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中繼模式,顧名思義,即是無線AP在網路連接中起到中繼的作用,能實現信號的中繼和放大, 從而延伸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
線分布式系統(WDS)的無線中繼模式,就是在WDS上可以讓無線AP之間通過無線信號進行橋接中繼,在這同時並不影響其無線AP覆蓋的功能,提供了全新的無線組網模式。無線分布系統(WDS)通過無線電介面在兩個 AP 設備之間創建一個鏈路。此鏈路可以將來自一個不具有乙太網連接的AP的通信量中繼至另一具有乙太網連接的AP。在酒店無線覆蓋方案中,WDS最多允許在訪問點之間配置四個點對點鏈路。一般情況,中心AP最多支持四個遠端無線中繼模式的AP接入。
1、樓宇之間;一個酒店或者公司希望將其左近的生產廠房、車間、 管理中心等所有的網路連接在一起,便於資源共享,統一管理,實現信息的最大化利用;在大學校園里,教學樓、學生宿舍與計算中心等部門中獨立的內部區域網,也需要組建在一起,可以方便學生和教師接入校園網和Internet;等等。這些需要連接各個區域網,都可以採用無線分布系統技術來實現,當出現距離過遠,信號較弱,中間有障礙物阻擋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應用無線分布系統中的無線中繼模式來連接組建網路。
2、兩個區域網之間,可以考慮使用無線中繼的方法繞開障礙物,來完成兩點之間的無線橋接。如圖所示,無線中繼點的位置應選擇在可以同時看到網路A與網路B的位置,中繼無線網橋連接的兩個定向天線分別對准網路A與網路B的定向天線,無線網橋A與無線網橋B的通訊通過中繼無線網橋來完成。構建中繼網橋可以有兩種方式,單個橋接器作為中繼器和兩個橋接器背靠背組成中繼點。
3、單個橋接器可以通過分路器連接兩個天線。由於雙向通訊共享帶寬的原因,對於對帶寬要求不是很敏感的用戶來說,此方式是非常簡單實用的。對帶寬要求較高的用戶,可採用背靠背兩個處於不同頻段的橋接器工作於無線網橋模式,每個無線網橋分別連接一個天線構成橋接中繼,保證高速無線鏈路通訊。兩個背靠背的AP可以處於不同的頻段,且可以同時工作於無線網橋模式,這樣其功能就能得到擴大,信號在轉發過程中也得到最大的發揮。把帶寬及速度提高到最大,以滿足高要求的用戶,保證其暢通程度。
4、需要連接的兩個網路在距離過遠或者中間有障礙物的場合,就採用中繼AP來實現網路的連接。在選購AP設備的時候,需要注意一點:不是所有的AP都支持WDS,選購的時候看清楚。同時還要看清發射功率和天線增益參數。AP發射功率單位是dbm,天線增益的單位是dbi,這兩個值越高,說明無線設備的信號穿透力越強。普通AP的發射功率在20dbm以下,天線的增益在2~3dbi范圍以內,按照經驗,2dbi的增益天線信號可以穿透兩堵牆。還有無線網路是共享網路,整個WDS相當於一個大的網路,用戶越多,每個用戶所得的帶寬越低,最好買統一牌子的無線設備,根據實際情況選購何種帶寬的設備。最後在天線上,還是需要專用的定向天線,要做好防水防曬等護理措施。
無線中繼覆蓋點通常由兩個AP模塊構成,其中的一個AP的採用SAI模式工作(客戶端模式),作為信號接收器接收前一站AP的無線信號,另外一個AP的模式採用標准AP覆蓋模式,用來進行無線覆蓋。這樣,無線信號一方面可以一站一站地進行接力,構成無線中繼,另一方面是,每一站均可以實現本地區域覆蓋。此種模式能實現網路信號的放大及延續,為網路組建解決了距離上的問題。使無線網路運用更加廣泛,實現了許多無法使用有線網路的用戶進行網路暢游的夢想。
『貳』 無線網橋中繼和無線橋接有有什麼不同
1. 訪問點 (AP)
該模式下路由器的無線網卡就像一個」無線HUB」,負責建立無線路由器和電腦之間的數據鏈路(相當於無形的網線)。正常情況下,家用的無線路由器的無線連接都默認工作在此模式下。
2. 客戶端 (Client)
像筆記本電腦上的無線網卡那樣工作,僅連接其它的無線網路,而不發射自己的無線網路信號。對於無線路由器來說,這種模式相當於啟用了一個無線的WAN口,且下面的電腦只能通過有線方式接到此設備。
該模式下無線路由器仍然提供DHCP及NAT功能,內部四個LAN口組成的單獨IP地址段區域網,通過無線路由器上自己的網關,連上外部主網路。
3. 客戶端網橋 (Client Bridge)
