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計算機網路
有兩種含義
「帶寬」 指信號具有的頻帶寬度。基本單位是赫。
「帶寬」是數字信道所能傳送的最高數據率的同義語,單位是比特/秒(bit/s)。
表示在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路(或信道、介面)的數據量。
吞吐量更經常地用於對現實世界中的網路的一種測量,以便知道實際上到底有多少數據量能夠通過網路。
吞吐量受網路的帶寬或網路的額定速率的限制。
指數據從網路(或鏈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
主機或路由器發送數據幀所需要的時間。
電磁波在信道中需要傳播一定的距離而花費的時間。
結點緩存隊列中分組排隊所經歷的時延。
交換結點為存儲轉發而進行一些處理所費的時間。
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幾的時間是被利用的(有數據通過)。完全空閑的信道的利用率是零。
網路利用率則是全網路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權平均值。
物理層的主要任務描述為確定與傳輸媒體介面的四個特性。
指明介面所用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線數目和排列等。
指明在介面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的范圍。
指明某條線上出現的某一電平的電壓表示何種意義。
指明對於不同功能的各種可能事件的出現順序
發送器:將數據轉換成可以在傳輸介質上傳輸的信號
數據:運送消息的實體。
信號:數據的電氣的或電磁的表現。
模擬信號:代表消息的參數的取值是連續的。
數字信號:代表消息的參數的取值是離散的。
信道: 向某一個方向傳遞信息的通道。
單向通信(單工通信):只能有一個方向的通信
而沒有反方向的交互。
雙向交替通信(半雙工通信):通信的雙方都可
以發送信息,但不能雙方同時發送、同時接收。
雙向同時通信(全雙工通信):通信的雙方可以
同時發送和接收信息。
調制:使用載波進行調制, 把數字信號的頻率范
圍搬移到較高的頻段,並轉換成模擬信號,以便在模
擬信道中傳輸。
解調:把接收到的模擬信號還原成數字信號。
又稱為編碼,轉換後依然是基帶信號
利用載波低頻轉高頻,更好的在模擬信道上傳輸,調制完的信號叫做帶通信號
在任何信道中,碼元傳輸的速率是有上限的,超過此上限,就會出現嚴重的碼間串擾問題。
如果信道的頻帶越寬,則可以用更高的速率傳送碼元
而不出現碼間串擾。
帶寬受限且有高斯白雜訊干擾的信道的極限信息傳輸速率
W 是信道的帶寬(以 Hz 為單位);
S 為信道內所傳信號的平均功率; N 為信道內部的雜訊功率。
信噪比S/N通常用分貝(dB)來表示:
通過編碼,可以增加每一個碼元攜帶的信息量
將信道的可用頻帶分割成若干條較窄的子頻帶,每一條子頻帶傳輸一路信號。
用戶在分配到一定的頻帶後,在通信過程中自始至終都佔用這個頻帶。
光的頻分復用:波分復用
將時間劃分為一段段等長的時隙,每一個用戶佔用固定序號的時隙傳輸數據。
每一個用戶所佔用的時隙是周期性地出現。
時分復用的所有用戶在不同的時間佔用同樣的頻帶寬度
先進行統計,然後依次將需要發送的數據進行時分復用,但是因為每一個時間是不確定的,所以需要在數據幀上加上地址信息
每個用戶被分配一個碼片序列,這些碼片序列是互相正交的,
當需要發送1的時候,則發送序列
當需要發送0的時候,則發送序列反碼
所以用戶的序列和其他用戶的序列內積是0
而序列和序列的規格化內積是1,序列與序列的反碼的規格化內積為-1
在原始的、有差錯的物理傳輸線路的基礎上,採取 差錯檢測、差錯控制與流量控制 等方法,將有差錯的物理線路改進成邏輯上無差錯的數據鏈路,向網路層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是從一個結點到相鄰結點的一段物理線路,中間沒有任何其他的交換結點。
把實現通信協議的硬體和軟體加到鏈路上,就構成了數據鏈路,也稱為邏輯鏈路。
每個幀有最大長度限制
通過添加字元防止誤判
