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無線網路的傳輸方式,要具體,詳細的。每種傳輸的特點及作用。麻煩了~
無線傳輸分為:模擬微波傳輸和數字微波傳輸。
一、模擬微波傳輸
模擬微波傳輸系統原理圖
模擬微波傳輸就是把視頻信號直接調制在微波的信道上(微波發射機,HD-630),通過天線(HD-1300LXB)發射出去,監控中心通過天線接收微波信號,然後再通過微波接收機(Microsat 600AM)解調出原來的視頻信號。如果需要控制雲台鏡頭,就在監控中心加相應的指令控制發射機(HD-2050),監控前端配置相應的指令接收機(HD-2060),這種監控方式圖像非常清晰,沒有延時,沒有壓縮損耗,造價便宜,施工安裝調試簡單,適合一般監控點不是很多,需要中繼也不多的情況下使用。其弱點是:抗干擾能力較差,易受天氣、周圍環境的影響,傳輸距離有限。目前,已逐步被數字微波、COFDM、3G、CDMA等取代。
二、數字微波傳輸
數字微波傳輸系統原理圖
數字微波傳輸就是先把視頻編碼壓縮(HD-6001D),然後通過數字微波(HD-9500)信道調制,再通過天線發射出去,接收端則相反,天線接收信號,微波解擴,視頻解壓縮,最後還原模擬的視頻信號,也可微波解擴後通過電腦安裝相應的解碼軟體,用電腦軟解壓視頻,而且電腦還支持錄像,回放,管理,雲鏡控制,報警控制等功能;現在隨著數字存儲方式的普及,接收下的來的信號可以直接通過NVR存儲顯示或者直接進存儲伺服器,配合磁碟陣列存儲;這種監控方式圖像有720*576、352*288或更高的的解析度選擇,通過解碼的存儲方式,視頻有0.2-0.8秒左右的延時。數字視頻監控價根據實際情況差別很大,但也有一些模擬微波不可比的優點,如監控點比較多,環境比較復雜,需要加中繼的情況多,監控點比較集中它可集中傳輸多路視頻,抗干擾能力比模擬的要好一點,等等優點,適合監控點比較多,需要中繼也多的情況下使用,客觀地講,前期投資較高。
無線圖像傳輸系統從應用層面來說分為兩大類,一是固定點的圖像監控傳輸系統,二是移動視頻圖像傳輸系統。
1.固定點的圖像監控傳輸系統
固定點的無線圖像監控傳輸系統,主要應用在有線閉路監控不便實現的場合,比如港口碼頭的監控系統、河流水利的視頻和數據監控、森林防火監控系統、城市安全監控、建築工地等。下面按頻段由低到高對不同的圖像傳輸技術進行介紹。
1.1--2.4 GHz ISM頻段的多種圖像傳輸技術
2.4 GHz的圖像傳輸設備採用擴頻技術,有跳頻和直擴兩種工作方式。跳頻方式速率較低,吞吐速率在2 Mbit/s左右,抗干擾能力較強,還可採用不同的跳頻序列實現同址復用來增加容量。直擴方式有較高的吞吐速率,但抗干擾性能較差,且多套系統同址使用受限制。
2.4 GHz圖像傳輸可基於IEEE802.11b協議,傳輸速率為11 Mbit/s,去掉傳輸過程中的開銷,實際有效速率為5.5-6 Mbit/s左右。後來制訂的IEEE802.11g標准,速率上限達到54 Mbit/s,在特殊模式下可達108Mbps,該標准互通性高,點對點可傳輸幾路MPEG-4的壓縮圖像。
應用在2.4 GHz頻段的還有藍牙技術、HomeRF技術、MESH、微蜂窩技術等。隨著應用范圍的逐漸擴大,2.4 GHZ這個頻段處於滿負荷工作狀態,其速率問題、安全問題、干擾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
1.2--3.5 GHz頻段的無線接入系統
3.5 GHz的無線接入系統是一種點對多點微波通信技術,採用FDD雙工方式,用16QAM、64QAM調制方式,基於DOCSOS協議。其工作頻段相對較低,電波自由空間損耗小,傳播雨衰性能好,接入速率足夠高,且設備成本相對較低。該系統具有相對良好的覆蓋能力,通常達到5 km~10 km,適合地縣市級單位低價位、較大面積覆蓋的應用場合;還可與WLAN、LMDS互為補充,形成覆蓋面積大小配合、用戶密度稀密配合的多層運行的有機互補模式。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帶寬不足,只有上下行各30 MHz,難以大規模使用。
