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電網路原理
擴展閱讀
技校宿舍有沒有無線網路 2025-07-23 23:27:33
網路穩定電腦沒有網 2025-07-23 23:26:49

無線電網路原理

發布時間: 2022-06-07 17:58:12

無線網路的技術原理是什麼

據我們所知,無線網路(wireless network)是採用無線通信技術實現的網路。無線網路既包括允許用戶建立遠距離無線連接的全球語音和數據網路,也包括為近距離無線連接進行優化的紅外線技術及射頻技術,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傳輸媒介的不同,利用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可以和有線網路互為備份。主流應用的無線網路分為通過公眾移動通信網實現的無線網路(如4G,3G或GPRS)和無線區域網(WiFi)兩種方式。GPRS手機上網方式,是一種藉助行動電話網路接入Internet的無線上網方式,因此只要你所在城市開通了GPRS上網業務,你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通過筆記本電腦來上網。首先說,無線網路並不是何等神秘之物,可以說它是相對於我們普遍使用的有線網路而言的一種全新的網路組建方式。無線網路在一定程度上扔掉了有線網路必須依賴的網線。

這樣一來,你可以坐在家裡的任何一個角落,抱著你的筆記本電腦,享受網路的樂趣,而不像從前那樣必須要遷就於網路介面的布線位置。這樣你的家裡也不會被一根根的網線弄得亂七八糟了。無線區域網名詞解析。網路按照區域分類可以分為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調制方式,11MbpsDSSS物理層採用補碼鍵控(CCK)調制模式。CCK與現有的IEEE802.11DSSS具有相同的信道方案,在2.4GHzISM頻段上有三個互不幹擾的獨立信道,每個信道約佔25MHz。因此,CCK具有多信道工作特性。

㈡ 無線電原理是什麼

無線電原理:無線電技術是通過無線電波傳播信號的技術。無線電技術的原理在於,導體中電流強弱的改變會產生無線電波。

當電波通過空間傳播到達收信端,電波引起的電磁場變化又會在導體中產生電流。通過解調將信息從電流變化中提取出來,就達到了信息傳遞的目的。

無線電是指在所有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電磁波,是其中的一個有限頻帶,上限頻率在3THz(太赫茲),下限頻率較不統一, 在各種射頻規范書, 常見的有3KHz~3THz(ITU-國際電信聯盟規定),9KHz~3THz,10KHz~3THz。

(2)無線電網路原理擴展閱讀:

無線電的主要用途:

1、通信

無線通信在現代通信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幾乎任何領域都使用無線通信,包括有商業、氣象、金融、軍事、工業、民用等。我們可從通信系統、調制方式、多址方式等幾方面可看到無線通信系統種類的繁多。

2、導航

所有的衛星導航系統都使用裝備了精確時鍾的衛星。導航衛星播發其位置和定時信息。接收機同時接受多顆導航衛星的信號。接收機通過測量電波的傳播時間得出它到各個衛星的距離,然後計算得出其精確位置。

3、雷達

雷達通過測量反射無線電波的延遲來推算目標的距離。並通過反射波的極化和頻率感應目標的表面類型。導航雷達使用超短波掃描目標區域。一般掃描頻率為每分鍾兩到四次,通過反射波確定地形。這種技術通常應用在商船和長距離商用飛機上。

4、加熱

微波爐利用高功率的微波對食物加熱。(註:一種通常的誤解認為微波爐使用的頻率為水分子的共振頻率,而實際上使用的頻率大概是水分子共振頻率的十分之一。)

5、電力傳輸

日本科學家提出了在太空中建立大型的太陽能電站,將電能轉化為微波送回地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無線電

㈢ 無線電的原理是什麼

無線電的原理是:

無線電技術的原理基於電磁波理論,即導體中電流強弱的改變會產生無線電波。利用這一現象,通過調制可將信息載入於無線電波之上。

當電波通過空間傳播到達收信端,電波引起的電磁場變化又會在導體中產生電流。通過解調將信息從電流變化中提取出來,就達到了信息傳遞的目的。

(3)無線電網路原理擴展閱讀:

無線電最早的應用就是在通信領域,人們可以藉助無線電首次遠距離傳遞信息。現代無線通信技術更為發達,空間通信技術日趨成熟。

在日常生活中,移動通信已經必不可少。移動通信經歷了1G、2G、3G時代,如今正處於發展4G和5G的時期。從3G時代開始,移動通信真正將人們帶人多媒體通信時代,網頁、音樂、圖片、視頻等都可以在智能手機上實現很好的客戶體驗。

