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創建廣域網把步驟說下(萬分感謝)
創建區域網及配置管理
一.概念:
(一).區域網的概念:
區域網做為網路的組成部分,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們可以用Windows 9X把眾多的計算機聯系在一起,組成一個區域網,在這個區域網中,我們可以在它們之間共享程序、文檔等各種資源,而不必再來回傳遞軟盤;還可以通過網路使多台計算機共享同一硬體,如列印機、數據機等;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網路使用計算機發送和接收傳真,方便快捷而且經濟。
區域網是一個范圍可大可小、簡單的只有2台運行著Windows95的計算機連網(以工作組方式工作),也可以是幅員遼闊的高速ATM網和乙太網混合使用、運行多種平台的大型企業。
(二).網路的類型:
1、按網路的地理位置分類
a.區域網(LAN):一般限定在較小的區域內,小於10km的范圍,通常採用有線的方式連接起來
b.城域網(MAN):規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圍內,10~100km的區域。
c.廣域網(WAN):網路跨越國界、洲界,甚至全球范圍。
目前區域網和廣域網是網路的熱點。區域網是組成其他兩種類型網路的基礎,城域網一般都加入了廣域網。廣域網的典型代表是Internet網。
(二).硬體指南:網路硬體設備
組成小型區域網的主要硬體設備有網卡、集線器等網路傳輸介質和中繼器、網橋、路由器、網關等網路互連設備。以下主要介紹網卡、集線器等網路傳輸介質和中繼器、網橋、路由器、網關等區域網互連設備。
1.網卡
網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也叫網路適配器,是連接計算機與網路的硬體設備。網卡插在計算機或伺服器擴展槽中,通過網路線(如雙絞線、同軸電纜或光纖)與網路交換數據、共享資源。
Realtek 10/100M,這是我們實例中所使用的網卡
二.組網: 返回頂部
(一).硬體配置:伺服器:普通PC機,主板:intel 815,硬碟:邁拓40G,CPU:PIII933,內存:512M ,顯示器:ACER。
其他:雙絞線一箱(300m),16口HUB一個,RJ45頭32個,網卡:Realtek 10/100M 16塊。。
由於伺服器需要安裝兩塊網卡來用SyGate維護管理,兩個網卡的設置請參閱如下的動畫。
三.網路維護: 返回頂部
SyGate 4.0是一種支持多用戶訪問網際網路的軟體,並且是只通過一台計算機,共享網際網路帳號,達到上網的目的。使用SyGate 4.0,若干個用戶能同時通過一個小型網路(包括您的筆記本電腦),迅速、快捷、經濟地訪問網際網路。SyGate 4.0能在目前諸多流行的操作系統上運行,譬如:Windows95、Windows98、Windows NT, Windows2000等操作系統;同時,SyGate 4.0還支持多數的網際網路連接方式,這包括:數據機(模擬線路)撥入、ISDN(綜合業務數字網)、線纜數據機(Cable Modem)、ADSL以及DirectPC等方式。
SyGate 4.0具有以下優勢:
易於安裝 SyGate在數分鍾之內便可以安裝完成,並且通常不需要其他外加的設置。和其他代理伺服器軟體(proxy server)不同的是,SyGate僅安裝Server便可以了。
易於使用 SyGate擁有直觀的圖形化界面,懂得操作Windows的人員均會操作。SyGate啟動後便在後台運行,不需要人工的干預。當SyGate檢測到區域網內有上網 要求時,它能自動地連接到網際網路上,免去了每次需要手工撥號的煩惱。用戶可以不間斷地、透明地瀏覽網際網路、收發電子郵件、聊天、使用FTP以及操作其他的小程序等等。區域網內非Windows用戶,如Macintosh、Solaris和Linux,均能通過TCP/IP協議上網。
四.Windows 對等網創建與維護 返回頂部
(一).建網軟體要求
在一個區域網中,Windows 95、98、NT和2000等操作系統可以並存。當然,即使你的電腦是在DOS下面跑的,也可以實現聯網。由於Windows操作系統才是廣泛應用的系統,本文不準備討論DOS聯網。
建網硬體要求
要組建電腦網路,無疑需要能將電腦連在一起的硬體設備。最簡單的辦法是,使用特製的電纜,將兩台電腦的並口或者串口聯接起來,通過Windows的「直接電纜連接」實現聯網。這種聯接電纜可以自製,也可以到電腦城購買。其缺點是,只能聯接兩台電腦,聯網距離較短、方式古板,實際應用很不方便,通常要求將一台電腦用作伺服器,另外一台用作客戶端來實現聯網。