1.3--5.8 GHz WLAN產品
5.8 GHz的WLAN產品採用OFDM正交頻分復用技術,在此頻段的WLAN產品基於IEEE802.11a協議,傳輸速率可以達到54 Mbit/s,在特殊模式下可達108Mbps。根據WLAN的傳輸協議,在點對點應用的時候,有效速率為20 Mbit/s;點對六點的情況下,每一路圖像的有效傳輸速率為500 kbit/s左右,也就是說總的傳輸數據量為3 Mbit/s左右。對於無線圖像的傳輸而言,基本上解決了「高清晰度數字圖像在無線網路中的傳輸」問題,使得大范圍採用5.8 GHz頻段傳輸數字化圖像成為現實,尤其適用於城市安全監控系統。
ZWD-2422無線高清傳輸器
圖冊無線傳輸設備(10張)
的工作頻率4.9GHz-5.9GHz,當它收到其它RF設備或訊號干擾時能自動調整至適當的頻率,所以一般不在5G左右頻段的2.4G,3G不會干擾到ZWD-2422的無線高清傳輸。
WLAN傳輸監控圖像,目前比較成熟的是採用MPEG-4圖像壓縮技術。這種壓縮技術在500 kbit/s速率時,壓縮後的圖像清晰度可以達到1CIF(352×288像素)~2CIF。在2 Mbit/s的速率情況下,該技術可以傳輸4CIF(702×576像素,DVD清晰度)清晰度的圖像。採用MPEG-4壓縮以後的數字化圖像,經過無線信道傳輸,配合相應的軟體,很容易實現網路化、智能化的數字化城市安全監控系統。
2.4/5.8GHz 基於802.11n的產品,11n產品分為AN和GN分別工作於5.8GHz和2.4GHz,傳輸速率可達150、300、600Mbps,有效傳輸速率分別為60、160、300Mbps.隨著高清攝像機的發展,這種高帶寬的11N模式非常適合高清攝像機的傳輸。高清攝像機和高帶寬無線傳輸設備的配合會逐漸成為無線視頻監控的趨勢。
1.4--26 GHz頻段的寬頻固定無線接入系統
LMDS系統是典型的26 GHz無線接入系統,採用64QAM、16QAM和QPSK三種調制方式。LMDS具有更大的帶寬以及雙向數據傳輸能力,可提供多種寬頻互動式數據以及多媒體業務,解決了傳統本地環路的瓶頸問題,能夠滿足高速寬頻數據、圖像通信以及寬頻internet業務的需求。LMDS系統覆蓋范圍3公里~5公里,適用於城域網。由於世界各國對LMDS的工作頻段規劃不同,所以其兼容性較差、雨衰性能差,成本也較高。
2.移動視頻圖像傳輸系統
除了對固定點的圖像監控的需求外,移動圖像傳輸的需求也相當旺盛。移動視頻圖像傳輸,廣泛用於公安指揮車、交通事故勘探車、消防武警現場指揮車和海關、油田、礦山、水利、電力、金融、海事,以及其它的緊急、應急指揮系統,主要作用是將現場的實時圖像傳輸回指揮中心,使指揮中心的指揮決策人員如身臨其境,提高決策的准確性和及時性,提高工作效率。富士達就移動視頻圖像傳輸採用公網和專用技術兩種情況作相關介紹。
2.1 利用CDMA、GPRS、3G公眾移動網路傳輸圖像
CDMA無線網路的移動傳輸技術具有很多優點:保密性好、抗干擾能力強、抗多徑衰落、系統容量的配置靈活、建網成本低等。CDMA採用MPEG-4壓縮方式,用MPEG-4的CIF格式壓縮圖像,可以達到每秒2幀左右的速率;如果將圖像調整到QCIF格式,則可以達到每秒10幀以上。但是,對於安全防範系統來說,一般採用低傳輸幀率而保證傳輸的清晰度,因為只有CIF以上的圖像清晰度才可以滿足調查取證的需要。如果希望進一步提高現場圖像的實時傳輸速率,一個簡單的方案是採用多個CDMA網卡捆綁使用的方式,用來提高無線信道的傳輸速率。目前市場上有2~3個網卡捆綁方式的路由器,增加網卡的代價是增加設備成本和使用成本。隨著視頻壓縮技術的不斷發展,單個網卡上3~4幀/秒圖像傳輸速率是可以實現的,如果每秒鍾可以傳輸3~4幀CIF格式的圖像,可以滿足一般移動公共交通設施的安全監控的要求。
