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車載移動wifi
車載wifi屬於可移動wifi,是面向公交、客車、私家車、游輪等公共交通工具推出的特種上網設備,goloWi-Fi終端通過無線接入互聯網獲取信息、娛樂或移動辦公的業務模式。
而移動wifi是指應用無線通信技術將計算機設備互聯起來,構成可以互相通信和實現資源共享的網路體系。中國移動WIFI業務是中國移動面向商務人士與集團客戶推出的基於WIFI終端通過無線區域網寬頻無線接入互聯網/企業網獲取信息、娛樂或移動辦公的業務。
B. 車聯網有什麼用,有什麼功能
車聯網用途:車聯網能夠為車與車之間的間距提供保障,降低車輛發生碰撞事故的幾率;車聯網可以幫助車主實時導航,並通過與其它車輛和網路系統的通信,提高交通運行的效率。
功能:車輛上的車載設備通過無線通信技術,對信息網路平台中的所有車輛動態信息進行有效利用,在車輛運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務。藉助無線通信網路與現代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實現交通的智能化管理,以及交通信息服務的智能決策和車輛的智能化控制。
發展歷程
車聯網在國外起步較早。在20世紀60年代,日本就開始研究車間通信。2000年左右,歐洲和美國也相繼啟動多個車聯網項目,旨在推動車間網聯系統的發展。2007年,歐洲6家汽車製造商(包括BMW等)成立了Car2Car通信聯盟,積極推動建立開放的歐洲通信系統標准。
實現不同廠家汽車之間的相互溝通。2009年,日本的VICS車機裝載率已達到90%。而在2010年,美國交通部發布了《智能交通戰略研究計劃》,內容包括美國車輛網路技術發展的詳細規劃和部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車聯網
C. 物聯網無線通信技術在智能網聯汽車中應用
車聯網是5G創新物聯網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未來的交通系統的發展方向。應用車聯網的道路會對車輛和道路全程監測,道路更加通暢,出行更加安全快捷。目前,車聯網在我國還沒有完全投入使用,有很多技術需要提高和進一步發展完善。車聯網系統可以混合多種無線通信技術,如蜂窩網路可以提供及時的互聯網接入;短距離通信如DSRC,WiFi能夠提供車輛實時變化的數據;GPS技術可以對車輛精準定位。
D. 現有無線車載網路的哪些技術也可以用於未來無人駕駛汽車
你好。現在的5g時代來臨可以時刻定位找到自己的位置,控制好自己與其他車的距離,實現無線傳輸導航控制。
E. 什麼是車載網路有什麼作用
車載網路是為了在提高性能與控制線束數量之間尋求一種有效的解決途徑,在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了一種基於數據網路的車內信息交互方式
車載網路的分類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基於傳統的SAE匯流排分類,另一種是新型專用匯流排。
傳統的SAE匯流排分類:A類面向感測器/執行器控制的低速網路,數據傳輸位速率通常只有1Kbps-10Kbps,主要應用於電動門窗、座椅調節、燈光照明等控制;B類面向獨立模塊間數據共享的中速網路,位速率一般為10Kbps-100Kbps,主要應用於電子車輛信息中心、故障診斷、儀表顯示、安全氣囊等系統,以減少冗餘的感測器和其他電子部件;C類面向高速、實時閉環控制的多路傳輸網,最高位速率可達1Mbps,主要用於懸架控制、牽引控制、先進發動機控制、ABS等系統,以簡化分布式控制和進一步減少車身線束
F. 各種無線通信技術在車聯網中有什麼用
互聯網+商場=天貓
互聯網+旅行社=攜程
互聯網+計程車=滴滴
互聯網+餐廳=美團
那麼,
互聯網+ 汽車 =?
未來的世界必定是萬物互聯的世界。 汽車 行業的未來,在於將車輛與存儲在雲中的幾乎所有物體連接起來。也就是這題的答案:車聯網!
