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體育館無線網路方案
擴展閱讀
下載的網站為什麼打不開 2025-07-01 18:11:29

體育館無線網路方案

發布時間: 2022-08-21 20:18:32

1. 怎樣在一幢宿舍樓架設無線網路,使整個宿舍樓都可以用無線,求一策劃案,內容詳細點,謝謝

如果你想用無線網覆蓋整座樓房,這個比較麻煩了.需要做無線分布.
每兩層放置一個無線ap或路由器(必須是可拆卸天線的那種),利用功分器和饋線連接各個天線.根據需要進行布置天線.這樣就可以了,方案比較簡單,但是施工有點費勁

2. 嘉興市體育館方艙接種點有無線網嗎

< strong>有無線網。< br>無線網基本全覆蓋,這么大的一個地方肯定也有無線網,無線網同時也會給工作人員帶來極大的便利。< br>這是我市目前最大的新冠疫苗方艙式接種點,佔地3000平方米,可同時為20人接種疫苗,單日最大接種量可達到5000劑次。

3. 大型場館是如何建立萬人級別 Wi-Fi 網路的 可能會面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應用分析

大型會展需要搭建更高要求、高標準的臨時wifi。高速便利的臨時WiFi為大型會展提供了靈活方便的網路通道。參展觀眾可以隨時隨地連接會展臨時wifi,通過微博微信、直播平台、現場媒體播放、產品演示和數據共享等多種方式,傳播和推廣會展及產品。

能夠提供大范圍、高寬頻臨時wifi接入,安裝方便、高度集成一體化以及集成一些增值服務功能,已經成了大型會展場景下提升用戶體驗的剛性需要。

針對大型會展嚴苛的臨時wifi要求,具備同頻干擾抑制、優先接入5G、優化信道質量、自動調整功率、弱信號禁止接入等特點。即便在用戶密度較大的大型會展環境中也能夠讓用戶擁有良好的臨時wifi上網體驗。

華集信息科技案例

上海世環會,由華集信息科技提供臨時WiFi覆蓋,網路高速穩定!

2018年「世環會」總規模突破22萬平米,3400多家參展商,12萬名專業觀眾。博覽會平台由五大國際性展會構成:上海國際水展、上海國際泵管閥展、上海國際建築水展、上海國際固·廢氣展、上海國際空氣新風展。其中上海國際水展更是全球著名的水行業先驅,由荷蘭官方創建於半個世紀前的1964年,並在荷蘭、美國、墨西哥、中國等地舉辦全球系列展。五大國際性展會又經專業化運作,由24個環保細分板塊精細組成,全面覆蓋完整環保產業鏈,為市政、工業、農業、民用等領域超過50多個行業提供先進技術與服務解決方案。

技術要求

  • 大型會展覆蓋人數廣、設備連接多,對設備帶機量有較高的要求;

  • 大型會展覆蓋面積較大,要求設備具有較高的遠距離傳輸及盲點掃除能力;

  • 大型會展wifi搭建方案對穩定性的要求較高;

  • 大型會場環境復雜,wifi搭建方案需要兼顧多種不確定因素來保障方案的最優化;

  • 解決會展中有線網路和無線WiFi相互影響的問題;

  • 解決方案

    一、設計要求:

  • 廣覆蓋性能:優秀的無線網路接入性能,實現大范圍無線覆蓋。

  • 高接入容量:高密度客戶端接入能力,支持大數量客戶端接入到AP。

  • 高擴展性: 支持包括網路數據、語音、視頻等多種傳輸,支持多種增值擴展應用。

  • 網路安全性:支持Portal服務、支持內部工作人員接入加密和鏈路安全。

  • 二、設計原則:

  • 先進性原則:採用先進的設計思想,選用先進的網路設備,使網路在技術上保持業界先進性。

  • 開放性原則:網路設計及網路設備選型遵從國際標准及工業標准,使網路具有高度的開放性和兼容性。

  • 可伸展性原則:網路設計必須考慮到現場臨時擴展的需要,能夠根據現網情況快速實現網路覆蓋面積及終端接入數的快速擴展。

  • 安全性原則:設備採用擴頻技術,提供射頻通道加密,網路內部採用對資源訪問的授權、認證、控制以及審計等安全措施,防止網路用戶對網路資源的非法訪問和破壞。

  • 可靠性原則:選用技術先進、成熟高可靠性的網路設備,系統增益儲備高,鏈路的可維護性好,使網路系統具有很高的可用性。

  • 可管理原則:網路系統應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使得網路管理人員能方便及時地掌握諸如網路拓撲結構、網路性能統計、網路故障等信息,能簡便地對網路進行配置和調整,確保網路始終工作在良好狀態。

