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載波頻率越高,帶寬越高
並不是說頻率高傳輸速度就快,數字的傳輸率是跟信道的帶寬有關的。例如對於2ASK來說,y=a*m(t)cos(wc*t),對於在一個周期內,由於wc的增大,周期變小,所以比特速率Rb增大,而我們通常所說的帶寬,也經常是指信道的傳輸速率,也就是說,當載波頻率wc增大時,比特速率增大,所以帶寬增大。
B. 無線電波,為什麼頻率越高,傳輸距離越短
高頻段頻率資源豐富,系統容量大,但是頻率越高,傳播損耗越大,覆蓋距離越近,繞射能力越弱。另外,頻率越高,技術難度也越大,系統的成本相應提高。
頻率越低,傳播損耗越小,覆蓋距離越遠,繞射能力也越強。但是低頻段的頻率資源緊張,系統容量有限,因此低頻段的無線電波主要應用於廣播、電視、尋呼等系統。
(2)無線網路中載波頻率越高傳輸速度擴展閱讀
不同波長(或頻率)的無線電波,傳播特性往往不同,應用於通信的范圍也不相同。
長波傳播:距離300km以內主要是靠地波,遠距離(2000km)傳播主要靠天波。用長波通信時,在接收點的場強穩定,但由於表面波衰減慢,對其它收信台干擾大。
中波傳播:白天天波衰減大,被電離層吸收,主要靠地波傳播,夜晚天波參加傳播,傳播距離較地波遠,它主要用於船舶與導航通信,波長為2000—200m的中波主要用於廣播。
短波傳播:有地波也有天波。但由於短波的頻率較高,地面吸收強烈,地表面波衰減很快,短波的地波傳播只有幾十公里。天波在電離層中的損耗減少,常利用天波進行遠距離通信和廣播。但由於電離層不穩定,通信質量不佳,短波主要用於電話電報通信,廣播及業余電台。
超短波傳播:由於超短波頻率很高,而地波的衰減很大,電波穿入電離層很深乃至穿出電離層,使電波不能反射回來,所以不能利用地表面波和天波的傳播方式,主要用空間波傳播。超短波主要用於調頻廣播、電視,雷達、導航傳真、中繼、移動通信等。
C. 為什麼頻率越高帶寬越大
射頻工作頻率越高,可以使用的相對帶寬越大。
相對帶寬就是載波頻率的百分之5左右,這是無線通信使用的經驗公式。基帶帶寬除以載波頻率也叫調制率。
或者這樣理解載頻頻率,決定了單位時刻內傳輸的波形個數,比如1HZ的載頻每秒傳輸一個波形,10hz 每秒傳輸10個周期波形,所以射頻的頻率高,一個時間段內傳輸的波形周期越多。
基帶信息靠載入到載波波形傳輸,本來 1比特用1個波形周期傳輸,現在有十個波形周期,那麼就可以傳輸10個比特,比特速率變大,那麼帶寬也變大。
(3)無線網路中載波頻率越高傳輸速度擴展閱讀:
數字信號系統中,帶寬用來標識通訊線路所能傳送數據的能力,即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網路中某一點的最高數據率,常用的單位為bps(又稱為比特率,每秒多少比特)。在日常生活中中描述帶寬時常常把bps省略掉,例如:帶寬為4M,完整的稱謂應為4Mbps。
如果開通10M帶寬,可以達到最高1.25M的速度,一般來說,一台計算機觀看電影,玩游戲等,4M帶寬足夠。但是如果你需要經常下載大文件,建議還是使用更高帶寬。
D. 在無線通信中,數據傳輸速率與載波頻率關系是怎樣的
有一個簡單的理解辦法,就是你的數據傳輸速率會受限制於你的載波頻率,載波頻率高,在空間中傳播攜帶的信息量就大,所以你的數據傳輸率也會越高
E. 在信號的傳輸中,是不是載波頻率越高,其傳輸速度就越高
全原創,非轉帖,寫了半天啊~~~~
其實乙太網並不都是基帶傳輸的,還有頻帶傳輸的規范,比如100Broad-F標准,只不過很少見。
不同於無線傳輸,受到天線尺寸和空間傳輸特性限制而必須要把信號調制到頻帶上面去,銅纜的基帶傳輸性能比較好,所以用基帶傳輸能夠更好地利用帶寬,而且硬體實現成本也遠遠低於頻帶傳輸。
扯遠了,我們常用的10Base-T、100Base-TX中的Base就代表了「基帶」,您提到的網上的資料太老了,最好的反例就是光通信!同是基帶信號,卻可以達到10Gbps甚至40Gbps的速率,當然了,銅纜無法達到如此高的速率,但是通過優化,1000Mbps是可以勉強達到的(為什麼說勉強,看看1000Base-TX對於線纜的嚴苛要求和傳輸距離上限就知道了),因此證明,沒誰規定過,基帶信號的頻帶很窄!
