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電腦房的路由器命名為路由器A,客廳里的路由器命名為路由器B,路由器B為TP-LINK路由器,先查看一下路由器B的IP地址(看說明書或路由器背面標簽),如果路由器的IP地址相同,就要修改其中一個路由器的IP,我修改路由器A的IP為例。
(1)無線網路中繼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無線中繼器,在空間廣闊的環境中,無線信號的覆蓋范圍比帶寬和速度更重要。無疑使用中繼器來擴展基站的覆蓋范圍是較佳的選擇。在網路中無線中繼器,可以簡單的狹義的說是無線AP。
AP即Access Point(無線訪問節點)的簡稱,它相當於有線網路中的集線器或交換機,不過,這是一個具備無線信號發射功能的集線器,它可為多台無線上網設備提供一個對話交匯點。
通過使用中繼器技術擴展802.11網路的范圍是可行的。事實上,IEEE 802.11協議已經明確規定通過幾種模式支持中繼。例如,無線分布式系統( WDS )允許一個接入點不僅在無線鏈路上與另一個接入點相連接,而且還可同時為802.11設備提供服務。要是帶寬對應用的關系不大,如果用802.11b擴展范圍,它就具有最大的靈活性。如果服務用戶和雙向傳輸正在使用同一個無線通信信道,可用帶寬實質上已降低了一半。
其實,在網路中無線中繼器,可以簡單的狹義的說是無線AP。
AP即Access Point(無線訪問節點)的簡稱,它相當於有線網路中的集線器或交換機,不過,這是一個具備無線信號發射功能的集線器,它可為多台無線上網設備提供一個對話交匯點。
無線AP是一個含義很廣的名稱,它不僅包含單純的無線接入點(無線AP),同樣也是無線路由器等設備的統稱,不過,為了區別這兩類設備,我們一般把只具備AP功能的設備稱為無線AP,把具備路由器功能的AP稱為無線路由器。
簡單的說AP就是無線網路中的延長線、中繼器、放大器。起到一個加強信號、延長距離的作用。
為了,大家更好的知道這個詞,所以我把它分開來說,而不是用AP這個專業名詞。
Ⅱ 路由器中無線中繼模式是什麼意思
無線中繼模式,即是無線AP在網路連接中起到中繼的作用,能實現信號的中繼和放大, 從而延伸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
A 樓到B樓中間相隔較遠,無法使用網線連接,利用無線路由中繼功能 (無線數據接力)把A跟B之間的網路連通。
(2)無線網路中繼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無線分布系統(WDS)通過無線電介面在兩個 AP 設備之間創建一個鏈路。此鏈路可以將來自一個不具有乙太網連接的 AP 的通信量中繼至另一具有乙太網連接的AP。WDS最多允許在訪問點之間配置四個點對點鏈路。一般情況,中心AP最多支持四個遠端無線中繼模式的AP接入。
無線中繼模式雖然使無線覆蓋變得更容易和靈活,但是卻需要高檔AP支持,而且如果中心AP出了問題,則整個WLAN將癱瘓,冗餘性無法保障。
所以在應用中最常見的是「無線漫遊模式」,而這種「中繼模式」則只用在沒法進行網路布線的特殊情況下,可適用於那些場地開闊、不便於鋪設乙太網線的場所,像大型開放式辦公區域、倉庫、碼頭等。還有就兩個網路隔離太遠,網路信號無法傳送到,就在中間設置一個中繼AP,此AP只起中繼的作用。
參考資料:無線中繼 網路
Ⅲ 關於wds和無線中繼模式的使用區別,一直搞不清楚,求解答!