  • 三、WiFi容量預測

    覆蓋區域內需求的基站數量根據以下公式計算:

    熱點的基站數量=覆蓋區域人數×覆蓋區域數據業務滲透率×並發用戶率/單個基站可支持的並發用戶數。

    四、WLAN設計要求:

  • 邊緣場強大於-75dBm;

  • WLAN信號覆蓋的99%區域內WLAN的接入成功率大於95%;

  • Ping時延小於50ms;

  • 基站之間間饋線系統的隔離度大於120dB。

  • 五、頻率規劃:

  • 支持2.4G/5G雙頻段工作;

  • 採用同一頻點組中的3個不重疊頻點進行頻點規劃;相鄰覆蓋區域的基站不使用相同頻點;

  • 相同頻點通過間隔較遠距離或者建築隔斷增加同頻隔離度,避免同頻干擾;

  • 在容量極高區域,可採用1、3、6、8、11、13頻點的緊湊復用,提高區域內的承載容量。

  • 以上內容分享自華集信息科技,分享的案例也是真實案例之一,希望能夠解決你的問題。

4. 儀征綜合體育場館無線網密碼

摘要 這個無線,你可以連接三個三三個六三個八,這是密碼

5. 大型場館是如何建立萬人級別WiFi網路的

採用瘦AP的方式,AP接入,AC控制,實現用戶漫遊、功率控制等功能接入速率:採用11n是最合適的,現有移動終端均支持11n,設備端產品成熟,成本可控規模:覆蓋萬人的WIFI網路,不算最大的(浙江大學萬台AP的無線網路,號稱全球最大的無線校園網),如果是萬人同時在線,難度相對較大,按每個AP覆蓋20個同時在線用戶,AP數500個,算中大規模的無線網路.可靠性:採用雙AC熱備份的方式,保障無線網路的可靠性,有線網路採用雙鏈路,雙出口即可。體育場館開放,無或少遮擋,工程相對簡單,在合適的位置布放AP即可,採用POE功能,省掉外接電源,場館內橋架管線多得是,從AP到有線網路端布線也不算難事。

6. 大型場館分布系統可以採用以下哪些類型天線

無線校園網建設方案 現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個學校意識到校內網路建設的重要性,只有實現高度的信息共享,建設完善的校園網路平台,才能夠發展成為一所現代化的學校。現在學校辦學條件的日趨完善,近年來實現了與 Internet互聯,同時建成了校園網路,實現校內外信息的共享、傳遞,而網路信息的普及,以及計算機硬體設備價格的下降,越來越多的學生擁有了筆記本電腦,因此學生要求在校園內實現移動上網的呼聲越來越高,而校內的教學樓和宿舍樓因建成時間較早,沒有網路綜合布線設計,類似的原因制約了學校現代化辦學的指導思想,伴隨著IEEE802.11標準的出台,解決這一矛盾在無線技術發展成熟的今天已不是問題,同時,無線區域網(WLAN)還擁有傳統網路所不能比擬的擴容性和移動性,在校園內採用無線區域網技術實施校園網路工程,可適應在校學生移動性強、數量大等特點,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上網需求,並且對於創建較早的學校來說,年代較久的教學樓不宜拉網布線,理想的解決方案就是布署無線區域網。 需求 在校園無線網路建設需求中,主要存在四種典型的應用: l 實現以地區教育局為中心的整個地區教育系統的無線網路連接; l 校園內的戶外公共區域覆蓋; l 局部開放的室內大環境,如典型公共教室、圖書閱覽室等無線覆蓋; l 用戶數量不多但分布較散的樓宇,如教學辦公樓、宿舍等的無線網路覆 應用方案 室內覆蓋: 在室內根據覆蓋需要,放置若干個無線區域網訪問點,用戶在移動時,系統會自動漫遊,在不同的訪問點之間進行信號的切換。這些訪問點連接到各樓的校園骨幹網。也就是將多個AP形成的各自的無線信號覆蓋區域進行交叉覆蓋,各覆蓋區域之間無縫連接。所有AP通過雙絞線與有線骨幹網路相連,形成以有線網路為基礎,無線覆蓋為延伸的大面積服務區域。所有無線終端通過就近的AP接入網路,訪問整個網路資源。 方案採用高靈敏度的Orinda無線AP設備,配合吸頂天線,以一個AP配合一個天線,或一個AP配合多個天線,以保障高質量的無線信號能夠覆蓋更遠的距離,同時增強設備在干擾較大的頻率環境中使用的能力,從而完成室內區域的完全覆蓋要求。 側面圖 俯視圖 室外覆蓋: 室外區域覆蓋一般包涵,體育場,校內花園,中心廣場,教學樓,實驗樓樓宇間等。根據需覆蓋的室外區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 (1)設備的選擇:AP、全向天線、定向天線。 (2)室外考慮因素:環境、天氣。 設計建立多個無線覆蓋點,均採用Orinda電信級室外型AP2411E0,根據客戶要求每個覆蓋點覆蓋范圍半徑達到200米,信號強度在70dbm,速率達到54mbps,採用重疊交叉無線覆蓋的方式,完成區域的無縫無線覆蓋。配合室外大夾角定向天線或高增益全向天線,成功實現系統設計目標。使用戶在區域內任何角落都可以通過無線訪問校園網路。

