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WCDMA技術是什麼
WCDMA的全稱為寬頻碼分多址,也稱為直接擴頻寬頻碼分多址,是由3GPP制定的,基於GSM MAP 核心網,以UTRAN(UMTS 陸地無線接入網)為無線介面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WCDMA採用直接序列擴頻碼分多址(DS-CDMA)、頻分雙工(FDD)方式,碼片速率為3.84Mcps,載波帶寬為5MHz.基於Release 99/Release 4 版本,可在5MHz 的帶寬內,提供最高384kbps 的用戶數據傳輸速率。在Release5版本引入了下行鏈路增強技術,即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技術,在5MHz 的帶寬內可提供最高14.4Mbps 的下行數據傳輸速率。在Release6版本引入了上行鏈路增強技術,即HSUPA(High Speed Uplink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分組接入)技術,在5MHz 的帶寬內可提供最高約6Mbps的上行數據傳輸速率。
(2)WCDMA的技術優勢及特點
WCDMA系統由於技術的先進性,與GSM等第二代移動通信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更豐富的業務種類WCDMA 系統可以提供和開展的業務種類非常豐富,這些業務可以分為電路域(CS)業務和分組域(PS)業務兩大類。其中,電路域業務主要包括:話音類基本電信業務(語音、特服、緊急呼叫)、補充業務、短消息業務、電路型多媒體業務、智能網業務;分組域主要業務包括:分組域短消息業務、移動QICQ、移動游戲、移動上網、視頻點播、手機收發E-mail 等業務。在作為3G 的 WCDMA中,業務種類相對於傳統的2G 獲得了極大的豐富,除傳統的語音業務外,多媒體數據業務成為3G 系統的亮點。
2、更高的數據速率
現有的移動通信系統主要以提供語音業務為主,一般能提供100-200Kbps的數據業務,GSM 演進到最高階段能(如EDGE)提供384Kbps 的數據業務。而第三代移動通信的業務能力將比第二代有明顯改進,支持話音、數據和多媒體業務,並可根據不同應用場景和需求靈活提供帶寬。在採用了HSDPA 和HSUPA技術後,WCDMA 可以實現14.4Mbps 的下行峰值速率和5.76Mbps 的上行峰值速率
3、更大的系統容量WCDMA 由於採用5MHz 的帶寬,遠遠大於2G 系統窄帶CDMA 的200Khz 帶寬,因此抗衰落性能好,上下行鏈路實現相干解調,可大幅度提高鏈路容量。同時WCDMA 系統使用快速功率控制技術,可以使發射機的發射功率總是處於最小水平,從而減少了多址干擾,這些技術都提高了系統容量。
4、更好的無線傳輸
由於移動通信的傳輸信道是無線信道,其性能相對於有線通信而言較為惡劣且特性難以預測,因此通常根據實際測量的數據,以統計的方法來表徵無線信道的模型。而無線信道通常表現出頻率選擇性衰落和多徑特徵,WCDMA 是寬頻信號,帶寬為5MHz,可以更好地抗頻率選擇性衰落,保證傳輸性能。另外,如果發射信號帶寬比信道相干帶寬更高,則可以在接收機端分離多徑分量,實現更好的多徑接收處理。
5、更高的語音質量
在WCDMA 中由於採用了AMR 語音編碼技術,使語音傳輸速率達到了12.2Kbps,同時WCDMA 高達5MHz 的帶寬使其具有更大的擴頻因子,從而帶來更大的處理增益。另外,WCDMA 採用發射分集技術,有效改善下行鏈路的接收性能。並通過交織和卷積編碼技術來有效保證傳輸誤碼率。通過採用這些技術,使得WCDMA 網路語音質量可以接近固定網的語音質量。
6、更低的傳送功率
由於WCDMA 系統具有較高的接收靈敏度,因此終端只需要較低的發射功率即可。而且,在WCDMA 中採用的快速功率控制技術也可以更精確地實現功率控制,降低終端信號發射功率。一般而言,WCDMA 終端發射功率在室內為20mW,室外為300mW,因此,電磁輻射少,對人身體影響較小,是一種綠色手機。同時由於終端發射功率低,所以其待機時間更長。
