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城市規劃包括哪幾個方面
擴展閱讀
起點讀書一直網路異常 2025-10-01 05:00:14
蘋果免費軟體app大全 2025-10-01 04:56:13
手機插上電腦連接網路 2025-10-01 04:56:12

無線網路城市規劃包括哪幾個方面

發布時間: 2022-10-18 04:57:49

Ⅰ 城市規劃的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城市規劃的內容如下。

Ⅱ wlan無線網路規劃時需要注意哪些因素

你需要考慮四個主要因素:
首先是WLAN性能,其中包括無線吞吐速度、容量、通過WLAN時一致的信號,以及在組件故障的情況下自修復的選項。
其次是安全選項,以確保最終設備和用戶正確驗證和訪問聯網資源。
第三是從物理和邏輯設計的角度考慮最滿足你企業特定需求的部署選項。
最後,評估不同內部部署的WLAN解決方案是否易於管理。

什麼是 無線城市

就是通過建立覆蓋整個城市的無線網路,來提供互聯網等通信服務。目前主要採用Wi-Fi網路技術。
實現無線城市的幾個階段

通常大規模的無線城市採用了分區域建設或者全區域分期建設等兩種方式,分區域建設遵循著分片規劃、分片勘測和分片實施的原則;分期建設採用部署熱點由疏到密的原則,從市中心等業務量需求較大區域開始,從以專網建設為主的前期逐步過渡到為企業、商戶和市民提供接入服務的公共網路建設,逐步實現對整個城市的無線覆蓋。

無線城市初期,通常在市政辦公樓、繁華街道、廣場公園、高新園區等地點先期進行無線網路的建設,提供電子政務(e-government)服務,以及諸多便民服務,如信息查詢亭、娛樂信息傳播等,運營商還可以為用戶提供無線區域網及無線局域語音通信(WLAN+VoWLAN)服務。在此基礎上,中期的目標主要是無線覆蓋市區主幹路段、重要公共區域、居民社區等,開始建立起智能交通網路、公共安全網路和應急聯動網路,帶動幹道沿線「信息化走廊」的區域性發展,做到為大部分的市民提供各種無線網路增值服務。 在中後期建設中,優化市區網路,並且著手降低城鄉信息化差距;進一步完善公共安全、應急聯動和智能交通網路;利用前期項目為後期項目持續穩定地積累資金和用戶群,達到逐步引導公眾依託於「無線城市」更為高效地工作、高質量地健康生活,同時利用「無線城市」大力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和傳統企業發展,吸引投資和擴展貿易經濟。

多模塊化Wi-Fi Mesh技術特點

從城市應用的復雜性與覆蓋范圍的廣闊性角度看,無線城市肯定會對其賴以實現的無線技術提出多種高端嚴格要求。 所以是否能夠打造出高性能、多業務融合並且高機動靈活性的無線設備系統,實際上成為了能否成功建設無線城市的關鍵技術標准。 同時,整體無線解決方案的安全可靠性、易於管理性和迅捷升級性也是整體評估中必不可少的考慮因素。 在眾多的實現方式中,依託Wi-Fi作為無線傳輸方式的多模塊Mesh(網狀網格)無線網路系統,正當仁不讓地脫穎而出,成為越來越多全球發達城市建設無線城域網的首選技術手段。

顧名思義,多模塊化Mesh技術採用了網狀網格的方式進行網路中各個節點之間的互連。 設備互聯採用802.11a或者802.11g/b技術。 每個mesh節點在進行設備間互聯的同時,提供802.11a或者802.11g/b最終用戶端的接入。 多模Wi-Fi Mesh技術完美地將傳統網橋和AP(傳統接入設備)相結合,避免了以往點到點 (PtP) 或點到多點 (PtMP) 的網路架構所導致的網路性能限制,使建設無線城域網成為可能。

在無線城市的部署中,由於高大建築物和較多的城市障礙物對於無線信號容易產生阻擋和干擾,無線網路的部署和性能受到很大影響,一直以來成為了一個技術難題。利用蜂窩狀的網狀(Mesh)拓撲結構可以使這個問題迎刃而解。 每個Mesh節點總是可以與就近的多個其他節點保持無線連接,例如,安裝在道路燈桿、交通信號桿和市政建築上的無線Mesh節點就可以自動組成網狀網格網路。 這種自主發現、自動配置和自我修復癒合能力的優秀素質是,同時消除了傳統無線網路中單點故障的風險——也就是說,任意節點發生故障,整網可以重新再選擇任意其他的相鄰節點進行網路通信,系統的分布式智能可以始終通過最優的路由路徑進行數據流的處理。

