項目管理器、設計器和向導的使用 171 1 項目管理器 171 1.1 考點1:項目管理器 171 1.2 考點2:Visual FoxPro向導、 設計器、生成器簡介 173 2 表單設計 175 2.1 考點1:面向對象的概念 175 2.2 考點2:Visual FoxPro基類簡介 176 2.3 考點3:表單設計 177 2.4 考點4:表單設計器 179 2.5 考點5:常用表單控制項 181 3 菜單設計 186 3.1 考點1:Visual FoxPro系統 菜單 186 3.2 考點2:下拉式菜單設計 187 3.3 考點3:快捷菜單設計 190 4 報表設計 191 4.1 考點1:創建報表 191 4.2 考點2:設計報表 192 4.3 考點3:數據分組和多欄報表 194 5應用程序向導195 5.1 考點1:應用程序項目綜合 實踐 195 5.2 考點2:應用程序生成器 197 6 同步訓練 197 6.1 選擇題 197 6.2 填空題 201 7 同步訓練答案 202 7.1 選擇題 202 7.2 填空題 202 第10章 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 203 1 命令文件的建立與運行 203 1.1 考點1:命令文件的概念,以及建立和執行 203 1.2 考點2:簡單輸入、輸出及賦值命令 205 2 結構化程序設計 206 2.1 考點1:選擇結構 206 2.2 考點2:循環結構 208 3 過程和過程調用 210 3.1 考點1:過程的定義和調用 210 3.2 考點2:參數傳遞 211 3.3 考點3:變數的作用域 213 3.4 考點4:應用程序的調試 和運行 214 4 同步訓練 216 4.1 選擇題 216 4.2 填空題 221 5 同步訓練答案 222 5.1 選擇題 222 5.2 填空題 222 第11章 筆試全真模擬試卷及解析 223 1 筆試全真模擬試卷1 223 2 筆試全真模擬試卷2 226 3 筆試全真模擬試卷3 230 4 筆試全真模擬試卷4 234 5 筆試全真模擬試卷5 237 6 答案及解析 241 模擬試題1 241
模擬試題2 244
模擬試題3 248
模擬試題4 252
模擬試題5 256
第12章 機試指導、模擬試卷及解析 260 1 機試指導 260 1.1 上機考試紀律 260 1.2 機試環境 260 1.3 機試時間 261 1.4 機試題型及分值 261 1.5 上機考試步驟 261 2 上機全真模擬試卷1 264 3 上機全真模擬試卷2 265 4 上機全真模擬試卷3 266 5 上機全真模擬試卷4 266 6 上機全真模擬試卷5 267 7 解析 268 7.1 上機全真模擬試卷1解析 268 7.2 上機全真模擬試卷2解析 276 7.3 上機全真模擬試卷3解析 279 7.4 上機全真模擬試卷4解析 283 7.5 上機全真模擬試卷5解析 285 附錄A 2008年上半年筆試試卷及解析 289
附錄B 2008年下半年筆試試卷及解析 298
附錄C 2009年上半年筆試試卷及解析 307

