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速度確實比無線快的多.
原因如下:
1.工作原理.
無線網路都是基於802.11 協議,這種協議下工作是基於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避免(CSMA/CA)的機制,這種機制是半雙工的.
而有線網路使用的是802.3協議,工作是基於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CSMA/CD)的機制,這種機制是全雙工的.
這個是錯誤的.
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CSMA/CD)這個是基於hub的為避免同一個沖突域內的數據幀對撞的一個沖突檢測機制,而現在市面上常見的交換機,都是基於互動式的交換機,每一個埠都是一個沖突域,自動協商埠速率後,進而進行數據交換,有線網路下全雙工工作的原因就基於埠的速率自動協商協議,與CSMA/CD半毛錢關系都沒有.在現在的交換機下,CSMA/CD是完全不工作的。哪怕CSMA/CD工作,在hub中也是半雙工的工作方式。
半雙工就是,在同一時間內,此條線路只能上行傳輸或者下行傳輸數據,就像單行車道;而全雙工則可以同時進行上行和下行數據的傳輸,就像雙行車道.效率而言,差了將近一倍.不過由於給力的天朝網路,區域網速度遠遠大於外網的速度,對於這個感受還真的是不太明顯.
另市面上所謂的300Mbps無線路由器,實際的工作效率遠不可能達到.(另,廠家所謂的300Mbps的速率測試方法是:拿一台無線設備,在距離路由器1米內,環境無干擾的情況下測試出的峰值.大家聽聽就好了,也別太較真).
2.信號干擾.
現在市面上使用的網線一般都是568B的雙絞線,雙絞線採用了一對互相絕緣的金屬導線互相絞合的方式來抵禦一部分外界電磁波干擾.兩根絕緣的銅導線按一定密度互相絞在一起,可以降低信號干擾的程度,每一根導線在傳輸中輻射的電波會被另一根線上發出的電波抵消.沒有特殊情況下,雙絞線的防干擾能力是非常強的.
在來看無線,
無線路由器wifi信號工作在2.4GHZ下,而同樣工作在2.4Ghz的藍牙,微波爐等設備,都會對無線信號照成干擾.
同時路由器之間信道的干擾,國內使用的2.4Ghz有13個頻段,其中互相不會干擾的只有1.6.11三個,理論上,同一個環境下存在三台路由器,分別工作在這三個頻段下是互相不會干擾的.但是...現在一般小區內,隨意搜索,wifi的網路會不幹擾么.附件一搜,一堆路由,干擾到死
不過信道干擾這個問題現在被雙頻路由器解決的差不多了.現在使用5G頻段的設備基本沒有,換上個雙頻路由,還是很有價值的.
補充:現在常見的路由廠家,出廠的默認信道都是自動搜索的,自動搜索會搜索當前網路環境,最不擁堵的信道.當然,前提是要有不擁堵的信道..
『貳』 無線網卡發送的網路數據幀是不是乙太網格式的網路數據幀
無線網卡發送的網路數據幀時802.11協議幀,802.3是乙太網幀格式,是有線網路的。
『叄』 數據包,數據報文,數據幀之間的關系
一、數據幀(Frame):數據鏈路層,傳遞的單位是frame 幀,就是數據鏈路層的協議數據單元,包括三部分
1、幀頭,裡面有mac地址,通過這個地址可以在底層的交換機這個層面里順著網線找到你的計算機。
2、數據部分,ip數據包,意思是使用ip地址定位的一個數據包。
3、幀尾。其中,幀頭和幀尾包含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比如同步信息、地址信息、差錯控制信息等;數據部分則包含網路層傳下來的數據,比如ip數據包。
二、數據包(Packet):TCP/IP協議通信傳輸中的數據單位,處於網路層,在區域網中,「包」是包含在「幀」里的。packet是整個tcpip通信協議里網路層的傳輸單位,也是最小的單位。
有著目的地的ip地址及其來源的ip地址和其他的校驗信息。它也被稱為頭。來自傳輸層託付給自己待傳送的信息。這個信息會被分成多個ip數據包發送出去。所以網路層傳遞的是ip包,ip包里是待傳輸消息的一部分。
三、數據報(Datagram):現在來到傳輸層了,傳輸層直接接受來自你的消息,小到給朋友發個晚安,大到給別人傳遞個文件,只要提供對方的ip地址(還有埠號),其它的都交給傳輸層幫助實現。
這兩種協議都會在發送前把你的消息拆分成多個ip數據包來傳輸。udp英文就叫 user datagram protocol。所以數據報是啥,就是帶地址的消息。
(3)有線網路和無線網路數據幀擴展閱讀:
1、據報是不能比數據幀大的,數據幀根據不同網路(無線有線)長度會有所區別,數據包(一塊數據)進行為網路層傳輸時會進行判別,如果長過是網路層要進行分片,成為數據報。
2、假設要傳輸一個UDP數據包,乙太網的MTU為1500位元組,一般IP首部為20位元組,UDP首部為8位元組,數據的凈荷(payload)部分預留是1500-20-8=1472位元組。如果數據部分大於1472位元組,就會出現分片現象。
3、IP分片發生在IP層,不僅源端主機會進行分片,中間的路由器也有可能分片,因為不同的網路的MTU是不一樣的,如果傳輸路徑上的某個網路的MTU比源端網路的MTU要小,路由器就可能對IP數據報再次進行分片。而分片數據的重組只會發生在目的端的IP層。
4、TCP:對於TCP數據,在建立連接的三次握手的過程中,連接雙方會相互通告MSS(Maximum Segment Size,最大報文段長度),MSS一般是MTU—IP首部(20)—TCP首部(20),每次發送的TCP數據都不會超過雙方MSS的最小值,所以就保證了IP數據報不會超過MTU,避免了IP分片。
『肆』 路由器無線與有線連接網速有差別嗎
有線速度確實比無線快的多.