通過多模Mesh節點之間的無線互聯,大量無線節點僅僅需要1個光纖點即可提供中繼接入,能夠大幅度地降低在城域范圍內部署或者租用光纖成本。 反之,每個光纖點支持越多的節點,也就實現了更廣闊的無線覆蓋范圍,整體的項目成本得以更為顯著的降低。如何降低無線Mesh網路內部互聯的帶寬損耗,以及令單個光纖點支持更多的無線節點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區別多種mesh技術的主要標准。

Mesh種類

從目前主流mesh的衍進歷史和實現方式及能力來看,可以分為3種:單模Mesh (single radio)、 雙模Mesh (al-radio) 和多模Mesh (multi-radio)。

無論單模Mesh和雙模Mesh技術(如Cisco、Tropos、 Nortel等廠商),都是採用單一無線模塊進行mesh骨乾的處理,由於Wi-Fi本身的CSMA/CA特性,理論上每跳的無線帶寬會要降低50%以上;在實際的使用中,每10個左右的單模或是雙模mesh節點就需要1個光纖點。

多模Mesh (multi-radio)技術,採用多個功能無線模塊,分別處理無線用戶端接入和mesh節點互聯。 尤其是採用了兩個專用模塊分別處理發送和接收數據,理論上每跳的無線帶寬損耗可以達到1%以下;在實際的使用中,一條光纖更能夠支持高達60個以上的多模mesh節點。對於一個中型的無線城市,僅僅需要幾條光纖就可以滿足整個城域級別無線系統的需要。 對於需要購買光纖進行部署的城市來說,多模mesh網路可以較大程度地節省無線城市的整體投資成本;對於租用光纖的部署,專線光纖的租用運營成本也可以大幅地降低。

多模Mesh也可以滿足公共安全、應急聯動和智能交通網路對高速移動下的無線寬頻的要求。 利用多模Mesh技術的固有特性,處理拓撲結構快速變化的切換協議:目前支持最高的速度高達300km/h,切換時間延遲低於100ms。 這樣,在移動車輛上安裝車載mesh節點,當車輛在無線城市內的任何道路行駛,都可以無間斷地進行視頻、語音和數據通信。高速移動下,移動車載和其他固定mesh節點之間的吞吐量可高達15Mbps,完全滿足了高帶寬的應用需求。

考慮到目前固定版WiMAX(802.16d)晶元技術不斷成熟,利用WiMAX增加Mesh節點間的帶寬也是無線城市規劃中需要考慮到的,如何保證設備能夠平滑升級到WiMAX也應給予關注。

Ⅳ 什麼是無線城市

通俗的來說 就是跟手機一樣 走到哪都有信號~~
你說的無線城市就是背上筆記本電腦,不用帶上網線。到城市的各個角落都能直接上網的這種~~

因為這種城市都安裝了無線信號~

Ⅳ 城市規劃包括什麼

城市規劃包括:
(1)設市城市應當編制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縣(自治縣、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鎮應當編制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市域和縣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內容包括:分析區域發展條件和制約因素,提出區域城鎮發展戰略,確定資源開發、產業配置和保護生態環境、歷史文化遺產的綜合目標;預測區域城鎮化水平,調整現有城鎮體系的規模結構、職能分工和空間布局,確定重點發展的城鎮;原則確定區域交通、通訊、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設施的布局;提出實施規劃的措施和有關技術經濟政策的建議。
⑵ 確定城市性質和發展方向,並劃定城市規劃區范圍;
⑶ 提出規劃期內城市人口及用地發展規模,確定城市建設與發展用地的空間布局、功能分區,以及市中心、區中心位置;
⑷ 確定城市對外交通系統的布局以及車站、鐵路樞紐、港口、機場等主要交通設施的規模、位置,確定城市主、次幹道系統的走向、斷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確定主要廣場、停車場的位置、容量;
⑸ 綜合協調並確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電、通訊、燃氣、供熱、消防、環衛等設施的發展目標和總體布局;
⑹ 確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標和總體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線;
⑺ 確定城市園林綠地系統的發展目標及總體布局;
⑻ 確定城市環境保護目標,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⑼ 根據城市防災要求,提出人防建設、抗震防災規劃目標和總體布局;
⑽ 確定需要保護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跡、傳統街區,劃定保護和控制范圍,提出保護措施,歷史文化名城要編制專門的保護規劃;
⑾ 確定舊區改建、用地調整的原則、方法和步驟,提出改善舊城區生產、生活環境的要求和措施;
⑿ 綜合協調市區與近郊村莊、集鎮的各項建設,統籌安排近郊區村莊、集鎮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務設施、鄉鎮企業、基礎設施和菜地、園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劃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綠色空間;
⒀ 進行綜合技術經濟論證,提出規劃實施步驟、措施和方法的建議;
⒁ 編制近期建設規劃,確定近期建設目標、內容和實施部署。

