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昌高校目前校區免費wifi覆蓋情況分析
南昌三十餘所高校覆蓋聚玩免費WiFi
2015年,南昌為建設智慧城市,對城市進行了更加科學有效的建設和管理。近日,南昌三十餘所高校覆蓋了聚玩免費WiFi。聚玩網路助力南昌高校數字化建設,完善校園無線網路建設,為學生們打造一個免費、安全、便捷且高速的WiFi環境。
南昌是江西省11個國家試點智慧城市之一。南昌在創建智慧城市過程中,傾聽百姓需求,找准城市定位,建設一大批智慧項目,南昌高校WiFi建設就是其中代表。根據《2014 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我國現有普通高等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2824 所,在校學生數量合計超過5000 萬,校園WiFi需求眾大市場廣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已經成為大學校園里最常見的上網工具,隨時隨地保持網路暢通是手機用戶的剛性需求。而校園環境比較封閉,高校學生在校時間長,上網頻率高,在使用網路時需要考慮到費用問題,因此對免費無線網路有很大的需求。但是很多學校的校園WiFi月租費用高,網速慢又不穩定,而且覆蓋范圍有限。南昌高校實現聚玩免費WiFi覆蓋後,學院變得更加現代化和智能化,學生們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娛樂,為學生們的校園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同學們只需連接熱點免費下載「WiFi瀏覽器」APP後即可使用高速無線網路。一次下載APP,即可任意免費上網。無需簡訊密碼、反復驗證等繁瑣步驟,更沒有透露個人信息的危險,數秒即可完成步驟連入聚玩免費WiFi。
聚玩免費WiFi已經覆蓋了華東交通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江西科技學院、江西電力學院、江西司法警官學院、江西服裝學院、南昌理工學院、南昌動漫學院、南昌市衛校、南昌職業學院、江西應用科技學院等等三十餘所高校。以後,南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高校覆蓋聚玩免費WiFi。
『貳』 請求高校無線部署方案設計指導,要求校園無線全覆蓋謝謝!
無線校園網建設方案
現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個學校意識到校內網路建設的重要性,只有實現高度的信息共享,建設完善的校園網路平台,才能夠發展成為一所現代化的學校。現在學校辦學條件的日趨完善,近年來實現了與 Internet互聯,同時建成了校園網路,實現校內外信息的共享、傳遞,而網路信息的普及,以及計算機硬體設備價格的下降,越來越多的學生擁有了筆記本電腦,因此學生要求在校園內實現移動上網的呼聲越來越高,而校內的教學樓和宿舍樓因建成時間較早,沒有網路綜合布線設計,類似的原因制約了學校現代化辦學的指導思想,伴隨著IEEE802.11標準的出台,解決這一矛盾在無線技術發展成熟的今天已不是問題,同時,無線區域網(WLAN)還擁有傳統網路所不能比擬的擴容性和移動性,在校園內採用無線區域網技術實施校園網路工程,可適應在校學生移動性強、數量大等特點,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上網需求,並且對於創建較早的學校來說,年代較久的教學樓不宜拉網布線,理想的解決方案就是布署無線區域網。
需求
在校園無線網路建設需求中,主要存在四種典型的應用:
l 實現以地區教育局為中心的整個地區教育系統的無線網路連接;
l 校園內的戶外公共區域覆蓋;
l 局部開放的室內大環境,如典型公共教室、圖書閱覽室等無線覆蓋;
l 用戶數量不多但分布較散的樓宇,如教學辦公樓、宿舍等的無線網路覆
應用方案
室內覆蓋:
在室內根據覆蓋需要,放置若干個無線區域網訪問點,用戶在移動時,系統會自動漫遊,在不同的訪問點之間進行信號的切換。這些訪問點連接到各樓的校園骨幹網。也就是將多個AP形成的各自的無線信號覆蓋區域進行交叉覆蓋,各覆蓋區域之間無縫連接。所有AP通過雙絞線與有線骨幹網路相連,形成以有線網路為基礎,無線覆蓋為延伸的大面積服務區域。所有無線終端通過就近的AP接入網路,訪問整個網路資源。
方案採用高靈敏度的Orinda無線AP設備,配合吸頂天線,以一個AP配合一個天線,或一個AP配合多個天線,以保障高質量的無線信號能夠覆蓋更遠的距離,同時增強設備在干擾較大的頻率環境中使用的能力,從而完成室內區域的完全覆蓋要求。
側面圖 俯視圖
室外覆蓋:
室外區域覆蓋一般包涵,體育場,校內花園,中心廣場,教學樓,實驗樓樓宇間等。根據需覆蓋的室外區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
(1)設備的選擇:AP、全向天線、定向天線。
(2)室外考慮因素:環境、天氣。
