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與計算機網路相關的標准化組織
擴展閱讀
蘋果越獄蘋果軟體分身 2025-05-19 13:55:06
蘋果照片調色軟體下載 2025-05-19 13:45:36

與計算機網路相關的標准化組織

發布時間: 2022-05-03 01:48:10

A. 為了使不同系結構的網路能夠交換信息,國際標准化組織制定的網路互聯標准為

下一代網路(NGN)是一個近乎包羅萬象的大概念,當前電信界和計算機界對下一代網路有不同的看法。在標準的研究方面,無論從國際還是國內,也都是從基於電信網和基於計算機網這兩個方面展開研究,而且由於原有的網路基礎不同、演進的路線不同,在標准制訂過程中的側重點和解決方案也多有不同。

當前,NGN主要在電信界以及計算機界研究。上述兩大組織都試圖從當前各自網路向NGN過渡。

計算機界標准化組織的代表是IETF。在IETF看來,NGN的研究就是NGI。下一代網路對傳輸層沒有特殊要求,只要傳輸層提供越來越高帶寬的專線。IETF只要定義將IP分組通過專線傳輸的幀格式即可。IETF的工作重點在於業務承載層以及業務層。IETF在業務承載層上的規范集中在IPv6協議,在業務層的規范主要基於智能終端採用端到端控制方式。IETF主要制訂了如下規范。

IPv6分組在不同媒體上的承載方式:包括乙太網、PPP鏈路、FDDI、令牌環、ARCnet等;IPv6基本協議:包括RFC2460(互聯網協議版本6)、RFC2675(IPv6巨型包)、IPv6巨型包承載TCP和UDP、RFC2507(IPv6頭壓縮)等;IPv6地址相關協議:包括RFC3513(IPv6地址結構)、RFC2374(IPv6可聚合全球單播地址)、RFC1887(IPv6單播地址分配)、RFC2375(組播地址分配)等;IPv6組播相關協議:包括RFC2710(IPv6MLD)、RFC3306(基於單播地址的IPv6組播地址)等;業務相關協議:包括SIP會話初始協議用以建立語音或者視頻會話、MGCP媒體網關控制協議用於控制媒體網關、MEGACO協議類似MGCP等同ITU的H.248等。

在電信界看來NGN研究集中在ITU、ETSI、3GPP、3GPP2等組織。研究內容則集中在傳輸層以及業務層。電信界NGN研究在傳輸層上主要集中在ASON自動交換光網路,在業務層主要集中在軟交換上。在電信界,ITU-T是權威的標准化組織,ITU-T在NGN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技術領域。

NGN通用框架模型:研究NGN通用體系原則,以體現NGN中控制功能與資源、業務和傳送等分離的特性。研究NGN網路功能體系模型,該模型將提供如何應用功能性方法定義NGN功能體系的原則。

NGN網路功能體系和協議:重點考慮使用參考模型來標志運營商內或運營商間支持NGN所需要的通信流程;定義與傳統終端所需要的互通功能;定義BICC協議用於中繼層面;確定跨越異構網路如何支持端到端業務、呼叫控制和用戶移動性;規定NGN終端中有關軟體升級機制、冗餘和版本協商以及管理的功能要求等。

端到端的QoS:完成用於話音的端到端QoS等級,研究用於端到端多媒體業務QoS的等級要求及其各媒體組件的QoS等級要求;研究如何使用網路低層的QoS機制獲得高層QoS;研究運營商間網路低層QoS控制機制;研究QoS的端用戶規則等。

業務平台:研究業務要求和業務控制體系(OSA/API);完善業務互聯和用戶漫遊所需要的業務支撐和提供機制;開發支持用戶控制和客戶化業務的機制。

網路管理:由於NGN網路由固定網、移動網、IP網和接入網等組成,這導致了網路管理的復雜性和挑戰性,因此應研究完善和增強核心網路管理的體系;定義適用於NGN要求(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客戶管理、計費/賬務管理、業務量和路由管理等)的基本網路管理業務和介面;應用新的網路管理體系概念和新的網路管理技術,例如TML等。

網路安全:在NGN網路中,網路安全關繫到網路體系、QoS、網路管理、移動性、計費系統和賬務系統,因此有必要開發NGN的安全性體系和安全性原則以及開發NGN所需的安全性協議和API介面。

