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最早的飛機無線網路
擴展閱讀
沒有使用無線網路的app 2025-07-20 18:45:29
什麼手機軟體能拍照識物 2025-07-20 18:40:23
網路安全知識競賽90分 2025-07-20 18:37:43

最早的飛機無線網路

發布時間: 2022-06-15 15:38:21

『壹』 飛機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飛機是人類在20世紀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之一,有人將它與電視和電腦並列為20世紀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三大發明,關於世界上最早的飛機到底是由誰發明?
爭議
法*國人認為世界最早的飛機是由法*國人克雷芒·阿德爾 (Clément Ader)發明,於18*90年10月9日在法*國試飛成功,部分人認為他發明了歷*史上第一架飛機。 美國人認為飛機的發明者是美國人萊特兄弟(Wilbur Wright和Orville Wright),於1903年12月17日在美國試飛成功。
巴西人認為是巴西人阿爾貝托·桑托斯·杜蒙特(Alberto Santos-Dumont)發明了飛機,1906年10月12日桑托斯-杜蒙特的「14 bis」飛機成功地飛至60米高空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動力飛行,之前的飛行並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飛」的標准。
一般普遍認為是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而有部分人認為是由克雷芒·阿德爾或阿爾貝托·桑托斯·杜蒙特所發明。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設計制*造的飛機進行了成功的飛行,這是世界上首次實現重於空氣的航空器的有動力、可操縱的飛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已用於作戰,當時飛機的速度已達180~220千米/時,升限6000~7000米,航程400~450千米,轟炸機載彈量1000~2000千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飛機的速度達到750千米/時,轟炸機載彈量可達10噸左右。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後,發動機由活*塞式發展到噴氣式,飛機的飛行性能顯著提高;80年代飛機的升限已超過30000米,最大速度超過3倍音速,航程超過20000千米,最大載重量超過100噸。
萊特
二十世紀最重大的發明之一,是飛機的誕生。人類自古以來就夢想著能像鳥一樣在太空中飛翔。而2000多年前中國人發明的風箏,雖然不能把人帶上太空,但它確實可以稱為飛機的鼻祖。
本世紀初在美國有一對兄弟他們在世界的飛機發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們就是萊特兄弟。在當時大多數人認為飛機依靠自身動力的飛行完全不可能,而萊特兄弟確不相信這種結論,從1900年至1902年他們兄弟進行1000多次滑翔試飛,
終於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1號,並且獲得試飛成功。他們因此於1909年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這是人類在飛機發展的歷*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改進
初期的飛機都使用的是單台發動機,在飛行中,常常會出現發動機突然關車的故障。這對飛行安全始終是個威脅。1911年,英國的肖特兄弟申請了多台發動機設計的專利。他們的雙發動機系統,能使每一個飛行員都不用擔心因發動機停車而使飛機下降。這在航空安全方面是一個重大的進展。人們把按照肖特專利制*造的第一架飛機稱為「3·2」型飛機。這個名字告訴人們,這種飛機裝有3副螺旋槳,2台發動機。這種飛機還裝有兩套飛行操縱機*構,因此,兩名駕駛員都能操縱飛機而不必換座位。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駕駛他們制*造的飛行器員進行首次持續的、有動力的、可操縱的飛行。
1915年12月,德國的容克制*造了一架全金屬飛機。該飛機使用的是薄薄的罐頭盒鐵皮製*作而成,並非現在的鋁合金材料,所以這架飛機被戲稱為「驢罐頭」。
1927年至1932年中,座艙儀表和領航設備的研製取得進展,陀螺技術應用到飛行儀表上。這個裝在萬向支架上的旋*轉飛輪能夠在空間保持定向,於是成為引導駕駛員能在黑*暗中、雨雪天中飛行的各種導航儀表的基礎。這時飛機中就出現了人工地平儀,它能向飛行員指示飛機所處的飛行高度;陀螺磁羅盤指示器,在羅盤上刻有度數,可隨時顯示出航向的變化;地磁感應羅盤,它不受飛機上常常帶有的大量鐵質東西的影響,也不受振動和地球磁場的影響。這些儀表以靈敏度高、能測出離地30多米的高度表和顯示飛機轉彎角速度的轉彎側滑儀,此外還有指示空中航線的無線電波束,都是用來引導駕駛員通過模糊不清的大氣層時的手段。
飛行模擬器又稱飛行模擬器,它是一種可以在地面模仿飛機的飛行狀態。1930年,美國人埃德溫·林克發明了第一個飛行模擬器,並且以自己名字命名為「林克練習器」,盡管它存在著技術上的缺陷,但它已經體現了不使用真*實飛機就能安全、經濟地反復進行緊急狀態動作訓練的優點。如今現在的飛機模擬器已經由計算機、模擬駕駛艙、運動系統、操縱負載系統和視景系統等組成。是現代航空科研、教學、試驗等不能缺少的技術設備。
噴氣發動機
1910年12月10日,在法*國巴黎展覽會上,有一架飛機在表演時墜毀。駕駛員被拋出燃*燒的機艙。但是,這架飛機卻引起人們很大關注。因為它使用的一台新型發動機。設計者就是飛機駕駛員本人,他是羅馬尼亞人,名叫亨利·科安達,畢業於法*國高等技術學校。他設計的發動機是用一台50馬力的發動機使風扇向後推動空氣,同時增設一個加力燃*燒室,使燃氣在尾噴管中充分膨*脹,以此來增大反推力。這就是最早的噴氣發動機。
20世紀30年代後期,活*塞驅動的螺旋槳飛機的最大平飛時速已達到700公里,俯沖時已接近音速。音障的問題日益突出。前蘇、英、美、德、意等國大力開展了噴氣發動機的研究工作。德國設計師,奧安在新型發動機研製上最早取得成功。1934年奧安獲得離心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專利。1939年8月27日奧安使用他的發動機製成He-178噴氣式飛機。
