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陽江數字計算機網路服務價格走勢
擴展閱讀
商場網路電腦 2025-05-15 21:06:07
手機網路成e網怎麼回事 2025-05-15 20:41:27

陽江數字計算機網路服務價格走勢

發布時間: 2022-05-16 09:38:13

⑴ 現代計算機即數字電子計算機發展到今天經歷了幾代

第四代。

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四代,其劃分依據是「構成計算機的電子元件」。

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真空管,主存採用水銀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器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部存儲器是磁帶。軟體使用機器語言和匯編語言。應用領域主要是軍事和科學計算。

缺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通常每秒幾千到幾萬次),價格昂貴,但是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2代: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

操作系統、高級語言、編譯器在軟體中的應用領域主要是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它的特點是體積更小,能耗更低,可靠性更高,計算速度更快(一般每秒10萬次,最高可達300萬次),性能比第一代計算機更高。

第3代: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組件是中小規模集成電路(MSI,SSI),主存還是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和結構化、大規模編程方法。它的特點是速度更快(通常每秒幾百萬到幾千萬次),可靠性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降低,產品走向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

第4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1970年至今)

在硬體方面,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LSI和VLSI)作為邏輯元件。軟體中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向對象語言。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逐漸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走向家庭。

簡介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計算機的應用在中國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計算機用戶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互聯網、通信、多媒體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1996年至2009 年,計算機用戶數量從原來的630萬增長至6710 萬台,聯網計算機台數由原來的2.9萬台上升至5940萬台。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3.16 億,無線互聯網有6.7 億移動用戶,其中手機上網用戶達1.17 億,為全球第一位。

⑵ 電腦開機正常,進入桌面後黑屏,怎麼回事

極大可能是操作系統軟體故障。可能是系統軟體或顯卡驅動損壞或丟失。建議重新安裝操作系統以及各種驅動程序。通常軟體問題可以解決。

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是現代一種用於高速計算的電子計算機器,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是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
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所組成,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稱為裸機。可分為超級計算機、工業控制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個人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五類,較先進的計算機有生物計算機、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等。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計算機的應用在中國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計算機用戶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互聯網、通信、多媒體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96年至2009 年,計算機用戶數量從原來的630萬增長至6710 萬台,聯網計算機台數由原來的2.9萬台上升至5940萬台。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3.16 億,無線互聯網有6.7 億移動用戶,其中手機上網用戶達1.17 億,為全球第一位。

計算工具的演化經歷了由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不同階段,例如從「結繩記事」中的繩結到算籌、算盤計算尺、機械計算機等。它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揮了各自的歷史作用,同時也啟發了現代電子計算機的研製思想。
1889年,美國科學家赫爾曼·何樂禮研製出以電力為基礎的電動製表機,用以儲存計算資料。
1930年,美國科學家范內瓦·布希造出世界上首台模擬電子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了。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國奧伯丁武器試驗場為了滿足計算彈道需要而研製成的,這台計算器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大小為80英尺×8英尺,重達28t(噸),功耗為170kW,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造價約為487000美元。ENIAC的問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表明電子計算機時代的到來。在以後60多年裡,計算機技術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沒有任何一門技術的性能價格比能在30年內增長6個數量級。
第1代:電子管數字機(1946—1958年)
電子管數字計算機
電子管數字計算機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的是真空電子管,主存儲器採用汞延遲線、陰極射線示波管靜電存儲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採用的是磁帶。軟體方面採用的是機器語言、匯編語言。應用領域以軍事和科學計算為主。
缺點是體積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為每秒數千次至數萬次)、價格昂貴,但為以後的計算機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2代:晶體管數字機(1958—1964年)
軟體方面的操作系統、高級語言及其編譯程序應用領域以科學計算和事務處理為主,並開始進入工業控制領域。特點是體積縮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運算速度提高(一般為每秒數10萬次,可高達300萬次)、性能比第1代計算機有很大的提高。
第3代:集成電路數字機(1964—1970年)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MSI、SSI),主存儲器仍採用磁芯。軟體方面出現了分時操作系統以及結構化、規模化程序設計方法。特點是速度更快(一般為每秒數百萬次至數千萬次),而且可靠性有了顯著提高,價格進一步下降,產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標准化等。應用領域開始進入文字處理和圖形圖像處理領域。
第4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1970年至今)
硬體方面,邏輯元件採用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LSI和VLSI)。軟體方面出現了資料庫管理系統、網路管理系統和面向對象語言等。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處理器在美國矽谷誕生,開創了微型計算機的新時代。應用領域從科學計算、事務管理、過程式控制制逐步走向家庭。
由於集成技術的發展,半導體晶元的集成度更高,每塊晶元可容納數萬乃至數百萬個晶體管,並且可以把運算器和控制器都集中在一個晶元上、從而出現了微處理器,並且可以用微處理器和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組裝成微型計算機,就是我們常說的微電腦或PC機。微型計算機體積小,價格便宜,使用方便,但它的功能和運算速度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過去的大型計算機。另一方面,利用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的各種邏輯晶元,已經製成了體積並不很大,但運算速度可達一億甚至幾十億次的巨型計算機。我國繼1983年研製成功每秒運算一億次的銀河Ⅰ這型巨型機以後,又於1993年研製成功每秒運算十億次的銀河Ⅱ型通用並行巨型計算機。這一時期還產生了新一代的程序設計語言以及資料庫管理系統和網路軟體等。
隨著物理元、器件的變化,不僅計算機主機經歷了更新換代,它的外部設備也在不斷地變革。比如外存儲器,由最初的陰極射線顯示管發展到磁芯、磁鼓,以後又發展為通用的磁碟,現又出現了體積更小、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只讀光碟(CD—ROM)。