車聯網即 汽車 移動物聯網,是指利用車載電子感測裝臵,通過移動通訊技術、 汽車 導航系統、智能終端設備與信息網路平台,使車與路、車與車、車與人、車與城市之間實時聯網,實現信息互聯互通,從而對車、人、物、路、位臵等進行有效的智能監控、調度、管理的網路系統。
車輛具有高移動性,網路信號具有動態性,自動駕駛 汽車 在行駛過程中需頻繁的信息交互。為車與路、與車、與人、與城市建立一個低延遲、抗干擾能力強的無線通信環境就顯得十分必要。通信技術是車聯網的關鍵核心技術,決定了車聯網信息傳輸的實時性和有效性。在這邊文章里,我主要就 汽車 發展過程中無線短距離技術進行探討。
一、無線技術在 汽車 製造業中的發展
伊始,應用在 汽車 行業的無線技術是紅外通訊技術(IR)。紅外通訊技術是無線通訊技術的一種,該技術不需要實體連線,簡單易用且實現成本較低。紅外通訊技術有著傳輸距離短、傳輸速率不高等不足,在 汽車 行業的使能有限,僅僅應用在無線鎖定方面。
後來,業界採用了安全加密的射頻技術(RFID),RFID射頻識別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並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可工作於各種惡劣環境。該技術使 汽車 行業實現了自動車庫門與 汽車 的門鎖打開或關閉。
然後又採用了藍牙技術——一種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藍牙技術使得現代一些便攜的移動通信設備,能夠實現無線上網際網路,增加了用戶的便利性和舒適性。用戶可以通過無線方式打開或關閉電器,如加熱器和空調。後來,它成了信息 娛樂 系統的一個關鍵功能。藍牙連接可以傳輸高質量的音頻,乘客可以將手機等攜帶型設備連接到 汽車 上,從而收聽他們喜歡的音樂。但藍牙功能並不能通過連接的應用程序向用戶提供關於車輛運行的外在及內在環境信息。
而後就是Wi-Fi,Wi-Fi是一種能夠將個人電腦、手持設備(如Pad、手機)等終端以無線方式互相連接的技術。Wi-Fi為屏幕投影技術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數據管道,使駕駛員可實現從智能手機到他們自己的 汽車 的無縫連接。
智能交通概念
二、無線技術在車聯網中的應用
National Instrument公司的 汽車 營銷負責人Jeff Phillips表示,「車載通信(V2X)需要一個框架來滿足連接協議和感測器控制演算法相關的快速擴展的合規性和認證要求。」V2X通信涵蓋車輛對車輛(V2V)、車輛對基礎設施(V2I)兩種通信方式。
1. V2V通信
行駛的車輛可通過V2V通信向他駕駛員發出自己的意圖並警示他們前面有危險。從而有關道路狀況的更多信息可以用於管理和控制交通。
例如,如果一輛 汽車 突然因躲避障礙物而拋錨,它可以向附近的車輛發送無線信息,告知它們情況。然後,這些車輛可以減速或相應地改變車道。V2V為車輛駕駛提供了更高的安全等級。它是IEEE802.11 Wi-Fi協議的重新設計一種形式,具有更低的延遲性和更高的安全性。
車載環境中的無線接入(WAVE)IEEE802.11p工作頻率接近5.9GHz,並支持高達27 Mbps的數據速率。為了擴大通信范圍,過往車輛接收到的訊息可以V2V通訊在WAVE上傳送。使用藍牙的路邊信標可以傳遞關於本地特色的信息。對於使用該車內置的Wi-Fi在互聯網上尋找此類信息的人來說,十分便捷。
2. V2I通信
V2I通訊向路邊管制員提供有關車輛狀況的最新資料。交通信號燈向車輛發送信息,告訴它們何時可能改變狀態,通過交叉口的車輛又將信息傳遞給接近路口的車輛。整體來說,減少了剎車的磨損, 節省了燃料。
在未來,無線信號可以顯著改善自動駕駛車輛的流量。交通信號燈可以監控路口的安全狀況,並調節交通。
V2I可以和許多安全應用程序、數字標志板、傳輸位置信息和蜂窩遠程通信進行通信,以共享有關交通狀況的信息以減少擁堵。