1942年7月,德國23歲的奧海因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制*造出了第一架噴氣式飛機,Me-262,同年7月18日試飛。因噴氣式飛機比螺旋槳式飛機要快160km/h,得到德國政*府的同意開始投入空戰,1945年8月德軍用37架噴氣式飛機擊落了18架美國的螺旋槳飛機,在同盟軍中引起了震*驚。
噴氣發動機研製出之後,科學家們就進一步讓飛機進行突破音障的飛行,經過10多年之後這項工作終於被美國人完成了。
1947年10月14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桑格菲爾地區,貝爾公*司試飛能沖破音障的飛機。上午10時一架巨大的B-29轟炸機,在機艙下懸掛著一駕造型奇特的小飛機起飛了。這架小飛機命名為X-1火箭飛機。X-1飛機裝有4台火箭發動機,總推力2700公斤,使用的燃料是危險的液氫和酒精。當B-29轟炸機把它從空中放下的時候,它的4台火箭發動機相繼點火,聲如雷鳴。當飛機發動機啟動1分28秒後,馬赫數達到1?0,飛機達到了音速。這時X-1飛機的燃料幾乎用盡,速度變得更快,達到馬赫數1?06,這時的高度是13000米。盡管試飛成功,但由於X-1飛機不是靠自身的動力起飛升空,這個紀錄沒有被承認。
飛機的發明,使人們在普遍受益的情況下又產生了新的不滿足。飛機起飛需要滑跑,需要修建相應的跑道和機場。這就帶來了諸多不便,於是有人開始探*索可以進行垂直起落的飛行器,通稱直升機。
1939年9月14日世界上第一架實用型直升機誕生,它是美國工程師西科斯基研製成功的VS-300直升機。西科斯基原籍俄國,1930年移居美國,他制*造的VS-300直升機,有1副主旋翼和3副尾槳,後來*經過多次試飛,將3副尾槳變成1副,這架實用型直升機從而成為現代直升機的鼻祖。
VS-300直升機誕生之後,影響巨大,尤其是從本世紀50年代*開始,直升機的制*造技術發展迅猛。50年代中期以前,直升機的動力裝置處在活*塞式發動機時期,此後就進入了噴氣渦輪軸時期。旋翼材料結構技術也經歷了幾個階段;40年代至50年代為金屬木翼混合結構,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為金屬結構,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為玻璃纖維結構,70年代中期以後發展成為新型復合材料結構。
本世紀20年代飛機開始載運乘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美國開始把大量的運輸機改裝成為客機。60年代以來,世界上出現了一些大型運輸機和超音速運輸機,逐漸推廣使用渦輪風扇發動機。著名的有前蘇聯生產的安-22、伊爾-76;美國生產的C-141、C-5A、波音-747;法*國的空中客車等。超音速運輸機有英法聯合研製的「協和」式和原蘇聯的圖-144。然而,超音速客機的發展並不樂觀。「協和」式飛機售價過高,且噪音污染大,影響效益,因而已於80年代停止生產。前蘇聯的圖-144也因為同樣的原因也在80年代停航。
自從飛機發明以後,飛機日益成為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運載工具。它深刻的改變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由於發明了飛機,人類環球旅行的時間大大縮短了。世界上第一次環球旅行是16世紀完成的。當時,葡萄牙人麥哲倫率領一支船隊從西班牙出發,足足用了 3年時間,才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環繞地球一周,回到西班牙。19世紀末,一個法*國人乘火車環球旅行一周,也花費了43天的時間。飛機發明以後,人們在1949年又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一架B—50型轟炸機,經過4次漂亮的空中加油,僅僅用了94個小時,便繞地球一周,飛行 3┐┐00公里。強中更有強中手。超音速飛機問世以後,人們飛得更高更快。1979年,英國人普斯貝特只用14個小時零6分鍾,就飛行36*900公里,環繞地球一周。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就可以飛到地球的各個角落,這對於生活在20世紀以前的人類來說,難道不是一個人間奇跡嗎?
錯綜復雜的空中航線把世界各國連接起來,為人們提供了既方便又迅速的客運。早在本世紀20年代,航空運輸就開設了定期航班,運送旅客和郵件。如今,空中航線更是四通八達,人們隨時都會看見銀色的飛機,如同一隻大鳥,在蔚藍的天空中一掠而過。對於現代人來說,早晨還在北*京,下午已毫無倦意地出現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這已經是十分平常的事了。而在20世紀以前則是不可思議的。從此,險峻的高山、一望無際的大洋再不會讓人望而生畏。一隻只銀燕把不同地區的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們緊密地聯*系起來。通過不斷地交流,人們播種友誼,傳達信息,達到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和相互促進,共同推進人類的文明。
飛機的發明也使航空運輸業得到了空前發展,許多為工業發展所需的種種原料擁有了新的來源和渠道,大大減輕了人們對當地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特別是超音速飛機誕生以後,空中運輸更加興旺。那些不宜長時間運輸的牲*畜和難以長期保存的美味食品,也可以乘坐飛機而跨越五湖四海,給世界各地的人們共賞共享。當年連貴妃娘娘都不易品嘗的嶺南荔枝,如今也出現在尋常百*姓的家中了。
在人類向地球深處進軍時,飛機也被廣泛應用於地質勘探。人們使用裝備了照相機或者一種稱為肖蘭系統的電子設備的飛機,可以迅速而准確地對廣大地區,包括險峻而難以到達的地方進行測繪。把空中拍攝的照片一張張拼接起來,就可以繪制極好的地形圖。這比古老的測繪方式要簡便易行得多。就連冰天雪地、人跡罕至,一度只是探險人員涉足的北極和南極,現在乘坐飛機也可以毫不困難地到達。
當然,飛機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更為驚人。不僅可以用於偵察、轟炸,而且在預警、反潛、掃雷等方面也極為出色。在20世紀90年代初爆發的海灣戰爭中,飛機的巨大威力有目共睹。當然,飛機在軍事上的應用給人類也帶來了慘重災維,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毀滅性破*壞。但是和平利*用飛機,才是人類發明飛機的初衷。