廣泛移動性(Generalizedmobility):廣泛移動性是指當用戶採用不同的接入技術時,作為單個客戶來處理,允許用戶跨越現有網路邊界使用和管理他們的業務。對用戶的移動性要求包括用戶有能力改變接入點或終端,並作為mobile/no�madic用戶;用戶可以應用各種接入技術從任何網路接入點接入網路;用戶可以得到連續性的服務和網路應用,這些業務和網路應用可以由網路運營商、業務提供商或第三方提供。對於移動性應考慮網路的業務能力以支持個人的移動性、終端的移動性以及他們的組合。為了支持上述要求,ITU在NGN的研究中,應充分考慮業務的要求,要求網路具有識別(Identification)和認證(authentication)機制、接入控制和授權(Authorization)功能、位置(Location)管理、支持終端或會晤(session)的IP地址分配和管理功能、支持用戶VHE管理功能、支持用戶管理功能等。

雖然計算機界與電信界在NGN上的研究各有側重,但是對於NGN總體目標則比較一致。可以認為它們的研究將殊途同歸。區別只是在於計算機界業務通常基於智能終端,希望在開放的IP網上可以免費提供;電信界則希望中心控制,網路可管理、可運維.

B. 網路相關的3個著名標准化組織的名稱是什麼貢獻是什麼

國際標准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ISO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國際標准組織之一,它主要由美國國家標准協會(ANSI)和其他國家的國家標准組織代表所組成。ISO最主要的貢獻是建立了開放系統互聯(OSI)的七層參考模型。在開放系統中,任意兩台極端及可以進行通信,而不必理會各自由不同的體系結構。有些人曾一度相信OSI將成為未來所有通信的標准模型,但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這個語音顯得越來越不實際。然而,作為一個分層協議的典型,OSI仍然經常被人們學習研究。
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IEEE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組織之一。由計算機和工程學專業人士組成。它創辦了許多刊物,定期舉行研討會,還有一個專門負責制定標準的下屬機構。IEEE在通信領域最著名的研究成果要數802協議族的定義,802主要uongyu定於區域網。比較著名的有802.3的CSMA/CD與802.5的Token Ring。
美國國家標准協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ANSI是一個非政府部門的私人機構,其成員包括製造商、用戶和其他相關企業。它有獎金一千個會員,而且本身也是國際表遵化組織,或簡稱ISO的一個成員。ANSI標准廣泛存在於各個領域。比如光纖分布式數據結構(FDDI),就是一個適用於區域網光纖通信的ANSI標准。還有美國標准信息交換碼(ASCII),則是被用來規范計算機內的信息存儲的。
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其前身是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ITU是一家聯合國機構,共分為3個部門。ITU-R負責無線電通信;ITU-D是發展部門;ITU-T,負責電信。ITU的成員包括各種各樣的研究機構、工業組織、電信組織、電話通信方面的權威人士,還有ISO。ITU已經制定了許多網路和電話通信方面的標准。總所周知的有V系列建議和X系列建議。V系列建議針對電話通信,這些建議定義了數據機如何產生和解釋模擬電話信號;X系列建議針對電話通信,這些建議定義了數據機如何產生和解釋模擬電話信號;X系列建議針對網路介面和公用網路。比如X.25建議定義了分組交換網路的介面標准;X.400建議針對電子郵件系統。當然還有許多其他的X建議和V建議。
電子工業協會(Electronic Instries Association,EIA)-----EIA的成員包括電子公司和電信設備製造商。它也是ANSI的成員。EIA主要定義了設備間的電氣連接和數據的物理傳輸。也就是我們常用的網路裂解線纜的標准,如最廣為人知的標准時RS-232(或稱EIA-232),它已成為大多數PC機與數據機或列印機等設備通信的規范。
網際網路工程特別任務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IETF是一個國際性團體。其成員包括網路組織設計者、製造商、研究人員以及所有鬼網際網路的正常運轉和持續發展感興趣的個人或組織。它分為幾個工作組,分別處理網際網路的應用、實施、管理、路由、安全和傳輸服務等不同方面的技術問題。這些工作組同時也承擔著各種規范加以改進發展,使之成為網際網路標準的任務。IETF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對下一代國際協議的研究發展。
國家標准和技術協會(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其前身是美國的國家標准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NBS)。是美國商業部屬下的一個機構,它發布標准,以規范聯邦政府的購買的設備。同時,它也負責制定時間、長度、溫度、輻射能和無線電頻率等物理量的量度標准。NIST關於安全技術方面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數據加密標准(DES)。DES將信息加密成無法識別的形式。DES標准已被廣泛應用於通信設備的晶元生產中。這一標准非常復雜,也很有爭議。
國際電子技術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IEC)----- 一個為辦公設備的互聯、安全以及數據處理制定標準的非政府機構。該組織參與了圖像專家聯合組織(JPEG),為圖像壓縮制定標准。

