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Mesh無線自組網為何如此受歡迎,遠程無線通信的「時代寵兒」
Mesh網路也叫即「無線網格網路」,是一種「多跳(multi-hop)」無線區域網,是由上世紀90年代的ad hoc網路發展而來,是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的關鍵技術之一。在向下一代網路演進的過程中,無線已經成為一個不可缺的技術。無線mesh可以與其它網路協同通信,是一個動態的可以不斷擴展的網路架構,任意的兩個設備均可以保持無線互聯。
mesh無線自組網網路系統是一個非中心的同頻無線網路系統,他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利用自身快速組網的優勢,能夠隨時應對任何緊急信息交流,完成各種應急項目的數據信息通信,同時,對於每個節點。靈活組網的特性,可以讓它不受各個節點組網的加入和離開影響,使得它廣泛應用到多種應急通信需求項目中。
Mesh自組網最早是源於軍方需求開發設計的,所以在很多優勢設計上,也都有很多軍事的特性,比如它獨特的可靠性,靈活性,廣域網路覆蓋(非視距傳輸(NLOS)),快速部署靈活可撤,在網路信息安全方面更有保障,正是由於這些特點,讓mesh組網逐漸成為當前戶外遠距離傳輸常用的招牌。
高可靠性:在mesh 網路中,所有節點均相等,單個頻點支持TDD雙向通信,頻率管理簡單,頻譜利用率高。任何節點都能可作為中繼節點和命令節點,具有自組織、自配置和自治癒的特點,能夠在多種場合自動將各個節點連接起來建立無線通信網路,覆蓋所有的非中心同頻自組織網路設備,包括室外基站,車載台和單兵便攜系統,自動形成無線網狀網路。
無中心網關的特性,讓mesh自組網可以在任何一台設備故障時都能進行與周邊其他節點的繼續保持通信,隨時保證網路不掉線,也被戲稱為「打不散的網路」,同時對於多模的mesh兼具備援功能,還可以在復雜的環境中可以保證更好的連線品質!不僅如此,無線mesh網路中的ap設備也能夠通過無線感應自動鏈接附近的AP點,只需將新增節點安裝在適當的位置即可完成相應的配置。
靈活性,強大的機動能力,讓mesh在應對不確定的緊急情況,能隨時根據不同情況的地點建立起臨時攜帶型基站應對現場的網路通信難題,進行及時,准確的快速部署,在應急救援中,各級指揮做出的決定對於現場的救援一個至關重要的生死決策,力求最大簡化現場部署步驟,做到滿足一線救援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快速網路建設和零配置的要求,當然,由於是臨時便攜基站,能真正做到隨場景而立,隨事件而去才是mesh組網靈活的機動性所在。
非視距傳輸(NLOS):mesh自組網網路技術可以輕松實現NLOS配置。它的自動中繼功能可以輕松實現超水平傳輸。該信號可以自動選擇最佳路徑以連續從一個節點跳到另一個節點。距目標節點的距離。高數據帶寬快速移動,節點具有不固定的移動傳輸功能,並且快速移動不會影響高數據帶寬服務,例如語音,數據和視頻服務不會受到系統拓撲結構的快速變化和高速終端移動的影響。
安全:mesh系統還具有多種加密方法,例如組加密(工作頻率,載波帶寬,通信距離,聯網模式等),通道加密和源加密。它專用於專用網路,可以有效防止非法設備的入侵和傳輸。信息被攔截和破解以確保高度的網路和信息安全。
應用上,mesh無線組網網路,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支持多種點對多點、點對點、漫遊、MESH自組網,廣泛應用到各種行業,包含當前野外廣泛分布的森林防火、自然林地、江河湖泊、野外礦區、海上作業等,在城市應用上,包括大型工業區、巨大活動場地場所、道路電廠電力、公安消防、車輛執法巡邏等各種固定的與移動點的通信場所。
看完這些,大家應該對mesh無線自組網有所掌握了把,之所以mesh無線自組網會成為當前戶外無線傳輸的寵兒,最終還是看本身的優勢。
『貳』 什麼是無線通信系統
無線通信系統(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指的是通過無線協議實現通信的一種方式。
無線通訊包括各種固定式、移動式和攜帶型應用,例如雙向無線電、手機、個人數碼助理及無線網路。其他無線電無線通訊的例子還有GPS、車庫門遙控器、無線滑鼠等。
大部分無線通訊技術會用到無線電,包括距離只到數米的Wi-fi,也包括和航海家1號通訊、距離超過數百萬公里的深空網路。但有些無線通訊的技術不使用無線電,而是使用其他的電磁波無線技術,例如光、磁場、電場等。
(2)有無線通信網路系統擴展閱讀:
無線資料傳輸的無線通訊:
1、Wi-Fi是無線的區域網絡,讓攜帶型的運算裝置以簡單的方式連接到互連網,藉由IEEE 802.11a,b,g,n等標准,Wi-Fi的速度接近一些有線的網路。
