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無線路由器的傳輸速率和速度的區別
這個是近似概念,其實速率指的是設備工作的數據交換快慢,傳輸速度指的是數據理論最大值。
無線路由有很多種速率和頻率,常用的頻率一般是2.4G,就是頻段處於2.405GHz~2.485GHz之間的無線電頻率,部分高端品也使用2.4G和5G混合的頻率。
●相關802.11的部分標准詳細內容如下:
802.11b/g/n無線協議,b/g/h說的是相互兼容。
IEEE 802.11 ,1997年,原始標准(2Mbit/s,工作在2.4GHz)。
IEEE 802.11a,1999年,物理層補充(54Mbit/s,工作在5GHz,最原始的5G,現在已經不用了)。
IEEE 802.11b,1999年,物理層補充(11Mbit/s工作在2.4GHz)。
IEEE 802.11g,2003年,物理層補充(54Mbit/s,工作在2.4GHz)。
IEEE 802.11n,2008年上半年通過正式標准,WLAN的傳輸速率由目前802.11a及802.11g提供的54Mbps、108Mbps,提高到300Mbps甚至高達600Mbps。
因為bng是在同一個頻率段,所以設計上是相互兼容的~
(802.11部分的資料來源於zhnog123 的精彩回答~)
●而速度比較直觀,就是數據的傳輸速度,有54Mbps、108Mbps、150Mbps、300Mbps、600Mbps不等,速率越高傳輸速度越快,和有線傳輸單位一樣,不過有線的速率很好記都是整數的,比如10Mbps、100Mbps、1000Mbps(千兆)、10Gbps(萬兆).等等。換算成實際速度,54Mbps的實際速度大約是6.75MB/sd(理論值
選擇無線路由器建議:無線傳輸速度靠網路帶寬來決定,一般300M就可以了,理論傳輸速度是:37.5MB/S。
建議:
1、路由器的M是Mbps的簡稱,比特率是用來描述數據傳輸速度快慢的一個單位,比特率越大,數據流速越快。
2、理論上150Mbps的網速,每秒鍾的傳輸速度就是18.75MB/S。300Mbps的網速,每秒鍾的傳輸速度就是37.5MB/S。
3、數據的流速是變動的,比特率只是一個平均參考值。1M的網速,理論上是128KB/S,但實際上只有120左右不到,因為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會有一定的損耗。
Ⅲ 無線網是不是頻率越高越好
首先,你這個無線網指的是什麼。如果是無線路由器這樣的。
目前有兩個標准傳輸頻率2.4Ghz
和5Ghz
。
頻率越高,傳輸帶寬越高。但是同樣也有缺點,頻率越高,信號衰減越厲害,你可以理解為穿牆信號越低。
Ⅳ 無線路由器發射信號頻率是多少
2.4GHz或是5GHz,現在好多高端路由器開始使用5GHz的頻率。
無線路由器也像其他無線產品一樣屬於射頻(RF)系統,需要工作在一定的頻率范圍之內,才能夠與其他設備相互通訊,我們把這個頻率范圍叫做無線路由器的工作頻段。但不同的產品由於採用不同的網路標准,故採用的工作頻段也不太一樣。目前無線路由器主要遵循IEEE802.11b、IEEE802.11a、IEEE802.11g等網路標准。
ISM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規定,例如美國的為:902-928 MHz、2400-2484.5 MHz及5725-5850 MHz,那為什麼無線什麼單單選擇2.4這個無需許可證的頻段呢?
高頻信號的穿透力會明顯減弱(什麼是穿透力?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無線路由器的窗牆功能),低頻信號穿透力是強了,但是需要比較大的天線才可以滿足我們的日常需求。所以在穿透力和天線這兩個考慮因素下,選擇為2.4GHz。
當然除了上面的因素外,也需要考慮到每個國家不同的ISM規定,例如我國就規定無線路由設備的無需許可證的頻段為2.4GHz,其他的頻段都是需要審批的。
2.4GHz為什麼會被不同的國家接受為無需許可證的頻段呢?
