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網的方式:
(1)使用MODEM撥號上網
(2)使用ADSL寬頻撥號上網
(3)使用網線接入區域網
(4)使用無限網卡接入無線網路
(5)使用手機上網包括以手機作為MODEM撥號上網和以手機進行GPRS上網,還有手機直接撥號上網
2.筆記本電腦上網方式:
(1)直接將電話線插在筆記本上進行MODEM撥號上網
(2)直接插網線(雙絞線)進行ADSL或區域網接入
(3)直接打開無限網路設置進行無線上網
(4)使用手機和手機數據線及其驅動光碟進行手機上網(不過資費要比(1)——(3)高)
一、常見的上網方式
1、56K MODEM上網
雖然現在寬頻很流行,但對於很多沒有開通寬頻的城市郊區或小鄉鎮讀者而言,56K MODEM依然是其上網時的首選。56K MODEM是將電腦通過電話線連接到另一台電腦或一個電腦網路的裝置,它的作用是將電腦的數字信號轉換為能夠依電話線路傳輸的模擬信號,通過網路傳遞到另外的電腦或伺服器;對於接受到的模擬信號,則由它再解調為數字信號,以便電腦能夠識別。此外,目前一些數據機還具有傳真功能,可用來接收和發送傳真,有些型號還具有語音功能,可以方便地實現語音信箱等功能。56K指的是Modem與ISP之間建立網路連接時的速率,它是一個理論值,在實際的上網過程中,由於電話線路質量及網路傳輸的忙碌程度不同,實際的傳輸速率在很多情況下達不到其額定值(最高能達到52K、而在邊遠地區最多能達到14-36K就不錯了),所以其在多數上網應用中已顯得力不從心。
適合人群:已有MODEM(如筆記本電腦內置),在國慶期間偶爾上網的用戶,當然,你也可買一塊新MODEM或淘一塊人家不用的二手貓來用,其投入也不多,大概20-100元左右。現在採用56K MODEM上網除了廉價的包月方式外,一般都使用的是公用通用帳號和密碼(如帳號16300;密碼16300),不需要單獨的申請,這樣即使你是帶著筆記本到異地去旅遊,只要小旅店裡有電話你就可用其上上網,收下EM,看看有沒有好友QQ消息等等。
二、DSL上網
ADSL寬頻上網是目前各城市城鎮上網接入主推的主流,ADSL其實是DSL的一種。大家知道,數字用戶線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是一種不斷發展的高速上網寬頻接入技術,該技術採用較先進的數字編碼技術和調制解調技術在常規的電話線上傳送寬頻信號。目前已經比較成熟並且投入使用的的數字用戶線方案有ADSL、HDSL、SDSL和VDSL(ADSL的快速版本)等,這些方案都是通過一對數據機來實現,其中一個數據機放置在電信局,另一個數據機放置在用戶一端。在使用DSL瀏覽網際網路時,不需要另外再繳納電話費,因為通過ADSL上網並沒有經過電話交換網接入Internet,只佔用PSTN線路資源和寬頻網路資源,所以只需要繳納ADSL月租費。
國內目前最主流寬頻接入方式是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對稱數字用戶線。為什麼叫非對稱數字用戶線呢?這是因為ADSL被設計成向下流(下行,即從中心局到用戶側)比向上流(上行,即從用戶側到中心局)傳送的帶寬寬,其下行速率從512Kbit/s到8Mbit/s,而上行速率則從64Kbit/s到640Kbit/s。ADSL接入Internet有虛擬撥號和專線接入兩種方式。採用虛擬撥號方式的用戶採用類似MODEM和ISDN的撥號程序,在使用習慣上與原來的方式沒什麼不同。採用專線接入的用戶只要開機即可接入Internet。
此外,更高速度的甚高比特率數字用戶線(VDSL)也正在許多大中城市流行。VDSL是ADSL的發展方向,是目前最先進的數字用戶線技術。VDSL通常採用DMT調制方式,在一對銅雙絞線上實現數字傳輸,其下行速率可達13~52Mbps,上行速率可達1.5~7Mbps,傳輸距離約為300米~1.3公里。利用VDSL可以傳輸高清晰度電視(HDTV)信號。
適合人群:適合於絕大部分國慶在家上網的讀者使用,目前據筆者所知很多地方國慶期間都在推廣免費安裝ADSL超低價包月的業務,可以說這為ADSL寬頻在城市的普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大多數准備在國慶期間上網的讀者而言,如果你還沒有開通寬頻,你可到當地ISP營業廳辦理ADSL開戶手續,按標准繳納相關的費用,然後安裝人員便會在預約時間內到你家裡安裝開通ADSL。
