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科普博覽的大事記
2004年12月22日,中國科普博覽直播路甬祥院長的報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及其影響」,拉開了網路直播科學報告的序幕。
2004年11月25日,中國科普博覽在卧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開通WEBCAM,公眾通過互聯網可以遠程式控制制設在卧龍的攝像頭進行大熊貓觀測,開創了網路科學傳播的嶄新形式。
2004年10月25日,中國科普博覽成立五周年慶典隆重舉行。
2004年8月,中國科普博覽與美國芝麻工作室就引進「我愛科學」系列科普節目正式簽約。
2004年8月26日,在中國科普博覽和其它單位的共同倡導下,中國科學院網路科普聯盟在北京成立。
2004年6月,中國科普博覽主辦的電子雜志「科學無限」突破5萬用戶。
2004年5月18日,中國科普博覽成功舉辦了「網路環境下的科普:創新與合作」高級研討會。
截止2004年5月10日,中國科普博覽累計建設了60個中文虛擬博物館,10個英文虛擬博物館。
2004年2月20日,由網路文明工程委員會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優秀文化網站頒獎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科普博覽是獲獎的15家網站中唯一的綜合性科普網站。
2004年1月17日,國務委員陳至立女士在參觀中國科學院創新成就展時,對中國科普博覽的開拓性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2003年11月,中國科普博覽代表團訪問美國。雙方就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利用網路進行科學教育的差異進行了探討,確定在網路科普資源、科學教育平台和科學研究平台的共建共享三個層面進行全方位的合作。詳細內容
2002年4月,中國科普博覽北美鏡像開通。
2002年1月,中國科普博覽承擔的「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十五』信息化建設專項」重點項目「中國科普博覽系統」項目正式啟動。
2001年12月1日,中國科普博覽完成第二次改版,新的視覺形象(VI)開始應用,網站結構實現從虛擬博物館到六大展區的跨越,使網站的系統性和全面性得到更好的體現。
2001年11月9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與美國Texas A&M大學就中國科普博覽的合作正式簽約。詳細內容
2001年3月,受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中國科普博覽科普代表團一行十一人對美國華盛頓特區、新澤西、德克薩斯和舊金山等地進行了為期13天的考察訪問。詳細內容
2000年11月7日, 美國科普代表團一行十人訪問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雙方就共同建設網上虛擬博物館及共享科普信息資源等進行了廣泛交流。
2000年11月5日-9日,中國國際科普論壇在北京召開,閻保平主任的報告「中國科普網路的現狀與未來」引起強烈反響,並被評為大會優秀論文。
2000年4月1日,中國科普博覽與番薯藤公司合作在台灣開通第一個鏡像站點。
2000年4月1日,中國科普博覽完成第一次改版,虛擬博物館的理念走向成熟。
1999年10月25日,中國科普博覽網站開通。路甬祥、師昌緒等欣然擔任中國科普博覽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央電視台製作專題節目「奇妙的網上博物館」對中國科普博覽予以極高評價。
❷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的概況
CNIC成立於1995年3月,是中國科學院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支撐服務機構,信息化應用技術的研發和示範基地。秉承「甘為人梯、服務創新、務實奮進、開放共贏」的服務理念,經過十餘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續發展,網路中心已經成為中國科學院信息化建設、技術支撐與服務的龍頭和核心機構。網路中心現有六個業務部門和兩個支撐部門,六個業務部門包括中國科技網網路中心、科學數據中心、超級計算中心、e-Science應用推進總體組、ARP運行支持中心和網路科普教育中心。兩個支撐部門包括:整體運維支撐中心和期刊編輯部 。
❸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 (CNNIC)是干什麼的可以告它嗎|
