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寬頻概念股有哪些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信息傳輸的手段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人們對各種業務的需求,也越來越提高,要求業務的種類越來越多樣化,如語音、數據、圖像等各種業務,使得多媒體業務的需求迅速上升。為了滿足上述業務迅速上升的需求,這就要求網路建設向寬頻化、智能化、綜合化方向發展。使得寬頻網路成為適應上述業務需求急待加快建設的一種網路。本詞條就對寬頻網路建設和運營的有關問題進行探討。
Ⅱ 感測器上市公司龍頭股
2021年感測器上市公司龍頭股有:
1.中航電測(300114):感測器龍頭。中航電測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電阻應變計、應變式感測器及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設備等應變電測產品及相關應用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公司的最終產品形態有電阻應變計、應變式感測器及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設備等。
感測器概念股其他的還有:
1.航天科技(000901):航天應用產品方面,公司主要以慣性導航用加速度感測器、測試測控設備、專用電源、精密製造為主要業務方向,完成國家武器裝備及載人航天配套任務。
2.華工科技(000988):全面布局激光智能裝備、自動化和智能製造,進入全球行業第一陣營;立足激光全息防偽技術,擁有國家防偽工程研究中心和國際一流的設計製版中心,是國際知名全息品牌企業;核心業務涵蓋激光先進製造裝備、光通信器件、激光全息防偽、感測器;18年激光加工及系列成套設備收入17.7億元,營收佔比33.97%,激光全息防偽系列產品收入3.29億元,營收佔比6.29%。
3.盾安環境(002011):盾安環境2015年12月9日晚間公告,公司擬投資500萬元,在蘇州設立盾安感測科技(蘇州)研究院,本次擬籌建三個實驗室,感測器晶元設計研發實驗室、感測器封裝與測試實驗室、感測器集成與智能化實驗室。
4.*ST威爾(002058):公司以募集資金5699.66萬投資新建年產5萬台感測器生產基地,預計年均稅後利潤1095.95萬,建成後將具備高精度感測器生產能力,在充分滿足未來壓力變送器和電磁流量計產品對感測器需求基礎上,還將提供給國內及國外客戶。
5.蘇州固鍀(002079):明銳光電專注於上游設計,已經著手開發除加速度感測器以外的各種慣性器件,工程樣品顯示了良好的性能;打通了從前道晶圓代工到晶圓級封裝,系統級封裝以及MEMS測試代工的MEMS代工之路,實現了成本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6.通富微電(002156):公司成功開發並量產汽車用MEMS、霍爾感測器、MCU和新一代電子點火模塊。
Ⅲ 無線WIFI概念股上市公司有哪些
安裝無線WiFi時受傷,承包商有勢力不理賠
Ⅳ 感測器龍頭股上市公司
感測器龍頭上市公司有:中航電測:感測器龍頭。
9月27日訊息,中航電測3日內股價下跌5.85%,市值為94.99億元,跌3.19%,最新報16.08元。傳統衡器行業市場競爭激烈、發展緩慢,公路、健康、消費、測量與工控領域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隨著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逐漸成熟,感測器智能化、網路化應用趨勢日益明顯;消費行業項目機會多,個性化、定製化需求特點顯著,市場需求基數大,但產品存在生命周期短的風險;公路、測量與工控領域技術日益成熟,智慧物流、新零售、環衛稱重等新興行業整體市場需求規模較大、技術發展較快,但整體技術解決方案、應用場景現階段仍處於市場觀望期和用戶體驗培育期。
<拓展資料>
一、感測器概念股其他的還有:
1、華工科技:公司主業分為激光裝備製造產業板塊、光通信及無源器件產業板塊、激光全息防偽產品和包裝印刷產業板塊、敏感電子元器件和感測器技術產業板塊以及物聯網產業。「
2、盾安環境:公司與Microlux在中國共同投資設立盾安感測科技有限公司。合資企業經營MEMS感測器在汽車領域、製冷空調領域、醫療領域、工業控制領域、能源領域、航天領域及其他領域的設計、研發、製造與銷售。
3、聯創電子:車載光學鏡頭及影像模組的研發,擁有無人駕駛鏡頭和感測器鏡頭;為特斯拉提供車載鏡頭;為京東方提供觸控顯示模組及一體化產品的生產加工。
4、*ST威爾:公司以募集資金5699.66萬元投資新建年產5萬台感測器生產基地,預計年均稅後利潤1095.95萬元,建成後將具備高精度感測器生產能力,在充分滿足未來壓力變送器和電磁流量計產品對感測器需求基礎上,還將提供給國內及國外客戶。公司的核安全級(簡稱1E級)WT3000N、MV2000TN差壓/壓力變送器通過了相關的試驗和鑒定,很好地滿足核電廠等核工業過程高放射性、地震、高溫高壓蒸汽、腐蝕性等特殊場合的精密測量和應用。
5、蘇州固鍀:物聯網感測器測試平台。子公司艾特曼電子科技公司主要從事晶圓級MEMS器件封裝工藝及相關核心技術的開發、代工服務,以及物聯網感測器系統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推廣,以專業的技術、優質的服務,為客戶提供多領域智能化感測器系統應用解決方案。
6、金智科技:公司控股子公司悠闊電氣研發的UK-R200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集激光雷達導航定位、紅外測溫、智能表計識別、機器視覺、大數據分析與決策系統、自主充電系統核心技術於一體,利用車載紅外、可見光及聲音感測器代替人進行設備溫度、儀表讀數、開關狀態、異常聲音等各類巡檢工作,已成功通過國家電網公司2018年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性能檢測集中測試,目前已具備國網投標資格。
Ⅳ 互聯網+概念股有哪些
移動互聯網主要概念股一覽
星網銳捷(002396)企業級網路設備國內廠商的龍頭企業:公司在企業網路市場中以8.1%的市場佔有率位列國內廠商第一位,目前在金融行業的主流設備廠商中以7%的市場份額位列第四;在教育領域,公司以大約30%的市場佔有率位列教育行業第一品牌。