7、更好的技術演進兼容性
正如所有事物的發展規律一樣,移動通信系統也是處在不斷的發展完善之中的。 在全球3G 及增強型3G 網路商用化進程穩步推進的同時,為滿足寬頻無線移動數據業務對傳輸速率和網路性能的要求,世界各國已將研究重點轉向研究開發速率更高、性能更先進的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力求使無線移動通信系統性能和產業規模產生新的飛躍。
這種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也被稱為B3G 技術(Beyond 3G,超3G),或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LTE(Long Term Evolution)作為3G 技術的演進方向,WCDMA具有很好的演進兼容性。
『貳』 無線網路可以分為幾種
無線上網的幾種形式
大概有這么幾種
一種是802.1X的 就是通過無線網卡和AP的連接,典型的就是wi-fi的應用。被稱為wlan連接,進入區域網通過網關上網。現在一般用802.1g,54M連接速度。一般酒店,公司會做這方面的無線覆蓋。
一種是GPRS, 通過GPRS手機或者卡件+SIM卡直接撥號CMNET或者WAP上網,其中撥net可以連接www網站,wap需要代理。net連接速度好像是115K,慢是慢,但是方便,手機有信號的地方就可以上。
一種是CDMA,和GPRS差不多,比gprs稍快,大多是通過卡件上,連接速度是230K左右。
一種是最新推出的3G網路,也就是移動的TD-SCDMA,電信的CDMA2000,或者聯通的WCDMA!速度已經和寬頻相媲美了,移動TD-SCDMA理論速度2.8M,實理下載速達100-200K/S,電信的3G-CDMA2000(EVDO),理論速度達3.1M,實際下載速度達到100-300K/S,聯通的WCDMA理論速度在7.2M-14.4M左右,實際下載速度在200-2M/S,和寬頻比較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WWAN
(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技術是使得筆記本電腦或者其他的設備裝置在蜂窩網路覆蓋范圍內可以在任何地方連接到互聯網。通俗而言,指利用手機信號進行接入互聯網的一種技術。
附:
1.各種WWAN技術的傳輸速度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組無線業務):56甚至114Kbps 。
EDGE(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即增強型數據速率GSM演進技術):最高速率可達 384kbps,一般大約200kbit/s 。
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碼分多址):最高速率是230.4kbs,下載實際速度在10-15KB/s。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時分同步的碼分多址技術):384kbps。
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組接入技術。
TD-SCDMA的HSDPA:目前最高2.8Mbps,最新市場產品達到3.6m,實驗室產品達到33M
CDMA2000 1X EV-DO(可理解為CDMA2000的HSDPA):韓國、日本等國家已經實現了2.4Mbps的峰值速率,目前中國大陸的實際使用速度達3.1M。
WCDMA的HSDPA:理論最大值可達14.4Mbps,在中國香港、中國台灣、韓國、歐洲、美國等國家或地區,基本可實現3.6Mbps速率,少部分地區可實現7.2Mbps速率。
國內WWAN無線上網運營商(3G)
中國移動:運營TD-SCDMA網路,及EDGE和GPRS網路
中國電信:運營CDMA2000 網路(CDMA EV-DO),即CDMA
中國聯通:運營WCDMA網路(W-CDMA)
國內WWAN無線上網運營商(3G)的比較