❻ 事業單位考試的計算機或計算機網路專業卷都考些什麼內容

一、計算機網路的概念 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 備和線路由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實現資源共享和數據通信的系統。 [要求學生總結]從定義中看出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問題: (1)至少兩台計算機互聯。 (2)通信設備與介質。 (3)網路軟體,通信協議和NOS 每一個廠商所製作的網路設備都有所區別, 為了使他們之間可以進行通信,相互之間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 即協議表示。 二、計算機網路的組成 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 1、網路硬體 連接設備伺服器具工作站工作站工作站 (1) 伺服器(server):是整個網路的核心,在管理網路的同時, 也為網路用戶服務,根據功能不同,又可分為文件伺服器, 列印伺服器、通信伺服器、備份伺服器, 它實際上是一台配置比較好的計算機。 (2) 工作(workstation):連接到網路伺服器上的計算機, 可以實現資源共享。 (3) 外圍設備:用於將伺服器和工作站連接的設備。起通信作用。 2、網路軟體:對硬體進行全面的管理使實現通信和資源共享。 (1)網路操作系統 (2)網路通信軟體 三、計算機網路的作用 計算機網路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數據通信 (2) 對分散對象的實時集中控制與管理功能 在各種信息管理系統中都要進行資料庫集中管理, 如各種網路版的信息決策系統,及C/S,B/S結構的應用, 常見於企業(INTRANET)信息管理, 政府機構的辦公自動化中。 3)資源共享功能 文件,列印,數據,應用軟體共享服務,可以建立通信服務, 傳真服務等。 (4)均衡負荷與分布式處理功能 在分布式下操作系統管理下將一個大任務分解成一個個小任務, 分散到網上不同計算機上執行。 (5)綜合信息服務功能 WWW,電子郵件,BBS,電子商務,虛擬社區,大學, 遠程登錄,聯機會議。 四、計算機網路的發展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到今已是第四代,早期的計算機高度集中, 都是放在一個大房子里,後來出現了分時和批處理, 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第一代計算機網路。 1、第一代計算機網路 以單個計算機聯住多個終端組成的,如美國的飛機訂票系統。 2、第二代計算機網路 第二代計算機網路是多個主計算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起來, 這樣的多個主計算機都是具有自主處理能力的, 它們之間不存在主從關系, 主樣的多個主計算機互聯的網路才是目前常稱的計算機網路。 典型代表是ARPA網,(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 計劃 局組建) 主要有4個主要節點組成。 也是我們現在INTERNET發展的鄒型。 ARPA網中有專門的通信處理機負責線路的互聯這個設備叫( 介面報文處理機IMP), 當主機要發信時只要把信發往與之相聯的IMP就行了, 然後由IMP負責找到對方的IMP把信發出去, IMP採用存貯轉發的方式,當線路有空閑時再發。 這樣ARPA網就形成了兩級子網的結構。通信子源和資源子網。 3、第三代計算機網路-----國際標准化網路 在ARPA網時代,雖然網路分成了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 但網路之間的體系統結構與協議標準的不統一限制了計算機網路的發 展。國際標准化組織ISO頒布了「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為網路之間的互提供了可能。所有的通信設備,軟體, 協議都遵循OSI模型。 4、第四代計算機網路 現在的網路已經是INTERNET時代,向著互連,高速, 寬頻方向發展。網上的各種應用也豐富起來,虛擬大學,虛擬社區, 電子商務,VOD系統等等。對我們的生活已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五、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用於計算機網路分類的標准很多,如拓撲結構,傳輸介質, 應用協議等。但是這些標准只能反映網路某方面的特徵, 最能反映網路技術本質特徵的分類標準是分布距離, 按分布距離分為LAN,MAN,WAN,INTERNET。 1.