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無線區域網有那些組件構成,分別有什麼作用
無線區域網的組件:無線網卡、AP和無線路由器。
1、無線網卡:用戶用來接收發送射頻信號。
2、AP:將無線客戶端(或工作站)連接到有線區域網。
3、無線路由器:其可充當AP、乙太網交換機和路由器的角色。同時它還直接有執行接入、連接有線設備、連接其他網路基礎架構的功能。
(1)無線網路區域網組件擴展閱讀
優點:
1、它能夠方便地聯網,因為WLAN可以便捷、迅速地接納新加入的雇員,而不必對網路的用戶管理配置進行過多的變動;
2、WLAN在有線網路布線困難的地方比較容易實施,使用WLAN方案,則不必再實施打孔敷線作業,因而不會對建築設施造成任何損害。
⑵ 無線區域網絡模塊是什麼有什麼用
無線區域網都缺乏透視能力――因為每個接入點都是一個單獨的節點,按照一個靜態RF計劃(通常為預測的RF)中的信道和功率設置進行獨立配置。盡管這些自主的接入點可以收到附近的某個工作在相同信道的接入點的信號,但是自主接入點無法得知相鄰的接入點與其是否屬於同一個網路或者是相鄰網路。而且,因為自主接入點是「節點式」的,所以很難擴展到大型、連續、協調的無線區域網和添加高級應用。 表1列出了對於自主接入點部署方式的無線需求和解決方案。在某些情況下,採用自主接入點的WLAN的部署會對WLAN帶來很多限制。 表1 對於自主接入點部署方式的無線需求和解決方案需要說明自主方式的解決方案第二層快速安全漫遊客戶端在子網內部的無縫漫遊――跨越不同的接入點和虛擬LAN(VLAN)為支持漫遊添加一個無線域服務(WDS)設備(接入點或者交換機模塊)第三層快速安全漫遊客戶端在子網之間的無縫漫遊――跨越不同的接入點和VLAN自主接入點本身不支持。需要為支持漫遊採用一個集中式解決方案升級成本部署額外管理功能和為接入點安裝新鏡像所需的時間部署一個集中的管理基站或者使用管理腳本入侵檢測系統(IDS)能夠檢測偽裝接入點、攻擊和未經授權的訪問使用一個基於WDS的IDS,或者添加一個覆蓋式WLAN解決方案定位服務直觀顯示接收信號強度指示(RSSI)信息變化和Wi-Fi設備的位置使用一個現場調查解決方案或者一個覆蓋式WLAN動態RF迅速地、動態地適應RF環境使用系統級應用設備,或者一個簡單網路管理協議(SNMP);RF信息可供手動檢查或者措施使用負載均衡自動在相鄰接入點之間均衡客戶端負荷每個接入點通報服務情況,但是負載不是自動地在接入點之間分布訪客聯網能夠為客戶、供應商和合作夥伴提供對WLAN的受控訪問許可權,同時保持網路的安全性為每個接入點部署專門的中繼VLAN,並在整個企業中加以宣傳WLAN語音利用現有的無線基礎設施提供經濟有效的、實時的語音服務部署基於接入點的呼叫准入控制(CAC);控制建立在每個接入點的基礎上,不能協調多個接入點管理經濟有效的、簡化的WLAN管理和部署為配置WLAN管理和單獨配置每個接入點部署腳本或者SNMP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 使用自主接入點的第一代無線區域網是一種方便的網路。從WLAN首次面世以來,技術需求發生了很多變化。現在,基本的網路連接已經不足以滿足需要。企業需要在他們的辦公樓中提供無所不在的無線網路連接。他們的WLAN必須支持多種移動服務,例如語音、訪客接入、定位和增強的無線入侵防禦系統(WIPS),同時還應當提供簡化的部署、管理和可擴展性。企業需要突破了表1中所列多種限制的WLAN。 為了部署這些功能和消除這些限制,需要一個統一的WLAN――一個集中式的,基於連接到無線區域網控制器的輕型接入點的網路。因此,機構需要思科統一無線網路。 可擴展性:WLAN必須具備的特性 人們對基於無線網路的可擴展性、高級服務的需求並不是剛剛出現的。事實上,蜂窩網路供應商已經在擴展無線網路方面克服了很多挑戰。最初,蜂窩無線網路是由多個提供基本連接的蜂窩信號發射塔結合而成的。當時有很多管理塔間電話呼叫的協議,但是這些協議並不可靠――很多呼叫都會被丟棄。 蜂窩網路運營商需要一個讓用戶可以在漫遊期間保持呼叫的解決方案,以及一個部署高級服務的平台。因此,他們採用了一種名為基站控制器的新型網路組件。 對於蜂窩網路而言,基站控制器可以協調一組無線電發射塔。當蜂窩網路用戶在不同發射塔的覆蓋范圍之間移動時,基站控制器會對漫遊切換進行協調。這可以提高蜂窩網路的穩定性,減少被丟棄的呼叫。 蜂窩基站控制器的概念也可應用到802.11 WLAN中。