⑶ 陽江職業技術學院有沒有(貿易)專業

沒有貿易專業。陽江職業技術學院開設專業介紹 計算機應用技術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計算機軟體設計和開發、硬體介面的設計與編程,計算機硬體的安裝、配置、管理和運行操作技術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開設的計算機導論、微機原理與應用、資料庫原理與應用、數據結構、VB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網路操作系統、WEB技術、計算機網路基礎、網路應用軟體、計算機介面技術、平面設計、資料庫綜合應用實訓、計算機網路集結實訓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在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應用軟體研發、系統管理、技術維護和運行等技術或管理工作。
招生對象:普高類考生,學制三年。

電子商務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商務管理、計算機及網路知識,能從事企事業單位網站建設及管理、網路維護、網路營銷及調研的高級技術性應用型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電子商務概論、西方經濟學、電子商務管理、電子商務法規、網上支付與電子銀行、國際貿易、網路營銷、計算機網路技術、網路資料庫、電子商務網站規劃與建設、電子商務系統開發與設計、電子商務物流、商務軟體應用、電子商務模擬實訓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企事業單位的電子商務領域內的技術與管理崗位。
招生對象:普高類考生,學制三年。

現代教育技術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必需的科學文化基礎與專業知識,具有
在新技術教育領域從事教學媒體和教學系統設計製作、電化教學設備運用能力的教師或管理人員。
開設課程:開設現代教育技術、計算機信息處理與圖像製作、計算機網路、多媒體應用技術、攝影技術基礎、錄像教材設計與製作、電化教育管理、多媒體課件設計與製作、教育網路應用、電視電聲教材製作、教學設計、教學設備調試與維修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教育機構、教育研究機構、學校、電教館、文化館等從事現代化教育方面的技術性工作。
招生對象:普通類考生, 學制三年。

計算機網路技術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計算機網路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計算機網路硬
件組網與調試,網路系統安裝與維護,以及網路編程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開設網路基礎、區域網技術與網路管理、網路操作系統、網路數據
庫、網頁製作、INTERNET網接入技術、網路通信技術、交換機/路由哭技術、JAVA編程基礎、應用伺服器配置與調試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在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網路操作管理與維護,計算機
網路軟體編制,網路軟、硬體產品的銷售與服務等工作。
招生對象:普高類考生,學制三年。

動漫設計與製作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計算機動畫設計、數學聲像合成技術能力,計算機二維、三維動畫製作及影視後期製作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開設動畫技法、動態技法、影視技術概論、禮覺傳達、平面設計、動畫設計、多媒體技術及應用、聲像合成、影視劇作、分鏡頭故事腳本、二維三維靜幀技法、平面設計實訓、多媒體技術及應用實訓、動畫設計實訓、聲像合成實訓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在動畫公司、電視台以及其他廣告傳媒等單位從事動畫片製作、影視廣告製作、後期合成等工作。
招生對象:普通類考生, 學制三年。

理工系
電氣自動化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電氣自動化專業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技能,從事工業電氣控制設備及系統安裝、設計、調試、維護及技術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開設電工基礎、檢測技術、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機與拖動、變流技術、工廠電控與電氣制圖、微機原理、PLC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單片機原理、工廠供電與電站自動化、自動控制原理與系統、C語言、電氣CAD、電氣測量技術、樓宇自動化、企業管理、計算機應用基礎、電工操作證技能訓練、中級電工技能訓練、自動控制實驗室訓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電氣設備及控制系統的應用開發、技術服務、企業電氣設備或供配電系統的運行、維護與管理工作。
招生對象:普高類考生,學制三年。

