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無線網橋寬頻穩定嗎
<&list>如果您使用的聯通寬頻,連接無線網路使用不穩定,可能存在以下原因:<&list>1、網線松動,需將網線的兩端插緊。<&list>2、設備長時間使用造成,可把光貓、路由器、電腦等上網設備斷電10-20秒,再接通電源重啟。<&list>3、如上述方法不能恢復建議聯系當地客服熱線工作人員進行寬頻故障報修。
B. 無線網橋中繼網路不穩定怎麼辦
無線橋接的路由器,一旦連接的終端多了就會掉線。
最好用有線橋接。或者換1000m的路由器。
C. 無線網橋接受信號不好怎麼辦
1要對好方向,包括水平和垂直方向
2中間不要有阻擋物,主要是樓宇,如果是從樓宇頂上掠過,這沒關心,穿透樹林也是能做到的
3可以在兩個網橋信號發射端各連接一個信號增大器,兩端都要裝,只裝一端效果不好
4選用更高增益的天線,24DBI的,
5傳輸距離控制在1.5KM以內最好
6選用TP-LINK的帶有「域展」「速展」技術的路由器來增大傳輸范圍和速度
7選用工作在5GHZ的新型網橋
D. 無線網橋信號不穩定是什麼原因
中間的障礙物肯定有影響,尤其是塔吊,我不知道密集不密集,因為塔吊本身是鐵的,而且它的結構是緊密結構,形成一個網狀,會形成屏蔽,一部分信號屏蔽掉,而且隨時在運動,所以信號有可能不穩定!
E. 怎樣查看無線網橋的干擾
無線網橋在使用中最怕遇到干擾,不管什麼干擾都會大大影響其信號強度和傳輸距離。所以避開干擾是必須的。那麼有哪些常見的干擾?如何避開?
無線網橋的干擾一般包括2類:外部干擾和內部干擾。外部干擾指的是外部的障礙物、遮擋物等,如高大的建築物、樹木等;內部干擾一般是同類設備之間,就是網橋之間的互相干擾。
1,外部干擾
上面提到,外部的干擾很多,如建築物、樹木等,特別是建築物對無線網橋的影響非常大。在部署和施工時,需要盡量避開高大的建築物,保證發射端和接收端之間無遮擋、可視。
2,同類設備干擾
同類設備的干擾也比較多,如相同頻率的網橋、系統內的信號源、電源等,對於這種情況,可以調整無線設備的頻率,選擇一個干凈的頻道,或改變無線裝置發射器或者接收器的位置,拉開設備間的距離。
怎麼判斷網橋是否收到干擾,可以通過監控畫面來判斷,如果出現丟包、畫面不穩定、雜波、黑條紋、波紋等現象,如果有說明設備受到了干擾,此時需要逐一排查找到原因。
並不是什麼設備對無線都有干擾的,像移動、聯通信號塔、對講機、無線電話等這些對無線微波設備是沒有影響的。在有干擾源的情況下,可以調整設備頻率,或選擇離干擾源較遠的位置安裝,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對無線微波設備的干擾。
F. 無線路由器信號不穩定
路由器信號不好解決辦法如下:
1、首先,看看路由器是否支持無線信號增加,如TP-LINK的TL-WR2041N特有「Turbo」按鍵可使無線信號一鍵增強覆蓋,可以直接按一次這個鍵,當這個燈亮的時候表示已經開啟了「Turbo」功能:
G. 無線網橋的問題
網橋 網橋工作在數據鏈路層,將兩個LAN連起來,根據MAC地址來轉發幀,可以看作一個「低層的路由器」(路由器工作在網路層,根據網路地址如IP地址進行轉發)。 遠程網橋通過一個通常較慢的鏈路(如電話線)連接兩個遠程LAN,對本地網橋而言,性能比較重要,而對遠程網橋而言,在長距離上可正常運行是更重要的。 網橋與路由器的比較 網橋並不了解其轉發幀中高層協議的信息,這使它可以同時以同種凡是處理IP、IPX等協議,它還提供了將無路由協議的網路(如NetBEUI)分段的功能。 由於路由器處理網路層的數據,因此它們更容易互連不同的數據鏈路層,如令牌環網段和乙太網段。網橋通常比路由器難控制。象IP等協議有復雜的路由協議,使網管易於管理路由;IP等協議還提供了較多的網路如何分段的信息(即使其地址也提供了此類信息)。而網橋則只用MAC地址和物理拓撲進行工作。因此網橋一般適於小型較簡單的網路。 二、使用原因 許多單位都有多個區域網,並且希望能夠將它們連接起來。之所以一個單位有多個區域網,有以下6個原因: 首先,許多大學的系或公司的部門都有各自的區域網,主要用於連接他們自己的個人計算機、工作站以及伺服器。由於各系(或部門)的工作性質不同,因此選用了不同的區域網,這些系(或部門)之間早晚需相互交往,因而需要網橋。 