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路名詞的解釋
看你的問題,應該是「元件」,不是原件吧?
1、元件,「元」字顧名思義,就是單元的意思。電路元件的定義是:電路中不能從物理上進一步分割,否則就會失去其特性的一個組成部分。一般用電器是很多元件的組合,但是,像白熾燈,只有根電熱絲的電烤爐這樣的用電器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元件。常見的電路元件: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三極體,集成晶元等。
2、端指引腳的個數。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都是二端,三極體是三端器件,光耦是四端器件。還有些感測器,集成電路也,像18b20,tl431,也是三個腳,所以也是三端器件。
3、有源元件的英文名詞叫Acitive component,即主動元件。它的特點是內部有電源存在,在工作時除了有信號外,還要外加電源。像一個三級管有放大作用,但必須外加電源,設置一個靜態工作點,才能正常工作。像一些集成電路(運算放大器,邏輯門等),必須要有電源才會工作。與有源器件相對的是無源器件,像用電阻電容可以組成一個移相網路,改變信號的相位,但是並不需要另外的電源。
常見的無源元件:電阻、電容、電感
常見的有源元件:二極體、三極體、集成電路
4、伏安特性曲線是一條直線的元件叫線性元件,是曲線的叫非線性元件。簡單地理解就是電阻(嚴格地說是阻抗)不隨電壓、電流變化的元件就是線性元件。像1Ω的固定電阻,你加0.1V電壓,它的阻值是1Ω,加1v電壓,還是1Ω,所以他是線性元件;二極體上正向加0.1V電壓,它的電阻非常大,但加1V電壓,電阻就變得非常小了,所以它是非線性元件。
5、時變元件就是元件的特性隨時間改變。像受程序控置而隨時間變化的數字電位器。元件特性不隨時間變化的就叫時不變元件。注意:時變或時不變只是針對某一特性(比如電阻值)來說的。
6、解釋了線性元件和非線性元件,線性電阻就是線性的電阻。電阻有很多種,常用的固定電阻,電位器都是線性電阻,他們的伏安特性曲線是直線。有特別的電阻是非線性的,像電視機的消磁電阻,它的伏安特性曲線是曲線,即阻值隨電壓電流變化。
7、信號源通常是指用來發出信號的儀器。為了測試電路等目的,我們經常需要一個信號,這個信號就是信號源發出來的。像用它來發出一個正弦波(電壓值關於時間的函數是正弦曲線),或者是方波、三角波、脈沖等。
廣義上能發出信號的都是信號源。
8、電壓源是電源的一種。電源是其他形式的能轉換成電能的裝置。最常見的就是電壓源,像干電池、蓄電池、家裡用的220V的交流電等等。
9、電流源也是電源的一種。可以這樣理解,電壓源的輸出的電壓是不隨負載改變的。電流源輸出的電流是不隨負載改變的。電流源最常用的是恆流源,也就是輸出的電流是恆定的。比如說一個1A的恆流源,在它兩端接一個1Ω的電阻,電路中的電流是1A,端電壓是1V,如果接個10歐姆的電阻,電路中電流還是1A,這時端電壓就到了10V。
理想狀態下,電流源、電壓源都是沒有內阻的,電流源的電流由自己決定、電壓由負載決定;電壓源的電壓由自己決定、電流由負載決定。
實際上,電流源、電壓源的內阻都是無法避免的。
信號源和電源的區別,可以認為信號時用來控制電路工作的,電源時用來為單路工作提供能量的。打個比方:開車時人給的是一個信號(換擋、加油等),發動機相當於電源。再比如:把MP3接到一個大音箱上,MP3提供音頻信號(此時MP3就是信號源),而那麼大點兒的MP3肯定帶不動音箱,所以音箱需要另外的電源才能正常工作,但音箱發出什麼聲音是由MP3來控制的。
⑵ 1、 網路的概念是什麼
計算機網路是用通信線路和通信設備將分布在不同地點的多台自治計算機系統互相連接起來,按照共同的網路協議,共享硬體、軟體和數據資源的系統。
⑶ 手機網路信號和手機通信信號有什麼區別