一、模式不同
1、wds:是建構在FHSS或DSSS底下,可讓基地台與基地台間得以溝通,比較不同的是有WDS的功能是可當無線網路的中繼器。
2、無線中繼:無線AP在網路連接中起到中繼的作用,能實現信號的中繼和放大, 從而延伸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
二、組網方式不同
1、wds:在WDS上可以讓無線AP之間通過無線信號進行橋接中繼,在這同時並不影響其無線AP覆蓋的功能,提供了全新的無線組網模式。
2、無線中繼:對帶寬要求較高的用戶,可採用背靠背兩個處於不同頻段的橋接器工作於無線網橋模式,每個無線網橋分別連接一個天線構成橋接中繼,保證高速無線鏈路通訊。
三、作用不同
1、wds:是充當無線網路的中繼器,通過在無線路由器上開啟WDS功能,讓其可以延伸擴展無線信號,從而覆蓋更廣更大的范圍。
2、無線中繼:只用在沒法進行網路布線的特殊情況下,可適用於那些場地開闊、不便於鋪設乙太網線的場所,像大型開放式辦公區域、倉庫、碼頭等。
Ⅳ WIFI中繼是什麼意思
是將收到的信號再發射出去。
WIFI中繼是將收到的WIFI信號再發射出去,延伸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無線中繼模式,即是無線AP在網路連接中起到中繼的作用,能實現信號的中繼和放大。
中繼就是將兩台以上無線路由器組合,實現信號的中繼和放大,從而讓WIFI網路傳輸覆蓋范圍更廣。中繼的多台無線路由器,通過間隔一定的距離,從而實現每部無線路由器都具備各種的信號覆蓋范圍,從而起到擴展WIFI信號的作用。
(4)無線網路中繼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無線中繼的模式:
1、無線分布系統通過無線電介面在兩個 AP 設備之間創建一個鏈路。此鏈路可以將來自一個不具有乙太網連接的 AP 的通信量中繼至另一具有乙太網連接的AP。WDS最多允許在訪問點之間配置四個點對點鏈路。一般情況,中心AP最多支持四個遠端無線中繼模式的AP接入。
2、無線中繼模式雖然使無線覆蓋變得更容易和靈活,但是卻需要高檔AP支持,而且如果中心AP出了問題,則整個WLAN將癱瘓,冗餘性無法保障,所以在應用中最常見的是「無線漫遊模式」。
3、這種「中繼模式」則只用在沒法進行網路布線的特殊情況下,可適用於那些場地開闊、不便於鋪設乙太網線的場所,像大型開放式辦公區域、倉庫、碼頭等。還有就兩個網路隔離太遠,網路信號無法傳送到,就在中間設置一個中繼AP,此AP只起中繼的作用。
Ⅳ 數據通信基礎的目錄
第1章 概述
1.1通信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發展
1.1.1通信技術的產生與發展
1.1.2計算機技術的產生與發展
1.2計算機通信的發展
1.2.1計算機通信產生的背景
1.2.2計算機通信的發展過程
1.3計算機通信的應用
1.4數據通信系統的體系結構
1.4.1數據通信中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4.2數據通信的層次結構
1.5數據通信系統的質量指標
1.6制定數據通信標準的機構
習題1
第2章 數據通信基礎知識
2.1信息、數據與信號
2.1.1信息
2.1.2數據
2.1.3信號
2.2數據通信系統分析
2.2.1通信系統模型
2.2.2通信系統分析
2.3編碼與碼型
2.3.1編碼
2.3.2碼型
2.4信道
2.4.1信道的類型
2.4.2信道的容量
2.5光纖信道
2.5.1引言
2.5.2光纖的傳光原理
2.5.3光纖信道的組成
2.5.4光纖信道的傳輸特性
2.6微波信道
2.6.1地面微波中繼信道
2.6.2衛星中繼信道
2.6.3銥星移動通信系統
習題2
第3章 傳輸技術
3.1模擬傳輸與數字傳輸
3.1.1模擬傳輸
3.1.2數字傳輸
3.2模擬信號的數字化傳輸
3.2.1模擬信號數字化的基本原理
3.2.2脈沖編碼調制(PCM)
3.2.3語音壓縮編碼技術
3.2.4數字復接技術
3.3數字調制技術
3.3.1數字幅度調制
3.3.2數字頻率調制
3.3.3數字相位調制
3.3.4數據機
3.4數字信號的基帶傳輸
3.4.1數字基帶信號
3.4.2基帶脈沖傳輸的相關技術
習題3
第4章 同步技術
4.1同步的基本概念
4.1.1計算機數據通信同步的分類
4.1.2同步通信方式與非同步通信方式
4.1.3通信系統中的同步方法
4.2載波同步
4.2.1插入導頻法
4.2.2直接法
4.3位同步