微波爐剛發明的時候,其頻率主要為915MHz,5.8GHz,和24GHz。這里又回到我們剛才說的高頻,低頻問題了,低頻穿透性好,但是發射設備要很大,如果用915MHz的話,微波爐的體積會非常大,那麼用5.8或者24的話,其體積是小了,但是穿透性又下去了,另外發射該頻率的設備造價也高。為了平衡效率和成本,2.45GHz被認為是最好的一個頻段,故微波爐就普遍用這個頻段了。
說完微波爐,我們現在再次回到FCC制定無需許可證頻段的時候來。在FCC制定標準的時候,他們要考慮非常多的事情,首先他們要考慮已經被使用的頻段,例如電視廣播,電台廣播,這些當然是不可用的。FCC在考慮是否有這樣的頻段,1 已經被大量使用,這樣的話不論技術還是成本都會非常合理。2 是沒有被分配使用的。是否有符合這兩個條件的頻段呢?這時注意到了微波爐,微波爐在1947年就有了,無論技術還是成本因素都非常成熟,另外這個頻段也沒有被用來作為廣播用途,最終的頻段定義為2400 至2483.5Mhz。
那麼這個2.4GHz的頻段是否過於擁擠呢?答案是肯定的,但為了減少這個頻段間的互相干擾,不同的廠商在生產無線設備的時候都想法設法的來減少這種外部影響,但減少歸減少,並無法完全做到互不幹涉。無線路由器不要放到微波爐旁邊,因為他們的頻段基本一致。
Ⅳ 無線區域網的頻率有哪個幾個標准啊,分別是多少
有:IEEE802.11b,IEEE802.11,IEEE802.11g。
IEEE802.11b
採用2.4ghz頻段,調制方式採用補償碼鍵控(CKK),有「3」個不重疊的傳輸通道。傳輸速率可自動從11Mbps到5.5Mbps,或,基於直接序列擴頻技術可達2mbps和1mbps,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和穩定。
IEEE802.11
標准物理層擴展為指定使用5GHz頻段。該標准使用OFDM調制技術,具有「12」個非重疊傳輸通道,傳輸速率從6Mbps到54Mbps不等。但是,這個標准與ieee802.11b不兼容。對無線AP和無線網卡的支持,在市場上比較少見。
IEEE802.11g
該標准有「三個」不重疊的傳輸通道。雖然它也運行在2.4GHz,但它與ieee802.11b向後兼容,並且由於它使用與ieee802.11a標准相同的OFDM(正交頻分)調制模式,因此它可以為無線區域網實現54Mbps的數據傳輸速率。
(5)網路無線傳輸頻率擴展閱讀:
在802.11b/g的情況下,可用的信道將在頻率上重疊和交織,導致在網路覆蓋的服務區域內只有3個非重疊信道。因此,該服務區域的用戶只能共享這三個通道的數據帶寬。
由於802.11b/gWLAN標准使用最常用的2.4ghz無線電頻帶,這三個頻道亦會受到其他無線電來源的干擾。頻譜還用於各種應用,如藍牙無線連接,行動電話,甚至微波爐,干擾可能進一步限制WLAN用戶可用的帶寬。
在傳輸速率為54Mbps的802.11g和802.11a標准中,802.11a在信道可用性方面更有優勢。這是因為802.11a工作在更慷慨的5GHz頻段,有12個不重疊的信道,而802.11b/g只有11個,只有3個不重疊的信道(信道1、信道6、信道11或信道13)。
因此802.11g在協調相鄰接入點的屬性方面不如802.11a,由於802.11a的12個非重疊通道為接入點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可以有效地減少通道之間的沖突。
Ⅵ 無線路由器中20MHZ和40MHZ頻段的區別
頻段帶寬指的是路由器的發射頻率寬度:
1、對應寬頻不同:
20MHz對應的是65M帶寬:穿透性好,傳輸距離遠(100米左右)。
40MHz對應的是150M帶寬 :穿透性差,傳輸距離近 (50米左右)。
2、通道不同:
20MHz是單通道,40MHz是雙通道。
目前常見的路由器單通道:
最高150M,雙通道能達到300M。