但更為普遍採用的是網卡加網線的聯網方式。從插槽上分,網卡有ISA和PCI兩種;從速度上分,網卡又有10MB和100MB甚至傳輸速度更高的網卡。要求不高的話,一塊PCI 10MB網卡就夠用了。
五.疑難解答 返回頂部
(一).網卡安裝故障檢查方法
如果無法安裝網卡驅動程序或安裝網卡後無法登錄網路,請按下述步驟檢查處理:
1.選擇「控制面板」/「系統」圖標,打開「系統屬性」窗口;
2.在「系統屬性」窗口的「設備管理」標簽的「按類型查看設備列表」中,雙擊「網路適配器」條目前的「+」號將其展開,其下應當列出當前網卡;
3.如果「設備管理」標簽中沒有「網路適配器」條目或當前網卡前有一「X」號,說明系統沒能識別網卡,可能產生的原因有網卡驅動程序安裝不當、網卡硬體安裝不當、網卡硬體故障等等;
❷ 如何建立區域網
區域網的建立
首先,企業要建立內部的區域網,實現企業內部的信息、設備共享,並利用區域網實現企業員工間真正的協同工作。 區域網的分類:
按作用范圍的大小分可將計算機網路分為廣域網(WAN)、城域網(MAN)和區域網(LAN):
(1)廣域網也叫遠程網。作用范圍通常為幾十到幾千公里,是一種可跨越國家及地區的遍布全球的計算機網路。
(2)城域網也叫市域網。它的范圍約為5KM--50KM。
(3)區域網也叫局部網。一般將微機通過高速通信線路相連,范圍一般在幾百米到幾千米,經常運用於一個大樓內部或一組緊鄰的建築群之間,也可以是幾間或一間辦公室。下面所介紹的就是區域網。區域網一般分為令牌網和乙太網兩種:令牌網主要用於廣域網及大型區域網的主幹部分,其操作系統大多是UNIX。組建和管理非常繁瑣,需專業人員勝任。乙太網是當今世界應用范圍最廣的一種網路技術,組建較為容易,各設備之間的兼容性較好,Windows
NT、Netware和Windows 95/98/2000都支持它。
區域網和其他計算機網路一樣,也是由伺服器、工作站、網路設備和網路協議四部分組成。根據連接結構、工作方式和網路操作系統的不同,區域網又常分為:對等網結構、專用伺服器結構和主從式結構。
對等網就是網路中不需要專用的伺服器,每一台接入網路的計算機即是伺服器也是工作站。不同的計算機之間可以實現互訪,進行文件的交換和共享其他計算機上的列印機、光碟機等硬體設備。其優點是組建和維護容易,不需要專用的伺服器,可低價組網,使用簡單。缺點是:數據的保密性差,文件的存放分散。
專用伺服器結構。網路中必須有一台專用文件伺服器,所有的工作站都必須以伺服器為中心,工作站之間無法直接通信,需通過伺服器為中介,工作站端的文件讀取和數據傳送都在伺服器的掌管中。其優點是:數據的保密性很強,可嚴格控制工作站用戶的訪問許可權,可靠性強。缺點為:網路工作效率低,工作站上的軟硬體資源無法共享,網路的安裝和維護困難。
主從式結構是繼專用伺服器結構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解決了專用伺服器結構中存在的不足,客戶端(Client)即可與伺服器端(server)通信,也可客戶端之間直接對話,不需伺服器的中介和參與。其優點為:有效的利用各工作站端的資源,減輕伺服器上的工作量,網路工作效率較高。缺點是:對工作站的管理較為困難,數據的安全性比不上專用伺服器結構。建網的准備工作:
了解了區域網的組成和結構後,我們應該做組建區域網的准備工作了:首先是硬體的准備。
1.傳輸介質:雙絞線是區域網布線中最常用到的一種傳輸介質。分為非屏蔽雙絞線(UTP)和屏蔽雙絞線(STP)兩大類。STP又分為3類和5類兩種,UTP分為3類,4類,5類,超5類四種。3類雙絞線最高傳輸速率為10Mbps,目前正逐漸從市場上消失。4類雙絞線最高傳輸速率為16Mbps,在區域網布線中應用很少。5類雙絞線最高傳輸速率達到100Mbps,是目前網路布線的主流。超5類雙絞線的衰減和串擾更小,可提供更堅實的網路基礎,目前主要用於千兆乙太網。
同軸電纜與雙絞線相比,同軸電纜的抗干擾能力強,屏蔽性能好,常用於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連接。
光纖的製作目前只能由一些專業公司來完成,一般小公司和用戶不具備製作條件,這里不做介紹。
2.網卡:按速度分,可分為10M網卡,100M網卡,10/100M自適應網卡,1000M網卡。按匯流排類型分為ISA網卡,EISA網卡和PCI網卡三大類,選購網卡時應根據自己的網路需要購買。