『貳』 l歷史上最早的飛機

1903年12月17日 萊特兄弟的第一架飛機試飛成功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製造的第一架飛機「飛行者1號」 在美國北卡萊納州試飛成功。 他們成功地駕駛著他們自己設計製造的重於空氣的飛行器進行了飛行。對此,人們持懷疑態度。這年年初頗受敬重的美國科學家西蒙紐康發表看法,證明靠機動力量進行飛行是不可能的。 7年前,德國著名的航空界先驅奧托-利林塔爾駕駛自己製造的飛行器墜毀身亡。然而,賴特兄弟二人說,他們這天在北卡羅來納州基蒂霍克海灘上空飛行了4次,最長的一次持續約一分鍾,飛行距離850英尺。 另有5人在場目睹了他們的飛行。 賴特兄弟說,他們在代頓的自行車修理廠里解決了阻礙重於空氣的飛行器進行飛行的難題。他們說,他們的一項重要發明是運用可動的翼梢來控制飛機,這是別人從未解決過的問題。他們還製造出25馬力輕型引擎,這種引擎比從前任何一種都輕,但提供的動力比以前大。兩兄弟接著在風洞里試驗了他們自己設計製造的一系列比例模型。他們說,這項工作花費了7年多時間,耗資1000多美元。他們說,不管怎樣,只有獲得專利權之後,他們才能發表他們飛行器的詳細說明。 奧佛-萊特和韋伯-萊特兩兄弟本來經營自行車,對機械製造技術十分在行,是當時眾多的飛行愛好者之一。他們從1896年開始研究飛行,並立志製造出一架用引擎驅動的飛機來。與其他飛行設計愛好者不同,他們很重視理論,並閱讀了空氣動力學方面的有關文獻。為了讀李塔爾的著作,他們還頑強地學會了德文。 經過數年的反復摸索,萊特兄弟終於製造了第一架飛機「飛行者1號」。 1903年12月17日上午30分,奧佛駕駛該機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基蒂霍克海灘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動力飛行,飛行距離為36米,在空中逗留了12秒;隨後,又由哥哥韋伯做了一次飛行,結果在5 9秒內飛行了3200米。第一架飛機就這樣誕生了。 萊特兄弟繼續對飛機進行改進,於1904年和1905年分別造出了「飛行者2號」和「飛行者3號」,1905年10月5日韋伯駕駛的飛行者3號持續飛行了38分鍾,航程達39公里。也就是說,「飛行者3號」實際上已經具有了實用效能。 萊特兄弟確信一個飛行器的時代已經來臨。之後的幾年,他們一面改進飛機性能,一面在世界各國做飛行表演,向人們顯示人類飛行之夢已經成真。

