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國外計算機網路安全
擴展閱讀
高中網上答疑網站有哪些 2025-09-14 20:35:46
打開網路共享手機費電嗎 2025-09-14 20:32:46
信號源結網路失敗 2025-09-14 20:31:21

國外計算機網路安全

發布時間: 2022-05-27 09:43:02

Ⅰ 計算機安全措施

要保證計算機的安全,應採取兩個方面的措施:一是非技術性措施,如制定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各方面管理;二是技術性措施,如硬體安全保密、通信網路安全保密、軟體安全保密和數據安全保密等措施。

(一)計算機安全立法

為適應信息化社會的飛速發展,目前,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頒布了與計算機安全保密相關的法律,有軟體版權法、計算機犯罪法、數據保護法及保密法等。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及《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對於預防和減少計算機事故的發生,打擊計算機犯罪,確保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促進計算機的應用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計算機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為處理計算機安全問題提供了法律依據,但不能從根本上保證計算機安全,還必須採取相關的具體管理措施,以確保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

(二)計算機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是指管理上所採用的政策和過程,是貫徹執行有關計算機安全法律法規的有效手段,主要包括操作管理、組織管理、經濟管理及安全保密管理目標和責任等。

1)操作管理。指保證操作合法性和安全保密性方面的管理規定。

2)組織管理。指對內部職工進行保密性和必要性教育,堅持職責分工原則。

3)經濟管理。指安全保密與經濟利益相結合的管理規定。

4)安全管理目標和責任。指計算機系統運行時,設置專門的安全監督過程,如審計日誌(系統為每項事務活動所做的永久記錄)和監控。

(三)計算機實體安全

計算機實體安全是指對場地環境、設施、設備、載體及人員採取的安全對策和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溫度與濕度。機房溫度18~24℃,相對濕度40~60℃。

2)清潔度與採光照明。機房應採用30萬級清潔室、粒度小於等於0.5μm並有足夠的照明度。

3)防靜電、電磁干擾及雜訊。機房設備要接地線,磁場強度小於6.37×105A/m,雜訊標准應控制在65dB以下。

4)防火、防水及防震。機房應設在二樓或三樓,考慮防震,配備滅火器。

5)電源安全與電壓穩定。保證供電連續,電壓穩定在(220±22)V。

(四)計算機的正確使用與維護

計算機的維護應包括日維護、周維護、月維護和年維護。用戶還應准備一個筆記本,記載每次維護的內容以及發現的問題、解決的方法和過程。

1)日維護。用脫脂棉輕擦計算機表麵灰塵,檢查電纜線是否松動,查殺病毒等。

2)周維護。檢查並確認硬碟中的重要文件已備份,刪除不再使用的文件和目錄等。

3)月維護。檢查所有電纜線插接是否牢固,檢查硬碟中的碎塊文件,整理硬碟等。

4)年維護。打開機箱,用吸塵器吸去機箱內的灰塵;全面檢查軟硬體系統。

(五)存儲器保護與通信網路安全

1.存儲器保護

存儲器保護指對實存儲器劃分互斥分區,使不同用戶有自己的數據存儲區域;對虛存儲器設立虛存空間的長度來保護程序或數據不受破壞。

2.通信網路安全

通信網路安全是指通信網路中的數據加密、網路的埠保護,網路中的主體驗證,網路中的數據完整性保護和網路中的通信流分析控制等。

(六)軟體與資料庫安全

軟體與資料庫安全涉及信息存儲和處理狀態下的保護。因此應採取的措施有:設置保護數據完整的安全機構,進行存取控制,實行推斷控制等。

Ⅱ 量子計算機未來會威脅到網路加密,國外科學家為何這么說

隨著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在高速計算方面不斷探索,繼美國研發量子計算機後,中國的九章量子計算機也隨之問世。隨著量子計算機的問世,人們開始擔憂量子計算機會威脅到網路安全,我們來探討一下這一方面的內容。

盡管在運算速度上,量子計算機具有極大的優勢,被預測用於破解網路安全密碼,但是人們仍不需要擔心目前自身網路安全。一來量子計算機才剛剛問世,無法向普通計算機那樣用在普通大眾中,而且量子計算機還有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二來,隨著計算技術的發展,加密的手段也會發展,相信加密技術會隨著量子計算機的出現為不斷提升。

Ⅲ 對計算機網路網路安全威脅及防範措施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及現狀,重要的是國內外的研究現狀謝謝大家!!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網路安全都是按照ISO27001准標來做的。這一點,我們國內還而做的很好。好國家推出了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及分保。你可以去查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Ⅳ 網路安全涉及哪幾個方面.

