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鏈接?
鏈接是指兩個設備之間的連接。它包括用於一個設備能夠與另一個設備通信的電纜類型和協議。
2)OSI 參考模型的層次是什麼?
有 7 個 OSI 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3)什麼是骨幹網?
骨幹網路是集中的基礎設施,旨在將不同的路由和數據分發到各種網路。它還處理帶寬管理和各種通道。
4)什麼是 LAN?
LAN 是區域網的縮寫。它是指計算機與位於小物理位置的其他網路設備之間的連接。
5)什麼是節點?
節點是指連接發生的點。它可以是作為網路一部分的計算機或設備。為了形成網路連接,需要兩個或更多個節點。
6)什麼是路由器?
路由器可以連接兩個或更多網段。這些是在其路由表中存儲信息的智能網路設備,例如路徑,跳數等。有了這個信息,他們就可以確定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路由器在 OSI 網路層運行。
7)什麼是點對點鏈接?
它是指網路上兩台計算機之間的直接連接。除了將電纜連接到兩台計算機的 NIC卡之外,點對點連接不需要任何其他網路設備。
8)什麼是匿名 FTP?
匿名 FTP 是授予用戶訪問公共伺服器中的文件的一種方式。允許訪問這些伺服器中的數據的用戶不需要識別自己,而是以匿名訪客身份登錄。
9)什麼是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與 IP 地址組合,以識別兩個部分:擴展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像 IP 地址一樣,子網掩碼由 32 位組成。
10)UTP 電纜允許的最大長度是多少?
UTP 電纜的單段具有 90 到 100 米的允許長度。這種限制可以通過使用中繼器和開關來克服。
11)什麼是數據封裝?
數據封裝是在通過網路傳輸信息之前將信息分解成更小的可管理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源和目標地址與奇偶校驗一起附加到標題中。
12)描述網路拓撲
網路拓撲是指計算機網路的布局。它顯示了設備和電纜的物理布局,以及它們如何連接到彼此。
13)什麼是 VPN?
VPN 意味著虛擬專用網路,這種技術允許通過網路(如 Internet)創建安全通道。例如,VPN 允許您建立到遠程伺服器的安全撥號連接。
14)簡要描述 NAT。
NAT 是網路地址轉換。這是一種協議,為公共網路上的多台計算機提供一種方式來共享到 Internet 的單一連接。
15)OSI 參考模型下網路層的工作是什麼?
網路層負責數據路由,分組交換和網路擁塞控制。路由器在此層下運行。
16)網路拓撲如何影響您在建立網路時的決策?
網路拓撲決定了互連設備必須使用什麼媒介。它還作為適用於設置的材料,連接器和終端的基礎。
17)什麼是 RIP?
RIP,路由信息協議的簡稱由路由器用於將數據從一個網路發送到另一個網路。它通過將其路由表廣播到網路中的所有其他路由器來有效地管理路由數據。它以跳數為單位確定網路距離。
18)什麼是不同的方式來保護計算機網路?
有幾種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在所有計算機上安裝可靠和更新的防病毒程序。確保防火牆的設置和配置正確。用戶認證也將有很大的幫助。所有這些組合將構成一個高度安全的網路。
19)什麼是 NIC?
NIC 是網路介面卡(網卡)的縮寫。每個 NIC都有自己的 MAC 地址,用於標識網路上的 PC。
20)什麼是 WAN?
WAN 代表廣域網。它是地理上分散的計算機和設備的互連。它連接位於不同地區和國家/地區的網路。
21)OSI 物理層的重要性是什麼?
物理層進行從數據位到電信號的轉換,反之亦然。這是網路設備和電纜類型的考慮和設置。
22)TCP/IP 下有多少層?
有四層:網路層,互聯網層,傳輸層和應用層。
23)什麼是代理伺服器,它們如何保護計算機網路?
代理伺服器主要防止外部用戶識別內部網路的 IP 地址。不知道正確的 IP 地址,甚至無法識別網路的物理位置。代理伺服器可以使外部用戶幾乎看不到網路。
24)OSI 會話層的功能是什麼?