『叄』 飛機上的wifi怎麼收費

你好
隨著技術的發展,機上WiFi服務已經成為航空公司的附加服務之一,而為了與競爭者比拼,航空公司甚至會在推廣期通過免費或者提供折扣的方式來吸引乘客,所以目前要使用機上WiFi,其實價格還是很便宜的。
目前,國內國航、東航、南航等航空公司並沒有正式的機上WiFi運營價格,基本上都是體驗階段,會在某些航線上提供免費體驗。在國際航空公司的航班上,機上WiFi的收費方式比較多樣化,基本上是會區分內陸和國際航班兩大類,內陸航班按日、月、年提供套餐,如達美和美國航空都提供24小時、月卡以及年卡套餐。而國際航班普遍是按小時計算上網費的,還有的航空公司會為會員提供里程積分換上網時間的服務。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按流量收費,比如阿聯酋航空。另外,還有的航空公司為了吸引乘客,在某些高端座位上推出了免費WiFi服務,比如搭乘北歐航空商務艙和超值經濟艙的乘客或是一定級別以上的會員,都可免費使用機上WiFi服務。
東方航空:免費申請 手機不能使用
東航是中國民航首家將空中上網投入商業運營的航空公司,最早是在上海往返紐約、洛杉磯、多倫多航線上開啟空中互聯網服務,而從2月5日起,東航還在部分國內航班上開通空中WiFi,首先於上海往返昆明、三亞,北京往返廣州部分航班上推出,近期又增加到每周有近300個航班提供WiFi服務,乘客在東方航空APP、東航官網查詢自己的航班是否有WiFi服務,再申請免費空中WiFi,每班限50名額。一般飛機上的衛星通訊及客艙內WiFi設備將在飛機起飛後爬升到約3000米高度後自動打開,到了適合的高度後就可以體驗空中上網,但要注意目前東航的機上WiFi只能通過電腦或者Pad接入,手機不能使用。
漢莎航空:按小時收費 可里程兌換
據了解,漢莎航空的所有洲際航班已全部裝備其FlyNet系統,可使用WiFi上網。漢莎航空的機上WiFi是按小時收費,1小時9歐元、4小時14歐元、全程17歐元。漢莎航空的會員,還可以使用里程積分來兌換機上WiFi上網服務,1小時3500英里積分、4小時4500英里積分、全程5500英里積分。
另外,於本年夏初,漢莎航空將成為歐洲第一家在中短途航班上提供寬頻服務的航空公司。屆時,乘坐漢莎德國國內航班和歐洲地區航班的乘客,將可以使用WiFi上網。
北歐航空:高端艙位免費體驗
北歐航空對特定高端艙位的乘客提供免費WiFi服務。乘坐Business商務艙和SAS Plus超值經濟艙旅客以及北歐航空EuroBonus常旅客計劃高級別會員,可免費使用機上WiFi服務,相當大方。但發九張圖的朋友圈就不行,單對單對話則很流暢。
阿聯酋航空:按流量收費 首10MB免費
阿聯酋航空機隊內所有空客A380和部分波音777飛機都已實現WiFi覆蓋,乘客可以免費享用10MB數據流量,之後僅需支付1美元即可享受500MB數據流量,可以用信用卡支付。10MB流量大約可供乘客發一條9張圖的新浪微博及微信朋友圈,而500MB流量基本可供乘客全程使用郵件、微博、微信與外界保持聯系,基本上只需要付出1美元即可,性價比很高。但是由於相關規定,阿聯酋航空的這項服務在中國和印度領空暫時無法使用。
美國航空:按小時收費 要加稅費
美國航空在北京到達拉斯、上海到達拉斯航班上推出全程上網服務,2小時收費12美元、4小時17美元、航班全程則是19美元,另加大約10%的相關稅費。
希望能幫助到你,謝謝!

『肆』 飛機上有無線網嗎

飛機上有無線網,不過是在少數航班。在登機前快速辨別一架客機有沒有機上互聯網的方法:
一、網路購票時:
以購買東方航空公司上海到北京的航班為例,通過航司自家的APP購票(第三方購票軟體還暫不支持),可以看到航班號後面一個有「wifi」的標志,則表示該航班帶有機上wifi網路。
不過即使買到票,由於航司機上網路接入的名額有限,一般會要求在app上提前申請,成功以後才能享受到機上wifi服務。
二、登機時通過觀察機身外形:
大家可以在登機前,通過觀察該飛機的外觀,觀察機身頂部是否有個「小突起」,這個小鼓包裝的其實就是衛星天線。
三、登機時觀察飛機艙門:
搭載wifi網路的航班一般會在飛機艙門口噴塗「wi-fionboard」標志,大家看見這個標志,就可以判定此架飛機的網路覆蓋情況。
四、機艙內行李架或座椅後背:
部分航空公司會在行李架座位號旁、飛行提示卡以及座椅後背直接標注wifi覆蓋情況。
乘機的時候看到以上特徵,就可以按照要求拿出手機等移動設備來使用飛機上提供的高速網路了。

『伍』 飛機上為什麼能上網

因為現在某些飛機上已經安裝了wifi,即機上區域網。
比如:海南航空的個別飛機上便安裝上了WiFi,但目前尚不能與地面互聯網相通,海航的空中無線娛樂系統是一個互動社區,旅客可通過聊天室和飛機上的旅客群聊、私聊,與海航互動,或者查看商品信息實現購物,同時該系統也存有不少電影、音樂、圖書、游戲等媒體庫,在試運行階段。目前,海航的機上WiFi服務是免費的,收費標准將根據試運行情況於日後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國航作為國內最早嘗試提供機上WiFi服務的航空公司,在2011年11月就已經開始試運行WiFi航班。

外國航企熱衷地空聯網
曾有分析認為內容有限制的機上WiFi有雞肋之感,因為外國航企已經紛紛開展與地面相通的寬頻上網等機上通訊服務。
以阿聯酋航空為例,2012年該航企的A380飛機均能為乘客提供機上收發簡訊或電子郵件、撥打或接聽電話的服務。針對手機用戶,阿聯酋航空推出的無線網路套餐最低為2.5美元起,而針對手提電腦用戶的無線網路套餐最低為10美元起。
如購買2.5美元的無線網路數據套餐,普通黑莓手機用戶可在阿航迪拜至上海或北京約8小時的飛行中近全程實現無線上網。
民航專家綦琦告訴記者,中國航空公司地空聯網遲遲難產的主要原因在於空管政策的限制。此外,空管系統方面也可能存在滿足空管需求外其它需求的帶寬不足問題。他介紹,事實上技術方面對我國已不是問題。

『陸』 在飛機上可以開4g或連WiFi 嗎

在飛機上不能開4g,WiFi要看具體航班,現在很多航班可以提供艙內的WiFi信號,有些甚至可以連接互聯網。

在乘坐飛機時必須關掉手機或者開啟手機自帶的飛行模式切斷所有通訊信號,以免手機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對飛機飛行造成影響。

飛行模式關閉了手機的GSM/GPRS模塊,手機不會主動向基站發送尋呼信號,即不試圖聯系基站,但一般可撥打緊急電話(與無sim卡原理類似,在此模式下,手機一般可撥打110、120、112等)。