Wi-Fi已成為家中、辦公室及公共空間熱點的事實上的標准。有些企業是每月收取一次Wi-Fi的費用,有些企業則是免費提供,因為提供Wi-Fi可以提升他們產品的銷售額。
2、蜂巢式網路:只要離最近的基地台十到十五公里以內即可使用,其速度隨著科技的演進而提升,從早期的GSM、CDMA及GPRS,到像是W-CDMA、GSM增強數據率演進(EDGE)或是CDMA2000等3G網路。
3、行動衛星通訊:可以用在無法用其他無線技術通訊的情況,例如廣大的鄉村地區或是遙遠的地方。通訊衛星在運輸、航空、航海及軍事上格外的重要。
4、無線感測器網路:可以直接偵測有關的物理量,監控及收集資料,產生有意義供人觀看的顯示,並提供一些決策的機能。
『叄』 無線通信系統是怎麼分類的呢,要怎麼選擇呢
分為移動網路和無線網路,移動網路有2G,3G,4G,5G,速度2G特慢,5G最快。4G有volte,打電話不會斷網。無線則分2.4Gwifi和5Gwifi.2點4Gwifi范圍廣信號質量差,5G范圍小信號質量強。
『肆』 無線通信系統有哪些
無線通信中多址方式有哪些
在現代通信技術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過程中,重新審視通信中的一些基本問題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益的。在現代通信中,多址技術是非常關鍵而重要的技術,因此有必要加以研究討論,深入認識他們的特點和相互之間的關系。
現代通信中多址方式有4種:空分多址(SDMA)、頻分多址(FDMA)、時分多址(TDMA)和碼分多址(CDMA)。在這4種多址方式中,空分多址是最基本和最早被應用的多址方式,其次是頻分多址,而時分多址和碼分多址在應用中是以空分多址和頻分多址方式為前提的。
1 4種多址方式
(1)空分多址方式這是最早廣泛應用的復用方式。由於有線通信出現早於無線通信,而有線通信系統廣義上均是SDMA方式的。絞線電纜、同軸電纜、光纜的應用都是SDMA方式的例子。在無線通信中,電磁頻譜被開發利用的全部頻帶是有限的,但不同地域使用相同的這一共同被開發的頻帶,這是SDMA方式。任何蜂窩移動通信系統,都是每隔一定空間距離重復使用相同的頻帶;在衛星通信中不同方向的衛星天線波束使用了相同的頻帶;這些都是SDMA方式的例子。應用SDMA方式才使我們能夠利用有限的頻帶滿足通信容量無限發展的需求,使我們能無限多次地重復使用這一被開發的有限總帶寬。可見,SDMA是一種最常見、最直觀、最早被廣泛應用的多址方式,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多址方式。在4種多址方式中,其他3種方式都是在其基礎上運用,因此SDMA在多址方式中是位於最高層次或者說是第一層。我們應充分認識SDMA的作用及其重要性,使通信系統和通信網路得到優化。
(2)頻分多址方式同一空間的全部頻率資源是有限的,同一空間所有系統和用戶必然對這一共用的全部頻帶加以分割分配,使之在頻率上不相重合,而形成同一空間,同一時間以不同的頻率通信的方式,這就是FDMA方式。他是在SDMA的前提下,將全頻帶分成若干個子頻帶分配給不同的系統用戶,每個系統對其所分的子頻帶,再進行FDMA、TDMA和CDMA方式的通信。因此,全頻帶的FDMA是次於SDMA第二層次的位置。其下是子帶頻的FDMA、TDMA、CDMA方式。
(3)時分多址方式TDMA方式是以FDMA為前提的。因為一般的通信系統不可能佔用可以利用的全部頻帶,只能是佔全部頻帶的一部分(子頻帶),完成同一空間、同一子頻帶中的不同時隙的時分多址方式的通信,所以在層次上TDMA應在FDMA層次之下的第3層。
(4)碼分多址方式在同一空間中的某一子頻帶中的通信系統,除了可以使用FDMA和TDMA方式外,還可以在子頻帶內以CDMA方式工作。CDMA系統中的用戶是在同一時間、同一頻段以不同的擴頻碼來區別不同的用戶。同樣CDMA是在SDMA和全頻帶FDMA的前提下進行工作的,因此這種方式和子頻帶的FDMA、TDMA一樣處於第3層。
2 4種方式的關系
綜上所述,得到圖1所示的4種多址方式的層次關系示意圖。
圖1中,最高層也就是第1層是SDMA方式,他是最基本的復用方式。在SDMA前提下的不同空間可享有相同可以利用的全部頻帶;FDMA方式是第2層,是將全頻帶進行分割分配的層次;第3層是在第2層分配的基礎上,系統可按FDMA、TDMA、CDMA三種方式來進行在同一空間中、同一子頻帶中的多路無擾通信,這是第3層的情況。這一層的FDMA方式和上一層的FDMA方式不同,第2層是對可以利用的全頻帶進行分配,而第3層是對系統所分得的子頻帶進行細分。如果TDMA方式以及CDMA方式的系統能夠佔用全部可以利用的頻帶,那麼TDMA方式和CDMA方式也可以上升為第2層而與全頻帶的FDMA並列。只有在這種情況下,4種多址方式的關系可變成圖2所示的情況。這里第2層是FDMA、TDMA、CDMA方式並列,而第3層是在第2層FDMA方式下,子頻帶的FDMA,TDMA和CDMA方式,仍然是三層次的結構。