設計建立多個無線覆蓋點,均採用Orinda電信級室外型AP2411E0,根據客戶要求每個覆蓋點覆蓋范圍半徑達到200米,信號強度在70dbm,速率達到54mbps,採用重疊交叉無線覆蓋的方式,完成區域的無縫無線覆蓋。配合室外大夾角定向天線或高增益全向天線,成功實現系統設計目標。使用戶在區域內任何角落都可以通過無線訪問校園網路。
室外覆蓋示意圖
『叄』 高中學校所需要的無線網路覆蓋,學校佔地120畝,需要80%以上的覆蓋率,煩請問需要什麼設備和基站建設。
其實只要找一個點安裝幾台無線路由器就可以了。
D-Link DGL-4300
主要參數 無線路由器類型 無線路由器
處理器 250 MIPS P3023
最大Flash內存 8MB
最大DRAM內存 2MB
最高傳輸速率 108Mbps
認證標准 IEEE802.11b/g 查看無線網卡報價
無線頻率 2.4-2.4835
天線介面 SMA介面
操作范圍 室內:100米,室外:400米
無線標准 IEEE802.11b,g
傳輸速率 108,54,48,36,24,18,12,11,9,6,5.5,2,1Mbps
網路埠 固定區域網介面 4×10/100/1000M 查看交換機報價
固定廣域網介面 1×10/100M 查看ADSL報價
其他參數 包轉發率 54Mbps
網路協議 IEEE 802.11g/IEEE 802.11b
網管功能 Web
安全標准 MAC地址過濾/ SSID 廣播取消/ 802.1x
VPN功能 支持
Qos功能 支持
防火牆功能 支持
環境參數 工作溫度 0~ 45℃
存儲溫度 -20-65℃
工作濕度 10%~95% (非凝結)
存儲濕度 10%~95% (非凝結)
外觀參數 外觀尺寸 142×109×31
產品重量 0.2kg
『肆』 校園無線網路設計方案
我們學校以前也是這樣,後來聽班主任說,可以採用銳捷校園無線網路設計方案,可以覆蓋宿舍,操場,辦公區域,報告廳等。銳捷的極簡無線解決方案中的宿舍區域設置採取顛覆性設計,媲美有線的用戶體驗,可以提供真正可用的802.11a c的信號和性能.
『伍』 高校校園網無線項目建設如何進行如何實現全覆蓋、可管理
高校無線項目的建設分兩步。第一步是:為各個大學提供典型的無線區域網信號覆蓋,它包括主教學樓、大講堂和操場等。採用星峰航校園統一認證計費平台,實行全校統一計費、管理和運營。提供數據接入業務,讓學校師生體會到無線區域網給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的好處。第二步是:在無線網路上提供VoIP,WiFi-GSMphone,視頻教學等增值服務,建立全國高校的無線聯網。
『陸』 畢業論文:校園網的建設 無線網路技術的應用與實施方案
摘 要 隨著計算機網路通訊的飛速發展和應用的不斷普及,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正成為一種世界性行為,盡快盡早地建設校園網好處將是顯著的和長遠的。然而,管好、用好校園網才是網路建設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 校園網 現代教育技術 數字教育
面臨21世紀,社會的高度國際化、信息化使現代教育面臨著深刻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也因此受到沖擊。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必將導致教育教學領域的深刻改變,網路教學、遠程教學、教育資源共享的教育新時代正向我們走來,校園網路的建設,為建構現代教育新型教學教育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如何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1 管好校園網,發揮校園網的作用
校園網概括地講是為學校師生提供教學、科研和綜合信息服務的寬頻多媒體網路。也就是利用先進的綜合布線技術構架安全、可靠、便捷的計算機信息傳輸網路;利用成熟、領先的計算機網路技術規劃計算機綜合管理系統的網路應用環境;利用全面的校園網路管理軟體、網路教學軟體為學校提供教學、管理和決策三個不同層次所需要的數據、信息和知識的一個覆蓋全校管理機構和教學機構的基於Internet/Intranet技術的大型網路系統。
建設校園網,豐富多彩、健康清新的校園網路文化將成為學校培養學生思維方式、道德品質、創造能力的新環境,成為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嶄新平台。同時對於轉變陳舊教育理念和手段,促進教學內容、方法、結構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起著決定性作用,尤其是對於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更具深遠的意義。
我國著名的空間科學家奠基人錢學森院士認為:21世紀教育是一個「人腦+電腦+網路」的教育。網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形成將促進教育觀念的轉變、教育內容的多元化和個性化學習帶來的生機和活力,同時對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也將帶來巨大變化。然而,網路建成後,管好用好校園網,發揮網路的巨大功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應予以充分地研究和思考。