該層為網路上的兩個設備提供協議和方法,通過舉行會話來相互通信。這包括設置會話,管理會話期間的信息交換以及終止會話時的解除過程。
25)實施容錯系統的重要性是什麼?有限嗎?
容錯系統確保持續的數據可用性。這是通過消除單點故障來實現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這種類型的系統將無法保護數據,例如意外刪除。
26)10Base-T 是什麼意思?
10 是指數據傳輸速率,在這種情況下是 10Mbps。「Base」是指基帶。T 表示雙絞線,這是用於該網路的電纜。
27)什麼是私有 IP 地址?
專用 IP 地址被分配用於內部網。這些地址用於內部網路,不能在外部公共網路上路由。這些確保內部網路之間不存在任何沖突,同時私有 IP 地址的范圍同樣可重復使用於多個內部網路,因為它們不會「看到」彼此。
28)什麼是 NOS?
NOS 或網路操作系統是專門的軟體,其主要任務是向計算機提供網路連接,以便能夠與其他計算機和連接的設備進行通信。
29)什麼是 DoS?
DoS 或拒絕服務攻擊是試圖阻止用戶訪問互聯網或任何其他網路服務。這種攻擊可能有不同的形式,由一群永久者組成。這樣做的一個常見方法是使系統伺服器過載,使其無法再處理合法流量,並將被強制重置。
30)什麼是 OSI,它在電腦網路中扮演什麼角色?
OSI(開放系統互連)作為數據通信的參考模型。它由 7 層組成,每層定義了網路設備如何相互連接和通信的特定方面。一層可以處理所使用的物理介質,而另一層則指示如何通過網路實際傳輸數據。
31)電纜被屏蔽並具有雙絞線的目的是什麼?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串擾。串擾是電磁干擾或雜訊,可能影響通過電纜傳輸的數據。
32)地址共享的優點是什麼?
通過使用地址轉換而不是路由,地址共享提供了固有的安全性優勢。這是因為互聯網上的主機只能看到提供地址轉換的計算機上的外部介面的公共 IP 地址,而不是內部網路上的私有 IP 地址。
33)什麼是 MAC 地址?
MAC 或媒介訪問控制,可以唯一地標識網路上的設備。它也被稱為物理地址或乙太網地址。MAC 地址由 6 個位元組組成。
34)在 OSI 參考模型方面,TCP/IP 應用層的等同層或多層是什麼?
TCP/IP 應用層實際上在 OSI 模型上具有三個對等體: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35)如何識別給定 IP 地址的 IP 類?
通過查看任何給定 IP 地址的第一個八位位元組,您可以識別它是 A 類,B 類還是 C類。如果第一個八位位元組以 0 位開頭,則該地址為 Class A.如果以位 10 開頭,則該地址為 B 類地址。如果從 110 開始,那麼它是 C 類網路。
36)OSPF 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OSPF 或開放最短路徑優先,是使用路由表確定數據交換的最佳路徑的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37)什麼是防火牆?
防火牆用於保護內部網路免受外部攻擊。這些外部威脅可能是黑客誰想要竊取數據或計算機病毒,可以立即消除數據。它還可以防止來自外部網路的其他用戶訪問專用網路。
38)描述星形拓撲
星形拓撲由連接到節點的中央集線器組成。這是最簡單的設置和維護之一。
39)什麼是網關?
網關提供兩個或多個網段之間的連接。它通常是運行網關軟體並提供翻譯服務的計算機。該翻譯是允許不同系統在網路上通信的關鍵。
40)星型拓撲的缺點是什麼?
星形拓撲的一個主要缺點是,一旦中央集線器或交換機被損壞,整個網路就變得不可用了。
41)什麼是 SLIP?
SLIP 或串列線路介面協議實際上是在 UNIX 早期開發的舊協議。這是用於遠程訪問的協議之一。
42)給出一些私有網路地址的例子。
10.0.0.0,子網掩碼為 255.0.0.0
192.168.0.0,子網掩碼為 255.255.0.0
43)什麼是 tracert?
