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部分為網路優化中心和傳輸中心,網路優化中心應該是按站給錢,傳輸是按2M數給錢。
以下回答,僅供參考
1 首先確定是兩者都是屬於2.4G頻段的無線產品,還有一種是ZigBee,都是2.4G的
2 再次,我們需要明確每一種技術的差異性,Wi-Fi是一種高速接入網路的設備,優點是隨時接入公網,確定是功耗比較大。而藍牙的優點是低功耗,缺點是節點少,通信距離短。再說一下ZigBee,優點是節點多,MESH組網方便,缺點是帶寬窄,不適合傳輸大數據。
3 最後談一下成本。其實目前各種無線通信模塊的成本都在下降,比如Wi-Fi模塊有的方案已經低到5美元以下了,而藍牙的成本較Wi-Fi低,但是技術本身制約大,而ZigBee相對而言比較綜合,最主要決定成本的是要看自己做什麼項目,需要什麼功能,再去選擇最優方案,目前成本方面,其實差距不怎麼大的。
③ 設置無線網路的 成本 費用 多少
無線網路主流的有3種
1:11M
2:54M
3:108M
費用呢需要根據你的節點來算.
一個無線AP(就是路由器)一般的270左右.
無線網卡就看你買那種了.
www.zol.com.cn有報價.或去 www.it168.com
④ 網路中的通信成本包括哪些
一般來說,成本分成2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骨幹網成本,第二部分是最後一公里的部分,即到戶的部分。
從目前的狀況來說,其我國的骨幹網建設還是不錯的,瓶頸主要還在最後一公里,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區域整體提升帶寬,只要不是提升幅度太大(例如1M全提到100M)或者是區域過大。那麼目前階段這種提升的成本不大,像給一片城區10來個小區提個幾倍帶寬,骨幹網的影響是不大的。也就是沒有太多成本增加
第二部分成本和運營商端局的數量和分布,採用的接入技術息息相關。總的來說,老城區成本更高,新城區成本則要低很多。大凡你看見小區里的通信攬還是飛纜的話,基本就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了。如果是全新的城區,城干網直接經過附近,端局又落地,小區內光纜鋪設到位的話,幾乎不花太多成本。對於光纖到戶的小區來說,從1,2M升級到10M根本就沒啥成本。
⑤ 簡述無線網的5大特點
1.傳輸距離遠,覆蓋范圍大。單個AP覆蓋范圍可達到10000平方米
2、傳輸速率高。速率可達到11M。
3、系統傳輸容量滿足要求。Wi-Fi技術特別適合於POS系統這種需要傳輸大量突發性數據的場合。
4、安全性高。提供「安全多模」能力,支持WAPI/WEP/WPA/WPA2 安全標准,安全標准可以通過軟體進行配置。
5 良好的擴展性。
考慮到未來業務的增長和變化,應具備充分的可擴展性,包括多種接入方式的提供和接入的可擴展性,帶寬的擴展與速率的平滑升級以及處理能力的可擴展性,依託正在被大規模部署的Wi-Fi網路所帶來的成熟的技術、各種層出不窮的Wi-Fi設備、既有的網路設施、架構支持、豐富的網路知識,使用Wi-Fi可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網路架構和現有設備的調整。
⑥ 無線區域網與有線區域網相比,有哪些優點
1、安裝便捷
無線區域網最大的優勢就是免去或減少了網路布線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裝一個或多個接入點AP設備,就可建立覆蓋整個建築或地區的區域網絡。
2、使用靈活
無線區域網建成後,在無線網的信號覆蓋區域內任何一個位置都可以接入網路。
3、經濟節約
由於有線網路缺少靈活性,要求網路規劃者盡可能地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這就往往導致預設大量利用率較低的信息點。而一旦網路的發展超出了設計規劃,又要花費較多費用進行網路改造,而無線區域網可以避免或減少以上情況的發生。
4、易於擴展
無線區域網有多種配置方式,能夠根據需要靈活選擇。這樣,無線區域網就能勝任從只有幾個用戶的小型區域網到有上千用戶的大型網路,並且能夠提供像「漫遊」等有線網路無法提供的特性。
無線區域網的硬體設備
1、無線網卡
無線網卡的作用和乙太網中的網卡的作用基本相同,它作為無線區域網的介面,能夠實現無線區域網各客戶機間的連接與通信。
2、無線AP
AP是Access Point的簡稱,無線AP就是無線區域網的接入點、無線網關,它的作用類似於有線網路中的集線器。
3、無線天線
當無線網路中各網路設備相距較遠時,隨著信號的減弱,傳輸速率會明顯下降以致無法實現無線網路的正常通信,此時就要藉助於無線天線對所接收或發送的信號進行增強。
⑦ 移動數據網路的成本到底有多高
通信運營商提供的「流量」,不可以簡單以衡量商品成本的思路來計算的。我們不如把上網和流量這回事當作為了成本控制而進行的銷售策略,而究其本質,依然是服務。「流量」只是運營商提供服務的一種,叫做PS域數據業務,其成本是無法單獨分離出來衡量的,因為運營商所有服務基本都是基於它們的網路實現的,而服務並不根據網路實體劃分。比如同樣一個天線,同樣一套無線的設備,既要承載CS域話音業務,也要承載PS域的上網業務。
