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藍牙無線網路結構圖
擴展閱讀
手機製作視頻軟體神器app 2025-07-18 06:51:35
電腦連的wifi顯示無網路 2025-07-18 06:50:40

藍牙無線網路結構圖

發布時間: 2022-06-01 23:36:13

如何用藍牙組網,並連接到網際網路

藍牙技術組網模式 藍牙系統採用一種靈活的無基站的組網方式,使得一個藍牙設備可同時與7個其它的藍牙設備相連接。基於藍牙技術的無線接入簡稱為BLUEPAC(Bluetooth Public Access),藍牙系統的網路結構的拓撲結構有兩種形式:微微網(piconet)和分布式網路(Scatternet)。 微微網是通過藍牙技術以特定方式連接起來的一種微型網路,一個微微網可以只是兩台相連的設備,比如一台攜帶型電腦和一部行動電話,也可以是8台連在一起的設備。在一個微微網中,所有設備的級別是相同的,具有相同的許可權。藍牙採用自組式組網方式(Ad-hoc),微微網由主設備(Master)單元(發起鏈接的設備)和從設備(Slave)單元構成,有一個主設備單元和最多7個從設備單元。主設備單元負責提供時鍾同步信號和跳頻序列,從設備單元一般是受控同步的設備單元,接受主設備單元的控制。 在這種網路模式下,最簡單的應用就是藍牙手機與藍牙耳機,在手機與耳機間組建一個簡單的微微網,手機作為主設備,而耳機充當從設備。同時在兩個藍牙手機間也可以直接應用藍牙功能,進行無線的數據傳輸。辦公室的PC機可以是一個主設備單元,主設備單元負責提供時鍾同步信號和跳頻序列,從設備單元一般是受控同步的設備單元,接受主設備單元的控制,無線鏈盤、無線滑鼠和無線列印機可以充當從設備單元的角色。在藍牙技術組建無線區域網的時候,組網的無線終端設備都不超過7台,即是組建一個微微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PC對PC組網;另一種是PC對藍牙接入點組網。 在PC對PC組網模式中,一台PC機通過有線網路接入網際網路之中,利用藍牙適配器充當Internet共享代理伺服器,另外一台PC通過藍牙適配器與代理伺服器組建藍牙無線網路,充當一個客戶端,從而實現無線連接,共享上網的目的。這種方案是在家庭藍牙技術組網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普遍採用的方案,具有很大的便捷性。PC對PC藍牙組網 在PC對藍牙接入點的組網模式中,藍牙接入點,即藍牙網關,通過與MODEM等寬頻接入設備相連接入Internet網路。以藍牙網關來發射無線信號,與各個帶有藍牙適配器的終端設備相連接,從而組建一個無線網路,實現所有終端設備的共享上網。終端設備可以是PC、筆記本電腦、PDA等,但它們都必須帶有藍牙無線功能,且不能超過7台終端。這種方案適用於公司企業組建無線辦公系統,具有很到的便捷性和實用性。PC對藍牙接入點組網 分布式網路是由多個獨立的非同步的微微網組成的,以特定的方式連接在一起。一個微微網中的主設備單元同時也可以作為另一個微微網中的從設備單元,這種設備單元又稱為復合設備單元。藍牙獨特的組網方式賦予了它無線接入的強大生命力,同時可以有7個移動藍牙用戶通過一個網路節點與網際網路相連。它靠跳頻順序識別每個微微網。同一微微網所有用戶都與這個跳頻順序同步。 藍牙分布式網路是自組網(ad hoc networks)的一種特例。其最大特點是可以無基站支持,每個移動終端的地位是平等的,並可獨立進行分組轉發的決策,其建網靈活性,多跳性、拓撲結構動態變化和分布式控制等特點是構建藍牙分布式網路的基礎。

