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制定計算機網路標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擴展閱讀
有線網路的wifi 2025-05-16 01:13:54
蘋果手機自動觸屏軟體 2025-05-16 01:00:27
菏澤公司網站如何做推廣 2025-05-16 00:56:07

制定計算機網路標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17 21:10:50

1. 計算機網路什麼要建立統一標准

其實這個並不難理解,所謂無規矩就不成方圓;

現在網路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供或缺的工具,為了方便大家工作、生活使用,也是為方便管理,優化更新服務,大家都可以按統一的標准才能更好的完善處理;

所以計算機網路標准統一,主要就是因為計算機網路技術已趨成熟,越成熟的技術越趨於統一;

2. 計算機知識

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1983年ISO頒布的網路體系結構標准。從低到高分七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各層之間相對獨立,第N層向N+1層提供服務。
OSI/RM的主要缺點:
OSI模型的層次數量與內容不是最佳的,會話層和表示層這兩層幾乎是空的,而數據鏈路層和網路層包含內容太多,有很多的子層插入,每個子層都有不同的功能。OSI模型以及相應的服務定義和協議極其復雜,它們很難實現,有些功能,如縞址、流控制和差錯控制,都會在每一層上重復出現,降低了系統的效率。
分層原則
ISO將整個通信功能劃分為7個層次,分層原則如下:
網路中各結點都有相同的層次
不同結點的同等層具有相同的功能
同一結點內相鄰層之間通過介面通信
每一層使用下層提供的服務,並向其上層提供服務
不同結點的同等層按照協議實現對等層之間的通信
1.物理層: 數據單位——比特,傳輸方式一般為串列
功能:①提供物理鏈路所需的機械(設備)、電氣(信號)、功能和規程(單工、半雙工、全雙工)
②為數據鏈路層提供服務,從數據鏈路層接收數據,並按規定形式的信號和格式將數據發送。
③向數據鏈路層提供數據(把比特流還原為數據鏈路層可以理解的格式)和電路標識、故障狀態
及服務質量參數等等
2.數據鏈路層:為網路層提供服務,從源開放系統的網路層向目的開放系統的網路層傳輸數據,屏蔽了
物理層的特徵。數據單位:幀
數據鏈路層完成從物理層到網路層的過度、准備工作
功能:①傳輸管理:為網路層提供低出錯率、高可靠性的數據鏈路
▲②流量控制:協調主機和通信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率
此處流量控制相鄰節點之間的數據鏈路層的流量控制
控制對象:數據幀
3.網路層: 處理與定址和傳輸有關的管理問題(這里所說的傳輸有關問題是指提供傳輸基礎、准備工作)
同一LAN內可以省略該層。 數據單位:分組
功能:①路由選擇與中斷
②控制分組傳送系統的操作
▲③控制流量,以防網路過於擁擠
此處流量控制是源節點到目的節點之間整個通信子網的流量,對進入分組交換網的通信量進行控制。
控制對象:數據分組
④建立和撤銷網路連接————點對點的連接
⑤對傳輸層屏蔽低層的傳輸細節
⑥對數據分段合段,對數據驚醒差錯檢測和恢復,向傳輸層報告未恢復的錯誤
⑦根據傳輸層的要求來選擇服務,實現單鏈上的多網路連接復用
4.傳輸層:數據核對和初步整理。數據單位:報文
功能:①建立、維護和撤銷傳輸連接————端對端的連接
▲②控制流量,差錯控制(使高層受到的數據幾乎完整無差錯)
此處的流量控制是源主機到目的主機之間傳輸實體端到端的流量控制。
控制對象:傳輸協議數據單元(TPDU)
③選擇合適的網路層服務以實現其功能
④提供數據的編號、排序、拼接以及重同步功能
5.會話層: 數據傳輸的「中間商」角色,負責數據傳輸的「售後服務」
功能:①提供兩進程之間建立、維護和結束會話連接的功能
②管理會話(三種數據流的控制,即一路交互、兩路交互和兩路同時會話)
③同步,在數據中插入同步點
傳輸層和會話層一般結合使用
6.表示層:隱藏不同硬體間的差異,使不同計算機互聯數據的最終處理,供用戶使用
功能:①代表應用層協商數據表示
②完成對傳輸數據的轉化,如格式化、加/解密、壓縮/解壓
7.應用層:提供OSI用戶服務,如事務處理、文件傳輸、數據檢索、網路管理、加密
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合稱高層,數據單位:報文