網路安全主要有系統安全、網路的安全、信息傳播安全、信息內容安全。具體如下:

1、系統安全

運行系統安全即保證信息處理和傳輸系統的安全,側重於保證系統正常運行。避免因為系統的崩演和損壞而對系統存儲、處理和傳輸的消息造成破壞和損失。避免由於電磁泄翻,產生信息泄露,干擾他人或受他人干擾。

2、網路的安全

網路上系統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戶口令鑒別,用戶存取許可權控制,數據存取許可權、方式控制,安全審計。安全問題跟踩。計算機病毒防治,數據加密等。

3、信息傳播安全

網路上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後果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它側重於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後果,避免公用網路上大雲自由傳翰的信息失控。

4、信息內容安全

網路上信息內容的安全側重於保護信息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避免攻擊者利用系統的安全漏洞進行竊聽、冒充、詐騙等有損於合法用戶的行為。其本質是保護用戶的利益和隱私。

(4)國外計算機網路安全擴展閱讀:

維護網路安全的工具有VIEID、數字證書、數字簽名和基於本地或雲端的殺毒軟體等構成。

1、Internet防火牆

它能增強機構內部網路的安全性。Internet防火牆負責管理Internet和機構內部網路之間的訪問。在沒有防火牆時,內部網路上的每個節點都暴露給Internet上的其它主機,極易受到攻擊。這就意味著內部網路的安全性要由每一個主機的堅固程度來決定,並且安全性等同於其中最弱的系統。

2、VIEID

在這個網路生態系統內,每個網路用戶都可以相互信任彼此的身份,網路用戶也可以自主選擇是否擁有電子標識。除了能夠增加網路安全,電子標識還可以讓網路用戶通過創建和應用更多可信的虛擬身份,讓網路用戶少記甚至完全不用去記那些煩人的密碼。

3、數字證書

CA中心採用的是以數字加密技術為核心的數字證書認證技術,通過數字證書,CA中心可以對互聯網上所傳輸的各種信息進行加密、解密、數字簽名與簽名認證等各種處理,同時也能保障在數字傳輸的過程中不被不法分子所侵入,或者即使受到侵入也無法查看其中的內容。

Ⅳ 去國外留學,學的是計算機和網路安全,想在國內筆記本再出去,請問一下我這個專業thinkpad和Ma

肯定Thinkpad啊。。。
不過國外電腦更便宜,你為啥要在國內買?又貴又次。
別以為Thinkpad就是全球一個質量,大陸是專供的

Ⅵ 有關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十條道德規范是什麼

Internet安全,是人們十分關注的問題。據有關方面的了解,2001年的愛蟲病毒與2002年的Code red蠕蟲在若干小時之內傳染了幾十萬台主機,每次造成10億美元左右的損失。有一份調查報告談到,截止2002年10月,有88%的網站承認,它們中間有90%已經安裝了防火牆和入侵監測等安全設備。但最後一年內有88%受到病毒傳染,而有關的表明,Internet具有free scale的性質,其感染病毒的域值,幾乎為零。所以國內外一些有識之士提出安全的「範式轉換」,例如國外對現在的安全範式提出過兩點看法:

1) 傳統的安全範式對Internet的「復雜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安全最麻煩的問題所在是「復雜性」。