7. 無線網路橋接的無線橋接類型

AboveCable針對無線網橋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種結構:點對點型、點對多點型和混合型。 從上海寬訊科技給客戶實施的項目情況來看,無線網橋幾乎在各行各業都能得到應用,凡是在連接無線區域網的地方,幾乎都能看到無線橋接的應用。寬訊科技的AboveCable無線網橋不僅提供兩個無線區域網之間的物理與數據鏈路層的連接,還可為兩個網路的用戶提供較高層的路由與協議轉換。 這是上海寬訊科技時代有限公司為上海東亞體育文化中心實施的一個典型的無線網路橋接項目。東亞體育中心有限公司擁有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大型室外體育場———上海八萬人體育場,國內首家最具規模的劇院式大型室內體育館———上海大舞台(上海體育館),國際一流的水上運動館———上海游泳館,以及近30萬平方米的室外廣場。無線骨幹橋接設計的目標,就是在八萬人體育場與原來的上海大舞台、訓練館和東亞體育文化中心的三層辦公樓建立骨幹橋接,使上海大舞台、訓練館和三層辦公樓內部的有線網路部分和新增加的無線網路部分能夠連接到上海體育場內的網路中心機房內。根據客戶的要求,網路骨幹橋接網路要實現以下的技術指標:樓宇和樓宇之間的網路帶寬要求保證在10M之上;樓宇和樓宇之間的網路連接盡量不要互相干擾。
在這個無線骨幹橋接網路中,所有的ABOVECABLE ACAP2001-11無線寬頻交換機均設置為橋接模式(PXP模式),並使用相同的無線通訊頻道(1、6、或11信道)進行通訊,同時每個無線寬頻交換機的10/100M乙太網埠分別和所在建築的有線乙太網交換機相連。
通過這樣的橋接設計,上海大舞台、訓練館、三層辦公樓中原有的獨立網路子系統通過無線網路的延伸,實現了同位於上海八萬人體育場內的核心區域網系統的互連。位於這些分場館內的有線和無線用戶可以通過網路運行網路中心伺服器提供的各類網路應用,同時通過網路中心的ADSL外聯節點,這些用戶也可以方便地實現對互聯網資源的訪問。 澄群中已發現了180種動物化石,其中148種為新發現的動物,而這148種動物的化石標本已被指定為全球公認的模式標本,帽天山也因此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化石模式標本產地。澄江動物化石群博物館陳愛林館長介紹,模式標本是獨一無二的,同時它又是全球性的參照物。模式標本是受到國家法律嚴格保護的國有財產,不得帶到境外,只能由研究人員到儲藏機構進行研究。至2011年,澄江動物群中的148個化石模式標本分別珍藏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雲南大學、西北大學、雲南省地質研究所和澄江動物化石博物館。 其中,澄江動物化石博物館在園區的展館及主要行走路線安裝了監控系統,對展館內的動物化石及設施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園區已經做完路面的硬化及綠化工作,不易使用架空和地埋走線,因此採用了無線橋接技術。通過對園區內的環境及監控點的調研,七個監控點全部通過無線數字監控的方式來完成,實施簡單,後期維護方便。