車聯網項目可以將藍牙、Wi-Fi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等其他無線技術與先進的3G/4G LTE技術結合起來。可提供提供媒體流、停車輔助、3D導航,以及語音識別、面部識別等功能。
比如說高通(Qualcomm)的SnAPGROAND 602A處理器和數據機提供優秀的無線解決方案。處理器在支持鮮今技術的同時,也可應用未來的無線網路。高通Halo WEVC是一個能源充電的解決方案。高通9150 C-V2X晶元組是一種基於3 GPP規范發布的蜂窩V2X解決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將車輛停在一個指定的地面充電墊進行充電。
再比如SnAPGROAND和Atlas 7處理器提供基於衛星的地理位置映射信息,並支持BREW開發系統、GPS、GLONASS和Galileo。
聯網 汽車 概念
三、基於數字數據的高效道路導航
用於 汽車 的無線技術包括藍牙、GPS、Wi-Fi、RFID等。無線通信使得駕駛員可以精確定位並以低延遲傳輸信息以進行有效導航。
現代導航技術使用戶能夠使用GPS/GLONASS系統輕松導航。這些系統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來告知司機路線,且可提醒司機前方道路的危險狀況,發生事故時可啟動緊急情況警報。如此便加快了救援行動,保持了道路通暢。
盜竊警報是車聯網的附加安全選項。車載通信提供了停車場的安全認證和信息。
物聯網結合智能感測器技術,可提供有效的庫存管理,以及連接車輛的服務和維修計劃。為特定應用程序設計的感測器檢測備用設備的狀態,並向服務提供商發送警報,然後服務提供商可以安排維修工作。
汽車 導航系統
今天的無線技術是安全、可靠、高效和方便的。我們可以使用Wi-Fi、藍牙等通信將智能手機和其他智能設備與 汽車 進行連接。將移動設備與信息 娛樂 系統配對,信息 娛樂 系統響應語音命令,用戶在開車時就可以解放雙手來接聽電話。
汽車 進入網路,車聯網誕生。物聯網和新的通信網路為智能駕駛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在不久的未來,車輛將與其周圍的幾乎每一件實物於雲中連接起來。
G. 淺談汽車車載網路的技術應用論文
隨著電控系統的日益復雜,車載網路是現代汽車電子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汽車車載網路的應用論文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汽車車載網路的應用論文篇1:《淺談汽車車載網路的應用》
一、引言
隨著汽車工業日新月異的發展,現代汽車上使用了大量的電子控制裝置,許多中高檔轎車上採用了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電控單元,而每一個電控單元都需要與相關的多個感測器和執行器發生通訊,並且各控制單元間也需要進行信息交換,如果每項信息都通過各自獨立的數據線進行傳輸,這樣會導致電控單元針腳數增加,整個電控系統的線束和插接件也會增加,故障率也會增加等諸多問題。
為了簡化線路,提高各電控單元之間的通信速度,降低故障頻率,一種新型的數據網路CAN數據匯流排應運而生。CAN匯流排具有實時性強、傳輸距離較遠、抗電磁干擾能力強;在自動化電子領域的汽車發動機控制部件、感測器、抗滑系統等應用中,CAN的位速率可高達1Mbps。同時,它可以廉價地用於交通運載工具電氣系統中。
二、CAN匯流排簡介
CAN,全稱為“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區域網,是由ISO定義的串列通訊匯流排,主要用來實現車載各電控單元之間的信息交換,形成車載網路系統, CAN數據匯流排又稱為CAN—BUS匯流排。它具有信息共享,減少了導線數量,大大減輕配線束的重量,控制單元和控制單元插腳最小化,提高可靠性和可維修性等優點。