2) 以往(例如歐洲)對於信息安全所採取的措施是建立防火牆、堵漏洞,但沒有從整體性、協同方面構建一個信息安全的網路環境。可以說網路的安全問題是組織管理和決策。

如果對Internet(或萬維網www)加以,WWW是機與網民構成的人 . 網相結合的系統,我們從系統的觀點來分析,WWW是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OCGS),這種系統是我國科學家於20世紀90年代提煉出來的,但網路專家往往對此不容易接受。我們曾經專門寫了一篇題為「Internet —— 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的文章,將在《 科學 》上發表專門討論這個問題,這里就不多說了。更為重要的是國內不僅提出像WWW這樣的開放復雜巨系統,而且於1992年提出處理OCGS的論,即與「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研討廳體系」,把各行各業的智慧、群體經驗、古今中外的安全知識與高性能計算機、海量儲存器、寬頻網路和數據融合、挖掘、過濾等技術結合起來,形成一個處理復雜問題及系統風險(Systemicrisks)決策的平台。研討廳體系的精要可概括如下:

1. 電腦是人腦研製出來的,在解決問題時,兩者應互相配合,以人為主,充分發揮兩者的積極作用。我國的一位家熊十力曾經把人的智慧(Human mind,心智或稱腦智)分為性智與量智兩類;性智一個人把握全面、定性的預測、判斷的能力,是通過文學等方面的培養與訓練而形成的;我國古代的讀書人所學的功課中,包括琴、棋、書、畫,這對一個人的修身養性起著重要作用。

性智可以說是形象思維的結果,難以用電腦模擬,人們對藝術、、繪畫等方面的創造與鑒賞能力等都是形象思維的體現。心智的另一部分稱為量智,量智是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計算,通過科學的訓練而形成的智慧。人們對的掌握與推導,用系統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屬於量智,是邏輯思維的體現。所以對青少年的培養來說,藝術與科學是兩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分析現在的電腦的體系結構,用電腦對量智進行模擬是有效的。人工智慧的研究表明了用電腦對邏輯思維的模擬,可以取得成功;但是用現在的電腦模擬形象思維基本上是行不通的。電腦畢竟是人研製出來的,是死的不是活的,我們用不著一定要電腦做它做不到的事。總而言之,明智的方法是人腦與電腦相結合;性智由人來創造與實現,而與量智有關的事由電腦來實現,這是合理而又有實效的途徑。從體繫上講,人作為系統中的成員,綜合到整個系統中去,利用並發揮人類和計算機各自的長處,把人和計算機結合起來形成新的體系。

2. 以「實踐論」為指導,把認識從定性提高到定量

面對未知的問題,採用綜合集成法進行分析與解決的過程如下:首先由專家或專家群體提出解決該問題的猜想,根據以往經驗性認識提出意見,這種意見或見解屬於「定性」性質;再利用精密科學中所用的建模方法(數學建模或計算機建模),用人機結合的方法建立和反復修改模型,達到從定性認識上升到總的定量的認識,這也可以說是專家們的大膽假設通過電腦包括信息網路加以細心求證的過程。這一過程需要計算機軟硬體環境,各種資料庫、知識庫以及信息網路的支持,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體現。

3. 以Internet為基礎,體現民主集中制,尋求科學與經驗相結合的解答

「綜合集成研討廳」可以看成是總體規劃信息革命思維工作方法的核心。它實際上是將我國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運用於科學技術的方法之中,並以Internet為工具系統,尋求科學與經驗相結合的解答。

一些從事網路安全的專家的看法歸納為:

1. Internet不是一般的系統,是開放,人在其中,與系統緊密耦合的復雜巨系統;

2. Internet是一個時時處處有人參預的、自適應的、不斷演化的,不斷涌現出新的整體特性的過程;

3. Internet的安全管理,不是一般管理手段的疊加和集成,而是綜合集成(metasynthesis)。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強調人的關鍵作用,是人網結合、人機結合,發揮各自的優勢。

在信息社會中網路將逐漸成為人們離不開的工作與生活中的必須品。眾多網民(上網的人)的行為必須有所規范,理所應當的必須遵循「網路道德原則」。下面引用北大出版《 信息科學技術與當代社會 》中,有關「網路行為規范」與「網路道德原則」的論點,作為進一步思考的。