無線路由工作根據頻段的不同分好幾種標准,分別是11a,11b,11g,11n。其中工作頻段不同也導致傳輸速度不同。11n的可以在11b和11g之間用,自動轉換。就正常用戶來說,一般是選擇20MHz的頻段寬頻,會比較穩定。
Ⅶ 無線傳輸的傳輸頻率
無線圖像傳輸系統從應用層面來說分為兩大類,一是固定點的圖像監控傳輸系統,二是移動視頻圖像傳輸系統。
1.固定點的圖像監控傳輸系統
固定點的無線圖像監控傳輸系統,主要應用在有線閉路監控不便實現的場合,比如港口碼頭的監控系統、河流水利的視頻和數據監控、森林防火監控系統、城市安全監控、建築工地等。下面按頻段由低到高對不同的圖像傳輸技術進行介紹。
1.1--2.4 GHz ISM頻段的多種圖像傳輸技術
2.4 GHz的圖像傳輸設備採用擴頻技術,有跳頻和直擴兩種工作方式。跳頻方式速率較低,吞吐速率在2 Mbit/s左右,抗干擾能力較強,還可採用不同的跳頻序列實現同址復用來增加容量。直擴方式有較高的吞吐速率,但抗干擾性能較差,且多套系統同址使用受限制。
2.4 GHz圖像傳輸可基於IEEE802.11b協議,傳輸速率為11 Mbit/s,去掉傳輸過程中的開銷,實際有效速率為5.5-6 Mbit/s左右。後來制訂的IEEE802.11g標准,速率上限達到54 Mbit/s,在特殊模式下可達108Mbps,該標准互通性高,點對點可傳輸幾路MPEG-4的壓縮圖像。
應用在2.4 GHz頻段的還有藍牙技術、HomeRF技術、MESH、微蜂窩技術等。隨著應用范圍的逐漸擴大,2.4 GHZ這個頻段處於滿負荷工作狀態,其速率問題、安全問題、干擾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
1.2--3.5 GHz頻段的無線接入系統
3.5 GHz的無線接入系統是一種點對多點微波通信技術,採用FDD雙工方式,用16QAM、64QAM調制方式,基於DOCSOS協議。其工作頻段相對較低,電波自由空間損耗小,傳播雨衰性能好,接入速率足夠高,且設備成本相對較低。該系統具有相對良好的覆蓋能力,通常達到5 km~10 km,適合地縣市級單位低價位、較大面積覆蓋的應用場合;還可與WLAN、LMDS互為補充,形成覆蓋面積大小配合、用戶密度稀密配合的多層運行的有機互補模式。存在的問題是帶寬不足,只有上下行各30 MHz,難以大規模使用。
1.3--5.8 GHz WLAN產品
5.8 GHz的WLAN產品採用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在此頻段的WLAN產品基於IEEE802.11a協議,傳輸速率可以達到54 Mbit/s,在特殊模式下可達108Mbps。根據WLAN的傳輸協議,在點對點應用的時候,有效速率為20 Mbit/s;點對六點的情況下,每一路圖像的有效傳輸速率為500 kbit/s左右,也就是說總的傳輸數據量為3 Mbit/s左右。對於無線圖像的傳輸而言,基本上解決了「高清晰度數字圖像在無線網路中的傳輸」問題,使得大范圍採用5.8 GHz頻段傳輸數字化圖像成為現實,尤其適用於城市安全監控系統。
ZWD-2422無線高清傳輸器的工作頻率4.9GHz-5.9GHz,當它收到其它RF設備或訊號干擾時能自動調整至適當的頻率,所以一般不在5G左右頻段的2.4G,3G不會干擾到ZWD-2422的無線高清傳輸。
WLAN傳輸監控圖像,比較成熟的是採用MPEG-4圖像壓縮技術。這種壓縮技術在500 kbit/s速率時,壓縮後的圖像清晰度可以達到1CIF(352×288像素)~2CIF。在2 Mbit/s的速率情況下,該技術可以傳輸4CIF(702×576像素,DVD清晰度)清晰度的圖像。採用MPEG-4壓縮以後的數字化圖像,經過無線信道傳輸,配合相應的軟體,很容易實現網路化、智能化的數字化城市安全監控系統。