歡迎使用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的中文上網軟體。本軟體是在信息產業部授權下由我國互聯網地址資源注冊管理機構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自主開發並推出的一款公益性綠色軟體。本軟體實現了中文域名和通用網址訪問,率先為網民提供了全方位中文上網解決方案,徹底解決了網民一直渴望的中文上網問題,受到了廣大用戶的好評。考慮到國內的電腦使用環境,出於方便網民上網,更好地服務於大眾的目的,中文上網軟體使用了國際上先進的Rootkit技術,在系統內核載入了cdnprot.sys、cdntran.sys兩個驅動文件,避免了由於木馬蠕蟲的破壞或是因為用戶誤刪而造成中文上網軟體不能使用的問題,大大減少了由此所帶給用戶的損失。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簡稱CNNIC)是經國務院主管部門批准授權,於1997年6月3日組建的非營利性的管理和服務機構,行使國家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的職責。CNNIC在業務上接受信息產業部領導,在行政上接受中國科學院領導。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承擔CNNIC的運行和管理工作。由國內知名專家、各大互聯網路單位代表組成的CNNIC工作委員會,對CNNIC建設、運行和管理進行監督評定。互聯網是關繫到國家安全及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產業,作為中國信息社會基礎設施的建設者和運行者,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以「為我國互聯網路用戶提供服務,促進我國互聯網路健康、有序發展」為宗旨,負責管理維護中國互聯網地址系統,引領中國互聯網地址行業發展,權威發布中國互聯網統計信息,代表中國參與國際互聯網社群。
近段時間以來,個別團體和媒體出於商業利益針對CNNIC中文上網軟體提出了許多不實指責,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對此,CNNIC鄭重聲明,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編寫開發的軟體,符合IETF國際標准,滿足我國廣大用戶中文上網需求。軟體的安裝、卸載、啟用、功能設定等,都由用戶選擇完成,充分保證用戶對軟體的選擇權、知情權等合法權益。對於卸載問題,CNNIC保證,由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的自主開發的中文上網軟體是可以完全卸載的。個別商業公司及媒體的惡意中傷行為,嚴重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構成了不正當競爭,CNNIC將對此保留追究對方法律責任的權力。
CNNIC中文上網軟體卸載方法如下:依次"控制面版-添加/刪除程序",選擇"中文上網官方版軟體", 點擊"更改/刪除"按鈕,彈出對話框時選擇要卸載的軟體,點擊"卸載"。由於計算機運行環境的復雜,個別情況下可能出現無法卸載的情況,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用戶可以聯系我們,或是交由專業人員處理。當然,用戶也可以選擇保留中文上網軟體,繼續享受CNNIC提供的優質中文上網服務。
為了杜絕病毒的惡意刪除,讓用戶隨時享受到中文上網的樂趣,CNNIC中文上網軟體採用了開機自動運行及Rootkit技術,因此在本機windows環境下對中文上網文件進行操作是禁止的。第三方安全工具(如icesword)和本軟體可能產生沖突,造成藍屏和死機等問題,建議用戶不要使用。CNNIC不對您或任何其他人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這些損失可能來自於與用戶安裝使用的其他軟體的沖突,或由於不能使用本產品而造成的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直接的、間接的、特殊的、偶然的、懲戒性或結果性的個人損害、商業利潤損失、業務中斷、信息的丟失或任何其它商業損失。
網路基礎服務動輒涉及到千萬用戶的利益,商業公司往往出於自身商業利益的考慮而無法周全地保障用戶的權益。從國際互聯網業界目前的一些舉措來看,人們正在努力呼籲政府參與到網路基礎服務相關事務中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認同這樣的觀念:國家權威機構才是維護互聯網穩定、保護用戶利益的真正保證。CNNIC作為反惡意軟體協調工作組政策與標准組組長單位,一貫致力於凈化網路環境,保護用戶權益,進而促進我國互聯網路健康、有序發展的工作。早在2003年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就聯合新浪、網易、騰訊等業內知名廠商制定了《關鍵詞網路定位服務解析協議規范》,2004年召集業內知名專家和機構舉行研討會,共商反對惡意軟體措施。近期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正在聯合業界有關專家和機構,共同探討如何清晰地定義惡意軟體,如何規范軟體安裝卸載規則,以便更好地抵制互聯網上的惡意行為,保護用戶權益,規范行業發展秩序。在未來的中國互聯網發展道路中,CNNIC將一如既往地服務於中國的互聯網事業,為中國的互聯網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❹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的歷史沿革
1989年8月 國家計委組織專家對世界銀行貸款項目「中國國家計算與網路設施」(簡稱NCFC,國內稱為「中關村教育與科研示範網」)項目進行投標評審,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參加投標,中國科學院中標。自此,開始啟動NCFC建設。