(一) 網路行為規范

到為止,在Internet上,或在整個世界范圍內,一種全球性的網路規范並沒有形成,有的只是各地區、各組織為了網路正常運作而制訂的一些協會性、行業性計算機網路規范。這些規范由於考慮了一般道德要求在網路上的反映,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目前網路的基本需要,因此很多規范具有普遍的「網路規范」的特徵。而且,人們可以從不同的網路規范中抽取共相同的、普遍的東西出來,最終上升為人類普遍的規范和准則。

國外研究者認為,每個網民必須認識到:一個網民在接近大量的網路伺服器、地址、系統和人時,其行為最終是要負責任的。「Internet」或者「網路」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網路,它更是一個由成千上萬的個人組成的網路網路「社會」,就像你駕車要達到某個目的地一樣必須通過不同的路段,你在網路上實際也是在通過不同的網路「地段」,因此,參與到網路系統中的用戶不僅應該意識到「交通」或網路規則,也應認識到其他網路參與者的存在,即最終要認識到網路網路行為無論如何是要遵循一定的規范的。作為一個網路用戶,你可以被允許接受其他網路或者連接到網路上的計算機系統,但你也要認識到每個網路或系統都有它自己的規則和程序,在一個網路或系統中被允許的行為在另一個網路或系統中也許是受控制,甚至是被禁止的。因此,遵守其他網路的規則和程序也是網路用戶的責任,作為網路用戶要記住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一個用戶「能夠」採取一種特殊的行為並不意味著他「應該」採取那樣的行為。

因此,既然網路行為和其他社會一樣,需要一定的規范和原則,因而國外一些計算機和網路組織為其用戶制定了一系列相應的規范。這些規范涉及網路行為的方方面面,在這些規則和協議中,比較著名的是美國計算機倫會(Computer Ethics Institute)為計算機倫理學所制定的十條戒律( Ten Commandments),也可以說就是計算機行為規范,這些規范是一個計算機用戶在任何網路系統中都「應該」遵循的最基本的行為准則,它是從各種具體網路行為中概括出來的一般原則,它對網民要求的具體是:

1. 不計算機去傷害別人;

2. 不應干擾別人的計算機工作;

3. 不應窺探別人的文件;

4. 不應用計算機進行偷竊;

5. 不應用計算機作偽證;

6. 不應使用或拷貝你沒有付錢的軟體;

7. 不應未經許可而使用別人的計算機資源;

8. 不應盜用別人智力成果;

9. 應該考慮你所編的程序的社會後果

10. 應該以深思熟慮和慎重的方式來使用計算機。

再如,美國的計算機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Computing Machinery)是一個全國性的組織,它希望它的成員支持下列一般的倫理道德和職業行為規范:

1. 為社會和人類作出貢獻;

2. 避免傷害他人;

3. 要誠實可靠;

4. 要公正並且不採取歧視性行為;

5. 尊重包括版權和專利在內的財產權;

6. 尊重知識產權;

7. 尊重他人的隱私;

8. 保守秘密。
國外有些機構還明確劃定了那些被禁止的網路違規行為,即從反面界定了違反網路規范的行為類型,如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網路倫理聲明(the Network Ethics Statement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指出了六種不道德網路行為類型:

1. 有意地造成網路交通混亂或擅自闖入網路及其相聯的系統;

2. 商業性地或欺騙性地利用大學計算機資源;

3. 偷竊資料、設備或智力成果;

4. 未經許可接近他人的文件;

5. 在公共用戶場合做出引起混亂或造成破壞的行動;

6. 偽造函件信息。

上面所列的「規范」的兩方面內容,一是「應該」和「可以」做的行為,二是「不應該」和「不可以」做的行為。事實上,無論第一類還是第二類,都與已經確立的基本「規范」相關,只有確立了基本規范,人們才能對究竟什麼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行為作出具體判斷。