數學教育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數學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數學教學研究能力和應用能力的中小學數學教師。
開設課程:開設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初等幾何研究、初等代數研究、組合數學、離散數學、常微分方程、研究數學教學教法、計算機應用、教育學、心理學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中小學教師。
招生對象:普通類考生, 學制三年。
模具設計與製造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從事模具加工工藝與製作及維修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
門人才。
開設課程:開設工程力學、金屬工藝學、模具CAD/CAM、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
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模具製造工藝學、數控技術基礎\高等數學、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工程力學、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互換性及技術測量、金屬工藝學、電工電子技術、沖壓工藝與模具設計、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數控技術基礎、模具製造工藝學、壓鑄模設計、沖壓與塑料成型設備、模具CAD/CAM、專業英語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機械、電子、電器、輕工、塑料等行業的模具設計、製造和維修,
模具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與管理工作。
招生對象:普高類和3+證書類考生,學制三年
數控技術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數控原理、數控編程和數控加工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及操作技能,從事數控程序編制、數控設備的操作、調試、維修和技術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開設機械制圖及計算機繪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單片機原理及介面技術、機械製造技術基礎、電工電子基礎、電氣控制技術、數控機床控制技術和系統、數控機床原理及應用、數控機床編程與操作、CAD/CAM技術、機床夾具、數控機床維修技術、AUTOCAD平面繪圖、MASTERCAM三維設計、PRO/E實體造型、以及金工實訓、車鉗工實訓、數控車實訓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在工業企業從事數控程序編制、數控設備的使用、維護與技術管理,數控設備銷售與售後服務等工作。
招生對象:普高類考生,學制三年。

機電一體化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從事機電一體化設備的使用和技術管理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製造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機電設備控制技術、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微機原理及應用、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測試技術、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護、CAD實訓、數控機床的編程和操作實訓、機床電器控制實訓、數控加工實訓、液壓與氣動實訓、金工實習、電工電子實習、畢業實習(設計)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面向:機械製造工藝設計與實施、工裝設計與實施、機電一體化設備的管理和維護、數控機床的編程和操作等工作。
招生對象:普高類考生,學制三年。
汽車檢測與維修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汽車等各類機動車的檢測、運行、維修與技術管理能力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機械制圖、工程材料與成型工藝基礎、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基礎、汽車結構、汽車製造工藝學、汽車維修、汽車檢測技術、汽車電子技術、金工實習、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汽車製造工藝與裝備課程設計、汽車製造與維修綜合實訓、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面向:在汽車製造廠、汽車改裝廠及汽車維修企業從事汽車等各機動車的檢測、運行、維修等技術與管理工作。
招生對象:普高類考生,學制三年。

生命科學與技術系
園林技術(園林景觀設計方向)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植物學基本知識和花卉栽培、園林規劃設計技術的花卉生產和園林綠化事業需要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開設植物學、農業氣象學、有機化學、園林生態學、園林植物育種學、花藝設計與盒景欣賞、花卉學、物業綠化管理、園林植物病蟲害、庭院建築設計、園林工程、花卉商品學、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園藝高新科技園區,園林苗圃,園林綠化工程公司,各級公園、植物園、動物園,工礦企事業單位,園林科研機構,園林局等綠化部門。
招生對象:普通類和3+證書類考生, 學制三年。

食品生物技術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能從事食品生物領域的生產與技術管理工作的高級技術應
用性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開設有機化學、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營養與衛生學、食品分析與檢驗、食品加工工藝、食品生物技術原理、食品毒理學基礎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食品生物技術應用領域的工程技術與管理部門。
招生對象:普通類考生, 學制三年。

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專業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從事城市及工礦企業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分析化學、有機污染化學、化工原理、環境微生物學、水處理儀表與自動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固體廢棄物處理、工業廢水處理、環境管理、環境評價與規劃、水污染控制實驗、認識實習、課程設計、環境治理實習、現場運行管理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面向:在化工、石化、輕工、園藝及政府環保部門從事污染治理、環境監測及環境管理等工作。
招生對象:普高類考生,學制三年。
漢語言文學系
語文教育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語文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語文教學研究能力和應用能力的中小學語文教師。
開設課程:開設基礎寫作、應用寫作、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兒童文學、文學概論、美學、中小學語文教學法、學術論文寫作、文學鑒賞、大學英語、計算機應用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中小學教師。
招生對象:普通類考生, 學制三年。

