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計算機網路與應用的書籍目錄
前言
第1章計算機網路概述
1.1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
計算機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按廣義定義
關於計算機網路的最簡單定義是: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
另外,從邏輯功能上看,計算機網路是以傳輸信息為基礎目的,用通信線路將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的計算機系統的集合。一個計算機網路組成包括傳輸介質和通信設備。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它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有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一個比較通用的定義是:利用通信線路將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和通信設備按不同的形式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協議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按連接定義
計算機網路就是通過線路互連起來的、資質的計算機集合,確切的說就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終端及其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並配置網路軟體,以實現計算機資源共享的系統。
按需求定義
計算機網路就是由大量獨立的、但相互連接起來的計算機來共同完成計算機任務。這些系統稱為計算機網路(computer networks)
1.2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3網路拓撲結構
1.4網路體系結構及協議的分層
1.5開放系統互連參考模型
1.6TCP/IP參考模型
TCP/IP參考模型是計算機網路的祖父ARPANET和其後繼的網際網路使用的參考模型。ARPANET是由美國國防部DoD(U.S.Department of Defense)贊助的研究網路。逐漸地它通過租用的電話線連結了數百所大學和政府部門。當無線網路和衛星出現以後,現有的協議在和它們相連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所以需要一種新的參考體系結構。這個體系結構在它的兩個主要協議出現以後,被稱為TCP/IP參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
由於國防部擔心他們一些珍貴的主機、路由器和互聯網關可能會突然崩潰,所以網路必須實現的另一目標是網路不受子網硬體損失的影響,已經建立的會話不會被取消,而且整個體系結構必須相當靈活。
1.7OSI與TCP/IP參考模型的比較
習題
第2章物理層
2.1數據通信基礎
數據通信是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的通信方式。要在兩地間傳輸信息必須有傳輸信道,根據傳輸媒體的不同,有有線數據通信與無線數據通信之分。但它們都是通過傳輸信道將數據終端與計算機聯結起來,而使不同地點的數據終端實現軟、硬體和信息資源的共享。
2.2信道復用技術
「復用」是一種將若干個彼此獨立的信號,合並為一個可在同一信道上同時傳輸的復合信號的方法。比如,傳輸的語音信號的頻譜一般在300~3400Hz內,為了使若干個這種信號能在同一信道上傳輸,可以把它們的頻譜調制到不同的頻段,合並在一起而不致相互影響,並能在接收端彼此分離開來。
2.3數據交換技術
在數據通信系統中,當終端與計算機之間,或者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不是直通專線連接,而是要經過通信網的接續過程來建立連接的時候,那麼兩端系統之間的傳輸通路就是通過通信網路中若干節點轉接而成的所謂「交換線路」。
在一種任意拓撲的數據通信網路中,通過網路節點的某種轉接方式來實現從任一端系統到另一端系統之間接通數據通路的技術,就稱為數據交換技術。
數據交換技術主要是電路交換、分組交換和報文交換。
電路交換:由於電路交換在通信之前要在通信雙方之間建立一條被雙方獨占的物理通路(由通信雙方之間的交換設備和鏈路逐段連接而成),因而有以下優缺點。
①由於通信線路為通信雙方用戶專用,數據直達,所以傳輸數據的時延非常小。
②通信雙方之間的物理通路一旦建立,雙方可以隨時通信,實時性強。
③雙方通信時按發送順序傳送數據,不存在失序問題。
④電路交換既適用於傳輸模擬信號,也適用於傳輸數字信號。