Tracert 是一個 Windows 實用程序,可用於跟蹤從路由器到目標網路的數據採集的路由。它還顯示了在整個傳輸路由期間採用的跳數。
44)網路管理員的功能是什麼?
網路管理員有許多責任,可以總結為 3 個關鍵功能:安裝網路,配置網路設置以及網路的維護/故障排除。
45)描述對等網路的一個缺點。
當您正在訪問由網路上的某個工作站共享的資源時,該工作站的性能會降低。
46)什麼是混合網路?
混合網路是利用客戶端 - 伺服器和對等體系結構的網路設置。
47)什麼是 DHCP?
DHCP 是動態主機配置協議的縮寫。其主要任務是自動為網路上的設備分配 IP 地址。它首先檢查任何設備尚未佔用的下一個可用地址,然後將其分配給網路設備。
48)ARP 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ARP 或地址解析協議的主要任務是將已知的 IP 地址映射到 MAC 層地址。
49)什麼是 TCP/IP?
TCP/IP 是傳輸控制協議/互聯網協議的縮寫。這是一組協議層,旨在在不同類型的計算機網路(也稱為異構網路)上進行數據交換。
50)如何使用路由器管理網路?
路由器內置了控制台,可讓您配置不同的設置,如安全和數據記錄。您可以為計算機分配限制,例如允許訪問的資源,或者可以瀏覽互聯網的某一天的特定時間。您甚至可以對整個網路中看不到的網站施加限制。
51)當您希望在不同平台(如 UNIX 系統和 Windows 伺服器之間)傳輸文件時,可以應用什麼協議?
使用 FTP(文件傳輸協議)在這些不同的伺服器之間進行文件傳輸。這是可能的,因為 FTP 是平台無關的。
52)默認網關的使用是什麼?
默認網關提供了本地網路連接到外部網路的方法。用於連接外部網路的默認網關通常是外部路由器埠的地址。
53)保護網路的一種方法是使用密碼。什麼可以被認為是好的密碼?
良好的密碼不僅由字母組成,還包括字母和數字的組合。結合大小寫字母的密碼比使用所有大寫字母或全部小寫字母的密碼有利。密碼必須不能被黑客很容易猜到,比如日期,姓名,收藏夾等等。
54)UTP 電纜的正確終止率是多少?
非屏蔽雙絞線網線的正常終止是 100 歐姆。
55)什麼是 netstat?
Netstat 是一個命令行實用程序。它提供有關連接當前 TCP/IP 設置的有用信息。
56)C 類網路中的網路 ID 數量是多少?
對於 C 類網路,可用的網路 ID 位數為 21。可能的網路 ID 數目為 2,提高到 21或 2,097,152。每個網路 ID 的主機 ID 數量為 2,增加到 8 減去 2,或 254。
57)使用長於規定長度的電纜時會發生什麼?