㈡ WIFI和藍牙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wiFi的全稱是Wireless Fidelity,又叫802.11b標准,是IEEE定義的一個無線網路通信的工業標准。該技術使用的使2.4GHz附近的頻段,該頻段目前尚屬沒用許可的無線頻段。其主要特性為:速度快,可靠性高,在開放性區域,通訊距離可達305米,在封閉性區域,通訊距離為76米到122米,方便與現有的有線乙太網絡整合,組網的成本更低。

根據無線網卡使用的標准不同,WIFI的速度也有所不同。其中IEEE802.11b最高為11Mbps(部分廠商在設備配套的情況下可以達到22Mbps),IEEE802.11a為54Mbps、IEEE802.11g也是54Mbps。

WiFi的主要技術優勢

1. 無線電波的覆蓋范圍廣,基於藍牙技術的電波覆蓋范圍非常小,半徑大約只有50英尺左右,約合15米。而WiFi的半徑則可達300英尺左右,約合100米。最近由Vivato公司推出的一款新型交換機,該款產品能夠把目前WiFi無線網路300英尺,接近100米的通信距離擴大到4英里,約6.5公里。

2. 雖然由WiFi技術傳輸的無線通信質量不是很好,數據安全性能比藍牙差一些,傳輸質量也有待改進,但傳輸速度非常快,可以達到11Mbps,符合個人和社會信息化的需求。

3. 廠商進入該領域的門檻比較低。廠商只要在機場、車站、咖啡店、圖書館等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設置「熱點」,並通過高速線路將網際網路接入上述場所。這樣由於「熱點」所發射出的電波可以達到距接入點半徑數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戶只要將支持無線LAN的筆記本電腦或PDA拿到該區域內,即可高速接入網際網路。也就是說廠商不用耗費資金來進行網路布線接入,從而節省了大量的成本。

WIFI組建方法

WIFI是由AP(Access Point)和無線網卡組成的無線網路。一般架設無線網路的基本配備就是無線網卡及一台AP,如此便能以無線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線架構來分享網路資源,架設費用和復雜程序遠遠低於傳統的有線網路。如果只是幾台電腦的對等網,也可不要AP,只需要每台電腦配備無線網卡。AP一般翻譯為「無線訪問節點」,或「橋接器」。它主要當作傳統的有線區域網絡與無線區域網絡之間的橋梁,因此任何一
台裝有無線網卡的PC均可透過AP去分享有線區域網絡甚至廣域網路的資源,其工作原理相當於一個內置無線發射器的HUB或者是路由,而無線網卡則是負責接收由AP所發射信號的CLIENT端設備。有了AP就像一般有線網路的Hub一般,無線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輕易地與網路相連。特別是對於寬頻的使用,WiFi更顯優勢,有線寬頻網路(ADSL、小區LAN等)到戶後,連接到一個AP,然後在電腦中安裝一塊無線網卡即可。普通的家庭有一個AP已經足夠,甚至用戶的鄰里得到授權後,則無需增加埠,也能以共享的方式上網。

WiFi的應用

由於WiFi的頻段在世界范圍內是無需任何電信運營執照的免費頻段,因此WLAN無線設備提供了一個世界范圍內可以使用的,費用極其低廉且數據帶寬極高的無線空中介面。用戶可以在WiFi覆蓋區域內快速瀏覽網頁,隨時隨地接聽撥打電話。而其它一些基於WLAN的寬頻數據應用,如流媒體、網路游戲等功 能更是值得用戶期待。有了WiFi功能我們打長途電話(包括國際長途),瀏覽網頁、收發電子郵件、音樂下載、數碼照片傳遞等,再無需擔心速度慢和花費高的問題。

WiFi在掌上設備上應用越來越廣泛,而智能手機就是其中一份子。與早前應用於手機上的藍牙技術不同,WiFi具有更大的覆蓋范圍和更高的傳輸速率,因此WiFi手機成為了目前移動通信業界的時尚潮流。

目前已經有很多手機自帶WiFi功能,但是國家信息產業部明文規定不允許帶WiFi功能的手機在國內上市,因此在國內上市的手機都不帶WiFi功能。很多相同的機型在國內不能使用此功能,但在國外就可以應用。不過像多普達586W,577W等型號手機繁體版的在國內是可以使用的WiFi功能的。