文 秘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較強的文字功底和溝通能力,能熟練地運用現代化辦公設備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秘書學概論、文書學概論、檔案管理學、行政管理學、應用文寫作、新聞學基礎、廣告學基礎、公共關系學、計算機應用軟體、現代辦公設備使用與維護、汽車駕駛、文秘實習、綜合實習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面向: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秘書和辦公室接待工作。
招生對象:普高類考生,學制三年。

藝術與管理系

旅遊管理(酒店管理方向)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旅遊企業管理和服務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從事旅行社、旅遊飯店等旅遊行業經營管理和接待服務的管理和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開設計算機應用技術、管理科學、人力資源管理、商業組織與功能、市場研究、商業交流、酒店經營管理、酒店財務分析、餐飲服務技術、飯店餐飲管理、旅行社管理、飯店前台與客房管理、導游業務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旅行社及旅遊飯店等旅遊企業管理與技術崗位。
招生對象:普通類考生, 學制三年。

涉外旅遊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涉外旅遊企業(涉外飯店、國際旅行社等)管理與服務技能,從事涉外旅遊企業經營管理和服務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旅遊學概論、旅遊飯店管理概論、旅遊經濟學、國際飯店管理、現代飯店餐飲管理、現代飯店客房管理、旅遊飯店市場營銷學、旅行社經營管理、旅遊法規、中外旅行社管理比較、導游業務、涉外飯店(前廳、客房、餐飲)服務與管理實習、 國際旅行社業務實習、畢業論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面向:涉外旅遊飯店、國際旅行社等涉外旅遊企業管理與技術崗位。
招生對象:普通類考生, 學制三年。

會計電算化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誠信、敬業的良好職業素質,熟悉國家經濟法律法規、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從事會計業務工作的復合型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開設計算機基礎應用、大學語文、基礎會計、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統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成本會計、電算化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會計電算化軟體、審計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在企事業單位和服務機構從事會計、審計、會計電算化、計算機應用以及經濟管理工作。
招生對象:普高類和3+證書類考生,學制三年。

市場營銷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市場營銷管理理論,具有較強市場營銷實踐能力,在
工商企業或相關行業從事營銷業務及管理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開設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基礎、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消費者行為學、國際市場營銷、市場調查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工商企業或相關行業的市場營銷業務與管理崗位。
招生對象:普通類考生, 學制三年。

廣告設計與製作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廣告設計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級各類廣告設計部門、出版社、影像業和印刷生產單位從事廣告設計與製作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大眾傳播學、廣告學概念、廣告(1)(2)
廣告心理學、市場調查與預測、廣告文案、優秀廣告作品評析、計算機平面設計、計算機三維設計公共關系實務、企業文化、廣告美學、藝術欣賞、影視廣告設計與製作、平面廣告設計與製作、廣告經營、廣告媒體、中外廣告史、廣播廣告、戶外廣告、廣告攝影、信息檢索與利用、民俗學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各級各類廣告設計部門、出版社、影像業和印刷生產製作等部門。
招生對象:普通類考生, 學制三年。

音樂教育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較強的音樂表演和教學的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學從
事音樂教學,組織課外文藝活動和競賽工作的中小學音樂教師。
開設課程:開設計算機應用基礎、基本樂理、視唱練耳、民歌賞析、中外音樂史、音樂欣賞、合唱與指揮、作曲、聲樂、鋼琴、舞蹈與編排、器樂選修、文藝活動策劃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中小學、企事業單位、群眾團體的音樂教師或管理工作。
招生對象:普通類考生, 學制三年。

美術教育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美術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美術繪畫技能法,能在中小學從事美術教學,組織課外活動和競賽工作的中小學美術教師。
開設課程:美術基礎理論、基礎素描、色彩寫生、色彩構成、教育學、教育心理學、中小學美術教材教法、中小學美術教學研究、現代教育技術、社會調查、教學實習、畢業實習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面向:中小學、企事業單位、群眾團體的美術教師或管理工作。
招生對象:普通類考生, 學制三年。
外語系
英語教育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掌握英語教育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具有初步英語教學研究能力和應用能力的中小學英語教師。
開設課程:開設基礎英語、高級英語、英語閱讀、英語口語、英語聽力、英語語法、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寫作、英語國家文化、英語教學法、語言測試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中小學教師。
招生對象:普通類考生, 學制三年。

