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計算機網路4級試題
擴展閱讀
ox7me是什麼網站 2024-04-26 16:00:05

計算機網路4級試題

發布時間: 2022-05-26 04:45:24

① 計算機四級考試考什麼

計算機四級考試考試內容介紹如下。

1、資料庫工程師

考核資料庫應用系統分析及規劃、資料庫設計及實現、資料庫存儲技術、並發控制技術、資料庫管理與維護、資料庫技術的發展和新技術。具備利用工具軟體開發基本資料庫應用系統的能力,能夠勝任中小型資料庫的維護、管理和應用開發。

2、網路工程師

考核網路規劃與設計,區域網組網技術,計算機網路信息服務系統的建立,計算機網路安全與管理。考生要了解大型計算機網路系統規劃與管理方法,具備中小型網路系統規劃、設計的基本能力,掌握企事業單位中小型計算機網路系統維護與管理的基本技術。

3、軟體測試工程師

考核軟體測試的基本概念、結構覆蓋測試、功能測試、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軟體性能測試、可靠性測試、面向對象軟體測試、Web應用軟體測試以及兼容性測試、構件測試、極限測試和文檔測試。

② 計算機網路四級,題目,求解

JACKINZHUHAI 你好
如題:
1Byte=8bit
那麼(1518+8)Byte=(1518+8)*8 bit
那麼發送時間就為9.6us + ( 8 + 1518 ) * 8 / 10Mb/s = 1230.4us
就是說要注意到Mb/s這個單位 1MB/s=8Mb/s
祝好~!再見!~

③ 計算機四級考試--網路工程師到底考什麼

《四級網路工程師網路技術課程》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5IrissP2QjxgU2g31O4tKw

?pwd=zxcv 提取碼:zxcv

四級網路工程師網路技術課程|校園成長營免責聲明.docx|更多資源請關注|56.入侵檢測技術與防火牆(二)、計算機病毒問題與防護【更多資源請關註:校園成長營】.mp4|55.安全技術應用(二)、入侵檢測技術與防火牆(一)【更多資源請關註:校園成長營】.mp4|54.認證技術(二)、安全技術應用(一)【更多資源請關註:校園成長營】.mp4|53.加密技術(四)、認證技術(一)【更多資源請關註:校園成長營】.mp4|52.加密技術(三)【更多資源請關註:校園成長營】.mp4|51.加密技術(二)【更多資源請關註:校園成長營】.mp4|50.網路安全問題與安全策略(二)、加密技術(一)【更多資源請關註:校園成長營】.mp4|49.網路管理(二)、信息安全技術概述、網路安全問題與安全策略(一)【更多資源請關註:校園成長營】.mp4|48.網路管理(一)【更多資源請關註:校園成長營】.mp4|47.VOIP(二)、網路搜索技術、社交網路【更多資源請關註:校園成長營】.mp4|46.文件共享(二)、IPTV、VOIP(一)【更多資源請關註:校園成長營】.mp4|45.即時通信系統(二)、文件共享(一)【更多資源請關註:校園成長營】.mp4

④ 計算機4級考試都考什麼內容

計算機四級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⒈具有計算機及其應用的基礎知識。

⒉熟悉計算機操作系統、軟體工程和資料庫的原理及其應用。

⒊具有計算機體系結構、系統組成和性能評價的基礎及應用知識。

⒋具有計算機網路和通信的基礎知識。

⒌具有計算機應用項目開發的分析設計和組織實施的基本能力。

⒍具有計算機應用系統安全和保密性知識。

考試內容

一、計算機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⒈計算機系統組成:⑴計算機的發展。⑵計算機的分類及應用。⑶計算機硬體結構。⑷主要部件功能。⑸計算機軟體的功能與分類。⑹系統軟體與應用軟體。

⒉計算機工作原理:⑴計算機中數的表示。⑵運算器。⑶控制器。⑷存儲器。⑸輸入與輸出系統。

⒊計算機的主要性能:⑴計算機系統性能指標。⑵處理機指標。⑶存儲容量能力。⑷I/O匯流排能力。⑸系統通信能力。⑹聯機事務處理能力。⑺軟體支持。

二、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⒈基本概念:⑴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⑵演算法的描述與分析。

⒉線性表:⑴線性表的邏輯結構。⑵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⑶線性表的鏈式存儲結構。

⒊數組:⑴數組的定義與運算。⑵數組的順序存儲結構。⑶矩陣的壓縮存儲。

⒋棧與隊列:⑴棧的定義和運算。⑵棧的存儲結構。⑶隊列的定義和運算。⑷鏈隊列與循環隊列。

⒌串:⑴串及其操作。⑵串的存儲結構。

⒍樹和二叉樹:⑴樹的定義。⑵二叉樹的定義及性質。⑶二叉樹與樹的轉換。⑷二叉樹的存儲。⑸遍歷二叉樹與線索二叉樹。

⒎圖:⑴圖及其存儲結構。⑵圖的遍歷。⑶圖的連通性。⑷有向無環圖。⑸最短路徑。⑹拓撲排序。

⒏查找:⑴線性表查找。⑵樹形結構與查找。⑶散列查找。

⒐排序:⑴插入排序。⑵交換排序。⑶選擇排序。⑷歸並排序。⑸基數排序。

⒑文件組織:⑴順序文件。⑵索引文件。⑶散列文件。

三、離散數學

⒈數理邏輯:⑴命題及其符號化。⑵命題公式及其分類。⑶命題邏輯等值演算。⑷範式。⑸命題邏輯推理理論。⑹謂詞與量詞。⑺謂詞公式與解釋。⑻謂詞公式的分類。⑼謂詞邏輯等值演算與前束範式。⑽謂詞邏輯推理理論。