GPRS是一種基於GSM系統的無線分組交換技術,支持特定的點對點和點對多點服務,以「分組」的形式傳送數據。GPRS峰值速率超過100 kbit/s,網路容量只在所需時分配,這種發送方式稱為統計復用。GPRS最主要的優勢在於永遠在線和按流量計費,不用撥號即可隨時接入互聯網,隨時與網路保持聯系,資源利用率高。
3G技術目前已經取代GPRS和CDMA逐漸,目前可以實現的有效速率達384 kbit/s,在網路部署的城區,可以實時傳輸一路CIF圖像,每秒可達到20幀。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速率提高了很多,也不要認為所有的移動交通設施可以同時將圖像傳輸回監控中心,因為同時概念對於公網圖像傳輸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2.2 用於應急突發事件的專用圖像傳輸技術
對於一些應急指揮中心的圖像傳輸系統,往往要求將突發事件現場的圖像傳輸回指揮中心。例如遇到重大自然災害,水災、火災現場,群眾的大型集會和重要安全保衛任務現場等。這類應急圖像傳輸系統不宜使用公眾網路傳輸,最好採用專業的移動圖像傳輸設備。但目前我國對此尚未專門規劃頻率。可用於移動視頻圖像傳輸的技術有以下幾種。
2.2.1 WiMAX
WiMAX是點對多點的寬頻無線接入技術,WiMAX採取了動態自適應調制、靈活的系統資源參數及多載波調制等一系列新技術,並兼具較高速率傳輸能力(可達70 Mbit/s~100 Mbit/s)及較好的QoS與安全控制。WiMAX802.16e覆蓋范圍可以達到1~3英里,主要定位在移動無線城域網環境。然而802.16e獲得足夠的全球統一頻率存在一定難度,且建設成本和設備價格較高。
2.2.2無線網格(MESH)技術
無線「網格(MESH)」技術,可以實現較近范圍內的高速數據通信。利用2.4 GHz頻段,有效帶寬可以達到6 Mbit/s,這種技術鏈路設計簡單、組網靈活、維護方便。支持MeshController集中方式管理,終端數據無需配置,自動生成解決方案。支持MeshController熱備份鏈路、自動漫遊切換等功能。支持MeshController用戶終端集中管理、多種驗證方式使系統更安全。支持MeshController用戶流量控制功能,可根據用戶類型自由分配流量,支持限速,限流量,限制上網時間等功能。
對於固定無線圖像傳輸可以採用成本較低的WLAN技術產品;對於移動視頻圖像傳輸可以採用公眾移動網路或專用無線圖像傳輸技術。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能再進一步關注無線圖像傳輸問題,以促進該行業的發展。
傳輸方式
視頻基帶傳輸
是最為傳統的電視監控傳輸方式,對0~6MHz視頻基帶信號不作任何處理,通過同軸電纜(非平衡)直接傳輸模擬信號。其優點是:短距離傳輸圖像信號損失小,造價低廉,系統穩定。缺點:傳輸距離短,300米以上高頻分量衰減較大,無法保證圖像質量;一路視頻信號需布一根電纜,傳輸控制信號需另布電纜;其結構為星形結構,布線量大、維護困難、可擴展性差,適合小系統。
光纖傳輸
常見的有模擬光端機和數字光端機,是解決幾十甚至幾百公里電視監控傳輸的最佳解決方式,通過把視頻及控制信號轉換為激光信號在光纖中傳輸。其優點是:傳輸距離遠、衰減小,抗干擾性能好,適合遠距離傳輸。其缺點是:對於幾公里內監控信號傳輸不夠經濟;光熔接及維護需專業技術人員及設備操作處理,維護技術要求高,不易升級擴容。
網路傳輸
是解決城域間遠距離、點位極其分散的監控傳輸方式,採用MPEG2/4、H.264音視頻壓縮格式傳輸監控信號。其優點是:採用網路視頻伺服器作為監控信號上傳設備,只要有Internet網路的地方,安裝上遠程監控軟體就可監看和控制。其缺點是:受網路帶寬和速度的限制,目前的ADSL只能傳輸小畫面、低畫質的圖像;每秒只能傳輸幾到十幾幀圖像,動畫效果十分明顯並有延時,無法做到實時監控。