Ⅶ 計算機信息安全在國外發展趨勢

國外目前不僅在密碼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做的很好,而且在實際應用方面也做的非常好。制定了一系列的密碼標准,特別規范。演算法的徵集和討論都已經公開化,但密碼技術作為一種關鍵技術,各國都不會放棄自主權和控制權,都在爭奪霸權地位。美國這次徵集AES的活動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歐洲和日本就不願意袖手旁觀,他們也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其計劃比美國更宏大,投資力度更大。我國在密碼基礎理論的某些方面的研究做的很好,但在實際應用方面與國外的差距較大,沒有自己的標准,也不規范。
目前最為人們所關注的實用密碼技術是PKI技術。國外的PKI應用已經開始,開發PKI的廠商也有多家。許多廠家,如Baltimore,Entrust等推出了可以應用的PKI產品,有些公司如VerySign等已經開始提供PKI服務。網路許多應用正在使用PKI技術來保證網路的認證、不可否認、加解密和密鑰管理等。盡管如此,總的說來PKI技術仍在發展中。按照國外一些調查公司的說法,PKI系統僅僅還是在做示範工程。IDC公司的Internet安全知深分析家認為:PKI技術將成為所有應用的計算基礎結構的核心部件,包括那些越出傳統網路界限的應用。B2B電子商務活動需要的認證、不可否認等只有PKI產品才有能力提供這些功能。
目前國際上對非數學的密碼理論與技術(包括信息隱形,量子密碼,基於生物特徵的識別理論與技術等)非常關注,討論也非常活躍。信息隱藏將在未來網路中保護信息免於破壞起到重要作用,信息隱藏是網路環境下把機密信息隱藏在大量信息中不讓對方發覺的一種方法。特別是圖象疊加、數字水印、潛信道、隱匿協議等的理論與技術的研究已經引起人們的重視。1996年以來,國際上召開了多次有關信息隱藏的專業研討會。基於生物特徵(比如手形、指紋、語音、視網膜、虹膜、臉形、DNA等)的識別理論與技術已有所發展,形成了一些理論和技術,也形成了一些產品,這類產品往往由於成本高而未被廣泛採用。1969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Wiesner創造性地提出了共軛編碼的概念,遺憾的是他的這一思想當時沒有被人們接受。十年後,源於共軛編碼概念的量子密碼理論與技術才取得了令人驚異的進步,已先後在自由空間和商用光纖中完成了單光子密鑰交換協議,英國BT實驗室通過30公里的光纖信道實現了每秒20k比特的密鑰分配。近年來,英、美、日等國的許多大學和研究機構競相投入到量子密碼的研究之中,更大的計劃在歐洲進行。到目前為止,主要有三大類量子密碼實現方案:一是基於單光子量子信道中測不準原理的;二是基於量子相關信道中Bell原理的;三是基於兩個非正交量子態性質的。但有許多問題還有待於研究。比如,尋找相應的量子效應以便提出更多的量子密鑰分配協議,量子加密理論的形成和完善,量子密碼協議的安全性分析方法研究,量子加密演算法的開發,量子密碼的實用化等。總的來說,非數學的密碼理論與技術還處於探索之中。
密碼技術特別是加密技術是信息安全技術中的核心技術,國家關鍵基礎設施中不可能引進或採用別人的加密技術,只能自主開發。目前我國在密碼技術的應用水平方面與國外還有一定的差距。國外的密碼技術必將對我們有一定的沖擊力,特別是在加入WTO組織後這種沖擊力只會有增無減。有些做法必須要逐漸與國際接軌,不能再採用目前這種關門造車的做法,因此,我們必須要有我們自己的演算法,自己的一套標准,自己的一套體系,來對付未來的挑戰。實用密碼技術的基礎是密碼基礎理論,沒有好的密碼理論不可能有好的密碼技術、也不可能有先進的、自主的、創新的密碼技術。因此,首先必須持之以恆地堅持和加強密碼基礎理論研究,與國際保持同步,這方面的工作必須要有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另一方面,密碼理論研究也是為了應用,沒有應用的理論是沒有價值的。我們應在現有理論和技術基礎上充分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形成自主的、創新的密碼技術以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歐洲大計劃NESSIE工程必將大大推動密碼學的研究和發展,我們應予以密切關注.