EVDO無線上網卡和TD、WCDMA無線上網卡三類。
中國移動在08年4月1日便開始了3G業務試商用,中國電信的3G業務也已於今年4月3日進入商用階段,而中國聯通則要等到5月17日才會開通3G業務。從起跑階段來說,移動優勢最大,電信優勢一般,聯通最不具優勢。
從實際情況來看,移動在起跑階段有著搶跑的嫌疑,因為從公平角度來說,真正的起跑線應該從「完成我國所有省會城市3G信號覆蓋」的時間來算。這樣的話,中國電信4月完成,速度最快;中國聯通5月完成,速度居中;中國移動TD二期要6月底完成,速度最慢。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三類上網卡在起跑階段的領先者其實是中國電信的CDMA-EVDO上網卡。
你好,本題已解答,如果滿意
請點右下角「採納答案」。
『叄』 WCDMA的系統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詳細一點!!謝謝
wcdma的無線接入網utran部分由rnc和nodeb組成,rnc負責無線資源rrm管理和控制,調度演算法,切換分集合並等,nodeb就是收發信機,也實現二層的部分功能,內環功控也是nodeb來實現的。
其他的核心網個網元和2G沒啥區別,只是wcdma的介面是iu,而2g是a和gb介面而已
『肆』 在WCDMA所有網元中負責無線信號收發和處理網元的是哪個
摘要 RNC。
『伍』 3G技術基礎知識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手機功能逐漸強大的背後,是3G技術的高速發展,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各種便利。而3G技術的成熟應用,使得無線通信不再局限於文本和簡單圖片。通過3G無線網,人們可以用多種多樣的攜帶型設備在更多且更具挑戰性的環境中進行高質量的視頻通訊。本節主要介紹3G網路的一些基本信息。
一、3G技術的定義及其特點
一般來講,3G是指第三代通信網路。與第二代(2G)比起來,3G技術使數據傳輸的種類更多,速度更快。它能夠在網路覆蓋范圍內更好地實現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文件的共享和傳輸,並能夠提供包括網頁瀏覽、視頻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同時它也與已有的2G 網路有著良好的兼容性。另外3G技術能夠提供的速度更快。目前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 bps、384kbps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
3G技術的主要特點是能夠將無線通信系統和interent連接起來,從而實現在不同網路之間的無縫漫遊,並在此基礎上向移動終端用戶提供更多更個性的服務。當下較為流行的新浪微博、淘寶客戶端移動版等都採用了此技術。
二、3G網路的分類以及國內現狀
自從1995年第一台模擬手機問世以來,通信技術已經發展了三代。2000年5月,國際電信聯盟(ITU)確定了WCDMA、CDMA2000、TD-SCDMA以及WiMAX四大主流無線介面標准,並寫入3G技術指導文件《2000年國際移動通訊計劃》(IMT-2000)。CDMA是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碼分多址)的縮寫,是3G技術的基礎。與前兩代技術相比較,3G技術頻率規劃簡單、系統容量大、頻率復用系數高、抗多徑干擾能力強、通信質量好、軟容量、軟切換等特點顯示出巨大的發展潛力。
1.WCDMA
WCDMA全稱為wideband CDMA,意為寬頻分碼多重存取,是基於GSM網發展出來的3G技術規范。它由CDMA演變而來,被認為是IMT-2000的直接擴展。如圖4-1所示,一般將WCDMA系統分成兩個部分:核心網部分(CN)和無線接入部分(UTRAN)。其中UTRAN由多個無線網路子系統(RNS)組成,每個RNS包括1個無線網路控制器(RNC)和一個或多個節點B。每個RNS都是UTRAN的一個子網。節點B和RNC之間通過Iub介面連接。RNC與RNC之間通過Iur介面相連。節點B通過Uu空中介面與UE通信:RNC通過Iu-cs介面與MSC(CN的分組域)相連。WCDMA採用ATM作為承載進行用戶數據和信令信息的傳輸。