3.集線器(HUB)是對網路進行集中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各分枝的匯集點。其實質是中繼器,主要功能是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再生放大,以擴大網路的傳輸距離。HUB的分類與網卡基本相同,因為HUB與網卡之間的數據交換是相互對應的。但根據埠數目的不同又可分為8口,16口和24口等。HUB可通過級聯來增加用戶數。
最後把這些設備通過雙絞線(或同軸電纜)連接起來。
然後就是軟體准備。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網路操作系統的功能更為強大。
區域網中常見的操作系統有: UNIX,Netware,Windows NT2000,Linux,Windows 95/98等。
UNIX: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很熟悉,不過它安全可靠,可方便接入網際網路。不足的是對硬體的支持較少,兼容方面不夠好。
Netware:在20世紀80年代初,曾風靡一時。但它需要專用的伺服器,過於強調和依賴自己開發的IPX/SPX通信協議。
Windows
NT/2000:內置的網路功能,可實現「復合型網路」結構,良好的用戶界面,組網簡單,管理方便。但對硬體要求較高。目前組網的理想選擇。
Linux:可以運行在多種硬體平台上:pc,Apple系統,DEC Alpha系統和Motorala
68k系統上。還支持對稱多處理器。支持大量的外部設備。支持TCP/IP、SLIP和PPP。支持文件系統多。但目前的版本繁多,不同版本之間存在大量的不兼容之處。
Windows 95/98:對等網的選擇。
操作系統應該依據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易用性,易管理維護性,可擴展性和應用開發支持等方面進行選擇。建好區域網後,把網路連到互聯網上。光連上網路這樣還不行,你要為你的企業建設一個網站,讓別人認識了解你的企業,實現企業信息化。
❸ 什麼是區域網,廣域網,城域網
1、區域網(LoxalAreaNetwork,LAN)是指范圍在幾百米到十幾公里內辦公樓群或校園內的計算機相互連接所構成的計算機網路。計算機區域網被廣泛應用於連接校園、工廠以及機關的個人計算機或工作站,以利於個人計算機或工作站之間共享資源(如列印機)和數據通信。
2、城域網(MetropolitanAreaNetwork,MAN)所採用的技術基本上與區域網相類似,只是規模上要大一些。城域網既可以覆蓋相距不遠的幾棟辦公樓,也可以覆蓋一個城市;既可以是私人網,也可以是公用網。城域網既可以支持數據和話音傳輸,也可以與有線電視相連。城域網一般只包含一到兩根電纜,沒有交換設備,因而其設計就比較簡單。
3、廣域網(WidoAreaNetwork,WAN)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圍,如一個國家。廣域網包含很多用來運行用戶應用程序的機器集合,我們通常把這些機器叫做主機;把這些主機連接在一起的是通信子網(communicationsubnet)。通信子網的任務是在主機之間傳送報文。將計算機網路中的純通信部分的子網與應用部分的主機分離開來,可以大大簡化網路的設計。
(3)計算機網路廣域網組建擴展閱讀:
1、區域網(LAN):區域網是將小區域內的各種通信設備互連在一起的通信網路。
決定區域網特性的主要技術有三個:用於傳輸數據的傳輸介質;用以連接各種設備的拓撲結構;用以共享資源的介質訪問方法。
這三種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傳輸數據的類型、網路的響應時間、吞吐率和利用率,以及網路應用等各種網路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介質訪問控制方法,它對網路特性起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2、城域網(MAN):城域網(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是在一個城市范圍內所建立的計算機通信網,簡稱MAN。這是80年代末,在LAN的發展基礎上提出的,在技術上與LAN有許多相似之處,而與廣域網(WAN)區別較大。
MAN的傳輸媒介主要採用光纜,傳輸速率在100兆比特/秒以上。所有聯網設備均通過專用連接裝置與媒介相聯連,只是媒質訪問控制在實現方法上與LAN不同。