Ⅷ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詳細解釋

計算機網路安全概述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互聯網路(Internet)起源於1969年的ARPANet,最初用於軍事目的,1993年開始用於商業應用,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到目前為止,互連網已經覆蓋了175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千萬台計算機,用戶數量超過一億。隨著計算機網路的普及,計算機網路的應用向深度和廣度不斷發展。企業上網、政府上網、網上學校、網上購物......,一個網路化社會的雛形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在網路給人們帶來巨大的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網路信息的安全保密問題就是其中之一。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一.網路信息安全的涵義上海共享網
網路信息既有存儲於網路節點上信息資源,即靜態信息,又有傳播於網路節點間的信息,即動態信息。而這些靜態信息和動態信息中有些是開放的,如廣告、公共信息等,有些是保密的,如:私人間的通信、政府及軍事部門、商業機密等。網路信息安全一般是指網路信息的機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及真實性(Authenticity)。網路信息的機密性是指網路信息的內容不會被未授權的第三方所知。網路信息的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儲或傳輸時不被修改、破壞,不出現信息包的丟失、亂序等,即不能為未授權的第三方修改。信息的完整性是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破壞信息的完整性是影響信息安全的常用手段。當前,運行於互聯網上的協議(如TCP/IP)等,能夠確保信息在數據包級別的完整性,即做到了傳輸過程中不丟信息包,不重復接收信息包,但卻無法制止未授權第三方對信息包內部的修改。網路信息的可用性包括對靜態信息的可得到和可操作性及對動態信息內容的可見性。網路信息的真實性是指信息的可信度,主要是指對信息所有者或發送者的身份的確認。上海共享網
前不久,美國計算機安全專家又提出了一種新的安全框架,包括:機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真實性(Authenticity)、實用性(Utility)、佔有性(Possession),即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實用性、佔有性,認為這樣才能解釋各種網路安全問題:網路信息的實用性是指信息加密密鑰不可丟失(不是泄密),丟失了密鑰的信息也就丟失了信息的實用性,成為垃圾。網路信息的佔有性是指存儲信息的節點、磁碟等信息載體被盜用,導致對信息的佔用權的喪失。保護信息佔有性的方法有使用版權、專利、商業秘密性,提供物理和邏輯的存取限制方法;維護和檢查有關盜竊文件的審記記錄、使用標簽等。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二.攻擊互聯網路安全性的類型上海共享網
對互聯網路的攻擊包括對靜態數據的攻擊和對動態數據的攻擊。 對靜態數據的攻擊主要有:上海共享網
口令猜測:通過窮舉方式搜索口令空間,逐一測試,得到口令,進而非法入侵系統。上海共享網
IP地址欺騙:攻擊者偽裝成源自一台內部主機的一個外部地點傳送信息包,這些信息包中包含有內部系統的源IP地址,冒名他人,竊取信息。上海共享網
指定路由:發送方指定一信息包到達目的站點的路由,而這條路由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繞過設有安全控制的路由。上海共享網
根據對動態信息的攻擊形式不同,可以將攻擊分為主動攻擊和被動攻擊兩種。上海共享網