CAN被設計作為汽車環境中的微控制器通信,在車載各電子控制裝置ECU之間交換信息,形成汽車電子控制網路。其工作採用單片機作為直接控制單元,用於對感測器和執行部件的直接控制。每個單片機都是控制網路上的一個節點,一輛汽車不管有多少塊電控單元,不管信息容量有多大,每塊電控單元都只需引出兩條導線共同接在節點上,這兩條導線就稱作數據匯流排(Bus)。CAN數據匯流排中數據傳遞就像一個電話會議,一個電話用戶就相當於控制單元,它將數據“講入”網路中,其他用戶通過網路“接聽”數據,對這組數據感興趣的用戶就會利用數據,不感興趣的用戶可以忽略該數據。
一個由CAN匯流排構成的單一網路中,理論上可以掛接無數個節點,但實際應用中,所掛接的節點數目會受到網路硬體的電氣特性或延遲時間的限制。使用計算機網路進行通信的前提是,各電控單元必須使用和解讀相同的“電子語言”,這種語言稱“協議”。汽車電腦網路常見的傳輸協議有多種,為了並實現與眾多的控制與測試儀器之間的數據交換,就必須制定標準的通信協議。隨著CAN在各種領域的應用和推廣,1991年9月Philips Semiconctors制定並發布了CAN技術規范(Version 2.0)。該技術包括A和B兩部分。2.0A給出了CAN報文標准格式,而2.0B給出了標準的和擴展的兩種格式。1993年11月ISO頒布了道路交通運輸工具—數據信息交換—高速通信區域網國際標准ISO 11898,為控制區域網的標准化和規范化鋪平了道路。美國的汽車工程學會SAE 2000年提出的J 1939,成為貨車和客車中控制器區域網的通用標准。
三、CAN-BUS數據匯流排的組成與結構
CAN-BUS系統主要包括以下部件:CAN控制器、CAN收發器、CAN-BUS數據傳輸線和CAN-BUS終端電阻。:
1.CAN控制器,CAN收發器
CAN-BUS上的每個控制單元中均設有一個CAN控制器和一個CAN收發器。CAN控制器主要用來接收微處理器傳來的信息,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並傳給CAN收發器,同時CAN控制器也接收來自CAN收發器傳來的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並傳給控制單元的微處理器。
CAN收發器用來接收CAN控制器送來的數據,並將其發送到CAN數據傳輸匯流排上,同時CAN收發器也接收CAN數據匯流排上的數據,並將其傳給CAN控制器。
2.數據匯流排終端電阻
CAN-BUS數據匯流排兩端通過終端電阻連接,終端電阻可以防止數據在到達線路終端後象回聲一樣返回,並因此而干擾原始數據,從而保證了數據的正確傳送,終端電阻裝在控制單元內。
3.數據傳輸匯流排
數據傳輸匯流排大部分車型用的是兩條雙向數據線,分為高位﹝CAN-H﹞和低位﹝CAN-L﹞數據線。為了防止外界電磁波干擾和向外輻射,兩條數據線纏繞在一起,要求至少每2.5cm就要扭絞一次,兩條線上的電位是相反的,電壓的和總等於常值。
四、車載網路的應用分類
車載網路按照應用加以劃分,大致可以分為4個系統:車身系統、動力傳動系統、安全系統、信息系統。
1.動力傳動系統
在動力傳動系統內,動力傳動系統模塊的位置比較集中,可固定在一處,利用網路將發動機艙內設置的模塊連接起來。在將汽車的主要因素—跑、停止與拐彎這些功能用網路連接起來時,就需要高速網路。
動力CAN數據匯流排一般連接3塊電腦,它們是發動機、ABS/EDL及自動變速器電腦(動力CAN數據匯流排實際可以連接安全氣囊、四輪驅動與組合儀表等電腦)。匯流排可以同時傳遞10組數據,發動機電腦5組、ABS/EDL電腦3組和自動變速器電腦2組。數據匯流排以500Kbit/s速率傳遞數據,每一數據組傳遞大約需要0.25ms,每一電控單元7~20ms發送一次數據。優先權順序為ABS/EDL電控單元→發動機電控單元→自動變速器電控單元。