為什麼運營商要以「流量」來管理和銷售他們的數據業務服務?原因比較簡單,承載服務的網路總容量是一定的。以「流量」來結算,可以最好地控制全網的業務負荷。畢竟移動網路和寬頻網路不一樣,其建設、維護和優化等成本都要遠高於有線網路,更高的負荷意味著更多的設備、更多的維護和優化成本,還有更加復雜的無線規劃和更大的頻段需求。如果人人都像家用寬頻那樣用移動網路,以中國這樣的人口,再先進再龐大的網路也是承載不了的。
運營商提供服務的成本有哪些?樓上有個甲方的兄弟提到了一些:基站建設,網路建設,網路擴容,網路日常維護等等,說的不夠全面,但是也接近了。運營商的主要成本在於1.設備 2.人力 3.運營成本。
移動網路的相關設備非常多,從無線側的天線、BBU/RRU、調制解調設備、控制器、路由交換設備,到核心網一堆控制設備、AR、CE、boss系統、網關等等,光為實現VoLTE那一堆設備(稱作IP Multimedia Subsystem多媒體子系統)花費都相當之大,而這些設備都由我們熟悉的設備生產商如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等提供。而人力成本包括網路建設、網路維護、網路規劃和網路優化的各種人力成本,還有運營商本身養的一批管理人員,甚至還包括一些不幹活的領導,也都是要吃飯的。而運營成本,包括營銷成本、客戶管理成本等等,為了跟其它運營商競爭,實際也是筆不小的開支。
⑧ 通信如何建立同步時鍾
同步通信方式要求通信雙方以相同的時鍾頻率進行,而且准確協調,通過共享一個單個時鍾或定時脈沖源保證發送方和接收方的准確同步。
時鍾同步是同步無線通信網路的重要基礎,是無線信號正確接收、時分多址接入、功率控制、同步跳頻等功能的核心技術之一。無線通信網路中各節點擁有獨立的硬體時鍾,硬體時鍾通過晶體振盪器和計數器來進行計時,由於製作工藝、外界環境、硬體老化等原因,各節點硬體時鍾的晶體振盪器的頻率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完成節點時鍾之間的頻率同步是網路節點之間時間同步的重要保障。[0004]現有技術中一類是依賴外部時鍾源來完成無線通信網路節點間的時間同步。比如利用GPS、北斗等衛星授時系統進行無線通信網路的時間同步,在節點中集成相應的時標信號接收裝置,無線通信網路中的各個節點獨立的與衛星授時系統的時間進行同步,以完成整網的時間同步。
[0005]利用IEEE1588(網路測控系統精準時鍾同步協議)授時進行無線通信網路的時間同步,需要在網路外接穩定的時鍾源,逐級完成無線通信網路的時間同步。[0006]利用GPS、北斗等衛星授時系統進行無線通信網路的時間同步方案,需要在網路節點中集成時標信號接收設備,增加網路節點的成本,並且當衛星授時信號受到干擾或者在信號強度較弱的場景下,網路同步精度不能保證。[0007]利用IEEE1588(網路測控系統精準時鍾同步協議)授時進行無線通信網路的時間同步方案,需要外接穩定的時鍾源,增加無線通信網路的成本及實現難度,同時此種方案需要穩定可靠的時鍾傳輸網路才能保證時間同步的穩定性,對於無線通信網路而言難以實現。[0008]另一類是通過在無線通信網路的節點間建立層級關系,逐級的完成時間同步。此種時間同步方案通過選擇時鍾跟蹤源節點,當前節點只與選擇的跟蹤源節點進行時間同步。[0009]當無線通信網路中節點之間的頻率偏差較大時,導致節點間低階調制也無法正常通信,此時節點無法接收到時鍾跟蹤節點的時間同步信息,因此不能保證無線通信網路時間同步的順利完成。並且節點之間的頻率差會導致時鍾計時速度的差異,影響時間同步精度。
⑨ ZigBee技術的技術說明
Zigbee是一種適用於短距離無線通信的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的新技術,可以嵌入各種電子設備中。該技術主要設計用於低速通信網路。它的最大特點是低功耗和聯網功能,尤其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聯網功能。從理論上講,ZigBee覆蓋的通信領域可以無限擴展。
ZigBe包含3種節點類型,即:協調器,路由節點和終端節點。
協調器——啟動網路和維護網路
路由節點——轉發數據包
終端節點——發送和接收數據。
在實際的Zigbee網路中,僅支持兩種無線設備:全功能設備和簡化功能設備。FFD可以提供所有IEEE802.15.4協議服務,不僅可以發送和接收數據,還可以具有路由功能;最終節點負責收集數據,然後將其發送到協調點或路由節點進行處理。這三種類型的節點使ZigBee支持三種網路拓撲:星形結構,樹形結構和網狀結構
Zigbee協議無線通信技術的特點:
低速率:數據傳輸速率在10Kb/s〜250Kb/s之間
低功耗:在低功耗待機模式下,兩節普通5號電池可以使用6到24個月
成本低:Zigbee數據傳輸速率低,協議簡單,大大降低了成本
網路容量大:網路可容納65,000個設備
短延遲:典型的搜索設備延遲為30ms,睡眠激活延遲為15ms,活動設備通道訪問延遲為15ms。
數據安全性:Zigbee提供數據完整性檢查和聲音功能,採用AES-128加密演算法,並且每個應用程序都可以靈活確定其安全屬性
數字家庭
自動抄表工業行業
醫療監控
基於ZigBee技術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