和「客戶端」模式一樣,相當於啟用了一個無線的WAN口,且下面的電腦只能通過有線方式接到此設備。不過,內部的LAN口組成的區域網和連接上的無線網段處於相同的IP地址段。內部的DHCP請求也會被轉發到主無線網路上。
4. Adhoc
Adhoc有個形象的比喻,就像是將兩台電腦之間直接找根網線連起來,只不過在這里這根網線是個無線的。最常見的使用adhoc連接的設備多數是一些手持游戲機。該模式在無線路由器上使用的場合比較罕見。
5. 中繼 (Repeater)
顧名思義,中繼就是一邊是接受信號,一邊又發射自己的無線信號。在這種模式下無線路由器以無線網卡客戶身份接入主AP,然後再以新增虛擬界面(Virtual Interfaces)來為客戶端提供無線接入。該模式的最大意義在於可以解決無線信號受到距離或者障礙物的影響不能傳輸到更遠的問題。這種模式下無線路由器仍然提供DHCP及NAT功能,即所有的內部LAN口以及無線客戶接入組成的是一個單獨的區域網網段。
6. 中繼橋接 (Repeater Bridge)
和」中繼」模式一樣,可以解決無線信號受到距離或者障礙物的影響不能傳輸到更遠的問題。不過,接入到該無線路由器上的電腦終端,是和主無線網網路處在相同的IP地址段。內部的DHCP請求,也會被轉發到主無線網路上。
『叄』 無線網橋和無線中繼怎麼感覺沒有什麼區別
網路橋接的話會損失一半的帶寬,橋接的原理是網路設備自己既做上級網路的客戶機,同時又做下級網路的路由機,同時接收和轉發雙向的數據,會有一半的帶寬消耗
網路中繼是使用中繼器進行信號的放大,從而使先更遠距離的數據傳輸,因為數據在網線/無線環境下,傳輸一定距離後都會有信號的衰減,衰減到客戶端無法接收了就沒有意義了,在傳輸中加入中繼器將可以將這些衰減了的信號進行再次放大,從而延長了傳輸距離
『肆』 無線橋接(WDS)和無線中繼有什麼區別
兩者在易用性上有區別。
原理及依據:
1、從易用性來說,中繼模式比橋接模式更好一點,因為中繼模式保持了無線網路名稱(SSID)的一致性,在一些賓館、酒店或者其他一些場所,很多時候都需要保持無線網路名稱的一致性。
因為兩個或者更多不同的無線網路名稱,不方便用戶記憶,讓用戶搞不清楚到底哪一個才是這個場所的無線WiFi。
2、但是從功能上來說,中繼模式和橋接模式並沒有任何區別,都是無線的方式把2台無線路由器哦連接起來,從而實現無線信號覆蓋范圍的擴展。
拓展資料:
一、無線橋接:
無線橋接技術是一種區域網絡無線連接的技術,是無線射頻技術和傳統的有線網橋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可以無縫地將相隔數十公里的區域網絡連接在一起,創建統一的企業或城域網路系統。
無線橋接技術在最簡單的網路構架中,網橋的乙太網埠連接到區域網中的某個集線器或交換機上,信號發射埠則通過電纜和天線相連接;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網路系統的擴展。
優勢:
相對於傳統的有線網路連接,無線網路橋接具備了諸多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架設無線橋接網路無需架線挖溝,線路開通速度快。可以隨時架設,隨時增加鏈路,安裝、擴容方便。而有線網路鋪設須挖溝,受地勢影響,不能任意鋪設,且建設工期長。
2、一般有線網路連接的質量會隨著線路的擴展而急劇下降。而對於點對點的無線橋接方式,50公里內幾乎沒有影響,一般可提供從1M到11M的通信速率。
3、有線網路連接除電信部門外,其他單位的通信系統沒有在城區挖溝鋪設電纜的權力;而無線橋接方式則可根據客戶需求靈活定製專網。
4、有線鏈路的維護需沿線路檢查,出現故障時,一般很難及時找出故障點,而無線橋接通信只需維護擴頻電台,出現故障時則能快速找出原因,恢復線路正常運行。
5、無線橋接網路可以迅速(數十分鍾內)組建起通信鏈路,實現臨時、應急、抗災通信的目的,而有線網路連接則需要較長的時間。
二、無線中繼:
無線中繼模式,即是無線AP在網路連接中起到中繼的作用,能實現信號的中繼和放大, 從而延伸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
無線分布系統(WDS)通過無線電介面在兩個 AP 設備之間創建一個鏈路。此鏈路可以將來自一個不具有乙太網連接的 AP 的通信量中繼至另一具有乙太網連接的AP。WDS最多允許在訪問點之間配置四個點對點鏈路。一般情況,中心AP最多支持四個遠端無線中繼模式的AP接入。