圖4-1 WCDMA系統架構
WCDMA採用直接序列擴頻碼分多址(DS-CDMA)、頻分雙工(FDD)方式,碼片速率為3.84Mcps,載波帶寬為5MHz.基於Release 99/Release 4版本,可在5MHz的帶寬內,提供最高384kbps的用戶數據傳輸速率。WCDMA能夠支持移動/手提設備之間的語音、圖像、數據以及視頻通信,速率可達2Mb/s(對於區域網而言)或者384kb/s(對於寬頻網而言)。輸入信號先被數字化,然後在一個較寬的頻譜范圍內以編碼的擴頻模式進行傳輸。窄帶CDMA使用的是200kHz寬度的載頻,而WCDMA使用的則是一個5MHz寬度的載頻。
WCDMA由歐洲提出,並與日本的寬頻CDMA極為相似,目前正在融合。WCDMA的支持者主要以GSM 系統為主的歐洲廠商,如愛立信、阿爾卡特、諾基亞、朗訊、北電等,另外也有部分日本公司參與其中,包括N TT、富士通、夏普等。該規范的最大優勢在於能夠架設在現有的GSM 網路上,對於系統提供商而言可以輕易過渡,尤其是GSM 系統相當普遍的亞洲。目前中國聯通採用這一標准並開發「沃」品牌。
2.CDMA2000
CDMA2000 則由窄帶CDMA(CDMAIS95)技術發展而來,也稱為CDMAM ulti-Carrier。CDMA2000標準是一個體系結構,稱為CDMA2000family.它包含一系列子標准。由CDMAOne向3G演進的途徑為:CDMAOne→(IS-95B→)CDMA20001x(3x)→CDMA20001xEV。其中從CDMA20001x之後均屬於第三代技術。演進途徑中各階段特點分別為:
1)IS-95B:通過捆綁8個話音業務信道,提供64k數據業務。在多數國家,IS95B被跨過,直接從CDMAOne演進為CDMA20001x。
2)CDMA20001x:在IS-95的基礎上升級空中介面,可在1.25M 帶寬內提供307.2k高速分組數據速率。
3)CDMA20003x:在5M 帶寬內實現2M 數據速率,後向兼容CDMA20001x及IS-95。
4)CDMA20001xEV:增強型1x,包括EV-DO和EV-DV兩個階段。
CDMA20001x在無線介面性能上較IS-95系統有了很大的增強,主要表現為:
1)可支持高速補充業務信道,單個信道的峰值速率可達3.7.2kbps。
2)採用了前向快速功控,提高了前向信道的容量。
3)可採用發射分集方式O TD 或STS,提高了信道的抗衰落能力。
4)提供反向導頻信道,使反向相干解調成為可能,反向增益較IS95提高3dB,反向容量提高1倍。
5)業務信道可採用比卷積碼更高效的Tubro碼,使容量進一步提高。
6)引入了快速地呼信道,減少了移動台功耗,提高了移動台的待機時間。此外,新的接入方式減少了移動台接入過程中的干擾的影響,提高了接入成功率。
7)模擬結果表明,CDMA20001x系統的話音業務容量是IS95系統的2倍,而數據業務容量是IS-95的3.2倍。
CDMA20001x的無線IP網路介面採用已應用成熟的、開放的IETF協議,支持SimpleIP和MobileIP的Intemet/Intranet的接入方式,實現了真正的Interent接入的移動性。
從傳輸速率來看,IS-95標準的速率集是CDMA20001x速率集的一個子集(RC1,RC2)。同時,CDMA2000提供增強速率集:前向RC3-RC9,反向RC3-RC6,從而在滿足第三代移動通訊高速分組數據業務的同時實現了從IS-95的平滑過渡。CDMA20001x 能實現對CDMA(IS-95)系統的完全兼容,技術延續性好,可靠性較高。同時也使CDMA2000成為從第二代向第三代移動通信過渡最平滑的選擇。
此技術規范由美國高通北美公司主導提出,但如今由韓國三星公司引領研發。其支持者包括摩托羅拉、Lucent、韓國三星以及一些日本公司。雖然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但是它的研發進度最快,而且建設成本低廉。在中國,中國電信正採用這一方案並擁有「天翼」品牌。