1.1 莫使校園網成擺設
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硬體,差不多每一年多、有的甚至幾個月就降價50%。有的學校資金短缺,建立一個校園網動輒投資上百萬元,但使用率嚴重不高甚至閑置,眼看著教育資源在浪費。造成這種局面的關鍵可能還是在於管理者的觀念。
一是沒有建立一個校園網教學與管理的環境。信息時代的到來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教育資源,同時也使教育風格更加精細和個性化,更使教育格局打破時空的局限更具開放性,同樣也豐富了教育手段,使教育更具高效率。因此,建立一個良好的校園網教學與管理的環境是發揮網路功能的基礎。在一個好的校園網環境里人們用計算機和網路進行工作、交流和學習,計算機改變了人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改變了人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這是對教育的挑戰,也是為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二是沒有建立教師利用網路技術教學的評估機制和學生學習的評價機制,沒有合理配置終端設備……。更新觀念,管理者應充分認識教育現代化首先是教育觀念現代化,通過各種手段,強化教師現代化教育意識,確立現代化教育新思路、新觀念,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深入教學改革。教師也要轉變陳舊教育理念和手段,促進教學內容、方法、結構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利用網路技術的先進、快捷充分為教育服務。也鼓勵、培養學生實現網上「個性化學習」,學會從網上獲取知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努力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因此,建立完善的教師利用網路技術教學的評估機制和學生學習的評價機制,為促進現代教育的發展、確保網路資源的開發利用,其有相當的重要性
1.2 網管人員的網路技術管理水平
網路功能的強弱、使用效率的高低、作用發揮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依賴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的水平。網路建成後,學校應及時設置網路管理中心,需要安排至少兩個具有良好思想業務素質的網路管理人員來維護網路的正常運行,保證線路設備正常運轉,制訂校園網管理條例,負責網路的系統管理、信息管理、網頁維護,確保網路的暢通和安全,開展各種網路應用的培訓,推動各種管理軟體的使用和數據維護。並不斷對他們進行網路技術培訓,使他們成為網路技術應用和開發的骨幹。校園網路的管理涉及面大,范圍廣、技術要求高,需要學校各方面的配合和共同合作。
1.3 加強網路隊伍建設
要發揮校園網路的巨大能力,培養和培訓大批會使用計算機和網路的人才,加強網路隊伍的建設是確保校園網的運作和教育科研順利進行成敗的關鍵。這些人才應包括:網路管理、軟體技術、視音頻多媒體製作、素材資料收集、培訓維護等人員。要讓每個教師和學生懂得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馳騁,充分享受校園網帶來的方便快捷。學校應為通過信息技術考核的教職工和學生班級優先配置網路電腦,提高教師、學生學習和使用校園網的積極性,並建立教師利用網路技術教學的評估機制和學生學習的評價機制。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校園網路的價值,提高網路的效價比。
2 用好校園網,應用才是它生存和發展的根本
硬體的建設可以在幾個月內完成,但基於校園網的應用則可能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去精心組織和實現,這是一項工作量大、技術復雜的長期任務。
2.1 應用方式和發展方向
校園網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學校管理和教學應用兩個方面:
學校管理是辦好一個學校的重要環節。充分利用現代網路技術為學校管理服務,信息化辦公、無紙化辦公,讓每個辦公室通過校園網進行辦公、管理和獲取校內外的信息,同時能夠通過網路進行即時通信和協同工作,加強對學校資源、教師和學生的充分調動和管理,可以提高學校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教學應用是校園網最主要應用。電子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教師資源中心、多媒體教室、網上學校、網路教室、課件製作中心、家長訪問系統、網上選課……。網路應用功能多種多樣,有待於不斷開發和完善,它的每一個功能都會使教育產生巨大的、多層次、多方面的變革,無論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人才觀念、教育結構還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學習方法等等都會帶來巨大的改革。社會在進步,教育同樣在不斷改革。