⑤電路交換的交換的交換設備(交換機等)及控制均較簡單。
缺點:
①電路交換的平均連接建立時間對計算機通信來說嫌長。
②電路交換連接建立後,物理通路被通信雙方獨占,即使通信線路空閑,也不能供其他用戶使用,因而信道利用低。
③電路交換時,數據直達,不同類型、不同規格、不同速率的終端很難相互進行通信,也難以在通信過程中進行差錯控制。
分組交換:分組交換仍採用存儲轉發傳輸方式,但將一個長報文先分割為若干個較短的分組,然後把這些分組(攜帶源、目的地址和編號信息)逐個地發送出去,因此分組交換除了具有報文的優點外,與報文交換相比有以下優缺點:
①加速了數據在網路中的傳輸。因為分組是逐個傳輸,可以使後一個分組的存儲操作與前一個分組的轉發操作並行,這種流水線式傳輸方式減少了報文的傳輸時間。此外,傳輸一個分組所需的緩沖區比傳輸一份報文所需的緩沖區小得多,這樣因緩沖區不足而等待發送的機率及等待的時間也必然少得多。
②簡化了存儲管理。因為分組的長度固定,相應的緩沖區的大小也固定,在交換結點中存儲器的管理通常被簡化為對緩沖區的管理,相對比較容易。
③減少了出錯機率和重發數據量。因為分組較短,其出錯機率必然減少,每次重發的數據量也就大大減少,這樣不僅提高了可靠性,也減少了傳輸時延。
④由於分組短小,更適用於採用優先順序策略,便於及時傳送一些緊急數據,因此對於計算機之間的突發式的數據通信,分組交換顯然更為合適些。
2.4物理層的傳輸介質
2.5常見物理層標准
習題
第3章數據鏈路層
3.1數據鏈路層的作用
3.2成幀
3.3差錯控制和流量控制
3.4滑動窗口協議
3.5數據鏈路層協議實例
習題
第4章介質訪問層和區域網
4.1區域網與IEEE802標准
4.2MAC地址及其結構
4.3傳統區域網技術
4.4邏輯連接控制子層LLC
4.5區域網的擴展
4.6高速區域網技術
4.7無線區域網
4.8藍牙技術
習題
第5章乙太網技術
5.1乙太網的發展簡史
5.2乙太網幀結構
5.310Mb/s/100Mb/s/1000Mb/s乙太網
5.4乙太網組網技術
5.5自動協商
5.6萬兆乙太網技術
習題
第6章交換技術與虛擬區域網
6.1交換機與集線器
6.2交換機的種類
6.3交換機的學習和數據轉發
6.4基於交換機的虛擬網
6.5交換機的擴展
6.6冗餘鏈路與生成樹協議
習題
第7章網路層
7.1網路層的任務
7.2IP協議
7.3劃分子網
7.4網際網路控制報文協議
7.5地址解析協議
7.6BOOTP、DHCP和IGMP
習題
第8章網路的互連
8.1路由與路由演算法
8.2基於路由的互連
8.3網路地址轉換
8.4第三層交換技術
習題
第9章傳輸層
9.1傳輸層概述
9.2傳輸層要解決的問題
9.3傳輸控制協議TCP
9.4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9.5套接字編程
9.6第四層交換技術
習題
第10章應用層
10.1應用層功能概述
10.2TCP/IP應用層
10.3DNS服務
10.4Web服務
10.5E-mail服務
10.6FTP服務
10.7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
10.8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
習題
第11章網路安全
11.1信息加密技術
11.2防範網路病毒
11.3入侵檢測技術
11.4網路層安全協議族IPSec
11.5防火牆技術
11.6網路分析和監視工具
習題
第12章網路設計與結構化布線
12.1網路系統設計流程
12.2綜合布線系統
12.3網路設計實例
習題
第13章廣域網接入技術
13.1幀中繼
13.2DDN技術
13.3ISDN技術
13.4ATM技術
13.5數字同步體系SONET/SDH
13.6ADSL/DSL技術
13.7VPN技術
習題
附錄A網路參考實驗
實驗一構造小型區域網
實驗二利用交換機組建虛擬網
實驗三通過路由器連接區域網
實驗四實施網路應用(FTP服務、DNS服務、wWW服務和E-mail服務)
實驗五利用防火牆實現網路安全
實驗六協議及數據分析軟體的使用
附錄B網路課程設計參考題目
設計一設計基於路由和虛擬網的綜合性工作組網路
設計二數據包的捕獲與分析設計
設計三分析IP地址與MAC地址映射關系
設計四編寫基於ICMP的應用程序
參考文獻
『貳』 計算機網路技術的推薦書籍
如果想對網路有個清晰、全面的認識,可以閱讀三本書籍:
第一本就是潘愛民翻譯的Andrew S.Tanenbaum的《計算機網路》,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道,即計算機網路通信的主要原理;
第二本是W.Richard Stevens的《TCP/IP詳解卷一:協議》,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術,即TCP/IP協議簇的工作過程;
第三本是Douglas E.Comer的《計算機網路與網際網路》,此書嘗試在更廣泛意義上解答「計算機網路和網際網路是如何工作的」這一基本問題,解釋了協議是如何使用硬體和應用是如何使用協議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叄』 推薦幾本好的網路通信方面的教材