3不同多址方式混合的系統
同一通信系統中可使用單一的多址方式,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方式。在同一系統中採用2種復用方式是常見的,最常見的無線通信與有線通信系統相互轉接是SDMA和FDMA的混合使用例子。另一個例子是衛星通信中有時上行採用FDMA方式,而下行採用同一頻帶中的TDMA方式,這樣上行FDMA方式可以避免系統由於全TDMA方式時為了精確的同步而帶來的復雜性,而使系統簡單經濟,而下行TDMA方式可使發射末級功率器件盡限使用,以提高功率和效率,改善系統的性能指標;當然系統也可以採用收發分別是FDMA方式和TDMA方式;或收發分別是TDMA和CDMA方式;GSM是SDMA,FDMA和TDMA相結合的系統;而CDMA2000是SDMA,FDMA和CDMA互相組合的系統。根據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組合方式是有益的。
4 4種多址方式的系統特點
對於SDMA的系統,他是空間受限的。信號能量必須在限定的空間傳播,而不能擴散到以外的空間,否則一方面是信息的能量丟失,另一方面會對其他空間造成干擾。因此,在SDMA中不同空間之間應有隔離帶,沒有隔離帶的交界區域應按其他的復用方式加以區別。所以SDMA系統是空間受限的系統。
對於FDMA的系統,他是頻率受限的。因為一個系統或系統內的一個用戶,被指定在某一確定的頻帶內進行通信,超出了這一頻率范圍就會對其他的系統造成干擾,相鄰系統之間及相鄰用戶之間應有保護帶。所以他是頻帶受限或頻率受限的系統。
對於TDMA的系統,他是時間受限的。TDMA系統中每個用戶工作在系統頻帶內的某一個確定時隙上,超越了這個時隙即超前、滯後或延長時間間隔都會對其他的系統或用戶產生干擾,相鄰時隙間應有保護帶。所以他是時間受限系統。
對於CDMA的系統,他是功率受限的。由於CDMA系統中的所有用戶是在同一空間、同一頻帶、同一時間以不同的擴頻碼進行的擴頻通信,所以他是一種自干擾系統,要求各用戶發送的信號到達同一接收機的功率是某一相同的水平,才能保證系統內部干擾和外部干擾存在的情況下完成解調,若某個或某些用戶發送的信號到達同一接收機的功率水平提高,則可能對其他用戶發送到該接收機的信號造成超過干擾容限水平,造成其他用戶信號在接收端由於信雜比下降而不能正常接收解調,因此必須對系統內的各用戶的發射功率作出限制,所以他是一種功率受限的系統。
5結語
SDMA,FDMA,TDMA和CDMA是現代通信中4種多址方式,他們分別是空間受限、頻率受限、時間受限和功率受限的。SDMA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早應用的多址方式,也是最常見、最簡單、最易實現和最直觀的方式,無疑他的應用是廣泛的;SDMA的作用使他處於這4種多址方式的第1層的位置。FDMA一般處於第2層的位置;而FDMA,TDMA和CDMA在全頻段FDMA方式下並列於第3層。隨著技術的發展,TDMA和CDMA有可能上升到第2層而與FDMA相並列;而在FDMA第二層之下是FDMA,TDMA和CDMA並列的第3層次。
認識多址方式特點和相互關系是指導優化通信系統和通信網路的基本出發點。
『伍』 無線通信系統是什麼
無線通信系統是指通過無線協議實現通信的一種方式,包括各種固定式、移動式和攜帶型應用,例如雙向無線電、手機、個人數碼助理及無線網路。海能達在無線通信系統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是全球可提供專業通信全面解決方案的三大廠商之一,在全球包括中國、德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在內的地區都研發中心,其實力可見一斑。
『陸』 無線數據通信系統的方式種類
現在,無線移動數據通信方式的種類正在迅速增多,現在已經有電路交換蜂窩移動通信、蜂窩數字分組數據(CDPD)通信、微蜂窩擴頻通信、專用分組無線通信、雙向衛星數據通信等多種方式的移動數據通信開通使用。最為常用有:
電路交換蜂窩移動通信 這是利用蜂窩行動電話電路提供數據通信業務的一種方式。用戶通過數據機(Modem)與網路相連,通常是把蜂窩數據機插入蜂窩行動電話機,或是裝在攜帶型計算機內,就可以發送數據信息。數據信息通過蜂窩行動電話網接入公用電話網。
還有一種具有糾錯能力的蜂窩數據機可以安裝在PCMCIA卡上,這種卡可以插入筆記本電腦與行動電話機相連,即可傳送數據。