E-校園和現代遠程教育是校園網應用發展的方向:
「數字教育」是世紀教育發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學校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徵和長期任務。要實現教育信息化,必須先開展校園信息化,即數字化校園-E校園。數字化校園的營建將更充分體現「以教育教學為本,以教師學生為本」的思想。
現代遠程網路教育的形式將促使人們的教育觀念發生根本轉變:學歷教育不再是一勞永逸的了;終身學習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人類社會人員提供多層次、多類型的教育服務,開放教學資源,實現校園網與互聯網、教育城域網互聯,共享國內外教育資源,了解教育發展的新局勢、新動態、新信息是校園網應用發展的另一個方向。
2.2 教育教學資源和網站的建設
校園網路的建設,為現代教育新型教育模式的建構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網路的開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使教育資源能夠被充分共享和利用。然而,網路僅僅是信息化的形式,豐富的共享信息資源庫才是信息化的實質內容。教育教學資源庫包括教育管理資源和教學資源兩大部分。在校園網平台上,建立教育教學資源庫,確保學校行政和教學管理的網路化,提供學校教師製作課件的環境、備課工具和資訊,確保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和充實、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讓計算機進課堂,為學生的互動式、自主探索學習提供充分的學習資源。
建立一個強大教育教學資源庫是勢在必行,否則,將不可避免地出現校園網使用上巨大的浪費。當然,資源庫的建設也不是容易的,尤其要把所有教材的知識點、文字、圖片、聲音、圖象等等都收集齊,又編輯入庫,真是談何容易,需要做長期的工作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協作,更需領導的組織和支持。
學校網站建設是一個對內提供服務,對外展示學校形象的窗口,也是校園網應用集中表現的地方。校園新聞、教學科研、網上圖書館、視頻點播、資源中心、家長訪問、網上選課、聊天室等等欄目的建設,傳遞信息、了解教育發展動態、反映教學發展變化、為師生提供思想交流的空間和舞台。因此必須加強網站建設的技術力量、加強信息的收集和編輯工作,為網站的信息資源提供保障,並使網站能更好地為適應教育教學的實際需求服務。
校園網的建設任重而道遠,它的功能有待於不斷的研究、開發、探索和創新。學校領導應以充分的支持和實踐,帶領廣大教師確立現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觀念,深入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和實踐,建好、管好、用好校園網,推動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桑新民.「網校」遠程教育模式的反思與暢想〔N〕.中國教育報,1999-06-28
論文質詢 [email protected]
『柒』 論文的開題報告基於WiFi6技術的無線校園網路設計與實現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
摘要 您好,在世界范圍內,無線區域網技術已迅速發展成為計算機網路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應用領域也在飛速擴大,隨著IEEE802.11 無線區域網標準的制定成功,無線技術已擺脫了過去那種互不兼容的狀態,從而能為無法採用有線系統安裝的領域提供了可靠的、移動的網路互連方案。
『捌』 學校架設wifi覆蓋的好處,對學校的好處和對學生的好處,1000字以上,
1.可能降低學生學習效率,現在是告訴信息時代,手機也差不多很多學生有,手機上網的各種誘惑對學生來說很難抗拒,光玩手機的話影響學習。
2.對學生身心健康不義,網路上大量不良信息如果被學生們看到危害身心健康,有些人或許心智還不夠成熟,面對不良信息極容易影響身心健康。
3.不排除學生考試作弊,校內考試盡管嚴格,學生們的作弊方式更是層出不窮,無線網路覆蓋就像是讓每個擁有手機的學生抱著網路考試一樣。
4.誘導學生利用無線網路覆蓋在上課時間上網,手機看個電影不知道要費多少流量,這有不花錢的當然要用用。
5.無線網路輻射程度也不小,跟手機可以並駕齊驅,對學生身體會造成不良影響,時刻在潛移默化的傷害學生,無線網路要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