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層下面的網路層是不可靠的傳輸,而運輸層想變得可靠就必須保證兩點。其一是傳輸信道不產生誤差,而是發生方以多快的速度傳輸,接收方都要來得及處理。為了滿足這樣的條件可以使用可靠傳輸協議,這樣的協議有好多。
⑵ 計算機網路哪些層屬於可靠傳輸,哪些屬於不可靠傳輸
計算機網路TCP屬於可靠傳輸,udp屬於不可靠傳輸。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傳輸控制協議)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基於位元組流的傳輸層通信協議,由IETF的RFC 793定義。在簡化的計算機網路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層傳輸層所指定的功能,在網際網路協議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中,TCP層是位於IP層之上,應用層之下的中間層。
UDP 是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的簡稱, 中文名是用戶數據報協議,是一個簡單的面向數據報的傳輸層協議,在網路中用於處理數據包,是一種無連接的協議。UDP不提供可靠性的傳輸,它只是把應用程序傳給 IP 層的數據報發送出去,但是並不能保證它們能到達目的地。由於 UDP 在傳輸數據報前不用在客戶和伺服器之間建立一個連接,且沒有超時重發等機制,故而傳輸速度很快。
⑶ 在Internet的通信協議中,可靠的數據傳輸是由什麼協議來保證的
B
TCP控制傳輸協議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協議.
TCP通過下列方式來提供可靠性:
1、應用數據被分割成TCP認為最適合發送的數據塊。這和UDP完全不同,應用程序產生的數據長度將保持不變。由TCP傳遞給IP的信息單位稱為報文段或段(segment)。
2、當TCP發出一個段後,它啟動一個定時器,等待目的端確認收到這個報文段。如果不能及時收到一個確認,將重發這個報文段。當TCP收到發自TCP連接另一端的數據,它將發送一個確認。TCP有延遲確認的功能,在此功能沒有打開,則是立即確認。功能打開,則由定時器觸發確認時間點。
3、TCP將保持它首部和數據的檢驗和。這是一個端到端的檢驗和,目的是檢測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任何變化。如果收到段的檢驗和有差錯,TCP將丟棄這個報文段和不確認收到此報文段(希望發端超時並重發)。
4、既然TCP報文段作為IP數據報來傳輸,而IP數據報的到達可能會失序,因此TCP報文段的到達也可能會失序。如果必要,TCP將對收到的數據進行重新排序,將收到的數據以正確的順序交給應用層。
(3)可靠傳輸計算機網路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1、基於流的方式;
2、面向連接;
3、可靠通信方式;
4、在網路狀況不佳的時候盡量降低系統由於重傳帶來的帶寬開銷;
5、通信連接維護是面向通信的兩個端點的,而不考慮中間網段和節點。
⑷ 在計算機網路中,表徵數據傳輸可靠性的指標是什麼
是誤碼率 。
誤碼率=傳輸中的誤碼/所傳輸的總碼數*100%。如果有誤碼就有誤碼率。 IEEE802.3標准為1000Base-T網路制定的可接受的最高限度誤碼率為10-10。這個誤碼率標準是針對脈沖振幅調制(PAM-5)編碼而設定的,也就是千兆乙太網的編碼方式。
誤碼的產生是由於在信號傳輸中,衰變改變了信號的電壓,致使信號在傳輸中遭到破壞,產生誤碼。噪音、交流電或閃電造成的脈沖、傳輸設備故障及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誤碼(比如傳送的信號是1,而接收到的是0;反之亦然)。各種不同規格的設備,均有嚴格的誤碼率定義,如通常視/音頻雙向光端機的誤碼率應該在:(BER)≤10E-9。
(4)可靠傳輸計算機網路擴展閱讀:
頻帶利用率是衡量數據通信系統有效性的指標。它是單位頻帶內所能傳輸的信息速率,可表示為:
nb = Rb / B (bps/Hz) (設B為信道所需的傳輸帶寬, Rb為信道的信息傳輸速率,則頻帶利用率)
或 n = Rb / B(Baud/Hz)
根據比特率與波特率的關系,進一步可推得: n = RB log2M / B (bps/Hz)
從上可以看出,若碼元速率相同,加大M或減少B都可使頻帶利用率提高。前者可採用多進制調制技術實現,後者可採用單邊調制、部分響應等壓縮發送信號頻譜的方法 。
⑸ 在端到端之間提供可靠數據傳輸的是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中的()。
C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中,傳輸層在端到端之間提供可靠的數據傳輸。
⑹ 計算機網路原理選擇題:可靠的傳輸協議中的「可靠」是指( )
例如:TCP/IP協議中TCP負責提供可靠的傳輸協議,那麼TCP就使用了確認機制來體現可靠性
設立題目要求是讓你解釋為什麼面向連接是可靠的?其中就有使用確認機制。
⑺ 在計算機網路中,表徵數據傳輸可靠性的指標是( )。 ( )
是誤碼率 。
誤碼率=傳輸中的誤碼/所傳輸的總碼數*100%。如果有誤碼就有誤碼率。 IEEE802.3標准為1000Base-T網路制定的可接受的最高限度誤碼率為10-10。這個誤碼率標準是針對脈沖振幅調制(PAM-5)編碼而設定的,也就是千兆乙太網的編碼方式。
誤碼的產生是由於在信號傳輸中,衰變改變了信號的電壓,致使信號在傳輸中遭到破壞,產生誤碼。噪音、交流電或閃電造成的脈沖、傳輸設備故障及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誤碼(比如傳送的信號是1,而接收到的是0;反之亦然)。各種不同規格的設備,均有嚴格的誤碼率定義,如通常視/音頻雙向光端機的誤碼率應該在:(BER)≤10E-9。
(7)可靠傳輸計算機網路擴展閱讀:
頻帶利用率是衡量數據通信系統有效性的指標。它是單位頻帶內所能傳輸的信息速率,可表示為:
nb = Rb / B (bps/Hz) (設B為信道所需的傳輸帶寬, Rb為信道的信息傳輸速率,則頻帶利用率)
或 n = Rb / B(Baud/Hz)
根據比特率與波特率的關系,進一步可推得: n = RB log2M / B (bps/Hz)
從上可以看出,若碼元速率相同,加大M或減少B都可使頻帶利用率提高。前者可採用多進制調制技術實現,後者可採用單邊調制、部分響應等壓縮發送信號頻譜的方法 。
⑻ 計算機網路中可靠傳輸中的編號指什麼
計算機網路中可靠傳輸中的編號指建立連接,傳輸數據,斷開連接,三次主機A中的TCP將隱式地對數據流中的編號。
⑼ 計算機網路運輸層是通過什麼和確認機制來保證可靠傳輸的
是通過 TCP/IP 協議的三次握手信號實現可靠傳輸的。
⑽ 計算機網路中常用的協議按是否面向連接,是否可靠傳輸歸類
面向連接的叫做可靠傳輸,一般傳輸比較大的數據 。在傳輸層叫TUP。應用層有ftp http等
無連接的叫做不可靠傳輸,一般傳輸比較小的數據。在傳輸層叫UDP。應用層有icmp,
telne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