微波傳輸
是解決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不易布線場所監控傳輸的解決方式之一。採用調頻調制或調幅調制的辦法,將圖像搭載到高頻載波上,轉換為高頻電磁波在空中傳輸。其優點是:綜合成本低,性能更穩定,省去布線及線纜維護費用;可動態實時傳輸廣播級圖像,圖像傳輸清晰度不錯,而且完全實時;組網靈活,可擴展性好,即插即用;維護費用低。其缺點是:由於採用微波傳輸,頻段在1GHz以上,常用的有L波段(1.0~2.0GHz)、S波段(2.0~3.0GHz)、Ku波段(10~12GHz),傳輸環境是開放的空間,如果在大城市使用,無線電波比較復雜,相對容易受外界電磁干擾;微波信號為直線傳輸,中間不能有山體、建築物遮擋;如果有障礙物,需要加中繼加以解決,Ku波段受天氣影響較為嚴重,尤其是雨雪天氣會有比較嚴重的雨衰現象。不過現在也有數字微波視頻傳輸產品,抗干擾能力和可擴展性都提高不少。
雙絞線傳輸
(平衡傳輸):也是視頻基帶傳輸的一種,將75Ω的非平衡模式轉換為平衡模式來傳輸的。是解決監控圖像1Km內傳輸,電磁環境相對復雜、場合比較好的解決方式,將監控圖像信號處理通過平衡對稱方式傳輸。其優點是:布線簡易、成本低廉、抗共模干憂性能強。其缺點是:只能解決1Km以內監控圖像傳輸,而且一根雙絞線只能傳輸一路圖像,不適合應用在大中型監控中;雙絞線質地脆弱抗老化能力差,不適於野外傳輸;雙絞線傳輸高頻分量衰減較大,圖像顏色會受到很大損失。
寬頻共纜傳輸
視頻採用調幅調制、伴音調頻搭載、FSK數據信號調制等技術,將數十路監控圖像、伴音、控制及報警信號集成到「一根」同軸電纜中雙向傳輸。其優點是:充分利用了同軸電纜的資源空間,三十路音視頻及控制信號在同一根電纜中雙向傳輸、實現 「一線通」;施工簡單、維護方便,大量節省材料成本及施工費用;頻分復用技術解決遠距傳輸點位分散,布線困難監控傳輸問題;射頻傳輸方式只衰減載波信號,圖像信號衰減比較小,亮度、色度傳輸同步嵌套,保證圖像質量達到4級左右;採用75Ω同軸非平衡方式傳輸使其具有很強抗干擾能力,電磁環境復雜場合仍能保證圖像質量。其缺點是:採用弱信號傳輸,系統調試技術要求高,必須使用專業儀器,如果幹線線路有一台設備有問題,可能導致整個系統沒圖像,另外寬頻調制端需外加AC220V交流電源供電(但目前大多監控點都具備AC220V交流電源這個條件)。
無線SmartAir傳輸
SmartAir技術是目前通信業界唯一的單天線模式千兆級無線高速傳輸技術。其採用多頻帶OFDM空口技術,TDMA的低延時調度技術,以及低密度奇偶校驗碼LDPC,自適應調制編碼AMC和混合自動重傳HARQ等高級無線通信技術,實現到達1Gbps的傳輸速率
優勢
1、 綜合成本低,性能更穩定。只需一次性投資,無須挖溝埋管,特別適合室外距離較遠及已裝修好的場合;在許多情況下,用戶往往由於受到地理環境和工作內容的限制,例如山地、港口和開闊地等特殊地理環境,對有線網路、有線傳輸的布線工程帶來極大的不便,採用有線的施工周期將很長,甚至根本無法實現。這時,採用無線監控可以擺脫線纜的束縛,有安裝周期短、維護方便、擴容能力強,迅速收回成本的優點。
2、組網靈活,可擴展性好,即插即用。管理人員可以迅速將新的無線監控點加入到現有網路中,不需要為新建傳輸鋪設網路、增加設備,輕而易舉地實現遠程無線監控。
3、 維護費用低。無線監控維護由網路提供商維護,前端設備是即插即用、免維護系統。
4、無線監控系統是監控和無線傳輸技術的結合,它可以將不同地點的現場信息實時通過無線通訊手段傳送到無線監控中心,並且自動形成視頻資料庫便於日後的檢索。
5、 在無線監控系統中,無線監控中心實時得到被監控點的視頻信息,並且該視頻信息是連續、清晰的。在無線監控點,通常使用攝像頭對現場情況進行實時採集,攝像頭通過無線視頻傳輸設備相連,並通過由無線電波將數據信號發送到監控中心。