被動攻擊主要是指攻擊者監聽網路上傳遞的信息流,從而獲取信息的內容(interception),或僅僅希望得到信息流的長度、傳輸頻率等數據,稱為流量分析(traffic analysis)。被動攻擊和竊聽示意圖如圖1、圖2所示: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除了被動攻擊的方式外,攻擊者還可以採用主動攻擊的方式。主動攻擊是指攻擊者通過有選擇的修改、刪除、延遲、亂序、復制、插入數據流或數據流的一部分以達到其非法目的。主動攻擊可以歸納為中斷、篡改、偽造三種(見圖3)。中斷是指阻斷由發送方到接收方的信息流,使接收方無法得到該信息,這是針對信息可用性的攻擊(如圖4)。篡改是指攻擊者修改、破壞由發送方到接收方的信息流,使接收方得到錯誤的信息,從而破壞信息的完整性(如圖5)。偽造是針對信息的真實性的攻擊,攻擊者或者是首先記錄一段發送方與接收方之間的信息流,然後在適當時間向接收方或發送方重放(playback)這段信息,或者是完全偽造一段信息流,冒充接收方可信任的第三方,向接收方發送。(如圖6)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三。網路安全機制應具有的功能上海共享網
由於上述威脅的存在,因此採取措施對網路信息加以保護,以使受到攻擊的威脅減到最小是必須的。一個網路安全系統應有如下的功能:上海共享網
1.身份識別:身份識別是安全系統應具備的最基本功能。這是驗證通信雙方身份的有效手段,用戶向其系統請求服務時,要出示自己的身份證明,例如輸入User ID和Password。而系統應具備查驗用戶的身份證明的能力,對於用戶的輸入,能夠明確判別該輸入是否來自合法用戶。上海共享網
2.存取許可權控制:其基本任務是防止非法用戶進入系統及防止合法用戶對系統資源的非法使用。在開放系統中,網上資源的使用應制訂一些規定:一是定義哪些用戶可以訪問哪些資源,二是定義可以訪問的用戶各自具備的讀、寫、操作等許可權。上海共享網
3.數字簽名:即通過一定的機制如RSA公鑰加密演算法等,使信息接收方能夠做出「該信息是來自某一數據源且只可能來自該數據源」的判斷。上海共享網
4.保護數據完整性:既通過一定的機制如加入消息摘要等,以發現信息是否被非法修改,避免用戶或主機被偽信息欺騙。上海共享網
5.審計追蹤:既通過記錄日誌、對一些有關信息統計等手段,使系統在出現安全問題時能夠追查原因。上海共享網
密鑰管理:信息加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徑,以密文方式在相對安全的信道上傳遞信息,可以讓用戶比較放心地使用網路,如果密鑰泄露或居心不良者通過積累大量密文而增加密文的破譯機會,都會對通信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對密鑰的產生、存儲、傳遞和定期更換進行有效地控制而引入密鑰管理機制,對增加網路的安全性和抗攻擊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四。網路信息安全常用技術上海共享網
通常保障網路信息安全的方法有兩大類:以「防火牆」技術為代表的被動防衛型和建立在數據加密、用戶授權確認機制上的開放型網路安全保障技術。上海共享網
1.防火牆技術:「防火牆」(Firewall)安全保障技術主要是為了保護與互聯網相連的企業內部網路或單獨節點。它具有簡單實用的特點,並且透明度高,可以在不修改原有網路應用系統的情況下達到一定的安全要求。防火牆一方面通過檢查、分析、過濾從內部網流出的IP包,盡可能地對外部網路屏蔽被保護網路或節點的信息、結構,另一方面對內屏蔽外部某些危險地址,實現對內部網路的保護。上海共享網
2.數據加密與用戶授權訪問控制技術:與防火牆相比,數據加密與用戶授權訪問控制技術比較靈活,更加適用於開放網路。用戶授權訪問控制主要用於對靜態信息的保護,需要系統級別的支持,一般在操作系統中實現。數據加密主要用於對動態信息的保護。前面已經提到,對動態數據的攻擊分為主動攻擊和被動攻擊,我們注意到,對於主動攻擊,雖無法避免,但卻可以有效的檢測;而對於被動攻擊,雖無法檢測,但卻可以避免,而實現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數據加密。數據加密實質上是對以符號為基礎的數據進行移位和置換的變換演算法。這種變換是受稱為密鑰的符號串控制的。在傳統的加密演算法中,加密密鑰與解密密鑰是相同的,或者可以由其中一個推知另一個,稱為對稱密鑰演算法。這樣的密鑰必須秘密保管,只能為授權用戶所知,授權用戶既可以用該密鑰加密信息,也可以用該密鑰解密信息。DES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是對稱加密演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它是IBM公司W.tuchman 和C.meyer 在1971年到1972年研製成功的,在1977年5月由美國國家標准局頒部為數據加密標准。DES可以對任意長度的數據加密,密鑰長度64比特,實際可用密鑰長度56比特,加密時首先將數據分為64比特的數據塊,採用ECB(Electronic CodeBook)、CBC(Ciper Block Chaining)、CFB(Ciper Block Feedback)等模式之一,每次將輸入的64比特明文變換為64比特密文。最終,將所有輸出數據塊合並,實現數據加密。