因為手機尋呼信號會干擾飛機上的電子設備,所以飛機上不允許打開手機,而這種模式下關閉了手機信號的有關功能,手機可以開著繼續使用其它功能,如查看電話本、欣賞手機上的文章、電影,玩游戲等,所以叫飛行模式。手機的電量很大部分都消耗在信號上,飛行模式下關閉了信號,非常省電。

(6)最早的飛機無線網路擴展閱讀

乘坐飛機禁止使用手機最早由美國開始實施,1991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認為,手機發射的無線電波可能會干擾地空通信,因此禁止乘客在飛機飛行期間使用手機。目前,我國規定飛機飛行期間乘客不得使用手機,情節嚴重者將會被公安機關處以警告、罰款、拘留,甚至刑事處罰。

截至目前,國際上已經有超過40個司法轄區允許在飛機上使用移動通信服務,一些航空公司還在飛機上提供無線網路服務。

美國聯邦航空局於2013年10月31日宣布,美國航空公司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擴大乘客對便攜電子設備的使用范圍,但語音通信除外。

『柒』 飛機的發明歷史

飛機是人類在20世紀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科學技術成就之一,有人將它與電視和電腦並列為20世紀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三大發明,關於世界上最早的飛機到底是由誰發明,各家有不同說法:
法國人認為世界最早的飛機是由法國人克雷芒·阿德爾(Clément Ader)發明,於1890年10月9日在法國試飛成功,部分人認為他發明了歷史上第一架飛機。
美國人認為飛機的發明者是美國人萊特兄弟(Wilbur Wright和Orville Wright),於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點35分在美國試飛成功。
巴西人認為是巴西人阿爾貝托·桑托斯·杜蒙特(Alberto Santos-Dumont)發明了飛機,1906年10月12日桑托斯-杜蒙特的「14 bis」飛機成功地飛至60米高空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動力飛行,之前的飛行並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飛」的標准。
一般普遍認為是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而有部分人認為是由克雷芒·阿德爾或阿爾貝托·桑托斯·杜蒙特所發明。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設計製造的飛機進行了成功的飛行,這是世界上首次實現重於空氣的航空器的有動力、可操縱的飛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已用於作戰,當時飛機的速度已達180~220千米/時,升限6000~7000米,航程400~450千米,轟炸機載彈量1000~2000千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飛機的速度達到750千米/時,轟炸機載彈量可達10噸左右。20世紀40年代中期以後,發動機由活塞式發展到噴氣式,飛機的飛行性能顯著提高;80年代飛機的升限已超過30000米,最大速度超過3倍音速,航程超過20000千米,最大載重量超過100噸。
德國飛機製造業先驅古斯塔夫-韋斯科普夫於1901年成功試飛「禿鷲」飛行器,可以離開地面飛行2.5公里,如果該報道是真實的,古斯塔夫將比萊特兄弟研製飛機的時間早兩年。