3.TD-SCDMA
TD-SCDMA全稱為time division-Synchr。nous CDMA(時分同步CDMA),該技術是由中國內地獨自製定的3D標准,同時也是ITU正式發布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空間介面技術規范之一,它得到了CW TS及3GPP的全面支持。該方案的主要技術集中在大唐公司手中,它的設計參照了TDD 在不成對的頻帶上的時域模式。TDD 模式是基於在無線信道時域里的周期地重復TDMA幀結構實現的。這個幀結構被再分為幾個時隙.在TDD模式下,可以方便地實現上/下行鏈路間的靈活切換。它是集CDMA、TDMA、FDMA技術優勢於一體、系統容量大、頻譜利用率高、抗干擾能力強的移動通信技術。它採用了智能天線、聯合檢測、接力切換、同步CDMA、軟體無線電、低碼片速率、多時隙、可變擴頻系統、自適應功率調整等技術。
TD-SCDMA有五種很有特色的技術。首先是綜合的定址(多址)方式。TD-SCDMA空中介面採用了四種多址技術:TDMA,CDMA,FDMA,SDMA(智能天線)。綜合利用這四種技術資源分配時在不同角度上的自由度,得到可以動態調整的最優資源分配。第二是靈活的上下行時隙配置。靈活的時隙上下行配置可以隨時滿足您打電話,上網瀏覽、下載文件、視頻業務等的需求,保證您清晰、暢通地享受3G業務。第三是TD 克服呼吸效應和遠近效應。呼吸效應就是指在CDMA系統中,當一個小區內的干擾信號很強時,基站的實際有效覆蓋面積就會縮小:當一個小區的干擾信號很弱時,基站的實際有效覆蓋面積就會增大。簡言之,呼吸效應表現為覆蓋半徑隨用戶數目的增加而收縮。導致呼吸效應的主要原因是CDMA系統是一個自干擾系統,用戶增加導致干擾增加而影響覆蓋。對於TD-SCDMA而言,通過低帶寬FDMA和TDMA來抑制系統的主要干擾,在單時隙中採用CDMA技術提高系統容量,而通過聯合檢測和智能天線技術(SDMA 技術)克服單時隙中多個用戶之間的干擾,因而產生呼吸效應的因素顯著降低,因而TD 系統不再是一個干擾受限系統(自干擾系統),覆蓋半徑不像CDMA那樣因用戶數的增加而顯著縮小,因而可認為TD 系統沒有呼吸效應。遠近效應是指由於手機用戶在一個小區內是隨機分布的,而且是經常變化的,同一手機用戶可能有時處在小區的邊緣,有時靠近基站。如果手機的發射功率按照最大通信距離設計,則當手機靠近基站時,功率必定有過剩,而且形成有害的電磁輻射。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根據通信距離的不同,實時地調整手機的發射功率,即功率控制。功率控制的原則是,當信道的傳播條件突然變好時,功率控制單元應在幾微秒內快速響應,以防止信號突然增強而對其他用戶產生附加干擾;相反當傳播條件突然變壞時,功率調整的速度可以相對慢一些。也就是說,寧願單個用戶的信號質量短時間惡化,也要防止對其他眾多用戶都產生較大的背景干擾。第四是智能天線。在TD-SCDMA系統中,基站系統通過數字信號處理技術與自適應演算法,使智能天線動態地在覆蓋空間中形成針對特定用戶的定向波束,充分利用下行信號能量並最大限度地抑制干擾信號。基站通過智能天線可在整個小區內跟蹤終端的移動,這樣終端得到的信噪比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提高了業務質量。最後則是動態信道分配。信道就是你打電話時佔用的通信鏈路(線路)資源,如同你開車在馬路上行駛時,你所使用的車道、交通標志、紅綠燈信號等,這些資源對於你行車是必不可少的;在TD-SCDMA通信時,信道使用頻率、時隙(時間)、碼字等表徵所使用的無線資源。動態信道分配,就是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實時動態的資源(頻率、時隙、碼字等)分配。動態信道分配(DCA)根據調節速率分為:慢速DCA和快速DCA。慢速DCA 將無線信道分配至小區范圍,而快速DCA 將信道分至業務。RNC 負責小區可用資源的管理,並將其動態分配給用戶。RNC 分配資源的方式取決於系統負荷、業務QoS要求等參數。目前DCA 最多的是基於干擾測量的演算法,這種演算法將根據用戶移動終端反饋的干擾實時測量結果分配信道。
