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問下計算機考研怎麼個過程
首先,對於計算機組成原理,唐朔飛的教材固然要考慮,但是不得不批評的是,課後習題全部都沒有參考答案。網上的也是亂七八糟的答案,還不完善。更糟糕的是,他教材課後習題答案根本就沒有配套的書本,配套的輔導書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裡面也沒有課後習題的答案。因此,如果要想復習好計算機組成原理,教材的課後習題千萬不要做(我做題目有一個原則,沒參考答案的題目就不要做)。把他那本學習指導的習題都過了就行了。
網上總說到徐愛萍的計算機組成原理考研指導這本書,實際上這本書是非常老的書了,2003年的了。這么老的版本,也拿來推薦。真是不得不服了。而且這本書也非常難找。實在不推薦。我找到過一個電子版本,裡面的字有些地方很模糊,嚴重影響閱讀使用效果。更別說拿來參考了。
組成原理直接做好那本學習指導的習題即可。裡面習題難度也不小了。這些習題答案也比較詳細了。如果還覺得不夠可以找白中英的版本來閱讀參考。
其次說到計算機網路,謝希仁的教材就不用說了,必備。然後去買謝希仁自己寫的計算機網路釋疑與習題解答這本書就行了。實際上計算機網路這門科目,不需要什麼習題集的,謝希仁教材課後習題就足夠了,數量也不少了。更重要的是他這些課後習題,在他自己寫的這本輔導書里就有詳細解答過程了。這點我很喜歡。把課後習題都過了就行。
網上很多地方推薦《計算機網路知識要點與習題解析》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的書作為習題集,實際情況是:這本書裡面的知識要點占據大部分,習題少之又少,每一部分也就十多個練習題而已。而且這些題目根本沒有用心編。題目類型也非常少,也就問答題,計算題。選擇題非常少。總之不建議考慮這本網上推薦的書。而且也不好買到。覺得習題不夠做的,可以考慮後面我寫的補充資料。
第三是操作系統,湯氏的計算機操作系統課本,加上《操作系統考研輔導教程(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全真題解) 》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的書(雖然是05年的了,但網上仍然有銷售,而且裡面題目也值得每一題都認真做做,畢竟是經典題目匯集,現在出的操作系統題目大部分原型裡面都找得到),另外操作系統課本配套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學習指導與題解這本輔導書也值得參考。裡面有不少的例題講解(囊括有真題),和選擇題填空題。都值得認真做做的。跟教材一樣都到了第四版了。
最後是數據結構,嚴蔚敏的教材就不用多說了,至於教材配套的數據結構題集,這個還是不買的好。這本題集同樣存在答案不全的毛病。很多寫演算法的題目,都是用「提示」一筆帶過的,根本沒有詳盡的答案,且不說分析過程,連答案都不給出來。更有甚者,有不少題目壓根沒答案。要知道不是每個人基礎都很好的。當時找來一看,就馬上不考慮了。直接去買了演算法與數據結構考研試題精析 機械工業出版社的書,這本書都有第三版了。是好書。比教材配套的習題集強很多。至少答案幾乎都給出來了。我當時就把這本書都做得差不多了,每一題都幾乎搞懂了。
王道單科就買了計算機組成原理,計算機網路和操作系統的,考慮到數據結構高分筆記這套書做的好,所以數據結構就買了高分筆記的。最後用的是王道和天勤的所有模擬題。
花了大約一年的時間復習。
最後祝要考研的童鞋都取得好成績。實際上計算機408統考如果抓好基礎,重視課本基本概念和知識,再去做相應習題,題目做多了,考起來還是很簡單的。
⑵ 計算機考研408專業基礎綜合 用什麼教材 什麼參考書
408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主要考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和計算機網路。復習初級階段可以先看課本,都有對應的課本可以去看一下,其次就是要多找真題練習,必要的話可以報個專業課一對一的輔導班。
《數據結構》嚴蔚敏 清華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組成原理》唐朔飛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或《計算機組成原理》白中英 科學出版社