在動力傳動系統中,數據傳遞應盡可能快速,以便及時利用數據,所以需要一個高性能的發送器,高速發送器會加快點火系統間的數據傳遞,這樣使接收到的數據立即應用到下一個點火脈沖中去。CAN數據匯流排連接點通常置於控制單元外部的線束中,在特殊情況下,連接點也可能設在發動機電控單元內部。
2.車身系統
與動力傳動系統相比,汽車上的各處都配置有車身系統的部件。因此,線束變長,容易受到干擾的影響。為了防干擾應盡量降低通信速度。在車身系統中,因為人機介面的模塊、節點的數量增加,通信速度控制將不是問題,但成本相對增加,對此,人們正在摸索更廉價的解決方案,目前常常採用直連匯流排及輔助匯流排。
舒適CAN數據匯流排連接一般連接七個控制單元,包括中央控制單元、車前車後各一個受控單元及四個車門的控制單元。舒適CAN數據傳遞有七大功能:中控門鎖、電動窗、照明開關、空調、組合儀表、後視境加熱及自診斷功能。控制單元的各條傳輸線以星狀形式匯聚一點。這樣做的好處是:如果一個控制單元發生故障,其他控制單元仍可發送各自的數據。該系統使經過車門的導線數量減少,線路變得簡單。如果線路中某處出現對地短路,對正極短路或線路間短路,CAN系統會立即轉為應急模式運行或轉為單線模式運行。
數據匯流排以62.5Kbit/s速率傳遞數據,每一組數據傳遞大約需要1ms,每個電控單元20ms發送一次數據。優先權順序為:中央控制單元→駕駛員側車門控制單元→前排乘客側車門控制單元→左後車門控制單元→右後車門控制單元。由於舒適系統中的數據可以用較低的速率傳遞,所以發送器性能比動力傳動系統發送器的性能低。
整個汽車車身系統電路主要有三大塊:主控單元電路、受控單元電路、門控單元電路。
主控單元按收開關信號之後,先進行分析處理,然後通過CAN匯流排把控制指令發送給各受控端,各受控端響應後作出相應的動作。車前、車後控制端只接收主控端的指令,按主控端的要求執行,並把執行的結果反饋給主控端。門控單元不但通過CAN總接收主控端的指令,還接收車門上的開關信號輸入。根據指令和開關信號,門控單元會做出相應動作,然後把執行結果發往主控單元。
(1)安全系統
這是指根據多個感測器的信息使安全氣囊啟動的系統,由於安全系統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加之在汽車中氣囊數目很多,碰撞感測器多等原因,要求安全系統必須具備通信速度快、通信可靠性高等特點。
(2)信息系統
信息系統在車上的應用很廣泛,例如車載電話、音響等系統的應用。對信息系統通信匯流排的要求是:容量大、通信速度非常高。通信媒體一般採用光纖或銅線,因為此兩種介質傳輸的速度非常快,能滿足信息系統的高速化需求。
五、CAN匯流排技術在汽車中應用的關鍵技術
利用CAN匯流排構建一個車內網路,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有:
(1)匯流排傳輸信息的速率、容量、優先等級、節點容量等技術問題
(2)高電磁干擾環境下的可靠數據傳輸
(3)確定最大傳輸時的延時大小
(4)網路的容錯技術
(5)網路的監控和故障診斷功能
(6)實時控制網路的時間特性
(7)安裝與維護中的布線
(8)網路節點的增加與軟硬體更新(可擴展性)
六、結束語
CAN匯流排作為一種可靠的汽車計算機網路匯流排,現已開始在先進的汽車上得到應用,從而使得各汽車計算機控制單元能夠通過CAN匯流排共享所有的信息和資源,以達到簡化布線、減少感測器數量、避免控制功能重復、提高系統可靠性和可維護性、降低成本、更好地匹配和協調各個控制系統之目的,隨著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具有高度靈活性、簡單的擴展性、優良的抗干擾性和糾錯能力的CAN匯流排通信協議必將在汽車電控系統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箴.CAN匯流排在汽車中應用[N].中國汽車報.2004.
[2] 鄔寬明.CAN匯流排原理和應用系統設計.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6.