原因如下:
1.工作原理.
無線網路都是基於802.11 協議,這種協議下工作是基於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避免(CSMA/CA)的機制,這種機制是半雙工的.
而有線網路使用的是802.3協議,工作是基於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CSMA/CD)的機制,這種機制是全雙工的.
這個是錯誤的.
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CSMA/CD)這個是基於hub的為避免同一個沖突域內的數據幀對撞的一個沖突檢測機制,而現在市面上常見的交換機,都是基於互動式的交換機,每一個埠都是一個沖突域,自動協商埠速率後,進而進行數據交換,有線網路下全雙工工作的原因就基於埠的速率自動協商協議,與CSMA/CD半毛錢關系都沒有.在現在的交換機下,CSMA/CD是完全不工作的。哪怕CSMA/CD工作,在hub中也是半雙工的工作方式。
半雙工就是,在同一時間內,此條線路只能上行傳輸或者下行傳輸數據,就像單行車道;而全雙工則可以同時進行上行和下行數據的傳輸,就像雙行車道.效率而言,差了將近一倍.不過由於給力的天朝網路,區域網速度遠遠大於外網的速度,對於這個感受還真的是不太明顯.
另市面上所謂的300Mbps無線路由器,實際的工作效率遠不可能達到.(另,廠家所謂的300Mbps的速率測試方法是:拿一台無線設備,在距離路由器1米內,環境無干擾的情況下測試出的峰值.大家聽聽就好了,也別太較真).
2.信號干擾.
現在市面上使用的網線一般都是568B的雙絞線,雙絞線採用了一對互相絕緣的金屬導線互相絞合的方式來抵禦一部分外界電磁波干擾.兩根絕緣的銅導線按一定密度互相絞在一起,可以降低信號干擾的程度,每一根導線在傳輸中輻射的電波會被另一根線上發出的電波抵消.沒有特殊情況下,雙絞線的防干擾能力是非常強的.
在來看無線,
無線路由器wifi信號工作在2.4GHZ下,而同樣工作在2.4Ghz的藍牙,微波爐等設備,都會對無線信號照成干擾.
同時路由器之間信道的干擾,國內使用的2.4Ghz有13個頻段,其中互相不會干擾的只有1.6.11三個,理論上,同一個環境下存在三台路由器,分別工作在這三個頻段下是互相不會干擾的.但是...現在一般小區內,隨意搜索,wifi的網路會不幹擾么.附件一搜,一堆路由,干擾到死
不過信道干擾這個問題現在被雙頻路由器解決的差不多了.現在使用5G頻段的設備基本沒有,換上個雙頻路由,還是很有價值的.
補充:現在常見的路由廠家,出廠的默認信道都是自動搜索的,自動搜索會搜索當前網路環境,最不擁堵的信道.當然,前提是要有不擁堵的信道..