3、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是在一個廣泛地理范圍內所建立的計算機通信網,簡稱WAN,其范圍可以超越城市和國家以至全球,因而對通信的要求及復雜性都比較高。
WAN由通信子網與資源子網兩個部分組成:通信子網實際上是一數據網,可以是--個專用網(交換網或非交換網)或一公用網(交換網);資源子系統是聯在網上的各種計算機、終端、資料庫等。這不僅指硬體,也包括軟體和數據資源。
在實際應用中,LAN可與WAN互聯,或通過WAN與位於其它地點的WAN互聯,這時LAN就成為WAN上的一個端系統。
❹ 如何建立區域網
區域網的建立
首先,企業要建立內部的區域網,實現企業內部的信息、設備共享,並利用區域網實現企業員工間真正的協同工作。 區域網的分類:
按作用范圍的大小分可將計算機網路分為廣域網(WAN)、城域網(MAN)和區域網(LAN):
(1)廣域網也叫遠程網。作用范圍通常為幾十到幾千公里,是一種可跨越國家及地區的遍布全球的計算機網路。
(2)城域網也叫市域網。它的范圍約為5KM--50KM。
(3)區域網也叫局部網。一般將微機通過高速通信線路相連,范圍一般在幾百米到幾千米,經常運用於一個大樓內部或一組緊鄰的建築群之間,也可以是幾間或一間辦公室。下面所介紹的就是區域網。區域網一般分為令牌網和乙太網兩種:令牌網主要用於廣域網及大型區域網的主幹部分,其操作系統大多是UNIX。組建和管理非常繁瑣,需專業人員勝任。乙太網是當今世界應用范圍最廣的一種網路技術,組建較為容易,各設備之間的兼容性較好,Windows
NT、Netware和Windows 95/98/2000都支持它。
區域網和其他計算機網路一樣,也是由伺服器、工作站、網路設備和網路協議四部分組成。根據連接結構、工作方式和網路操作系統的不同,區域網又常分為:對等網結構、專用伺服器結構和主從式結構。
對等網就是網路中不需要專用的伺服器,每一台接入網路的計算機即是伺服器也是工作站。不同的計算機之間可以實現互訪,進行文件的交換和共享其他計算機上的列印機、光碟機等硬體設備。其優點是組建和維護容易,不需要專用的伺服器,可低價組網,使用簡單。缺點是:數據的保密性差,文件的存放分散。
專用伺服器結構。網路中必須有一台專用文件伺服器,所有的工作站都必須以伺服器為中心,工作站之間無法直接通信,需通過伺服器為中介,工作站端的文件讀取和數據傳送都在伺服器的掌管中。其優點是:數據的保密性很強,可嚴格控制工作站用戶的訪問許可權,可靠性強。缺點為:網路工作效率低,工作站上的軟硬體資源無法共享,網路的安裝和維護困難。
主從式結構是繼專用伺服器結構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解決了專用伺服器結構中存在的不足,客戶端(Client)即可與伺服器端(server)通信,也可客戶端之間直接對話,不需伺服器的中介和參與。其優點為:有效的利用各工作站端的資源,減輕伺服器上的工作量,網路工作效率較高。缺點是:對工作站的管理較為困難,數據的安全性比不上專用伺服器結構。建網的准備工作:
了解了區域網的組成和結構後,我們應該做組建區域網的准備工作了:首先是硬體的准備。
1.傳輸介質:雙絞線是區域網布線中最常用到的一種傳輸介質。分為非屏蔽雙絞線(UTP)和屏蔽雙絞線(STP)兩大類。STP又分為3類和5類兩種,UTP分為3類,4類,5類,超5類四種。3類雙絞線最高傳輸速率為10Mbps,目前正逐漸從市場上消失。4類雙絞線最高傳輸速率為16Mbps,在區域網布線中應用很少。5類雙絞線最高傳輸速率達到100Mbps,是目前網路布線的主流。超5類雙絞線的衰減和串擾更小,可提供更堅實的網路基礎,目前主要用於千兆乙太網。
同軸電纜與雙絞線相比,同軸電纜的抗干擾能力強,屏蔽性能好,常用於設備與設備之間的連接。
光纖的製作目前只能由一些專業公司來完成,一般小公司和用戶不具備製作條件,這里不做介紹。
2.網卡:按速度分,可分為10M網卡,100M網卡,10/100M自適應網卡,1000M網卡。按匯流排類型分為ISA網卡,EISA網卡和PCI網卡三大類,選購網卡時應根據自己的網路需要購買。
3.集線器(HUB)是對網路進行集中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各分枝的匯集點。其實質是中繼器,主要功能是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再生放大,以擴大網路的傳輸距離。HUB的分類與網卡基本相同,因為HUB與網卡之間的數據交換是相互對應的。但根據埠數目的不同又可分為8口,16口和24口等。HUB可通過級聯來增加用戶數。