4.3.1外同步法
4.3.2自同步法
4.4群同步
4.4.1非同步通信系統中的群同步——起止同步法
4.4.2連貫式插入法
4.5網同步
習題4
第5章 數據透明傳輸技術
5.1數據透明傳輸的基本概念
5.2轉義字元填充法
5.3零比特填充法
5.4採用特殊的信號與編碼法
5.4.1IEEE 802.3標准: CSMA/CD
5.4.2IEEE 802.5標准: 令牌環
5.4.3IEEE 802.4標准: 令牌匯流排
5.5確定長度法
5.5.1面向位元組計數的規程
5.5.2固定數據段長度法
習題5
第6章 差錯控制
6.1差錯的類型
6.2差錯控制的基本方法
6.3差錯控制的方式
6.3.1反饋重發糾錯
6.3.2前向糾錯
6.3.3混合糾錯
6.3.4不用編碼的差錯控制
6.4採用檢錯碼的差錯控制
6.4.1奇偶校驗碼
6.4.2定比碼
6.4.3循環冗餘校驗碼
6.4.4其他校驗碼
6.5採用糾錯碼的差錯控制
6.6不用編碼的差錯控制
6.7關於幀或分組順序的差錯控制
習題6
第7章 信道共享技術
7.1信道共享技術的原理
7.2信道共享技術的分類
7.3時分多路復用
7.4統計時分多路復用
7.5頻分多路復用
7.6波分多路復用
7.7碼分多路復用
7.8匯流排結構多機系統的信道共享技術
7.8.1選擇型匯流排接入控制
7.8.2預約型匯流排接入控制
7.8.3競爭型匯流排接入控制
7.8.4令牌匯流排的接入控制
7.8.5有限沖突接入控制
習題7
第8章 數據交換技術
8.1數據交換技術概述
8.1.1什麼是數據交換
8.1.2公用交換電話網
8.1.3公用數據網
8.1.4租用線路網
8.1.5數據交換技術的類型
8.2電路交換
8.3報文交換
8.4分組交換
8.4.1分組交換的基本原理
8.4.2分組交換的特點
8.4.3分組交換網的構成
8.4.4分組傳送業務和用戶業務類別
8.4.5X.25建議書
8.5幀中繼
8.5.1幀中繼概述
8.5.2幀中繼所提供的服務
8.5.3幀中繼的體系結構
8.5.4幀中繼的接入控制
8.5.5幀中繼的幀格式
8.5.6幀中繼的優點與應用
8.6ATM交換
8.6.1引言
8.6.2ATM技術的基本特點
8.6.3ATM網的體系結構
8.6.4ATM的信元格式
8.6.5ATM交換原理
8.6.6服務質量(QoS)
習題8
第9章 定址與路由技術
9.1計算機通信的地址
9.1.1IP地址的理解
9.1.2從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
9.1.3IP地址的擴展
9.1.4Internet的組播
9.1.5Internet群組管理協議
9.2埠與套接字
9.2.1埠
9.2.2套接字
9.3域名系統
9.3.1Internet的域名
9.3.2正式與非正式的Internet域名
9.3.3已命名項目與名字的語法
9.3.4將域名映射到地址
9.3.5域名轉換
9.3.6高效率的轉換
9.4路由技術
9.4.1路由選擇的基本概念
9.4.2路由選擇演算法
9.5路由原理及路由協議
9.5.1路由原理
9.5.2路由選擇協議
9.6路由表
9.6.1什麼是路由表
9.6.2路由表的生成
9.7路由器
9.7.1路由器的原理與作用
9.7.2路由器的功能
9.7.3路由器的分組處理
9.7.4路由器的應用
9.7.5新一代路由器
習題9
第10章 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
10.1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的基本概念
10.2擁塞控制
10.2.1擁塞產生的原因
10.2.2擁塞控制的策略
10.2.3擁塞所產生的危害
10.3分組交換網的擁塞控制
10.4幀中繼的擁塞控制
10.4.1幀中繼擁塞控制的目標與方法
10.4.2許諾的信息速率
10.4.3利用顯式信令避免擁塞
10.4.4利用隱式信令進行擁塞恢復
10.5ATM網的擁塞控制
10.5.1ATM通信量與擁塞控制的要求
10.5.2信元時延偏差
10.5.3通信量與擁塞控制框架結構
10.5.4通信量控制
10.5.5擁塞控制
10.6流量控制
10.6.1引言
10.6.2結點?結點流量控制
10.6.3源結點?宿結點流量控制
10.6.4結點與主機之間的流量控制
10.6.5源主機?宿主機流量控制
習題10
第11章 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
11.1引言
