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連接 » 在計算機網路的硬體組成中為減輕

在計算機網路的硬體組成中為減輕

發布時間: 2022-05-28 07:30:55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組成

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組成
1 .廣域網的基本組成與結構
廣域網一般由主計算機、終端、通信處理機和通信設備等網路單元經通信線路連接組成。下面將常用的幾個網路單元作一些說明。
(1) 主機
主機是計算機網路中承擔數據處理的計算機系統。主機應具有完善的管理(實時或交互分時)能力的硬體和操作系統,並具有相應的介面。
(2) 終端
終端是網路中用量大、分布廣的設備,直接面對用戶,實現人機對話,並通過它與網路進行聯系。終端種類很多,如鍵盤顯示器、智能終端、會話型終端、圖形終端等等。
(3) 通信處理機
通信處理機也稱通信控制處理機或前端處理機,是主計算機與通信線路單元之間連接的計算機,負責通信控制和通信處理工作。它可以連接多台主計算機,也可將多個終端接入網內,通信處理機是為減輕計算機負擔、提高主計算機效率而設置的。
(4) 通信設備
通信設備是數據傳輸設備,包括集中器、信號變換器 ( 數據機 ) 和多路復用器等。集中器的作用是把若干個終端用低速線路先集中起來,連接到高速線路上,經高速線路再與通信處理機連接,用以提高通信效率,減少通信費用。在區域網中,集中器主要用於將多台工作站集中起來連接到主幹線上;信號變換器提供不同信號之間的變換,不同傳輸介質採用不同類型的信號變換器。當用電話線作為傳輸線時,電話線只能傳輸模擬信號,但主計算機和終端輸出的是數字信號,因此在通信線路與主計算機、通信處理機和終端之間均需接入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相互轉換的變換器。
(5) 通信線路
通信線路用來連接上述組成部分。按數據信號的傳輸速率不同,通信線路分高速、中低速和低速三種。一般終端與計算機、通信處理機及集中器之間採用低速通信線路。各計算機之間,包括主計算機與通信處理機之間及通信處理機之間採用高速通信線路。通信線路可採用電纜、光導纖維等有線通信線路,亦可採用微波、通信衛星等無線通信線路。 2 .區域網的基本組成與結構
區域網的基本組成與廣域網相似,但由於區域網的覆蓋范圍與規模較小,故有些方面與廣域網不同。例如,區域網沒有通信處理機,通信處理功能由網卡實現。區域網在邏輯與物理結構上與廣域網相比都有明顯不同,其基本組成部件如下:
(1) 伺服器( Server )
伺服器是區域網的核心,根據它在網路中所起的作用,還可以進一步分為文件伺服器、列印伺服器和通信伺服器。文件伺服器能將大容量磁碟空間提供給網上客戶機使用,接收客戶機提出的數據處理和文件存取請求,向用戶(客戶機)提供各種服務。列印伺服器接收來自客戶機的列印任務。通信伺服器主要負責網與網之間的通信和提供各種數據機等多種介面。
(2) 客戶機( Client )
客戶機又稱為用戶工作站,是用戶與網路應用介面設備,一般多由微機擔任。每一個客戶機既要運行本機的進程又要和伺服器打交道,同時,還可能接受來自於其它工作站的信息。它在網中和其它工作站一起構成了可進行分布式處理的環境。它還可分享網上的資源,並可為其它工作站提供必要的支持。
(3) 對等機( Peers )
對等機既可作為伺服器,又可作為客戶機使用。一般它都具有一定的資源,像內存、軟硬碟等外設及各種軟體(各種應用軟體和資料庫等)。對等機既可享用其它設備的資源,又能為其他用戶提供資源服務。

Ⅱ 計算機網路由什麼組成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包括:計算機、網路操作系統、傳輸介質(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無線網路的傳輸介質就是空間)以及相應的應用軟體四部分。

雖然網路類型的劃分標准各種各樣,但是從地理范圍劃分是一種大家都認可的通用網路劃分標准。按這種標准可以把各種網路類型劃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四種。

區域網一般來說只能是一個較小區域內,城域網是不同地區的網路互聯,不過在此要說明的一點就是這里的網路劃分並沒有嚴格意義上地理范圍的區分,只能是一個定性的概念。


(2)在計算機網路的硬體組成中為減輕擴展閱讀

計算機網路的社會背景:

中國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早期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但受益於計算機網路設備行業生產技術不斷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場不斷擴大,我國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發展十分迅速。

近兩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逐漸消退,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獲得良好發展機遇,中國已成為全球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行業重點發展市場。

Ⅲ 計算機網路硬體系統包括哪些主要硬體

計算機網路的硬體系統通常由五部分組成:文件伺服器、工作站(包括終端)、傳輸介質、網路連接硬體和外部設備。

1、文件伺服器的介紹

文件伺服器一般要求是配備了高性能CPU系統的微機,它充當網路的核心。除了管理整個網路上的事務外,它還必須提供各種資源和服務。

2、傳輸介質的介紹

傳輸介質是通信網路中發送方和接受方之間的物理通路,在區域網中就是用來連接伺服器和工作站的電纜線。目前常用的網路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多用於區域網)、同軸電纜和光纜等。

3、工作站的介紹

工作站可以說是一種智能型終端,它從文件伺服器取出程序和數據後,能在本站進行處理,一般有有盤和無盤之分。

4、網路連接硬體和外部設備的介紹

常用的網路連接硬體有網路介面卡(NIC)、集線器(HUB)、中繼器(Repeater)以及數據機等。而列印機、掃描儀、繪圖儀以及其它任何可為工作站共享的設備都能被稱為外部設備。

(3)在計算機網路的硬體組成中為減輕擴展閱讀:

隨著分布式網路操作系統和分布式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出現,要求網路伺服器不僅要具有文件伺服器功能,而且要能夠處理用戶提交的任務。

簡單地說就是當某一網路工作站要對共享數據進行操作時,具體控制操作的不僅是工作上的處理器,還應有網路伺服器上的處理器,即網路中有多個處理器為一個事務進行處理,具有這種能執行用戶應用程序功能的伺服器叫應用程序伺服器。

人們所說的一般微機區域網中的工作站並不共享網路伺服器的cpu資源,如果有了應用程序伺服器就可以實現了。若應用程序是一個資料庫管理系統,則有時也稱之為資料庫伺服器。

按照網路伺服器的設計思想分類,一般把伺服器分成三種類型,一種是入門級伺服器,有時我們也稱為pc伺服器;一種是工作伺服器,在中小企業的業務部門里使用,有時我們也稱為部門級或工作組級伺服器。還有一種就是企業級伺服器,一般擔當企業的整體網路部署。

Ⅳ 計算機網路由哪兩部分組成,各自的作用是什麼

1、計算機網路分成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兩部分。

通信子網的功能:負責全網的數據通信;

資源子網的功能:提供各種網路資源和網路服務,實現網路的資源共享。

2、網路硬體系統和網路軟體系統。

網路硬體系統:主要包括有:網路伺服器、網路工作站、網路適配器、傳輸介質等。

網路軟體系統:主要包括有:網路操作系統軟體、網路通信協議、網路工具軟體、網路應用軟體等。

(4)在計算機網路的硬體組成中為減輕擴展閱讀:

一些相互連接的、以共享資源為目的的、自治的計算機的集合。若按此定義,則早期的面向終端的網路都不能算是計算機網路,而只能稱為聯機系統(因為那時的許多終端不能算是自治的計算機)。

但隨著硬體價格的下降,許多終端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因而「終端」和「自治的計算機」逐漸失去了嚴格的界限。若用微型計算機作為終端使用,按上述定義,則早期的那種面向終端的網路也可稱為計算機網路。

從用戶角度看,計算機網路是這樣定義的:存在著一個能為用戶自動管理的網路操作系統。由它調用完成用戶所調用的資源,而整個網路像一個大的計算機系統一樣,對用戶是透明的。

一個比較通用的定義是:利用通信線路將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和通信設備按不同的形式連接起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及協議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系統。

從整體上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區域的計算機與專門的外部設備用通信線路互聯成一個規模大、功能強的系統,從而使眾多的計算機可以方便地互相傳遞信息,共享硬體、軟體、數據信息等資源。簡單來說,計算機網路就是由通信線路互相連接的許多自主工作的計算機構成的集合體。

最簡單的計算機網路就只有兩台計算機和連接它們的一條鏈路,即兩個節點和一條鏈路。

Ⅳ 計算機網路硬體由哪些部件組成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和網路系統軟體組成的,從硬體來看主要有下列組成部分:

(1)終端:用戶進入網路所用的設備,如電傳打字機、鍵盤顯示器、計算機等。在區域網中,終端一般由微機擔任,叫工作站,用戶通過工作站共享網上資源。

(2)主機:有於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網路控制的計算機系統,其中包括外部設備、操作系統及其它軟體。在區域網中,主機一般由較高檔的計算機(如486和586機)擔任,叫伺服器,它應具有豐富的資源,如大容量硬碟、足夠的內存和各種軟體等。

(3)通信處理機:在接有終端的通信線路和主機之間設置的通信控制處理機器,分擔數據交換和各種通信的控制和管理。在區域網中,一般不設通訊處理機,直接由主機承擔通信的控制和管理任務。

(4)本地線路:指把終端與節點蔌主機連接起來的線路,其中包括集中器或多路器等。它是一種低速線路,費用和效率均較低。

也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它們是資源子網、通信子網和通信協議。所謂通信子網就是計算機網路中負責數據通信的部分;資源子網是計算機網路中面向用戶的部分,負責全網路面向應用的數據處理工作;而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和約定就稱為通信協議,它的存在與否是計算機網路與一般計算機互連系統的根本區別。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應該更能明白計算機網路為什麼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發展的產物了謝謝,希望採納。

Ⅵ 計算機網路硬體由哪些部件組成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由計算機系統、數據通信和網路系統軟體組成的,從硬體來看主要有下列組成部分:

(1)終端:用戶進入網路所用的設備,如電傳打字機、鍵盤顯示器、計算機等。在區域網中,終端一般由微機擔任,叫工作站,用戶通過工作站共享網上資源。

(2)主機:有於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網路控制的計算機系統,其中包括外部設備、操作系統及其它軟體。在區域網中,主機一般由較高檔的計算機(如486和586機)擔任,叫伺服器,它應具有豐富的資源,如大容量硬碟、足夠的內存和各種軟體等。

(3)通信處理機:在接有終端的通信線路和主機之間設置的通信控制處理機器,分擔數據交換和各種通信的控制和管理。在區域網中,一般不設通訊處理機,直接由主機承擔通信的控制和管理任務。

(4)本地線路:指把終端與節點蔌主機連接起來的線路,其中包括集中器或多路器等。它是一種低速線路,費用和效率均較低。

也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它們是資源子網、通信子網和通信協議。所謂通信子網就是計算機網路中負責數據通信的部分;資源子網是計算機網路中面向用戶的部分,負責全網路面向應用的數據處理工作;而通信雙方必須共同遵守的規則和約定就稱為通信協議,它的存在與否是計算機網路與一般計算機互連系統的根本區別。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應該更能明白計算機網路為什麼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發展的產物了謝謝,希望採納。

Ⅶ 計算機網路的系統組成有哪些

計算機網路系統是一個集計算機硬體設備、通信設施、軟體系統及數據處理能力為一體的,能夠實現資源共享的現代化綜合服務系統。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組成可分為三個部分,即硬體系統,軟體系統及網路信息系統。

1. 硬體系統
硬體系統是計算機網路的基礎。硬體系統有計算機、通信設備、連接設備及輔助設備組成,如圖1.6.4所示。硬體系統中設備的組合形式決定了計算機網路的類型。下面介紹幾種網路中常用的硬體設備。

⑴伺服器

伺服器是一台速度快,存儲量大的計算機,它是網路系統的核心設備,負責網路資源管理和用戶服務。伺服器可分為文件伺服器、遠程訪問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列印伺服器等,是一台專用或多用途的計算機。在互聯網中,伺服器之間互通信息,相互提供服務,每台伺服器的地位是同等的。伺服器需要專門的技術人員對其進行管理和維護,以保證整個網路的正常運行。

⑵工作站

工作站是具有獨立處理能力的計算機,它是用戶向伺服器申請服務的終端設備。用戶可以在工作站上處理日常工作,並隨時向伺服器索取各種信息及數據,請求伺服器提供各種服務(如傳輸文件,列印文件等等)。

⑶網卡

網卡又稱為網路適配器,它是計算機和計算機之間直接或間接傳輸介質互相通信的介面,它插在計算機的擴展槽中。一般情況下,無論是伺服器還是工作站都應安裝網卡。網卡的作用是將計算機與通信設施相連接,將計算機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通信線路能夠傳送的電子信號或電磁信號。網卡是物理通信的瓶頸,它的好壞直接影響用戶將來的軟體使用效果和物理功能的發揮。目前,常用的有10Mbps、100Mbps和10Mbps/100Mbps自適應網卡,網卡的匯流排形式有ISA和PCI兩種。

