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短距離無線通信及組網技術的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和通信網路的技術及應用,內容涉及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及移動自組織網路領域的幾個熱點:Wi-Fi技術、藍牙技術、ZigBee技術、移動Ad hoc網路技術及相應的NS2模擬技術。本書全面分析了Wi-Fi技術、藍牙技術、ZigBee技術三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基本方法,並兼顧具體實際應用。通過本書的學習,有助於讀者在短時間內掌握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及其組網技術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並為其應用提供了很好的技術參考。
2. 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包括哪些技術
包括:藍牙(bluetooth)、wifi(無線寬頻)、zigbee、NFC、RFID、V-ware、UWB(超寬頻)
3. 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有哪些各自的特點是什麼
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主要有:華為Hlilink協議、WIFI(IEEE802.11協議)、Mesh、藍牙、ZigBee/802.15.4協議、Thread/802.15.4協議、Z—Wave、NFC、UWB、LiFi等10大類。
各自特點如下:
1、華為Hlilink協議
兼容性好,能自動發現設備並一鍵鏈接。
2、WIFI(IEEE802.11協議)
IEEE802.11適用在區域環境下,如需要自由行動支援的辦公室,能使用無線傳輸節省辦公室成本;只需要架設一個基地台,以及在這個區域內的電子產品都安裝網路卡,利用IEEE802.11無線傳輸技術,在沒有任何連接線的情況下,資料在室內傳輸距離可達100公尺(無障礙可達300公尺)。
3、Mesh
網路部署快,穩定性好,但有一定延遲性,網路容量有限。
4、藍牙
藍牙是一種短距離、低功率、低成本的無線通訊標准,以取代紅外線傳輸距離過短、不具穿透性等問題。藍牙的發展計劃中,是將其定位為低功率、涵蓋范圍小的跳頻RF系統,其設計適用於連結電腦與電腦、電腦與周邊以及電腦與其他行動數據裝置,如行動電話、呼叫器、PDA等。
5、ZigBee/802.15.4協議
安全性高,功耗低,組網能力強,容量大,但成本高,抗干擾性差,通信距離短。
6、Thread/802.15.4協議
傳輸安全,可靠性高,兼容性好,未來發展潛力很大。
7、Z—Wave協議
結構簡單,低速率,低功耗,低成本,但標准不開放。
8、NFC
近場通信,與藍牙技術類似,但傳輸速率和距離沒有藍牙快和遠,功耗和成本低,保密性好,適用於移動支付和消費類電子。
9、UWB
抗干擾性強,速率高,帶寬大,功率小,功耗低,但目前標准化爭議大,發展也因此收到限制。
10、LiFi
LiFi是用可見光來實現無線通信,即利用電信號控制發光二極體(LED)發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閃爍信號來傳輸信息。且不會產生電磁干擾。
4. 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優缺點比較
優點 :(參考資料特點)
「低功耗藍牙」模式下實現了低功耗,覆蓋范圍增強,最大范圍可超過100米。支持復雜網路:針對一對一連接最優化,並支持星形拓撲的一對多連接等。
智能連接:增加設置設備間連接頻率的支持,Ipv6網路支持。
較高安全性:使用AES-128 CCM加密演算法進行數據包加密和認證。藍牙模塊體積很小,便於集成。
可以建立臨時性的對等連接(Ad-hoc Connection):根據藍牙設備在網路中的角色,可分為主設備(Master)與從設備(Slave)。
缺點:
藍牙的各個版本不兼容,組網能力差;網路節點少,不適合多點布控。
(4)短距離無線通信和無線網路擴展閱讀
一種無線數據與語音通信的開放性全球規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離無線連接為基礎,為固定與移動設備通信環境建立一個特別連接。
其實質內容是為固定設備或移動設備之間的通信環境建立通用的無線電空中介面(Radio Air Interface),將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進一步結合起來,使各種3C設備在沒有電線或電纜相互連接的情況下,能在近距離范圍內實現相互通信或操作。
簡單的說,一種利用低功率無線電在各種3C設備間彼此傳輸數據的技術。藍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業、科學、醫學)頻段,使用IEEE802.11協議。作為一種新興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正有力地推動著低速率無線個人區域網路的發展。
5. 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有哪些
華為Hlilink協議、WIFI(IEEE802.11協議)、Mesh、藍牙、ZigBee/802.15.4協議等。各自的特點:
華為Hlilink協議:兼容性好,能自動發現設備並一鍵鏈接。
WIFI(IEEE802.11協議):是無線區域網中的一個標准,覆蓋范圍廣,傳輸速率快,但安全性不好,穩定性差等。
Mesh:網路部署快,穩定性好,但有一定延遲性,網路容量有限。
藍牙:速率快,低功耗,安全性高,但網路節點少,不適合多點布控。
ZigBee/802.15.4協議:安全性高,功耗低,組網能力強,容量大,但成本高,抗干擾性差,通信距離短。
6. wifi和wlan有什麼區別
一、WIFI和WLAN有區別。WIFI是一種可以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DA、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專互相連接的技術。WIFI技術與屬藍牙技術一樣,同屬於在辦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離無線技術。
二、WLAN是工作於2.5GHz或5GHz頻段,以無線方式構成的區域網,簡稱無線區域網。WLAN通信系統作為有線LAN以外的另一種選擇一般用在同一座建築內。
三、WIFI和WLAN的主要區別如下:
【區別一】WIFI包含於WLAN中,發射信號的功率不同,覆蓋范圍不同。
(1)從包含關繫上來說,WIFI是WLAN的一個標准,WIFI包含於WLAN中,屬於採用WLAN協議中的一項新技術。
(2)WiFi的覆蓋范圍則可達300英尺左右(約合90米),WLAN最大(加天線)可以到5KM。
【區別二】覆蓋的無線信號范圍不同。
(1)WLAN無線上網其實包含WIFI無線上網,WLAN無線上網覆蓋范圍更寬.