❷ 干擾無線路由器信號的因素有哪些
無線信號傳輸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
1、家庭的空間都比較擁擠,空間不夠開闊,其中房間中的牆壁是最主要的障礙物;由於無線區域網採用的是無線微波頻段,微波的最大特點就是近乎直線傳播,繞射能力非常弱,因此身處在障礙物後面的無線接收設備接收到的信號會比較的弱,甚至沒有信號;(選擇比較適合擺放路由器的地方)
2、物理的障礙物,不僅阻擋微波無線信號,它還能把電磁的能量給吸收掉,生成弱電流泄流掉,因此,無線信號在家庭環境中,最大的障礙物是內有鋼筋網的樓板,這樣很大程度的衰減了無線信號的接受;(避免穿越高難度的障礙物)
3、IEEE802.11b/g/n標準的工作頻段為2.4GHz,而工業上許多設備也正好工作在這一頻段如:微波爐、藍牙設備、無繩電話、電冰箱、音箱等。如果附近有較強的磁場存在,那麼無線網路肯定會受到影響;(避免與以上設備混合放在一起,勁量遠離)
4、如果在無線環境中存在多台無線設備還有可能存在頻道沖突,無線信號串擾的問題;(選擇適合自己環境的無線頻道)
5、距離無線設備及電纜線路100米內的無線電發射塔、電焊機、電車或高壓電力變壓器等強信號干擾源,也可能會對無線信號或設備產生強干擾;(遠離信號干擾源)
6、信號在室外傳播時,天氣情況對無線信號的影響也很大,如果是在雷雨天或天氣比較陰沉的時候信號衰減比較厲害,而晴天里信號能傳輸的距離會更遠。
如何改善信號傳輸質量問題:
1、為無線AP選擇一個最佳的放置地點。這個放置點的要求如下:a、位置應偏高一些,以便在較高地方向下輻射,減少障礙物的阻攔,盡量減少信號盲區;b、位置點選擇應是使信號盡量少地穿越隔牆(如:玻璃、金屬物體),最好是房間中的無線客戶端能與無線AP之間可視;
2、修改無線頻道,減少無線串擾。注意:設置自己無線信號發射頻道時也要盡量保證離別人無線信號頻道3-5個以上;
3、減少居家電器干擾,保證信號暢通無阻;放置無線AP時盡量遠離上述設備;
4、如果無線AP天線是可拆卸的,可以通過更換天線達到增強無線信號的目的。
❸ 求500米遠距離有障礙無線AP接入方案
影響無線信號傳輸距離的因素則主要有——空間不夠開闊,特別是牆壁和金屬物體是無線傳輸的主要的障礙物;工作頻段同為2.4GHz的微波爐、藍牙設備、無繩電話、電冰箱等也會對無線網路傳輸距離產生影響;多台無線設備間存在同頻道的沖突和無線信號串擾問題;天氣情況對無線信號影響也很大,特別是雷雨天或天氣比較陰沉的時候。很多場合需要無線能在超百米距離進行應用,只要避免了上述因素,無線產品在可直視的室外兩點間傳輸100-300米。當然,這種傳輸肯定不是在全速狀態下獲得的,如無線設備為了保證在信號很弱的情況下也能維持穩定連接,且能處於最優狀態,會自動將速度降為6M、3M、2M、1M等等。雖然這樣的速度與其最佳連接速度有很大差距,但畢竟突破了雙絞線乙太網一百米的限制,很多情況下可確保200米左右的連接距離,其速度滿足一般寬頻共享的需求還是沒問題的。
當然,無線要想獲得更遠的傳輸距離,天線是個很重要的因素。一般家用無線設備只採用了天線增益1-3dBi的配備,如果能將其換為天線增益5-7dBi或更高的產品(需要其天線是可拆卸的),其連接距離自染會增長。這是因為增益表示天線功率放大倍數,數值越大表示信號的放大倍數就越大,也就是說當增益數值越大,信號越強,傳輸質量就越好可傳輸距離就越遠。
除了無線區域網內的連接外,無線還有個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可通過無線橋接(WDS)來獲得兩點間的遠距離連接。
這種功能也被稱為WDS(無線分布式系統),在WDS上可以讓無線AP或路由器之間通過無線進行橋接(中繼),在這同時並不影響其無線AP覆蓋的功能,WDS最多允許在訪問點之間配置四個點對點鏈路。