另外TD-SCDMA技術具有輻射低的特點,被譽為綠色3G。另外TD-SCDMA在頻譜利用率、對業務支持的靈活性、頻率靈活性以及成本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如今全球一半以上的設備廠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標准。中國移動在此標準的基礎上,開發了「G3」品牌。
三、國內3G網路比較
國內主要3G網路基本情況比較如下表所列:
基於3S技術的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管理與服務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示範
『陸』 無線通訊中RNC是什麼意思
在WCDMA通信網路中,NODEB相當於GSM網路中的BTS,就是移動聯通鐵塔下邊屋子裡的設備,手機的信號直接發到它那裡。
信號由手機到NODEB經過處理,再由NODEB發到RNC。RNC相當於GSM網路中的BSC,是對NODEB進行控制的。
我們平時打電話的過程就是由自己的手機——自己手機附近的NODEB——RNC——核心網——RNC——對方手機附近的NODEB——對方手機,這個聯系建立起來之後就可以通話了:)
『柒』 wcdma網路結構及相關網元
你好,以WCDMA R99版本的網路為例,主要就是眾多UE(終端)和NodeB(基站)通過空中介面(即無線方式)相連,然後眾多NodeB通過有線方式和RNC(無線網路控制器,類似2G中的基站控制器)相連,然後RNC與核心網相連,核心網網元主要是沿用GPRS時期的設備,分為電路域和分組域,電路域網元包括MSC/VLR、GMSC之類的,分組域網元包括SGSN、GGSN等,分組域和電路域共享AuC/HLR。以上就是個人簡單的一個對於WCDMA R99網路結構的說明,另外附上一張圖,可以更直觀的理解R99網路的結構,如果你需要R4/R5版本的結構可以選擇再追問。
希望你滿意我的回答,謝謝!
『捌』 CDMA ,WCDMA,TD-SCDMA有什麼區別嗎
CDMA、WCDMA、TD-SCDMA分別是各個運營商的3G網路標准,中國電信為CDMA、中國聯通為WCDMA、中國移動為TD-SCDMA。
1、CDMA
碼分多址(CDMA)是在數字技術的分支-擴頻通信技術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嶄新而成熟的無線通信技術。CDMA技術的原理是基於擴頻技術,即將需傳送的具有一定信號帶寬信息數據,用一個帶寬遠大於信號帶寬的高速偽隨機碼進行調制,使原數據信號的帶寬被擴展,再經載波調制並發送出去。接收端使用完全相同的偽隨機碼,與接收的帶寬信號作相關處理,把寬頻信號換成原信息數據的窄帶信號即解擴,以實現信息通信。CDMA是指一種擴頻多址數字式通信技術,通過獨特的代碼序列建立信道,可用於二代和三代無線通信中的任何一種協議。CDMA是一種多路方式,多路信號只佔用一條信道,極大提高帶寬使用率,應用於800MHz和1.9GHz的超高頻(UHF)行動電話系統。CDMA使用帶擴頻技術的模-數轉換(ADC),輸入音頻首先數字化為二進制元。傳輸信號頻率按指定類型編碼,因此只有頻率響應編碼一致的接收機才能攔截信號。由於有無數種頻率順序編碼,因此很難出現重復,增強了保密性。CDMA通道寬度名義上1.23MHz,網路中使用軟切換方案,盡量減少手機通話中信號中斷。數字和擴頻技術的結合應用使得單位帶寬信號數量比模擬方式下成倍增加,CDMA與其他蜂窩技術兼容,實現全國漫遊。最初僅用於美國蜂窩電話中CMDAOne標准只提供單通道14.4Kbps和八通道115Kbps的傳輸速度。CDMA2000和寬頻CDMA速度已經成倍提高。
CDMA移動通信網是由擴頻、多址接入、蜂窩組網和頻率復用等幾種技術結合而成,含有頻域、時域和碼域三維信號處理的一種協作,因此它具有抗干擾性好,抗多徑衰落,保密安全性高,同頻率可在多個小區內重復使用,容量和質量之間可做權衡取捨等屬性。這些屬性使CDMA比其它系統有很大的優勢。
(1)系統容量大