區域網: 幾米——10公里 小型機,微機大量推廣後發展起來的,配置容易,速率高, 4Mbps—2GbpS。 位於一個建築物或一個單位內,不存在尋徑問題,不包括網路層。 2.都市網: 10公里——100公里 對一個城市的LAN互聯,採用IEEE802.6標准, 50Kbps——l00Kbps,位於一座城市中。 3.廣域網: 也稱為遠程網,幾百公里——幾千公里。 發展較早,租用專線,通過IMP和線路連接起來,構成網狀結構, 解決循徑問題,速率為9.6Kbps——45Mbps 如:郵電部的CHINANET,CHINAPAC, 和CHINADDN網。 4.互聯網: 並不是一種具體的網路技術, 它是將不同的物理網路技術按某種協議統一起來的一種高層技術。 常用的網路通信協議 一、協議的概念 網路中不同的工作站,伺服器之間能傳輸數據,源於協議的存在。 隨著網路的發展,不同的開發商開發了不同的通信方式。 為了使通信成功可靠,網路中的所有主機都必須使用同一語言, 不能帶有方言。 因而必須開發嚴格的標準定義主機之間的每個包中每個字中的每一位 。這些標准來自於多個組織的努力,約定好通用的通信方式, 即協議。這些都使通信更容易。 協議的定義----計算機網路中實現通信必須有的一些約定。 可用硬體和軟體實現。 由ISO(國際標准化組織)於1978年提出OSI( 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它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通信協議規定為七層:物理、數據鏈路、 網路、傳輸、會話、表示、應用層。 已經開發了許多協議,但是只有少數被保留了下來。 那些協議的淘汰有多中原因---設計不好、實現不好或缺乏支持。 而那些保留下來的協議經歷了時間的考驗並成為有效的通信方法。 當今區域網中最常見的三個協議是MICROSOFT的NETBE UI、NOVELL的IPX/SPX和交叉平台TCP/IP。 二、NETBEUI協議 NETBEUI是為IBM開發的非路由協議, 用於攜帶NETBIOS通信。 是面向幾台到幾百台的計算機的工作組而設計的。 優點是:效率高、速度快、內存開銷少、易於實現。 NETBEUI缺乏路由和網路層定址功能, 因為它不需要附加的網路地址和網路層頭尾, 所以很快並很有效且適用於只有單個網路或整個環境都連接起來的小 工作組環境。缺點:因為不支持路由, 所以NETBEUI永遠不會成為企業網路的主要協議。一般而言, 橋接NETBEUI網路很少超過200台主機。 三、IPX/SPX協議 IPX是NOVELL用於NETWARE客戶端/ 伺服器的協議群組,避免了NETBEUI的弱點。但是, 帶來了新的不同弱點。 IPX具有完全的路由能力,可用於大型企業網。 它包括32位網路地址,在單個環境中允許有許多路由網路。 該協議用於NOVELL網中。 不適用於WIN98操作系統的網路。 四、TCP/IP協議 每種網路協議都有自己的優點,但是只有TCP/ IP允許與Internet完全的連接。TCP/ IP是在60年代由麻省理工學院和一些商業組織為美國國防部開發 的,即便遭到核攻擊而破壞了大部分網路,TCP/ IP仍然能夠維持有效的通信。 ARPANET就是由基於協議開發的, 並發展成為作為科學家和工程師交流媒體的Internet。 TCP/IP同時具備了可擴展性和可靠性的需求。 不幸的是犧牲了速度和效率(可是:TCP/ IP的開發受到了政府的資助)。 Internet公用化以後,人們開始發現全球網的強大功能。 Internet的普遍性是TCP/IP至今仍然使用的原因。 常常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用戶就在自己的PC上安裝了TCP/ IP棧,從而使該網路協議在全球應用最廣。五、 如何選擇網路通信協議 網路通信協議的選擇影響到網路的速度和性能,在選擇時, 要考慮到網路的規模、兼容性、管理是否方便、 網路的速度是否快等方面。 1、WINDOWS系列的網路 如果是小型的WINDOWS NT伺服器/工作站網路,應該選擇NETBEUI協議,速度快; 如果是大型的要訪問互聯網,則要加裝TCP/IP。 如果WIN95的工作站只安裝了TCP/IP, 不能加入到WINDOWS NT域。 2、NOVELL網路 用戶端要接入NOVELL網,則加入IPX/SPX協議 3、WINDOWS,NOVELL網混合 混合網必須加IPX/SPX協議,NETBEUI協議, 若還要與互聯網相連則還要加入TCP/IP協議。 六、IP地址 1、IP地址: Internet網是由不同物理網路互連而成, 不同網路之間實現計算機的相互通信必須有相應的地址標識, 這個地址標識稱為IP地址。 IP地址提供統一的地址格式即由32Bit位組成, 由於二進制使用起來不方便,用戶使用「點分十進制」方式表示。 IP地址唯一的標識出主機所在的網路和網路中位置的編號, IP地址分為網路號和主機號兩部分。如:IP地址:192. 168.0.1。 