㈣ 無線網路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我簡單明白的來說明一下

電腦是用的二進制來識別信息的。
我們現在在電腦上每打的一個字,輸入的一個代碼。計算機在識別這些的時候,都是先轉化成如:
01001000100011110001100111
這樣的代碼。

不管是現在的16進制,還是8進制都是如此。

至於手機來說,
它通過衛星,或者機站的無線信息。其實簡單的來說,可以理解成以前的無線電,幾長幾短。代表什麼。

手機其實也就是個計算機系統,他在接收到這些信號後。轉換成2進制數,就可以展示給你網路上能看到的一切。

本源是一樣的。和有線相比。不同的就是載體。

不知道這樣解釋你清楚了沒有。

㈤ 什麼是無線網路什麼工作原理

也是使用tcp/ip協議通信傳輸網路,和有線網大同小異,只是傳輸介質不同,有線使用銅線介質傳輸,無線使用無線電波傳輸,這樣無線電有頻率和波段,大多數咱們使用的無線路由器WiFi都是2.4G或5G 波段的信號傳輸。

與有線傳輸相比,無線傳輸具有許多優點。或許最重要的是,它更靈活。無線信號可以從一個發射器發出到許多接收器而不需要電纜。所有無線信號都是隨電磁波通過空氣傳輸的,電磁波是由電子部分和能量部分組成的能量波。
在無線通信中頻譜包括了9khz到300000Ghz之間的頻率。每一種無線服務都與某一個無線頻譜區域相關聯。無線信號也是源於沿著導體傳輸的電流。電子信號從發射器到達天線,然後天線將信號作為一系列電磁波發射到空氣中。
信號通過空氣傳播,直到它到達目標位置為止。在目標位置,另一個天線接收信號,一個接收器將它轉換回電流。接收和發送信號都需要天線,天線分為全向天線和定向天線。在信號的傳播中由於反射、衍射和散射的影響,無線信號會沿著許多不同的路徑到達其目的地,形成多徑信號。
無線通信原理——基本原理
無線通信是利用電波信號可以在自由空間中傳播的特性進行信息交換的一種通信方式。在移動中實現的無線通信又通稱為移動通信,人們把二者合稱為無線移動通信。簡單講,無線通信是僅利用電磁波而不通過線纜進行的通信方式。
1,無線頻譜
所有無線信號都是隨電磁波通過空氣傳輸的,電磁波是由電子部分和能量部分組成的能量波。聲音和光是電磁波得兩個例子。無線頻譜(也就是說,用於廣播、蜂窩電話以及衛星傳輸的波)中的波是不可見也不可聽的——至少在接收器進行解碼之前是這樣的。
「無線頻譜」是用於遠程通信的電磁波連續體,這些波具有不同的頻率和波長。無線頻譜包括了9khz到300 000Ghz之間的頻率。每一種無線服務都與某一個無線頻譜區域相關聯。例如,AM廣播涉及無線通信波譜的低端頻率,使用535到1605khz之間的頻率。
當然,通過空氣傳播的信號不一定會保留在一個國家內。因此,全世界的國家就無線遠程通信標准達成協議是非常重要的。ITU就是管理機構,它確定了國際無線服務的標准,包括頻率分配、無線電設備使用的信號傳輸和協議、無線傳輸及接收設備、衛星軌道等。如果政府和公司不遵守ITU標准,那麼在製造無線設備的國家之外就可能無法使用它們。
2,無線傳輸的特徵
雖然有線信號和無線信號具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包括協議和編碼的使用——但是空氣的本質使得無線傳輸與有線傳輸有很大的不同。
正如有線信號一樣,無線信號也是源於沿著導體傳輸的電流。電子信號從發射器到達天線,然後天線將信號作為一系列電磁波發射到空氣中。信號通過空氣傳播,直到它到達目標位置為止。在目標位置,另一個天線接收信號,一個接收器將它轉換回電流。
3,天線
每一種無線服務都需要專門設計的天線。服務的規范決定了天線的功率輸出、頻率及輻射圖。
無線信號傳輸中的一個重要考慮是天線可以將信號傳輸的距離,同時還使信號能夠足夠強,能夠被接收機清晰地解釋。無線傳輸的一個簡單原則是,較強的信號將傳輸的比較弱的信號更遠。
正確的天線位置對於確保無線系統的最佳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用於遠程信號傳輸的天線經常都安裝在塔上或者高層的頂部。從高處發射信號確保了更少的障礙和更好的信號接收。