⒉集合論:⑴集合及其表示。⑵集合的運算。⑶有序對與笛卡爾積。⑷關系及其表示法。⑸關系的運算。⑹關系的性質。⑺關系的閉包。⑻復合關系與逆關系。⑼等價關系與偏序關系。⑽函數及其性質。⑾反函數與復合函數。

⒊代數系統:⑴代數運算及其性質。⑵同態與同構。⑶半群與群。⑷子群與陪集。⑸正規子群與商群。⑹循環群與置換群。⑺環與域。⑻格與布爾代數。

⒋圖論:⑴無向圖與有向圖。⑵路、迴路與圖的連通性。⑶圖的矩陣表示。⑷最短路徑與關鍵路徑。⑸二部圖。⑹歐拉圖與哈密爾頓圖。⑺平面圖。⑻樹與生成樹。⑼根樹及其應用。

四、操作系統

⒈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⑴操作系統的功能。⑵操作系統的基本類型。⑶操作系統的組成。⑷操作系統的介面。

⒉進程管理:⑴進程、線程與進程管理。⑵進程式控制制。⑶進程調度。⑷進程通信。⑸死鎖。

⒊作業管理:⑴作業與作業管理。⑵作業狀態及其轉換。⑶作業調度。⑷作業控制。

⒋存儲管理:⑴存儲與存儲管理。⑵虛擬存儲原理。⑶頁式存儲。⑷段式存儲。⑸段頁式存儲。⑹局部性原理與工作集概念。

⒌文件管理:⑴文件與文件管理。⑵文件的分類。⑶文件結構與存取方式。⑷文件目錄結構。⑸文件存儲管理。⑹文件存取控制。⑺文件的使用。

⒍設備管理:⑴設備與設備分類。⑵輸入輸出控制方式。⑶中斷技術。⑷通道技術。⑸設備分配技術與SPOOLING系統。⑹磁碟調度。⑺設備管理。

⒎一種典型操作系統(DOS/Unix/Windows)的使用:⑴DOS的特點與使用。⑵UNIX的特點與使用。⑶Windows的特點與使用。

五、軟體工程

1.軟體工程基本概念:⑴軟體與軟體危機。⑵軟體生命周期與軟體工程。⑶軟體開發技術與軟體工程管理。⑷軟體開發方法與工具、環境。

2.結構化生命周期方法:⑴瀑布模型。⑵可行性研究與可行性研究報告。⑶軟體計劃與進度安排。⑷軟體需求分析。⑸數據流程圖(DFD)、數據字典(DD)。⑹軟體需求說明書。⑺系統設計。⑻概要設計與詳細設計。⑼模塊結構設計與數據結構設計。⑽介面設計與安全性設計。⑾系統設計說明書。⑿程序設計。⒀程序設計語言。⒁結構化程序設計。

3.原型化方法:⑴原型化的基本原理。⑵原型化的生命周期。⑶原型化的人員與工具。⑷原型化的實施。⑸原型化的項目管理。⑹原型化方法與結構化方法的關系。

⒋軟體測試:⑴軟體測試基本概念。⑵軟體測試方法。⑶軟體測試計劃。⑷單元測試、集成測試與系統測試。⑸測試用例設計。⑹測試分析報告。

⒌軟體維護:⑴軟體可維護性。⑵校正性維護。⑶適應性維護。⑷完善性維護。

⒍軟體開發工具與環境:⑴軟體開發工具。⑵軟體開發環境。⑶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CASE)。

⒎軟體質量評價:⑴軟體質量的度量與評價模型。⑵軟體復雜性的度量。⑶軟體可靠性的評價。⑷軟體性能的評價。⑸軟體運行評價。

⒏軟體管理:⑴軟體管理職能。⑵軟體開發組織。⑶軟體計劃管理。⑷標准化管理。⑸軟體工程國家標准。⑹軟體配置管理。⑺軟體產權保護。

六、資料庫

⒈資料庫基本概念:⑴數據與數據模型。⑵資料庫體系結構。⑶資料庫管理系統與資料庫系統。⑷資料庫工程與應用。

⒉關系資料庫:⑴關系資料庫的基本概念。⑵關系數據模型。⑶關系定義、關系模型、關系模式與關系子模式。⑷數據操縱語言。⑸關系代數。⑹集合運算(並,差,交,笛卡爾積)與關系運算(投影,選擇,連接)。⑺關系演算。⑻元組關系演算與域關系演算。⑼資料庫查詢語言。⑽SQL語言。

⒊關系資料庫設計理論:⑴關系數據理論。⑵函數依賴。⑶關系模式分解。⑷關系模式的範式。

⒋資料庫設計:⑴資料庫設計目標。⑵資料庫設計方法。⑶資料庫的設計步驟。⑷資料庫規劃。⑸需求分析。⑹概念設計。⑺邏輯設計。⑻物理設計。⑼資料庫的實現與維護。

⒌資料庫的保護:⑴資料庫恢復。⑵資料庫的完整性。⑶資料庫的並發控制。⑷資料庫的安全性。

⒍一種資料庫管理系統(FoxPro/Oracle)應用:⑴FoxProDBMS的結構、特點及應用。⑵OracleDBMS的結構、特點及應用。

七、計算機體系統結構

⒈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⑴體系結構的定義。⑵系統的功能層次。⑶系統的分類。⑷體系結構的繼承與發展。⑸系統的安全性。

