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理層 網路層等那些層是什麼意思啊
網路七層模型具體所指內容開放系統互連(OSI)模型將網路劃分為七層模型,分別用以在各層上實現不同的功能,
這七層分別為: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及物理層。而TCP/IP
體系也同樣遵循這七層標准,只不過在某些OSI功能上進行了壓縮,將表示層及會話層合並入
應用層中,所以實際上我們打交道的TCP/IP僅僅有5層而已,網路上的分層結構決定了在各層
上的協議分布及功能實現,從而決定了各層上網路設備的使用。實際上很多成功的系統都是基
於OSI模型的,如:如幀中繼、ATM、ISDN等。
TCP/IP的網路體系結構(部分)
-----------------------------------
| SMTP | DNS | HTTP | FTP | TELNET| 應用層
-----------------------------------
| TCP | UDP | 傳輸層
-----------------------------------
| IP | ICMP | ARP RARP | 網路層
------------------------
| IEEE 802 乙太網 SLIP/PPP PDN etc| 數據鏈路層
-----------------------------------
| 網卡 電纜 雙絞線 etc | 物理層
-----------------------------------
從上面的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第一層物理層和第二層數據鏈路層是TCP/IP的基礎,而
TCP/IP本身並不十分關心低層,因為處在數據鏈路層的網路設備驅動程序將上層的協議和
實際的物理介面隔離開來。網路設備驅動程序位於介質訪問子層(MAC)。
② 如何理解網路協議,包括物理層,網路層,應用層,越通俗越好,謝謝各位牛人
物理層:這個最好理解了,打個比方我有1台PC,我現在網口沒有插網線,這個就是「物理層」沒有連通,物理層就是代表我們能看得見摸得著的一些東西,比如計算機網口壞掉了,網線斷了什麼的都是屬於物理層的故障。
網路層:簡單點說就是IP地址的問題,比如1台PC它需要連接網路,之前它已經手工指定了一個192.168.1.10的地址,但是這次上層路由器給它分的是192.168.1.11的IP地址,所以這台計算機又上不了網了,這個就是網路層故障,當然網路層的東西還是有很多的,總而言之你可以理解為就是IP地址方面出了點問題。
應用層:這個也是比較好理解的,繼續剛剛的例子,現在這台PC物理層也好了,網路層也好了,比如說你現在通過IE瀏覽器來上網問題,你通過QQ,MSN上網和別人聊天,通過炒股軟體觀察股市行情,這些實際應用我們能夠體驗的到的就叫做應用層。可能有時候計算機的IE瀏覽器奔潰了,你不能通過它來上網了,這個就是IE瀏覽器的應用層出了問題。
PS:樓主可能剛剛接觸網路所以有些東西我寫的比較直白,也難免不夠嚴謹,如果你想再更深入全面的了解網路的東西建議看一些專業的書籍,我說您的這些也只能是對於剛剛開始對於概念不清的同學一點小點解。
③ 網際網路協議棧中的5個層次是什麼 路由器處理網際網路協議棧中的哪些層次
網際網路協議棧共有五層: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鏈路層和物理層。
④ zigbee無線網路有哪幾層
zigbee無線網路從高往低分為:應用層、網路層、MAC層、物理層四層。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22為你解答。
⑤ 請問,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之間是什麼關系
這個和郵局寄信是一個概念。應用層就是寫信,並且放入信封。傳輸層就是你把信件投到郵局,網路層就是郵局把你的郵件投遞到對方所屬的中心郵局,鏈路層就是對方中心郵局分發到所屬的小郵政點,物理層就是綠衣使者騎著自行車把信送到您的手上。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⑥ 路由器包括了幾個層的完整功能由低到高按順序列出