1990年5月 中國科學院批復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中心成立,掛靠中國科學院計算中心。
1990年11月 國家計委批復NCFC立項,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中心承擔建設任務。
1993年11月 NCFC主幹網網路開通並投入運行。 1994年4月 NCFC網路與美國Internet互聯成功,中國與Internet實現了全功能的網路連接,並投入運行,這是我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
1994年5月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中心在國內設置了CN域名伺服器,對中國用戶進行域名注冊登記,並管理和運行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
1995年3月 為統一組織NCFC和「科學資料庫及其信息系統」兩大工程任務的建設和服務,加強網上信息資源建設和便於對國家重點工程的運行管理,經國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CNIC)」。1995年3月24日,中科院轉發國家科委批文。1996年12月13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文,1997年1月11日中科院轉發中編委批文。
1996年2月 中國科學院決定正式明確將以NCFC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中國科學院互聯網路命名為「中國科技網(CSTNET)」。
❺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的國際合作
2000年5月與美國INTERNET2機構美國大學先進互聯網開發聯盟(UCAID)簽訂了關於合作開發下一代互聯網技術與應用的諒解備忘錄。
2001年11月,與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就「中國科普博覽」的合作簽訂備忘錄,在NSF和NSFC的等單位的資助下與該校信息技術與科學教育中心陸續發起了中美網路科普資源、科學教育平台和科學研究平台三個層面的國際合作。2002年3月,「中國科普博覽」北美鏡像在德州農工大學建立。2004年11月25日,雙方與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聯合在卧龍自然保護區開通了國內首例用於科學教育的網路攝像頭系統「中國科普博覽大熊貓網路攝像頭系統」。
2002年3月,作為創始成員參加了「環太平洋網路中間件與應用聯盟」(PRAGMA)。此後,積極組織和推動了與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泰國、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在網路技術和應用方面的廣泛交流,並結合「科學數據網路」等項目開展了密切的合作。
2002年3月,與聖地亞哥超級計算中心(SDSC)主任Fran Berman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簽署了建立廣泛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合作包括網格計算、高性能計算、計算科學和工程應用。
2002年3月,與韓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KISTI)簽署了《中國科技網(CSTNET)和韓國研究環境開放網(KREONET)互聯諒解備忘錄》,進一步加強雙方在多個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之前與KISTI已在網路、超級計算和資料庫等多個領域有密切的合作。
2002年4月,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生物信息與功能基因組學科簽署「中美國際合作協議書」,共同研究「關於大鼠基因組圖譜組裝和功能分析以及演算法與超大規模計算問題研究項目」。
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通過與美國國家超級計算應用中心(NCSA)和俄羅斯Kurchatov研究所的合作,推動建立中-美-俄環球科普網路(GLORIAD)。該網路將為科研教育的先進應用提供高速帶寬支持,致力於組織並推動多學科交叉的應用開發和資源共享。此項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在國際上引了廣泛關注。2004年1月在北京舉行GLORIAD 的開通儀式。
2003年9月,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總工程師錢華林研究員當選ICANN理事會理事,任期三年。這是中國專家第一次進入全球互聯網地址資源最高決策機構的管理層。
2004年11月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和美國國家研究推進機構(CNRI)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在Handle-DNS系統技術研發上開展合作。