三、ISDN上網
在2004年初公布的中國互聯網路統計報告中表明,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我國的上網用戶總人數為7950萬人,其中專線上網用戶人數為2660萬人(多為網吧);寬頻上網用戶人數為1740萬人;撥號上網用戶人數為4916萬人;ISDN上網用戶人數為552萬人,同上一次調查相比,ISDN上網用戶人數半年增加了62萬人,增長率為12.7%,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7.8%。從中可以看出,同上網用戶總數快速增長的發展趨勢相一致,撥號上網用戶人數、專線上網用戶人數、ISDN上網用戶人數和寬頻上網用戶人數都呈現出非常快的增長趨勢,用ISDN上網仍是部分寬頻或專線沒能普及的地區的讀者求速度更快一點的較好選擇。
ISDN(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綜合業務數字網),與56K MODEM相比,其具有以下幾個優點:一是ISDN實現了端到端的數字連接,而MODEM在兩個端點間傳輸數據時必須要經過D/A和A/D轉換;二是ISDN可實現雙向對稱通信,並且最高速度可達到64Kbps或128Kbps。而56K MODEM屬不對稱傳輸,56K貓的下傳(網到用戶)速度為56Kbps,而上傳(用戶到網)速度只有33.6Kbps;三是ISDN可實現包括語音、數據、圖像等綜合性業務的傳輸,而56K MODEM卻無法實現;四是可以實現一條普通電話線上連接的兩部終端同時使用,可邊上網邊打電話、邊上網邊發傳真、或者兩部計算機同時上網、兩部電話同時通話等。ISDN在很多推廣的地方都實行的是較廉價的包月制(設備由ISP免費租用),而單獨計費的話ISDN的上網費用在使用1B通道64K時費用和MODEM相當。
適合人群:適合於寬頻沒有開通地區的貿易型企業、股票證券交易所、金融保險機構、機關、醫院、學校以及個人電腦用戶使用。特別是對於鄉鎮或城市邊緣寬頻不能覆蓋的網吧、網上炒股等用戶的吸引力較大。
寬頻是什麼?雖然「寬頻」這一詞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上,但一直很少見到對它的准確定義。通俗地講,寬頻是相對傳統撥號上網而言,盡管目前沒有統一標准規定寬頻的帶寬應達到多少,但依據大眾習慣和網路多媒體數據流量考慮,網路的數據傳輸速率至少應達到256Kbps才能稱之為寬頻,其最大優勢是帶寬遠遠超過56Kbps撥號上網方式。
聊天、下載、在線游戲、網上教育以及獲取各類最新資訊等網路應用帶給我們異常豐富的體驗。另一方面,互聯網應用的不斷豐富使我們越發體會到擁有足夠網路帶寬和網路易用性的重要性,傳統MODEM撥號上網無論速度還是費用,都已無法滿足多種應用的需求,怎麼辦呢?其實,我們每一個用戶都面臨著多種寬頻解決方案,但如何選擇?各種寬頻有何區別?甚至如何與朋友共享寬頻?這些都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為此,針對這類大眾化需求的問題,我們專門製作了本專題,從中你不僅將了解到現在最流行的寬頻技術,而且還能學會選擇最適合你的寬頻接入方式。
一、身邊有哪些寬頻接入方式?
盡管前幾年曾出現DDN專線、ISDN等多種網路接入方式,但由於成本和速率等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成功普及。目前大家可考慮的寬頻接入方式主要包括三種——電信ADSL、FTTX+LAN(小區寬頻)和CABLE MODEM(有線通)。這三種寬頻接入方式在安裝條件、所需設備、數據傳輸速率和相關費用等多方面都有很大不同,直接決定了不同的寬頻接入方式適合不同的用戶選擇。
接入方法1 :電信ADSL
為便於大眾認識ADSL(全稱為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各地電信局在宣傳ADSL時常會採用一些好聽的名字,如「超級一線通」、「網路快車」等,其實這些都指同一種寬頻方式。
安裝條件:
在安裝便利性方面,電信ADSL無疑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ADSL可直接利用現有的電話線路,通過ADSL MODEM後進行數字信息傳輸。因此,凡是安裝了電信電話的用戶都具備安裝ADSL的基本條件(只要當地電信局開通ADSL寬頻服務),接著用戶可到當地電信局查詢該電話號碼是否可以安裝ADSL,得到肯定答復後便可申請安裝(一般來講,電信會判斷你的電話與最近的機房距離是否超過3km,若超過則無法安裝)。安裝時用戶需擁有一台ADSL MODEM(通常由電信提供,有的地區也可自行購買)和帶網卡的電腦。
傳輸速率:
雖然ADSL的最大理論上行速率可達到1Mbps,下行速率可達8Mbps,但目前國內電信為普通家庭用戶提供的實際速率多為下行512Kbps,提供下行1Mbps甚至以上速度的地區很少。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傳輸速率為用戶獨享帶寬,因此不必擔心多家用戶在同一時間使用ADSL會造成網速變慢。此外,電信經常會以ADSL「提速」作為宣傳重點,大家要明白這里提到的「提速」通常是指下行速率,而上傳速率依然未變。
優點:
工作穩定,出故障的幾率較小,一旦出現故障可及時與電信(如撥打電話1000)聯系,通常能很快得到技術支持和故障排除。
電信會推出不同價格的包月套餐,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
帶寬獨享,並使用公網IP,用戶可建立網站、FTP伺服器或游戲伺服器。
不足:
ADSL速率偏慢,以512Kbps帶寬為例,最大下載實際速率為87KB/s左右,即便升級到1M帶寬,也只能達到一百多KB。
對電話線路質量要求較高,如果電話線路質量不好易造成ADSL工作不穩定或斷線。
接入方法2:小區寬頻(FTTX+LAN)
這是大中城市目前較普及的一種寬頻接入方式,網路服務商採用光纖接入到樓(FTTB)或小區(FTTZ),再通過網線接入用戶家,為整幢樓或小區提供共享帶寬(通常是10Mb/s)。目前國內有多家公司提供此類寬頻接入方式,如網通、長城寬頻、聯通和電信等。
安裝條件:
這種寬頻接入通常由小區出面申請安裝,網路服務商不受理個人服務。用戶可詢問所居住小區物管或直接詢問當地網路服務商是否已開通本小區寬頻。這種接入方式對用戶設備要求最低,只需一台帶10/100Mbps自適應網卡的電腦。
傳輸速率:
目前,絕大多數小區寬頻均為10Mbps共享帶寬,這意味如果在同一時間上網的用戶較多,網速則較慢。即便如此,多數情況的平均下載速度仍遠遠高於電信ADSL,達到了幾百KB/s,在速度方面佔有較大優勢。
優點:
初裝費用較低(通常在100~300元之間,視地區不同而異),下載速度很快,通常能達到上百KB/s,很適合需要經常下載文件的用戶,而且沒有上傳速度慢的限制。
不足:
由於這種寬頻接入主要針對小區,因此個人用戶無法自行申請,必須待小區用戶達到一定數量後才能向網路服務商提出安裝申請,較為不便。不過一旦該小區已開通小區寬頻,那麼從申請到安裝所需等待的時間非常短。此外,各小區採用哪家公司的寬頻服務由網路運營商決定,用戶無法選擇。
多數小區寬頻採用內部IP地址,不便於需使用公網IP的應用(如架設網站、FTP伺服器、玩網路游戲等)。
由於帶寬共享,一旦小區上網人數較多,在上網高峰時期網速會變得很慢,甚至還不如ADSL。
接入方法3:有線通
有的地方也稱為「廣電通」,這是與前面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它直接利用現有的有線電視網路,並稍加改造,便可利用閉路線纜的一個頻道進行數據傳送,而不影響原有的有線電視信號傳送,其理論傳輸速率可達到上行10Mbps、下行40Mbps。
安裝條件:
目前國內開通有線通的城市還不多,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安裝前,用戶可詢問當地有線網路公司是否可開通有線通服務。設備方面需要一台Cable MODEM和一台帶10/100Mbps自適應網卡的電腦。
傳輸速率:
盡管理論傳輸速率很高,但一個小區或一幢樓通常只開通10Mbps帶寬,同樣屬於共享帶寬。上網人數較少的情況下,下載速率可達到200~300KB/s。
優點:
最大好處是無需撥號,開機便永遠在線。
不足:
目前開通有線通的地區還不多,普及程度不夠。由於帶寬共享,上網人數增多後,速度會下降。初裝費用較高,如上海初裝費為580元。
二、我該選哪種?
這三種主流的寬頻接入方式各有特點,那麼用戶該如何選擇呢?