[3] 周震.基於CAN匯流排的車身控制模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
[4] 李剛炎,於翔鵬.CAN匯流排技術及其在汽車中的應用.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5] 楊維俊.汽車車載網路系統.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6] 李東江,張大成.汽車車載網路系統原理與檢修.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汽車車載 網路技術 論文篇2:《試談現代汽車車載網路技術》
為了解決汽車自動化程度提高和控制系統穩定性的矛盾,20世紀80年代,業界引入了車載網路,使用車載網路降低線束的使用量,能提高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對於控制整車的成本也具有積極的作用[2]。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實踐,對現代汽車車載網路技術進行了分析和探討,以期推動車載網路技術的發展。
1常見的車載網路技術
車載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大幅的簡化了汽車線路,降低了線束的用量,同時車載網路技術也提高了信息傳輸的速度,增強了汽車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3]。不同的汽車製造商發展了很多的車載網路技術,不同類型的車載網路需要通過網關進行信號的解析交換,使不同的網路類型能夠相互協調,保證車輛各系統正常運轉[4]。
控制器區域網(CAN)是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網路匯流排之一,其數據信息傳輸速度最大可達1Mbit/s,採用雙絞線作為傳輸介質,屬於中速網路,在現實應用中能向控制器區域網中接入很多的電子器件,大幅降低線束用量,目前控制器區域網主要應用於汽車電子信息中心、故障診斷等,具有較高的抗電磁干擾特性,在汽車整車中多應用於發動機電控單元、ABS電控單元、組合儀表電控單元等[5]。局部連接網路(LIN)信息傳輸速度較低為20Kbit/s,它屬於低速網路,在現實應用中常作為一種輔助匯流排,輔助CAN匯流排工作,其訪問方式為單主多從,目前主要應用於轉向盤、車門、座椅、空調系統、防盜系統等。
局部聯結網路的先進之處在於數字信號代替了之前的模擬信號,滿足了汽車對低速網路的需求。多媒體定向系統傳輸具有較高的數據傳輸速度,在低成本的條件下棋數據傳輸速度可達24.8Mbit/s,採用塑料光纜作為傳輸介質,屬於高速網路,主要應用於對數據傳輸速度較高的汽車多媒體系統,例如連接車載導航器、無線設備、車載電話等。
由於使用的是塑料光纖,其信號比較可靠,維護也比較簡單。線控技術最初源於航空航天領域,線控技術使用電子器件將控制單元和執行器連接起來,大大減少了機械連接裝置和液壓連接裝置的使用。線控技術屬於高速網路,在汽車的安全性系統中有重要應用,線控系統能通過感測器感知車輪的轉向角度,通過ECU判斷並進行數據處理,提高了車輪轉向的安全性。線控制動系統通過導線也能對汽車制動情況進行感知,使汽車制動系統的反應的速度和感知靈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D2B匯流排技術是針對汽車多媒體和通信需求開發的一種車載網路技術,採用光纖為傳輸介質,傳輸速度快,屬於高速網路,可連接多媒體設備、語音電控單元等。D2B匯流排技術使用光纖進行數據傳輸,應用范圍廣,傳輸信號穩定性強,不受電磁、廣播、輻射等干擾。
2車載網路的應用
車身系統的部件分布在汽車裝置的各處,如果使用線束則線束較長,容易受到廣播、電磁等其他信號的干擾,為了避免其他信號的干擾,在工程實踐應用中通常採用降低通信速度來解決,由於車身系統組成復雜,使用了大量的人機介面的模塊,相應的節點數量也比較大,通信速度控制難度不大,但是會提高汽車整車的組裝成本,目前車載網路技術在車身系統的應用主要是利用直連匯流排和輔助匯流排來完成信號的傳遞。控制器區域網(CAN)的數據匯流排上一般連接有中央控制單元、四個車門的控制單元和車前車後各有一個控制單元等七個控制單元,實現對中控門鎖、電動車窗、照明、空調系統等部件的控制。
其網路形式為星狀形式,單一控制單元的故障不影響整個網路的使用,其他控制單元仍能夠收發數據,提高了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動力傳動系統作為汽車控制系統的核心,需要對汽車的啟動、運行、停止、拐彎等進行監測和控制,這對數據傳輸速度有較高的要求,需要使用高速網路。現代汽車的動力CAN數據匯流排一般連接發動機、ABS/EDL和自動變速器三塊電腦,CAN數據匯流排能同時傳輸10組數據,在動力傳動系統中要求數據傳遞盡可能的快,所以常使用高性能的發送器,以便於點火系統間數據高速度傳輸。