C. 20世紀80年代,國際標准化組織頒布了什麼促進網路互聯發展

20世紀80年代,國際標准化組織頒布了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SI/RM來促進網路互聯發展。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79年建立了一個分委員會來專門研究一種用於開放系統的體系結構,最後提出了開放系統互連OSI模型,這是一個定義連接異種計算機的標准主體結構。

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聯合制定的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為開放式互連信息系統提供了一種功能結構的框架。

OSI/RM從低到高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3)與計算機網路相關的標准化組織擴展閱讀:

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的目的:

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的目的是為異種計算機互連提供一個共同的基礎和標准框架,並為保持相關標準的一致性和兼容性提供共同的參考。

這里所說的開放系統,實質上指的是遵循OSI參考模型和相關協議能夠實現互連的具有各種應用目的的計算機系統。

OSI參考模型是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發展的產物,它的基本內容是開放系統通信功能的分層結構。

OSI參考模型把開放系統的通信功能劃分為七個層次,從鄰接物理媒體的層次開始,分別賦於1~7層的順序編號,相應地稱之為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D. 第三代計算機網路左手國際標准化組織在哪一年頒布的

1980年國際標准組織ISO公布了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RM),成為世界上網路體系的公共標准。這意味著第三代計算機網路的出現

E. 在計算機網路中OSI和ISO分別是指什麼

計算機網路中的OSI,即OSI模型,指開放式通信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提出的一個試圖使各種計算機在世界范圍內互連為網路的標准框架,簡稱OSI。這是一種事實上被TCP/IP 4層模型淘汰的協議。在當今世界上沒有大規模使用。

計算機網路中的ISO指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在80年代提出的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這個模型將計算機網路通信協議分為七層。這個模型是一個定義異構計算機連接標準的框架結構。這七層具有如下特點:

①網路中異構的每個節點均有相同的層次,相同層次具有相同的功能。

②同一節點內相鄰層次之間通過介面通信。

③相鄰層次間介面定義原語操作,由低層向高層提供服務。

④不同節點的相同層次之間的通信由該層次的協議管理,

⑤每層次完成對該層所定義的功能,修改本層次功能不影響其它層、

⑥僅在最低層進行直接數據傳送。

⑦定義的是抽象結構,並非具體實現的描述。

F. 與網際網路相關的機構IAB、IETF、IRTF、ISOC、InterNIC、W3C的主要職能分別是什麼

國際上對互聯網的管理,除了ICANN(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之外,還有管技術標準的IETF、管知識產權的WIPO、推動標准國際化的國際標准組織ISO、制定計算機信息技術標準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推進通信標准化的國際電信聯盟ITU,還有國際互聯網協會ISOC、萬維網聯盟W3C、藍牙技術聯盟SIG等等。

ISO國際標准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簡稱ISO,是一個全球性的非政府組織(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是國際標准化領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織。參加者包括各會員國的國家標准機構和主要公司。1985年和1989年,我國分別改由國家標准局和國家技術監督局參加。2001年起,在ISO代表中國人民共和國會籍的會員機構是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

IEC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成立於1906年,至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IEC與ISO負責聯合制訂信息技術領域中的國際標准,其制訂的最有名的OSI(開放系統互聯)標准,成為各計算機網路之間進行介面的權威技術,為信息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ISO和IEC不是聯合國機構,但它們與聯合國的許多專門機構(尤其是國際電信聯盟ITU)保持技術聯絡關系。每個機構在某一領域制訂一些國際標准,通常是在聯合國控制之下。

ITU主要負責確立國際無線電和電信的管理制度和標准。它的前身是1865年5月17日(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電信日)在巴黎創立的國際電報聯盟,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國際組織,也是主管信息通信技術事務的一個聯合國專門機構,總部設在瑞士的聯合國第二大總部日內瓦。

ISOC互聯網協會(Internet Society),一個非營利的國際性行業組織,成立於1992年,以促進互聯網普及開放發展並為全人類服務為目的。它的會員制有以下幾種:個人(任何人均可免費加入)、公司、組織、政府及大學。總部及秘書處設在美國弗吉尼亞州萊斯頓地區(Reston)並在美國華盛頓和瑞士日內瓦設有辦事處。由它產生的主要標准,會交到下屬機構互聯網結構委員會(IAB)和互聯網工程工作小組(IETF)。

IETF是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的簡寫,負責互聯網基礎標準的開發和推動。IETF成立於1985年底,是一個由為互聯網技術發展做出貢獻的專家(包括網路設計人員、操作員、廠商)自發參與和管理的國際民間機構,是全球互聯網最具權威的技術標准化組織,主要任務是負責互聯網相關技術規范的研發和制定,當前絕大多數國際互聯網技術標准出自IETF。