2、按照網路規模的大小,常用IP地址分為以下三類: A:這類地址的特點是以0開頭,第一位元組表示網路號,第二、三、 四位元組表示網路中的主機號,網路數量少, 最多可以表示126個網路號, 每一網路中最多可以有16777214個主機號。 0******* ******** ******** ******** l—126 0—255 0—255 1—254 B:這類地址的特點是以l0開頭,第一、二位元組表示網路號, 第二、三位元組表示網路中的主機號, 最多可以表示16384個網路號, 每一網路中最多可以有66534個主機號。 10****** ******** ******** ******** 128一191 0—255 0—255 1—254 C:這類地址的特點是以110開頭,第一、二、 三位元組表示網路號,第四位元組表示網路中的主機號, 網路數量比較多,可以有2097152個網路號, 每一網路中最多可以有254個主機號。 110***** ******** ******** ******** 192—233 0—255 0—255 1—254 D、E:這兩類的IP地址第一段數字范圍為224— 239和240—254,是保留以後用的。計算機網路的其它知識 一、IP地址的規定: 1、網路號不能以127開頭,第一位元組不能全為0, 也不能全為l。 2、主機號不能全為0,也不能全為l。 所以不存在IP地址為255.255.255.255與0.0. 0.0。 3、127.0.0.1為本機IP地址, 不能作為網路上某台主機的IP地址。 二、子網掩碼 1、作用:為了快速確定IP地址的哪部分代表網路號, 哪部分代表主機號,判斷兩個IP地址是否屬於同一網路, 就產生的子網掩碼的概念,子網掩碼按IP地址的格式給出。 2、 A、B、C類IP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如下: A: 255.O.O.0 B: 255.255.0.O C: 255.255.255.0 3、子網掩碼的計算: 用子網掩碼判斷IP地址的網路號與主機號的方法是用IP地址與相 應的子網掩碼進行與運算,可以區分出網路號部分和主機號部分。 如10.68.89.1是A類IP地址, 所以默認子網掩碼為255.0.0,O, 分別轉化為二進制進行與運算後,得出網路號為10。再如202. 30.152.3和202.30.152.80為C類 IP地址,默認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 進行與運算後得出二者網路號相同,說明兩主機位於同一網路。4、 劃分子網: 子網掩碼的另一功能是用來劃分子網。在實際應用中, 經常遇到網路號不夠的問題,需要把某類網路劃分出多個子網, 採用的方法就是將主機號標識部分的一些二進制位劃分出來用來標識 子網。 步驟: (1) 將要劃分的子網數目轉換為2的M次方,如要分為8個子網,8= 2的3次方。若為6則取大的也為2的3次方。 (2) 將M按高序佔用主機地址M位後轉為十進制。如M= 3為11100000轉為十進制為224。 (3) 如果是C類網,則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24. 如果為B類網,則子網掩碼為255.255.224.0, 如果為A類網,則子網掩碼為255.224.0.0 三、域名系統及DNS伺服器: 1、域名系統: 與IP地址相比, 人們更喜歡使用具有一定含義的字元串來標識Internet網上 的計 算機,因此,在Internet中, 用戶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命名自己的計算機, 這樣就可能在Internet網上出現重名的機會, 如提供WWW服務的主機都命名為WWW,提供E— MAIL服務的主機都命名為MAIL等, 這樣就不能唯一的標識Internet網的主機位置。 為了避免重Internet網協會採取了在主機名後加上後綴名的 方法,這個後綴名稱為域名,用來標識主機的區域位置, 域名是通過申請合法得到的。這樣, 在Internet網上的主機就可以用「主機名.域名」 的方式唯一的標識。如:WWW.TONGJI.EDIJ. CN名字中WWW為主機名,由伺服器管理員命名,TONGJI. EDU.CN 為域名,由伺服器管理員申請合法可以使用。 域名具有一定的區域層次隸屬關系,一般結構形式為「區域層次名. 機構名.國別名」,TONGJI表示同濟大學, EDU表示國家教育機構部門,CN表示中國。WWW. TONGJI.EDU. CN就表示中國教育機構同濟大學的WWW主機。 Internet協會規定機構性域名有七類,分別為: COM:商業機構組織。 EDU:教育機構組織。 INT:國際機構組織。 GOV:政府機構組織。 MIL:軍事機構組織。 NET:網路機構組織。 0RG:非贏利機構組織。 地理性國別域名,對於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名稱: CN 中國 US 美國 JP 日本 FR 法國 AU 澳大利亞 CA 加拿大 UK 英國 找得好累啊,希望對lz有幫助吧。