安全系統是指汽車的安全氣囊啟動系統,目前已成為小型汽車的標准配置,安全系統要實現對駕乘人員的有效保護,必須要多外界的碰撞等突發情況做出快速的反應,由於汽車的安全氣囊設置較多,感知外界碰撞強度的碰撞感測器也較多,所以對通信速度和傳輸可靠性要求較高。信息系統是近年來在汽車上應用較多的新技術,主要是為了滿足駕乘人員的車載電話、音響、倒車雷達、多媒體等功能的使用,由於需要的通信容量大、速度快,所以一般使用光纖,其傳輸速度能有效滿足汽車信息系統的要求。
3車載網路技術的發展趨勢
3.1汽車線控技術的發展
汽車線控技術的應用有效解決了傳統的機械連接和液壓連接反饋時間長,裝置結構復雜等缺點,使用線控技術可以有效的減少液壓和機械控制裝置,提高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和靈敏度,有利於為汽車的重新設計和布局優化提供空間。目前線控技術在汽車控制和汽車制動系統中已經得到了廣泛使用,未來在汽車的遠程式控制制、防抱死等領域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3.2汽車光纖技術的發展
汽車光纖技術具有通信容量大、傳輸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能有效滿足動力傳輸系統對數據傳輸高速度的要求,能滿足信息系統傳輸容量大的需要,必將在未來的汽車控制系統中得到應用。同時,光纖傳輸技術允許有較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和較高的信噪比,在汽車發動機實時控制、車輛狀態監測和通斷負載的開關控制等方面有重要的應用。
4結語
綜上所述,汽車車載網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符合汽車自動化、智能化和節能化的發展方向,提高了汽車控制系統的靈敏度和穩定性,為汽車的布局優化和重新設計提高了空間,並且大大降低了整車製造成本,提升了現代汽車的技術水平。
猜你喜歡:
1. 汽車新技術論文下載
2. 汽車車載網路技術論文
3. 網路技術應用論文
4. 網路技術應用論文
5. 汽車電子技術論文範文
H. 車載網路系統在汽車上的應用有哪些
4.實現數據共享。
由於各種電控單元的數據傳輸和接收都在公共傳輸線的同一條匯流排上,這種連接方式將所有電控單元緊密連接在一起,所有電控單元都可以利用匯流排上的數據實現數據共享,減少了數據的重復處理,節約了成本。比如一台帶CAN匯流排介面的電噴發動機,其他電器可以共享轉速、水溫、油壓、油溫、油量瞬時流量等。一方面可以省去額外的水溫、油壓、油溫感測器;另一方面,這些數據可以顯示在儀表上,方便駕駛員隨時查看發動機的運行狀況,從而方便發動機的維護。這在 克萊斯勒 車型中尤其明顯,發動機的所有感測器信號都由動力系統控制模塊收集和處理,並通過網關TIPM模塊發送到組合儀表CCN,然後組合儀表根據需要顯示或發出故障模式警報。
再比如,在一些高檔車中,需要速度數據進行GPS衛星定位裝置、空氣動懸掛、車門控制和巡航定速控制。如果這些電器都有一套速度處理電路,不僅浪費資源,還會使電路復雜化。當採用匯流排技術時,可以從匯流排上獲得這些電器的速度數據。
例如,發動機、變速器、巡航控制系統和防抱死制動系統/EDL等電子控制單元所需的制動信號都可以在同一條傳輸線路上獲得。
可以看出,數據共享的實現不僅提高了系統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設計和生產成本,而且使汽車控制參數的控制更加精細化,這對車輛性能的提升極為有利,大大簡化和優化了汽車線路,也提高了各種電控單元之間工作關系的協調性。
5.提高系統的靈活性。
對於有信息傳輸網路系統的車輛,通過對系統軟體進行相應的改動,可以相應地改變控制系統的控制功能,給系統隨時升級帶來很大的靈活性。
6.延長了部件的使用壽命。
由於匯流排式車輛在負載增加到一定程度時,能夠及時發現並自動使某一電氣設備停止工作,這種主動保護方式消除了僅用單根保險絲的被動保護方式,可以有效防止部件早期損壞,延長部件使用壽命,避免事故發生。
7.控制開關的功能已經改變。
由於匯流排控制的車輛,電氣設備中大多使用不同功能的電子控制單元,控制電氣設備工作的各種控制開關通常不是串聯在電路中,而是提供開關信號,由輸入輸出單元接收,然後控制電氣設備是否工作。由於這種開關的工作電流很小,可以降低開關的製造成本,使用壽命將大大提高。
8.便於車輛維修。
汽車信息傳輸網路系統的智能功能可以直接顯示系統產生的各種故障,並將檢測到的故障轉化為代碼並存儲起來進行維護。由於信息傳輸網路系統可以為故障診斷提供 通用 的診斷介面,因此為維修人員使用多功能測試儀對存儲在電子控制單元中的數據進行測試和診斷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2019