1903年萊特兄弟研製世界第一架飛機成功試飛,因此聞名於世,然而最新一項研究表明,萊特兄弟並非發明飛機第一人,早在萊特兄弟公開其發明兩年前,一位德國發明家就研製一種飛行器,距離地面15米飛行2.5公里距離 。
《簡氏世界飛機》報道稱,德國飛機製造業先驅古斯塔夫·韋斯科普夫(Gustav Weisskopf)於1901年成功建造並試飛「禿鷲飛機」。據稱,古斯塔夫移居至美國,並改名為萊特海德,他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建造飛機的發明家。
在航空專家約翰·布朗(John Brown)的幫助下,成功研製了一款叫做「禿鷲」的飛行器,他於19世紀90年代從德國巴伐利亞州移居到美國,他設計一款「路面行駛飛行器」,體積很小完全可以停放在車庫中。古斯塔夫設想這款飛行機能夠驅動汽車在原野上行駛,或者折疊側翼,將汽車變成一架飛機。
之後他建造的「禿鷹飛行器」(也被稱為「21號」),其設計基於之前的飛行汽車模型。這款飛行器可裝配兩個發動器,一個20馬力發動機可用於汽車飛行,另一個10馬力發動機用於驅動汽車路面行駛。
之後飛行員可以在發動機之間進行選擇,當飛行發動機開啟時,將為飛行器兩個螺旋槳提供動力。據《布里奇波特先驅報》報道,古斯塔夫於1901年8月駕駛「禿鷲」飛行器在美國康涅狄格州郊外進行了測試,能夠展開翅膀,實現兩次演示飛行。在第二次飛行中,「禿鷲」距離地面15米,持續飛行了2.5公里。之後古斯塔夫再次更新了飛行器設計,並命名為「22號」,於1902年1月22日進行了一次演示飛行,當時有17位目擊者。如果報道是真實的,那麼古斯塔夫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第一位飛機製造者」,比萊特兄弟製造飛機早兩年時間。 二十世紀最重大的發明之一,是飛機的誕生。人類自古以來就夢想著能像鳥一樣在太空中飛翔。而2000多年前中國人發明的風箏,雖然不能把人帶上天空,但它確實可以稱為飛機的鼻祖。
20世紀初在美國有一對兄弟他們在世界的飛機發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就是萊特兄弟。在當時大多數人認為飛機依靠自身動力的飛行完全不可能,而萊特兄弟確不相信這種結論,從1900年至1902年他們兄弟進行1000多次滑翔試飛,終於在1903年製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1號,並且獲得試飛成功。他們因此於1909年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這是人類在飛機發展史上取得的巨大進步。
1927年至1932年中,座艙儀表和領航設備的研製取得進展,陀螺技術應用到飛行儀表上。這個裝在萬向支架上的旋轉飛輪能夠在空間保持定向,於是成為引導駕駛員能在黑暗中、雨雪天中飛行的各種導航儀表的基礎。這時飛機中就出現了人工地平儀,它能向飛行員指示飛機所處的飛行高度;陀螺磁羅盤指示器,在羅盤上刻有度數;地磁感應羅盤,它不受飛機上常常帶有的大量鐵質東西的影響,也不受振動和地球磁場的影響。這些儀表以靈敏度高、能測出離地30多米的高度表和顯示飛機轉彎角速度的轉彎側滑儀,此外還有指示空中航線的無線電波束,都是用來引導駕駛員通過模糊不清的大氣層時的手段。
飛行模擬器又稱飛行模擬器,它是一種可以在地面模仿飛機的飛行狀態。1930年,美國人埃德溫·林克發明了第一個飛行模擬器,並且以自己名字命名為「林克練習器」,盡管它存在著技術上的缺陷,但是,它已經體現了不使用真實飛機就能安全、經濟地反復進行緊急狀態動作訓練的優點。如今飛機模擬器已經由計算機、模擬駕駛艙、運動系統、操縱負載系統和視景系統等組成。是現代航空科研、教學、試驗等不能缺少的技術設備。
1910年12月10日,在法國巴黎展覽會上,有一架飛機在表演時墜毀。駕駛員被拋出燃燒的機艙。但這架飛機卻引起人們很大關注。因為它使用的一台新型發動機。設計者就是飛機駕駛員本人,他是羅馬尼亞人,名叫亨利·科達,畢業於法國高等技術學校。他設計的發動機是用一台50馬力的發動機使風扇向後推動空氣,同時增設一個加力燃燒室,以此來增大反推力。這就是最早的噴氣發動機。
20世紀30年代後期,活塞驅動的螺旋槳飛機的最大平飛時速已達到700公里,俯沖時已接近音速。音障的問題日益突出。前蘇、英、美、德、意等國大力開展了噴氣發動機的研究工作。德國設計師,奧安在新型發動機研製上最早取得成功。1934年奧安獲得離心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專利。1939年8月27日奧安使用他的發動機製成He-178噴氣式飛機。
1942年7月,德國23歲的奧海因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製造出了第一架噴氣式飛機,Me-262,同年7月18日試飛。因噴氣式飛機比螺旋槳式飛機要快160km/h,得到德國政府的同意開始投入空戰,1944年8月德軍用37架噴氣式飛機擊落了18架美國的螺旋槳飛機,在同盟軍中引起了震驚。
噴氣發動機研製出之後,科學家們就進一步讓飛機進行突破音障的飛行,經過10多年之後這項工作終於被美國人完成了。
1947年10月14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桑格菲爾地區,貝爾公司試飛能沖破音障的飛機。上午10時一架巨大的B-29轟炸機,在機艙下懸掛著一駕造型奇特的小飛機起飛了。這架小飛機命名為X-1火箭飛機。X-1飛機裝有4台火箭發動機,總推力2700公斤,使用的燃料是危險的液氫和酒精。當B-29轟炸機把它從空中放下的時候,它的4台火箭發動機相繼點火。當飛機發動機啟動1分28秒後,馬赫數達到1,飛機達到了音速。這時X-1飛機的燃料幾乎用盡,速度變得更快,達到馬赫數1?06,這時的高度是13000米。盡管試飛成功,但由於X-1飛機不是靠自身的動力起飛升空,這個紀錄沒有被承認。 飛機的發明,使人們在普遍受益的情況下又產生了新的不滿足。飛機起飛需要滑跑,需要修建相應的跑道和機場。這就帶來了諸多不便,於是有人開始探索可以進行垂直起落的飛行器,通稱直升機。
1939年9月14日世界上第一架實用型直升機誕生,它是美國工程師西科斯基研製成功的VS-300直升機。西科斯基原籍俄國,1930年移居美國,他製造的VS-300直升機,有1副主旋翼和3副尾槳,後來經過多次試飛,將3副尾槳變成1副,這架實用型直升機從而成為現代直升機的鼻祖。
VS-300直升機誕生之後,影響巨大,尤其是從本世紀50年代開始,直升機的製造技術發展迅猛。50年代中期以前,直升機的動力裝置處在活塞式發動機時期,此後就進入了噴氣渦輪軸時期。旋翼材料結構技術也經歷了幾個階段;40年代至50年代為金屬木翼混合結構,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為金屬結構,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為玻璃纖維結構,70年代中期以後發展成為新型復合材料結構。
本世紀20年代飛機開始載運乘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美國開始把大量的運輸機改裝成為客機。60年代以來,世界上出現了一些大型運輸機和超音速運輸機,逐漸推廣使用渦輪風扇發動機。著名的有前蘇聯生產的安-22、伊爾-76;美國生產的C-141、C-5A、波音-747;法國的空中客車等。超音速運輸機有英法聯合研製的「協和」式和原蘇聯的圖-144。然而,超音速客機的發展並不樂觀。「協和」式飛機售價過高,且噪音污染大,影響效益,因而已於80年代停止生產。前蘇聯的圖-144也因為同樣的原因也在80年代停航。 自從飛機發明以後,飛機日益成為現代文明不可缺少的運載工具。它深刻的改變和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由於發明了飛機,人類環球旅行的時間大大縮短了。世界上第一次環球旅行是16世紀完成的。當時,葡萄牙人麥哲倫率領一支船隊從西班牙出發,足足用了3年時間,才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環繞地球一周,回到西班牙。19世紀末,一個法國人乘火車環球旅行一周,也花費了43天的時間。飛機發明以後,人們在1949年又進行了一次環球旅行。一架B—50型轟炸機,經過4次漂亮的空中加油,僅僅用了94個小時,便繞地球一周,飛行37700公里。強中更有強中手。超音速飛機問世以後,人們飛得更高更快。1979年,英國人普斯貝特只用14個小時零6分鍾,就飛行36900公里,環繞地球一周。在不到一天的時間里,就可以飛到地球的各個角落,這對於生活在20世紀以前的人類來說,難道不是一個人間奇跡嗎?
錯綜復雜的空中航線把世界各國連接起來,為人們提供了既方便又迅速的客運。早在本世紀20年代,航空運輸就開設了定期航班,運送旅客和郵件。如今,空中航線更是四通八達,人們隨時都會看見銀色的飛機,如同一隻大鳥,在蔚藍的天空中一掠而過。對於現代人來說,早晨還在北京,下午已毫無倦意地出現在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這已經是十分平常的事了。一隻只銀燕把不同地區的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們緊密地聯系起來。通過不斷地交流,人們播種友誼,傳達信息,達到相互溝通,相互理解和相互促進,共同推進人類的文明。
飛機的發明也使航空運輸業得到了空前發展,許多為工業發展所需的種種原料擁有了新的來源和渠道,大大減輕了人們對當地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那些不宜長時間運輸的牲畜和難以長期保存的美味食品,也可以乘坐飛機而跨越五湖四海,給世界各地的人們共賞共享。當年連貴妃娘娘都不易品嘗的嶺南荔枝,如今也出現在尋常百姓的家中了。
在人類向地球深處進軍時,飛機也被廣泛應用於地質勘探。人們使用裝備了照相機或者一種稱為肖蘭系統的電子設備的飛機,可以迅速而准確地對廣大地區,包括險峻而難以到達的地方進行測繪。把空中拍攝的照片一張張拼接起來,就可以繪制極好的地形圖。這比古老的測繪方式要簡便易行得多。就連冰天雪地、人跡罕至,一度只是探險人員涉足的北極和南極,乘坐飛機也可以毫不困難地到達。
當然,飛機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更為驚人。不僅可以用於偵察、轟炸,而且在預警、反潛、掃雷等方面也極為出色。在20世紀90年代初爆發的海灣戰爭中,飛機的巨大威力有目共睹。當然,飛機在軍事上的應用給人類也帶來了慘重災難,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毀滅性破壞。但是和平利用飛機,才是人類發明飛機的初衷。