用戶應首先考慮安裝寬頻最大的需求是什麼?一般來講可分為以下幾類:一、需下載大量多媒體資料、數據文件;二、需長時間玩在線游戲;三、無特別偏好,普通網路應用都可能嘗試;四、需架設網站、FTP伺服器或游戲伺服器。
在確定應用類型後,用戶需考慮居住環境有哪些寬頻可選擇。一般來說,只要用戶家中有電話基本都可以開通ADSL(前提是當地電信已提供這項服務),而小區寬頻和有線通則視具體地區而定,可事先查詢。
第一類用戶對網路下載速度非常在意,應首先考慮小區寬頻或有線通,ADSL的下載速度對他們來說絕對是可怕的夢魘;第二類用戶則看重寬頻服務的穩定性,而下載速度則退居其次(512Kbps ADSL的速度完全可滿足網路游戲的帶寬需求)。在這方面,電信ADSL則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不少網路游戲伺服器均由電信提供,可確保穩定性。第三類用戶則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從價格、安裝便利性綜合考慮。首先考慮安裝小區寬頻或有線通,若都不行則只能安裝ADSL。第四類用戶需要一個穩定的公網IP地址,安裝前需先了解當地各種寬頻服務的實際情況。一般來講,電信ADSL均使用公網IP,但採用PPPoE撥號方式的為動態IP,此時可考慮選擇靜態IP地址接入服務或借用軟體綁定IP地址。而小區寬頻和有線通多採用內網IP,不適合這類用戶(不過個別地區的小區寬頻例外,用戶需向當地網路服務商詳細了解)。
是抄襲別人的。
⑵ 無線寬頻
現在有3G,CDMA和wifi。我用的是中國電信3G,不好用,不推薦給你。
1、所謂無線網路,既包括允許用戶建立遠距離無線連接的全球語音和數據網路,也包括為近距離無線連接進行優化的紅外線技術及射頻技術,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十分類似,最大的不同在於傳輸媒介的不同,利用無線電技術取代網線,可以和有線網路互為備份。
2、常見標准有以下幾種:
IEEE 802.11a :使用5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與802.11b不兼容
IEEE 802.11b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11Mbps
IEEE 802.11g :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主要有54Mbps、108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IEEE 802.11n草案: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可達300Mbps,目前標准尚為草案,但產品已層出不窮
目前IEEE 802.11b最常用,但IEEE 802.11g更具下一代標準的實力,802.11n也在快速發展中。
3、光有無線網卡[1]無法連接無線網路,還必須有無線AP,相當於有線網路的集線器.只有在無線AP可以覆蓋的區域內,進行適當的設置,才能連接無線網路.
無線上網是靠無線網卡,當然,配套的還需無線路由(無線貓)。
無線網卡相當於是接收器,無線路由(無線貓)相當於發射器。其實還是需要有線的Internet線路接入到無線貓上,再將信號轉化為無線的信號發射出去,由無線網卡接收。
一般無線路由可以拖2~4個無線網卡,工作距離在50米以內效果較好,遠了通信質量很差。這種無線方案嚴格的說,只是無線布網,工作環境必須緊挨著有線網路。
一套的售價在300~800不等。
另外一種就是純粹的無線了,這就需要通信器材,比如衛星接收器,或可以上網的手機等等,這些東西通過專用的數據線接入電腦,由他們接收來自衛星或無線網路服務的信號,但是速度不怎麼樣,通信費用超貴。並且衛星接收器和手機的價格也不菲,通常在3000~5000不等,優點就是,即使你在荒山野嶺也能上網(當然要有電腦)
這兩種方案都可以用在筆記本和台式機上,當然,台式機本來移動就不方便,無線就沒什麼太大的意義了。
無線網卡的作用類似於乙太網中的網卡,作為無線網路的介面,實現與無線網路的連接.無線網卡根據介面類型的不同,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即PCMCIA無線網卡,PCI無線網卡和USB無線網卡.
PCMCIA無線網卡僅適用於筆記本電腦,支持熱插拔,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移動式無線接入.
PCI介面無線網卡適用於普通的台式計算機使用.其實PCI介面的無線網卡只是在PCI轉接卡上插入一塊普通的PC卡.
USB介面無線網卡適用於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支持熱插撥.不過,由於USB網卡對筆記本而言是個累贅,因此,USB網卡通常被用於台式機.
要想使用無線網路,自然要首先了解什麼是無線網路。
目前主流應用的無線網路分為GPRS手機無線網路上網和無線區域網兩種方式。應該說,GPRS手機上網方式是目前真正意義上的一種無線網路,它是一種藉助行動電話網路接入Internet的無線上網方式,因此只要你所在城市開通了GPRS上網業務,你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通過筆記本電腦來上網。不過,由於目前GPRS上網資費過高,速率較慢(最快僅相當於56Kbps Modem),所以用戶群很小。本文也不將這種無線上網方式作為重點,而僅是圍繞第二種無線區域網方式來展開。
首先說,無線網路並不是何等神秘之物,可以說它是相對於我們目前普遍使用的有線網路而言的一種全新的網路組建方式。很多人稱無線網路是一種甩開辮子的全新上網方式,無線網路在一定程度上扔掉了有線網路必須依賴的網線。這樣一來,你可以坐在家裡的任何一個角落,抱著你的筆記本電腦,享受網路的樂趣,而不像從前那樣必須要遷就於網路介面的布線位置。這樣你的家裡也不會被一根根的網線弄得亂七八糟了。
無線上網需要哪些設備?