最後把這些設備通過雙絞線(或同軸電纜)連接起來。
然後就是軟體准備。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網路操作系統的功能更為強大。
區域網中常見的操作系統有: UNIX,Netware,Windows NT2000,Linux,Windows 95/98等。
UNIX: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很熟悉,不過它安全可靠,可方便接入網際網路。不足的是對硬體的支持較少,兼容方面不夠好。
Netware:在20世紀80年代初,曾風靡一時。但它需要專用的伺服器,過於強調和依賴自己開發的IPX/SPX通信協議。
Windows
NT/2000:內置的網路功能,可實現「復合型網路」結構,良好的用戶界面,組網簡單,管理方便。但對硬體要求較高。目前組網的理想選擇。
Linux:可以運行在多種硬體平台上:pc,Apple系統,DEC Alpha系統和Motorala
68k系統上。還支持對稱多處理器。支持大量的外部設備。支持TCP/IP、SLIP和PPP。支持文件系統多。但目前的版本繁多,不同版本之間存在大量的不兼容之處。
Windows 95/98:對等網的選擇。
操作系統應該依據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易用性,易管理維護性,可擴展性和應用開發支持等方面進行選擇。建好區域網後,把網路連到互聯網上。光連上網路這樣還不行,你要為你的企業建設一個網站,讓別人認識了解你的企業,實現企業信息化。
0000
❺ 什麼是廣域網和區域網
一、區域網
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簡稱LAN,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某一區域」指的是同一辦公室、同一建築物、同一公司和同一學校等,一般是方圓幾千米以內。
區域網可以實現文件管理、應用軟體共享、列印機共享、掃描儀共享、工作組內的日程安排、電子郵件和傳真通信服務等功能。
區域網是封閉型的,可以由辦公室內的兩台計算機組成,也可以由一個公司內的上千台計算機組成。
二、廣域網
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簡稱WAN,是一種跨越大的、地域性的計算機網路的集合。通常跨越省、市,甚至一個國家。廣域網包括大大小小不同的子網,子網可以是區域網,也可以是小型的廣域網。
兩者的區別:
1、范圍不同
WAN比LAN口長,一般上百公里以上。
2、介面類型
LAN:乙太網RJ-45電介面, LC/SC/ST 多模光纖 ,單模光纖1550納米/100公里, 1310納米/100公里。
WAN:串口 ,T1 ,POS ,ATM,E1。
3、速率不同
LAN (10/100/1000/10000/10G/40G/100G)。
WAN(ISDN/PSTN/T1/E1/T3/E3/OC-3/OC-12/OC-48/OC-192 )。
4.協議不同
LAN(乙太網) 。WAN(PPP,HDLC)。
三、除了撥號上網外還有其他兩種上網方式
1、靜態IP
靜態IP也叫固定IP地址上網,是乙太網線接入的上網方式之一,由運營商提供固定的IP地址、網關、DNS地址。
如果電腦與寬頻直接連接,需要將運營商提供的固定IP地址等參數手動填寫在電腦上,才可以正常上網。如下:
動態IP上網方式無需任何參數或者賬號密碼,僅需將電腦設置為自動獲取IP地址和DNS伺服器地址即可。常見的動態IP類型寬頻有校園、酒店以及企業內網等環境。
(5)計算機網路廣域網組建擴展閱讀:
區域網一般為一個部門或單位所有,建網、維護以及擴展等較容易,系統靈活性高。其主要特點是:
1、覆蓋的地理范圍較小,只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局部范圍內聯,如一座或集中的建築群內。
2、使用專門鋪設的傳輸介質進行聯網,數據傳輸速率高(10Mb/s~10Gb/s)
3、通信延遲時間短,可靠性較高
4、區域網可以支持多種傳輸介質
區域網的類型很多,若按網路使用的傳輸介質分類,可分為有線網和無線網;若按網路拓撲結構分類,可分為匯流排型、星型、環型、樹型、混合型等;
若按傳輸介質所使用的訪問控制方法分類,又可分為乙太網、令牌環網、FDDI網和無線區域網等。其中,乙太網是當前應用最普遍的區域網技術。
❻ 計算機網路分為區域網和廣域網,其依據是...