⒉指令系統:⑴指令格式及其優化。⑵指令系統的復雜化。⑶RISC技術。⑷MIPS與MFLOPS。

⒊存儲體系:⑴存儲層次。⑵虛存工作原理。⑶Cache工作原理。

⒋通道及新型部線:⑴I/O方式的發展。⑵通道工作原理。⑶EISA與MCA。⑷局部匯流排:VFSA與PCI。

⒌並行處理技術:⑴流水線技術。⑵超流水線與超標量技術。⑶向量處理機。⑷多機系統。

⒍系統性能評價:⑴性能評價的概念。⑵測試程序的分類。⑶Benchmark的舉例。

八、計算機網路與通信

⒈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⑴網路的定義。⑵網路的分類。⑶網路的功能。⑷網路拓撲。⑸典型計算機網路組成。

⒉數據通信技術:⑴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⑵數據通信系統的組成。⑶傳輸介質的類型與特點。⑷數據傳輸方式。⑸數據編碼方式。⑹同步方式。⑺線路復用技術。⑻數據交換方式。⑼差錯控制方法。

⒊網路體系結構:⑴網路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⑵ISO/OSIRM。⑶物理層協議。⑷數據鏈路層協議。⑸網路層協議與X.25網層次。⑹傳輸層協議。⑺高層協議。

⒋區域網技術:⑴區域網拓撲。⑵區域網傳輸介質。⑶IEEE802模型與標准。⑷CSMA/CD工作原理。⑸TokenBus工作原理。⑹TokenRing工作原理。⑺FDDI工作原理。⑻局部網互連與TCP/IP協議。⑼區域網操作系統。⑽避域網組網技術。⑾區域網應用系統的安全性設計。

⒌網路技術的發展:⑴高速區域網。⑵ISDN與B-ISDN。⑶城域網。⑷幀中繼。⑸ATM技術。⑹智能大廈與網路綜合布線技術。⑺Client/Server的應用技術。⑻ISO網路管理概念與標准。

上機測試內容

⒈計算機操作能力。

⒉C語言程序設計能力。

⒊項目開發能力。

⒋開發工具的使用能力。

上機測試說明

⒈考試形式包括課堂筆試(180分鍾)和上機測試(60分鍾)。

⒉試題包括選擇題和論述題兩種類型。

⒊筆試中的選擇題用中、英兩種文字命題,其中英文題約佔三分之一,論述題用中文命題。

⑤ 計算機等級考試四級網路工程師都有哪些題型

1.選擇題 1*40=40分
2.填空題 2*20=40分
3.分析題 一個大題20分

選擇題考的范圍比較廣
填空題考交換機或路由器配置和網路信息服務設置如DHCP,FTP等等
分析題一般是子網劃分,幾年沒變了

⑥ 歷年計算機四級網路工程師真題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四級網路工程師考試大綱(最新版)及歷年真題 基本要求
1.了解大型網路系統規劃、管理方法;
2.具備中小型網路系統規劃、設計的基本能力;
3.掌握中小型網路系統組建、設備配置調試的基本技術;
4.掌握企事業單位中小型網路系統現場維護與管理基本技術;
5.了解網路技術的發展。

考試內容
一、網路規劃與設計
1.網路需求分析。
2.網路規劃設計。
3.網路設備及選型。
4.網路綜合布線方案設計。
5.接人技術方案設計
6.IP地址規劃與路由設計。
7.網路系統安全設計
二、網路構建
1.區域網組網技術。
(1)網線製作方法、
(2)交換機配置與使用方法。
(3)交換機埠的基本配置。
(4)交換機VLAN配置。
(5)交換機STP配置。
2.路由器配置與使用。
(1)路由器基本操作與配置方法
(2)路由器介面配置
(3)路由器靜態路由配置。
(4)RIP動態路由配置。
(5)OSPF動態路由配置。
3.路由器高級功能。
(1)設置路由器為DHCP伺服器。
(2)訪問控制列表的配置。
(3)配置GRE協議。
(4)配置IPSec協議。
(5)配置MPLS協議。
4.無線網路設備安裝與調試。
三、網路環境與應用系統的安裝調試
1.網路環境配置。
2. WWW伺服器安裝調試)
3.E—mail伺服器安裝調試
4. FTP伺服器安裝調試。
5. DNS伺服器安裝調試。
四、網路安全技術與網路管理
1.網路安全。
(1)網路防病毒軟體與防火牆的安裝與使用。
(2)網站系統管理與維護。
(3)網路攻擊防護與漏洞查找。
(4)網路數據備份與恢復設備的安裝與使用。
(5)其他網路安全軟體的安裝與使用。
2.網路管理。
(1)管理與維護網路用戶帳戶。
(2)利用工具軟體監控和管理網路系統。
(3)查找與排除網路設備故障。
(4)常用網路管理軟體的安裝與使用。
五、上機操作
在模擬網路環境下完成以下考核內容:
1、交換機配置與使用。
2、路由器基本操作與配置方法。
3、網路環境與應用系統安裝調試的基本方法。
4、網路管理與安全設備、軟體安裝、調試的基本方法。
考試方法
一、筆試:120分鍾。
二、上機考試:120分鍾。
註:上機考試暫不要求,上機操作考核在筆試中體現這是計算機四級——網路工程師的大綱,是2008年開始(全國統考,教育部)
歷年真題: http://www.examda.com/soft/zhenti/netpro/(軟考,職業資格證書)