建議學習下TCP/IP協議之類的,如果單搞通信一塊還是把數字信號處理,信號與系統的專業知識學好,往後再看計算機網路、網路通信技術教程等書籍,推薦《最新網路通信實用技能操作教程》作者:張少軍
『肆』 計算機網路與通信的序言
計算機網路是緊密結合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正在迅速發展並獲得廣泛應用的一門綜合性學科。一個國家網路建設的規模和應用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科技水平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標志,如何推動信息產業的發展,培養計算機網路與通信學科專業人才,已經成為各國高度重視的戰略問題。
作者在多年計算機網路教學中深感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迅速,新的技術、新的網路標准不斷推出,作者依據多年來對本科生和研究生進行計算機網路教學及相關科研工作的實踐經驗,在徵求了計算機專業相關教師和高年級學生及計算機網路工程技術人員意見的基礎上,從工程實踐和應用的角度出發,完成了本書的編寫。
本書在介紹數據通信原理、網路體系結構等理論的基礎上,從工程和實際應用角度全面介紹最新網路技術。全書共分10章,第1章是計算機網路概述,對計算機網路的概念、功能、組成、分類及應用前景做了概述。第2章是數據通信基礎,介紹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傳輸介質、通信方式及數據編碼、多路復用、數據交換和差錯控制技術。第3章是網路體系結構,著重介紹ISO的OSI體系結構、OSI與TCP/IP體系結構的對比。第4章是區域網,著重介紹IEEE 802標准、交換式乙太網、全雙工乙太網、快速乙太網、VLAN、WLAN以及結構化布線技術。第5章是通信網與廣域網,介紹了通信網的概念、結構、分類及常用的廣域網技術。第6章是網路互聯技術,著重介紹網路互聯的基本方法及三層交換技術。第7章是Internet,介紹Internet接入技術、IP協議、傳輸協議及應用。第8章是網路操作系統,介紹網路操作系統的一般功能和當前流行的網路操作系統。第9章是網路管理及安全技術,介紹了網路管理的一般概念、簡單網路管理協議以及數據加密技術、網路安全策略和安全機制。第10章是計算機網路工程實踐與實驗,從實際工程角度介紹百兆、千兆乙太網的組網實例,VPN實現方法以及綜合實驗。每章均附有小結及習題。本教材參考學時為40-60學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酌情選擇。
本書由武奇生主編並負責統稿。全書編寫具體分工為武奇生(第6、7、10章)、閆茂德(第4、8章)、王秋才(第1-3章)、羅向龍(第5,9章)。王丹、劉玉芳、魏秀玲、李磊、姚博斌、姜寧等研究生繪制了書中的部分插圖,對本書的初稿進行了閱讀和校對,並提出了許多參考意見。本書在編寫過程中還得到了作者單位的支持和其他同事的幫助,同時對編寫本書時所參考書籍的作者在此一並表示誠摯的感謝。
鑒於計算機網路技術發展迅速,作者水平和時間有限,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和不妥之處,懇請同行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伍』 推薦幾本計算機網路方面的書籍。
《計算機與通信硬體技術基礎》《計算機網路技術》等,專業一點可以閱讀《通信原理》《數據網路與通信》等《網路工程師》
『陸』 計算機通信網基礎和計算機網路這兩門課有多少差別
計算機網路講的理論多點,側重於協議,而計算機通信基礎是通信專業的必修課,我當年學的是計算機專業,所以是學的計算機網路,你要考研的話那就看計算機通信基礎吧,那個比計算機網路好,考研畢竟不是期末考試,看的有點深度
『柒』 關於通信技術的書籍
張輝曹麗娜的《現代通信原理與技術》
樊昌信曹麗娜的《通信原理》
吳大正的《信號與線性系統分析》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通信電子線路》《數字信號處理》
閻石《數字電子技術基礎》
童詩白《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謝希仁《計算機網路》
譚浩強《C程序設計》
《c++ primer》
這些基本都是通信必學的
『捌』 學習計算機網路維護書籍
計算機及網路維護技術 ¥24.70元
本書介紹了計算機及其網路的維護。全書共七章,在結構安排上主要分三大塊;第一章到第四章講述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及維護;第五章到第六章討論網路的基礎知識及網路的維護;第七章介紹一些計算機病毒與黑客問題。 具體內容包括:微機結構與組成,微機維修與維護基 ...