現在數字蜂窩行動電話系統在設計時就已經考慮到數據通信的需要,有傳輸數據信息的功能。例如全球通(GSM)數字行動電話機的本身就有傳送數據的功能。
蜂窩數字分組數據通信這種方式是把數字數據信息按分組方式在蜂窩網的空閑話音信道上發送數據,簡稱CDPD方式。由於它是重疊業務,所以比其它技術方式便宜。在性能上優於電路交換蜂窩移動數據通信,在覆蓋范圍上又優於專用分組網,因此較有發展前途。
專用分組無線數據通信 與CDPD方式相似,但是通過專用網路傳送數據分組,用戶可通過膝上型電腦經過數據機接入網路。
雙向衛星數據通信1998年11月,「銥」系統已經向全世界開放了低地球軌道衛星移動通信,可以向全球范圍包括南極、北極在內提供電話、傳真、尋呼和數據通信,作為對已有移動通信系統的補充和備用。
無線移動數據通信與有線數據通信相比有許多獨特之處,例如:
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通信,快速方便。例如,新聞記者攜帶一台攜帶型電腦,即可在現場通過行動電話機將新聞稿件及時發出
可以追蹤移動資源。例如汽車公司可以隨時掌握車輛情況,進行調度,提高運營效率。可以確保信息可靠到達。在移動數據終端內均可儲存信息,例如當接收數據的人暫時離開時或不便當時接收時。信息可存儲在數據終端的,待人回來後或方便時隨時提取、不會喪失。
此外如隨時可訪問中心資料庫、網際網路;商業人員可在現場接定單、開發票、當場結算用戶信用卡等等,都是無線移動數據通信所具有的獨特功能。
『柒』 無線通信系統有那些特點
無線通信(英語: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指多個節點間不經由導體或纜線傳播進行的遠距離傳輸通訊,利用收音機、無線電等都可以進行無線通訊。
無線通訊包括各種固定式、移動式和攜帶型應用,例如雙向無線電、手機、個人數碼助理及無線網路。其他無線電無線通訊的例子還有GPS、車庫門遙控器、無線滑鼠等。
大部分無線通訊技術會用到無線電,包括距離只到數米的Wi-fi,也包括和航海家1號通訊、距離超過數百萬公里的深空網路。但有些無線通訊的技術不使用無線電,而是使用其他的電磁波無線技術,例如光、磁場、電場等。[
『捌』 常用的無線通信與移動通信系統有哪些
移動通信系統主要有蜂窩系統,集群系統,AdHoc網路系統,衛星通信系統,分組無線網,無繩電話系統,無線電傳呼系統等。
1888年時海因里希·赫茲展示了電磁波的存在,這成了後來大部分無線科技的基礎。赫茲證明了電磁波在空間中會沿直線前進,可以被實驗設備所接收。
不過他沒有繼續進行其他相關的實驗。賈格迪什·錢德拉·博斯當時開發了一個早期的無線電偵測設備,也有助於了解波長在數厘米內的電磁波特性。
早期工作:
戴維·E·休斯在1878年利用發射器傳送無線電達數百米遠。當時馬克士威的電磁理論還不為世人周知,因而當代的科學家將此發明視為感應的結果。
1885年湯瑪斯·愛迪生利用振動器磁鐵來作為感應的傳輸,在1888年時愛迪生布署了哈伊谷鐵路的信號傳輸系統,在1891年獲得使用電感的無線電專利(美國專利 465,971)。
『玖』 無線網路技術及特點
無線網路技術及特點
無線網路因其靈活性強、可擴展、可移動等優勢,被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諸多領域,可以說現階段人們的日常生活已經無法離開無線網路系統。下面我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無線網路技術及特點,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無線網路技術及特點 篇1
一、無線網路的分類
1.無線個域網
無線個人區域網(或無線個域網)。就是在個人工作地方把屬於個人使用的電子設備用無線技術連接起來,整個網路的范圍大約為10米。
2.無線區域網
無線區域網絡是利用無線通信技術在一定的局部范圍內建立的網路,是計算機網路與無線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以無線多址信道作為傳輸媒介,提供傳統有線區域網的功能,能夠使用戶真正實現隨時、隨地、隨意的寬頻網路接入。
3.無線城域網
無線城域網路是指用戶在一定的城區多個場所之間建立無線連接,不必花費很高的費用鋪設光纜、電纜和對外租用線路。此外,在有線網路寬頻的租賃線路不能完好使用時,WMAN可以充當備用網路使用。WMAN 的使用是通過無線電波、紅外線光波傳送數據。盡管目前我們正在使用的各種不同技術,如多路多點分布式服務 (MMDS) 和本地多點分布式服務 (LMDS),但負責制定網路寬頻無線訪問標準的 IEEE 802.16 技術人員仍在開發規范以便實現這些技術的標准化。
4.無線廣域網路