4,信號傳播
在理想情況下,無線信號直接在從發射器到預期接收器的一條直線中傳播。這種傳播被稱為「視線」(Line Of Sight,LOS),它使用很少的能量,並且可以接收到非常清晰的信號。不過,因為空氣是無制導介質,而發射器與接收器之間的路徑並不是很清晰,所以無線信號通常不會沿著一條直線傳播。當一個障礙物擋住了信號的路線時,信號可能會繞過該物體、被該物體吸收,也可能發生以下任何一種現象:發射、衍射或者散射。物體的幾何形狀決定了將發生這三種現象中的那一種。
(1)反射、衍射和散射
無線信號傳輸中的「反射」與其他電磁波(如光或聲音)的反射沒有什麼不同。波遇到一個障礙物並反射——或者彈回——到其來源。對於尺寸大於信號平均波長的物體,無線信號將會彈回。例如,考慮一下微波爐。因為微波的平均波長小於1毫米,所以一旦發出微波,它們就會在微波爐的內壁(通常至少有15cm長)上反射。究竟哪些物體會導致無線信號反射取決於信號的波長。在無線LAN中,可能使用波長在1~10米之間的信號,因此這些物體包括牆壁、地板天花板及地面。
在「衍射」中,無線信號在遇到一個障礙物時將分解為次級波。次級波繼續在它們分解的方向上傳播。如果能夠看到衍射的無線電信號,則會發現它們在障礙物周圍彎曲。帶有銳邊的物體——包括牆壁和桌子的角——會導致衍射。
「散射」就是信號在許多不同方向上擴散或反射。散射發生在一個無線信號遇到尺寸比信號的波長更小的物體時。散射還與無線信號遇到的表面的粗糙度有關。表面也粗糙,信號在遇到該表面是就越容易散射。在戶外,樹木會路標都會導致行動電話信號的散射。
另外,環境狀況(如霧、雨、雪)也可能導致反射、散射和衍射
(2)多路徑信號
由於反射、衍射和散射的影響,無線信號會沿著許多不同的路徑到達其目的地。這樣的信號被稱為「多路徑信號」。多路徑信號的產生並不取決於信號是如何發出的。它們可能從來源開始在許多方向上以相同的輻射強度,也可能從來源開始主要在一個方向上輻射。不過,一旦發出了信號,由於反射、衍射和散射的影響,它們就將沿著許多路徑傳播。
無線信號的多路徑性質既是一個優點又是一個缺點。一方面,因為信號在障礙物上反射,所以它們更可能到達目的地。在辦公樓這樣的環境中,無線服務依賴於信號在牆壁、天花板、地板以及傢具上的反射,這樣最終才能到達目的地。
多路徑信號傳輸的缺點是因為它的不同路徑,多路徑信號在發射器與接收器之間的不同距離上傳播。因此,同一個信號的多個實例將在不同的時間到達接收器,導致衰落和延時。
5,固定和移動
每一種無線通信都屬於以下兩個類別之一:固定或移動。在「固定」無線系統中,發射器和接收器的位置是不變的。傳輸天線將它的能量直接對准接收器天線,因此,就有更多的能量用於該信號。對於必須跨越很長的距離或者復雜地形的情況,固定的無線連接比鋪設電纜更經濟。
不過,並非所有通信都適用固定無線。例如,移動用戶不能使用要求他們保留在一個位置來接收一個信號的服務。相反,行動電話、尋呼、無線LAN以及 其它許多服務都在使用「移動」無線系統。在移動無線系統中,接收器可以位於發射器特定范圍內部的任何地方。這就允許接收器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同時還繼續接受信號。
具體的數據傳輸原理是一樣的:數據是0和1 任何復雜的數據都是通過0和1表達出來的 比如說 發送 您好 兩個字 還原成最本質的數據就是一串0和1混在一起的數字 而0和1對於物理層來說 就是兩種狀態 所以理論上 任何能表示兩種狀態的物理現象並且可以傳播的都可以用於傳輸數據 包括光 電 電磁波等等

比如說 可以用燈滅表示0 燈亮表示1 那我在遠處對著你恍恍手電筒就完成了一次無線傳輸。
而對於日常用到的無線傳輸 採用的是電磁波的方式
電磁波的傳輸原理大概是:電流流過導體時 會對周圍產生電磁波 而導體在電磁波環境中 會產生電流
這樣 我這邊用一根鐵棍 兩邊接上電 然後控制鐵棍中的電流 就會在空間中產生一定規律的電磁波 而對應的 另一方在我產生的電磁波的范圍內 放另一根鐵棍 這根鐵棍里就會產生有規律的電流 這樣就完成了物理層面上最基本的兩種狀態的表達 從而傳輸了數據。