在互聯網社團(ISOC)於1992年1月建立之後,下屬機構IAB(舊稱互聯網活動理事會,現稱互聯網結構理事會)最終整合了所有同類組織,並只保留了兩個:IETF(互聯網工程工作小組)和IRTF(互聯網研究專門工作組)。IETF現由IAB監督,IAB向ISOC負責。

IETF具有比W3C更廣泛的責任范圍,它負責定義並管理網際網路技術的所有方面。包括用於數據傳輸的IP協議、讓域名與IP地址匹配的域名系統(DNS)、用於發送郵件的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等。當前IETF正在推動兩大標準是互聯網協議IPv6和增加一個加密層的DNSSEC。

W3C萬維網聯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又稱W3C理事會。1994年10月在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實驗室成立,是Web技術領域內最具權威的中立的機構,關於Web的一切標准均由此論壇討論制定。IETF負責許多讓互聯網工作的基礎標准,W3C主要關注的是web方面,例如HTML5、CSS3等。

G. ISO、IEEE和ARPA是三個最著名的計算機網路標准話組織。ISO最突出的貢獻是( );

制定了 :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OSI國際標准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非常復雜的系統,計算機之間相互通信涉及到許多復雜的技術問題,為實現計算機網路通信,計算機網路採用的是分層解決網路技術問題的方法。但是,由於存在不同的分層網路系統體系結構,它們的產品之間很難實現互聯。為此,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84年正式頒布了"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OSI國際標准,使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實現了標准化

H. 網路相關的3個著名標准化組織的名稱是什麼貢獻是什麼

國際標准化組織,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美國國家標准協會。

I. 指定計算機網路協議的國際組織有哪些

1.IEEE
電子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IEEE)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技術團體,有計算機和工程學專業人士組成。它創辦了許多刊物,定期舉行研討會,還有一個專門負責制定標準的下屬機構。IEEE在通信領域中著名的研究成果可能要數802標准。802標準定義了匯流排網路和環形網路等的通信協議。
2.ISO
國際標准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是一個世界性組織,它包括了許多國家的標准團體,比如美國國家標准協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ISO 最有意義的工作就是對其開放系統的研究。在開放系統中,任意兩台計算機可以進行通信,而不必理會各自有不同的體系結構。具有七層協議結構的開放系統互連模式(OSI)就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作為一個分層協議的典型,OSI 仍然經常被人們學習研究。

3.ITU
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 )前身是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CCITT)。ITU是一家聯合國機構,共分為三個部門。ITU-R 負責無線通信,ITU-D是發展部門,而與本書相關的是 ITU-T ,負責電信。ITU 的成員包括各種各樣的科研機構、工業組織、電信組織、電話通信方面的權威人士,還有ISO。ITU 已經制定了許多網路和電話通信方面的標准。

J. 誰能告訴我制定網路通信協議的組織有哪些

國際上制定通信協議和標準的主要組織有以下幾個:

(1)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技術團體,由計算機和工程學專業人士組成。IEEE在通信領域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802標准。

802標準定義了匯流排網路和環形網路等的通信協議。

(2)ISO:國際標准化組織是一個世界性組織,它包括了許多國家的標准團體。ISO最有意義的工作就是它對開放系統的研究。在開放系統中,任意兩台計算機可以進行通信,而不必理會各自有不同的體系結構

具有七層協議結構的開放系統互連模型(OSI)就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作為一個分層協議的典型,OSI仍然經常被人們學習研究。

(3)ITU:國際電信聯盟其前身是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CCITT)。

ITU是一家聯合國機構,共分為三個部門。ITU-R負責無線電通信,ITU-D是發展部門,而與本書相關的是ITU-T,負責電信。ITU的成員包括各種各樣的科研機構,工業組織,電信組織,電話通信方面的權威人士,還有ISO。ITU已經制定了許多網路和電話通信方面的標准。

(10)與計算機網路相關的標准化組織擴展閱讀:

准化組織ISO的標准包括:

IEEE802.1A—體系結構。

IEEE802.B—網路互操作;IEEE802.2—邏輯鏈路控制LLC;IEEE802.3—CSMA/CD訪問控制及物理層技術規范。

IEEE802.4—令牌匯流排訪問控制及物理層技術規范;IEEE802.5—令牌環訪問控制及物理層技術規范。

IEEE802.6—城域網訪問控制及物理層技術規范。

IEEE802.7—寬頻網訪問控制及物理層技術規范。

IEEE802.8—光纖網訪問控制及物理層技術規范。

IEEE802.9—綜合話音數據訪問控制及物理層技術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