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多跳自組織網路擁塞控制
擴展閱讀
無網路功能的手機 2025-07-21 04:51:13
美國二手網站有哪些 2025-07-21 04:43:42
美國有哪些門戶網站 2025-07-21 04:43:40

無線多跳自組織網路擁塞控制

發布時間: 2022-07-19 04:33:33

1. 無線網路出現擁塞現象該如何解決

你進入無線路由的配置界面 應該有相關的設置 我忘記了 對不起

2. 無線移動自組織網路信道接入面臨的問題

無線移動自組織網路信道接入面臨的問題是傳輸的信號的正常速率前同步碼檢測器,以及用於檢測根據調制和編碼方案的第二集合傳輸的信號的低速率前同步碼檢測。

移動自組織網路在結構上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徵動態拓撲即網路中的節點可以任意移動,因此,網路的拓撲結構也可能會變化。鏈路帶寬受限容量時變由於拓撲動態變化導致每個節點轉發的非自身作為目的地的業務量也隨時間變化,因此與有線網路不同,它的鏈路容量表現出時變的特徵。

動力受限由於網路節點的移動特徵,其中大多數節點以電池為動力,因而,在進行系統設計時,節能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物理上安全有限移動網路比固定網路有線和無線更易受到安全威脅。除了需要克服無線鏈路的安全弱點以外,還需要克服移動拓撲所帶來的新的安全隱患,除了在結構上的特點外,移動自組織網路在技術上還具有或要求具有以下特徵。

完善而又可靠的路由和移動性管理演算法提高網路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即降低任何網路部件與網路的其他部分分離的概率,自適應演算法和協議調整與適應無線傳播環境,網路拓撲和業務條件頻率的變化。

低開銷演算法和協議盡可能地節省無線通信資源。在移動自組織網路中節點或系統的資源比在有線網路中更加珍惜,多重路由在源節點和目標節點之間最好能有多條不同的路由,以降低在某一些節點(特別是作為信息轉發的瓶頸節點)中的擁塞,增加網路的可靠性和生存能力。

可靠的網路結構避免網路對某些鏈路失效或終端,擁塞,路由等過分敏感。根據網路控制結構,移動自組織網路可分為全分布式網路和分層分布式網路。

全分布式移動自組織網路全分布式控制結構網路屬於對等網路。在這種網路結構中,沒有任何中心控制節點,網路的控制和管理功能均分散到每個節點中,所有節點都是網路控制和管理的參與者。所有節點的軟硬體配置及地位均相同,都提供維護和修正路由表,監測和維護網路連接,檢測擁擠狀態和控制業務流量等功能。

該結構的優點是可靠性高,抗毀能力強,能動態跟蹤網路的拓撲變化。其不足之處是每個節點都需有較大的存儲容量和較強的處理能力,網路開銷大。

分層分布式移動自組織網路分層分布式控制網路形成過程如下從網路的普通節點中,篩選出一組節點作為控制節點群首,由這些控制節點組成一個全分布式控制的干線網路,每個控制節點具有相同的責任和權力,可各自控制一群普通節點。

當網路節點數較大時,還可從控制節點中再篩選出一組超群控制節點超群首,由這些超群控制節點組成一個全分布控制的網路。如果需要,還可從超群控制節點中產生更高一層的控制節點,直至產生最高層的控制節點。

根據網路的組網體制,移動自組織網路可分為集中式移動自組織網路和分散式移動自組織網路。

3. 連接無線時顯示網路擁塞,上不了網

連接上無線網路WiFi卻無法上網的原因有:
1、WiFi本身問題,可能WiFi未正常連接,導致無法上網;
2、路由器問題,可能路由器過熱或者損壞;
3、可能寬頻欠費,導致無法上網;
4、WiFi名字包含中文,導致部分電腦無法連接上網;
5、電腦系統問題,可能系統出現了問題,導致連接上了WiFi卻無法上網。
建議解決辦法:
1、使用其他手機或設備連接WiFi試試能否上網,排除WiFi本身問題;
2、重啟一下路由器試試,或者將路由器恢復一下出廠設置,然後重新撥號上網,並根據設置向導重新設置WiFi,或者更換新路由器再進行撥號連接上網;
3、聯系一下寬頻客服,確認寬頻賬號是否有異常,如欠費,充值一下寬頻,然後再撥號連接試試;
4、如WiFi名字包含中文,建議修改為英文或者英文加數字的組合再進行連接;
5、如以上原因都排除,那麼久很有可能是電腦系統問題了,建議恢復一下出廠設置。看看能否解決問題。