『捌』 世界上最早的飛機

世界上關於這點有好多種說法,但世界公認的最早飛機發明者是:美國人萊特兄弟。(兄威爾伯·萊特;弟奧維爾·萊特)。
1903年12月17日,由美國奧維爾·萊特駕駛一架由兄弟倆自製的名叫「飛鳥」的飛機試飛成功,開辟了人類航空事業的新紀元。首次試飛離開地面飛行120英尺(36.58米),持續飛行12秒,實現了持續的、有動力的、可操縱的載人飛行。萊特兄弟也因此成為得到世界各國承認的飛機發明人。

『玖』 最早的戰斗機,偵察機,是那一年開始安裝無線電的沒有無線電之前,他們靠啥跟地面聯系

沒有無線電時,飛機與地面溝通的方式

如果是簡單的信息,可以用比如擺動機翼,特殊的飛行線路,信號彈來表示。

如果是復雜的信息,可以把信息寫在紙上,然後把裝著紙片的金屬盒子扔到地上。實際上這種方式在有無線電的時代也在使用。有時候是為了下達統帥的命令比如《大決戰》里飛行員通過把裝了蔣介石手諭的金屬桶扔到杜聿明司令部的方式來下達命令。有時候是為了保持無線電靜默,比如諾曼底登陸前為了將已經出發的船隊緊急召回(由於天氣原因登陸行動臨時取消,但為了避免登陸計劃暴露,必須保持無線電靜默),飛行員就把裝著命令的金屬盒扔到軍艦上。

實際上早期的飛機飛行速度慢,可以飛的很低,飛行員有時候可以直接向地面喊話。當年日軍討伐抗聯的時候就出動過偵察機,飛行員一旦發現抗聯行蹤,會把飛機飛到日軍討伐隊的上空直接向地面喊話(比如那邊 那邊)告知其追擊的方向。

地面和空中的溝通可以採用各種符號,
比如畫著各種特定圖案的布。用來表明自己的身份避免被誤炸。
或者用鏡子反射日光或信號燈來表示內容。

如果是飛機與飛機之間的交流,還可以用黑板,將內容寫在黑板上,其他飛機上的飛行員用望遠鏡讀取。淵田美津雄在他的回憶錄里就記錄過其指揮偷襲珍珠港的時候就和其編隊內的其他飛行員用這種方式交流過。

『拾』 原子蛋是誰發明的 無線電是誰先發明的 飛機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電腦是誰發明的 手機是誰先發明的