電纜太長會導致信號丟失。這意味著數據傳輸和接收將受到影響,因為信號長度下降。
⑵ 如何掌握計算機網路基本概念
工具/材料 計算機基礎知識
01
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基本分類形式,可以按照分布范圍、拓撲結構以及其它分類形式來列舉,當然掌握這些知識點的前提是知道計算機網路包含著硬體、軟體和協議三部分內容,協議也是分為國際標准和公認標准兩種形式,,正是有了這些內容才能計算機能夠涵蓋全世界的互聯網。
02
掌握OSI/RM分層形式,也稱為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從上往下分別是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以及物理層,前四層是高層范圍,是用來處理數據的,後三層則是底層,用來通信,最簡單的物理層就是指我們平常提到的網線、光纖。
03
掌握TCP/IP,也稱為網際網路傳輸協議,說白了就是分層減少到只有四層,分別是應用層、傳輸層、互聯網層和網路介面層,這個網際網路傳輸協議也是平常我們經常會聽到的一個計算機術語,是屬於比較重要的一個知識點。
04
掌握OSI和TCP/IP協議之間的區別,說到底其實是後者將前者的有些層進行總結,減少內容層的區分,但實際功能還是原來的那些,只不過將有些分層的功能整合到一個層而已,而對應的主要協議也是能夠說明其中的功能區分。
05
掌握主要協議的含義內容,最為常見的HTTP是有關網址的信息,而FTP是關於傳輸文件的,DNS則是用來解析網址的,TELNET則是用來遠程登錄的,TCP代表著傳輸控制協議,都是盡可能地豐富互聯網上的「互聯」功能。
特別提示
計算機基本概念要從最基礎的開始學起,系統性學習更有利掌握。
⑶ 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知識
1.在以單計算機為中心的聯機系統中,(通信子網)專門負責通信工作,從而實現數據處理與通信控制的分工。
2. 60年代中期,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的Davies提出了( 分組(Packer))的概念,1969年美國的(分組交換網ARPA)網投入運行,從而使計算機網路通信方式由終端與計算機之間的通信,發展到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直接通信。
3.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著手制定開放系統互聯的一系列標准,旨在將(interconnection)計算機方便互聯,構成網路,該委員會制定了(interconnection /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縮寫為ISO/OSI。
4.計算機網路系統包括(MAN /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子網和(WAN / Wide Area Network)子網。
5.計算機網路按距離劃分分為:(Local Area Network;L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和(Wide Area Network;WAN)。
6.計算機網路按數據交換方式劃分分為:(虛線路傳輸分組交換)、(報文交換)、(幀中繼交換)
1.計算機網路與終端分時系統都有哪些特點?
答:網路是計算機有自己的操作系統,例如微機連接成的網路。
終端是使用telnet方式登錄到伺服器。例如UNIX或linux上達到系統輸入數據的墓地。終端的操作系統非常小,一般銀行使用後種模式。
2.匯流排型結構的網路特點有哪些?
答:匯流排型結構的網路特點如下:結構簡單,可擴充性好。當需要增加節點時,只需要在匯流排上增加一個分支介面便可與分支節點相連,當匯流排負載不允許時還可以擴充匯流排;使用的電纜少,且安裝容易;使用的設備相對簡單,可靠性高;維護難,分支節點故障查找難。
3.星型結構的網路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答:安裝和維護的費用較高,共享資源的能力較差,通信線路利用率不高,對中心結點要求相當高,一旦中心結點出現故障,則整個網路將癱瘓。
4.環形結構的網路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答: 環形結構中的各節點通過有源介面連接在一條閉合的環形通信線路中,是點-點式結構。環形網中每個節點對佔用環路傳送數據都有相同權力,它發送的信息流按環路設計的流向流動 。為了提高可靠性,可採用雙環或多環等冗餘措施來解決。目前的環形結構中採用了一種多路訪問部件MAU,當某個節點發生故障時,可以自動旁路,隔離故障點,這也使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 環形結構的優點是實時性好,信息吞吐量大,網的周長可達200km,節點可達幾百個。缺點因環路是封閉的。所以擴充不便。這種結構在IBM於1985年推出令牌環網後,已為人們所接受 ,目前推出的FDDI網就是使用這種雙環結構。
⑷ 計算機基礎知識都包括哪些
基礎知識重要,但是具體來說,哪些點重要呢?