手機網路信號和手機通信信號區別在於:信號的通道不同,信號的產生方式不同,受影響的因素不同,倆者的用處不同。倆者本身沒有什麼聯系。1,信號的通道不同:手機網路信號指的是網路數據的通道,手機的網路信號決定移動端上網的速度。手機通信信號指的是通話信號的通道,手機通信信號決定手機通話的質量。2,信號的產生方式不同:手機網路信號是一種無線環境下的高速傳輸技術,其主要思想就是在頻域內將給定信道分成許多正交子信道,各子載波並行傳輸。手機通信信號是一種高頻的振盪波,它將聲波加密後,載入在手機自身電路產生的高頻電波上,在經過放大後,通過天線發送到最近的一個移動基站。3,影響的因素不同:手機網路信號不好的原因可能是附近基站數量不夠或者是網路信號頻率過高導致。手機通信信號不好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附件通話環境建築密集,人流大或者是天氣原因等。4,倆者的用處不同:手機網路信號較弱會導致手機一切聯網的軟體運行較慢,比如視頻軟體視頻載入時間較長,發送消息時間較長等等。手機通信信號較弱會導致手機不能撥打出電話,不能將簡訊送達等等。了解更多服務優惠點擊下方的「官方網址」客服217為你解答。
⑷ 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的概念
數字信號是有分別率的,也就是你最小能分別出來的變化,但是模擬信號你可以認為是解析度無窮高的一個信號,這就是為什麼模擬電路都是連續可調,而數字電路你只能在幾個點上選擇,跳躍式的,不能連續調,解析度再高也不行。但是現在數字技術越來越發達,解析度也越來越高,肉眼都分不出來了,也就和模擬的看起來沒什麼大的差別了
⑸ 網路的概念,網路與互聯網的區別
網路是由若干節點和連接這些節點的鏈路構成,表示諸多對象及其相互聯系。
在計算機領域中,網路是信息傳輸、接收、共享的虛擬平台,通過它把各個點、面、體的信息聯繫到一起,從而實現這些資源的共享。
網路按照不同類型分類如下:
1、按覆蓋范圍分:區域網LAN(作用范圍一般為幾米到幾十公里);城域網MAN(界於WAN與LAN之間);廣域網WAN(作用范圍一般為幾十到幾千公里)。
2、按拓撲結構分類:匯流排型;環型;星型;網狀。
3、按信息的交換方式來分: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報文分組交換。
4、按通信方式分類:點對點傳輸網路;廣播式傳輸網路。
5、按網路使用的目的分類:共享資源網;數據處理網;數據傳輸網。
6、按服務方式分類:客戶機/伺服器網路;對等網。
一般人對網路的理解都是關於計算機網路,其與互聯網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網路是指將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路操作系統,網路管理軟體及網路通信協議的管理和協調下,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傳遞的計算機系統。
互聯網屬於傳媒領域,是網路與網路之間所串連成的龐大網路,這些網路以一組通用的協議相連,形成邏輯上的單一巨大國際網路。
2、組成功能不同:
網路功能主要包括實現資源共享,實現數據信息的快速傳遞,提高可靠性,提供負載均衡與分布式處理能力,集中管理以及綜合信息服務
互聯網的功能分類主要有通訊、社交、網上貿易、雲端化服務、資源的共享化和服務對象化。
3、概念范圍不同:
網路包括互聯網、區域網、廣域網等相互通過某種介質聯系的各種系統,我們所說的互聯網網一般就是指Intenet網,互聯網是網路的一部分。
⑹ 什麼是通信網路技術通信網路技術的概念
通信網路技術
通信網是一種由通信端點、節(結)點和傳輸鏈路相互有機地連接起來,以實現在兩個或更多的規定通信端點之間提供連接或非連接傳輸的通信體系。通信網按功能與用途不同,一般可分為物理網、業務網和支撐管理網等三種。