8. TD-scdma大型場館的無線網路優化畢業設計

大型場館覆蓋方案

大型場館在室內覆蓋建設中所佔比例很大,而且往往是重大集會所在地,所以大型場館的網路建設意義重大。特別是2008年奧運會即將在北京召開,北京奧組委已經向國際奧委會承諾舉辦一屆有史以來最高水平的奧運會,在無線通信方面,要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提供奧運史上技術最先進、業務最豐富、服務最周到的移動通信服務。這給我國的運營商及通信設備製造商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而通信服務的基礎是優質的網路覆蓋,因此做好奧運城市,特別是體育場館的網路覆蓋工作尤為重要。

一、大型場館覆蓋的關鍵因素

大型場館的無線傳播環境和話務特點與寫字樓、住宅小區等建築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室內覆蓋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其獨特性。

大型場館作為重大活動和賽事的舉辦地,場地都比較開闊,可容納人數眾多,是一般的室內建築無法比擬的,例如奧運主會場鳥巢可容納9萬人、沈陽奧體館可容納6萬人。在活動期間,這些場館大部分時間容量飽和,用戶密度高、話務量大,因此首先要解決網路容量問題;其次,為實現高容量,場館內部一般分為若干個小區,在場館內傳播環境良好,一般為視距傳輸,各小區之間的干擾大,需要考慮如何消除干擾;此外,大型場館的話務量會隨時間和空間而變化,在活動期間需要滿足最大話務容量,而非活動時間話務量極低,合理調度資源、節省不必要的能源損耗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因此,在進行大型場館網路設計時,需要綜合考慮網路容量、話務調度、網路質量及穩定性等多種因素。

二、大型場館「多通道」覆蓋方案

「多通道」室內覆蓋方案是中興通訊首創的新一代室內覆蓋解決方案,它結合TD多通道的特點,藉助定製的中興通訊小型化BBU+RRU特色室內覆蓋產品,將室外智能天線思想引入室內形成「多通道」隔離干擾。用特色室內「多通道」演算法替代室外智能天線演算法,不僅能降低室內系統的干擾,大幅提升覆蓋質量,還可以實現覆蓋和容量的獨立規劃,為網路後續的良性發展打下基礎。在大型場館的網路規劃中,採用「多通道」室內覆蓋方案能夠解決容量、網路質量及穩定性等諸多問題。諸多大型場館網路規劃案例充分證明:無論模擬結果還是測試結果該方案性能都優於傳統覆蓋方案。

1. 恰當選擇信源是精品網路的基礎

大型場館需要支持幾萬用戶的通訊需求,對於特大型場館甚至需要支持數十萬用戶的通訊需求,對系統的容量要求極高。另一方面,大型場館的場地較開闊,設備要求集中維護,提高網路維護效率。大型場館TD-SCDMA室內覆蓋的信源建議採用BBU+RRU方式,將基站的基帶部分和射頻部分分開,基帶池(即BBU)集中放置共享基帶,便於網路的集中管理,而射頻部分(即RRU)可以靈活放置在室內任何地方,為場館的各個角落提供信源,通過光纖與基帶池(即BBU)連接。基站分離成BBU和RRU兩個部分,在設備的選擇上可以有更多的組合方式。例如,從容量出發可以選擇大容量或超大容量的BBU;從功率考慮,可以根據覆蓋場景選擇2W或12W的RRU。該方式應用於大型場館具有組網靈活、施工簡便的優勢,便於網路規劃和工程施工。採用這種組網方式可以更方便地調整網路容量,覆蓋不同區域的RRU可以按需進行小區合並或分裂,只需後台對RRU歸屬進行相關配置,無需改造天饋就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小區規劃。

此外,從節省成本和快速建網的角度出發,大型場館的TD-SCDMA分布系統建議採用與2G共天饋方式。BBU+RRU的靈活組網,最大限度避免了與2G合路建設帶來的限制。

沈陽奧體中心體育場是中興通訊承建的眾多大型場館之一,佔地25.4萬m2,建築面積10.4萬m2,長278m,寬235m,高82m,地上6層,看台分為上、下兩層,奧運會凈容量6萬人。效果示意如圖1所示。

該場館進行TD網路覆蓋時,採用BBU+RRU組網方式, RRU分別與2G系統各區的室內覆蓋系統合路共用天饋系統,完成看台和功能房的覆蓋,共使用了8個RRU覆蓋整個場館,共享一個大容量的BBU。在這種組網方式下,通過共享能盡量減少網路設備,對設備進行集中管理,給賽會期間網路維護帶來極大便利。