3. 為什麼在計算機網路綜合布線中要制定標准

在計算機網路綜合布線中制定標准,是因為要規范啊。如果沒有這個規范,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習慣來布線的話,另外一個人來整理維護會有很大的困難。同時也不利於故障的排除,也體現出了不專業。

4. 使用路由器進行網路互聯的特點是什麼(簡答題)

路由器的特點是路徑選擇,連接網路,ACL(訪問控制列表),流量控制;缺點是延遲比交換機高
路由器的一個作用是連通不同的網路,另一個作用是選擇信息傳送的線路。選擇通暢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減輕網路系統通信負荷,節約網路系統資源,提高網路系統暢通率,從而讓網路系統發揮出更大的效益來。

5. 計算機網路形成的原因及意義

一、原因

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二、意義

只有兩台計算機和連接它們的一條鏈路,即兩個節點和一條鏈路。

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資質的計算機集合,確切的說就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終端及其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並配置網路軟體,以實現計算機資源共享的系統。

(5)制定計算機網路標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層次劃分:

為了使不同計算機廠家生產的計算機能夠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圍內建立計算機網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在1978年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

它將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的通信協議劃分為七層,自下而上依次為:

1、物理層(Physics Layer)

2、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3、網路層(Network Layer)

4、傳輸層(Transport Layer)

5、會話層(Session Layer)

6、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

7、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6.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分類和主要功能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無線網。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功能:將大量獨立的、但相互連接起來的計算機來共同完成計算機任務。

(6)制定計算機網路標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的性能有:

1、速率

計算機發送出的信號都是數字形式的。比特是計算機中數據量的單位,也是資訊理論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單位。英文字bit來源於binary digit,意思是一個「二進制數字」,因此一個比特就是二進制數字中的一個1或0。

2、帶寬

在計算機網路中,帶寬用來表示網路的通信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因此網路帶寬表示在單位時間內從網路中的某一點到另一點所能通過的「最高數據率」。這里一般說到的「帶寬」就是指這個意思。這種意義的帶寬的單位是「比特每秒」,記為bit/s。

3、吞吐量

吞吐量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或信道、介面)的數據量。吞吐量更經常地用於對現實世界中的網路的一種測量,以便知道實際上到底有多少數據量能夠通過網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算機網路

7. 在計算機網路中為什麼要制定有關的標准

因為只有制定了標准之後,那麼就可以進行恢復網路秩序,然後維護網路安全

8. 求助:計算機網路興起的主要原因!急~~~~

計算機網路興起的主要原因是:減輕中央計算機系統的負擔,實現資源共享。

在早期年代,人們開始將彼此獨立發展的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結合起來,完成了數據通信與計算機通信網路的研究,為計算機網路的出現做好了技術准備,奠定了理論基礎。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計算機網路不再局限於單計算機網路,許多單計算機網路相互連接形成了有多個單主機系統相連接的計算機網路。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網路的逐漸普,為了使各種計算機網路更好的連接,網路體系結構標准化就顯得相當重要,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了體系結構標准化的計算機網路。

形成原因有兩個:

第一、為了使不同設備之間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更加緊密;

第二、體系結構標准化是為了更好的實現計算機網路的資源共享。

(8)制定計算機網路標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擴展閱讀:

Internet的最早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該網於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志。

從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經費,聯合計算機公司和大學共同研製而發展起來的ARPAnet網路。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於軍事研究目的。

它主要是基於這樣的指導思想:網路必須經受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的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他部分應能維持正常的通信工作。

ARPAnet在技術上的另一個重大貢獻是TCP/IP協議簇的開發和利用。作為Internet的早期骨幹網,ARPAnet的試驗並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較好地解決了異種機網路互聯的一系列理論和技術問題。

1983年,ARPAnet分裂為兩部分,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MILNET。同時,區域網和廣域網的產生和逢勃發展對Internet的進一步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國建立了按地區劃分的計算機廣域網並將這些地區網路和超級計算機中心互聯起來。

中國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早期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但受益於計算機網路設備行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場不斷擴大,我國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發展十分迅速。

近兩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逐漸消退,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獲得良好發展機遇,中國已成為全球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重點發展市場。

9. 制訂這個INTERNET標準的目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應該很容易理解!比如國家制定的零件標准,如果沒有該標准恐怕你修個自行車也是很麻煩的事。同理如果沒有internet標准,計算機聯網通訊將會亂套,不同商家生產的網路軟、硬體不能通用,勢必造成所有網路用戶只能使用同一個商家的產品才能實現網路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