計算機網路分為區域網和廣域網,其依據是網路中計算機的分布范圍和網路的連接技術。
通過分布的范圍,可以把各種網路類型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
區域網一般來說只能是一個較小區域內,城域網是不同地區的網路互聯,不過在此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這里的網路劃分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地理范圍的區分,只能是一個定性的概念。
(6)計算機網路廣域網組建擴展閱讀:
採用主機-終端系統的計算機網路已不能滿足人們對日益增加的信息處理的需求,另外,由於計算機的性價比提高;
在20世紀60年代末,出現了計算機與計算機互連的系統,它將多台自主計算機通過通信線路互聯起來為用戶提供服務,它的產生標志著計算機網路的興起,並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0世紀70年代末,國際標准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來研究計算機網路的標准。
ISO制訂了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標准及國際標准化協議,於1984年ISO正式頒布了"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B.sic Reference Model,OSI/RM)",簡稱為OSI參考模型或OSI/RM。OSI參考模型將網路劃分為七層,因此,也稱為OSI七層模型。
❼ 什麼是計算機區域網什麼是計算機廣域網我什麼要進行網路互聯,
計算機區域網
local area network
在局部地域范圍內的計算機網。簡稱LAN。自20世紀70年代以後 ,隨著計算機硬體、 通信網路和設備價格的下降,以及計算機網路軟體日漸豐富,計算機區域網得到了飛速發展,同時也推出了大量的運行在計算機區域網上的應用系統。進入80年代後,計算機局域技術已日趨成熟,已建立起一系列與計算機區域網有關的國際標准。計算機區域網的典型特性為:數據傳輸率為0.1~100兆比特/ 秒,距離為0.1~25千米,誤碼率為 10-8~10-10。
分類 計算機區域網的拓撲結構通常可分為匯流排制、環形、星形和樹形幾種。在一個區域網內,可以包含有若干個互連的子網,但物理信道的總長度較短。一般在一個區域網內可互連數十到數百個(甚至數千個)網路結點。為擴大區域網的互連范圍,也可把一個區域網和外部的廣域網相連接。
根據區域網的性能和使用范圍,可分為:①局部區域網,即一般所稱的區域網( LAN),區域網中最普遍的一種,適用於一個建築物內或在一個局部地域的建築群內;②高速區域網(HSLN),主要用於功能較強的主機和高速外圍設備的連網中;③計算機交換機( CBX),指採用線路交換技術的區域網。三類區域網的特性見下表。
結構與性能 區域網(LAN)和計算機廣域網一樣也採用分層的體系結構,網路結點的功能也可典型地分為物理層 、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送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網路結點間通常用高抗干擾媒質建立物理信道實現結點間的相互連接。最常用的媒質是同軸電纜、光導纖維、雙絞線或微波線路。在數據傳輸率高達1兆比特/ 秒以上的情況下 ,一般將時鍾信號與數據一起編碼,並常用調相制和改進的調頻制編碼。
計算機廣域網
wide area network
一組在地域上相隔較遠,但在邏輯上連接成一體的計算機網。簡稱 WAN。廣域網的主要功能是在地域上相隔很遠的用戶可共享公共信息,又可互相傳遞信息。
現代的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相互結合,促進了計算機網路的產生和發展。20世紀70年代開始建立公共遠程網,80年代迅速普及區域網,90年代加速發展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和智能網,計算機網已廣泛地應用於科研、生產 、管理、商業和教育 。人們已認識到,網路化的計算機將是未來信息技術發展的主要特徵。
計算機網是網路結點和物理信道的集合,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即通信子網和用戶資源。通信子網中的通信處理機結點是中繼結點,用戶資源包括主計算機和終端設備,它們是網路的訪問結點,是信息的起源點和歸宿點。
