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rip協議無線網路
擴展閱讀
電腦連的wifi顯示無網路 2025-07-18 06:50:40
網路連接異常dhcp錯誤 2025-07-18 06:39:54

rip協議無線網路

發布時間: 2022-06-01 23:54:39

① rlp代表什麼

RLP(Radio Link Protocol)無線連接協議,是一種嚴格的糾錯方式。

當數據在接收端被「查出」有錯後,接收端可要求電話重新進行數據傳輸,如有必要,反復進行,直至接收數據完全正確為止。


RLP基本概況:

RIP協議採用距離向量演算法,在實際使用中已經較少適用。

在默認情況下,RIP使用一種非常簡單的度量制度:距離就是通往目的站點所需經過的鏈路數,取值為0~16,數值16表示路徑無限長。

RIP進程使用UDP的520埠來發送和接收RIP分組。

RIP分組每隔30s以廣播的形式發送一次,為了防止出現「廣播風暴」,其後續的分組將做隨機延時後發送。

在RIP中,如果一個路由在180s內未被刷新,則相應的距離就被設定成無窮大,並從路由表中刪除該表項。RIP分組分為兩種:請求分組和響應分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RLP

② rip協議是什麼意思,高手幫幫我

路由信息協議(RIP)
簡介
(RIP/RIP2/RIPng: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RIP作為IGP(內部網關協議)中最先得到廣泛用的一種協議,主要應用於
AS
系統(System),即自治系統(System)(Autonomous
System)。連接
AS
系統(System)有專門的協議,其中最早的這的協議是「EGP」(外部網關協議),目前仍然應用於網際網路,這的協議通常被視為內部
AS
路由選取協議。RIP
主要設計來利用同類技術與大小適度的網路一起工作。因此通過速度變化不大的接線連接,RIP
比較適用於容易的校園網和區域網,但並不適用於復雜網路的情形。
RIP是一種分布式的基於距離向量的路由選取協議,是網際網路的標准協議,其最大的優點就是容易。RIP協議要求網路中每1個路由器都要維護從它自己到別的每1個目的網路的距離記錄(這一組距離,即「距離向量」)。RIP協議將「距離」定義為:從一路由器到直接連接的網路的距離定義為1。從一路由器到非直接連接的網路的距離定義為每經過1個路由器則距離加1。「距離」也成為「跳數」。RIP允許一條路徑最多隻可以包含15個路由器,因此,距離等於16時即為不可達。可見RIP協議只適用於小型。
RIP
2

RIP
而來,屬於
RIP
協議的補充協議,主要用於擴大
RIP
2
信息裝載的有用信息的數量,同時增加其安全性能。RIP
2
是一種基於
UDP
的協議。在
RIP2
下,每台主機通過路由選取進程發送和接受來自
UDP
埠520的數據包。RIP協議默認的路由更新周期是30S。

③ RIP協議是什麼意思

RIP協議叫做路由信息協議,其目的都是生成路由表,為數據的訪問提供合理的路徑,是一種典型的距離矢量協議,它使用的也是距離矢量演算法,該演算法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進行路由更新時傳遞路由表。

④ 網路裡面RIP是什麼

我一本正經地胡說一下吧。 RIP是一種分布式的基於距離向量的路由選擇協議,是網際網路的標准協議,其最大的優點就是簡單

⑤ RIP協議的主要特點是什麼啊

RIP 協議的特點是:
(1)僅和相鄰路由器交換信息。【注】如果兩個路由器之間的通信不需要經過另一個路由器,那麼這兩個路由器就是相鄰的。RIP協議規定,不相鄰的路由器不交換信息。
(2)路由器交換的信息是當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注】交換的信息是:「我到本自治制系統中所有網路的(最短)距離,以及到每個網路應該經過的下一跳路由器。」
(3)按固定的時間間隔交換路由信息。【注】每個30秒,然後路由器根據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當網路拓撲發生變化時,路由器也及時向相鄰路由器通告拓撲變化後的路由信息。