Ⅵ 無線網路規劃的實施流程

1、明確需求。包括覆蓋多大規模,滿足多少人接入,主要承載的業務(辦公還是普通上網,有無視頻、下載等),安全性要求,組網架構等等,有對應的需求文檔和建築圖紙最好。
2、找幾個廠商了解一下,多對比幾家,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廠商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廠家來出方案。
3、工堪和測試,通常廠商都會要求上門,如果環境復雜建議上門工堪(反正大部分廠商又不收費),這樣根據實際建築格局和人員分部情況出的點位方案更合理,避免後續很多麻煩。一般廠商都會提供測試,可以先簡單搭環境測試無線效果,有問題直接可以篩掉一批。
4、確定合作供應商,對比各家的方案(主要是點位數多少和功能方面的差異)和測試效果,選擇性價比高的廠商來做,還要考慮技術實力後售後問題。
5、項目實施。根據前期出的方案和確定的設備廠商,布好點位,調試設備(有些廠商的設備自己的IT就可以弄,傳統命令行式的就難一點),設置好之後就可以了。

Ⅶ 當前無線城市有哪些解決方案

無線城市在中國的發展表現出強勁的勢頭,除了台北,香港大規模部署外,中國大陸地區的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深圳等地也已經或准備開始無線城市建設。目前中國大陸地區無線城市建設採用的主要無線技術體制為wimax+mesh wifi,其中wimax處於無線骨幹網路,用來匯聚各個區域的流量,與有線網路連接;mesh wifi則處於無線接入層,完成終端到網路的接入,以及小范圍內無線數據的跳接。

使用mesh wifi作為無線接入層的好處在於:

1. WIFI技術產業鏈成熟,各個環節的產品種類繁多,競爭充分,產品價格便宜。

2. WIFI技術發展快,各個方面的改進技術不斷涌現並形成規范,未來演進道路清晰。

3. WIFI終端數量龐大,手機,筆記本等電子產品中內置了WIFI功能,潛在的客戶巨大,市場前景誘人。

4. MESH WIFI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城市建設無線網路時遇到的落地問題,大大降低工程難度,節省建設成本,縮短建設周期。

雖然有以上好處,但是MESH WIFI建設網路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無線信號干擾問題就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之一。

無線城市建設的無線網路中的干擾通常來自兩個方面:

1.系統內部的自干擾:MESH WIFI回傳網路各個相鄰設備如果處於同一頻點,則設備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干擾。此類干擾可以通過小心的網路頻率規劃來避免。

2.系統外部的隨機干擾和惡意干擾:由於WIFI設備被大量的使用,以及ISM頻段上其他類型設備的大量使用,無線城市網路體系之外的信號干擾可能非常強,且表現比較隨機。為了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此問題,目前無線城市建設中,普遍採用5.8G頻段作為MESH WIFI回傳頻點,2.4G頻段作為MESH WIFI覆蓋頻點。由於終端設備大多使用2.4G頻段,因此採用5.8G頻段作為回傳頻段可以減輕干擾帶來的網路穩定性問題,但是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採用頻點規劃的方式來規避干擾問題缺乏靈活性和適應性,從干擾發生到問題定位再到問題解決需要耗費很大的人力,浪費寶貴的時間,最終還會嚴重影響網路的業務質量。

在傳統的2G/3G蜂窩系統中,由於系統使用的頻段為專用的頻段,需要經過政府授權,因此無線系統對於外部系統的干擾考慮不多。無線城市建設中MESH WIFI遇到的系統外干擾為大型無線網路建設的嶄新問題,必須採用創新的技術和設備來解決這個問題。