現在WiFi翻蓋范圍在國內越來越廣泛了,高級賓館,豪華住宅區,飛機場以及咖啡廳之類的區域都有WiFi介面。當我們去旅遊,辦公時,就可以在這些場所使用我們的掌上設備盡情網上沖浪了。

WiFi的發展和未來

這兩年內,無線AP的數量呈迅猛的增長,無線網路的方便與高效使其能夠得到迅速的普及。除了在目前的一些公共地方有AP之外,國外已經有先例以無線標准來建設城域網,因此,WiFi的無線地位將會日益牢固。

WiFi是目前無線接入的主流標准,但是,WiFi會走多遠呢?在Intel的強力支持下,WiFi已經有了接班人。它就是全面兼容現有WiFi的WiMAX,對比於WiFi的802.11X標准,WiMAX就是802.16x。與前者相比,WiMAX具有更遠的傳輸距離、更寬的頻段選擇以及更高的接入速度等等,預計會在未來幾年間成為無線網路的一個主流標准,Intel計劃將來採用該標准來建設無線廣域網路。這相比於現時的無線區域網或城域網,是質的變革,而且現有設備仍能得到支持,保護人們的每一分錢投資。

總而言之,家庭和小型辦公網路用戶對移動連接的需求是無線區域網市場增長的動力,雖然到目前為止,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仍然是目前WiFi用戶最多的地區,但隨著電子商務和移動辦公的進一步普及,廉價的WiFi,必將成為那些隨時需要進行網路連接用戶的必然之選。

㈢ 藍牙接收器工作原理及電路圖

只是一種無線接收工具
蹭網者多
這種網卡,遠距離無線接收他人
無線網路,實現自己免費上網的

㈣ 藍牙技術原理

藍牙技術原理2008-05-25 17:16藍牙作為一種新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標准,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正受到全球各界的廣泛關注。新興的藍牙技術已從萌芽期進入了發展期,盡管和其他短距離無線技術相比(如:IEEE802.11b、HomeRF、IrDA),藍牙技術的優勢還存在很大的爭議。但是,趨於成熟的藍牙產品進入市場仍是必然的趨勢。

藍牙技術有以下特點:支持用戶在許多設備之間進行無線數據交換及文件同步,使行動電話、攜帶型計算機以及各種攜帶型通信設備之間在近距離內資源共享;支持非可視范圍內的通信與連接,且能在移動中進行無線連接和通信;支持無線設備到有線網路之間的無線連接,只要連接到區域網的藍牙接入點,就可以實現有線區域網的無線數據連接;支持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支持語音、數據和視頻信號傳輸。

藍牙無線技術採用的是一種擴展窄帶信號頻譜的數字編碼技術,通過編碼運算增加了發送比特的數量,擴大了使用的帶寬。藍牙使用跳頻方式來擴展頻譜。跳頻擴頻使得帶寬上信號的功率譜密度降低,從而大大提高了系統抗電磁干擾、抗串話干擾的能力,使得藍牙的無線數據傳輸更加可靠。

在頻帶和信道分配方面,藍牙系統一般工作在2.4GHz的ISM頻段。起始頻率為2.402GHz,終止頻率為2.480GHz,還在低端設置了2MHz的保護頻段,高端設置了3.5MHz的保護頻段。共享一個公共信道的所有藍牙單元形成一個微網,每個微網最多可以有8個藍牙單元。在微網中,同一信道的各單元的時鍾和跳頻均保持同步。

藍牙具有以下的射頻收發特性。藍牙採用時分雙工傳輸方案,使用一個天線利用不同的時間間隔發送和接收信號,且在發送和接收信息中通過不斷改變傳輸方向來共用一個信道,實現全雙工傳輸;藍牙發射功率可分為3個級別:100mW、2.5mW和1mW。一般採用的發送功率為1mW,無線通信距離為10m,數據傳輸速率達1Mb/s。若採用新的藍牙2.0標准,發送功率為100mW,可使藍牙的通信距離達100m,數據傳輸速率也達到10Mb/s。除此之外,藍牙標准還對收發過程的寄生輻射、射頻容限、干擾和帶外抑制等做了詳盡的規定,以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