❼ 計算機二級要考核哪些項目

NCRE目前共設置了四個等級: 一級:考核微型計算機基礎知識和使用辦公軟體及網際網路(Internet)的基本技能。考試科目:一級MS office、一級WPS Office、一級B(部分省市開考)。 二級:考核計算機基礎知識和使用一種高級計算機語言編寫程序以及上機調試的基本技能。考試科目:語言程序設計(C、C++、JAVA、Visual Basic) 資料庫程序設計(Access、 Visual FoxPro)。 三級:分為"PC技術"、 "信息管理技術"、"資料庫技術"和"網路技術"四個類別。"PC技術"考核PC機硬體組成和Windows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以及PC機使用、管理、維護和應用開發的基本技能;"信息管理技術"考核計算機信息管理應用基礎知識及管理信息系統項目和辦公自動化系統項目開發、維護的基本技能;"資料庫技術"考核資料庫系統基礎知識及資料庫應用系統項目開發和維護的基本技能;"網路技術"考核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及計算機網路應用系統開發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四級:考核計算機專業基本知識以及計算機應用項目的分析設計、組織實施的基本技能。

❽ 計算機二級考試內容是什麼

二級VFP的考試內容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VF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1、具有資料庫系統的基礎知識
2、基本了解面向對象的概念
3、掌握關系資料庫的基本原理
4、掌握資料庫程序設計方法
5、能夠使用VISUAL FOXPRO建立一個小型資料庫應用系統

考試內容
一、VISUAL FOXPRO基礎知識
1、基本概念

資料庫、數據模型、資料庫管理系統、類和對象、事件、方法。

2、關系資料庫:

(1)關系資料庫:關系模型、關系模式、關系、元組、屬性、域、主關鍵字和外部關鍵字。
(2)關系運算:選擇、投影、聯接。
(3)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實體完整性、域完整性、參照完整性。
3、VISUAL FOXPRO系統特點與工作方式:
(1)WINDOWS版本資料庫的特點。
(2)數據類型和主要文件類型。
(3)各種設器和向導
(4)工作方式:交互方式(命令方式、可視化操作)和程序運行方式。
4、VISUAL FOXPRO的基本數據元素:
(1)常量、變數、表達式。
(2)常用函數:字元處理函數、數值計算函數、日期時間函數、數據類型轉換函數、測試函數。

二、VISUAL FOXPRO資料庫的基本操作
1、資料庫和表的建立、修改與有效性檢驗:
(1)表結構的建立與修改。
(2)表記錄的瀏覽、增加、刪除與修改。
(3)創建資料庫,向資料庫添加或從資料庫刪除表。
(4)設定欄位級規則和記錄規則。
(5)表的索引:主索引、候選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
2、多表操作:
(1)選擇工作區。
(2)建立表之間的關聯:一對一的關聯;一對多的關聯。
(3)設置參照完整性。
(4)表的聯接JOIN:內部聯接;外部聯接:左聯接、右聯接、完全接。
(5)建立表間臨時關聯。
3、建立視圖與數據查詢:
(1)查詢文件的建立、執行與修改。
(2)視圖文件的建立、查看與修改。
(3)建立多表查詢。

三、關系資料庫標准語言SQL
1、SQL的數據定義功能:
(1)CREATE TABLE –SQL
(2)ALTER TABLE –SQL
2、SQL的數據修改功能:
(1)DELETE –SQL
(2)INSERT –SQL
(3)UPDATE –SQL
3、SQL的數據查詢功能:
(1)簡單查詢。
(2)嵌套查詢。
(3)聯接查詢。
(4)分組與計算查詢。
(5)集合的並運算。

四、項目管理器、設計器和向導的使用
1、使用項目管理器:
(1)使用「數據」選項卡。
(2)使用「文檔」選項卡。
2、使用表單設計器:
(1)在表單中加入和修改控制項對象。
(2)設定數據環境。
3、使用菜單設計器:
(1)建立主選項。
(2)設計子菜單。
(3)設定菜單選項程序代碼。
4、使用報表設計器:
(1)生成快速報表。
(2)修改報表布局。
(3)設計分組報表。
(4)設計多欄報表。
5、使用應用程序向導。

五、VISUAL FOXPRO程序設計
1、命令文件的建立與運行:
(1)程序文件的建立。
(2)簡單的互動式輸入輸出命令。
(3)應用程序的調試與執行。
2、 結構化程序設計:
(1)順序結構程序設計。
(2)選擇結構程序設計。
(3)循環結構程序設計。
3、過程與過程調用。
(1)子程序設計與調用。
(2)過程與過程文件。
(3)局部變數和全局變數、過程調用中的參數傳遞。
考試方式
1、筆試:90分鍾。
2、上機操作:90分鍾。

上機操作包括:

(1)基本操作。
(2)簡單應用。
(3)綜合應用。

VFP相對其他的比較容易,尤其是程序設計部分,也是考試的超級重點。
考試可以跨等級報,不過一次考試只能報一個等級的。

❾ 計算機技能高考考什麼

計算機技能高考考試分 8 個知識技能模塊進行考核。8 個知識技能模塊分別是:


1、計算機基礎知識


(1)了解計算機的發展歷史與分類,計算機的應用、發展方向,我國計算機的發展歷程。


(2)掌握信息、數據、進制的概念及常用進制數換算的基本方法,掌握數據存儲容量單位的概念,掌握信息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和存儲方法。


(3)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計算機病毒及防治基本知識、社會信息道德及版權與知識產權的知識,網路安全與技術。


(4)理解計算機的工作原理,掌握計算機硬體及相關設備的基礎知識,掌握計算機使用中的基本維護、故障的診斷維修等基本原理。


(5)掌握當代計算機軟體和程序設計中的概念及基本知識。


(6)掌握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種常用文件及其擴展名的意義並能正確使用。


(7)掌握通信的基本概念,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理論知識,網站建設維護的相關基礎知識。


(8)掌握計算機多媒體的基本概念,掌握計算機平面設計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


(9)了解計算機行業當前流行的概念、術語和技術。


2、中英文錄入


能熟練使用常用的輸入法進行中英文打字(考試提供五筆、拼音等輸入法工具)。


3、操作系統的使用


掌握 Windows7 操作系統的相關基礎知識,包括:


(1)Windows7 桌面管理;


(2)Windows7 文件管理;


(3)Windows7 系統管理。


4、計算機網路應用


掌握計算機網路協議配置及互聯網應用基本操作等。


(1)網路協議配置,計算機區域網設計與建設,廣域網配置。


(2)防火牆的配置,網路安全管理。


(3)常用網路軟體的使用。


5、文字處理


掌握 Word2010 基本知識,包括:


(1)窗口、菜單和工具欄的操作,標尺的使用,文檔的建立、打開關閉和保存等。


(2)文字錄入、插入、刪除和修改操作,查找和替換,復制和移動。


(3)設置字體、字形、字型大小、字元間距等字元格式,格式刷的使用。設置首行縮進、段落與行間距,對齊方式等段落格式。設置紙張大小、頁邊距和紙張方向等頁面格式。


(4)插入頁碼、分頁符、分節符和分欄符,設置頁眉和頁腳,插入腳注、題注。


(5)設置字元、段落、頁面的邊框和底紋。


(6)創建表格,表格的錄入和編輯,表格的計算、表格格式化。


(7)圖文混合排版,公式排版,目錄和樣式,郵件合並,宏。


(8)列印預覽與文件列印。


6、電子表格處理


掌握 Excel2010 基本知識,考查學生應用電子表格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包括:


(1)窗口、菜單、工具欄和編輯欄的操作,工作簿文件的建立、打開、關閉與保存,工作表的編輯、命名和保護,工作表的操作。


(2)單元格的格式設置,數據的移動和復制,單元格和單元格區域的命名、保護,批註,條件格式。


(3)單元格引用(相對、絕對、混合引用,工作表之間、工作簿之間引用)和計算,內部函數的使用,公式的使用。


(4)數據查找、排序、篩選,分類匯總,合並計算,數據透視表,數據有效性檢查。


(5)圖表:圖表的創建和保存,圖表類型的改變。


(6)頁面設計和報表的列印。


7、幻燈片製作


掌握 PowerPoint2010 基本知識,包括:


(1)演示文稿的創建、打開、瀏覽和保存。


(2)演示文稿的編輯、版式和母版。


(3)演示文稿的格式化,多種媒體文檔的集成。


(4)動畫效果、幻燈片切換效果和放映方式的設置。


8、C 語言程序設計


掌握 C 語言程序的基本語法,有初步的程序設計和分析能力。


(1)掌握 C 語言基本語法,包括常量、變數、運算符、表達式、輸入輸出等。


(2)掌握 if 語句和 switch 語句的格式和執行過程,能夠讀懂分支程序寫出正確的運行結果且能編寫簡單的分支程序。


(3)掌握 for ( )循環、while 循環的格式和執行過程,能夠讀懂循環程序寫出正確的運行結果,能夠編寫簡單的循環程序。


(4)掌握 C 語言中函數定義、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