2.4/5.8GHz 基於802.11n的產品,11n產品分為AN和GN分別工作於5.8GHz和2.4GHz,傳輸速率可達150、300、600Mbps,有效傳輸速率分別為60、160、300Mbps.隨著高清攝像機的發展,這種高帶寬的11N模式非常適合高清攝像機的傳輸。高清攝像機和高帶寬無線傳輸設備的配合會逐漸成為無線視頻監控的趨勢。
1.4--26 GHz頻段的寬頻固定無線接入系統
LMDS系統是典型的26 GHz無線接入系統,採用64QAM、16QAM和QPSK三種調制方式。LMDS具有更大的帶寬以及雙向數據傳輸能力,可提供多種寬頻互動式數據以及多媒體業務,解決了傳統本地環路的瓶頸問題,能夠滿足高速寬頻數據、圖像通信以及寬頻internet業務的需求。LMDS系統覆蓋范圍3公里~5公里,適用於城域網。由於世界各國對LMDS的工作頻段規劃不同,所以其兼容性較差、雨衰性能差,成本也較高。
2.移動視頻圖像傳輸系統
除了對固定點的圖像監控的需求外,移動圖像傳輸的需求也相當旺盛。移動視頻圖像傳輸,廣泛用於公安指揮車、交通事故勘探車、消防武警現場指揮車和海關、油田、礦山、水利、電力、金融、海事,以及其它的緊急、應急指揮系統,主要作用是將現場的實時圖像傳輸回指揮中心,使指揮中心的指揮決策人員如身臨其境,提高決策的准確性和及時性,提高工作效率。富士達就移動視頻圖像傳輸採用公網和專用技術兩種情況作相關介紹。
2.1 利用CDMA、GPRS、3G公眾移動網路傳輸圖像
CDMA無線網路的移動傳輸技術具有很多優點:保密性好、抗干擾能力強、抗多徑衰落、系統容量的配置靈活、建網成本低等。CDMA採用MPEG-4壓縮方式,用MPEG-4的CIF格式壓縮圖像,可以達到每秒2幀左右的速率;如果將圖像調整到QCIF格式,則可以達到每秒10幀以上。但是,對於安全防範系統來說,一般採用低傳輸幀率而保證傳輸的清晰度,因為只有CIF以上的圖像清晰度才可以滿足調查取證的需要。如果希望進一步提高現場圖像的實時傳輸速率,一個簡單的方案是採用多個CDMA網卡捆綁使用的方式,用來提高無線信道的傳輸速率。市場上有2~3個網卡捆綁方式的路由器,增加網卡的代價是增加設備成本和使用成本。隨著視頻壓縮技術的不斷發展,單個網卡上3~4幀/秒圖像傳輸速率是可以實現的,如果每秒鍾可以傳輸3~4幀CIF格式的圖像,可以滿足一般移動公共交通設施的安全監控的要求。
GPRS是一種基於GSM系統的無線分組交換技術,支持特定的點對點和點對多點服務,以「分組」的形式傳送數據。GPRS峰值速率超過100 kbit/s,網路容量只在所需時分配,這種發送方式稱為統計復用。GPRS最主要的優勢在於永遠在線和按流量計費,不用撥號即可隨時接入互聯網,隨時與網路保持聯系,資源利用率高。
3G技術已經取代GPRS和CDMA逐漸,可以實現的有效速率達384 kbit/s,在網路部署的城區,可以實時傳輸一路CIF圖像,每秒可達到20幀。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速率提高了很多,也不要認為所有的移動交通設施可以同時將圖像傳輸回監控中心,因為同時概念對於公網圖像傳輸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2.2 用於應急突發事件的專用圖像傳輸技術
對於一些應急指揮中心的圖像傳輸系統,往往要求將突發事件現場的圖像傳輸回指揮中心。例如遇到重大自然災害,水災、火災現場,群眾的大型集會和重要安全保衛任務現場等。這類應急圖像傳輸系統不宜使用公眾網路傳輸,最好採用專業的移動圖像傳輸設備。但目前我國對此尚未專門規劃頻率。可用於移動視頻圖像傳輸的技術有以下幾種。
2.2.1 WiMAX
WiMAX是點對多點的寬頻無線接入技術,WiMAX採取了動態自適應調制、靈活的系統資源參數及多載波調制等一系列新技術,並兼具較高速率傳輸能力(可達70 Mbit/s~100 Mbit/s)及較好的QoS與安全控制。WiMAX802.16e覆蓋范圍可以達到1~3英里,主要定位在移動無線城域網環境。然而802.16e獲得足夠的全球統一頻率存在一定難度,且建設成本和設備價格較高。