無線廣域網路是指用戶通過遠程公用網路或者專用用戶網路建立的無線網路技術。其主要是通過使用由無線服務供應商負責維護的若干天線基站或者衛星系統,可以覆蓋廣大的地理區域。目前的無線網路技術被稱為第二代系統(我們俗稱為2G)。第二代系統(2G)包括移動通信全球系統(GSM)、蜂窩式數字分組數據(CDPD) 和碼分多址 (CDMA)。目前正努力從 第二代(2G )網路向第三代 (3G) 技術過渡。
二、無線網路的特點分析
1.更具靈活性
無線網路可以更方便地照顧到有線網路不能顧及的地方,而且架設很方便。對經常需要變動網路布線結構和用戶需要更大范圍移動計算機的地方,使用無線區域網可以克服線纜限制引起的不便性,對於時間緊、需要迅速建立通訊而使用有線網架設不便、成本高或耗時長的情況也可使用無線區域網。
2.速度只有百兆,但使用更方便
千兆有線網雖然在骨幹網路中早已跨入應用主流,但在實際家庭或小型辦公應用中,百兆有線網路仍是絕對主流。所以從實際應用來看,目前的無線網路已能提供接近與有線網路的速度。雖然這種速度的保障對距離的要求更為苛刻,但便利性和性能間的矛盾對目前的整個網路技術來說,都是需要突破的。
3.安全性已能保障普通應用
現在的無線產品已能提供多重安全防護。支持64/128/152位WEP數據加密,同時支持WPA、IEEE 802.1X、TKIP、AES等加密與安全機制。支持SSID廣播控制,支持基於MAC地址的訪問控制,再配合強大的防火牆特性,可有效防止入侵,為無線通信提供強大的安全保護。
4.價格雖高於有線,但已可接受
對於普通的家庭用戶和小型辦公用戶來說,無線的主要比較對象就是百兆有線家庭網路。同樣以組建一個4台電腦的小型家庭無線網路為例,其投入可分為兩類。組建Ad-Hoc對等網路,不需要投入無線AP,只需要購買無線網卡。以已有筆記本電腦集成有兩塊無線網卡為例,還需要為其它電腦購買兩塊網卡。雖然一些11M的產品60-80元就能拿下,但54M產品仍需要100元以上。
如果組建Infrastructure中心式無線網路,那麼無線AP就是必需。由於市場中單純性SOHO級無線AP已被淘汰,所於集無線AP和寬頻路由器與一身的無線路由器成為必選。
三、無線網路主流技術及特點分析
1.無線寬頻
Wi-Fi俗稱為無線寬頻,就是IEEE 802.11b的別稱,它是一種短程的無線傳輸技術,能夠在幾百米的地理范圍內支持互聯網接入的一種無線電信號。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以及IEEE 802.11a 和IEEE 802.11g等標準的出現, IEEE 802.11 這個標准已被統稱作無線寬頻(即Wi-Fi)。從實際應用上來說,要使用無線寬頻(Wi-Fi),用戶先要有 與Wi-Fi 相互兼容的用戶端裝置。
無線網路技術及特點 篇2
1.前言
通信網路隨著INTERNET的飛速發展,從傳統的布線網路發展到了無線網路,作為無線網路之一的無線區域網WLAN(WirelessLocalArea Network),滿足了人們實現移動辦公的夢想,為我們創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自由天空。
2.WLAN的概念
WLAN是利用無線通信技術在一定的局部范圍內建立的網路,是計算機網路與無線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以無線多址信道作為傳輸媒介,提供傳統有線區域網LAN(LocalAreaNetwork)的功能,能夠使用戶真正實現隨時、隨地、隨意的寬頻網路接入。
3.WLAN的特點
WLAN開始是作為有線區域網絡地延伸而存在的,各團體、企事業單位廣泛地採用了WLAN技術來構建其辦公網路。但隨著應用的進一步發展,WLAN正逐漸從傳統意義上的區域網技術發展成為「公共無線區域網」,成為國際互聯網INTERNET寬頻接入手段。WLAN具有易安裝、易擴展、易管理、易維護、高移動性、保密性強、抗干擾等特點。
4.WLAN的標准
由於WLAN是基於計算機網路與無線通信技術,在計算機網路結構中,邏輯鏈路控制(LLC)層及其之上的應用層對不同的物理層的要求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因此,WLAN標准主要是針對物理層和媒質訪問控制層(MAC),涉及到所使用的無線頻率范圍、空中介面通信協議等技術規范與技術標准。
4.1IEEE802.11X
(1)IEEE802.11
1990年IEEE802標准化委員會成立IEEE802.11WLAN標准工作組。IEEE802.11(別名:Wi-Fi(WirelessFidelity) 無線保真)是在1997年6月由大量的區域網以及計算機專家審定通過的標准,該標準定義物理層和媒體訪問控制(MAC)規范。物理層定義了數據傳輸的信號特徵和調制,定義了兩個RF傳輸方法和一個紅外線傳輸方法,RF傳輸標準是跳頻擴頻和直接序列擴頻,工作在2.4000~2.4835GHz頻段。