⑷數據機

數據機(Modem)是一種信號轉換裝置。它可以把計算機的數字信號「調制」成通信線路的模擬信號,將通信線路的模擬信號「解調」回計算機的數字信號。數據機的作用是將計算機與公用電話線相連接,使得現有網路系統以外的計算機用戶,能夠通過撥號的方式利用公用電話網訪問計算機網路系統。這些計算機用戶被稱為計算機網路的增值用戶。增值用戶的計算機上可以不安裝網卡,但必須配備一個數據機。

⑸集線器

集線器(Hub)是區域網中使用的連接設備。它具有多個埠,可連接多台計算機。在區域網中常以集線器為中心,用雙絞線將所有分散的工作站與伺服器連接在一起,形成星形拓撲結構的區域網系統。這樣的網路連接,在網上的某個節點發生故障時,不會影響其他節點的正常工作。

集線器分為普通型和交換型(Switch),交換型的傳輸效率比較高,目前用的較多。集線器的傳輸速率有10Mbps、100Mbps和10Mbps/100Mbps自適應的。

⑹網橋

網橋(Bridge)也是區域網使用的連接設備。網橋的作用是擴展網路的距離,減輕網路的負載。在區域網中每條通信線路的長度和連接的設備數都是有最大限度的,如果超載就會降低網路的工作性能。對於較大的區域網可以採用網橋將負擔過重的網路分成多個網路段,當信號通過網橋時,網橋會將非本網段的信號排除掉(即過濾),使網路信號能夠更有效地使用信道,從而達到減輕網路負擔的目的。由網橋隔開的網路段仍屬於同一區域網,網路地址相同,但分段地址不同。

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互聯網中使用的連接設備。它可以將兩個網路連接在一起,組成更大的網路。被連接的網路可以是區域網也可以是互聯網,連接後的網路都可以稱為互聯網。路由器不僅有網橋的全部功能,還具有路徑的選擇功能。路由器可根據網路上信息擁擠的程度,自動地選擇適當的線路傳遞信息。

在互聯網中,兩台計算機之間傳送數據的通路會有很多條,數據包(或分組)從一台計算機出發,中途要經過多個站點才能到達另一台計算機。這些中間站點通常是由路由器組成的,路由器的作用就是為數據包(或分組)選擇一條合適的傳送路徑。用路由器隔開的網路屬於不同的區域網地址。

2. 軟體系統
計算機網路中的軟體按其功能可以劃分為數據通信軟體、網路操作系統和網路應用軟體。

⑴數據通信軟體

數據通信軟體是指按著網路協議的要求,完成通信功能的軟體。

⑵網路操作系統

網路操作系統是指能夠控制和管理網路資源的軟體。網路操作系統的功能作用在兩個級別上:在伺服器機器上,為在伺服器上的任務提供資源管理;在每個工作站機器上,向用戶和應用軟體提供一個網路環境的「窗口」。這樣,向網路操作系統的用戶和管理人員提供一個整體的系統控制能力。網路伺服器操作系統要完成目錄管理,文件管理,安全性,網路列印,存儲管理,通信管理等主要服務。工作站的操作系統軟體主要完成工作站任務的識別和與網路的連接。即首先判斷應用程序提出的服務請求是使用本地資源還是使用網路資源。若使用網路資源則需完成與網路的連接。常用的網路操作系統有:Net ware系統、Windows NT系統、Unix 系統和Linux系統等。

⑶網路應用軟體

網路應用軟體是指網路能夠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的軟體。如瀏覽查詢軟體,傳輸軟體,遠程登錄軟體,電子郵件等等。

