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濕度與無線網路
擴展閱讀
網路共享傳播 2025-07-18 22:22:03

濕度與無線網路

發布時間: 2022-09-13 16:50:18

❶ 天氣對無線網路的影響

wifi的電磁波基本上只能直線傳播,衍射現象很微弱。雨天、霧天對無線電波的吸收、散射影響是比較大的, 雨天的衰減主要是由於雨點所引起的電波散射和吸收作用,霧天里對無線電波的吸收比散射更起主要作用。
自然界天氣變化莫測,雷電、雨、、風、霧、雪等變化無窮,而無線通訊在某種條件下會受到天氣的影響,一般情況下雷電和暴雨影響比較大,其他天氣對微波通訊影響不大。
一、雷電
無線通訊屬於電子通訊范疇,雷電對於電子設備有著強大的摧毀力,無線通訊由於天線架設位置比較高,所以必須要做好設備防雷,一般情況下被雷擊中的概率一般會極低,即便某個建築物被雷擊中,也是之中了大樓的避雷針,強大的電流會在瞬間流入地下,在無線設備上會產生感應電壓,通過射頻防雷器將電流瀉入地下。基帶電纜也會受到一些影響,通過安裝網路防雷器,卸掉基帶電纜的瞬間高電壓。
二、暴雨
當電波穿過降雨的區域時,雨滴會對電波產生吸收和散射,故而造成衰減。雨衰的大小與雨滴半徑與波長的比值有著密切的關系,而雨滴的半徑則與降雨率有關。實測結果表明雨滴的半徑約在0.025cm~0.3cm之間,但無線電波長越接近此波長時,雨衰值越大。雨衰對電波產生的影響主要是吸收衰減,大部分表現為熱損耗。2.4Ghz 的波長為12.5厘米左右,3.5Ghz的波長為8.3厘米, 5.8Ghz的波長為5.5厘米左右,在Ku波段(11G~12Ghz)內電波的波長在2.5cm左右,從上述波長中可以看出,Ku波段雨衰的大小與雨滴的物理模型比較接近受影響最大,其他頻率的雨衰我們一般根據實驗結果估算為 40公里6dbi ,採用高增益天線和高發射功率是抵抗雨衰的有效手段。無線通訊要求信號的凈增益儲備,一般2.4Ghz 要求必須達到10dbi以上,5.8Ghz必須達到15dbi以上,我們在設計無線鏈路時一般會把凈增益儲備設計到30dbi以上,即便有暴雨減去6dbi的損耗,系統得增益儲備還在20dbi以上,所以無線通訊系統不會受到雨天的影響。
三、如何計算系統凈增益儲備根據用戶對無線鏈路設計的具體要求:所有的聯網節點設計要求達到客戶需求的鏈路傳輸速率,系統餘量至少為15bm,結合方案設計的總體設計思路和設無線定位系統_基於WiFi信號的定位解決方案_信銳技術計原則、用戶提供的相關數據、點對多點組網模式、不同產品來進行整體方案設計。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理論計算算出在自由空間中不同的天線配置在滿足15dBm的餘量的前提下所能夠傳輸的距離。已知的參數有LB產品的6Mbps時的接收靈敏度為-91dBm,設備的輸出功率按最大輸出功率計算為Pout=27dBm,發射端天線的增益為Gt,接收端天線的增益為Gr,發射端的饋線損耗為Ct,接收端的饋線損耗為Cr,空間的信號衰減為PL,1/2英寸的Andrew電纜的衰減為0.12dBm;接收端接收的信號強度為Si; 由於LB系列產品的室內/室外單元之間使用基帶電纜相連,其最大允許長度為90米,所以對於饋線長度小於90米的網點,可以直接使用基帶電纜,對無線信號不會產生損耗,所以在上述計算公式中饋線的損耗為0,在設計方案中沒有站點的饋線長度超過90米,由此帶來的饋線的損耗為0。 
接收端的信號接收強度為(見附圖): Si=Pout-Ct+Gt-PL+Gr-Cr   電磁波在空間傳輸時的信號功率衰減的計算公式為:32.4+20xLogFmhz+20xLogRKm 在5.8GHz時為:PL=108+20LogD[km] 將此公式帶入上公式:Si=Pout-Ct+Gt-108-20LogD[km]+Gr-Cr 根據此公式就可以計算出不同增益的天線在滿足條件的前提下傳輸的距離: 以監控中心與各個監控點為例:監控中心採用120°扇區天線的增益為15dBi,在只使用基帶電纜的情況下,遠端站點採用外接28dBi定向天線,以距離15公里帶入上面的公式: 接收靈敏度=27-0+15-(108+20LogD[km])+28-0=-61dBm 得到的接收信號強度比6Mbps速率的接收靈敏度-91dBm有30dBm以上的儲備量。