在無線功率足夠的情況下,只要無線路由器或AP都支持WDS功能,就能實現百米強的連接。在具體設置時注意以下幾點即可:將組建WDS網路的無線路由器或AP所選擇的無線頻段設為相同,如都是1或6或11;將組建WDS網路的無線路由器或AP所設置的SSID設為相同,以實現兩點間的無線通信;安全設置中所設置的密碼和安全機制需相同,即可。
在面積比較大的無線組網環境下,選擇無線WDS解決方案,可以在本區域內做到無線信號覆蓋同時又能橋接遠端支持WDS的同類設備,從而大大提高了整個網路結構的靈活性和便捷性,達到低成本擴展無線網路覆蓋距離的效果。
無線橋接設備可在較遠距離將兩個網路連接起來
目前常見的此類無線橋接設備有很多,比如TP-LINK新推出的TL-WA501G+接入器便是這樣的一款產品。其提供AP、AP Client、Bridge、Multi-bridge、Repeater、AP+Bridge等工作模式,可以方便地搭建集中控制式網路(AP模式);可以用無線方式連接兩個有線區域網(Bridge);可延長無線區域網的傳輸距離(Repeater模式),擴展無線區域網的網路覆蓋范圍。提供可拆卸天線,讓無線傳輸范圍更廣闊。
而對於需求較高的用戶,也可考慮類似Linksys WAP54GPE這類企業級的橋接產品,其電源供應符合802.3af標准,可通過乙太網電纜提供電力。最大可支持8個無線虛擬區域網(VLAN),並也支持基於WDS(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無線分布式系統)的無線橋接。內置有patch-style天線,在頂部還有一個N類型的公頭介面,可安裝大功率外置天線以獲得更遠的連接距離。
實際操作:A樓樓頂上安裝一個遠距AP如騰達TWL5401A和一個16DB定向天線,天線的方向指向B教學樓,這時就實現B樓的無線覆蓋
❹ 兩家想共用一個寬頻,間隔250米,有什麼好方法
最好的方法還是安裝一個無線路由器的信號增強器,可以提高WiFi信號的范圍,以便於相隔250米,也可以更好享受到無線網路。
❺ 無線網橋的抗障礙物能力怎麼樣
無線網橋:顧名思義就是無線網路的橋接,它利用無線傳輸方式實現在兩個或多個網路之間搭起通信的橋梁;無線網橋從通信機制上分為電路型網橋和數據型網橋。
無線電波遇到各種反射物體會產生反射波和折射波,這些反射波與折射波會使原信號產生波形展寬、波形重疊和畸變,這被稱為多徑干擾。
多徑干擾是常規通信難以解決的問題,直擴技術具有很強的抗多徑干擾能力。在無線通信中,抗多徑干擾問題一直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利用擴頻編碼之間的相關特性;在接收端可以用相關技術從多徑信號中提取分離出最強的有用信號,也可以把多個路徑來的同一碼序列的波形相加使之得到加強,從而達到有效的抗多徑干擾。
總之,無線網橋的抗障礙能力很強。
❻ 遠距離有阻擋寬頻如何無線傳輸,需要什麼設備謝謝!
那要看距離有多遠?有什麼樣的障礙物(厚度多少、金屬?)距離遠,有很多金屬物,那麼成本會很高,家用很不劃算!
❼ 無線網橋的抗障礙物能力
不可視的環境不好判斷,誰也不敢保證,除非你買專業的工程非視距的,但是那個價格一般家庭不可能去弄,中間的房屋如果不是很高,可以在自己家房頂架東西高於其他房屋,如果有條件,可以在中間最高的房屋樓頂架一個中繼,這樣是可以實現,一旦連接成功,穩定性還是比較高的
❽ 遠距離、近距離無線數據採集傳輸技術有哪些適用在什麼地方
手機、平板等顯示終端,達到監測的目的。如你所說的車間溫度控制,就是將幾個無線溫度感測器分布在重要的監測地點,當然無線溫度感測器之間也可以相互傳輸,傳輸有網狀網路和星狀網路信立科技無線感測器在行業內是非常有口碑的,其實就是將感測器採集的數據通過無線通信的方式收集並傳輸相當一段距離到達電腦,要問無線感測器原理,然後通過無線管理裝置將無線溫度感測器採集的數據收集並傳輸到終端。相對而言當然比互聯網簡單,但是非常的適用,遠距離傳輸,不需要人員經常去測試
❾ 高分!200分求教搭建一公里點對點無線網路!