『伍』 802.11 無線網路傳輸中,數據幀結構是如何變化的
802.11無線網路傳輸中,網路層的數據包被加上幀頭和幀尾成為度可以被數據鏈路層識別的數據幀(成幀問)。雖然幀頭和幀尾所用的位元組數是固答定不變的,但依被封裝的數據包大小的不同,乙太網的長度也在變化。
CDMA採用MPEG-4壓縮方式,用MPEG-4的CIF格式壓縮圖像,可以達到每秒2幀左右的速率;如果將圖像調整到QCIF格式,則可以達到每秒10幀以上。
但是,對於安全防範系統來說,一般採用低傳輸幀率而保證傳輸的清晰度,因為只有CIF以上的圖像清晰度才可以滿足調查取證的需要。如果希望進一步提高現場圖像的實時傳輸速率,一個簡單的方案是採用多個CDMA網卡捆綁使用的方式,用來提高無線信道的傳輸速率。
(5)有線網路和無線網路數據幀擴展閱讀
無線傳輸優勢:
1、 綜合成本低,性能更穩定。只需一次性投資,無須挖溝埋管,特別適合室外距離較遠及已裝修好的場合;在許多情況下,用戶往往由於受到地理環境和工作內容的限制,例如山地、港口和開闊地等特殊地理環境,對有線網路、有線傳輸的布線工程帶來極大的不便,採用有線的施工周期將很長,甚至根本無法實現。
2、組網靈活,可擴展性好,即插即用。管理人員可以迅速將新的無線監控點加入到現有網路中,不需要為新建傳輸鋪設網路、增加設備,輕而易舉地實現遠程無線監控。
3、 維護費用低。無線監控維護由網路提供商維護,前端設備是即插即用、免維護系統。
4、無線監控系統是監控和無線傳輸技術的結合,它可以將不同地點的現場信息實時通過無線通訊手段傳送到無線監控中心,並且自動形成視頻資料庫便於日後的檢索。
5、 在無線監控系統中,無線監控中心實時得到被監控點的視頻信息,並且該視頻信息是連續、清晰的。在無線監控點,通常使用攝像頭對現場情況進行實時採集,攝像頭通過無線視頻傳輸設備相連,並通過由無線電波將數據信號發送到監控中心。
『陸』 802.11無線區域網數據幀傳輸過程中不會發生沖突
820.11無線區域網數據幀傳輸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沖突,不會發生沖突是錯誤的。
不管是有線網路的hub,sw,route還是無線ap ac都有可能發生數據沖突,只是不同協議,不同時期的產品發生沖突的概率不一樣而已,就跟誤差的道理是一樣,只能盡可能地減小誤差而不能完全消除誤差的存在。
『柒』 有線網路傳輸和無線網路傳輸的特點和區別
區別:有線與無線的區別在於數據傳輸的方式、標准;在沒有干擾的前提下,有線與無線傳輸速度沒有區別。
特點:
1、有線:需要設備之間使用網線連接,這樣限制了設備之間的距離。
2、無線:通過無線協議實現數據傳輸或者網路連接,一般室內50m范圍內可以全方位傳輸數據。不過無線容易被電磁波干擾,而且牆壁對信號削弱也比較大。
一般室內使用,建議直接無線。
其實就算距離遠點也不是問題,因為你可以無線橋接,多個無線路由橋接,可以增大無線網路的覆蓋范圍。無線橋接對於辦公室來說比較實用,不需要你布置太多網線。不過無線最大缺點還是要求設備配置無線網卡。。要不然無法連接。
一般電腦LAN都有,WLAN就需要另外安裝。。
『捌』 簡述wlan網路幀的種類和用途
簡述wlan網路幀的種類和用途
改為簡述乙太網幀的種類和用途 比較好,因為沒有wlan網路幀這個術語
前導碼:7個位元組,用於數據傳輸過程中的雙方發送、接收的速率的同步
幀開始符:1個位元組,表明下一個位元組開始是真實數據(目的MAC地址)
目的MAC地址:6個位元組,指明幀的接受者
源MAC地址:6個位元組,指明幀的發送者
類型/長度:2個位元組,0-1500保留為長度域值,1536-65535保留為類型域值(0x0600-0xffff),通過wireshark抓包看到的,這2個位元組指明幀中數據的協議類型,比如常見的IPv4中ip協議採用0x0800
數據:46~1500個位元組,包含了上層協議傳遞下來的數據,如果加入數據欄位後幀長度不夠64位元組,會在數據欄位「填充至46位元組」以使整個幀達到64位元組(除去前導碼和幀開始符的8個位元組,包含幀尾FCS),即6+6+2+46+4=64
幀校驗序列:4個位元組,對接收網卡(主要是檢測數據欄位)提供判斷是否傳輸錯誤的一種方法,如果發現錯誤,丟棄此幀。目前最為流行的用於FCS的演算法是循環冗餘校驗(cyclic rendancy check –CRC
『玖』 有線網路和無線網路的區別
有線網路和無線網路有以下三方面的區別:
1、通信方面的區別
無線網路通信雙方因為是通過無線進行通信,所以通信之前需要建立連接;而有線網路就直接用線纜連接,不用這個過程了。通信雙方通信方式是半雙工的通信方式;而有線網路可以是全雙工。通信時無線網路在網路層以下出錯的概率非常高,所以幀的重傳概率很大;而有線網路出錯概率非常小。
2、性能方面的區別
有線網路提供卓越的性能。無線網路連接僅提供10Mbps帶寬,相反100Mbps有線網路雖然成本稍高,但很容易獲得。在未來幾年內,無線網路應該足以滿足家庭文件共享、游戲和高速互聯網訪問。
如果多台計算機同時大量訪問網路,使用集線器的有線網路可能會降低性能。使用無線網路交換機而不是集線器來避免這個問題。交換機比集線器貴一點。
3、安全方面的區別
理論上,無線網路不如有線網路安全。這是因為無線通信信號在空中傳播並且可以被攔截。為了證明他們的觀點,一些工程師推廣了戰爭駕駛的做法。Wardriving涉及使用Wi-Fi設備穿越住宅區並掃描無線電波以查找未得到適當保護的網路。
不過,總的來說,無線安全的弱點更多是理論上的,而不是實際的。無線網路通過加密標準保護數據,使無線通信與家庭中的有線通信一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