2004年12月,與日本獨立行政法人情報(信息)通信研究機構(NICT)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下一代互聯網、資料庫等信息通信領域的研究方向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由CNIC與NICT共同出資建設的中日高速研究網路於2004年12月經由香港聯通,速率為1Gbps。
❻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是屬於企業還是事業單位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CNIC)是中國科學院下屬的科研事業單位, 是中國科學院信息化持續建設、運行與服務的支撐單位,國家互聯網基礎資源的運行管理機構,先進網路與高端應用技術的研發基地,國內外先進科技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CNIC成立於1995年4月,是在中國科技網(CSTNET)和科學資料庫的建設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科研支撐服務機構。CNIC擁有七個業務中心,其中包括中國科技網網路中心、科學數據中心、超級計算中心、ARP運行支持中心、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協同工作環境研究中心和網路科普教育中心。擁有三個支撐部門,其中包括:e-Science應用推進總體組、e-Science呼叫服務中心和期刊編輯部。CNIC以中國科技網的發展、e-Science的環境建設與應用示範、ARP的運行維護和應用支持、中國互聯網基礎資源的管理等為支撐服務的主要方向,結合中國科學院信息化應用的需要,組織並完成其他重點項目的建設。
中國科技網網路中心管理運行的CSTNET是中國最早的頂級互聯網路,兼具全國公益性網路和中國科學院科研網路雙重特徵,負責運行管理國內最具權威的科研機構的網路。CSTNET擁有多條國際線路,通往美國、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國際線路出口帶寬為5510M,到中國香港地區為2.5G,到中國台灣地區為1G,並與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教育網、北京國家互聯網交換中心等國內主要互聯網運行商分別通過1G至2.5G鏈路實現高速互聯。「中美俄科技與教育環球高速網路(GLORIAD)」是以在網路上合作開展的科學研究應用為目的,以中、美、俄、韓、加和荷六國為主建立的全球性高速互聯網路,在建立了香港開放交換節點 HK OEP(HK Light)和北京開放交換節點BJOEP的基礎上,成員單位已達11個,在國際上具有重大的影響和意義。
CSTNET作為中國第一家實現Internet全功能接入的互聯網路,秉承永遠爭第一、始終求完美的服務目標,始終用心勾勒著中國科技的網路天地。在今後發展中,CSTNET將進一步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網路服務平台,力爭成為各項科研事業發展的強大的信息化引擎;同時,將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力爭向世界展示CSTNET的獨特魅力,讓引領科技的中國互聯網路——CSTNET享譽世界。
科學數據中心是全院重要科學數據資源的長期保存與服務中心,是全院科學資料庫建設、管理、共享與應用的綜合服務中心。其主要負責中國科學院科學資料庫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管理與運行維護;負責中國科學院重要數據資產的長期數字化保存和管理,面向全院乃至全國提供綜合性數據服務,特別是為e-Science提供數據應用服務;為全院科學資料庫建設、應用與服務的統計分析、監督評估提供支撐,並成為全院科學資料庫對外宣傳的窗口;組織科學數據相關的規范標准與共享政策的制定與推廣實施,開展科學數據管理、共享與應用的共性技術研究與開發,提供IT技術支持、服務與培訓,並組織開展國際、國內的交流與合作;跟蹤國際發展趨勢,開展全院科學資料庫發展戰略研究。
超級計算中心是隸屬於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CNIC)的支撐服務單位,旨在為院內外科研單位提供超級計算服務和技術支持,主要從事超級計算機的運行維護、並行計算技術研究與實現及其應用服務和支撐,為大規模計算復雜技術和企業應用提供解決方案。「十一五」期間,結合國家863計劃重大專項和中國科學院信息化建設的部署,院超級計算中心的計算能力超過百萬億次,實現了院超級計算能力的跨越式發展。
超級計算中心以保障高性能計算環境的正常運行與維護以及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和快捷的計算服務與技術支持為工作核心。超級計算中心將持續規范管理,加強運行、維護與服務,挖掘、培育和推廣應用,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和支撐服務體系,建成高性能計算與應用技術培訓基地,建設成為科學院e-Science強大的科學計算支撐平台和國家級的科學計算中心及國際知名的高性能計算中心。
ARP運行支持中心(簡稱ARP中心)是中國科學院科研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技術支撐與服務機構。承擔了中國科學院ARP系統實施部署、測試驗收、試運行保障任務,並著力在科研管理與信息技術融合、政府行業信息化、信息資源指標體系建設與信息挖掘服務等方面投入大量的研究工作。