構成 計算機網的功能可用分層結構來表示,國際標准化組織ISO 在1977年建立了一個分委員會專門研究這種層次結構,提出開放系統互連( OSI)模型,並定義每一層次的功能。開放系統互連OSI參考模型共 7 層,包括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 、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 、表示層和應用層。
各層的功能為 :① 物理層。提供為建立、維持和斷除物理鏈路所需的機械的、電氣的、功能的和規程的特性;提供在物理鏈路上傳輸非結構的位流以及故障檢測指示的功能。②數據鏈路層。在物理信道上建立具有一定的信息傳輸格式和傳輸控制功能的信道;提供數據鏈路的流量控制;檢測和校正物理鏈路產生的差錯。③網路層。控制數據塊穿越通信子網的活動 ,包括路由選擇、擁擠控制 、網路互連等功能,它的特性對高層是透明的;根據傳送層的要求來選擇服務質量;向傳送層報告未恢復的差錯。④傳送層。提供建立、維護和拆除傳送連接的功能;選擇網路層提供的最合適的服務;在系統之間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數據傳送,提供端到端的錯誤恢復和流量控制。⑤會話層。提供兩個進程之間建立、維護和結束會話連接的功能;提供交互會話的管理功能,有3 種數據流方向的控制模式,即一路交互、兩路交替和兩路同時會話模式。⑥表示層。代表應用進程協商數據表示;完成數據轉換、格式化和文本壓縮。⑦應用層。提供OSI用戶服務,例如事務處理程序,文件傳送協議和網路管理等等。各個網路結點具有這 7個層次的全部或幾個層次的功能,各結點的相同層次間的通信規則和約定稱為協議。協議的關鍵成分是:語法,包括數據格式,編碼及信號電平等;語義,包括用於協調和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定時,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
當建立一個計算機廣域網時,很難要求各子網及其所用的計算機都是同一種類型和結構的,實際情況往往是建立異構型的計算機廣域網。建成一個異構網的必要條件是:具有互連各種拓撲結構的手段和工具;建立能在異型通信系統之間傳送信息的公共協議 。因此 ,對協議規程(如OSI或TCP/IP)和互連工具(如網橋、路由器、橋路由器和網關等)的選用就成為建設異構型廣域網的關鍵。
網路拓撲結構是指網路上諸設備進行物理互連的方式,如匯流排、環形或星形結構等 。同一拓撲結構因使用的傳輸介質不同,其技術性能相差很大。可選用中繼器、網橋、路由器和網關等連接不同拓撲和協議的異構網。
綜合業務數字網 至少有 6 種方法建立計算機廣域網的遠程通信連接,即:撥號電話線路、專用模擬出租線路、專用數字電路、數字業務( DDS )出租電路、包交換網路和綜合業務數字網 ISDN ,其中最有發展前景的是綜合業務數字網 。它是由綜合數字電話網發展起來的網路 ,提供點到點的數字連接,以支持包括聲音的和非聲音(信息)的廣泛服務,用戶的訪問是通過少量多用途用戶網路介面標准實現的。所制定的標准能方便地實現用戶設備到全局網路的聯接、能方便地用數字形式處理聲音、數字和圖像的通信。
區域網 LAN (見計算機區域網)在國內外有很大的應用領域,技術也有很大發展。利用ISDN交換系統作為區域網的交換系統 ,可將各種終端 、PC工作站和主計算機接入網內。這種集中式交換的區域網比之現存的區域網有兩個突出的優點:使用現存的電話線將各種分離的網綜合成統一的電話網,可以同時處理數據和聲音,既節省了維護管理費,又提供了終端設備和計算機接入網內的靈活性。另一個優點是所有用戶使用同樣的網路介面標准—— ISDN 數據用戶線(DSL ),當網路配置改變時,不需重新布線。64kbps線路交換通道在工作站和計算機、計算機和計算機之間提供了一個高速傳送批量數據的可靠方法。ISDN交換系統內部提供了 X.25 分組交換功能,這樣可不佔用交換時隙,從而得到經濟、高性能和可擴展的網路系統。
發展 計算機廣域網的發展是與世界通信中的高、新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的。近年來世界通信技術的發展十分迅速,總的趨勢是在原來窄帶的ISDN 的基礎上向寬頻的( BISDN)、智能化的(IISDN)、移動化的(MISDN)的方向發展,使未來的通信具有更大的容量 、更多樣的業務 、更靈活的接續、更高的效率,且更加經濟 、更為可靠、更便於使用 。顯然,一個通信量大(聲、圖、文一體化)、覆蓋面廣、功能齊全、智能化程度高的廣域網是實現所期望的先進通信的關鍵之一。
1為什麼要進行網路互聯 互聯的基本條件是什麼
答: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改善系統性能,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增強系統的安全性;組網建網和網路管理更方便.