今天我就試圖總結一下,也歡迎大家補充。
信息的表示和處理
計算機如何表示整數:有符號數和無符號數,尤其是如何用補碼表示負數,數字的取值范圍。
計算機如何表示浮點數,為什麼小數的二進製表示法只能近似表示十進制小數。
數值的轉換、移位
這幾點非常重要,因為幾乎所有的編程語言都有數據類型,而最基本數據類型必然包括整數和浮點數。
搞不清這些表示和運算,在編程中就會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
從匯編層面理解程序的執行
順序、分支、循環、函數調用、數組、結構體等在匯編層面是怎麼實現的,寄存器和內存是怎麼使用的。
理解了這些其實也就理解了馮諾依曼計算機體系結構,這是計算機學科一個基礎性的東西。
知道程序在底層是怎麼運轉的, 對於學習各種虛擬機有很大的幫助,比如JVM,它要解析執行的是位元組碼,位元組碼本質上要表達的就是這些東西,只不過有所擴展。
理解了棧幀,就能理解函數調用的本質,遞歸,以及尾遞歸的實現。還有安全相關的概念,如緩沖區溢出這個臭名卓著的漏洞及其防範辦法。
進程和線程
程序員必備的知識,不了解這個,簡直是無法編程。
需要掌握進程的地址空間,代碼在哪裡,堆在哪裡,棧在哪裡。
要准確理解進程和線程之間的關系,為什麼說進程是擁有資源的基本單位, 線程是CPU調度的基本單位?
進程切換和線程切換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他們是如何創建,執行,有哪些狀態,狀態之間的轉換。 由此會涉及到並發和並行,線程之間的競爭和合作。
鎖的本質(硬體層面),樂觀鎖,悲觀鎖,死鎖等問題。
線程的實現方式,用戶級線程和內核級線程的對應方式。
在編程的過程中,有些知識點會直接使用,如多線程編程,鎖。 還有一些概念能用到很多地方,例如CAS,不僅僅是編程語言的概念,還能在更新資料庫時使用。再比如你理解了線程的實現方式,迅速就能掌握go語言中並發的手段:goroutine。
存儲器的層次結構
Tomcat用了多線程執行請求,Redis用了單線程來處理請求,Node.js也用了單線程來,這是為什麼? 秘密都在存儲器的層次結構。
人類製造的計算機設備之間有著巨大的速度差異:
總之,CPU超級快,內存比較快,硬碟非常慢,網路更慢, 這個速度差異是IT行業的一個核心問題,人類想了很多辦法試圖去彌補這個差異:多線程,緩存,非同步,多路復用,硬體層面的DMA。
記著下面這張圖,每當你遇到某個軟體的特性的時候,想一想和它有什麼關系:
數據結構和演算法
它的重要性我羅嗦過很多次了,不用再重復了, 我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理解了B+ Tree才能理解MySQL的InnoDB的索引,理解了索引才能更好地優化查詢,對吧?
計算機網路
現在的程序基本上都是網路程序, 所以這也是一個必備的基礎知識,學習計算機網路的一大好處就是和工作直接相關,能直接使用,比較有動力。
HTTP協議肯定跑不掉,TCP,UDP也得會,尤其是TCP可靠傳輸的原理:如何在一個不可靠的網路中進行可靠的傳輸, 這是無數前輩總結的經驗,一定得掌握。
要理解什麼是通信協議,也許某一天你自己就需要定製一個協議來傳輸數據。
分組交換是什麼意思? 協議分層的本質是什麼? 什麼叫無狀態的協議?
Socket相關的編程更是重點,尤其是涉及到伺服器端高並發的時候,如何維持和處理這些海量的socket, epoll等技術就得上場了。
還有非常重要的HTTPs的基本原理,也是網路安全的精華所在: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消息摘要,數字證書,中間人攻擊。
資料庫
不多說,關系模型、範式、SQL、索引、事務等知識都得掌握,尤其是要了解他們的實現方式。
分布式的基礎知識
這些已經偏向應用層面了,但是現在很多系統都是分布式的了,分布式就變成了一種基礎知識。
系統通信:RPC, 消息隊列等
負載均衡的原理
CAP原理,BASE原理,冪等性,一致性模型(強一致性,最終一致性.....)和相關協議(兩階段提交,Raft,Paxos......)