中興通訊(000063)公司主營電信網路設備和系統集成,是本土最大的CDMA系統供應商,也是海外銷售規模最大中國CD-MA設備廠商之一。中興通訊是中國兩家領先的網路硬體廠商之一,其產品范圍包括無線通信、有線通信、數據/光纖設備和手機以及服務/軟體。公司在中國國內市場份額上占據領先地位。
烽火通信(600498)烽火通信是目前A股上市的唯一一家集通信設備、光纖光纜、光纖預制棒、網路數據產品以及箱體產品製造於一體的通信行業製造商。在國內市場,公司成功實現了新一代網路產品在主流運營商的市場布局,主要產品在運營商集采中均成功入圍,市場份額穩中有升。
天喻信息(300205)公司已經成功中標全國多個省市的無線城市建設項目,一舉成為無線城市運營與服務的龍頭企業之一。
國民技術(300077)目前中國移動正與電信、聯通和銀聯競爭成為未來移動支付國家標準的制定者,如果中國移動在手機支付領域採用2.4G技術,國民技術將成為中國移動的獨家晶元供應商。
生意寶(002095)生意寶是中國領先的第三方B2B電子商務平台。公司擬在杭州市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經營非金融機構互聯網支付業務。
中科金財(002657)公司與中國銀聯共同發明的移動互聯網無卡手機支付,已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已經通過初審,處於公告階段,目前由全資子公司中科商務主要針對移動電子商務市場, 提供相關解決方案和運營支撐服務,預計未來移動電子商務收入將呈現爆發式增長,有望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
恆寶股份(002104)公司與中科龍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和無線寬頻及智能移動存儲技術聯合實驗室組建協議,共同致力於推動MIC系列產品在通信行業的規模應用,搶占正飛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業務高地。
東信和平(002017)(無線網路上市公司)公司是國內電信智能卡行業的龍頭企業,產品涵蓋整個電信智能卡領域。目前,公司已經少量向中國移動提供3G卡產品。除ID卡以外,公司還有RFID電子標簽、非接觸讀卡器和專業的無線POS讀寫終端等多種產品。
新國都(300130)手機支付和EMV遷移為公司提供了新的增長動力:新需求點的不斷爆發為POS終端市場提供充足的動力。手機支付的快速鋪開,將帶動相關POS終端廠商的產品銷售。央行關於推進金融IC卡應用的指導意見將進一步驅動POS終端的更新需求。
Ⅵ 5G技術概念股有哪些股票
1、縱橫通信:成立於2006年12月,是一家以「提供高品質的通信服務保障及技術解決方案」作為企業使命,以通信延伸網路建設、通信網路代維、通信網路優化為主營業務的通信技術服務企業。公司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並致力於成為通信服務專家,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全方位為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提供高效、優質的通信技術服務。
2、紫光國芯:於2001年9月17日在唐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趙偉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集成電路設計、開發、銷售與技術服務;高亮度發光二級管(LED)襯底材料開發等。
3、中國聯通: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聯通」)於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國網通和原中國聯通的基礎上合並組建而成,在國內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境外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是中國唯一一家在紐約、香港、上海三地同時上市的電信運營企業,連續多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
4、麥捷科技:成立於2001年3月,是一家由博士、碩士類人才群體組成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並於2012年5月23日在創業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300319,注冊資本21,538.6609萬元。公司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及銷售片式功率電感、濾波器及片式LTCC射頻元器件等新型片式被動電子元器件和LCD顯示屏模組器件,並為下遊客戶提供技術支持服務和元器件整體解決方案。
5、通宇通訊:其通訊業務鋪設的5G概念應用基站天線業務有望在5G開始大規模建設後顯著增長。
6、中興通訊:中國晶元行業龍頭之一,子公司中興微電子是國產晶元的先驅。集團是中國電信市場的主導通信設備供應商之一,其各大類產品也已經成功進入全球電信市場。
擴展資料:
第五代行動電話行動通信標准,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外語縮寫:5G。也是4G之後的延伸,正在研究中。目前還沒有任何電信公司或標准訂定組織(像3GPP、WiMAX論壇及ITU-R)的公開規格或官方文件提到5G。
中國(華為)、韓國(三星電子)、日本、歐盟(愛立信 )都在投入相當的資源研發5G網路。
2017年12月21日,在國際電信標准組織3GPP RAN第78次全體會議上,5G NR首發版本正式凍結並發布。2018年2月23日,沃達豐和華為完成首次5G通話測試。
北京時間2018年8月3日,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周四發布高頻段頻譜的競拍規定,這些頻譜將用於開發下一代5G無線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