ARP中心的發展方向和任務是:信息系統分析、系統平台建設、應用系統開發、技術支撐與信息服務;承擔ARP系統的建設、運行和技術支撐服務;研究開發基於網路平台的政府、企業辦公自動化系統;從事網路信息資源採集、挖掘和發布技術研究。
CNNIC是經國務院主管部門批准,於1997年6月3日組建的非營利性的管理和服務機構,行使國家互聯網路信息中心的職責。CNNIC是信息產業部批準的我國域名注冊管理機構,是我國國家級IP地址分配中心,為我國互聯網發展提供IP地址、CN域名、中文域名、通用網址等互聯網地址服務,並以專業技術為全球用戶提供不間斷的域名注冊、域名解析和Whois查詢服務。
在「十一·五」期間,將CNNIC建設成世界一流的互聯網路信息中心,服務信息化和諧社會建設。在業務量上居於世界各國前列,系統運維環境和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相關互聯網標准制定中有較高的參與度,在國際重要同業組織中擁有較高聲譽和影響力,管理上規范、高效、專業,為員工提供具有一流競爭力的發展空間。
協同工作環境研究中心的定位是研發和建設支撐e-Science活動的協同工作環境,為我院的科研人員開展e-Science應用提供信息技術工具和相應的支撐服務,進而積極推動基於協同的新型科技活動方式和e-Science應用的發展。協同工作環境研究中心的核心業務包括:協同工作環境的建設和服務;e-Science應用的咨詢與支持服務。
協同工作環境研究中心在「十一·五」期間的主要目標是研究和建設e-Science虛擬實驗室,探索相應的服務模式。從長遠來看,協同工作環境研究中心將逐步建成成熟、穩定、可持續的虛擬實驗室運行服務模式和體系,並在虛擬實驗室相關軟體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和發展適應更大范圍、具有更高質量的協同工作環境,形成商業級的產品和服務。
網路科普教育中心的主要職責是:落實「十一五」院信息化部署,本著「整體規劃,集成提升,發揮優勢,服務公眾」的原則,依託網路中心的信息基礎設施,宣傳中科院知識創新,服務科學傳播和教育,做好網路環境下的科普(虛擬博物館建設)和國家數字科技館(標准及體驗館)兩個項目的建設工作,力爭將網路中心建設成為新型網路科普應用的示範基地、科學院網路科普資源統籌規劃、集中存儲與集成服務中心,面向科普活動需求,提供多層次特色服務,並最終成為國家級網路科學傳播平台。
e-Science應用推進總體組的主要職責是:建立開放式的項目管理機制和集中的信息平台,積極探索e-Science應用的各類科研示範,從而支撐我院e-Science的廣泛應用。
e-Science呼叫服務中心的主要職責是:整合現有超級計算中心、科學數據中心和協同工作環境研究中心的相關支撐服務職能及資源,建立統一呼叫服務平台向全院用戶提供支撐e-Science應用相關的信息及技術支撐服務。
期刊編輯部的主要職責是:出版發行面向全院的管理支撐類期刊:「中國科學院信息化工作動態」;出版發行面向全院的技術支撐類期刊:「e-Science技術與應用」。
近年來,CNIC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在APNIC、ICANN、APAN、歐盟等國際組織中占據相應得國際地位,承辦了2007年的APAN會議、中美高級網路技術研討會、GRIDs@Work2007聯合研討會等國際會議。與美國紐約科學計算中心等單位合作建立了「中美聯合科學計算中心」。CNIC與美國、德國、日本、韓國,以及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相關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開展了多項國際合作與研究交流。
CNIC現有人員總數520名,碩士以上學歷佔58%。其中,研究和工程技術人員290名,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97名。研究生156 名,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培養教育機構。
CNIC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 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申請專利17項,獲得計算機軟體著作權16項。
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將努力使自己成為全院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核心、全院信息化人才培養的基地、全院信息化支撐體系的龍頭、全院信息化發展戰略的思想庫。
❼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的重點項目成果
科學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 該項目自1987年開始建設,在數據資源建設、標准規范建設、系統平台建設上碩果累累。CNIC聯合中國科學院內45個研究所,已建成專業資料庫388個,總數據量達13TB,通過中國科技網向國內外提供科技信息服務。 「科學資料庫及其應用系統」項目於1997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已列入中國科學院信息化建設重大專項和國家科學數據共享平台重點項目。