連接距離,也可以用來連接兩段區域網段,以實現兩區域網間的通訊協議。而現在日益廣泛使用的無線網路技術中無線網橋是遠距離網路連接中必須用到的產品。
目前,樓宇之間的區域網互聯互通已經成為很多單位面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一個公司可能希望將鄰近的生產、運輸子網和管理中心連接在一起;在大學校園區中,教學樓、學生宿舍中獨立的內部區域網與計算中心聯網後,可以方便學生和教師接入校園網和Internet;總之,大家都希望網路可以實現在兩個或多個鄰近的建築物間的區域網連接,提供高速互連網路接入以及實現移動獲得網路服務等功能。按照傳統的思路,要實現兩棟大樓的互聯,即使是近在咫尺,也需要牽線挖管,採用鋪設線纜或租用線路的方法。
如果遇到周圍環境的條件限制,鋪設線纜的工程可能無法實施;租用DDN線路會面臨著租用費用太高和線路帶寬太低等諸多困難。不過,現在無線技術已經有了解決上面諸多問題的答案。
搭建遠距離無線區域網主要有以下幾種結構:點對點型、點對多點型、橋接中繼型和混合型。各種結構都有不同的適用場合,大家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慎重選擇。
點對點型
該類型常用於固定的要連網的兩個位置之間,是無線連網的常用方式,使用這種連網方式建成的網路,優點是傳輸距離遠,傳輸速率高,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小。這種類型結構一般由一對橋接器和一對天線組成。
點對多點型
該類型常用於有一個中心點,多個遠端點的情況下。其最大優點是組建網路成本低、維護簡單,其次,由於中心使用了全向天線,設備調試相對容易。該種網路的缺點也是因為使用了全向天線,波束的全向擴散使得功率大大衰減,網路傳輸速率低,對於較遠距離的遠端點,網路的可靠性不能得到保證。
此外,由於多個遠端站共用一台設備,網路延遲增加,導致傳輸速率降低,且中心設備損壞後,整個網路就會停止工作。其次,所有的遠端站和中心站使用的頻率相同,在有一個遠端站受到干擾的情況下,其他站都要更換相同的頻率,如果有多個遠端站都受到干擾,頻率更換更加麻煩,且不能互相兼顧。
橋接中繼型
當需要連接的兩個區域網之間有障礙物遮擋而不可視時,可以考慮使用無線中繼的方法繞開障礙物,來完成兩點之間的無線橋接。如圖所示,無線中繼點的位置應選擇在可以同時看到網路A與網路B的位置,中繼無線網橋連接的兩個定向天線分別對准網路A與網路B的定向天線,無線網橋A與無線網橋B的通訊通過中繼無線網橋來完成。
構建中繼網橋可以有兩種方式:
單個橋接器可以通過分路器連接兩個天線。由於雙向通訊共享帶寬的原因,對於對帶寬要求不是很敏感的用戶來說,此方式是非常簡單實用的。對帶寬要求較高的用戶,可採用背靠背兩個處於不同頻段的橋接器工作於無線網橋模式,每個無線網橋分別連接一個天線構成橋接中繼,保證高速無線鏈路通訊。
混合型
這種類型適用於所建網路中有遠距離的點,近距離的點,還有建築物或山脈阻擋的點,在組建這種網路時,綜合使用上述幾種類型的網路方式,對於遠距離的點使用點對點方式,近距離的多個點採用點對多點方式,有阻擋的點採用中繼方式。
如何選購設備
雖然由於無線網路的帶寬和傳輸距離等因素決定了組建的無線網路規模的大小,但組建網路需選用的設備都是相同的,只是規模越大的網路所需設備的價格和參數越高而已。下面筆者就通過一個相距200米的點對點型無線網路的組建過程來說明如何選購設備。
在實施室外無線橋接方案時,我們通常需要以下幾種設備:
1.無線網橋
無線網橋是整個實現方案中的最核心的部分。這是無線網路信號的發送和接收設備;在選擇無線網橋設備時,不僅要對產品的特點要有所了解,而且要針對特定的安裝要求進行挑選。例如點對點型無線網橋設備可用來連接分別位於不同建築物中兩個固定的網路。它們一般由一對橋接器和一對天線組成。兩個天線必須相對定向放置,室外的天線與室內的橋接器之間用電纜相連,而橋接器與網路之間則是物理連接。另一種單點對多點型(PTMP)無線網橋設備, 能夠把多個外圍建築物的網路連成一體,但結構更為復雜,需要使用全方位天線。現在很多商家提供的產品中有許多網橋設備能夠兼具上述兩種橋接功能。