⑦ 國家計算機職業技能鑒定4級考試考的都是什麼內容啊

計算機四級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⒈具有計算機及其應用的基礎知識。

⒉熟悉計算機操作系統、軟體工程和資料庫的原理及其應用。

⒊具有計算機體系結構、系統組成和性能評價的基礎及應用知識。

⒋具有計算機網路和通信的基礎知識。

⒌具有計算機應用項目開發的分析設計和組織實施的基本能力。

⒍具有計算機應用系統安全和保密性知識。

考試內容

一、計算機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⒈計算機系統組成:⑴計算機的發展。⑵計算機的分類及應用。⑶計算機硬體結構。⑷主要部件功能。⑸計算機軟體的功能與分類。⑹系統軟體與應用軟體。

⒉計算機工作原理:⑴計算機中數的表示。⑵運算器。⑶控制器。⑷存儲器。⑸輸入與輸出系統。

⒊計算機的主要性能:⑴計算機系統性能指標。⑵處理機指標。⑶存儲容量能力。⑷I/O匯流排能力。⑸系統通信能力。⑹聯機事務處理能力。⑺軟體支持。

二、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⒈基本概念:⑴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⑵演算法的描述與分析。

⒉線性表:⑴線性表的邏輯結構。⑵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⑶線性表的鏈式存儲結構。

⒊數組:⑴數組的定義與運算。⑵數組的順序存儲結構。⑶矩陣的壓縮存儲。

⒋棧與隊列:⑴棧的定義和運算。⑵棧的存儲結構。⑶隊列的定義和運算。⑷鏈隊列與循環隊列。

⒌串:⑴串及其操作。⑵串的存儲結構。

⒍樹和二叉樹:⑴樹的定義。⑵二叉樹的定義及性質。⑶二叉樹與樹的轉換。⑷二叉樹的存儲。⑸遍歷二叉樹與線索二叉樹。

⒎圖:⑴圖及其存儲結構。⑵圖的遍歷。⑶圖的連通性。⑷有向無環圖。⑸最短路徑。⑹拓撲排序。

⒏查找:⑴線性表查找。⑵樹形結構與查找。⑶散列查找。

⒐排序:⑴插入排序。⑵交換排序。⑶選擇排序。⑷歸並排序。⑸基數排序。

⒑文件組織:⑴順序文件。⑵索引文件。⑶散列文件。

三、離散數學

⒈數理邏輯:⑴命題及其符號化。⑵命題公式及其分類。⑶命題邏輯等值演算。⑷範式。⑸命題邏輯推理理論。⑹謂詞與量詞。⑺謂詞公式與解釋。⑻謂詞公式的分類。⑼謂詞邏輯等值演算與前束範式。⑽謂詞邏輯推理理論。

⒉集合論:⑴集合及其表示。⑵集合的運算。⑶有序對與笛卡爾積。⑷關系及其表示法。⑸關系的運算。⑹關系的性質。⑺關系的閉包。⑻復合關系與逆關系。⑼等價關系與偏序關系。⑽函數及其性質。⑾反函數與復合函數。

⒊代數系統:⑴代數運算及其性質。⑵同態與同構。⑶半群與群。⑷子群與陪集。⑸正規子群與商群。⑹循環群與置換群。⑺環與域。⑻格與布爾代數。

⒋圖論:⑴無向圖與有向圖。⑵路、迴路與圖的連通性。⑶圖的矩陣表示。⑷最短路徑與關鍵路徑。⑸二部圖。⑹歐拉圖與哈密爾頓圖。⑺平面圖。⑻樹與生成樹。⑼根樹及其應用。

四、操作系統

⒈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⑴操作系統的功能。⑵操作系統的基本類型。⑶操作系統的組成。⑷操作系統的介面。

⒉進程管理:⑴進程、線程與進程管理。⑵進程式控制制。⑶進程調度。⑷進程通信。⑸死鎖。

⒊作業管理:⑴作業與作業管理。⑵作業狀態及其轉換。⑶作業調度。⑷作業控制。

⒋存儲管理:⑴存儲與存儲管理。⑵虛擬存儲原理。⑶頁式存儲。⑷段式存儲。⑸段頁式存儲。⑹局部性原理與工作集概念。

⒌文件管理:⑴文件與文件管理。⑵文件的分類。⑶文件結構與存取方式。⑷文件目錄結構。⑸文件存儲管理。⑹文件存取控制。⑺文件的使用。

⒍設備管理:⑴設備與設備分類。⑵輸入輸出控制方式。⑶中斷技術。⑷通道技術。⑸設備分配技術與SPOOLING系統。⑹磁碟調度。⑺設備管理。

⒎一種典型操作系統(DOS/Unix/Windows)的使用:⑴DOS的特點與使用。⑵UNIX的特點與使用。⑶Windows的特點與使用。

五、軟體工程

1.軟體工程基本概念:⑴軟體與軟體危機。⑵軟體生命周期與軟體工程。⑶軟體開發技術與軟體工程管理。⑷軟體開發方法與工具、環境。

2.結構化生命周期方法:⑴瀑布模型。⑵可行性研究與可行性研究報告。⑶軟體計劃與進度安排。⑷軟體需求分析。⑸數據流程圖(DFD)、數據字典(DD)。⑹軟體需求說明書。⑺系統設計。⑻概要設計與詳細設計。⑼模塊結構設計與數據結構設計。⑽介面設計與安全性設計。⑾系統設計說明書。⑿程序設計。⒀程序設計語言。⒁結構化程序設計。