既然沒有了網線而改用信號方式進行連接,那麼起到信號接收作用的無線網卡顯然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部件,目前主要分為MINI-PCI、PC卡和USB三種規格,前兩種規格在筆記本電腦中應用比較廣泛。其中MINI-PCI為內置型無線網卡,迅馳機型和非迅馳的無線網卡標配機型均使用這種無線網卡。其優點是無需佔用PC卡插槽,並且免去了隨時身攜一張PC卡的麻煩,更重要的一點是,由於此類機型的信號天線大都放置在LCD的兩側,相對位置較高,從而可以獲得更好的信號接收質量,因此信號上要好於自身集成天線的PC卡無線網卡。
如果你的筆記本電腦購買時並沒有標配無線網卡,並且還預留了MINI-PCI插槽和信號天線,那麼你可以購買一塊本機BIOS支持的MINI-PCI型的無線網卡安裝於機器中,並經過簡單的天線連接就可以使用了;否則就只能考慮PC卡無線網卡了。
有了信號的接收設備,自然還要有無線信號的發射源才能稱之為一個完整的網路環境。如果你居住和工作的環境已經提供無線網路信號,比如北京大學校園內、一些科技園區等等,那麼一張無線網卡就已足夠。否則,你還需要購置一個設備,那就是無線接入點(Wireless Access Point,簡稱AP),AP所起的作用就是給無線網卡提供網路信號。目前銷售的AP主要分不帶路由功能的普通AP和帶路由功能的AP兩種。簡單地說,前者可以說是最基本的AP,僅僅是提供一個無線信號發射的功能;而路由AP可以實現為撥號接入Internet的ADSL等提供自動撥號功能,也就是當客戶機開機,網路實際上就自動接通了,而不再需要手動撥號了,另外路由AP具備相對更完善的安全防護功能。
如何來實現?
設備齊了,接下來就該說說如何實現了。
如果你屬於我剛才提到的已經身處無線環境的一類用戶,那麼向網管申請必要的手續和進行相應的設置之後,就可以使用無線網路了。究竟該如何設置視所處的網路環境不同而不同,而接下來我將重點的講解一下自行組建無線網路環境的問題。
如果你是屬於自行組建無線環境的用戶,首先你需要將無線AP通過網線與網路介面相連(ADSL or LAN……),然後為配置了無線網卡的筆記本電腦提供無線網路信號,在進行相關設置之後,搭載無線網卡的筆記本電腦就可以在有效的信號覆蓋范圍內登陸Internet或區域網絡了。這也是很多人一直無法理解的地方之一,在他們眼中,似乎無線就應該像手機那樣走到哪裡都能用。實際不然,由於目前高速無線網路還無法像手機信號那樣進行普及性公共發射,它只屬於一種小范圍的發射行為,比如一個公司、一個校園、一個家庭……因此你只能在信號的有效覆蓋范圍內實現無線上網,實現從信號發射端到電腦的無線,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前文說是一定程度上的甩掉網線的困擾。為此,我將通過上面這張圖來說明這種聽起來可能有點費解的實現方式:
現在換句話解釋一下這個問題,以前你使用網線直接連接電腦和網路埠或者使用網線將多台電腦聯結在與網路埠相連的HUB/Switch上。那麼在無線環境里,實際網線連接的是AP和網路埠,而電腦則是通過無線網卡接收AP發射的信號來上網的,AP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將連接HUB/Switch和電腦之間的網線「虛化」成無線信號的作用。因此在費用上,相對於傳統有線網路來說,只是追加了無線網路設備的投資而已,網路費依舊是你交給網路服務商的寬頻網路使用費。現在在上海等城市,已經推出了天翼通無線網路服務,用戶只需要在原有的月租費基礎上每月多交10元就可以獲得服務商提供的無線網卡和AP租賃服務,這樣連網路設備的投資都節省了。
無線網路的工作原理圖
存在的問題
廠商每每在給我們帶來新的技術的同時,往往也同時送來了新的問題讓我們去面對。對於無線網路來說,安全可以說是一個最大的問題,除存在有線網路存在的網路間黑客攻擊和病毒侵襲以外,無線網路還存在著未授權用戶的非法共享問題。AP發射出來的信號既然你能接收到,那麼你的鄰居用他的筆記本電腦同樣也可以接收到,實際上他也成為了你家的無線網路用戶。對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對WEP密碼和IP訪問控制等相關的AP設置選項進行設定來防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一下我在《中國計算機報·電腦工程師》第42期發表的相關文章,在此就不贅述了。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信號的接收問題,雖然無線網路免去了布線的煩惱,但是它同樣也給用戶出了一個難題,那就是AP究竟該放在哪裡才能保證更穩定的信號接收。我建議大家盡可能的將AP放置在房間之間的過廊上,如果有條件,最好是將AP吊在天花板上,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每個房間都能被信號覆蓋。另外盡量選擇質量好的AP和無線網卡,這也是良好信號的保證。如果是新購機的用戶,則建議盡可能地選擇標配無線網卡的機型,至於為什麼,前面已經提到了,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很推崇內置無線網卡的原因之一了。
到這里,我的講述也要將告一段落,想必大家也已經對無線網路有了一個相對全面的認識。我們經歷了從慢速Modem網路到高速寬頻網路,再從有線網路到無線網路,科技的進步給我們提供了更舒適、更方便的上網方式。在享受無線網路的同時,我們也期望著有一天,高速無線網路信號能普及到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使網路真正的無線!