2.合理的網路規劃提升網路品質

大型場館室內無線信號傳播為視距傳輸,能量以直達徑為主。室內覆蓋在缺少智能天線和良好的空間隔離時,小區間的干擾較嚴重,所以在滿足容量的同時,將干擾降到最低是網路規劃中的一個重要任務。

在大型場館的覆蓋方案中,充分利用了「多通道」演算法的優勢。上行方向,用戶分散在多個通道隔離干擾;下行方向,每個用戶的信號只在其上行歸屬的通道下發射,不會影響其他通道用戶信號,有效降低了用戶間的干擾;切換區或信號弱區可在歸屬通道和次強通道均進行信號收發分集。「多通道」覆蓋實現了在同一小區內降低干擾的目的,配合高指向性天線可以進一步降低干擾。

根據場館的容量需求,小區劃分還要考慮網路性能和頻點復用。大型場館與周圍的宏覆蓋之間一般採用異頻組網。根據TD的網路頻率原則:一般室內覆蓋佔用3個頻點,宏覆蓋佔用3~6個頻點。考慮到大型場館的容量要求,推薦大型場館覆蓋使用6個頻點,周圍宏覆蓋採用3個頻點。一般室內分布系統,不同小區間可以通過建築物本身增加隔離,小區之間可以同頻組網。而大型場館小區之間的空間隔離小,完全同頻組網情況下,由於小區間的干擾嚴重影響網路性能,通過模擬和實測,採用頻率1:1復用的組網形式,將整個場館劃分為6個小區,這種條件下,可以基本達到滿碼道工作,提供最大的系統容量。如果容量不需要這樣大,可以減少小區數目。典型情況下,可以將看台劃分為4個小區實現覆蓋。

沈陽奧體中心看台覆蓋使用的8個RRU,可以自由組合組成8小區、4小區和2小區覆蓋。模擬和測試結果表明,看台覆蓋異頻4小區組網為最佳組網方案。在實際組網中,將原來規劃的8小區進行通道合並,組成異頻4小區組網。即每個小區包含2個通道,利用「多通道」演算法在小區內隔離干擾的同時,頻點利用率也提高了一倍。測試結果顯示:本規劃案例中,容量與功率相對平衡,容量能夠達到最大值,手機通話質量好,手機發射功率處於較低水平,TCP(發射載波功率)比較平穩,測試效果優良。

三、 總結

大型場館由於無法使用智能天線,使得TD-SCDMA系統由碼道受限變為干擾受限。因此在設備的選擇和網路規劃方面,需要綜合考慮網路容量、話務調度、網路質量及穩定性等多種因素。

中興通訊承建了2008年奧運會絕大部分奧體場館的室內覆蓋項目,積累了豐富的場館覆蓋經驗。模擬和測試結果表明,使用BBU+RRU組網方式、運用「多通道」演算法,並進行合理的網路規劃,能夠有效解決場館的容量和干擾問題。