藍牙無線設備實現串列通信是通過無線射頻鏈接,利用藍牙模塊實現。藍牙模塊主要由無線收發單元、鏈路控制單元和鏈路管理及主機I/O這3個單元組成。就藍牙射頻模塊來說,為了在提高收發性能的同時減小器件的體積和成本,各公司都採用了自己特有的一些技術,從而使藍牙射頻模塊的結構都不盡相同。但就其基本原理來說,藍牙射頻模塊一般由接收模塊、發送模塊和合成器這三個模塊組成。

當射頻模塊在接收模式下時,信號由天線接收,經過濾波器和收發控制開關進入接收模塊。接收模塊首先通過巴倫將從收發控制模塊傳來的不平衡信號轉為平衡信號(這樣可以得到較高的共模抑制比);然後通過一個低噪放大器將接收的微弱信號放大,最後在解調電路中與從合成器提供的本振信號作用,將載波信號解調輸出。

當射頻模塊在發送模式下,數據由基帶模塊輸入,在合成器中進行載波調制,調制後的信號進入發送模塊。在發送模塊中,收發控制線選通低噪放大器,將調制信號放大,並由巴倫轉為非平衡信號輸出至收發控制開關。再由收發控制線選通至濾波器,通過天線向外發送。

合成器是收發模塊中最關鍵的部分。合成器在頻道選擇和接收模式時採用鎖相環技術。在接收模式下,鎖相環路閉合,用於提供接收模塊解調信號所需穩定的本振。在發送模式下,鎖相環路開路,調制信號直接載入到VCO上對載波進行調制。此時載波頻率由環路濾波器輸出電壓保持。通常合成器的工作頻率僅為發射頻率的一半,以減少與射頻放大器的耦合。

㈤ 藍牙模塊的原理與結構

Bluetooth 技術的工作原理:Bluetooth 無線技術是一種短距離通信系統,旨在取代連接便攜設備和/或固定電子設備的纜線。Bluetooth 無線技術的主要特點在於功能強大、耗電量低、成本低廉。核心規格的許多功能均為可選功能,以實現產品多樣性。

Bluetooth 核心系統包括射頻收發器、基帶及協議堆棧。該系統可以提供設備連接服務,並支持在這些設備之間交換各種類別的數據。

鏈路管理功能採用 LMP 控制微微網中的設備的操作,並提供服務來管理架構中的較低層(無線電層和基帶層)。LMP 協議只可以負載在默認的 ACL 邏輯傳輸及默認的廣播邏輯傳輸上。

在基帶層以上,L2CAP 層為應用和服務提供了基於信道的提取。它可以執行應用數據的分割和重組,並通過一個共享邏輯鏈路執行多個信道的復用或解復用。L2CAP 有一個協議控制信道,負載於默認的 ACL 邏輯傳輸中。提交至 L2CAP 協議的應用數據可以負載於支持 L2CAP 協議的任意邏輯鏈路上。

㈥ 藍牙裝置的組成有哪些

藍牙系統一般由天線單元、鏈路控制(固件)單元、鏈路管理(軟體)單元和藍牙軟體(協議棧)單元四個功能單元組成。
天線單元:藍牙天線屬於微型天線。由於藍牙多用於移動便攜設備,因此要求其天線部分體積小、重量輕。藍牙空中介面是建立在天線電平微0dB的ISM頻段的標准。
鏈路控制單元:基帶鏈路控制器(Link Controller—LC)負責處理基帶協議和其它一些低層常規協議。