理論上,在使用相同頻率資源的情況下,CDMA移動網比模擬網容量大20倍,實際使用中比模擬網大10倍,比GSM要大4-5倍。
(2)系統容量的配置靈活
在CDMA系統中,用戶數的增加相當於背景雜訊的增加,造成話音質量的下降。但對用戶數並無限制,操作者可在容量和話音質量之間折衷考慮。另外,多小區之間可根據話務量
和干擾情況自動均衡。
這一特點與CDMA的機理有關。CDMA是一個自擾系統,所有移動用戶都佔用相同帶寬和頻率,打個比方,將帶寬想像成一個大房子,所有的人將進入惟一的大房子。如果他們使用完全不同的語言,他們就可以清楚地聽到同伴的聲音而只受到一些來自別人談話的干擾。在這里,屋裡的空氣可以被想像成寬頻的載波,而不同的語言即被當作編碼,可以不斷地增加用戶直到整個背景噪音就限制住了。如果能控制住用戶的信號強度,在保持高質量通話的同時,就可以容納更多的用戶。
(3)通話質量更佳
TDMA的信道結構最多隻能支持4Kb的語音編碼器,它不能支持8Kb以上的語音編碼器。而CDMA的結構可以支持13kb的語音編碼器。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通話質量。CDMA系統的聲碼器可以動態地調整數據傳輸速率,並根據適當的門限值選擇不同的電平級發射。同時門限值根據背景雜訊的改變而變,這樣即使在背景雜訊較大的情況下,也可以得到較好的通話質量。另外,TDMA採用一種硬移交的方式,用戶可以明顯地感覺到通話的間斷,在用戶密集、基站密集的城市中,這種間斷就尤為明顯,因為在這樣的地區每分鍾會發生2至4次移交的情形。而CDMA系統「掉話」的現象明顯減少,CDMA系統採用軟切換技術,「先連接再斷開」,這樣完全克服了硬切換容易掉話的缺點。
(4)頻率規劃簡單
用戶按不同的序列碼區分,所以不相同CDMA載波可在相鄰的小區內使用,網路規劃靈活,擴展簡單。
(5)建網成本低
CDMA技術通過在每個蜂窩的每個部分使用相同的頻率,簡化了整個系統的規劃,在不降低話務量的情況下減少所需站點的數量從而降低部署和操作成本。CDMA網路覆蓋范圍大,系統容量高,所需基站少,降低了建網成本。
CDMA數字移動技術與現在眾所周知的GSM數字移動系統不同。模擬技術被稱為第一代行動電話技術,GSM是第二代,CDMA是屬於移動通訊第二代半技術,比GSM更先進。
2、WCDMA
WCDMA主要起源於歐洲和日本的早期第三代無線研究活動,GSM的巨大成功對第三代系統在歐洲的標准化產生重大影響。歐洲於1988年開展RACEⅠ(歐洲先進通信技術的研究)程序,並一直延續到1992年6月,它代表了第三代無線研究活動的開始。1992-1995年之間歐洲開始了RACEⅡ程序。ACTS(先進通信技術和業務)建立於1995年底,為UMTS(通用移動通信系統)建議了FRAMES(未來無線寬頻多址接入系統)方案。在這些早期研究中,對各種不同的接入技術包括TDMA、CDMA、OFDM等進行了實驗和評估。為WCDMA奠定了技術基礎。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WCDMA也是基於CDMA技術的實踐和應用衍生。 WCDMA正迅速風靡全球並已佔據80%的無線市場。截至2013年,全球WCDMA用戶已超過36億,遍布170個國家的156家運營商已經商用3GWCDMA業務。
WCDMA-FDD的優勢在於,碼片速率高,有效地利用了頻率選擇性分集和空間的接收和發射分集,可以解決多徑問題和衰落問題,採用Turbo信道編解碼,提供較高的數據傳輸速率,FDD制式能夠提供廣域的全覆蓋,下行基站區分採用獨有的小區搜索方法,無需基站間嚴格同步。採用連續導頻技術,能夠支持高速移動終端。相比第二代的移動通信制式,WCDMA具有:更大的系統容量、更優的話音質量、更高的頻譜效率、更快的數據速率、更強的抗衰落能力、更好的抗多徑性、能夠應用於高達500km/h的移動終端的技術優勢,而且能夠從GSM系統進行平滑過渡,保證運營商的投資,為3G運營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3、TD-SCDMA