銅纜(雙絞線)之所以帶寬小於光纖,是因為下面這一對矛盾:
1、銅纜的直徑越大截止頻率越低,所以信號頻率越高,要求的線纜直徑就越小;
2、銅纜有趨膚效應,就是高頻下,信號會趨向於在銅芯接近外表面的部分傳輸,所以為了減小衰耗,必須加大線纜直徑。
所以銅纜的極限速率很難有大的提高。
後面一個問題,1000Base-TX和1000Base-FX的理論速率是一樣的,但是實際使用中,就說不好了,比如受線纜質量、電磁干擾、光線質量的影響,有可能使信號劣化,產生誤碼,對於數據傳輸,誤碼就會產生重傳,勢必降低實際的傳輸速率。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呵呵
F. 無線網是不是頻率越高越好
首先,你這個無線網指的是什麼。如果是無線路由器這樣的。
目前有兩個標准傳輸頻率2.4Ghz
和5Ghz
。
頻率越高,傳輸帶寬越高。但是同樣也有缺點,頻率越高,信號衰減越厲害,你可以理解為穿牆信號越低。
G. 載波頻率與信道帶寬和傳輸速率的關系,詳解
傳送速率與信道帶寬成正比,載波頻率越高,能容納的信號帶寬越大。
H. 為什麼載波頻率越高,帶寬越高
1.頻率高是因為通信需求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低頻頻譜資源不夠,容量太小,同時終端設備像手機越來越小,這就要求天線尺寸必須要小,等價於調制信號波長短,頻率高,像大規模MIMO技術,如果不用毫米波,手機變成電腦那麼大不是沒有可能。
2.帶寬寬是為什麼,因為載波頻率高了,數字通信相應的采樣率必須提高,不然就會引起載波頻域混疊,同時,用戶速率上升,那麼為了減少ISI,相應的奈奎斯特帶寬也增加。還有一系列復用技術,尤其是現在的OFDMA,如果你頻帶斷斷續續,頻譜效率低,現在最貴的就是頻譜了,尤其是高頻,信道質量差,信號發射也難,要不是有需要,鬼才懶得去開發那麼多
I. 無線電波是不是頻率越高,單位時間內傳輸的信息就越快頻率和傳輸速度之間有沒有必然的聯系
頻率高帶寬就寬,帶寬變寬速率就快,速率快,傳送的信息量就大.
你還想知道什麼?
18修改
樓主的說法也是有道理的
無線電波頻率高,單位時間內波形變化的快,那他所攜帶的信息就要高於頻率低,單位時間內變化慢的波.
還有,頻率高,允許的頻偏就可以相應變大
射中心頻率為f0,頻偏為f,則帶寬等於f0±f
所以f變大帶寬就大,單位時間內傳遞的信息量就大.
J. 無線電波,為什麼頻率越高,傳輸距離越短
頻率越高波長越短,饒射(衍射效果)能力越弱,但穿透能力(不變方向)越強,信號穿透會損失很大能量,所以傳輸距離就可能越近,頻率越高在傳播過程的損耗越大。
但高頻信號本身攜帶的能量很高,具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比如當無線電波頻率很高時,它會穿透電離層,不會再電離層形成反射
有障礙物的情況下,頻率越高損耗就會越大。
(10)無線網路中載波頻率越高傳輸速度擴展閱讀
無線電波傳播
1、無線電波的傳播方式
對於自由空間,在自由空間中由於沒有阻擋,電波傳播只有直射,不存在其他現象。
而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傳播環境,由於地面存在各種各樣的物體,使得電波的傳播有直射、反射、繞射(衍射)等。
另外對於室內或列車內的用戶,還有一部分信號來源於無線電波對建築的穿透。
這些都造成無線電波傳播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增大了對電波傳播研究的難度。
2、直射
直射在視距內可以看做無線電波在自由空間中傳播。直射波傳播損耗公式同自由空間中的路徑損耗公式:PL=32.44+20lgf+20lgd,其中,PL為自由空間的路損,單位是dB。
F為載波的頻率,單位是MHz。d為發射源與接收點的距離,單位是km。反射、折射與穿透
3、反射、折射與穿透
在電磁波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當這個障礙物的尺寸遠大於電磁波的波長時,電磁波在不同介質的交界處會發生發射和折射。
另外障礙物的介質屬性也會對反射產生影響,對於良導體,反射不會帶來衰減,對於絕緣體,他只反射入射能量的一部分,剩下的被折射入新的介質繼續傳播。
而對於非理想介質,電磁波貫穿介質,即穿透時,介質會吸收電磁波的能量,產生貫穿衰落。
穿透損耗大小不僅與電磁波頻率有關,而且與穿透物體的材料、尺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