3.原型化方法:⑴原型化的基本原理。⑵原型化的生命周期。⑶原型化的人員與工具。⑷原型化的實施。⑸原型化的項目管理。⑹原型化方法與結構化方法的關系。

⒋軟體測試:⑴軟體測試基本概念。⑵軟體測試方法。⑶軟體測試計劃。⑷單元測試、集成測試與系統測試。⑸測試用例設計。⑹測試分析報告。

⒌軟體維護:⑴軟體可維護性。⑵校正性維護。⑶適應性維護。⑷完善性維護。

⒍軟體開發工具與環境:⑴軟體開發工具。⑵軟體開發環境。⑶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CASE)。

⒎軟體質量評價:⑴軟體質量的度量與評價模型。⑵軟體復雜性的度量。⑶軟體可靠性的評價。⑷軟體性能的評價。⑸軟體運行評價。

⒏軟體管理:⑴軟體管理職能。⑵軟體開發組織。⑶軟體計劃管理。⑷標准化管理。⑸軟體工程國家標准。⑹軟體配置管理。⑺軟體產權保護。

六、資料庫

⒈資料庫基本概念:⑴數據與數據模型。⑵資料庫體系結構。⑶資料庫管理系統與資料庫系統。⑷資料庫工程與應用。

⒉關系資料庫:⑴關系資料庫的基本概念。⑵關系數據模型。⑶關系定義、關系模型、關系模式與關系子模式。⑷數據操縱語言。⑸關系代數。⑹集合運算(並,差,交,笛卡爾積)與關系運算(投影,選擇,連接)。⑺關系演算。⑻元組關系演算與域關系演算。⑼資料庫查詢語言。⑽SQL語言。

⒊關系資料庫設計理論:⑴關系數據理論。⑵函數依賴。⑶關系模式分解。⑷關系模式的範式。

⒋資料庫設計:⑴資料庫設計目標。⑵資料庫設計方法。⑶資料庫的設計步驟。⑷資料庫規劃。⑸需求分析。⑹概念設計。⑺邏輯設計。⑻物理設計。⑼資料庫的實現與維護。

⒌資料庫的保護:⑴資料庫恢復。⑵資料庫的完整性。⑶資料庫的並發控制。⑷資料庫的安全性。

⒍一種資料庫管理系統(FoxPro/Oracle)應用:⑴FoxProDBMS的結構、特點及應用。⑵OracleDBMS的結構、特點及應用。

七、計算機體系統結構

⒈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⑴體系結構的定義。⑵系統的功能層次。⑶系統的分類。⑷體系結構的繼承與發展。⑸系統的安全性。

⒉指令系統:⑴指令格式及其優化。⑵指令系統的復雜化。⑶RISC技術。⑷MIPS與MFLOPS。

⒊存儲體系:⑴存儲層次。⑵虛存工作原理。⑶Cache工作原理。

⒋通道及新型部線:⑴I/O方式的發展。⑵通道工作原理。⑶EISA與MCA。⑷局部匯流排:VFSA與PCI。

⒌並行處理技術:⑴流水線技術。⑵超流水線與超標量技術。⑶向量處理機。⑷多機系統。

⒍系統性能評價:⑴性能評價的概念。⑵測試程序的分類。⑶Benchmark的舉例。

八、計算機網路與通信

⒈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⑴網路的定義。⑵網路的分類。⑶網路的功能。⑷網路拓撲。⑸典型計算機網路組成。

⒉數據通信技術:⑴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⑵數據通信系統的組成。⑶傳輸介質的類型與特點。⑷數據傳輸方式。⑸數據編碼方式。⑹同步方式。⑺線路復用技術。⑻數據交換方式。⑼差錯控制方法。

⒊網路體系結構:⑴網路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⑵ISO/OSIRM。⑶物理層協議。⑷數據鏈路層協議。⑸網路層協議與X.25網層次。⑹傳輸層協議。⑺高層協議。

⒋區域網技術:⑴區域網拓撲。⑵區域網傳輸介質。⑶IEEE802模型與標准。⑷CSMA/CD工作原理。⑸TokenBus工作原理。⑹TokenRing工作原理。⑺FDDI工作原理。⑻局部網互連與TCP/IP協議。⑼區域網操作系統。⑽避域網組網技術。⑾區域網應用系統的安全性設計。

⒌網路技術的發展:⑴高速區域網。⑵ISDN與B-ISDN。⑶城域網。⑷幀中繼。⑸ATM技術。⑹智能大廈與網路綜合布線技術。⑺Client/Server的應用技術。⑻ISO網路管理概念與標准。