作為專注於MESH WIFI領域的專業設備廠家,上海寰創通信(GBCOM)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技術副總裁尚濤認為「干擾問題的解決可以從頻點和功率譜密度兩個方面來考慮」。外部系統要對MESH WIFI無線網路產生影響,必須要在MESH WIFI無線網路使用的頻點上產生足夠的功率譜密度。在排除惡意干擾的情況下,由於MESH WIFI回傳使用的5.8G頻段有100MHZ帶寬,一般的電子設備/干擾源來很難在這么寬的頻段內,同時發射足夠的功率形成對MESH WIFI網路的全頻段阻塞。基於這一點考慮,GBCOM的MESH設備實現了一種動態檢測和調整機制,來保證MESH WIFI使用的信道在任何時候都是干擾最小的,以確保網路的穩定性。在這種機制中,GBCOM的MESH設備動態實時檢測所有信道上的干擾情況,並對干擾進行分析和評估,選擇出相對干凈的信道。同時該機制還包括一種可靠的控制信道技術,MESH網路中的各個節點通過可靠的控制信道可以動態調整數據信道,實現各個節點中的數據信道同步切換。為了有效的避免隨機干擾源對無線網路的干擾問題,GBCOM的數據信道同步切換速度達到每秒數百次。這樣,除了可以避免隨機的無意干擾外,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有效的抵抗惡意的干擾,這些惡意的干擾很可能在一些指定的信道上發射大功率信號來干擾網路。基於這種機制,一些更高級的干擾方式也無法對網路構成有效威脅。這要歸功於數據信道的全動態調整策略,並不是象一些系統按照預先設定的跳頻順序更改信道,而是完全根據信道干擾強度和特性來調整信道。因此企圖通過分析MESH設備的跳頻順序來破解系統也是不可能的。另外,由於MESH設備具備自動跳頻的功能,無線頻點的規劃和調整也變的輕松簡單。

由於WIFI技術最初並不是基於電信運營系統要求來設計,因此直接應用到無線城市存在一些關鍵性技術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將直接影響到無線城市運營的成敗。面對技術挑戰,設備提供商和運營商必須更加緊密的合作,從大規模電信運營的角度出發,解決現有的技術問題,暴露出更多沒有考慮到的潛在問題,對基於MESH WIFI技術建立的電信級運營網路進行標准化和規范化,以促進無線城市的有效部署,推動無線城市市場的成熟和繁榮。

Ⅷ 簡述一份網路建設方案應包含哪幾個主要部分,每部分包含哪些內容

大多數以實際場地為准
一般是
1.網路建設總體使用目的和規劃
2.網路所需的硬體設備數量,型號,價格
3.各種設備的軟體數量,型號.價格
4.網路所需的現場布線的各種線材(如電線,網線等)型號,數量,價格,走向分布設計
5.周邊配件,如電源插座,網路模塊介面,空調,風扇等的型號,數量,價格
6.場地的建設,如地面否需鋪設防靜電板還是一般的地磚,牆,天花和間隔等的設計及報價
7.是否應安裝監控或防盜設備(需要時在總體規劃時列表,上示各項中添加)
8.工程所需完工時間,各設備硬體軟體的質保日期,整體售後維護日期及相關費用
9.工程款項各階段的支付及最後結算形式.

Ⅸ 城市規劃的內容包括哪些

以下9點可以概括總結:
1.收集和調查基礎資料,研究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條件。
2.論證、確定城市性質、預測發展規模,擬定分期建設的技術經濟指標。
3.合理選擇城市各項用地,確定城市功能布局及長遠發展萬問。
4.提出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確定區域件基礎設施的規劃原則。
5.擬定新區開發利舊區利用、改造原則、步驟和方法。
6,確定城市各項市政設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則和技術方案。
7.擬定城市建設藝術布局的原則和要求。
8.根據城市基建計劃,安排城市重要的近期建設項目,為單項工程設計提供依據。
9.根據建設需要和可能,提出實施規劃的措施和步驟。

Ⅹ 什麼叫無線城市

無線城市也可以稱為是第五項公共基礎設施。根據中國移動總裁李躍的介紹,無線城市是指利用多種無線接入技術,為整個城市提供隨時隨地隨需的無線網路接入。而業內人士則認為,無線城市,首先是一張多層次、全覆蓋、具有寬頻、泛在、融合特性的信息網路,使得用戶根據應用和場景自由切換,隨時接入最佳網路,為市民構建一個能夠便捷、安全、迅速接入信息世界的通道,它是所有數字化、智慧化信息應用的基礎;同時無線城市也是一張融合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的信息應用平台,通過聚合大量信息內容和應用,能夠為市民的購物、出行、學習、教育、保健等方面提供便利,能為為企業的開張、銷售、宣傳、管理等方面提供有力工具,能夠為政府的政務公開、監督、城市管理等方面提供有益幫助。

以上海為例,其實很多上海市民已經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到一些上海移動提供的無線城市服務,只是還渾然未知,比如星巴克CMCC wifi熱點服務移動醫療服務,數字城管等等。尤其是在世博期間,無線網路在上海的全面覆蓋為數以千萬計的參觀者帶來了便利,同時也讓推動城市無線服務平台的呼聲越來越高。因此,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總裁李躍也在上海世博會閉幕高峰論壇的「信息產業與數字城市」分論壇上表示,上海世博會的實踐顯示,建設無線城市已成為全球信息通信領域的大趨勢,對發展經濟、推動民生意義深遠。在後世博時代,中國移動將全面推動國內無線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