I. 車載wifi有什麼用
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很多車載wifi了,為搶占營銷先機,各大商家紛紛發力,於是乎,形態各異的車載wifi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款式大同小異,質量卻又良莠不齊,使用後不難發現,目前市面上多數車載WiFi產品都存在著相同的問題:
人流量大,承載無線端較少,導致很多人無法加入網路;
傳統2G/3G信號差,瀏覽網頁,聊天等體驗效果差;
2.4G信道導致同頻干擾太厲害,出現網路時好時壞的狀況;
高功率設備輻射太大,人們避開採用高功率設備;
公交WiFi商業模式不明顯,WiFi投入商缺乏盈利點;
所以鑒於此,還是選擇大的專業廠商生產的車載wifi路由器比較好,現在維盟的G1000好像還不錯,你可以看看。不管最後你選擇什麼,在選購的時候都要格外注意以下幾點:
智慧車載WiFi路由器採用cpu性能怎麼樣;
內存和快閃記憶體多大,是否支持支持本地存儲和TF卡插入;
考慮到可能有人上網看電影之類佔用網速,最好是帶智能限速QOS功能,依據帶寬和網路使用情況,時時優化帶寬資源;
是否支持上網行為管理,高效靈活的管理用戶無線應用,網路更加流暢;
另外,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同時支持多少個無線用戶接入。
J. 簡述車載網路的發展趨勢
基於匯流排技術或無線技術的汽車電子集成控制能夠真正實現車輛信息和數據的融合,將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性能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降低了車內線束的復雜程度,電子控制系統的布局更加靈活。
為實現智能汽車和智能交通奠定了基礎。智能交通系統採用先進的電子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等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交通系統和管理系統,從而形成一個信息化、智能化、社會化的新型 現代 交通系統。通過網路技術,車輛的所有電子設備可以相互控制和訪問,實現車輛與公共信息服務中心之間的數據和信息交換,為交通的網路化管理提供介面。
二.主要匯流排通信協議的比較及應用前景。由於各種原因,汽車行業建立統一的汽車網路協議體系還存在很多困難。但是,目前汽車網路的應用已經逐漸形成這樣一種觀點:在低速網路中使用LIN中速網路採用低速CAN在高速網路中,高速CAN將成為當前汽車實時分布式控制模式的事實標准,但在採用X線技術的下一代汽車中, TT P/C與 Flex Ray的競爭尚未結束;多媒體導航系統的MOST協議似乎勢頭越來越猛。它在減重和抗干擾方面有獨特的優勢,但它是一個封閉的平台,其競爭對手IDB1394是一個開放的標准,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民用設備市場,因此潛力巨大。Byteflight在面向乘客的安全系統網路中顯示了其獨特的優勢。
車上匯流排技術的速度/價格分布圖在圖中,J1850將要被淘汰,Byteflight也沒有得到廣泛認同.圖中的顯著特點就是:除藍牙技術以外(無線通訊范疇),它們在位速率和成本上所佔據的范圍幾乎不存在重疊區域.並且成本與位速率呈現遞增關系.這反映出網路在汽車領域已被不同的車用匯流排所」瓜分」,而且這些匯流排在各自領域呈現出獨霸一方的局面.
上圖還有一個特點:CAN-BCAN-C和TTCAN是從CAN規范衍生出來的匯流排標准。從成本的角度來看,這三種類型的公交車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因此在汽車行業特別受歡迎,被認為是車聯網領域發展前景最好的匯流排規范之一。就本規范而言,第2章和第3章將詳細介紹它,第4章將介紹它的應用。在實驗中。
三.我國車載網路技術發展策略在汽車上應用網路技術,一是減少線束,二是提高傳輸速度,從而達到提高汽車綜合性能的目的.在計算機網路和現場匯流排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各種應用於汽車環境的網路技術和設備,組建汽車內部的通信網路,是現代汽車發展的重要趨勢.考慮到汽車上網路應用的層次和目的變化大,以及汽車對成本價格的敏感,因此汽車上將是多種層次網路的互連網結構.隨著世界上各大汽車公司的網路控制技術平台的建立,網路技術在汽車中的應用會迅速普及.我國應抓住這個機會,在汽車網路標准建立、技術應用方面加強開發研究,盡快形成自己獨立的知識產權,在汽車網路知識領域中占據一席之地.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