❷ 為什麼一到刮風或者下雨天網路信號就變得很差這正常嗎

下雨天網路信號不好,很正常,因為雨天可能對信號站影響造成設備不正常工作,信號受到了雨的干擾,刮風時也會影響無線信號的傳輸,風大的時候信號就會變得差。

溫馨小提醒:

由此可以看出,在惡劣的天氣無線網路信號變差是非常正常的,因為空氣中的水分比較多,而且會有一些遮擋物影響信號的穿射,影響了效率,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❸ 下雨是不是會影響wifi信號

下雨會影響wifi,wifi是一種電波傳輸,只要是電波傳輸在空氣這種介質中傳輸就會受到傳輸介質的各種干擾。

❹ 無線寬頻信號和天氣有關系嗎

親!
寬頻信號跟天氣確實是沒有關系的!
信號的強弱問題,理論上講,室內的氣溫、濕度對無線電的信號的傳輸是有一定的影響。 但是,就家用無線網路來說,這種影響微乎其微,則完全不用考慮。
如果你排除了所有的原因,例如周圍電磁波干擾等環境原因後,認定是因為氣溫和濕度的影響的話,那麼完全有可能是因為無線路由器或者無線網卡的電路板製造工藝問題或者就是無線寬頻路由器已經老化的問題了。

❺ 路由器信號不到下雨天就不好,為什麼

下雨天路由器信號不好是由於多數wifi網路需要採用纜線傳輸,在採用銅質的介面部分容易與空氣接觸,進而氧化產生銅銹,因此會造成訊號傳輸的不良狀況,加上水汽會沿著外皮,滲透到線路,影響到裡面的銅線,線路過於潮濕或遇到下雨天,就會影響網速。

❻ 網路是不是和下雨有關,信號不好,怎麼解決。

網路信號不好與天氣有關系。
天氣晴朗的時候信號肯定很好 ,當雲多的時候會干擾信號的。
信號的強弱問題,理論上講,室內的氣溫、濕度對無線電的信號的傳輸是有一定的影響。 但是,就家用無線網路來說,這種影響微乎其微,則完全不用考慮。

❼ 無線網路天氣一潮網速就很慢

當然了,無線網路是通過無線電波傳輸信號的,天氣潮濕、甚至打雷下雨等不好的天氣狀況,都會對無線網路造成影響。你這個問題是因為空氣濕度大,對信號傳輸造成的影響。

❽ 下雨天會影響家裡Wi-Fi信號嗎

對做室內覆蓋的無線路由器沒有基本影響。
下雨天如果室內無線信號不好了,可能是由於運營商的網路受到天氣影響,造成路由器輸入的信號不穩定從而影響你的無線信號,室內的無線信號本身不會受室外天氣影響。
做室外覆蓋的無線信號肯定要受到天氣的影響。下雨天空氣中濕度增加,無線信號在水中的傳輸肯定比空氣損耗大,如果有雷電,那麼空氣中肯定有很多帶電離子,也會影響到無線信號的穩定性。