㈦ 什麼叫藍牙

「藍牙」取自10世紀丹麥國王哈拉爾德的別名。藍牙技術是一種用於替代便攜或固定電子設備上使用的電纜或連線的短距離無線連接技術。也就是說,在辦公室、家庭和旅途中,無需在任何電子設備間布設專用線纜和連接器。通過藍牙遙控裝置可以形成一點到多點的連接,即在該裝置周圍組成一個「微網」,網內任何藍牙收發器都可與該裝置互通信號。而且,這種連接無需復雜的軟體支持。藍牙收發器的一般有效通信范圍為10米,強的可以達到100米左右。正如愛立信藍牙組負責人所說,設計藍牙的最初想法是「結束線纜噩夢」。

1998年5月,瑞典愛立信、芬蘭諾基亞、日本東芝、美國IBM和英特爾公司五家著名廠商,在聯合拓展短程無線通信技術的標准化活動時提出了藍牙技術。1999年下半年,著名的業界巨頭微軟、摩托羅拉、3COM、朗訊與藍牙特別小組5家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了藍牙技術推廣組織,從而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一股藍牙潮。

參考資料:http://www.hangzhou.com.cn/20011125/ca70086.htm

㈧ 藍牙是什麼有什麼用

無線網路技術——藍牙

--------------------------------------------------------------------------------
br> 你是否正為辦公室中錯綜復雜的線纜和各種各樣的接線方式而發愁?你是否正為耳機的線太短而煩惱?你是否正為如何方便地控制紛繁復雜的數據語音設備而絞盡腦汁?隨著網路技術日新月異的迅速發展,人們已經無法抵制網路對傳統生活與工作方式的影響與滲透。如何減免繁雜的連線過程,實現快速方便地數據與語音通信,已成為當前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也是網路通信發展最迅速的領域之一。為什麼不能去掉這些煩人的線纜,通過其它方式通信呢?

解決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無線通信,其優勢在於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的通信。事實上,好多年以前,標准化組織就已經提出了一些無線通信的標准,但是由於協議的復雜性、應用的局限性以及器件的能力等原因,一直沒有得到廣泛接受。但是隨著計算機網路和行動電話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越來越感覺到發展一定范圍內的無線數據與語音通信的迫切需要。於是在1998年,愛立信、IBM、Intel、諾基亞和東芝等公司聯合推出了一項最新的無線網路技術,即藍牙(Bluetooth)技術。隨後這五家公司組建了一個特殊興趣組織(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來負責開發此技術及協議,如今已有1800多家公司加入。1999年7月份藍牙SIG推出了藍牙協議的1.0版,將其推向應用階段。

藍牙技術概況
藍牙技術在推出時就瞄準了無線區域網的通信,在10米到100米的空間內所有支持該技術的移動或非移動設備可以方便地建立網路聯系、進行音頻通信或直接通過手機進行Internet沖浪。其應用范圍相當廣泛,可以應用於區域網絡中各類數據及語音設備,如PC、撥號網路、筆記本電腦、列印機、傳真機、數碼相機、行動電話和高品質耳機等,使用無線的方式將它們連成一個微微網(Piconet),多個Piconet之間也可以互連形成Scatternet,從而方便快速地實現各類設備之間隨時隨地的通信。

藍牙技術的協議結構如圖1所示。整個協議體系結構分三大部分:底層硬體模塊、中間協議層和高層應用。

底層硬體部分包括無線跳頻(Radio Frequency,RF)、基帶(Baseband,BB)和鏈路管理(Link Manager,LM)。RF層通過2.4GHz 無需授權的ISM頻段的微波,實現數據位流的過濾和傳輸,本層協議主要定義了藍牙收發器在此頻帶正常工作所需滿足的要求。BB負責跳頻和藍牙數據及信息幀的傳輸。LM負責連接的建立和拆除以及鏈路安全和控制。

藍牙技術結合了電路交換與分組交換的特點,不僅可以進 觳絞�萃ㄐ牛�箍梢災С侄啻?個同時進行的同步話音信道,還可以用一個信道同時傳送非同步數據和同步話音。每個話音信道支持64kb/s同步話音鏈路。非同步信道可以支持一端最大速率為721kb/s,而另一端速率為57.6kb/s的不對稱連接,也可以支持43.2kb/s的對稱連接。