11.2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
11.2.1ISDN的發展
11.2.2ISDN的國際標准
11.2.3ISDN的業務和功能
11.2.4ISDN的結構
11.2.5ISDN的協議模型
11.3同步數字體系——SDH技術
11.3.1SDH的產生背景
11.3.2SDH的概念與特點
11.3.3SDH的幀結構與開銷功能
11.3.4SDH基本復用原理
11.3.5同步復用基本結構
11.3.6映射方法
11.3.7定位與指針
11.3.8復用方法
11.47號信令系統簡介
11.4.1從信令到控制
11.4.2SS7的體系結構與協議集
習題11
第12章 信息安全與保密技術簡介
12.1引言
12.2網路信息安全所面臨的威脅
12.3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存在的缺陷
12.4怎樣實現網路信息安全與保密
12.5密碼技術
12.5.1現代密碼學的基本概念
12.5.2密碼攻擊概述
12.5.3網路加密方式
12.5.4幾種著名的加密演算法
12.5.5數字簽名
12.5.6報文的鑒別防火牆簡介
12.6.1防火牆的基本知識
12.6.2防火牆產品設計的要點
12.6.3防火牆的體系結構
12.6.4防火牆的關鍵技術
12.7虛擬專用網技術簡介
12.7.1引言
12.7.2虛擬專用網分類
12.7.3虛擬專用網安全協議
習題12
附錄中英文術語對照表
參考文獻
Ⅵ 無線路由器中繼設置方法步驟
無線中繼模式,顧名思義,即是無線AP在網路連接中起到中繼的作用,能實現信號的中繼和放大,從而延伸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那麼具體設置方法是什麼呢?下面一起看看!
無線路由器中繼的設置方法
中繼也是拓展無線信號覆蓋的一種方式,能實現信號的中繼和放大, 從而延伸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只需要第二個設備支持中繼模式即可。
1、進入到路由器的管理界面,點擊 設置向導,點擊“下一步”。
2、工作模式選擇“中繼模式”,點擊“下一步”。
3、點擊“掃描”,查找無線信號。
4、在掃描頁面中找到主路由器的SSID,點擊“連接”。
注意:如果掃描不到主路由器的信號,請確認主路由器已開啟無線功能,且嘗試減小主路由器與AP之間的距離。
5、在密鑰位置輸入主路由器的無線密碼,點擊“下一步”。
6、關閉DHCP伺服器,AP的管理IP地址是192.168.1.254,為了便於後續管理,修改管理IP地址與當前網路同網段。如當前網路的網段是192.168.0.x,則修改管理IP地址為192.168.0.254,點擊“下一步”。
注意:修改之後需要使用修改後的IP地址管理AP。
7、點擊“重啟”,彈出對話框點擊“確定”。
8、電腦掃描無線信號並確定信號強度已經增強,連接中繼後的無線信號(zhangsan),嘗試上網。如果可以成功訪問,說明Repeater模式設置成功。
補充:路由器提速技巧
重啟
重啟後的路由器由於釋放了系統資源,效率最優化,運行速度更快。我們重啟路由器方式並不多,通過管理IP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進入後台管理界面,然後點擊重啟路由,還有就是強拔電源,我們並不建議這種野蠻操作。一鍵重啟功就像摁開關一樣簡單。
擴大信號
WIFI信號會隨著距離長短漸漸衰弱,有時候就是一堵牆的距離,你在這頭它卻在那頭就是不能愉快玩耍,不管你是鄉下的小洋樓還是城裡的大HOUSE,加裝個路由器簡單又實惠。360度無死用全覆蓋。只需兩步輕松實現。
幹掉蹭網的
火熱的蹭網軟體,佔用你的路由、你的網路、你的資源。而這一切就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潛伏著的敵人,我要代表月亮消滅你。
相關閱讀:路由器常見問題原因分析
1、驗證電纜是否安全連接
這可能聽起來像一個沒有腦子,但大部分用戶們有時忘記檢查最明顯的解決方案,然後再轉到更復雜的解決方案。有人可能意外地拉扯或踢了一根電纜,導致電纜拔掉或松動。所以應檢查所有涉及的電纜,並確保它們已牢固連接。
2、檢查過熱
像任何其他電子設備一樣,路由器可能會成為過熱的犧牲品。這種過熱可能會損壞路由器,或者使其不穩定。檢查路由器的溫度,看看它是多麼熱。如果過熱的話,請確保氣流充足。
3、路由器擺放位置很重要