商務英語
專業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較強的運用英語進行商務貿易、商務談判和企業管理的綜合能力,適應現代各類經貿活動要求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開設課程:開設商務英語精讀、商務英語泛讀、商務英語聽力、商務英語口語、商務英語翻譯、商務英語寫作、商務英語談判、國際貿易實務、英語國家文化、國際市場營銷、國際商法、國際貿易地理等主要課程。
就業面向:在外資企業、涉外企事業單位從事商務貿易等方面接待服務和管理
工作。
招生對象:普通類考生, 學制三年。

中新合作專業介紹

經廣東省教育廳批准,我院與新加坡特許科技學院合作辦學,開設電子商務、
計算機應用技術、動漫設計與製作等三個專業課程。
在校學習三年,以考試合格,可同時獲取中國的大專文憑和新加坡特許科技學院高等教育大專文憑。(報讀中新合作電子商務、計算機應用技術、動漫設計與製作等3個專業,學費為每學年13000元/生。)

⑷ 陽江電信4m寬頻測試網速多少算正常

您好,首先感謝您對中國電信的支持。希望下面的回答能夠對您有所幫助,中國電信的4兆寬頻下載速度能達到512kb,具體的數值請參見下表

安徽電信4G網路已實現全省覆蓋,答復僅供參考,具體請咨詢10000或登錄安徽電信網上營業廳ah.189.cn為准,安徽電信愛家套餐火熱來襲!只要每月花169元即可享受50M光纖寬頻、10G流量、1000分鍾免費通話、高清iTV1部,詳情訪問安徽電信網上營業廳。

⑸ 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趨勢

九大技術支撐未來網路技術NGN

IPv6
作為網路協議,NGN將基於IPv6。IPv6相對於IPv4的主要優勢是:擴大了地址空間、提高了網路的整體吞吐量、服務質量得到很大改善、安全性有了更好的保證、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動性、更好地實現了多播功能。

光纖高速傳輸技術
NGN需要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但到目前為止我們能夠看到的,並能實現的最理想傳送媒介仍然是光。因為只有利用光譜才能帶給我們充裕的帶寬。光纖高速傳輸技術現正沿著擴大單一波長傳輸容量、超長距離傳輸和密集波分復用(DWDM)系統三個方向在發展。單一光纖的傳輸容量自1980至2000年這20年裡增加了大約1萬倍。目前已做到40Gb/s,預計幾年後將再增加16倍,達到6.4 Tb/s。超長距離實現了1.28T(128x10G)無再生傳送8000Km。波分復用實驗室最高水平已做到273個波長、每波長40Gb(日本NEC)。

光交換與智能光網
光有高速傳輸是不夠的,NGN需要更加靈活、更加有效的光傳送網。組網技術現正從具有分插復用和交叉連接功能的光聯網向利用光交換機構成的智能光網發展,從環形網向網狀網發展,從光-電-光交換向全光交換發展。智能光網能在容量靈活性、成本有效性、網路可擴展性、業務靈活性、用戶自助性、覆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比點到點傳輸系統和光聯網帶來更多的好處。

寬頻接入
NGN必須要有寬頻接入技術的支持,因為只有接入網的帶寬瓶頸被打開,各種寬頻服務與應用才能開展起來,網路容量的潛力才能真正發揮。這方面的技術五花八門,主要有以下四種技術,一是基於高速數字用戶線(VDSL);二是基於乙太網無源光網(EPON)的光纖到家(FTTH);三是自由空間光系統(FSO);四是無線區域網(WLAN)。

城域網
城域網也是NGN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城域網的解決方案十分活躍,有基於SONET/SDH/SDH的、基於ATM的、也有基於乙太網或WDM的,以及MPLS和RPR(彈性分組環技術)等。

這里需要一提的是彈性分組環(RPR)和城域光網(MON)。彈性分組環是面向數據(特別是乙太網)的一種光環新技術,它利用了大部分數據業務的實時性不如話音那樣強的事實,使用雙環工作的方式。RPR與媒介無關,可擴展,採用分布式的管理、擁塞控制與保護機制,具備分服務等級的能力。能比SONET/SDH更有效地分配帶寬和處理數據,從而降低運營商及其企業客戶的成本。使運營商在城域網內通過乙太網運行電信級的業務成為可能。城域光網是代表發展方向的城域網技術,其目的是把光網在成本與網路效率方面的好處帶給最終用戶。城域光網是一個擴展性非常好並能適應未來的透明、靈活、可靠的多業務平台,能提供動態的、基於標準的多協議支持,同時具備高效的配置能力、生存能力和綜合網路管理的能力。