《計算機操作系統(修訂版)》湯子瀛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 版社
《計算機網路(第五版)》謝希仁 電子工業出版社
⑶ 求《計算機網路釋疑與習題解答》第七版 謝希仁著PDF
分四個等級 級別 科目/類別 考試形式 一級 MS Office 上機 一級 B 上機 一級 WPS Office 上機 二級 C語言程序設計 筆試+上機 二級 Visual Basic語言程序設計 筆試+上機 二級 Visual FoxPro資料庫程序設計 筆試+上機 二級 Access資料庫程序設計
⑷ 計算機考研需要的課本和資料有哪些
比較經典的教材給你羅列一下。不過各個學校的專業課都是學校自主命題的,參考書,考試大綱這些多少會有些區別的。所以還是要查下學校的官網看看。
數據結構教材:《數據結構(C語言版)》嚴蔚敏 清華大學出版社
數據結構習題:《數據結構題集(C語言版) 》嚴蔚敏 清華大學出版社
《演算法與數據結構考研試題精析(第2版)》陳守孔 機械工業出版社
計算機組成原理教材:《計算機組成原理(第2版)》唐朔飛 高等教育出版
計算機組成原理習題:《計算機組成原理學習指導與習題解答》唐朔飛 高等教育出版
操作系統教材:《計算機操作系統(第3版)》湯子瀛 西安電子科技出版社
操作系統習題:《計算機操作系統學習指導與題解(第2版)》湯子瀛 西安電子科技出版社
《操作系統學習指導和考試指導》李善平 浙江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網路教材:《計算機網路(第5版)》謝希仁 電子工業出版社
計算機網路習題:《計算機網路知識要點與習題解析》王慧強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或者你也可以咨詢天道考研的盼盼老師
⑸ 計算機網路第七版謝希仁著課後習題答案!!!!跪求
詳細請見:網頁鏈接
⑹ 計算機網路第五版(謝希仁編著)的概論部分的習題解答
我的解答如下:
所需要的分組總數為x/p,則總的數據加上控制信息為(p+h)x/p (bit)。
源端發送這些數據需用時:(p+h)x/(pb)。
中間的路由器重傳最後一個分組所花的總時間:(k-1)(p+h)/b。
則總延遲為:(p+h)x/(pb)+ (k-1)(p+h)/b。
求該函數對p的導數,可得:-hx/(b*p^2)+(k-1)/b。
令導數為0,得:p=(hx/(k-1))^(1/2)。
則當p=(hx/(k-1))^(1/2)時能使總時延最小。
解答應該沒錯的,你可以檢查下。
⑺ 誰有計算機網路(第5版)+釋疑與習題解答 謝希仁 電子版的 發給我吧[email protected] 詳細解答的那種 謝謝
計算機網路釋疑與習題解答 求電子版,十分感謝 [email protected]
⑻ 計算機網路謝希仁編著的第六版第四章課後習題答案
第4 章 網路層
4-01網路層向上提供的服務有哪兩種?試比較其優缺點。
答案:虛電路服務和數據報服務。
虛電路的優點:虛電路服務是面向連接的,網路能夠保證分組總是按照發送順序到達目的站,且不丟失、不重復,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數據傳輸;目的站地址僅在連接建立階段使用,每個分組使用短的虛電路號,使分組的控制信息部分的比特數減少,減少了額外開銷;端到端的差錯處理和流量控制可以由分組交換網負責,也可以由用戶機負責。虛電路服務適用於通信信息量大、速率要求高、傳輸可靠性要求高的場合。
虛電路的缺點:虛電路服務必須建立連接;屬於同一條虛電路的分組總是按照同一路由進行轉發;當結點發生故障時,所有通過出故障的結點的虛電路均不能工作。
數據報的優點:數據報服務不需要建立連接;每個分組獨立選擇路由進行轉發,當某個結點發生故障時,後續的分組可以另選路由,因而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數據報服務的靈活性好,適用於傳輸可靠性要求不高、通信子網負載不均衡、需要選擇最佳路徑的場合。
數據報的缺點:數據報服務是面向無連接的,到達目的站時不一定按發送順序,傳輸中的分組可能丟失和重復,提供面向無連接的、不可靠的數據傳輸;每個分組都要有目的站的全地址;當網路發生故障是,出故障的結點可能會丟失數據,一些路由可能會發生變化;端到端的差錯處理和流量控制只由主機負責。
答案太多傳不上來,留下郵箱可以發給你..........