上機測試內容

⒈計算機操作能力。

⒉C語言程序設計能力。

⒊項目開發能力。

⒋開發工具的使用能力。

上機測試說明

⒈考試形式包括課堂筆試(180分鍾)和上機測試(60分鍾)。

⒉試題包括選擇題和論述題兩種類型。

⒊筆試中的選擇題用中、英兩種文字命題,其中英文題約佔三分之一,論述題用中文命題。
參考資料:http://www.hlbrc.cn/dep/jsjbenke/oblog3/user1/34/archives/2005/46.html

⑧ 計算機四級考試內容題目

計算機四級分別都要考:

一、資料庫工程師

考核資料庫應用系統分析及規劃、資料庫設計及實現、資料庫存儲技術、並發控制技術、資料庫管理與維護、資料庫技術的發展和新技術。

獲得該證書表明考生掌握資料庫系統的基本理論和技術,能夠使用SQL語言實現資料庫的建立、維護和管理,具備利用工具軟體開發基本資料庫應用系統的能力,能夠勝任中小型資料庫的維護、管理和應用開發。

二、網路工程師

考核網路規劃與設計,區域網組網技術,計算機網路信息服務系統的建立,計算機網路安全與管理。考生要了解大型計算機網路系統規劃與管理方法,具備中小型網路系統規劃、設計的基本能力,掌握中小型網路系統組建、設備調試的基本技術。掌握企事業單位中小型計算機網路系統維護與管理的基本技術。

三、軟體測試工程師

考核軟體測試的基本概念、結構覆蓋測試、功能測試、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軟體性能測試、可靠性測試、面向對象軟體測試、Web應用軟體測試以及兼容性測試、構件測試、極限測試和文檔測試。

考生要能結合軟體測試過程管理平台和軟體分析與測試工具增加軟體測試工程的實踐經驗,勝任軟體測試崗位的要求。

⑨ 關於計算機4級考試

不分。具體如下:

計算機四級考試大綱
基本要求

1、具有計算機及其應用的基礎知識。

2、熟悉計算機操作系統、軟體工程和資料庫的原理及其應用。

3、具有計算機體系結構、系統組成和性能評價的基礎及應用知識。

4、具有計算機網路和通信的基礎知識。

5、具有計算機應用項目開發的分析設計和組織實施的基本能力。

6、具有計算機應用系統安全和保密知識。 考試內容

一、計算機系統組成及工作原理

1、計算機系統組成:

(1)計算機的發展。(2)計算機的分類及應用。(3)計算機硬體結構。(4)主要部件功能。(5)計算機軟體的功能與分類。(6)系統軟體與應用軟體。

2、計算機工作原理:

(1)計算機機中數的表示。 (2)運算器。 (3)控制器。 (4)存儲器。 (5)輸入與輸出系統。

3、計算機的主要性能:

(1)計算機系統性能指標。 (2)處理機指標。 (3)存儲容量指標。 (4)I/O匯流排能力。 (5)系統通信能力。 (6)聯機事務處理能力。 (7)軟體支持。

二、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1、基本概念:

(1)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 (2)演算法的描述與分析。

2、線性表:

(1)線性表的邏輯結構。 (2)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 (3)線性表的鏈式存儲結構。

3、數組:

(1)數組的定義與運算。(2)數組的順序存儲結構。 (3)矩陣的壓縮存儲。

4、棧與隊列:

(1)棧的定義和運算。 (2)棧的存儲結構。 (3)隊列的定義和運算。 (4)鏈隊列與循環隊列。

5、串:

(1)串及其操作。 (2)串的存儲結構。

6、樹和二叉樹:

(1)樹的定義。 (2)二叉樹的定義及性質。 (3)二叉樹與樹的轉換。(4)二叉樹的存儲。(5)遍歷二叉樹與線索二叉樹。

7、圖:

(1)圖及其存儲結構。 (2)圖的遍歷。 (3)圖的連通性。 (4)有向無環圖。 (5)最短路徑。 (6)拓撲排序。

8、查找:

(1)線性表查找。 (2)樹形結構與查找。 (3)散列查找。

9、排序:

(1)插入排序。 (2)交換排序。 (3)選擇排序。 (4)歸並排序。 (5)基數排序。

10、文件組織:

(1)順序文件。 (2)索引文件。 (3)散列文件。

三、離散數學

1、數理邏輯:

(1)命題及其符號化。 (2)命題公式及其分類。 (3)命題邏輯等值演算。 (4)範式。 (5)命題邏輯推理理論。 (6)謂詞與量詞。 (7)謂詞公式與解釋。 (8)謂詞公式的分類。 (9)謂詞邏輯等值演算與前束範式。 (10)謂詞邏輯推理理論。

2、集合論:

(1)集合及其表示。 (2)集合的運算。 (3)有序對與笛卡爾積。 (4)關系及其表示法。 (5)關系的運算。 (6)關系的性質。 (7)關系的閉包。 (8)復合關系與逆關系。 (9)等價關系與偏序關系。 (10)函數及其性質。 (11)反函數與復合函數。

3、代數系統:

(1)代數運算及其性質。 (2)同態與同構。 (3)半群與群。 (4)子集與陪集。 (5)正規子群與商群。 (6)循環群與置換群。 (7)環與域。 (8)格與布爾代數。

4、圖論:

(1)無向圖與有向圖。 (2)路、迴路與圖的連通性。 (3)圖的矩陣表示。 (4)最短路徑與關鍵路徑。 (5)二部圖。 (6)歐拉圖與哈密爾頓圖。 (7)平面圖。 (8)樹與生成樹。 (9)根樹及其應用。

四、操作系統

1、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

(1)操作系統的功能。 (2)操作系統的基本類型。 (3)操作系統的組成。 (4)操作系統的介面。

2、進程管理:

(1)進程、線程與進程管理。 (2)進程式控制制。 (3)進程調度。 (4)進程通信。 (5)死鎖。

3、作業管理:

(1)作業與作業管理。 (2)作業狀態及其轉換。 (3)作業調度。 (4)作業控制。

4、存儲管理:

(1)存儲與存儲管理。 (2)虛擬存儲原理。 (3)頁式存儲。 (4)段式存儲。 (5)段頁式存儲。 (6)局部性原理與工作集概念。

5、文件管理:

(1)文件與文件管理。 (2)文件的分類。 (3)文件結構與存取方式。 (4)文件目錄結構。 (5)文件存儲管理。 (6)文件存取控制。 (7)文件的作用。

6、設備管理:

(1)設備與設備分類。 (2)輸入輸出控制方式。 (3)中斷技術。 (4)通道技術。 (5)緩沖技術。 (6)設備分配技術與SPOOLing系統。 (7)磁碟調度。 (8)設備管理。

7、一種典型操作系統(DOS/Unix/Windows)的使用:

(1)DOS的特點與使用。 (2)UNIX的特點與使用。 (3)Windows的特點與使用。

五、軟體工程

1、軟體工程基本概念:

(1)軟體與軟體危機。 (2)軟體生命周期與軟體工程。 (3)軟體開發技術與軟體工程管理。 (4)軟體開發方法與工具、環境。

2、結構化生命周期方法:

(1)瀑布模型。 (2)可行性研究與可行性研究報告。 (3)軟體計劃與進度安排。 (4)軟體需求分析。 (5)數據流程圖(DFD)、數據字典(DD)。 (6)軟體需求說明書。 (7)系統設計。 (8)概要設計與詳細設計。 (9)模塊結構設計與數據結構設計。 (10)介面設計與安全性設計。 (11)系統設計說明書。 (12)程序設計。 (13)程序設計語言。 (14)結構化程序設計。

3、原型化方法:

(1)原型化的基本原理。 (2)原型化的生命周期。 (3)原型化的人員與工具。 (4)原型化的實施。 (5)原型化的項目管理。 (6)原型化方法與結構化方法的關系。

4、軟體測試:

(1)軟體測試基本概念。 (2)軟體測試方法。 (3)軟體測試計劃。 (4)單元測試、集成測試與系統測試。 (5)測試用例設計。 (6)測試分析報告。

5、軟體維護:

(1)軟體可維護性。 (2)校正性維護。 (3)適應性維護。 (4)完善性維護。

6、軟體開發工具與環境:

(1)軟體開發工具。 (2)軟體開發環境。 (3)計算機輔助軟體工程(CASE)。

7、軟體質量評價:

(1)軟體質量的度量與評價模型。 (2)軟體復雜性的度量。 (3)軟體可靠性的評價。 (4)軟體性能的評價。 (5)軟體運行評價。

8、軟體管理:

(1)軟體管理職能。 (2)軟體開發組織。 (3)軟體計劃管理。 (4)標准化管理。 (5)軟體工程國家標准。 (6)軟體配置管理。 (7)軟體產權保護。

六、資料庫

1、資料庫基本概念:

(1)數據與數據模型。 (2)資料庫體系結構。 (3)資料庫管理系統與資料庫系統。 (4)資料庫工程與應用。

2、關系資料庫:

(1)關系資料庫的基本概念。 (2)關系數據模型。 (3)關系定義、關系模型、關系模式與關系子模式。 (4)數據操縱語言。 (5)關系代數。 (6)集合運算(並,差,交,笛卡爾積)與關系運算(投影,選擇,連接)。 (7)關系演算。 (8)元組關系演算與域關系演算。 (9)資料庫查詢語言。 (10)SQL語言。

3、關系資料庫設計理論:

(1)關系數據理論。 (2)函數依賴。 (3)關系模式分解。 (4)關系模式的範式。

4、資料庫設計:

(1)資料庫設計目標。 (2)資料庫設計方法。 (3)資料庫的設計步驟。 (4)資料庫規劃。 (5)需求分析。 (6)概念設計。 (7)邏輯設計。 (8)物理設計。 (9)資料庫的實現與維護。

5、資料庫的保護:

(1)資料庫恢復。 (2)資料庫的完整性。 (3)資料庫的並發控制。 (4)資料庫的安全性。

6、一種資料庫管理系統(FoxPro/Oracle)應用:

(1)FoxPro DBMS的結構、特點及應用。 (2)Oracale DBMS的結構、特點及應用。

七、計算機體系結構

1、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1)體系結構的定義。 (2)系統的功能層次。 (3)系統的分類。 (4)體系結構的繼承與發展。 (5)系統的安全性。

2、指令系統:

(1)指令格式及其優化。 (2)指令系統的復雜化。 (3)RISC技術。 (4)MIPS與MFLOPS。

3、存儲體系:

(1)存儲層次。 (2)虛存工作原理。 (3)Cache工作原理。

4、通道及新型匯流排:

(1)I/O方式的發展。 (2)通道工作原理。 (3)EISA與MCA。 (4)局部匯流排:VFSA與PCI。

5、並行處理技術:

(1)流水線技術。 (2)超流水線與超標量技術。 (3)向量處理機。 (4)多機系統。

6、系統性能評價:

(1)性能評價的概念。 (2)測試程序的分類。 (3)Benchmark的舉例。

八、計算機網路與通信

1、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1)網路的定義。 (2)網路的分類。 (3)網路的功能。 (4)網路拓撲。 (5)典型計算機網路組成。

2、數據通信技術:

(1)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數據通信系統的組成。 (3)傳輸介質的類型與特點。 (4)數據傳輸方式。 (5)數據編碼方式。 (6)同步方式。 (7)線路復用技術。 (8)數據交換方式。 (9)差錯控制方法。

3、網路體系結構:

(1)網路體系結構的基本概念。 (2)ISO/OSIRM。 (3)物理層協議。 (4)數據鏈路層協議。 (5)網路層協議與X.25網層次。 (6)傳輸層協議。 (7)高層協議。

4、區域網技術:

(1)區域網拓撲。 (2)區域網傳輸介質。 (3)IEEE802模型與標准。 (4)CSMA/CD工作原理。 (5)Token Bus工作原理。 (6)Token Ring工作原理。 (7)FDDI工作原理。 (8)局部網互連與TCP/IP協議。 (9)區域網操作系統。 (10)區域網組網技術。 (11)區域網應用系統的安全性設計。

5、網路技術的發展:

(1)高速區域網。 (2)ISDN與B-ISDN。 (3)城域網。 (4)幀中繼。 (5)ATM技術。 (6)智能大廈與網路綜合布線技術。 (7)Clinent/Server的應用技術。 (8)ISO網路管理概念與標准。

上機測試內容

1、計算機操作能力。

2、C語言程序設計能力。

3、項目開發能力。

4、開發工具的使用能力。

上機測試說明

1、考試形式包括課堂筆試(180分鍾)和上機測試(60分鍾)。

2、試題包括選擇題和論述題兩種類型。

3、筆試中的選擇題用中、英兩種文字命題,其中英文題約佔三分之一,論述題用中文命題。

⑩ 計算機四級網路工程師的考試內容

一、網路技術基礎
1.計算機網路的形成與發展。
2.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3.分組交換技術。
4.網路體系結構與網路協議。
5.互聯網應用的發展。
二、區域網技術
1.區域網與城域網的基本概念。
2.共享式乙太網。
3.高速區域網的工作原理。
4.交換式區域網與虛擬區域網。
5. 無線區域網。
三、Internet基礎
1. Internet的構成與接入。
2. IP協議與服務。
3.IP地址與IP數據報。
4.差錯與控制報文。
5.路由與路由選擇。
6. 組播技術。
7. IPv6協議。
8. TCP協議和UDP協議。
9.NAT的基本工作原理。
四、Internet基本服務
1.應用進程通信模型。
2. 域名系統。
3.遠程登錄服務。
4.FTP服務。
5.電子郵件系統。
6.Web服務系統。
五、新型網路應用
1.即時通信系統。
2.文件共享系統。
3. IPTV。
4. VoIP。
5.網路搜索技術。
6.社交網路應用。
六、網路管理與網路安全
1. 網路管理。
2.網路安全基礎。
3. 加密技術。
4. 認證技術。
5.安全技術應用。
6.入侵檢測與防火牆。
7. 計算機病毒。 一、操作系統概述
1.操作系統基本概念、特徵、分類
2.操作系統主要功能
3.操作系統發展演化過程,典型操作系統
4.操作系統結構設計,典型的操作系統結構
二、操作系統運行機制
1.內核態與用戶態
2.中斷與異常
3.系統調用介面
4.存儲系統
5.I/O系統
6.時鍾(Clock)
三、進程線程模型
1.並發環境與多道程序設計
2.進程的基本概念,進程式控制制塊(PCB)
3.進程狀態及狀態轉換
4.進程式控制制:創建、撤消、阻塞、喚醒,fork()的使用
5.線程基本概念,線程的實現機制,Pthread線程包的使用
6.進程的同步與互斥:信號量及PV操作,管程
7.進程間通信
8.處理機調度
四、存儲管理方案
1.存儲管理基本概念,存儲管理基本任務
2.分區存儲管理方案
3.覆蓋技術與交換技術
4.虛存概念與虛擬存儲技術
5.虛擬頁式存儲管理方案
五、文件系統設計與實現技術
1.文件的基本概念、文件邏輯結構、文件的物理結構和存取方式
2.文件目錄的基本概念,文件目錄的實現
3.文件的操作,目錄的操作
5.文件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文件系統的性能問題
7.Windows 的文件系統FAT,UNIX 的文件系統
六、I/O 設備管理
1.設備與設備分類
2.I/O 硬體組成
3.I/O 軟體的特點及結構
4.典型技術:通道技術,緩沖技術,SPOOLing 技術
5.I/O 性能問題及解決方案
七、死鎖
1.基本概念:死鎖,活鎖,飢餓
2.死鎖預防策略
3.死鎖避免策略
4.死鎖檢測與解除
5.資源分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