⑴ 在需要連接的網路之間提供至少一條物理鏈路,並對這條鏈路具有相應的控制規程,使之能建立數據交換的連接;
⑵ 在不同網路之間具有合適的路由,以便能相互通信以交換數據;
⑶ 可以對網路的使用情況進行監視和統計,以方便網路的維護和管理.
❽ 計算機網路中廣域網和區域網的分類是以()來劃分
填空的話應該是:網路連接距離
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 ,簡稱WAN)是一種跨地區的數據通訊網路,通常包含一個國家或地區。廣域網通常由兩個或多個區域網組成。
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區域內由多台計算機互聯成的計算機組。
簡單的說,就是以防火牆或者路由器為界,外面稱廣域網,裡面稱區域網。當然很多大型公司會有很多防火牆,路由來分隔網路,這又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了。
❾ 組建一個計算機網路一般需要哪些部件
1.組建網路 需要雙絞線,水晶頭,路由器,交換機等網路互連設備。
2.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TANE96]。
最簡單的計算機網路就是只有兩台計算機和連接它們的一條鏈路,即兩個節點和一條鏈路。因為沒有第三台計算機,因此不存在交換的問題。
最龐大的計算機網路就是網際網路。它由非常多的計算機網路通過許多路由器互聯而成。因此網際網路也稱為「網路的網路」。
3.一個網路可以由兩台計算機組成,也可以是在同一大樓裡面的上千台計算機和使用者。我們通常指這樣的網路為區域網(LAN, Local Area Network),由LAN再延伸出去更大的范圍,比如整個城市甚至整個國家,這樣的網路我們稱為廣域網(WAN, Wide Area Network),當然您如果要再仔細劃分的話,還可以有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和 ANC(Citywide Area Network),這些網路都需要有專門的管理人員進行維護。
❿ 不同廣域網計算機組建區域網
相同點:
廣域網(WAN)與區域網(LAN)電腦需要通過路由器或網關的NAT(網路地址轉換)進行。
不同點:
1.范圍不同
廣域網(WAN),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Internet,它是一個遍及全世界的網路。
區域網(LAN),相對於廣域網(WAN)而言,主要是指在小范圍內的計算機互聯網路。這個「小范圍」可以是一個家庭,一所學校,一家公司,或者是一個政府部門。
2.介面類型
LAN(乙太網RJ-45 電介面 LC/SC/ST 多模光纖 單模光纖1550納米100公里 1310納米公里 )
WAN(串口 ,T1 ,POS ,ATM,E1)
3.速率不同
LAN (10/100/1000/10000/10G/40G/100G)
WAN(ISDN/PSTN/T1/E1/T3/E3/OC-3/OC-12/OC-48/OC-52)
4.協議不同
LAN(乙太網)
WAN(PPP,HDLC)
5.管理職責不同
LAN 自己管就行
WAN 一般有運營商的參與
另外,廣域網IP地址一般要到ISP處交費之後才能申請到,廣域網IP地址不能重復;區域網(LAN)上的每一台電腦(或其他網路設備)都有一個或多個區域網IP地址(或者說私網、內網IP地址),區域網IP地址是區域網內部分配的,不同區域網的IP地址可以重復,不會相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