❾ 濕度與無線網路信號的關系

無線電信號和溫度、濕度、大氣壓和雲的折射、大山的阻擋都有一定度關系,不過不像你所說的那麼明顯!濕衣服有屏蔽作用,再次應該是折射的作用。

❿ 無線網路為什麼下雨天或陰天就會連接不上

網路的傳輸與介質有關。。無線也一樣。。。我的經驗是陰天比晴天信號好,丟包率也很低,尤其是蒙蒙細雨的時候。晚上比白天強,如果是陰天的晚上那更是好的不得了!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情況我也不太確定,不過我可以參考電離層對無線信號的傳遞作用作出解釋,打字太累還是粘貼別人的答案吧,雖然羅嗦點,但是詳細點,粘貼如下:
無線電可以在任何一種介質中傳播,還被用於尋找外星人計劃中去了。220伏特(V)只是電壓,雖然電流也有電磁場,電磁波,有傳播方向,不能夠但電不是有線電波,沒有像無線電傳播的可能,不然我們就被電住了,像這里是120V的。仍是用導線傳輸供電,
頻率從幾十Hz(甚至更低)到3000GHz左右(波長從幾十Mm到0.1mm左右)頻譜范圍內的電磁波,稱為無線電波。電波旅行不依靠電線,也不象聲波那樣,必須依靠空氣媒介幫它傳播,有些電波能夠在地球表面傳播,有些波能夠在空間直線傳播,也能夠從大氣層上空反射傳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氣層,飛向遙遠的宇宙空間。發信天線或自然輻射源所輻射的無線電波,通過自然條件下的媒質到達收信天線的過程,就稱為無線電波的傳播。
無線電波的頻譜,根據它們的特點可以劃分為表所示釣幾個波段。根據頻譜和需要,可以進行通信、廣播、電視、導航和探測等,但不同波段電波的傳播特性有很大差別。
電波主要傳播方式
電波傳輸不依靠電線,也不象聲波那樣,必須依靠空氣媒介幫它傳播,有些電波能夠在地球表面傳播,有些波能夠在空間直線傳播,也能夠從大氣層上空反射傳播,有些波甚至能穿透大氣層,飛向遙遠的宇宙空間。
任何一種無線電信號傳輸系統均由發信部分、收信部分和傳輸媒質三部分組成。傳輸無線電信號的媒質主要有地表、對流層和電離層等,這些媒質的電特性對不同波段的無線電波的傳播有著不同的影響。根據媒質及不同媒質分界面對電波傳播產生的主要影響,可將電波傳播方式分成下列幾種:
地表傳播
對有些電波來說,地球本身就是一個障礙物。當接收天線距離發射天線較遠時,地面就象拱形大橋將兩者隔開。那些走直線的電波就過不去了。只有某些電波能夠沿著地球拱起的部分傳播出去,這種沿著地球表面傳播的電波就叫地波,也叫表面波。地面波傳播無線電波沿著地球表面的傳播方式,稱為地面波傳播。其特點是信號比較穩定,但電波頻率愈高,地面波隨距離的增加衰減愈快。因此,這種傳播方式主要適用於長波和中波波段。
天波傳播
聲音碰到牆壁或高山就會反射回來形成回聲,光線射到鏡面上也會反射。無線電波也能夠反射。在大氣層中,從幾十公里至幾百公里的高空有幾層「電離層」形成了一種天然的反射體,就象一隻懸空的金屬蓋,電波射到「電離層』就會被反射回來,走這一途徑的電波就稱為天波或反射波。在電波中,主要是短波具有這種特性。
電離層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有些氣層受到陽光照射,就會產生電離。太陽表面溫度大約有6000℃,它輻射出來的電磁波包含很寬的頻帶。其中紫外線部分會對大氣層上空氣體產生電離作用,這是形成電離層的主要原因。
電離層一方面反射電波,另一方面也要吸收電波。電離層對電波的反射和吸收與頻率(波長)有關。頻率越高,吸收越少,頻率越低,吸收越多。所以,短波的天波可以用作遠距離通訊。此外,反射和吸收與白天還是黑夜也有關。白天,電離層可把中波幾乎全部吸收掉,收音機只能收聽當地的電台,而夜裡卻能收到遠距離的電台。對於短波,電離層吸收得較少,所以短波收音機不論白天黑夜都能收到遠距離的電台。不過,電離層是變動的,反射的天波時強時弱,所以,從收音機聽到的聲音忽大忽小,並不穩定。
視距傳播、散射傳播及波導模傳播
視距傳播是指:若收、發天線離地面的高度遠大於波長,電波直接從發信天線傳到收信地點(有時有地面反射波)。這種傳播方式僅限於視線距離以內。目前廣泛使用的超短波通信和衛星通信的電波傳播均屬這種傳播方式。
散射傳播是利用對流層或電離層中介質的不均勻性或流星通過大氣時的電離余跡對電磁波的散射作用來實現超視矩傳播。這種傳播方式主要用於超短波和微波遠距離通信。
超短波的傳播特性比較特殊,它既不能繞射,也不能被電離層反射,而只能以直線傳播。以直線傳播的波就叫做空間波或直接波。由於空間波不會拐彎,因此它的傳播距離就受到限制。發射天線架得越高,空間波傳得越遠。所以電視發射天線和電視接收天線應盡量架得高一些。盡管如此,傳播距離仍受到地球拱形表面的阻擋,實際只有50km左右。
超短波不能被電離層反射,但它能穿透電離層,所以在地球的上空就無阻隔可言,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空間波與發射到遙遠太空去的宇宙飛船、人造衛星等取得聯系。此外,衛星中繼通訊,衛星電視轉播等也主要是利用天波傳輸途徑。
波導模傳播電波是指:在電離層下緣和地面所組成的同心球殼形波導內的傳播。長波、超長波或極長波利用這種傳播方式能以較小的衰減進行遠距離通信。
在實際通信中往往是取以上五種傳播方式中的一種作為主要的傳播途徑,但也有幾種傳播方式並存來傳播無線電波的。一般情況下都是根據使用波段的特點,利用天線的方向性來限定一種主要的傳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