在發送端:
數據分成組,每一組k個bit,然後在後面加上n位冗餘碼
接收端:
將這段數據除以P,看最後的余數
因為標志欄位的0x7E用二進制標志為01111110,即中間是6個0,為了避免產生錯誤,所以採用 零比特填充 的方式,即發送方每遇到5個1則填充一個0,接收方每遇到5個1刪除後面的一個0
信道並非在用戶通信時固定分配給用戶。
DIX Ethernet V2 是世界上第一個區域網產品(乙太網)的規約,定義了以無源的電纜為匯流排的基帶匯流排區域網。
IEEE 的 802.3 標准。
載波監聽多點接入/碰撞監測
當發送數據的站一旦發現發生了碰撞
最先發送數據幀的站,在發送數據幀後至多經過時間(2τ)就可知道發送的數據幀是否遭受了碰撞。 乙太網的端到端往返時延 2τ 稱為爭用期,或碰撞窗口。經過爭用期這段時間還沒有檢測到碰撞,才能肯定這次發送不會發生碰撞。
發生碰撞的站在停止發送數據後,要推遲(退避)一個隨機時間才能再發送數據。
作用:
爭用期的長度: 51.2 µs
最短有效幀長: 64 位元組
幀間最小間隔: 9.6 µs
每一類地址都由 兩個固定長度 的欄位組成, 其中一個欄位是 網路號 net-id , 它標志主機(或路由器) 所連接到的網路, 而另一個欄位則是 主機號 host-id , 它標志該主機(或路由器) 。
用轉發器或網橋連接起來的若干個區域網仍為一個網路, 因此這些區域網都具有同樣的網路號 net-id。
A:網路數減2原因: 網路號全0表示本網路 127(01111111)表示本地軟體環回測試地址
B、C:網路數減1原因:128.0.0.0和192.0.0.0都是不指派的
主機數減2原因:全0和全1都不指派
路由表需要配置,或者根據演算法生成
下一跳指的是下一個路由器的地址
特定主機路由 :為特定的目的主機指明一個路由。
默認路由:沒有特定設置則採用默認路由
作用: 從網路層使用的 IP 地址,解析出在數據鏈路層使用的硬體地址。
每一個主機都設有一個 ARP 高速緩存 ,保存著所在的區域網上的各主機和路由器的 IP 地址到硬體地
址的映射表。ARP把保存在高速緩存中的每一個映射地址項目都設置生存時間,凡超過生存時間的項目就從高速緩存中刪除掉。
ARP的工作過程
當主機A欲向本區域網上的某個主機B發送 IP數據報時,就先在其ARP高速緩存中查看有無主機B的IP 地址。
如果是不同網路之間的情況,就需要通過路由器來解決
例如:H1訪問H3
一個 IP 數據報由首部和數據兩部分組成。
首部分為固定部分和可變部分,固定部分長度為20個位元組,可變部分長度是可變的。
版本ip協議版本:ipv4和ipv6
首部長度:占 4 位,可表示的最大數值是 15 (2 4 -1)個單位(一個單位為 4 位元組)。因此 IP 的首部長度的最大值是 60 位元組(15*4)。
區分服務:占 8 位,只有在使用區分服務(DiffServ)時,這個欄位才起作用。在一般的情況下都不使用這個欄位。
總長度:占 16 位,指首部和數據之和的長度,單位為位元組,因此數據報的最大長度為 65535 位元組。
進行數據報的分片的原因
標識:占 16 位,它是一個計數器,用來產生 IP 數據報的標識。
標志(flag):占 3 位,目前只有前兩位有意義。
片偏移:佔13 位,指出:較長的分組在分片後某片在原分組中的相對位置。片偏移以 8 個位元組為偏移單位 。
生存時間——佔8 位,記為 TTL (Time To Live),表明數據報在網路中的壽命。表示為數據報在網路中 可通過的路由器數的最大值 。
協議:佔8 位,指出此數據報攜帶的數據使用何種協議,以便目的主機的 IP 層將數據部分上交給哪個處理過程。
首部檢驗和:佔16 位,只檢驗數據報的首部,不檢驗數據部分
B. 在計算機網路技術基礎中,數據的定義是什麼什麼是信號在數據通信系統中有幾種信號形式
信號(也稱為訊號)是運載消息的工具,是消息的載體。從廣義上講,它包含光信號、聲信號和電信號等。例如,古代人利用點燃烽火台而產生的滾滾狼煙,向遠方軍隊傳遞敵人入侵的消息,這屬於光信號;當我們說話時,聲波傳遞到他人的耳朵,使他人了解我們的意圖,這屬於聲信號;遨遊太空的各種無線電波、四通八達的電話網中的電流等,都可以用來向遠方表達各種消息,這屬電信號。人們通過對光、聲、電信號進行接收,才知道對方要表達的消息。