如果加密、解密過程各有不相乾的密鑰,構成加密、解密密鑰對,則稱這種加密演算法為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或稱為公鑰加密演算法,相應的加密、解密密鑰分別稱為公鑰、私鑰。在公鑰加密演算法下,公鑰是公開的,任何人可以用公鑰加密信息,再將密文發送給私鑰擁有者;私鑰是保密的,用於解密其接收的公鑰加密過的信息。典型的公鑰加密演算法如RSA (Ronald L Rivest,Adi Shamir,Leonard Adleman),是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加密演算法。在互聯網上的數據安全傳輸,如Netscape Navigator 和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都使用了該演算法。RSA演算法建立在大數因子分解的復雜性上,簡單來說,先選取兩個素數p、q,一般要求兩數均大於10的100次冪,計算 n=p*q,z=(p - 1)*(q - 1),選擇一個與z互質的數d,找一個數e滿足d*e ≡1 (mod z),將(e,n)作為公鑰,將(d,z)作為密鑰。RSA的保密性在於n的分解難度上,如果n分解成功,則可推知(d,z),也就無保密性可言了。上海共享網
有了信息加密的手段,我們就可以對動態信息採取保護措施了。為了防止信息內容泄露,我們可以將被傳送的信息加密,使信息以密文的形式在網路上傳輸。這樣,攻擊者即使截獲了信息,也只是密文,而無法知道信息的內容。為了檢測出攻擊者篡改了消息內容,可以採用認證的方法,即或是對整個信息加密,或是由一些消息認證函數(MAC函數)生成消息認證碼(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再對消息認證碼加密,隨信息一同發送。攻擊者對信息的修改將導致信息與消息認證碼的不一致,從而達到檢測消息完整性的目的。為了檢測出攻擊者偽造信息,可以在信息中加入加密的消息認證碼和時間戳,這樣,若是攻擊者發送自己生成的信息,將無法生成對應的消息認證碼,若是攻擊者重放以前的合法信息,接收方可以通過檢驗時間戳的方式加以識別。上海共享網
上海共享網
五。對網路信息安全的前景的展望上海共享網
隨著網路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網路安全面臨的挑戰也在增大。一方面,對網路的攻擊方式層出不窮:1996年以報道的攻擊方式有400種,1997年達到 1000種,1998年即達到4000種,兩年間增加了十倍,攻擊方式的增加意味著對網路威脅的增大;隨著硬體技術和並行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計算能力迅速提高,原來認為安全的加密方式有可能失效,如1994年4月26日,人們用計算機破譯了RSA發明人17年前提出的數學難題:一個129位數數字中包含的一條密語,而在問題提出時預測該問題用計算機需要850萬年才能分解成功;針對安全通信措施的攻擊也不斷取得進展,如1990年6月20日美國科學家找到了155位大數因子的分解方法,使「美國的加密體制受到威脅」。另一方面,網路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使人們對網路依賴的程度增大,對網路的破壞造成的損失和混亂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這些網路信息安全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網路信息安全學科的地位越顯得重要,網路信息安全必然隨著網路應用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上海共享網

Ⅸ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網路安全專業好嗎

這些有很多的因素:包括學術實力,博士數量,碩士數量等等,但是這不能代表就說喬治華盛大學就不好
目前美國喬治華盛大學在美國
綜合排名:50

學校類型:私立 - 綜合性大學

所在地:美國 哥倫比亞特區 哥倫比亞特區

錄取率:33.00%

每年學費:13萬(人民幣)

是否有獎學金:是

在校生人數:25000

開學時間:秋季,春季
喬治·華盛頓大學經過近200年的發展,已具備一流的科研教學實力。學校在政治、法學、國際關系等政治相關學科的實力最為雄厚。除此之外,學校在物
理、醫學、商科等領域也具備很強的實力,生物科學專業研究生院排名第95位,計算機專業研究生院排名第79位,商業專業研究生院排名第55位,教育學專業

Ⅹ 計算機 網路安全碩士去英國好還是美國好

主要看您的成績和畢業的學校。美國大學要GRE,英國大學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