作者:原均和 金康虎 劉星 來源:中興通訊技術

9. 智能運動場館和傳統運動場館的區別

截至2014底,據國家體育總局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全國共有體育場地169.46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46平方米。自國務院發布「46號文」之後,體育受到全社會的關注,隨著體育產業飛速發展,體育場館供給端明顯供給不足。互聯網+體育的創新,場館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可以緩解體育場館供給不足的問題,可以提高場館資源的信息化,改善場館資源的利用率,助力體育行業的大力發展。
一、幻想:未來場館是這個樣子的
體育場館是體育行業中重要的一環,傳統的老場館卻普遍存在利用率低、網路設施差、盈利模式單一等問題。場館靠票務+贊助商廣告經營,部分已經入不敷出。
未來的智慧場館是什麼樣的?場館Wi-Fi和移動4G、5G已經普及,用戶可以通過智能設備+APP應用等實現自動檢票快速尋找座位、即時獲取比賽數據;普通比賽也獲得NBA、歐冠級別的直播和視頻剪輯服務;通過攝像頭對運動者的技術動作,跑位等影像進行捕捉,實現技術分析、身體健康分析並生成報告;實現場內屏幕直播和場外網路直播,並提供錄像回看和下載功能;場內場外時時互動、入場自動檢票、無線全場陪伴、定位、健康分析等等或將成為未來場館提供的配套服務。
雖然目前有些高端場館已提供部分服務,但是隨著技術與商業模式的不斷完善,對於市場中的線下場館普及將成為一種趨勢,未來上面提到的相關服務或將不是難題。
二、未來體育場館:信息化、智能化、數據化
在互聯網的浪潮下,移動互聯網已滲入到生活中各個方面。在體育行業內,身在供需兩端的體育行業者,更多的關注線上與線下的融合發展。科技與體育場館的結合,讓未來的大眾體育場館實現現代化場景,如信息化、智能化、數據化。
第一:體育場館的信息化。對於大型體育場館,需要如建築設備管理系統、售驗票系統、智能化集成系統、公共廣播系統、通訊系統、信息網路系統、會議系統、信息導引及發布系統等等,相對較復雜。
但對於全民健身的的大眾場館而言,便捷、優質、綜合性的服務才是其信息化的服務點。首先是Wi-Fi無線網路的建設,是大眾體育場館信息化服務的前提與關鍵。無線網路的接入,為用戶提供快速的網路速度,將場館的所有人、比賽、終端、屏幕聯接起來,並通過網路與應用的深層次耦合,為觀眾提供非常享受的觀賽體驗,而場館和贊助商能夠通過全聯接的數字平台進行更有效果的運營。另一方面線下場館運營者可通過網路技術獲取終端的位置,顧客到達預設地點後,其移動APP可收到此場館相關營銷信息的推送,包括優惠活動、展館服務、賽事預報等等。
第二:體育場館的智能化。科技的發展,是大眾體育場館面向未來、發展現代化場景的有力支柱鍵。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VR/AR設備的興起,將打通產業鏈接中各個環節。近來VR/AR相當火爆,在WMC2016上相關設備非常搶眼,而VR技術與設備是未來直播體育賽事、互動的主要方式之一。賽事方可通過相關平台,向所有有需求的觀眾提供內容豐富的視頻。另外,線下體育場館的人工智慧服務、計時系統、智能燈光系統、監控系統等不斷完善。
第三:數據化服務。數據化是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礎上提供的更高端服務之一。除前文提到的在信息化方面上,可以利於商業Wi-Fi分析後,進行精準營銷,識別出用戶的線上和線下行為喜好,並根據喜好進行分類,為後續的商業廣告活動提供精準輸入。另一方面,對於未來大眾場館,健康是其主要的關注點。場館運營商可通過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分析得出用戶健康報告,對用戶進行健康指導,增加用戶對場館的粘性。
由此可以看出,互聯網+體育運動為用戶帶來創新的觀賽和消費體驗。
三、對標國外,智慧體育場館發展現狀
目前,國際上很多著名場館已經實現了體育場館信息化。例如;德國多特蒙德、荷蘭阿賈克斯、英國格拉斯哥、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太陽等球隊的主場場館均已提供Wi-Fi和移動4G高速網路。其中多特蒙德體育場為迎合用戶的不同層次訴求,為球迷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更豐富的體驗,體育場決定對在線商業模式進行創新,通過部署無線網路實現在線博彩、Facebook、Twitter,視頻回放點播等業務。
另外,VR代表性企業NextVR在2015年已與Relevent Sports合作直播了國際冠軍杯(ICC)足球比賽;直播了在李維斯體育場舉辦的Sharks vs. Kings比賽。
四、如何解決線下體育場館稀缺、利用率不足的問題
針對中國目前的體育場館情況,體育場館資源稀缺,利用率不高的情況,國務院出台的46號文中強調了「對體育場館經營模式的創新」,體育場館的運營主要涉及體育場館的綜合開發和利用。中國現有大量固定資產和政府投資形成的體育場館經濟效益不足,將會創造巨大的投資機會。
同時,在移動互聯的新形勢下,互聯網和場地資源的結合,能提高現有場地資源的信息化程度,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現有場地資源的利用率。業內人士認為,從場地資源的供給端切入,或是社會資本切入體育行業較好的路徑之一,也迎合「供給側改革」的政府新提法。
綜上所述:智慧場館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更為豐富的觀賽體驗。體育行業與互聯網深度結合,並在此過程中為自身發展帶來無限的可能性。以上淺述智能場館只是互聯網+體育的一個部分,是「互聯網+體育」結合的開始。智慧場館的出現將助力體育整個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