4. 什麼是網路擁塞控制

2擁塞(congestion)

一般來說,當通信子網中有太多的分組時,網路性能降低,這種情況就叫擁塞

1本質:對資源的需求 >可用資源——擁塞出現表示荷載超過了資源的承受能力。

2、擁塞產生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通信量往往是突發的

多個輸入對應一個輸出;

n慢速處理器;

n低帶寬線路。

n3、解決辦法

n針對某個因素的解決方案,只能對提高網路性能起到一點點好處,甚至可能僅僅是轉移了影響性能的瓶頸;
n需要全面考慮各個因素。

1顯然的兩種克服方法:增加資源和降低負荷。(拒絕某些服務)

管理(盡可能避免)擁塞的方法:主機能以一個恆定的速率發送信息;通信量整形(強迫分組以某種更有預見性的速率傳送)。

4、n擁塞控制與流量控制的差別

n擁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需要確保通信子網能夠承載用戶提交的通信量,是一個全局性問題,涉及主機、路由器等很多因素;

n流量控制(flow control)與點到點的通信量有關,主要解決快速發送方與慢速接收方的問題,是局部問題,一般都是基於反饋進行控制的。

二、擁塞控制的基本原理

n根據控制論,擁塞控制方法分為兩類

n1、開環控制

n通過好的設計來解決問題,避免擁塞發生;

n擁塞控制時,不考慮網路當前狀態;

n2、閉環控制

n基於反饋機制;

n3、工作過程

n監控系統,發現何時何地發生擁塞;

n把發生擁塞的消息傳給能採取動作的站點;

n調整系統操作,解決問題。

n4、衡量網路是否擁塞的參數

n缺乏緩沖區造成的丟包率;

n平均隊列長度;

n超時重傳的包的數目;

n平均包延遲;

n包延遲變化(Jitter)。

n5、反饋方法

n向負載發生源發送一個告警包;

n包結構中保留一個位或域用來表示發生擁塞,一旦發生擁塞,路由器將所有的輸出包置位,向鄰居告警;

n主機或路由器主動地、周期性地發送探報(probe),查詢是否發生擁塞。

6、n擁塞預防策略——流量整形(Traffic Shaping)

n開環控制

5. 自組織網路的自組織網路概述

移動自組織(Ad Hoc)網路是一種多跳的臨時性自治系統,它的原型是美國早在1968年建立的ALOHA網路和之後於1973提出的PR(Packet Radio)網路。ALOHA網路需要固定的基站,網路中的每一個節點都必須和其它所有節點直接連接才能互相通信,是一種單跳網路。直到PR網路,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多跳網路,網路中的各個節點不需要直接連接,而是能夠通過中繼的方式,在兩個距離很遠而無法直接通信的節點之間傳送信息。PR網路被廣泛應用於軍事領域。IEEE在開發802.11標准時,提出將PR網路改名為Ad Hoc網路,也即今天我們常說的移動自組織網路。
移動自組織網路。一方面,網路信息交換採用了計算機網路中的分組交換機制,而不是電話交換網中的電路交換機制;另一方面,用戶終端是可以移動的攜帶型終端,如筆記本、PDA等,用戶可以隨時處於移動或者靜止狀態。無線自組網中的每個用戶終端都兼有路由器和主機兩種功能。作為主機,終端可以運行各種面向用戶的應用程序;作為路由器,終端需要運行相應的路由協議,這種分布式控制和無中心的網路結構能夠在部分通信網路遭到破壞後維持剩餘的通信能力,具有很強的魯棒性和抗毀性。
作為一種分布式網路,移動自組織網路是一種自治、多跳網路,整個網路沒有固定的基礎設施,能夠在不能利用或者不便利用現有網路基礎設施(如基站、AP)的情況下,提供終端之間的相互通信。由於終端的發射功率和無線覆蓋范圍有限,因此距離較遠的兩個終端如果要進行通信就必須藉助於其它節點進行分組轉發,這樣節點之間構成了一種無線多跳網路。
網路中的移動終端具有路由和分組轉發功能,可以通過無線連接構成任意的網路拓撲。移動自組織網路既可以作為單獨的網路獨立工作,也可以以末端子網的形式接入現有網路,如Internet網路和蜂窩網。