GSM交換網路維護與優化 ¥69.35元
...
網路維護基礎教程 ¥15.20元
本書從實踐角度介紹計算機網路、區域網的基本知識和概念,網路連接設備的種類、特點、規格及使用方法,重點集中在區域網維護的實用技術以及如何組建安裝一個完整的小型區域網的全部過程,並針對性地介紹Windows 2000 Server區域網的組建、維護步驟和方法,區域網的 ...
PHS原理與網路維護 ¥17.10元
本書在簡要介紹無線通信的基礎上,主要介紹了PHS系統及它的網路維護。主要內容有:PHS系統結構,PHS工作原理,PHS在數據通信方面的應用,PHS網路規劃與優化,PHS網路的維護與測試。 本書主要對象為從事無線通信和PHS通信的工程技術人員及網路維護人員。 ...
紅寶書--網路維護和常見故障分析 ¥29.45元
全書採用啟發式的提問方式來組織內容,可讀性強,也便於讀者查閱。在內容上既覆蓋了一般性網路常見問題,同時也包含了專業性較強的網路問題。在語言上通俗易懂,在形式上圖文並茂。因此,本書既適合於網路專業的管理人員,也適合於一般的操作者和愛好者閱讀。本書總 ...
小靈通網路維護與優化 ¥34.20元
本書共分七章,首先介紹了小靈通系統的發展概況、網路結構和特點,然後在介紹小靈通網路維護和優化的理論基礎上,介紹了小靈通網路的規劃及網路維護與優化的工具、方法、內容和流程,並列舉了小靈通網路優化的典型案例,供讀者參考。 本書內容從理論到實踐 ...
網路維護和故障診斷指南 ¥43.70元
本書全面系統地討論了網路結構、管理、診斷和維護理論的理論和應用技巧。全書主要介紹了網路基本概念、OSI模型的結構、網路互聯設備以及常見的網路互聯模型;常用的解決網路問題的方法、流程及工具;物理層的組成、網路介質、物理層設備維護;數據鏈路層的作用、組?...
計算機系統及網路維護教程 ¥17.57元
本書共五章,主要講解計算機操作系統軟體的維護。
『玖』 計算機網路方面有哪些書籍值得推薦
第一本就是潘愛民翻譯的Andrew S.Tanenbaum的《計算機網路》,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道,即計算機網路通信的主要原理;
第二本是W.Richard Stevens的《TCP/IP詳解卷一:協議》,此書講明白了網路之術,即TCP/IP協議簇的工作過程;
第三本是Douglas E.Comer的《計算機網路與網際網路》,此書嘗試在更廣泛意義上解答「計算機網路和網際網路是如何工作的」這一基本問題,解釋了協議是如何使用硬體和應用是如何使用協議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拾』 網路技術方面的書籍
計算機網路(第6版)(含CD光碟1張)
推薦購買:C++ Primer中文版(第5版) 該書自1994年在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以來,已分別出了6次修訂版。自2006年起連續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該書還被納入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該書自出版以來,受到國內各大專院校師生的好評,被國內著名高校如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100多所院校選為教材,特別是計算機網路專業、通信與信息化專業、電子工程專業使用本教材的比較多;有些相關專業也指定本教材為計算機網路方面的參考書,供學生深入掌握網路知識。本書作者謝希仁教授是我國著名的計算機網路專家和教育家,長期以來科研和教學雙肩挑。他具有極深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能把深奧的網路知識深入淺出地介紹給讀者,讓讀者易學易懂好記。謝教授對工作極其認真負責,從文字表述、圖表設計到課件光碟製作都親歷親為,對任一點不準確的內容都不放過。及時把國際國內計算機網路發展的新概念新技術,都充實到自己編寫的教材中,同時,刪減過時的內容,所以,每一版本都更貼近網路技術的新發展,也更加符合教學的大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