TD-SCDMA是英文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時分同步碼分多址) 的簡稱,中國提出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標准(簡稱3G),也是ITU批準的三個3G標准中的一個,以我國知識產權為主的、被國際上廣泛接受和認可的無線通信國際標准。是我國電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相對於另兩個主要3G標准CDMA2000和WCDMA,它的起步較晚,技術不夠成熟。)根據野村證券的統計,截至2014年底,TD-SCDMA網路建設累計投資超過1880億元。加上中國移動投入的終端補貼、營銷資源,保守估計投入遠遠超過2000億元。
特點:在頻譜利用率、對業務支持具有靈活性等獨特優勢。
優勢:中國自有3G技術,獲政府支持。
『玖』 誰能給我講一下wcdma的外環功控和BLER
您好,首先感謝您對中國電信的支持。BLER
•誤比特率(BER)是在數據傳輸過程中比特被傳錯的概率
•誤碼率Pe是在數據傳輸系統中碼元被傳錯的概率
•誤幀率(FER)是數據傳輸過程中幀傳錯的概率
•誤塊率(BLER)傳輸塊經過CRC校驗後的錯誤概率
•這四個值都是統計值,即是在相對長的一段時間內的統計平均值
有上行和下行之分,可以從一些設備的計數器統計指標中通過公式計算得到
內外環功能:
內環功控的主要作用是是通過控制物理信道的發射功率使接收SIR收斂於目標SIR。WCDMA系統中是通過估計接收到的Eb/No 比特能量與干擾功率譜密度之比,來發出相應的功率調整命令的。而Eb/No與SIR具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如對於12。2kbit/s的語音業務Eb/No的典型值為5。0dB,在碼片速率為3。84Mcps的情況下,處理增益為10log10 3。84M/12。2k =25dB ,所以SIR 5dB-25dB=-20dB,即載干比(C/I)>-20dB。
外環功控是通過動態地調整內環功控的SIR目標值,使通信質量始終滿足要求,即達到規定的FER/BLER/BER值。外環功控在RNC中進行,僅根據SIR值進行功率控制並不能真正反應鏈路質量,比如對於靜止用戶低速用戶移動速率3kM/H 和高速用戶移動速率50kM/H 來說,在保證相同FER的基礎上,對SIR的要求是不同的,而最終的通信質量是通過FER/BLER/BER衡量,因此有必要根據實際FER/BLER值,動態調整SIR目標值。如有其他問題請登陸電信網廳(http://ah.189.cn/)向在線客服咨詢。
『拾』 TD-CDMA是WCDMA中的一種WCDMA分為FDD和TDD2種模式
WCDMA
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源於歐洲和日本幾種技術的融合。WCDMA採用直擴(MC)模式,載波帶寬為5MHz,數據傳送可達到每秒2Mbit(室內)及384Kbps(移動空間)。它採用MC FDD雙工模式,與GSM網路有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作為一項新技術,它在技術成熟性方面不及CDMA2000,但其優勢在於GSM的廣泛採用能為其升級帶來方便。因此,近段時間也倍受各大廠商的青睞。WCDMA採用最新的非同步傳輸模式(ATM)微信元傳輸協議,能夠允許在一條線路上傳送更多的語音呼叫,呼叫數由現在的30個提高到300個,在人口密集的地區線路將不在容易堵塞。
另外,WCDMA還採用了自適應天線和微小區技術,大大地提高了系統的容量。\\\3G是第三代無線傳輸網路的簡稱,它是相對於第一代模擬移動網路和第二代數字(GSM)網路而言的。和前兩代移動網路相比,3G在語音通信之外,更是開辟了視頻通信等更多的傳輸內容,可視電話、移動收看電視節目等都成為可能。到目前為止共有三大無線標准,它們分別是歐洲和日本提出的WCDMA、中國主導提出的TD-SCDMA和北美提出的CDMA2000。其中WCDMA技術在全球被眾多移動運營商廣泛地採納,據有關專家和行業人士分析WCDMA將佔有全球80%左右的3G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