㈥ 無線網路上網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無線上網的話他需要的是佔用空氣當中的某個頻道,比如說像廣播一樣,它有某個頻道會傳播,他的廣播信息和網路也是一樣的,有一個他的傳播頻道,這樣的話就能無線接收和發送信號。

㈦ 無線網的原理

無線網的原理:
無線電並不是僅僅涉及正弦波和電磁頻譜。在發送信號之後,核心問題就是所謂的「無線頻道」——眾所周知,正是它將電磁波從一點傳輸到另一點。這就是最復雜的一步。首先,無線波的功率會隨距離快速地衰減(「平衰減」)——這意味著即使高功率信號也會快速減弱。因此,假設信號能夠到達並且有足夠被檢測的功率,另一端的接收器也必須要足夠敏感,才能檢測到信號。如果信號太弱,那麼它就會變得像噪音。目標是讓信噪比越高越好。

接下來,無線波還可能被固體(「陰影衰減」)、主信號的回聲及反射(「多路徑衰減」或「雷利衰減」)或有意干擾(「堵塞」,在非軍事環境極少出現)或無意干擾阻擋。Wi-Fi及其他運行在共享未授權頻帶的系統必須使用各種技術來避免受到運行在相同未授權頻帶的其他並行(且合法)信號的干擾。不僅如此,這些系統還必須避免與管理部門規定的更重要的信號發生干擾。這里避免干擾的最常用方法是使用各種形式的擴頻無線電,它會將信號分散到大量不同頻率的頻帶中,從而以犧牲頻譜效率來提升可靠性。

㈧ WiFi的原理是什麼

先講解下什麼是WIFI?
WIFI全稱Wireless
Fidelity,又稱802.11標准.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WLAN標准。 Wi-Fi為IEEE定義的一個無線網路通信的工業標准(IEEE802.11)。Wi-Fi第一個版本發表於1997年,其中定義了介質訪問接入控制層(MAC層)和物理層。物理層定義了工作在2.4GHz的ISM頻段上的兩種無線調頻方式和一種紅外傳輸的方式,總數據傳輸速率設計為2Mbit/s。兩個設備之間的通信可以自由直接(ad
hoc)的方式進行,也可以在基站(Base
Station,
BS)或者訪問點(Access
Point,AP)的協調下進行。2.4GHz的ISM頻段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通用,因此802.11b得到了最為廣泛的應用。net.itkeys.cn提示蘋果公司把自己開發的802.11標准起名叫AirPort。1999年工業界成立了Wi-Fi聯盟,致力解決符合802.11標準的產品的生產和設備兼容性問題。
IT問號網,做最專業的IT問答站802.11標准和補充
802.11
,1997年,原始標准(2Mbit/s,工作在2.4GHz)。
802.11a,1999年,物理層補充(54Mbit/s,工作在5GHz)

802.11b,1999年,物理層補充(11Mbit/s,工作在2.4GHz)

802.11c,符合802.1D的媒體接入控制層(MAC)
橋接(MAC
Layer
Bridging)。
802.11d,根據各國無線電規定做的調整。
802.11e,對服務等級(Quality
of
Service,
QS)的支持。
802.11f,基站的互連性(Interoperability)。
802.11g,物理層補充(54Mbit/s,工作在2.4GHz)。
802.11h,無線覆蓋半徑的調整,室內(indoor)和室外(outdoor)信道(5GHz頻段)。
802.11i,安全和鑒權(Authentification)方面的補充。
802.11n,導入多重輸入輸出(MIMO)技術,基本上是802.11a的延伸版。
除了上面的IEEE標准,另外有一個被稱為IEEE802.11b+的技術,通過PBCC技術(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
在IEEE802.11b(2.4GHz頻段)
基礎上提供22Mbit/s的數據傳輸速率。但這事實上並不是一個IEEE的公開標准,而是一項產權私有的技術(產權屬於美國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也有一些被稱為802.11g+的技術,在IEEE802.11g的基礎上提供108Mbit/s的傳輸速率,跟802.11b+一樣,同樣是非標准技術,由無線網路晶元生產商Atheros所提倡的則為SuperG。
-------------------------另外,你指的兩個網路WiFi互相,是指兩個路由級設置互聯,還是指兩個WLAN電腦信號源之間互聯? 或者是最簡單的WLAN路由器跟普通無線本本或IPAD之類的WLAN設備之間的互聯? 其實都可以實現的,呵呵。

㈨ 電腦無線網路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計算機的無線適配器將數據轉換為無線電信號並使用天線將其發送出去。無線路由器接收該信號並對該信號進行解碼。它通過有線的物理乙太網連接將該信息發送到互聯網。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22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