軟交換
為了把控制功能(包括服務控制功能和網路資源控制功能)與傳送功能完全分開,NGN需要使用軟交換技術。軟交換的概念基於新的網路分層模型(接入與傳送層、媒體層、控制層與網路服務層四層)概念,從而對各種功能作不同程度的集成,把它們分離開來,通過各種介面協議,使業務提供者可以非常靈活地將業務傳送協議和控制協議結合起來,實現業務融合和業務轉移,非常適用於不同網路並存互通的需要,也適用於從話音網向多業務多媒體網的演進。

3G和後3G移動通信系統
3G定位於多媒體IP業務,傳輸容量更大,靈活性更高,並將引入新的商業模式,目前正處在走向大規模商用的關鍵時刻。制定3G標準的3GPP組織於2000年5月已經決定以IPv6為基礎構築下一代移動網,使IPv6成為3G必須遵循的標准。包括4G在內的後3G系統將定位於寬頻多媒體業務,使用更高的頻帶,使傳輸容量再上一個台階。在不同網路間可無縫提供服務,網路可以自行組織,終端可以重新配置和隨身佩帶,是一個包括衛星通信在內的端到端IP系統,與其他技術共享一個IP核心網。它們都是支持NGN的基礎設施。

IP終端
隨著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個人上網、汽車上網、設備上網、家電上網等等的普及,必須要開發相應的IP終端來與之適配。許多公司現正在從固定電話機開始開發基於IP的用戶設備,包括汽車的儀錶板、建築物的空調系統以及家用電器,從音響設備和電冰箱到調光開關和電咖啡壺。所有這些設備都將掛在網上,可以通過家庭LAN或個人網(PAN)接入或從遠端PC機接入。

網路安全技術
網路安全與信息安全是休戚相關的,網路不安全,就談不上信息安全。現在,除了常用的防火牆、代理伺服器、安全過濾、用戶證書、授權、訪問控制、數據加密、安全審計和故障恢復等安全技術外,今後還要採取更多的措施來加強網路的安全,例如,針對現有路由器、交換機、邊界網關協議(BGP)、域名系統(DNS)所存在的安全弱點提出解決辦法;迅速採用強安全性的網路協議(特別是IPv6);對關鍵的網元、網站、數據中心設置真正的冗餘、分集和保護;實時全面地觀察了解整個網路的情況,對傳送的信息內容負有責任,不盲目傳遞病毒或攻擊;嚴格控制新技術和新系統,在找到和克服安全弱點之前不允許把它們匆忙推向市場。

了解更多詳情,參與討論,請進入315安全論壇:http://bbs.315safe.com/

未來網路的發展方向

http://www.aqfh.cn

目前綜合布線系統的主流是銅纜+光纖,6類銅纜系統由於綜合造價比超5類高30%,因此目前在市場中大約只佔30%左右。不過由於應用需求的推動以及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生產成本下降,未來幾年將是6類系統與光纖系統普及的時代。

綜合布線技術將會隨著相關技術的進步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發展。

(1) 光纖到桌面。基於Web應用和綜合多媒體(視頻、音頻等)應用的Internet接入需求的急劇膨脹,大大促進了對寬頻網路的需求。6類系統的推出為用戶從真正意義上跨入千兆網路的時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光纖系統的價格也會由於應用擴大而降低,使更多的用戶得以採用光纖到桌面的解決方案。

(2)綜合布線與智能建築結合。在智能建築自動化及控制領域,人們越來越多地開始關心並使用綜合布線,控制系統的網路正在不斷地從專有網路向乙太網發展。由於各系統網路化設備的快速發展,為在同一布線網路下各系統的集成提供了一個基礎。

(3)有線和無線相結合。今後在網路中將會是有線與無線相結合的綜合網路,由於無線網路的方便、快捷與靈活性,因此整個系統採用先進的有線網和無線網相互覆蓋、相互結合的組網方式將會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4)智能連接是方向。由於網路性能的飛速發展,對布線的線材與設備提出了更高要求,有近一半的網路運行緩慢、效率低下的原因源於布線線纜或器材。對布線系統來講,每增加一次連接,意味著性能會有所下降。因此,智能配線、免跳線,實現全面、直接的連接智能性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可以將人工產生的錯誤降到最低

⑹ 計算機價格的歷史變化

晶體管 電子管 集成電路 大規模集成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