無線區域網名詞解析
調制方式:
11MbpsDSSS物理層採用補碼鍵控(CCK)調制模式。CCK與現有的IEEE802.11DSSS具有相同的信道方案,在2.4GHzISM頻段上有三個互不幹擾的獨立信道,每個信道約佔25MHz。因此,CCK具有多信道工作特性。
PCI插槽無線網卡(NIC):
可以不需要電纜而使你的微機和別的電腦在網路上通信。無線NIC與其他的網卡相似,不同的是,它通過無線電波而不是物理電纜收發數據。無線NIC為了擴大它們的有效范圍需要加上外部天線。
PCMCIANIC:
同上面提到的無線NIC一樣,只是它們適合筆記本型電腦的PC卡插槽。同桌面計算機相似,你可以使用外部天線來加強PCMCIA無線網卡。
AP接入點(ACCESSPOINT,又稱無線區域網收發器):
用於無線網路的無線HUB,是無線網路的核心。它是移動計算機用戶進入有線乙太網骨乾的接入點,AP可以簡便地安裝在天花板或牆壁上,它在開放空間最大覆蓋范圍可達300米,無線傳輸速率可以高達11Mbps。
天線:
無線區域網天線可以擴展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把不同的辦公大樓連接起來。這樣,用戶可以隨身攜帶筆記本電腦在大樓之間或在房間之間移動
動態速率轉換:
當射頻情況變差時,可將數據傳輸速率從11Mbps降低為5.5Mbps、2Mbps和1Mbps。
漫遊支持:
當用戶在樓房或公司部門之間移動時,允許在訪問點之間進行無縫連接。IEEE802.11無線網路標准允許無線網路用戶可以在不同的無線網橋網段中使用相同的信道或在不同的信道之間互相漫遊。
負載均衡:
當AP變得負載過大或信號減弱時,NIC能更改與之連接的訪問點AP,自動轉換到最佳可用的AP,以提高性能。
擴譜技術:
是一種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發展起來的調制技術,它在無線電頻率的寬頻帶上發送傳輸信號。包括跳頻擴譜(FHSS)和直接順序擴譜(DSSS)兩種。跳頻擴譜被限制在2Mb/s數據傳輸率,並建議用在特定的應用中。對於其他所有的無線區域網服務,直接順序擴譜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在IEEE802.11b標准中,允許採用DSSS的乙太網速率達到11Mb/s。
自動速率選擇功能:
IEEE802.11無線網路標准允許移動用戶設置在自動速率選擇(ARS)模式下,ARS功能會根據信號的質量及與網橋接入點的距離自動為每個傳輸路徑選擇最佳的傳輸速率,該功能還可以根據用戶的不同應用環境設置成不同的固定應用速率。
電源消耗管理功能:
IEEE802.11還定義了MAC層的信令方式,通過電源管理軟體的控制,使得移動用戶能具有最長的電池壽命。電源管理會在無數據傳輸時使網路處於休眠(低電源或斷電)狀態,這樣就可能會丟失數據包。為解決這一問題,IEEE802.11規定了AP應具有緩沖區去儲存信息,處於休眠的移動用戶會定期醒來恢復該信息。
保密功能:
僅僅靠普通的直序列擴頻編碼調制技術不夠可靠,如使用無線寬頻掃描儀,其信息又容易被竊取。最新的WLAN標准採用了一種載入保密位元組的方法,使得無線網路具有同有線乙太網相同等級的保密性。此密碼編碼技術早期應用於美國軍方無線電機密通信中,無線網路設備的另一端必須使用同樣的密碼編碼方式才可以互相通信,當無線用戶利用AP接入點連入有線網路時還必須通過AP接入點的安全認證。該技術不但可以防止空中****,而且也是無線網路認證有效移動用戶的一種方法。
CSMA/CA協議:
有線以太區域網在MAC層的標准協議是CSMA/CD,即載波偵聽多點接入/沖突檢測。但由於無線產品的適配器不易檢測信道是否存在沖突,因此IEEE802.11全新定義了一種新的協議,即載波偵聽多點接入/沖突避免(CSMA/CA)。一方面,載波偵聽查看介質是否空閑;另一方面,通過隨機的時間等待,使信號沖突發生的概率減到最小,當介質被偵聽到空閑時,則優先發送。不僅如此,為了使系統更加穩固,IEEE802.11還提供了帶確認幀ACK的CSMA/CA協議。
信息包重整:
當傳送幀受到嚴重干擾時,必定要重傳。因此若一個信息包越大,所需重傳的耗費也就越大;這時,若減小幀尺寸,把大信息包分割為若干小信息包,即使重傳,也只是重傳一個小信息包,耗費相對小的多。這樣就能大大提高無線網在雜訊干擾地區的抗干擾能力。