⒊ 網路信息系統
網路信息系統是指以計算機網路為基礎開發的信息系統。如各類網站、基於網路環境的管理信息系統等

Ⅷ 計算機網路硬體通常由那四部份組成

計算機網路的硬體系統通常由五部分組成:文件伺服器、工作站(包括終端)、傳輸介質、網路連接硬體和外部設備。文件伺服器一般要求是配備了高性能CPU系統的微機,它充當網路的核心。除了管理整個網路上的事務外,它還必須提供各種資源和服務。而工作站可以說是一種智能型終端,它從文件伺服器取出程序和數據後,能在本站進行處理,一般有有盤和無盤之分。接下來談談傳輸介質,它是通信網路中發送方和接受方之間的物理通路,在區域網中就是用來連接伺服器和工作站的電纜線。目前常用的網路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多用於區域網)、同軸電纜和光纜等。常用的網路連接硬體有網路介面卡(NIC)、集線器(HUB)、中繼器(Repeater)以及數據機(Modem)等。而列印機、掃描儀、繪圖儀以及其它任何可為工作站共享的設備都能被稱為外部設備。

Ⅸ 計算機網路硬體系統包括哪些主要硬體,他們的用途分別是什麼

一、計算機硬體五大功能部分

1.運算器 運算器又稱算術邏輯單元(Arithmetic Logic Unit簡稱ALU)。它是計算機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的部件,包括算術運算(加、減、乘、除等)和邏輯運算(與、或、非、異或、比較等)。

2.控制器 控制器負責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並對指令進行解碼;根據指令的要求,按時間的先後順序,負責向其它各部件發出控制信號,保證各部件協調一致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種操作。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解碼器、程序計數器、操作控制器等組成。

硬體系統的核心是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 CPU)。它主要由控制器、運算器等組成,並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製成的晶元,又稱微處理器晶元。

3.存儲器
存儲器是計算機記憶或暫存數據的部件。計算機中的全部信息,包括原始的輸入數據。經過初步加工的中間數據以及最後處理完成的有用信息都存放在存儲器中。而且,指揮計算機運行的各種程序,即規定對輸入數據如何進行加工處理的一系列指令也都存放在存儲器中。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內存)和外存儲器(外存)兩種。

4.輸入設備
輸入設備是給計算機輸入信息的設備。它是重要的人機介面,負責將輸入的信息(包括數據和指令)轉換成計算機能識別的二進制代碼,送入存儲器保存。

5.輸出設備
輸出設備是輸出計算機處理結果的設備。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將這些結果轉換成便於人們識別的形式。

二、電腦主機包含的硬體及其功能

計算機硬體是指有形的物理設備,它是計算機系統中實際物理裝置的總稱。
中央處理器、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匯流排等五個部分。
中央處理器:用來對數據進行各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是計算機的執行單元。
主存儲器:也稱內存,直接與CPU相連,是計算機中的工作存儲器,計算機當前正在運行的程序與數據必須存放在主存內。存取速度快,但存儲容量小。
輔助存儲器:也稱外存,存儲容量大,幾乎存放計算機中所有的信息,在計算機實際執行程序和加式處理數據時,輔助存儲器中的信息需要先傳送入內存後才能被CPU使用。
輸入輸出設備:簡稱I/O設備,是計算機與外界聯系的橋梁,輸入設備是指能向計算機系統輸入信息的設備,包括鍵盤、滑鼠、掃描儀等。輸出設備是指能從計算機系統國輸出信息的設備,包括顯示器、列印機、繪圖儀等。
匯流排:是連接計算機中CPU、內存、輔存、各種輸入輸出部件的一組物理信號線及其相關的控制電路,是計算機中用於在各部件間運載信息的公共機構。
常見的
主板-相當於軀干,所有內置配件都在上面
CPU -負責處理信息,相當於人的大腦
內存條-儲存CPU要處理的臨時信息(現在一般用512M,1024MB)
硬碟-儲存數據(文件)用的(現在一般用160G,200G);
顯卡-負責將圖像顯示到顯示器上(有些用戶不用獨立顯卡的,比如就用來辦公、上網、聊天用的用集成顯卡就夠用了,對於玩游戲的用戶來說當然是獨立顯卡的比較好,常見GeForce6600GT,GeForce 7300GT等);
光碟機-放光碟用的,也包括刻錄機(軟體光碟、游戲光碟、VCD DVD等 光碟機有CD光碟機 還有DVD 還有刻錄機);
網卡-上網或區域網用的,現在大多主板都已集成了;
音效卡-負責把聲音數據傳到音響上播放
附加的
物理加速卡-AGIEA的可以代替CPU處理游戲中的物理現象的加速卡,並不常見
IEEE1394卡-視頻採集卡,可以將攝像機(用MiniDV磁帶的)上錄的視頻傳到電腦上
電視卡-可以在電腦上看電視,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