⑥ RIP路由協議的工作原理

RIP協議是一種典型的距離矢量協議,它使用的也是距離矢量演算法,該演算法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進行路由更新時傳遞路由表。RIP協議的度量值是以跳數來計算的,即每經過一跳,度量值就會加一,這樣的度量值計算並不符合當前的網路環境,因為當前帶寬爆炸性的增長,可能會導致RIP選擇了次優路徑。RIP的最大網路直徑為15,也就是說RIP協議所能傳遞路由信息的最大跳數就是15跳,超過15跳就表示不可達。RIP協議作為典型的距離矢量協議,它的防環機制有兩種:水平分割和毒性逆轉,簡單來說,水平分割就是從一個介面接收的路由更新,不會再從該埠發送出去。毒性逆轉則是從一個介面接收的路由更新,會再從該介面發出去,但是會將其置為不可達狀態(16跳)。RIP協議默認會進行自動匯總(有類路由協議),即傳輸的路由條目會自動進行主類的匯總,這樣會導致路由條目不精確,後續RIP協議為了解決該問題,將RIPV1升級為RIPV2,V2版本不僅支持手動匯總,使路由條目傳遞更加精準,而且將路由更新方式從V1的廣播變成了V2的組(224.0.0.9),提升了路由更新效率。

⑦ 什麼是RIP協議

RIP協議的全稱是一種內部網關協議(IGP),是一種動態路由選擇,用於一個自治系統(AS)內的路由信息的傳遞。RIP協議是基於距離矢量演算法(DistanceVectorAlgorithms)的,它使用「跳數」,即metric來衡量到達目標地址的路由距離。這種協議的路由器只關心自己周圍的世界,只與自己相鄰的路由器交換信息,范圍限制在15跳(15度)之內,再遠,它就不關心了。RIP應用於OSI網路七層模型的網路層

⑧ 請問rip路由協議配置的具體步驟是什麼謝謝

enable 進入特權模式
config t 進入全局配置模式
int 【埠】 進入埠配置模式
ip add 【ip地址+ 子網掩碼】 配置埠ip地址 子網掩碼
no shut 激活埠
exit 退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router rip 開啟rip協議
network 【ip 網段】 宣告地址范圍
end 回到特權模式
wr 保存配置

排錯用到的命令
show run 查看全局配置
show ip int bri 查看簡要介面信息 是否激活 ip地址對與不對
show ip router 查看路由表信息 有沒有沒宣告的 沒學習到的

⑨ RIP路由協議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RIP 協議的特點是:
(1)僅和相鄰路由器交換信息。【注】如果兩個路由器之間的通信不需要經過另一個路由器,那麼這兩個路由器就是相鄰的。RIP協議規定,不相鄰的路由器不交換信息。
(2)路由器交換的信息是當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注】交換的信息是:「我到本自治制系統中所有網路的(最短)距離,以及到每個網路應該經過的下一跳路由器。」
(3)按固定的時間間隔交換路由信息。【注】每個30秒,然後路由器根據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當網路拓撲發生變化時,路由器也及時向相鄰路由器通告拓撲變化後的路由信息。

⑩ RIP協議是否只能用於TCP/IP網路,為什麼

屬於TCP/IP協議。

使用R I P報文中列出的項, RIP主機可以彼此之間交流路由信息。這些信息存儲在路由表中,路由表為每一個知道的、可達的目的地保留一項。每個目的地表項是到達那個目的地的最低開銷路由。

(10)rip協議無線網路擴展閱讀:

在默認情況下,RIP使用一種非常簡單的度量制度:距離就是通往目的站點所需經過的鏈路數,取值為0~16,數值16表示路徑無限長。RIP進程使用UDP的520埠來發送和接收RIP分組。RIP分組每隔30s以廣播的形式發送一次,為了防止出現「廣播風暴」。

其後續的分組將做隨機延時後發送。在RIP中,如果一個路由在180s內未被刷新,則相應的距離就被設定成無窮大,並從路由表中刪除該表項。RIP分組分為兩種:請求分組和響應分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