2.無線室外定向天線
無線室外定向天線也是整個實現方案最重要的部分。能否實現更遠距離的信號穩定傳送,依賴於天線的質量。天線有兩個參數非常關鍵:增益和方向性。增益表示天線功率放大倍數,數值越大表示信號的放大倍數就越大,也就是說當增益數值越大,信號越強,傳輸質量就越好。方向性指的是天線輻射和接收是否有指向,即天線在是否對某個角度過來的信號特別靈敏和輻射能量是否集中在某個角度上。
根據天線水平面方向性的不同,可以分為全向天線和定向天線(天線在垂直方向一定具有方向性),全向天線的最大增益一般無法做得很大,但是在安裝的時候不需要考慮兩端天線安裝角的問題,安裝起來比較方便,適合於距離要求不高的環境;而定向天線可以將增益做得很高,一般的方向性越尖銳的天線增益就越高,信號的傳輸距離就越遠,但是方向性過於尖銳的天線在安裝和調整的難度就越大,兩邊的天線必須對准才能保證信號的傳輸;適合於距離要求比較高的環境。
3.室外天線避雷器/浪涌保護器
室外天線通常安裝在建築物的頂部,容易感應雷擊,如果沒有保護措施而在雷雨天氣很容易燒毀設備,並帶來危險。天線避雷器/浪涌保護器串聯在無線設備和室外天線之間,可以防止雷擊對設備和人員帶來的損害。對於這類設備需要注意的是兩個參數:通流容量和插入損耗,通流容量指的是在避雷器可以瀉放的最大雷擊電流,該值越大越好。插入損耗指的是在避雷器對信號的衰減,該數值越小越好。另外避雷器必須正確有效地接地,否則沒有任何防雷效果。
4.室外天線饋線
室外天線饋線(簡稱天饋線)是連接室內網橋和室外天線的信號線,如果網橋和室外天線距離太遠則需要增加天饋線。但是這樣會帶來信號的衰減,為了將這種衰減盡量減少,需要盡量縮短網橋和天線的距離,並且選擇損耗較少的天饋線。例如XINGNET的NE-5006的饋線損耗可以做每5米衰減1dbi,比普通的饋線(每3米1dbi)質量要好得多。
5.SMA-N 無線接頭轉換線
將SMA端子轉換成N端子,主要用於無線AP&BR與室外天線的連接。
6.饋線轉換頭
用於饋線和天線之間的連接,是一個N端子公、母端子的轉換接頭。
註:通常他們的連接順序是:無線室外定向天線——〉饋線轉換頭——〉室外天線饋線——〉室外天線避雷器/浪涌保護器——〉SMA-N 無線接頭轉換線——〉無線網橋
以上的一些經驗,僅是筆者自己室外無線橋接解決方案設備采購的經驗。當然如果大家需要實現大型的無線網橋連接還需要委託有實施無線網路工程經驗的公司來設計施工。
總結
雖然無線網路是解決目前遠距離聯網的好辦法,但在架設無線網路之前,我們大家還需要根據實際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進行科學的規劃。
尤其需要大家注意以下事項:
1.將要連接的建築物必須要能保持空闊,高大的樹木和建築物等障礙物都會直接影響無線電波的傳輸。
2.在減少帶寬的情況下,可以增加建築物之間的傳輸距離,進行遠距離傳輸。目前,無線傳輸的距離在無障礙的情況下最長可以達到80公里,但是在應用中,實際距離可能會遠小於80公里,因此在多山地區,或者有障礙物的時候,距離不宜過長,實在需要的話,可以在中間設立中繼中轉站,繞過障礙。
3.無線區域網近距離傳輸時,為了獲得最大的帶寬,可以將無線網橋連接到支持冗餘通道的路由器上,這樣就可將三個無線網橋集成在一起,並且天線高度基本沒有受到影響
❿ 500米的距離,無線路由如何實現連接,中間有障礙物(樹林、電線、建築物)。
很難,就算是能連上,也是連了短,斷了連的,基本上開個小網頁大概需要1-2分鍾信號丟失率達到50%,如果是下雨天,或天氣不好,那你這一天就光忙乎聯網去吧 ,如果考慮接網線,那麼我告訴你,網線長度300米有效 , 希望被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