DHCP支持: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自動從DHCP伺服器中獲取租用IP地址,使筆記本電腦用戶在網路中斷時自動獲得新的IP地址以便繼續工作,從而享受無縫漫遊。
[編輯本段]無線網路的分類
無線個人網
無線個人網(WPAN)是在小范圍內相互連接數個裝置所形成的無線網路,通常是個人可及的范圍內。例如藍牙連接耳機及膝上電腦,ZigBee也提供了無線個人網的應用平台
無線區域網
無線區域網(Wireless Regional Area Network,簡稱WRAN)基於認知無線電技術,IEEE802.22定義了適用於WRAN系統的空中介面。WRAN系統工作在47MHz~910MHz高頻段/超高頻段的電視頻帶內的,由於已經有用戶(如電視用戶) 佔用了這個頻段,因此802.22設備必須要探測出使用相同頻率的系統以避免干擾。
無線城域網
無線城域網是連接數個無線區域網的無線網路型式。
[編輯本段]無線網路-設備類型
在無線區域網里,常見的設備有無線網卡、無線網橋、無線天線等。
1.無線網卡
無線網卡的作用類似於乙太網中的網卡,作為無線區域網的介面,實現與無線區域網的連接。無線網卡根據介面類型的不同,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即PCMCIA無線網卡、PCI無線網卡和USB無線網卡。
PCMCIA無線網卡僅適用於筆記本電腦,支持熱插拔,可以非常方便地實現移動無線接入。
PCI無線網卡適用於普通的台式計算機使用。其實PCI無線網卡只是在PCI轉接卡上插入一塊普通的PCMCIA卡。
USB介面無線網卡適用於筆記本和台式機,支持熱插拔,如果網卡外置有無線天線,那麼,USB介面就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2。無線網橋
從作用上來理解無線網橋,它可以用於連接兩個或多個獨立的網路段,這些獨立的網路段通常位於不同的建築內,相距幾百米到幾十公里。所以說它可以廣泛應用在不同建築物間的互聯。同時,根據協議不同,無線網橋又可以分為2.4GHz頻段的802.11b或802.11G以及採用5.8GHz頻段的802.11a無線網橋。無線網橋有三種工作方式,點對點,點對多點,中繼連接。特別適用於城市中的遠距離通訊.
在無高大障礙(山峰或建築)的條件下,一對速組網和野外作業的臨時組網。其作用距離取決於環境和天線,現7km的點對點微波互連。一對27dbi的定向天線可以實現10km的點對點微波互連。12dbi的定向天線可以實現2km的點對點微波互連;一對只實現到鏈路層功能的無線網橋是透明網橋,而具有路由等網路層功能、在網路24dbi的定向天線可以實層實現異種網路互聯的設備叫無線路由器,也可作為第三層網橋使用。
無線網橋通常是用於室外,主要用於連接兩個網路,使用無線網橋不可能只使用一個,必需兩個以上,而AP可以單獨使用。無線網橋功率大,傳輸距離遠(最大可達約50km),抗干擾能力強等,不自帶天線,一般配備拋物面天線實現長距離的點對點連接。
3。無線天線
當計算機與無線AP或其他計算機相距較遠時,隨著信號的減弱,或者傳輸速率明顯下降,或者根本無法實現與AP或其他計算機之間通訊,此時,就必須藉助於無線天線對所接收或發送的信號進行增益(放大)。
無線天線有多種類型,不過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室內天線,優點是方便靈活,缺點是增益小,傳輸距離短;一種是室外天線。室外天線的類型比較多,一種是鍋狀的定向天線,一種是棒狀的全向天線。室外天線的優點是傳輸距離遠。比較適合遠距離傳輸。
⑶ wifi的800Mbps是800兆的意思嗎100兆的寬頻連接wifi的網速達多少
路由器WIFI規格里的帶寬,是路由器提供的無線網路的最大帶寬。
比如你的800Mbps,指的是無線區域網內部,最好可以達到800Mbps,也就是你說的800兆的速度。
用的是100Mbps的寬頻,那麼你上網最快還是100Mbps,區域網內最大速度,比如文件傳輸,最大速度則為800Mbps。
⑷ 五種常見的光纖寬頻接入方式 哪種最好
光纖接入方式常見的主要有ADSL接入方式和HOMEPNA接入方式兩種方式。
一、光纖+五類纜接入方式(FTTx+LAN)