(2)WIFI無線上網比較適合比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小型數碼產品。
7. 無線通信技術有哪些種類
1.藍牙
藍牙是一種無線通信模塊。它是一種無線技術標准,可以實現固定終端設備、移動終端設備和個人區域網之間的短距離數據交換。它在頻段使用2.4~2.485GHZUHF無線電波ISM。
藍牙無線技術復雜度高,設備組網速度快,僅需10秒;集成度和可靠性高;傳輸速率一般為1Mbps;成本低,安裝相對簡單。這是一種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
2.Wi-Fi
Wi-Fi無線技術已經遍布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是我們每天接觸到的最常見的無線通信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它是基於IEEE802.11標准創建的無線區域網技術。該技術將所有有線網路信號轉換成無線電波信號,其他終端設備通過無線通信模塊連接到wifi,實現無線網路通信。
Wi-Fi技術覆蓋范圍一般在100米以內,技術較為復雜,傳輸速率可達54Mbps,工作頻段2.4GHz,傳輸功率不足100mW,與藍牙無線通信相比,數據安全性能相對較差。但是,WiFi的發明非常符合現代人和社會的需求,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3.ZigBee
ZigBee無線通信技術是一種基於IEEE802.15.4標準的低功耗區域網協議。它於2001年8月正式成立。成立之初,由於這個版本發布倉促,出現了一定的錯誤,此後進行了改進。
ZigBee無線通信技術類似於藍牙無線通信技術。兩者都是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但藍牙無線通信技術存在功耗高、復雜度高、通信距離短等缺點,應用范圍有限,在家庭和個人范圍內廣泛應用。ZigBee技術是為了滿足工業自動化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具有布局簡單、抗干擾、傳輸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等特點。通信距離延長到10米。從開口距離到幾百米,在室內場景中可以達到50米左右。
4.數傳電台
數傳電台是利用DSP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和軟體無線點技術實現的高性能專業數據電台。數字電台可以理解為一種通信介質。與光纖和微波一樣,它也有一定的用途。數字電台的傳輸距離很遠,適用於各種復雜的環境。傳輸速率為19.2Kbps,但終端設備價格較貴,使用成本較高,安裝較為復雜。
無線通信模塊的種類及區別
8. 短距離通訊的距離
短距離通信是指通過無線USB、IEEE802.ll通信協議、Transfer Jet或無線HD進行通信。
通常情況下,通信收發兩方利用無線電波井下傳輸信息,且能夠在幾十米范圍內傳輸,皆可叫做短距離無線通信,也可稱為短距離通信技術。短距離通信技術具備多種共性,即對等性、成本低以及功耗低等。短距離通信技術實質指一般意義上的無線個人網路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標准,ZigBee、IrDA和RFID等;此外,短距離技術有各種不同接人技術,如無線區域網技術等。感應通信是以電磁感應原理進行通信,發話時,移動通信機的磁性天線與感應線很相似,同時有尺寸大的發射天線,但干擾雜訊過大且傳輸參數可靠性差,很少應用。短距離通信技術功耗、成本均相對比較低,網路鋪設簡單,便於操作。目前使用較廣泛的短距無線通信技術是藍牙(Bluetooth),無線區域網802.11(Wi-Fi)和紅外數據傳輸(IrDA)。同時還有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近距無線技術標准,它們分別是:ZigBee、超寬頻(UltraWideBand)、短距通信(NFC)、WiMedia、GPS、DECT和專用無線系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