⑼ 關於謝希仁著《計算機網路》(第四版)的兩個問題
1。連接簡單;在小規模的網路中不需要專用的網路設備;匯流排結構省線。星型結構比較穩定,任何一個線出問題了都不會影響其他埠;不使用共享匯流排,所以不會有匯流排擁塞問題;可擴展性好,可以通過級聯擴展網路。
2.
1)首先強調關於HDLC的定義問題:
約束通信雙方按一定規則進行通信的體系為數據鏈路控制規程(DLCP),也叫數據通信控制規程(DCCP)。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世界上許多國家組織和大財團都在研究制定此類規程。從發布的規程體系看,共包括兩類——面向字元的控制規程和面向比特的控制規程。
面向字元的規程,典型代表有美國標准協會ANSI的X3.28,ISO的ISO1745、DEC公司的DDCMP、中國的GB3453-82、IBM公司的BSC。
後來,IBM公司在同步數據鏈路控制規程(SDLC)基礎上發展出面向比特的規程。再後來,ANSI和ISO兩組織以IBM的SDLC為基礎發展了兩個類似的規程,一個是ANSI的高級數據通信控制規程(ADCCP),另一個就是ISO的高級數據鏈路控制規程,即HDLC。
(2)一般情況下,HDLC規程幀格式中的8位地址碼段已經足夠(256個地址),若實在不夠,則該8位地址是可以擴展的(按8位擴展),並且可以許循環擴展下去,具體擴展方式是將地址的首8比特的第一位置0,表示下一個8比特是基本地址的擴展(沒有擴展時則表示是控制碼段)。
(3)地址的命名規則以實際系統構造方式為前提,是可以設計的。不同的系統,對規則的定義是不同的,應結合具體系統來理解。例如,基本地址方式下,256個地址是等同的,擴展後,前128位可以是主系統,後256位可以是子系統。也可以是128位與256位的組合形成新的獨立地址碼(但在解碼時需要設計具體進程)。還可以是其它解釋,一切看自己的系統規程設計。
(4)如第(2)點所說的地址擴展方式,一切以具體系統的具體規程為原則,不存在絕對的「網路層向鏈路層提供的是網路層地址」(此情況僅指你目前正在認識的系統),另一方面,在地址擴展方式下,很容易區分網路層地址和接入系統地址。
(5)MAC是和網路拓撲及具體互聯媒質相關的協議規程。但是,僅僅適合於區域網的規定結構方式(不能與網路拓撲重構概念混淆)。在許多網路中,其互聯媒質通常是按照一定的技術要求有所規定,因此不存在MAC問題,但在區域網中,由於結構形式、聯結媒質可以多樣化,因此相關規程中作了一些定義,試圖全方位適應各種情況的規程協議(也是目前流行規程),將MAC接入控製作為規程要點之一。當然,目前一些區域網技術規程有擴大化應用趨勢(包括MAC方面),但MAC的重點是根據具體媒質和具體拓撲結構來選擇不同的數據傳輸進程式控制制方式或規程,是比地址碼概念更外圍的規程,一旦選定具體MAC規程(可以是動態選擇),通信進程便按照設計的HDLC規程約定完成
3.交換機應該用在區域網負荷重的那個網路。
4.因為無線網可靠性比較差,丟包率高,在底層協議做完整性檢查比較劃算。乙太網物理介質可靠性高,在高層協議做完整性檢查更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