C. 計算機網路術語
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指作用范圍為幾十公里以內的網路及網路相關技術。
WANWide Area Network廣域網,指作用范圍為幾十公里到幾千公里的網路及網路相關技術。
數據(Data)傳遞(攜帶)信息的實體。
信息(Information)是數據的內容或解釋。
信號(Signal)數據的物理量編碼(通常為電編碼),數據以信號的形式在介質中傳播。
信道(Channel)傳送信息的線路(或通路)。
比特(bit)即一個二進制位。比特率為每秒傳輸的比特數(即數據傳送速率)。
碼元(Code cell)時間軸上的一個信號編碼單元。
波特(Baud)碼元傳輸的速率單位。波特率為每秒傳送的碼元數(即信號傳送速率)。
帶寬(Band width,BW)信道傳輸能力的度量。在傳統的通信工程中它指頻率的范圍;在計算機網路中,一般用每秒允許傳輸的二進制位數作為帶寬的計量單位。
Modem在模擬傳輸方式中,調制,將數字數據變換為模擬的調制信號;解調,將模擬信號重新還原為數字數據。調制器和解調器組合在一起就稱為數據機Modem
PCM脈沖編碼調制,也稱為脈沖調制,這是一個把模擬信號轉換為二進制數字序列的過程,包括三個步驟:采樣、量化和編碼。
TDM時分多路復用,是多路復用的一種方法。信號分割的參量是信號佔用的時間,故要使復用的各路信號在時間上互不重疊。在傳輸時把時間分成小的時間片,每一時間片由復用的一個信號佔用,每一瞬時只有一個信號佔用信道
虛電路分組交換技術的一種方式,兩個端用戶相互通信前必須建立一條邏輯連接,即虛電路。這條虛電路可以事先建立,也可以臨時建立。
協議為進行網路中的數據交換(通信)而建立
D. 計算機網路通信中傳輸的是什麼信號
數字或模擬信號。
網路通信中最重要的就是網路通信協議。當今網路協議有很多,區域網中最常用的有三個網路協議:MICROSOFT的NETBEUI、NOVELL的IPX/SPX和TCP/IP協議。應根據需要來選擇合適的網路協議。
從專業角度定義,網路協議是計算機在網路中實現通信時必須遵守的約定,也就是通信協議。主要是對信息傳輸的速率、傳輸代碼、代碼結構、傳輸控制步驟、出錯控制等作出規定並制定出標准。
(4)計算機網路解釋什麼是信號擴展閱讀
NETBEUI協議——
NETBEUI是為IBM開發的非路由協議,用於攜帶NETBIOS通信。NETBEUI缺乏路由和網路層定址功能,既是其最大的優點,也是其最大的缺點。因為它不需要附加的網路地址和網路層頭尾,所以很快並很有效且適用於只有單個網路或整個環境都橋接起來的小工作組環境。
因為不支持路由,所以NETBEUI永遠不會成為企業網路的主要協議。NETBEUI幀中的地址是數據鏈路層媒體訪問控制(MAC)地址,該地址標識了網卡但沒有標識網路。路由器靠網路地址將幀轉發到最終目的地,而NETBEUI幀完全缺乏該信息。
E. 計算機網路中什麼是信號
應用層處理信號,也就是打包,向下層傳遞,下一層依次封裝對應的協議。最後到物理層,在物理層傳輸,中間遇到路由,解包,讀取,打包,轉發。然後到達目的主機,依次有底層解包向上層傳遞。到應用層顯示。。
F. 信號的概念
一種可以覺察的物理量或脈沖(如電壓、電流、磁場強度等),通過它們能傳達消息或信息
對於計算機網路基礎,這個脈沖就是正或者零電壓
G. 計算機網路信號分為
計算機網路信號,現有很多種,有有線信號、無線信號,就帶寬和信噪比來說必然是有線信號要優於無線信號,有線信號又分為:光纖信號、同軸電纜,光纖的帶寬和信噪比是最好的,且其受干擾可能比較小。
網路信號的最新動態是帶寬再不斷增加,帶寬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光纖的帶寬正在研究超越50t。
H. 計算機網路 什麼是數據信號,什麼是基帶信號
數字基帶傳輸和寬頻傳輸是相對於數字信號,現在的寬頻傳輸一般是數字基帶傳輸的一部分。這是數字信號的頻率是指數字基帶傳輸中隱含的時鍾信號的頻率
I. 網路信號是什麼
通信線路和通信設備;
有獨立功能的計算機;
網路軟體支持;
實現數據通信與資源共享。
常見的有adsl信號,光信號,wifi信號,行動電話無線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