6. 網路中路由器怎麼控制網路擁塞,原理是什麼

實際應用中,如果所有的端用戶均遵守或兼容TCP擁塞控制機制,網路的擁塞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當DDoS攻擊造成網路擁塞時,TCP基於窗口的擁塞控制機制對此無法加以解決。原因是攻擊帶來的擁塞是由大量惡意主機發送數據所造成的,這些主機不但不會完成TCP擁塞控制機制所規定的配合工作,甚至本身就可能包含了偽造源地址、加大數據發送量、增加連接數等攻擊方式。在此情況下,所以DDoS攻擊所造成的網路擁塞就必須在路由器上進行處理。加強路由的防火牆和防攻擊.如果沒有攻擊存在,那就是控制數據流量,這個可以用軟體實現,網上有很多數據流量控制的軟體.

7. 無線自組織網路都有什麼關鍵技術

無線自組織網路(mobile ad-hoc network)是一個由幾十到上百個節點組成的、採用無線通信方式的、動態組網的多跳的移動性對等網路。其目的是通過動態路由和移動管理技術傳輸具有服務質量要求的多媒體信息流。通常節點具有持續的能量供給。

8. 多跳自組織網路是什麼意思

自組織網路和我們現在大部分接觸到的網路不一樣,因為現在我們所接觸的網路是一種基於客戶端-伺服器模式下的網路,客戶端呢的意思就是一般發送請求,服務端是反饋給你需求,其中的各種網路設備都有在網路中充當特定角色,而自組織網路中的各種設備是對等的,就是其在網路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在信息交互的時候,既可以作為客戶端,也可以做服務端。多跳中的跳值得是信息傳遞的次數,比如A要發東西給C,經過B轉發,那麼過程就是在A、B、C三者構成的網路中A要先發給B,這就是一跳,然後B轉發給C就又是另一跳,這樣消息從A發送給C就是經過兩跳,以此類推,多跳就是多次轉發。

9. 無線自組織網路路由技術有哪些

無線自組織網路是一種獨立組網的技術,由一組帶有無線收發裝置的可移動節點組成臨時性多跳自治系統。網路無需通信基礎設施,在軍事和民用方面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路由技術是自組織網路的核心技術之一,網路拓撲的動態特性使得傳統路由不再適用,新的路由策略的研究勢在必行。論文重點研究動態源路由技術並對其進行改進。 網路節點間通信的不可預測,使得按需路由成為了路由技術的首選,這樣有效降低了休眠節點不必要的路由開銷,節約了網路帶寬資源。DSR路由就是一種常用的按需路由技術。但是大規模網路中,數據分組頭部攜帶完整路由信息以及依靠泛洪來完成路由發現過程都帶來了很大開銷,對實時性要求高的網路影響很大。對此論文提出了有序泛洪和區域搜索機制來控制路由的開銷,並且引入了分層結構來進一步限製成員節點的泛洪請求。通過普通節點對高層節點注冊登記,來完成位於不同地域的節點間的通信。結合模擬對比網路性能,達到了路由時延和路由開銷的相對平衡。

10. 論述題:傳統TCP擁塞控制在無線移動網路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的思路

網路擁塞所導致的直接結果是分組丟失率提高,端到端的延遲增大,甚至有可能使整個系統發生崩潰。TCP的擁塞控制機制是互聯網正常運行的關鍵,也是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主要技術基礎。互聯網設計初期,對於擁塞控制是通過TCP中端到端基於窗口的流量控制來實現的。1988年,Van Jacobson」指出了TCP在控制網路擁塞方面的不足,並提出了「慢啟動」和「擁塞避免」演算法,並在後來被所有的互聯網主機所支持。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接收端驅動的互聯網流量控制是唯一可行的擁塞控制方案,面流量控制只是與特定的接收方和發送方之間的點對點流量有關,因此流量控制只是擁塞控制的一種技術途徑而已。目前主要有這幾種解決方法:TCP的滑動窗口機制,自同步,加性增加乘性減小機制,重發超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