中間協議層包括邏輯鏈路控制和適應協議(Logical Link Control and Adaptation Protocol ,L2CAP)、服務發現協議(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SDP)、串口模擬協議RFCOMM和電話通信協議(Telephony Control Protocol,TCS)。L2CAP完成數據的拆裝、服務質量和協議復用等功能,是其他上層協議實現的基礎。SDP為上層應用程序提供一種機制來發現網路中可用的服務及其特性。RFCOMM基於ETSI標准TS07.10在L2CAP上模擬9針RS232串口的功能。TCS提供藍牙設備間話音和數據的呼叫控制信令。

在BB和LM上與L2CAP之間還有一個主機控制介面層(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HCI)。HCI是藍牙協議中軟硬體之間的介面,它提供了一個調用下層BB、LM、狀態和控制寄存器等硬體的統一命令介面。藍牙設備之間通信時的系統結構如下圖2所示。HCI協議以上的協議軟體實體運行在主機上,而HCI以下的功能由藍牙設備來完成,二者之間通過一個對兩端透明的傳輸層進行交互。隨著對Bluetooth研究的深入,人們提出了Single-Chip 結構,即Bluetooth Host 與Bluetooth Mole合二為一,在單晶元上實現Bluetooth,從而省去了HCI介面部分。

在藍牙協議棧的最上部是各種高層應用框架(Profiles)。其中較典型的有撥號網路(Dial-up Networking)、耳機(Headset)、區域網訪問(LAN Access)、文件傳輸(File Transfer)等,分別對應一種應用模式。各種應用程序可以通過各自對應的Profile實現無線通信(圖中每一個豎向的協議棧即為一種Profile,即應用模式)。撥號網路應用可以通過由RFCOMM模擬的串口訪問Piconet,數據設備也可由此接入傳統的區域網;用戶通過協議棧中的Audio層在手機和耳塞中實現音頻流的無線傳輸;多台PC或筆記本電腦之間不用任何連線,即可快速靈活的傳輸文件,共享信息,多台設備也可由此實現操作的同步。隨著手機功能的不斷增強,手機無線遙控也將成為藍牙技術的主要應用方向之一。

整個藍牙協議結構簡單,使用重傳等機制保證鏈路的可靠性,在Baseband、Link Manager和應用層中可實現分級的多種安全機制,通過跳頻消除網路環境中其他無線設備比如微波爐的干擾。遵循藍牙協議的設備將能夠用微波取代傳統網路中錯綜復雜的電纜,非常方便的實現快速靈活、安全、低代價、低功耗的數據和話音通信,而無須購買、攜帶和使用各種電纜。由於藍牙技術能夠適合多種用途,它還可以用一條單獨的無線鏈路代替多條電纜連接,使用戶可以通過不同途徑,在不同的應用場合中使用移動信息,讓用戶能夠真正專心於他們的工作內容,而不必花費精力去連接紛繁復雜的線纜。

應用前景
遵循藍牙協議的各種應用都保證簡單易用的安裝和操作、高效的安全機制和完全的互操作性,從而實現隨時隨地的通信。

藍牙技術將在多種領域迅速發展,其典型應用環境包括無線辦公環境(Wireless Office)、汽車工業、信息家電、醫療設備等等,其他應用環境如學校教育、工廠自動控制等不再一一詳述。

1.辦公環境中,無線區域網設備每年增長27.1%,市場價值將從1998年的3億美元飛漲到2005年的16億美元。在辦公室中藍牙設備將消除桌面上錯綜復雜的連線,通過無線接入區域網,實現文件、數據機、列印機和伺服器的共享,同時也可應用於無繩電話。在開辦公會議時,可以用無線的方式訪問其他成員,共享文件等信息。家庭辦公者可以在PC、電子設備、無繩電話等設備間共享話音和數據,在任何房間中訪問Internet,共享ISP連接。在旅行途中,可以就近無線接入Internet,在旅館的房間或者機場方便地訪問網路。