如果你無法使用Wi-Fi,則需要嘗試重新擺放路由器。應確保沒有阻塞無線信號,特別是可能幹擾的金屬物體或設備,如微波爐和無線電話等。還應確保路由器的天線位於垂直方向而不是水平位置,因為垂直天線將提供最大的覆蓋區域。
Ⅶ 無線ap和無線中繼 的區別 簡單明了 不要長篇大論啊。
1、定義不同
無線接入點(無線AP)是一個無線網路的接入點,俗稱「熱點」。主要有路由交換接入一體設備和純接入點設備,一體設備執行接入和路由工作,純接入設備只負責無線客戶端的接入,純接入設備通常作為無線網路擴展使用,與其他AP或者主AP連接,以擴大無線覆蓋范圍。
無線中繼模式,即是無線AP在網路連接中起到中繼的作用,能實現信號的中繼和放大, 從而延伸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
2、方式不同
無線AP是使用無線設備用戶進入有線網路的接入點,主要用於寬頻家庭、園區內部以及倉庫、工廠等需要無線監控的地方,目前最遠的可以達到30KM左右,主要技術為IEEE802.11系列。大多數無線AP還帶有接入點客戶端模式(AP client),可以和其它AP進行無線連接,延展網路的覆蓋范圍。
無線分布系統(WDS)通過無線電介面在兩個 AP 設備之間創建一個鏈路。此鏈路可以將來自一個不具有乙太網連接的 AP 的通信量中繼至另一具有乙太網連接的AP。WDS最多允許在訪問點之間配置四個點對點鏈路。一般情況,中心AP最多支持四個遠端無線中繼模式的AP接入。
(7)無線網路中繼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無線AP的作用:
1、作為無線區域網的中心點,供其它裝有無線網卡的計算機通過它接入該無線區域網。
2、通過對有線區域網絡提供長距離無線連接,或對小型無線區域網絡提供長距離有線連接,從而達到延伸網路范圍的目的。
無線中繼的作用:
1、無線中繼技術是針對於那些有線骨幹網路布線成本很高,還有一些AP由於周邊環境因素,無法進行有線骨幹網路的連接的環境而提出的,利用無線中繼與無線覆蓋相結合的組網模式,可實現擴大無線覆蓋范圍,達到無線網路漫遊。
2、無線中繼技術就是利用AP的無線接力功能,將無線信號從一個中繼點接力傳遞到下一個中繼點,並形成新的無線覆蓋區域,從而構成多個無線中繼覆蓋點接力模式,最終達到延伸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的目的。
Ⅷ 無線路由器的中繼功能
無線中繼的功能是什麼意思,以及設置無線中斷的方法如下:
一、無線中繼的功能是什麼意思:
無線中繼模式,顧名思義,即是無線AP在網路連接中起到中繼的作用,能實現信號的中繼和放大, 從而延伸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
中繼一般又叫做Repeater ,一般只需在第二個路由器也就是副路由器上面設置,主路由器只需要配置好能上網就可以。
二、設置無線中繼的方法如下:
中繼也是拓展無線信號覆蓋的一種方式,能實現信號的中繼和放大, 從而延伸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只需要第二個設備支持中繼模式即可。
1、通過電腦或者手機,在瀏覽器中,輸入登陸附路由器(或者中繼器)的IP地址,進入到路由器的管理界面,點擊 設置向導,點擊「下一步」。
上文便是關於無線路由中繼的設置介紹,如果你只使用一個路由器,那就無需考慮這些問題了,但是用了兩個以上路由器,並且路由器之間相隔的比較遠,那就可以使用無線中繼的方法將其連接起來,讓無線網路覆蓋面積大大提高。
Ⅸ 無線網路中的橋接模式跟中繼模式分別是什麼意思,又有什麼區別
所謂中繼就是在兩個無線點間把無線信號放大一次,使得遠端的客戶端可以接受到更強的無線信號。例如我在a點放置一個AP,而在c點有一個客戶端,之間有120米的距離,從a點到c點信號已經削弱很多,於是我在中途60米處的b點放一個AP做為中繼,這樣c點的客戶端的信號就可以有效的增強,保證了傳輸速度和穩定性。橋接就是鏈接兩個端點,實現兩個無線AP間的數據傳輸,想要把兩個有線區域網連接起來,一般就選擇通過AP來橋接,例如我在a點有一個15台電腦組成的有線區域網,b點有一個25台電腦組成的有線區域網,但是ab兩點的距離很遠,超過了100米,通過有線連接已不可能,那麼怎麼把兩個區域網連接在一起呢?這就需要在a點和b點各設置一個AP,開啟AP橋接功能,這樣ab兩點的區域網就可以互相傳輸數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