IEEE802.11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個無線區域網標准,主要用於解決辦公室區域網和校園網中用戶與用戶終端的無線接入,業務主要限於數據訪問,速率最高只能達到2Mbps。由於它在速率和傳輸距離上都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所以IEEE802.11標准被IEEE802.11b所取代了。
(2)IEEE802.11b
1999年9月IEEE802.11b被正式批准,該標准規定WLAN工作頻段在2.4-2.4835GHz,數據傳輸速率達到11Mbps,傳輸距離控制在50-150英尺。該標準是對IEEE 802.11的一個補充,採用補償編碼鍵控調制方式,採用點對點模式和基本模式兩運作模式,在數據傳輸速率方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11 Mbps、5.5 Mbps、2 Mbps、1 Mbps的不同速率間自動切換,它改變 了WLAN設計狀況,擴大了WLAN的應用領域。
IEEE802.11b已成為當前主流的WLAN標准,被多數廠商所採用,所推出的產品廣泛應用於辦公室、家庭、賓館、車站、機場等眾多場合,但是由於許多WLAN的新標準的出現,IEEE802.11a和IEEE802.11g更是倍受業界關注。
(3)IEEE802.11a
1999年,IEEE802.11a標准制定完成,該標准規定WLAN工作頻段在5.15-8.825GHz,數據傳輸速率達到54Mbps/72Mbps(Turbo),傳輸距離控制在10-100米。該標准也是IEEE 802.11的一個補充,擴充了標準的物理層,採用正交頻分復用(OFDM)的獨特擴頻技術,採用QFSK調制方式,可提供25Mbps的無線ATM介面和10Mbps的乙太網無線幀結構介面,支持多種業務如話音、數據和圖像等,一個扇區可以接入多個用戶,每個用戶可帶多個用戶終端。
IEEE802.11a標準是IEEE802.11b的後續標准,其設計初衷是取代802.11b標准,然而,工作於2.4GHz頻帶是不需要執照的,該頻段屬於工業、教育、醫療等專用頻段,是公開的,工作於5.15-8.825GHz頻帶需要執照的。一些公司仍沒有表示對802.11a標準的`支持,一些公司更加看好最新混合標准――802.11g。
(4)IEEE802.11g
目前,IEEE推出最新版本IEEE802.11g認證標准,該標准提出擁有IEEE802.11a的傳輸速率,安全性較IEEE802.11b好,採用2種調制方式,含802.11a中採用的OFDM與IEEE802.11b中採用的CCK,做到與802.11a和802.11b兼容。
雖然802.11a較適用於企業,但WLAN運營商為了兼顧現有802.11b設備投資,選用802.11g的可能性極大。
(5)IEEE802.11i
IEEE802.11i標準是結合IEEE802.1x中的用戶埠身份驗證和設備驗證,對WLANMAC層進行修改與整合,定義了嚴格的加密格式和鑒權機制,以改善WLAN的安全性。IEEE802.11i新修訂標准主要包括兩項內容:「Wi-Fi保護訪問」(Wi-Fi Protected Access:WPA)技術和「強健安全網路」(RSN)。Wi-Fi聯盟計劃採用 802.11i標准作為WPA的第二個版本,並於2004年初開始實行。
IEEE802.11i標准在WLAN網路建設中的是相當重要的,數據的安全性是WLAN設備製造商和WLAN網路運營商應該首先考慮的頭等工作。
(6)IEEE802.11e/f/h
IEEE802.11e標准對WLANMAC層協議提出改進,以支持多媒體傳輸,以支持所有WLAN無線廣播介面的服務質量保證QOS機制。
IEEE802.11f,定義訪問節點之間的通訊,支持IEEE802.11的接入點互操作協議(IAPP)。
IEEE802.11h用於802.11a的頻譜管理技術。
4.2HIPERLAN
歐洲電信標准化協會(ETSI)的寬頻無線電接入網路(BRAN)小組著手制定Hiper(HighPerformanceRadio)接入泛歐標准,已推出HiperLAN1和HiperLAN2。HIPERLAN1推出時,數據速率較低,沒有被人們重視,在2000年,HIPERLAN2標准制定完成,HIPERLAN2標準的最高數據速率能達到54Mbit/s,HIPERLAN2標准詳細定義了WLAN的檢測功能和轉換信令,用以支持許多無線網路,支持動態頻率選擇、無線信元轉換、鏈路自適應、多束天線和功率控制等。該標准在WLAN性能、安全性、服務質量QOS等方面也給出了一些定義。