承擔的NCFC工程首次全功能接入國際互聯網 1990年11月,國家計委批復NCFC立項,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中心承擔建設任務。 1993年11月,NCFC主幹網網路開通並投入運行。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實現了與Internet全功能連接,並投入運行,這是我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NCFC主幹網於1998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199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開通每秒5萬億次深騰6800的遠程計算服務 深騰6800於2004年5月18日正式對外提供遠程計算服務。
完成了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伺服器在國內的設置
完成了中國科學院「百所」聯網工程的建設
基於Web的虛擬博物館群——中國科普博覽
開通中國科學院視頻會議系統
中國科學院網路(CASNET)升級改造項目
中國科學院郵件系統項目
中-美-俄環球科教網路(GLORIAD)
CNNIC主導制定中國歷史上第二個IETF標准
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技術研發
「科學數據網格」項目
CNNIC在全國重新部署域名頂級節點
互聯網地址資源快速增長
CNNIC權威發布系列統計報告
CN域名進入IPv6時代
科學資料庫標准規范建設
科學資料庫系統平台
科學資料庫支撐服務
《中國科學院主頁》項目
❽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的介紹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以下簡稱網路中心)成立於1995年3月,是中國科學院科研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支撐服務機構,信息化應用技術的研發和示範基地。秉承「甘為人梯、服務創新、務實奮進、開放共贏」的服務理念,經過十餘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續發展,網路中心已經成為中國科學院信息化建設、技術支撐與服務的龍頭和核心機構1。
❾ 中科院大咖聊中國創造:深空深海深藍深
出品:中國科普博覽 SELF格致論道講壇
沒錯!又到了一月一期的中科院SELF講壇活動總結!(這次很牛掰)
昨天10月30號,wuli講壇發了個大招,一口氣邀請了6個高大威猛的男神!他們的演講主題包攬了天上、地下、深海、生命科學,這幾個關系人類未來發展的重要話題!
本次「SELF格致論道」活動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與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共同主辦,中國科普博覽承辦,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特別支持,吸引了來自網易科技、一點資訊、觀察者網、今日頭條、騰訊精品課、鳳凰視頻、網易公開課、騰訊科技、手機人民網、新浪科技、環球科技、優酷教育、環球科學、喜馬拉雅FM、瞭望智庫等多家媒體的強烈關注。特備感謝網易新聞、網易科技對活動直播的大力支持!
SELF格致論道是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的公益講壇,每月一期。SELF是Science, Ecation, Life, Future的縮寫,提倡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嘗試打破過去純粹以「知識傳播」為主的科普形式,專注於思想的傳播,力圖從思想的源頭上促進公眾參與科學的積極性,打造具有中國科學院特色的、融合創新、科學與人文關懷並存的公益演講品牌。
❿ 有什麼比較好的關於科技的微信公眾號
公號:硬科技前沿 還不錯 每天在更新最新科技信息。
在微信搜索欄里搜索一下啦,一般質量高的公眾號都排在前面的,自己也可以點進去看看,裡面的內容是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
解釋一下,什麼叫kci指數:KCI指的是微信自媒體影響力指數,是用來評估微信公眾號活躍度、影響力、傳播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一般使用總閱讀數、最高閱讀數、總點贊數、最高點贊數、平均閱讀數、平均點贊數、頭條閱讀數、頭條點贊數八個指標來進行評估。
中國科普博覽(ID:kepubolan):我們是中國科學院科普雲平台,由中科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主辦,依託中科院高端科學資源,分享前沿的科學知識,傳播有趣的科學常識,粉碎科學流言謠言,讓科學走進你的生活,從此愛上科學。
科學大院(ID:kexuedayuan):權威靠譜的科普在哪裡?就在中國科學院官方科普微信公眾號——科學大院!高度原創又有趣的文章,向公眾傳遞科學家的聲音,這里有最新的科研成果、最熱的科學話題等你一起來討論,來科學大院,與科學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