以"千兆到小區、百兆到大樓、十兆到用戶"為實現基礎的光纖+五類纜接入方式尤其適合我國國情。它主要適用於用戶相對集中的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和大專院校。FTTX是光纖傳輸到(路邊、小區、大樓-),LAN為區域網。主要對住宅小區、高級寫字樓及大專院校教師和學生宿舍等有寬頻上網需求的用戶進行綜合布線,個人用戶或企業單位就可通過連接到用戶計算機內乙太網卡的5類網線實現高速上網和高速互聯。
1、【最棒的】
從電信運營商局端光纖交換機直接光纖到用戶家,然後通過光網卡直連,基本上全光網路,帶寬可以上到1000M甚至10000M,獨享帶寬,一般不會出現。
2、【次一級】
從電信運營商局端交換機直接光纖到用戶家,然後通過光纖收發器(光電轉換)轉換為雙絞線接入用戶電腦,大部分光網路,帶寬可以上到100M甚至1000M,但是一般100M封頂,個人用戶更低,獨享帶寬。
3、【普通型】
從電信運營商局端交換機直接光纖到用戶樓棟,然後通過樓棟交換機轉換為雙絞線接入用戶電腦,部分光網路,帶寬可以上到100M,但是一般10M封頂(常見的還有2M、4M、8M等),採用PPPOE撥號上網方式,共享帶寬(共享情況取決於樓棟內用戶數量)。又叫做LAN接入方式,光網升級前常採用模式之一,另一種是ADSL。
4、【升級光網路模式1】
從電信運營商局端OTL交換機通過光纖和無源分光器到用戶家,然後通過ONU(也就是俗稱光貓)轉換為雙絞線接入用戶電腦,大部分光網路,帶寬可以上到100M,但是目前一般20M封頂,採用PPPOE撥號上網方式,共享帶寬(共享情況取決於OTL下行光纖的帶寬和之後無源分光器的分光比),也就是目前所謂的純光網。
5、【升級光網路模式2】
從電信運營商局端OTL交換機通過光纖和無源分光器到用戶樓棟,然後通過樓棟ONU交換機轉換為雙絞線接入用戶電腦,部分光網路,帶寬可以上到100M,但是目前一般20M封頂,採用PPPOE撥號上網方式,共享帶寬(共享情況取決於OTL下行光纖的帶寬和之後無源分光器的分光比,以及樓棟內用戶數量)。
二、光纖直接接入方式
是為有獨享光纖高速上網需求的大企事業單位或集團用戶提供的,傳輸帶寬2M-155M不等。
業務特點:可根據用戶群體對不同速率的需求,實現高速上網或企業區域網間的高速互聯。同時由於光纖接入方式的上傳和下傳都有很高的帶寬,尤其適合開展遠程教學、遠程醫療、視頻會議等對外信息發布量較大的網上應用。
適合的用戶群體:居住在已經或便於進行綜合布線的住宅、小區和寫字樓的較集中的用戶;有獨享光纖需求的大企事業單位或集團用戶。
大家可以對號入座,看看自己的接入情況和帶寬。
⑸ 中國電信的無線寬頻覆蓋范圍
尊敬的電信用戶,您好!
依您的描述,買個電信3G無線上網卡,類似U盤的東西,直接插電腦上就可以上網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有其他問題也可登錄電信網上營業廳(http://ah.189.cn/)咨詢哦~。
⑹ 無線寬頻業務介紹怎麼使用
1,wlan接入方式:用戶使用電腦中內置或外置的wlan設備,通過無線寬頻客戶端或認證門戶自動搜索無線寬頻網路,輸入無線寬頻帳號和密碼,認證通過後即可成功連接互聯網。
2,3g接入方式:用戶使用數據卡,通過無線寬頻客戶端自動搜索到無線寬頻(3g)網路,點擊「連接」按鈕,認證通過後即可成功連接互聯網。
3,1x接入方式:用戶使用數據卡,通過無線寬頻客戶端自動搜索到無線寬頻(1x)網路,點擊「連接」按鈕,認證通過後即可成功連接互聯網。
4,客戶端管理方式:為用戶提供無線寬頻客戶端,客戶端具有主流數據卡驅動的安裝/卸載管理、網路搜索及認證存儲、在線自動升級等功能。
(6)哪種網路提供的無線接入寬頻最大擴展閱讀:
無限寬頻業務特點:
1,上網速度快:中國電信無線寬頻業務使用的網路融合了3G/1X/WLAN等多種接入方式,在部分區域上網優勢甚至超過普通有線寬頻理論上,中國電信無線寬頻3G網路最高可提供下行3.1Mbps、上行1.8Mbps的速率,1X 網路最高可提供153. 6Kbps的速率,WLAN在熱點地區最高可達54M高速上網。
2,網路覆蓋廣:中國電信無線寬頻(1X)網路已覆蓋國內31個省市,無線寬頻首期覆蓋了包括所有省會城市在內的100個重點城市。同時,中國電信在遍布全國的重點區域,建設了兩萬多個WLAN熱點,真正做到隨時隨地接入,體驗無處不在的寬頻。
⑺ 無線寬頻以哪種方式接入網路時,理論上網速最快
是Wlan。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222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