1 核武器的出現,是20世紀40年代前後科學技術重大發展的結果。1939年初,德國化學家O.哈恩和物理化學家F.斯特拉斯曼發表了鈾原子核裂變現象的論文。幾個星期內,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驗證了這一發現,並進一步提出有可能創造這種裂變反應自持進行的條件,從而開辟了利用這一新能源為人類創造財富的廣闊前景。但是,同歷史上許多科學技術新發現一樣,核能的開發也被首先用於軍事目的,即製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其進程受到當時社會與政治條件的影響和制約。從1939年起,由於法西斯德國擴大侵略戰爭,歐洲許多國家開展科研工作日益困難。 同年9月初,丹麥物理學家N.H.D.玻爾和他的合作者J.A.惠勒從理論上闡述了核裂變反應過程,並指出能引起這一反應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鈾235。 正當這一有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發表時,英、法兩國向德國宣戰。1940年夏,德軍佔領法國。法國物理學家J.-F.約里奧-居里領導的一部分科學家被迫移居國外。英國曾制訂計劃進行這一領域的研究,但由於戰爭影響,人力物力短缺,後來也只能採取與美國合作的辦法,派出以物理學家J.查德威克為首的科學家小組,赴美國參加由理論物理學家J.R.奧本海默領導的原子彈研製工作。 在美國,從歐洲遷來的匈牙利物理學家齊拉德·萊奧首先考慮到,一旦法西斯德國掌握原子彈技術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經他和另幾位從歐洲移居美國的科學家奔走推動,於1939年8月由物理學家A.愛因斯坦寫信給美國第32屆總統F.D.羅斯福,建議研製原子彈,才引起美國政府的注意。但開始只撥給經費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襲擊珍珠港後,才擴大規模,到1942年8月發展成代號為「曼哈頓工程區」的龐大計劃,直接動用的人力約60萬人,投資20多億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製成 3顆原子彈,使美國成為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製造原子彈,既要解決武器研製中的一系列科學技術問題,還要能生產出必需的核裝料鈾235、鈈239。天然鈾中同位素鈾235的豐度僅0.72%,按原子彈設計要求必須提高到90%以上。當時美國經過多種途徑探索研究與比較後,採取了電磁分離、氣體擴散和熱擴散三種方法生產這種高濃鈾。供一顆「槍法」原子彈用的幾十千克高濃鈾,是靠電磁分離法生產的。建設電磁分離工廠的費用約3億美元(磁鐵的導電線圈是用從國庫借來的白銀製造的,其價值尚未計入)。鈈239要在反應堆內用中子輻照鈾238的方法製取。 供兩顆「內爆法」原子彈用的幾十千克鈈239,是用3座石墨慢化、水冷卻型天然鈾反應堆及與之配套的化學分離工廠生產的。以上事例可以說明當時的工程規模。由於美國的工業技術設施與建設未受到戰爭的直接威脅,又掌握了必需的資源,集中了一批國內外的科技人才,使它能夠較快地實現原子彈研製計劃。
2 麥克斯韋最早在他遞交給英國皇家學會的論文《電磁場的動力理論》中闡明了電磁波傳播的理論基礎。他的這些工作完成於1861年至1865年之間。
3 美國萊特兄弟發明飛機
4 通常說到「世界公認的第一台電子數字計算機」大多數人都認為是1946年誕生的「ENIAC」,它主要是用於計算彈道。是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莫爾電工學院製造的,但它的體積龐大,它由17468個電子管、6萬個電阻器、1萬個電容器和6千個開關組成佔地面積170多平方米,重量約30噸,消耗近150千瓦的電力。
5 1902年,一個叫做『內森·斯塔布菲爾德』的美國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鄉下住宅內製成了第一個無線電話裝 內森.斯塔布菲爾德,這部可無線移動通訊的電話就是人類對『手機』技術最早的探索研究。 193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為美國軍方製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手機 1973年4月,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馬丁·庫帕』從此也被稱為現代』手機之父』。
6 1769年,法國人N.J.居紐(Cugnot)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驅動三輪汽車。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Karl 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1883年10月,他創立了「本茨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他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本茨專利機動車,該車為三輪汽車,採用一台兩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1886年的1月29日,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為其 卡爾.本茨
機動車申請了專利。同年10月,卡爾。本茨的三輪機動車獲得了德意志專利權(專利號:37435a)。這就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由於上述原因,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本茨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視為汽車誕生年。
7 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是由古希臘數學家亞歷山大港的希羅(Hero of Alexandria)於1世紀發明的汽轉球(Aeolipile),不過它只不過是一個玩具而已。 約1679年法國物理學家丹尼斯·巴本在觀察蒸汽逃離他的高壓鍋後製造了第一台蒸汽機的工作模型。約與此同時薩繆爾·莫蘭也提出了蒸汽機 詹姆斯·瓦特
的主意。1698年托馬斯·塞維利、1712年托馬斯·紐科門和1769年詹姆斯·瓦特製造了早期的工業蒸汽機,他們對蒸汽機的發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1807年羅伯特·富爾頓第一個成功地用蒸汽機來驅動輪船。瓦特並不是蒸汽機的發明者,在他之前,早就出現了蒸汽機,即紐科門蒸汽機,但它的耗煤量大、效率低。瓦特運用科學理論,逐漸發現了這種蒸汽機的毛病所在。從1765年到1790年,他進行了一系列發明,比如分離式冷凝器、汽缸外設置絕熱層、用油潤滑活塞、行星式齒輪、平行運動連桿機構、離心式調速器、節氣閥、壓力計等等,使蒸汽機的效率提高到原來紐科門機的3倍多,最終發明出了現代意義上的蒸汽機。
8 元素周期表製成人:門捷列夫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