運營商不是管理多個獨立的接入點,而是可以通過一個名為無線區域網控制器的集中式設備管理輕型接入點。 WLAN集中化 參照蜂窩網路的發展道路,思科系統公司a率先提出了WLAN集中化的概念,並且為高級無線區域網服務提供了業界第一個統一平台。統一後的架構,我們稱之為思科統一無線網路的關鍵,是將數據從輕型接入點經由網路發送到無線區域網控制器。 思科提供了很多支持無線區域網集中化的無線區域網控制器,其中包括可以完全集成到網路之中的企業級獨立無線區域網控制器(例如Cisco 4400系列無線區域網控制器和Cisco 2000系列無線區域網控制器),以及可以與有線網路結合的無線區域網控制器,例如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無線服務模塊(WiSM)和用於集成多業務路由器的思科無線區域網控制器模塊(WLCM)。 開發一種新的無線區域網集中化協議 為了在輕型接入點和無線區域網控制器之間傳輸數據和實現通信,需要一種新的協議。該協議需要滿足下列要求: 便於部署――該協議必須能夠跨越子網邊界,而不是僅僅將多個VLAN連接到集中控制器。 部署安全――將一個接入點加入網路並不意味著它應當具有完全的網路訪問許可權。該協議需要提供一種對所有連接網路的接入點進行身份驗證的方法。 對接入點的實時控制――在部署、認證接入點和將其連接到控制器之後,該協議需要提供對接入點的實時控制,以便管理和部署移動服務。 協議擴展能力――該協議需要支持多種平台--從大型乙太網交換機中基於機箱的模塊,到可堆疊交換機、路由器和其他任何網路組件。 傳輸擴展能力――盡管網路通常運行在乙太網的基礎上,但是該協議必須能夠支持低速的WAN連接,甚至無線網路(對於無線網格網路等應用)。 為了滿足這些對於開發新型通信協議的要求,思科考慮了很多方案。通用路由封裝(GRE)協議是其中之一,但是GRE不支持對純二層數據包的內部檢測,而這是安全WLAN所必須具備的功能。SNMP也被列為考慮對象,因為該協議可以提供對接入點的命令和控制功能,但是它很龐大,不太符合實際需要。 在考慮了其他協議之後,思科決定開發一種新的協議――支持第二層和第三層數據包信息的輕型接入點協議(LWAPP)。 LWAPP是什麼? LWAPP是一項由思科系統公司擬定的互聯網工程任務小組(IETF)標准草案,實現了輕型接入點和WLAN系統(例如控制器、交換機和路由器)之間的通信協議的標准化。它的目標包括: 減輕接入點中的處理量,讓它們將計算資源集中用於無線接入,而不是過濾和策略實施 為整個WLAN系統進行集中的流量處理、驗證、加密和策略實施 利用一個第二層基礎設施或者IP路由網路,為多供應商接入點互操作性提供一個通用封裝和傳輸機制 LWAPP標准可以通過定義下列規范實現這些目標: 接入點設備發現、信息交換和配置 接入點認證和軟體控制 數據包封裝、分段和格式化 接入點和無線控制器之間的通信控制和管理
⑶ 怎麼組建無線區域網
條件1;均有無線網卡(推薦買無線USB網卡,便宜方便,)
條件2;無線路由器一個(市場價大概100多一點。)
方法;
1、打開你的無線網路連接屬性--點擊"無線網路配置"--再點右下角的"高級"--選中下面的「僅計算機到計算機」 和最下面的「自動連接到非首選的網路」。
2 、關閉後回到"無線網路配置"中--點擊"添加"輸入SSID名(你的區域網名)如"HOME",再把"數據加密"改為"已禁用"再確定。
3、進入無線網卡的屬性中將IP設為192.168.0.1,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其他不用輸入。
(其他的計算機只須按上面的一樣設置就行了,只是要將IP設為其他的,或者自動獲取IP也行。)
4、在主機再右擊有線網卡選「屬性」,點「高級」,勾選「允許其他網路用戶通過此計算機的INTERNET連接來連接」。
OK了,呵呵。
(本人手打,嚴禁復制!否則黑你電腦)
⑷ 組建家庭無線區域網需要哪些硬體設備
中繼器、網橋、路由器和網關。
購買網路硬體設備時注意用途是決定網路設備和網路布線的主要因素。網路布線由於不易升級,應當選擇最新最好的材料。
而網路硬體設備則不一定選最新最好的,一個是因為使用最新技術的設備雖然性能較好,但還無法使用其高性能,另一個是從性價比的角度考慮,花錢少且性能穩定的普通設備可能不比所謂新技術產品在整體性能上差多少。