其次,一個單位在地理位置上較分散,並且相距較遠,與其安裝一個遍布所有地點的同軸電纜網,不如在各個地點建立一個區域網,並用網橋和紅外鏈路連接起來,這樣費用可能會低一些。 第3,可能有必要將一個邏輯上單一的LAN分成多個區域網,以調節載荷。例如採用由網橋連接的多個區域網,每個區域網有一組工作站,並且有自己的文件伺服器,因此大部分通信限於單個區域網內,減輕了主幹網的負擔。 第4,在有些情況下,從載荷上看單個區域網是毫無問題的,但是相距最遠的機器之間的物理距離太遠(比如超過802.3所規定的2.5km)。即使電纜鋪設不成問題,但由於來回時延過長,網路仍將不能正常工作。唯一的辦法是將區域網分段,在各段之間放置網橋。通過使用網橋,可以增加工作的總物理距離。 第5,可靠性問題。在一個單獨的區域網中,一個有缺陷的節點不斷地輸出無用的信息流會嚴重地破壞區域網的運行。網橋可以設置在區域網中的關鍵部位,就像建築物內的放火門一樣,防止因單個節點失常而破壞整個系統。 第6,網橋有助於安全保密。大多數LAN介面都有一種混雜工作方式(promiscuousmode),在這種方式下,計算機接收所有的幀,包括那些並不是編址發送給它的幀。如果網中多處設置網橋並謹慎地攔截無須轉發的重要信息,那麼就可以把網路分隔以防止信息被竊。 三、兼容性問題 有人可能會天真地認為從一個802區域網到另一個802區域網的網橋非常簡單,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802.x到802.y的九種組合中,每一種都有它自己的特殊問題要解決。在討論這些特殊問題之前,先來看一看這些網橋共同面臨的一般性問題。 首先,各種區域網採用了不同的幀格式。這種不兼容性並不是由技術上的原因造成的,而僅僅是由於支持三種標準的公司(Xerox,GM和IBM),沒有一家願意改變自己所支持的標准。其結果是:在不同的區域網間復制幀要重排格式,這需要佔用CPU時間,重新計算校驗和,而且還有可能產生因網橋存儲錯誤而造成的無法檢測的錯誤。 第二個問題是互聯的區域網並非必須按相同的數據傳輸速率運行。當快速的區域網向慢速的區域網發送一長串連續幀時,網橋處理幀的速度要比幀進入的速度慢。網橋必須用緩沖區存儲來不及處理的幀,同時還得提防耗盡存儲器。即使是10Mb/s的802.4到10Mb/s的802.3的網橋,在某種程度上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802.3的部分帶寬耗費於沖突。802.3實際上並不是真的10Mb/s,而802.4(幾乎)確實為10Mb/s。 與網橋瓶頸問題相關的一個細微而重要的問題是其上各層的計時器值。假如802.4區域網上的網路層想發送一段很長的報文(幀序列)。在發出最後一幀之後,它開啟一個計時器,等待確認。如果此報文必須通過網橋轉到慢速的802.5網路,那麼在最後一幀被轉發到低速區域網之前,計時器就有可能時間到。網路層可能會以為幀丟失而重新發送整個報文。幾次傳送失敗後,網路層就會放棄傳輸並告訴傳輸層目的站點已經關機。 第三,在所有的問題中,可能最為嚴重的問題是三種802LAN有不同的最大幀長度。對於802.3,最大幀長度取決於配置參數,但對標準的10M/bs系統最大有效載荷為1500位元組。802.4的最大幀長度固定為8191位元組。802.5沒有上限,只要站點的傳輸時間不超過令牌持有時間。如果令牌時間預設為10ms,則最大幀長度為5000位元組。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出現了:當必須把一個長幀轉發給不能接收長幀的區域網時,將會怎麼樣?
H. 無線網橋傳輸監控信號,圖像時有時無的,怎麼解決如何增強信號傳輸
不要只看ping的結果,ping的相應級別是最低的,如果網橋的處理能力不夠,它會不相應ping包的,主要通過實際傳輸的圖像來看延遲,如果延遲也比較大,那說明你的網橋的處理能力不太夠,可以換一個好一點的,再有可以更換一下信道來試一下,因為無線受周圍的干擾比較大,使用不同的信道有可能降低干擾。3路圖像傳輸數據量不小,尤其是使用的解析度比較高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