2.2.2無線網格(MESH)技術
無線「網格(MESH)」技術,可以實現較近范圍內的高速數據通信。利用2.4 GHz頻段,有效帶寬可以達到6 Mbit/s,這種技術鏈路設計簡單、組網靈活、維護方便。支持MeshController集中方式管理,終端數據無需配置,自動生成解決方案。支持MeshController熱備份鏈路、自動漫遊切換等功能。支持MeshController用戶終端集中管理、多種驗證方式使系統更安全。支持MeshController用戶流量控制功能,可根據用戶類型自由分配流量,支持限速,限流量,限制上網時間等功能。
對於固定無線圖像傳輸可以採用成本較低的WLAN技術產品;對於移動視頻圖像傳輸可以採用公眾移動網路或專用無線圖像傳輸技術。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再進一步關注無線圖像傳輸問題,以促進該行業的發展。
Ⅷ 無線路由器中無線傳輸速率54Mbps、150Mbps、300Mbps、450Mbps是什麼意思
無線速率是wifi(即無線網路)的關鍵參數,它表明了你這個無線設備支持多少帶寬,也就是說能有多少速率來互相連接。連接速率為54Mbps的時候,數據的上行和下行傳輸速度大概在2.5MB/s,150Mbps上下行在7.0MB/s左右,300Mbps上下行在11.2MB/s左右。
Ⅸ wifi信號的頻率是多少
Wi-fi技術由IEEE 802.11b/g/n定義,其工作頻率為2.4ghz,其中2.4ghz頻譜被劃分為14個重疊和錯開的20 MHz無線載波通道,其中心頻率分別為5 MHz。
802.11a/n在5.0ghz的頻譜中有更多的通道,802.11n也使用通道焊接技術將兩個20MHz的載波通道合並成一個40mhz的通道來增加吞吐量。
(9)網路無線傳輸頻率擴展閱讀
頻率(MHz)
1. 2412
2. 2417
3. 2422
4. 2427
5. 2432
6. 2437
7. 2442
8. 2447
9. 2452
10. 2457
11. 2462
12. 2467
13. 2472
14. 2484
參考鏈接:WIFI-網路
Ⅹ WIFI2.4G和5G的帶寬分別是多少
2.4GWiFi即2.4Ghz~2.5GHz的無線頻率。標准帶寬為20MHz,擴展帶寬為40MHz。
雖然由Wi-Fi技術傳輸的無線通信質量不是很好,數據安全性能比藍牙差一些,傳輸質量也有待改進,但傳輸速度非常快,可以達到54Mbps,符合個人和社會信息化的需求。
Wi-Fi最主要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布線,可以不受布線條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適合移動辦公用戶的需要,並且由於發射信號功率低於100mw,低於手機發射功率,所以Wi-Fi上網相對也是最安全健康的。
(10)網路無線傳輸頻率擴展閱讀:
無線網路無線上網在大城市比較常用,雖然由Wi-Fi技術傳輸的無線通信質量不是很好,數據安全性能比藍牙差一些,傳輸質量也有待改進,但傳輸速度非常快,可以達到54Mbps,符合個人和社會信息化的需求。
Wi-Fi最主要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布線,可以不受布線條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適合移動辦公用戶的需要,並且由於發射信號功率低於100mw,低於手機發射功率,所以Wi-Fi上網相對也是最安全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