HiperLAN1對應1EEE802.11b,HiperLAN2與1EEE082.11a具有相同的物理層,他們可以採用相同的部件,並且,HiperLAN2強調與3G整合。HIPERLAN2標准也是目前較完善的WLAN協議。
4.3HomeRF
HomeRF工作組是由美國家用射頻委員會領導於1997年成立的,其主要工作任務是為家庭用戶建立具有互操作性的話音和數據通信網,2001年8月推出HomeRF2.0版,集成了語音和數據傳送技術,工作頻段在10GHz,數據傳輸速率達到10Mbps,在WLAN的安全性方面主要考慮訪問控制和加密技術。
HomeRF是針對現有無線通信標準的綜合和改進:當進行數據通信時,採用IEEE802.11規范中的TCP/IP傳輸協議;進行語音通信時,則採用數字增強型無繩通信標准。
除了IEEE802.11委員會、歐洲電信標准化協會和美國家用射頻委員會之外,無線區域網聯盟WLANA(WirelessLAN Association)在WLAN的技術支持和實施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WLANA是由無線區域網廠商建立的非營利性組織,由3Com、Aironet、Cisco、Intersil、Lucent、Nokia、Symbol和中興通訊等廠商組成,其主要工作驗證不同廠商的同類產品的兼容性,並對WLAN產品的用戶進行培訓等。 4.4 中國WLAN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信息產業部正在制訂WLAN的行業配套標准,包括:《公眾無線區域網總體技術要求》和《公眾無線區域網設備測試規范》。該標准涉及的技術體制包括IEEE802.11X系列(IEEE802.11、802.11a、IEEE802.11b、IEEE802.11g、 IEEE802.11h、 IEEE802.11i)和HIPERLAN2。信息產業部通信計量中心承擔了相關標準的制訂工作,並聯合設備製造商和國內運營商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工作,同時,信息產業部通信計量中心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等聯合建成了WLAN的試驗平台,對WLAN系統設備的各項性能指標、兼容性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測評。
此外,由信息產業部科技公司批准成立的「中國寬頻無線IP標准工作組(www.chinabwips.org)」在移動無線IP接入、IP的移動性、移動IP的安全性、移動IP業務等方面進行標准化工作。2003年5月,國家首批頒布了由「中國寬頻無線IP標准工作組」負責起草的WLAN兩項國家標准:《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區域網和城域網特定要求第11部分:無線區域網媒體訪問(MAC)和物理(PHY)層規范》、《信息技術 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 區域網和城域網特定要求 第11部分:無線區域網媒體訪問(MAC)和物理(PHY)層規范:2.4GHz頻段較高速物理層擴展規范》。這兩項國家標准所採用的依據是ISO/IEC8802.11和ISO/IEC8802.11b,兩項國家標準的發布,將規范WLAN產品在我國的應用。
5.WLAN網路結構
一般地,WLAN有兩種網路類型:對等網路和基礎結構網路。
對等網路:由一組有無線介面卡的計算機組成。這些計算機以相同的工作組名、ESSID和密碼等對等的方式相互直接連接,在WLAN的覆蓋范圍的之內,進行點對點與點對多點之間的通信通信。
基礎結構網路:在基礎結構網路中,具有無線介面卡的無線終端以無線接入點AP為中心,通過無線網橋AB、無線接入網關AG、無線接入控制器AC和無線接入伺服器AS等將無線區域網與有線網網路連接起來,可以組建多種復雜的無線區域網接入網路,實現無線移動辦公的接入。
6.WLAN應用
作為有線網路無線延伸,WLAN可以廣泛應用在生活社區、游樂園、旅館、機場車站等遊玩區域實現旅遊休閑上網;可以應用在政府辦公大樓、校園、企事業等單位實現移動辦公,方便開會及上課等;可以應用在醫療、金融證券等方面,實現醫生在路途中對病人在網上診斷,實現金融證券室外網上交易。
對於難於布線的環境,如老式建築、沙漠區域等,對於頻繁變化的環境,如各種展覽大樓;對於臨時需要的寬頻接入,流動工作站等,建立WLAN是理想的選擇。
6.1銷售行業應用
對於大型超市來講,商品的流通量非常大,接貨的日常工作包括定單處理、送貨單、入庫等需要在不同地點的現場將數據錄入資料庫中。倉庫的入庫和出庫管理,物品的搬動較多,數據在變化,目前,很多的做法是手工做好記錄,然後再將數據錄入資料庫中,這樣費時而且易錯,採用WLAN,即可輕松解決上面兩個問題,在超市的各個角落,在接貨區、在發貨區、貨架、中倉庫中利用WLAN,可以現場處理各種單據。