數據分片:取模演算法,一致性Hash,虛擬桶
基本的設計思想
下面這幾種設計思想對我影響很大,需要大家特別注意。但是掌握起來卻很不容易,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體會:
正交:各個概念之間可以獨立變化
抽象:拋棄細節,找到本質和共性
《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一書中提到:「指令集是對CPU的抽象, 文件是對輸入/輸出設備的抽象, 虛擬存儲器是對程序存儲的抽象, 進程是對一個正在運行的程序的抽象, 而虛擬機是對整個計算機(包括操作系統、處理器和程序)的抽象。 如果你對這句話透徹理解了,說明對計算機系統的認識已經很深刻了。
分層:我只想和我的鄰居打交道, 如網路協議,Web應用開發。
分而治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架構設計必備。
關鍵點來了,怎麼學習呢?
我原來的方式是先看書,看了很多書,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匯編,網路...... 這種辦法的最大問題就是枯燥(嗯,那時候還沒有碼農翻身這樣用故事講解技術的文章)。
理論多,實踐少,很多知識點體會不深, 等到參與的項目多了,Coding多了,這些知識點才慢慢地鮮活起來。
一種更加有效的辦法是從工作中用到的知識點出發,從這個知識點向外擴展,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然後讓各個層次都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立體的網路。
切記,學習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想要上升就得深度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
比如工作中用到了Redis,你在學習過程中發現這個Redis用了單線程來處理讀寫請求,為什麼要這么做? 對於成千上萬的請求它是如何處理的? 然後再聯想一下別的軟體:Tomcat為什麼不這么干? 想回答這些問題,需要發掘很多基礎知識。
這樣做的次數多了,積累到一定程度,量變就會引起質變,整個系統就被你看透了,你的知識又擴大了一圈,更多的疑問出現了......
⑸ 計算機網路基礎是指 包括哪些方面
一般都是些網路原理。像tcp/ip協議四層。iso/osi,物,數,網,傳,會,表,應七層。還有就是主要在網路層和應用層上的一些軟體或設置,像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web伺服器。asp,jsp,html等提一點。個人覺得主要還是TCP/IP協議和iso/osi,物,數,網,傳,會,表,應七層是主要學習重點。是計算機網路的原理知識。
⑹ 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
第一台的子網掩碼是錯誤的。子網掩碼除了255是奇數以外其餘的都只能是偶數。你的這個掩碼是255.255.255.252還是255.255.255.254?廣播地址應該是202.114.1
第二題網路地址是172.16.10.0,廣播地址是172.16.10.127,
主機范圍是172.16.10.1---172.16.10.126
第三題202.188.242.99 255.255.192.0該網路的掩碼為18位。劃分32個子網應該借5位。那麼新的子網掩碼應該是18+5=23位。即255.255.254.0
1、最小的網路地址是202.188.192.0,最大的網路地址是202.188.254.0
2、每個子網的主機個數:510個。
3、第二個子網的范圍:202.188.194.0---202.188.195.255.
具體計算方法見附件
⑺ 計算機的基本知識都有哪些
計算機的基本知識有操作系統原理、數據結構、網路原理是比較重要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另外還包括資料庫原理、演算法設計、編譯原理、電子電路、編程語言等知識。
3、編程語言和數據結構。
編程語言是操作計算機的重要工具,是一定要掌握的重點內容,程序設計本質上就是演算法設計和數據結構的結合,所以在學習數據結構之前應該掌握編程語言的使用,對於初學者來說,C、Java、Python等語言都是不錯的選擇。
⑻ 大學計算機基礎知識點歸納是什麼
計算機系統的構成: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是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
計算機硬體系統的五個基本組成部分:輸入設備、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出設備。