無線中繼模式雖然使無線覆蓋變得更容易和靈活,但是卻需要高檔AP支持,而且如果中心AP出了問題,則整個WLAN將癱瘓,冗餘性無法保障,所以在應用中最常見的是「無線漫遊模式」。
而這種「中繼模式」則只用在沒法進行網路布線的特殊情況下,可適用於那些場地開闊、不便於鋪設乙太網線的場所,像大型開放式辦公區域、倉庫、碼頭等。還有就兩個網路隔離太遠,網路信號無法傳送到,就在中間設置一個中繼AP,此AP只起中繼的作用。
參考鏈接:
網路:無線中繼
網路:無線網路橋接
『伍』 中繼與橋接有何區別
中繼與橋接在定義、是否共用SSID以及易用性上有所區別:
1、定義不同
橋接是一對設備的橋接,將信號從一個點橋接到另外一個點。
中繼是兩個相隔過遠的點或者是兩點之間沒法直接做橋接。
2、兩台無線路由器是否共用SSID
橋接是放大後的無線信號名稱和原來的無線路由器的無線信號名稱不一樣,也就是2台無線路由器各自使用自己的無線網路名稱,橋接之後的無線路由器有一個自己的無線網路名稱(SSID)。
中繼是放大後的無線信號的名稱和原來的無線路由器的無線信號名稱一致,也就是2台無線路由器共用同一個無線網路名稱(SSID)。
3、易用性
橋接易用性比中繼性要差,不適合用於公共場合。
中繼模式比橋接模式更好一點,因為中繼模式保持了無線網路名稱(SSID)的一致性,在一些賓館、酒店或者其他一些場所,很多時候都需要保持無線網路名稱的一致性。
『陸』 海康威視無線網橋中繼設置
海康威視無線網橋中繼設置中設置連接
第一步:把設備用POE供電模塊跟電腦連接好,OUT端連接無線網橋,IN端連接電腦網線介面,連接好後本地連接會顯示已經連接或者正在獲取地址,如果顯示紅色的差號提示網線電纜沒有接好就檢查一下連接的介面是不是松動了,下一步更改本地連接IP地址,網上鄰居—查看網路連接—右鍵點擊本地連接—屬性—雙擊在最下方的Internet協議,更改IP地址為192.168.1.,後面可為任何數字(非20、21),確定後本地連接應為已連接狀態。
第二步:打開瀏覽器,在地址欄輸入網址進入設備管理頁面,用戶名密碼都為ubnt;
第三步:選擇好信號後再把本地連接的IP地址改為自動獲取,信號差一些的話可能要稍等片刻等待本地連接顯示已連接的時候就可以上網了。
『柒』 無線中繼與無線橋接的區別和用途是什麼
無線中繼和無線橋接的不同主要在設備的工作模式。說白點就是應用上。無線中繼可以理解為 設備接收到其他設備的信號後。以自己為中心重新發射出去。主要應用於信號較弱的區域。用於無線信號的拓展和放大。無線網橋是一般是只點對點或者點多多點的信號無線數據傳輸。一般情況下。主要用於兩個不同的地點的小區域網之間的鏈接。用於遠距離網路點對點或者點對多點的數據通訊。。並且。為了保證橋接的穩定性。一般情況下。當設備開啟橋接功能後,會關閉普通網卡的介入功能。即只能點對點通訊。無線設備無法通過無線連接。
『捌』 「無線網橋」是什麼設備,其功能是什麼和無線、無線路由有何不同
無線網橋是無線網路的橋接,利用無線傳輸方式實現在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搭起通信的橋梁。跟無線路由區別如下:
一、主體不同
1、無線網橋:利用無線傳輸方式實現在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搭起通信的橋梁設備。
2、無線路由:將家中牆上接出的寬頻網路信號通過天線轉發給附近的無線網路設備。
二、特點不同
1、無線網橋:傳輸速率根據調制方式和帶寬不同決定,PTP C400 可達64Mbps,PTP C500可達90MBPS,PTP C600可達150Mbps;可以配置電信級的E1,E3,STM-1介面。
2、無線路由:支持專線xdsl/cable、動態xdsl、pptp四種接入方式,還具有其它一些網路管理的功能,如dhcp服務、nat防火牆、mac地址過濾、動態域名等功能。
三、作用不同
1、無線網橋:用來連接分別位於不同建築物中兩個固定的網路。
2、無線路由:具備單純性無線AP所有功能如支持DHCP客戶端、支持VPN、防火牆、支持WEP加密等,而且還包括了網路地址轉換(NAT)功能,可支持區域網用戶的網路連接共享。
『玖』 無線網橋中繼網路不穩定怎麼辦
無線橋接的路由器,一旦連接的終端多了就會掉線。
最好用有線橋接。或者換1000m的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