(4)無線網路區域網組件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由於無線區域網的數據經無線媒體發往空中,要求其有較高的通信保密能力。無線區域網可在不同層次採取措施來保證通信的安全性,採取適當的傳輸措施。例如採用擴展頻譜技術,使盜聽者 難以從空中捕獲到有用信號。
其次為防止不同區域網間干擾與數據泄露,需採取網路隔離或設置網路認證措施。最後在同一網中,應設置嚴密的用戶口令及認證措施,防止非法用戶入網。還應設置用戶可選的數據加密方案,即使信號被盜聽也難於理解其中的數據內容。
⑸ 求教,無線區域網的組建方法及步驟
1、筆記本電腦A(用乙太網卡接ADSL的那台電腦)
首先啟動的無線網卡,一般筆記本都是Fn+F5,然後進入網路連接,設置一下無線網路。在無線網路連接,右鍵,點屬性,然後進入Internet協議,右鍵再點屬性。如下圖
至此,兩台筆記本現在可以實現,文件共享,還有區域網游戲之類的活動
⑹ 無線區域網的常用組件是什麼
無線路由,無線網卡
⑺ 組建無線區域網需要哪些網路設備
硬體設備
1、無線網卡。無線網卡的作用和乙太網中的網卡的作用基本相同,它作為無線區域網的介面,能夠實現無線區域網各客戶機間的連接與通信。
2、無線AP。AP是Access Point的簡稱,無線AP就是無線區域網的接入點、無線網關,它的作用類似於有線網路中的集線器。
3、無線天線。當無線網路中各網路設備相距較遠時,隨著信號的減弱,傳輸速率會明顯下降以致無法實現無線網路的正常通信,此時就要藉助於無線天線對所接收或發送的信號進行增強。
(7)無線網路區域網組件擴展閱讀
由於無線區域網需要支持高速、突發的數據業務,在室內使用還需要解決多徑衰落以及各子網間串擾等問題。具體來說,無線區域網必須實現以下技術要求:
1、可靠性:無線區域網的系統分組丟失率應該低於10-5,誤碼率應該低於10-8。
2、兼容性:對於室內使用的無線區域網,應盡可能使其跟現有的有線區域網在網路操作系統和網路軟體上相互兼容。
3、數據速率:為了滿足區域網業務量的需要,無線區域網的數據傳輸速率應該在54Mbps以上。
4、通信保密:由於數據通過無線介質在空中傳播,無線區域網必須在不同層次採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通信保密和數據安全性能。
5、移動性:支持全移動網路或半移動網路。
6、節能管理:當無數據收發時使站點機處於休眠狀態,當有數據收發時再激活,從而達到節省電力消耗的目的。
7、小型化、低價格:這是無線區域網得以普及的關鍵。
8、電磁環境:無線區域網應考慮電磁對人體和周邊環境的影響問題。
⑻ 區域網有哪幾個部分組成
區域網的硬體主要包括:網路伺服器、網路工作站、網路適配器和必要的通信介質等。
1、伺服器
伺服器是為區域網提供共享資源並對這些資源進行管理的電腦,一般由性能較高的電腦擔任。伺服器根據具體功能的不同,可分為文件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列印伺服器等。
2、工作站
工作站是直接面向網路用戶的電腦。用戶通過工作站來訪問伺服器。
3、網路適配器
網路適配器又稱為網路介面板或網卡,也稱為NIC(NetworkInterfaceCard)。網卡通常是一塊電路板,插在計算機主板的擴展槽中,伺服器與工作站都需要通過網卡與傳輸介質相連接。
4、網路傳輸介質
傳輸介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網路的傳輸速率、網段的最大長度、傳輸的可靠性等。區域網使用的傳輸介質有同軸電纜、雙絞線和光纖等。光纖也越來越多地在區域網中得到使用。
(8)無線網路區域網組件擴展閱讀
無線區域網的實現協議眾多,當前最廣泛使用的當屬Wi-Fi,只需要一個路由器,即可以達到讓所有具有無線功能的設備組成一個無線區域網,非常方便靈活。
目前大多數無線區域網是基於IEEE802.11標准,在這個標准下的無線區域網大多使用的是2.4GHz 或5GHz的射頻。
家庭一般只需要一個路由器就可以組建小型的無線區域網絡,中等規模的企業通過多個路由器以及交換機, 就能組建覆蓋整個企業的中型無線區域網絡,而大型企業則是需要通過一些中心化的無線控制器來組建強大的覆蓋面廣的大型無線區域網絡。
⑼ 無線上網如何組建區域網
很簡單,在兩個路由器之間用連接一條網線,各接上兩個路由器的LAN口。這樣你們就組成了一個區域網.不用做什麼設置,你們就可以在CS的區域網裡面連線打cs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