6.2物流行業應用
隨著我國WTO的加入,各個港口、儲存區對物流業務的數字化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個物流公司一般都有一個網路處理中心,還有些辦公地點分布在比較偏僻的地方,對於那些運輸車輛、裝卸裝箱機組等的工作狀況,物品統計等等,需要及時將數據錄入並傳輸到中心機房。部署WLAN是物流業的一項現代化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
6.3電力行業應用
如何對遙遠的變電站進行遙測、遙控、遙調,這是擺在電力系統的一個老問題。WLAN能監測並記錄變電站的運行情況,給中心監控機房提供實時的監測數據,也能夠將中心機房的調控命令傳入到各個變電站。這是WLAN在電力系統遍布到千家萬戶,但又無法完全用有線網路來檢測與控制的一個潛在應用。
6.4服務行業應用
由於PC機的移動終端化、小型化,一個旅客在進入一個酒店的大廳要及時處理郵件,這時酒店大堂的InternetWLAN接入是必不可少的;客房Internet無線上網服務也是需要的,尤其是星級比較高的酒店,客人可能在床上躺著上網,客人希望無線上網無處不在,由於WLAN的移動性、便捷性等特點,更是受到了一些大中型酒店的青睞。
在機場和車站是旅客候機候車的一段等待時光,這時打開筆記本電腦來上上網,何嘗不是高興的事兒,目前,在北美和歐洲的大部分機場和車站,都部署了WLAN,在我國,也在逐步實施和建設中。
6.5教育行業應用
WLAN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對教與學的時時互動。學生可以在教師、宿舍、圖書館利用移動終端機向老師問問題、提交作業;老師可以時時給學生上輔導課。學生可以利用WLAN在校園的任何一個角落訪問校園網。WLAN可以成為一種多媒體教學的輔助手段。
6.6證券行業應用
有了WLAN,股市有了菜市場般的普及和活躍。原來,很多炒股者利用股票機看行情,現在不用了,WLAN能夠讓您實現實時看行情,時時交易。股市大戶室也可以不去了,不用再為大戶室交納任何費用。
6.7展廳應用
一些大型展覽的展廳內,一般都布有WLAN,服務商、參展商、客戶走入大廳內可以隨時接入Internet。WLAN的可移動性、可重組性、靈活性為會議廳和展會中心等具有臨時租用性質的服務行業提供了盈利的無限空間。
6.8中小型辦公室/家庭辦公應用
WLAN可以讓人們在中小型辦公室或者在家裡任意的地方上網辦公,收發郵件,隨時隨地可以連接上Internet,上網資費與有線網路一樣,有了WLAN,我們的自由空間增大了。
6.9企業辦公樓之間辦公應用
對於一些中大型企業,有一個主辦公樓,還有其他附屬的辦公樓,樓與樓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需要通信,如果搭健有限網路,需要支付昂貴的月租費和維護費,而WLAN不需要,也不需要綜合布線,一樣能夠實現有限網路的功能。
7.WLAN安全
WLAN應用中,對於家庭用戶、公共場景安全性要求不高的用戶,使用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s)隔離、MAC地址過濾、服務區域認證ID(ESSID)、密碼訪問控制和無線靜態加密協議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可以滿足其安全性需求。但對於公共場景中安全性要求較高的用戶,仍然存在著安全隱患,需要將有線網路中的一些安全機制引進到WLAN中,在無線接入點AP(Access Point)實現復雜的加密解密演算法,通過無線接入控制器AC,利用PPPoE或者DHCP+WEB認證方式對用戶進行第二次合法認證,對用戶的業務流實行實時監控。這方面的WLAN安全策略有待於實踐與進一步探討並完善。
;『拾』 怎麼理解無線通信系統
無線通信系統(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指的是通過無線協議實現通信的一種方式。包括各種固定式、移動式和攜帶型應用,例如雙向無線電、手機、個人數碼助理及無線網路。海能達是目前無線通信系統做的最為出色的一個了,是全球可提供專業通信全面解決方案的三大廠商之一,在全球包括中國、德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在內的地區布局了10個研發中心,研發實力可見很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