2.藍牙技術在汽車工業中也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汽車的主人可由此獲得與在家中同樣的網路服務,汽車中的電話和音頻服務將更加便利,主人可以通過行動電話控制汽車的上鎖和開啟,調節座位和溫度等環境,以及汽車中各種控制設備,同時還可以從服務中心獲得及時的路況、事故等信息。BlueTooth一旦應用到汽車中,每年將至少產生五千萬台設備的市場需求。

3.隨著家電產品數字化程度的不咸岣擼�頤強梢隕柘氚閹�械男畔⒓業繽ü�桓鮃?仄骼唇�鋅刂啤U庖桓鮃?仄韃壞�梢鑰刂頻縭印⒓撲慊�⒖盞髕鰨��被箍梢雜米魑奚�緇盎蛘咭貧�緇埃�踔量梢栽謖廡┬畔⒓業韁�涔蠶磧杏玫男畔ⅲ�熱綈訓縭詠諛炕蛘叩緇壩鏌袈賈葡呂創媧⒌降縋災小?

4.很明顯,使用藍牙互連的各種電子醫療設備具有更廣泛的應用范圍,可以在各種設備及醫療人員之間更好的協作,出現緊急狀態時及時發出告警,在遠程醫療中也有很好的市場潛力。

目前,在國內外一些著名大公司的全力支持下,已經有藍牙的初期產品問世,一些大的晶元廠商已經開始著手改進具有藍牙功能的晶元。與此同時,一些頗具實力的軟體公司則推出了各自的協議棧軟體,與晶元廠商合作推出藍牙技術實現的具體方案,並且不斷開發藍牙技術的典型應用。隨著技術和應用的不斷發展,藍牙將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更迅猛地改變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方式,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當前藍牙技術的開發遇到的最主要問題是設備間的互通性,由於藍牙是一項新技術,其協議並沒有經過充分的驗證與測試,而且不同廠商對協議的理解也會有偏差,因而開發出來的晶元或者協議棧可能無法互通。這就需要開發者們之間繼續相互合作,採用先進的協議開發技術,進行完善的驗證與測試。

相關技術比較
無線區域網是當前發展最迅速的領域之一,相應的新技術也層出不窮,目前無線區域網的技術主要有IEEE 802.11、HomeRF和藍牙,它們都可以工作在2.4GHz頻段上。

IEEE 802.11隻規定了開放式系統互聯參考模型(OSI/RM)的物理層和MAC層,其MAC層利用載波監聽多重訪問/沖突避免(CSMA/C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協議,而在物理層,802.11定義了三種不同的物理介質:紅外線、跳頻擴譜方式(FHSS: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 以及直擴方式(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802.11支持1~11Mbps較高的數據速率,但是它只支持數據通信,為進行無線數據通信,數據設備先要安裝有無線網卡。

另一種無線區域網技術HomeRF,是專門為家庭用戶設計的。HomeRF 利用跳頻擴譜方式,通過家庭中的一台主機在移動數據和語音設備之間實現通信,既可以通過時分復用支持語音通信,又能通過載波監聽多重訪問/沖突避免協議提供數據通信服務。同時,HomeRF提供了與TCP/IP良好的集成,支持廣播、多播和48位IP地址。

與上面兩種技術不同,藍牙技術具有一整套全新的協議,可以應用於更多的場合。藍牙技術中的跳頻更快,因而更加穩定,同時它還具有低功耗、低代價和比較靈活等特點。總的來講,802.11比較適於辦公室中的企業無線網路,HomeRF可應用於家庭中的移動數據和語音設備與主機之間的通信,而藍牙技術則可以應用於任何可以用無線方式替代線纜的場合。目前這些技術還處於並存狀態,但是有可能引起干擾等問題,從長遠看,隨著產品與市場的不斷發展,它們將走向融合,而其中最有競爭力的就是藍牙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