硬體是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部分組成。
其中:中央處理器(簡稱 CPU)=運算器+控制器;主機=中央處理器+主存儲器。
軟體是指各類程序和數據,計算機軟體包括計算機本身運行所需要的系統軟體和用戶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應用軟體。
一、計算機發展趨勢
巨型化:計算速度更快,存儲容量更大,功能更完善,可靠性更強。
微型化:從台式機向使攜機,掌上機,膝上機發展,價格低廉,方便使用,軟體豐富。
網路化:利用現代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把分布在不同地點的計算機互聯起來,按照網路協議互相通信,以共享軟體,硬體及數據資源。
智能化:計算機模擬人的感覺和思維過程的能力。
二、微型計算機主要技術指標
時鍾主頻:指CPU 的時鍾頻率,它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計算機速度的高低,以吉赫茲GHZ為單位。
r運算速度:MIPS 百萬次每秒,指每秒鍾所能執行的加法指令數目。
存儲容量:內存,外存。
字長:指計算機運算部件一次能同時處理的二進制數據位數;存取周期:指CPU 從內存儲器中存取數據所需的時間。
三、什麼叫操作系統,操作系統的主要管理功能
介於硬體和應用軟體之間的一個系統軟體,直接運行於裸機,是對計算機硬體系統的第一次擴充,負責管理計算機中各種軟硬體資源並控制各類軟體運行,是人與計算機之間通信的橋梁處理器管理。處理機管理、文件管理、作業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
四、什麼是計算機網路
計算機網路是把分布在不同地點的具有獨立操作系統的計算機,利用通信線路物理地連接起來,按照網路協議相互通信,以共享軟體、硬體和數據資源為目標的系統。
五、簡述Excel中文件、工作簿、工資表和單元格之間的關系
一個工作薄即為一個Excel文件。一個工作薄由若干個工作表組成。一個工作表由多個單元格組成。
六、WORD文檔的對齊方式有哪五種?默認的對齊方式是什麼?
五種對齊方式:「左對齊」「兩端對齊」、「居中」、「右對齊」「分散對齊」。
默認的對齊方式:「左對齊」。
七、在WORD窗口的水平標尺上提供了縮進標記,試寫出它可實現的四種縮進方式
左縮進、右縮進、首行縮進、懸掛縮進。
八、計算機硬體的基本組成是什麼?試述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1)硬體系統組成: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
(2)主要功能:運算器:對數字信息進行運算和加工的部件,算術邏輯運算,ALU(算術邏輯單元)。
⑼ 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知識
1/①
星行拓撲結構
②
環行拓撲結構
③
匯流排型拓撲結構
網狀網路拓撲結構:
2/1.
星型結構
2.
環型結構
3.
匯流排型結構
4.
星型和匯流排型結合的復合
3/路由器
,中繼器,交換機
⑽ 計算機與網路有關的基本知識和常識
用電腦就是用軟體!所以學電腦首先應該學軟體應用,從最基本的windows開始,掌握正確的開、關機方法,這是第一步。(這里涉及到一些硬體知識)
然後應該學習基本的操作,如滑鼠和鍵盤的操作、文件的操作、簡單的設置、中英文的輸入,這些都很重要,是電腦技術提高的根本。
掌握了這些以後,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朝著辦公軟體、圖象軟體、網路應用、硬體維護等方面發展。
想要成為電腦高手,覺得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一,理論知識,必要的軟體和硬體方面的知識是要掌握的,否則,很多電腦術語你可能不懂,一般此類知識可以在書本里找到,盡量買最新版本的,類似於計算機應用基礎之類的書籍。
二,實踐知識,不可缺的部分,電腦高手都是玩出來的,沒有哪個人是靠書本學來的,不停地玩,在實際應用中發現問題,遇到的問題越多,越能促使你的提高。帶著問題去看書或是請教朋友,得到的答案才能記憶深刻。
三,運用網路,好的網站會讓你收益非淺的,比方說知道,不知你有沒有發現,知道里問的最多的好象就是電腦方面的問題,由淺入深,各方面的問題都有,盡管可能一些答案不一定正確,但這里集中的都是經驗和智慧,想問什麼就問吧,一定會有朋友熱心地幫助你的。另外一些好的電腦方面的網站,如《天級網》、《華軍軟體園》等,不但有最新的軟體供下載,更重要的是有最新的軟硬體方面的咨訊,可令你增長見識。
四,報紙的作用也不可忽視,相對來說,報紙上的知識更新是最快的了,推薦一些好一點的報紙,如《電腦報》、《電腦商情報》等,不過個人覺得《電腦報》廣告太多。
<bhttpshttps://..com/question/189110036970491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