(1)應用層:與其他計算機進行通訊的一個應用,它是對應應用程序的通信服務的。例如,一個沒有通信功能的字處理程序就不能執行通信的代碼,從事字處理工作的程序員也不關心OSI的第7層。但是,如果添加了一個傳輸文件的選項,那麼字處理器的程序員就需要實現OSI的第7層。示例:telnet,HTTP,FTP,WWW,NFS,SMTP等。
(2)表示層:這一層的主要功能是定義數據格式及加密。例如,FTP允許你選擇以二進制或ASII格式傳輸。如果選擇二進制,那麼發送方和接收方不改變文件的內容。如果選擇ASII格式,發送方將把文本從發送方的字元集轉換成標準的ASII後發送數據。在接收方將標準的ASII轉換成接收方計算機的字元集。示例:加密,ASII等。
(3)會話層:他定義了如何開始、控制和結束一個會話,包括對多個雙向小時的控制和管理,以便在只完成連續消息的一部分時可以通知應用,從而使表示層看到的數據是連續的,在某些情況下,如果表示層收到了所有的數據,則用數據代表表示層。示例:RPC,SQL等。
(4)傳輸層:這層的功能包括是否選擇差錯恢復協議還是無差錯恢復協議,及在同一主機上對不同應用的數據流的輸入進行復用,還包括對收到的順序不對的數據包的重新排序功能。示例:TCP,UDP,SPX。
(5)網路層:這層對端到端的包傳輸進行定義,他定義了能夠標識所有結點的邏輯地址,還定義了路由實現的方式和學習的方式。為了適應最大傳輸單元長度小於包長度的傳輸介質,網路層還定義了如何將一個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示例:IP,IPX等。
(6)數據鏈路層:他定義了在單個鏈路上如何傳輸數據。這些協議與被討論的歌種介質有關。示例:ATM,FDDI等。
(7)物理層:OSI的物理層規范是有關傳輸介質的特性標准,這些規范通常也參考了其他組織制定的標准。連接頭、針、針的使用、電流、電流、編碼及光調制等都屬於各種物理層規范中的內容。物理層常用多個規范完成對所有細節的定義。
⑦ zigbee無線網路有哪幾層各層都具有哪些功能
從高往低:應用層、網路層、MAC層、物理層
應用層:應用層包含APS和ZDO,主要為用戶提供API函數和提供一些網路管理方面的函數。
網路層:提供安全管理,信息代理,路由管理,網路管理。其主要功能是 路由,路由演算法是它的核心。
MAC層:zigbee網路的網路號、網路發現、點對點通信的數據確認。
物理層:負責將數據通過發射天線發送出去以及從天線接收數據。
⑧ TCP/IP的五個層是什麼
五個層分別是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應用層。
假設兩台機器AB,以A給B發信息,作為例子解釋:
【物理層】
目標:實現AB之間可以發送01信號。
意義:就是物理上實現連接,AB之間用網線連接;或者無線鏈接。
【數據鏈路層】
目標:把信息編碼成01,並找到B後發給它。
編碼:將信息封裝成一個數據包,包括頭和數據兩部分;頭裡麵包含了A和B的物理地址,世上任何兩台機器有唯一的物理地址。
發送:A以廣播的形式,發給所有A可以發送到的機器,如果自己是B則拿過來,如果不是則丟棄。
【網路層】
目標:改善數據包發送的范圍,減少網路負擔。
問題:由於A會發送給所有機器,則如果連接的機器越多負擔越重。
方案:將世界的機器分區域,一個區域內的網路通過廣播發送,區域之間則通過新協議(IP)交流。
協議:物理地址是網卡本身的地址,IP4,IP6則是人為分配的地址,可以通過子網掩碼來判斷AB是否屬於同一個區域。
【傳輸層】
目標:區分AB上不同應用程序對網路的使用。
方案:通過埠(0-65535),0-1023已經被系統使用了;埠好像進入一個大廈後,要進入房間的門牌號,埠的選擇則通過新協議(TCP/UDP)實現。
協議:TCP、UDP分別是兩種可靠性級別不同的協議。
【應用層】
目標:實現對AB不同應用程序的數據編碼。
原因:不同應用程序根據自己的需求,對數據進行A上編碼和B上解碼。
⑨ 我們平時所用到的wifi協議是屬於TCP/IP體系結構中的物理層對嗎
對,WiFi協議主要是對於傳輸數據進行檢測,使得他們不會出現碰撞。這個協議英文名稱是CSMA/CA,中文名稱是載波偵聽/沖突避免,其工作過程如下:當主機需要發送一個數據幀時,首先檢測信道,在持續檢測到信道空閑達一個DIFS之後,主機發送數據幀。接收主機正確接收到該數據幀,等待一個SIFS後馬上發出對該數據幀的確認。
若源站在規定時間內沒有收到確認幀ACK,就必須重傳此幀,直到收到確認為止,或者經過若干次重傳失敗後放棄發送。這些都是物理層的工作,也稱為物理層空中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