物理網是由用戶終端、交換系統、傳輸系統等通信設備所組成的實體結構,是通信網的物質基礎,也稱裝備網。用戶終端是通信網的外圍設備,它將用戶發送的各種形式的信息轉變為電磁信號送入通信網路傳送,或將從通信網路中接收到的電磁信號等轉變為用戶可識別的信息。用戶終端按其功能不同,可分為電話終端、非話終端及多媒體通信終端。電話終端指普通電話機、行動電話機等;非話終端指電報終端,傳真終端、計算機終端、數據終端等;多媒體通信終端指可提供至少包含兩種類型信息媒體或功能的終端設備,如可視電話、電視會議系統等。交換系統是各種信息的集散中心,是實現信息交換的關鍵環節。傳輸系統是信息傳遞的通道,它將用戶終端與交換系統之間以及交換系統相互之間聯接起來,形成網路。傳輸系統按傳輸媒介的不同,可分為有線傳輸系統和無線傳輸系統兩類。有線傳輸系統以電磁波沿某種有形媒質的傳播來實現信號的傳遞。無線傳輸系統則是以電磁波在空中的傳播來實現信號的傳遞。
業務網是疏通電話、電報、傳真、數據、圖像等各類通信業務的網路,是指通信網的服務功能。按其業務種類,可分為電話網、電報網,數據網等。電話網是各種業務的基礎,電報網是通過在電話電路加裝電報復用設備而形成的,數據網可由傳輸數據信號的電話電路或專用電路構成。業務網具有等級結構,即在業務中設立不同層次的交換中心,並根據業務流量、流向、技術及經濟分析,在交換機之間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聯接。
支撐管理網是為保證業務網正常運行,增強網路功能,提高全網服務質量而形成的網路。在支撐管理網中傳遞的是相應的控制、監測及信令等信號。按其功能不同,可分為信令網、同步網和管理網。信令網由信令點、信令轉接點、信令鏈路等組成,旨在為公共信道信令系統的使用者傳送信令。同步網為通信網內所有通信設備的時鍾(或載波)提供同步控制信號,使它們工作在同一速率(或頻率)上。管理網是為保持通信網正常運行和服務所建立的軟、硬系統,通常可分為話務管理網和傳輸監控網兩部分
⑺ 電路的基本概念及定律
知識點:
1.電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方向;
2.電阻元件和電源元件;
3.歐姆定律和基爾霍夫定律。
1.1 電路
電路就是一個為了完成某種功能而由一系列電氣器件和導線按一定方式連接起來的電流通路。這些功能比如:電能的傳輸、分配與轉換;電信號的傳輸、分配與轉換等。
電路一般由電源(或者信號源)、負載和中間環節三部分組成。其中電源(信號源)是將其他形式的能量或信號轉換為電能或電信號的裝置。負載是使用電能,將電能轉換為其他形式能量的裝置。中間環節聯接電源與負載之間,是傳送、控制電能或電信號的部分。
電路的基本參數(物理量)
1.1.1 電流
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作有規則的定向運動,從而形成電流。
交流(AC):i=\frac{dq}{dt} \\ 直流(DC):I=\frac{q}{t} \\
方向:規定正電荷運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正方向。大小用電流強度,來表示。
電流強度的單位:安(培),符號:A。
含義:如果1秒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是1庫侖(C),則該導體中的電流為1安(A)。 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μA)。
1kA=10^{3}A=10^{6}mA=10^{9}\mu A \\
電流的方向只有兩種可能,課時在對實際電路進行分析時,我們事先往往並不知道電流的實際方向。
電流的參考方向:若任選某一方向作為電流的方向,在電路圖中用箭頭表示,並以這個方向來列電路方程、分析計算,那麼這種人為規定的電流方向就稱為電流的參考方向。
參考方向表示符號:
①雙下標表示法,如圖(c): i_{ab}=-i_{ba}
②箭頭表示法,如圖(a) 。
在規定參考方向後,電流就可以用一個代數量表示,即它不僅有數值,而且包含正、負 號。因此,只有參考方向選定之後,電流之值才有正負之分。再說一遍:電流為負,只是說明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相反,並不是真的比零還小。
按參考方向分析電路得出的電流為正值(i>0),表明電流的參考方向與實際方向相同。 反之,若得出的電流為負值(i<0),則表明電流的參考方向與實際方向相反,如圖(a)、(b)所示。
1.1.2 電壓、電位及電動勢
一、電壓:電路中a、b兩點間的電壓為單位正電荷在電場力的作用下由a點轉移到b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即
u_{ab}=\frac{dW}{dq} 或者U_{ab}=\frac{W_{ab}}{q}\\
方向:電壓的方向是電位降低的方向。電壓的單位:伏(特),符號:V。
常用單位:千伏(kV),伏(V),毫伏(mV)。
1kV=10^{3}V=10^{6}mV \\
在分析電路時,和電流一樣,電壓也要任意選定其參考方向。按照所選定的參考方向分析電路,得出的電壓為正值(u>0),表明電壓的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一致;反之,若得出的電壓為負值(u<0),則表明電壓的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相反。
當元件的電流與電壓參考方向一致時,稱為關聯參考方向,反之,則為非關聯參考方向。
電路中表示電壓的參考方向的方法有三種,a、b兩點間電壓的參考方向
一是用箭頭表 示;二是用「+」「-」符號表示;三是書寫時用帶雙下標的字母 u_{ab} 表示,如圖所示。
電壓參考方向的表示方法
對一 個元件或一段電路上的電壓參考方向和電流參考方向可以獨立地任意選定。若電壓和電流的參考方向相同,則把電壓和電流的這種參考方向稱為關聯參考方向,如圖所示。
電壓和電流關聯參考方向
二、電位:
若任取一點o作為參考點,則由某點a到參考點o的電壓 稱為a點的電位,用 u_{a} 表示。
顯然 u_{o}=0 ,也就是參考點的電位為零。
電壓與電位的關系:a、b兩點間的電壓等於這兩點電位之差,即
u_{ab}=u_{a}-u_{b} \\
三、電動勢:
電動勢在數值上等於非電場力把單位正電荷由負極經電源內部移到正極所做的功。顯 然,電動勢的單位也是伏[特](V)。用符號 e 表示,即
e=\frac{dW_{s}}{dq} \\
通常規定電動勢的實際方向是由電源的負極指向電源的正極。同電流和電壓一樣,在 電路中所標出的電動勢的方向也是它的參考方向。
方向:電位升高的方向。
表示形式:常用正(+)極性表示電源的高電位,用負(-)極性表示其低電位。
電動勢的單位:伏(特),符號:V。
電源端電壓與電動勢的關系
當電壓和電動勢的方向不隨時間而變化時,稱為直流電壓和直流電動勢;當電壓和電動勢的量值與方向都不隨時間而變化時,稱為穩恆直流電壓和穩恆直流電動勢,分別用符號U和E來表示。
1.1.3 電功率
電功率(功率):電能轉換的速率,單位時間內轉換的電能,即
p=\frac{dW}{dt}=ui \\
直流:P=UI \\
功率的單位:瓦(特),符號:W。
含義:元件端電壓為1V,通過電流為1A時,則該元件吸收功率為1W。
常用單位:兆瓦(MW),千瓦(kW),毫瓦(mW)。
在關聯參考方向下: P=UI 在非關聯參考方向下: P=-UI
1.1.4 電能
定義從 t_{0} 到 t 時間內,電路吸收的電能(量)為
W=\int_{t_{0}}^{t}pdt \\ 直流時 W=P(t-t_{0}) \\
電能的單位:焦(耳),符號:J。
含義:1焦耳等於功率為1瓦的用電設備,在1秒內消耗的電能。工業現場,還採用千瓦小時(kWh)作為電能的單位。
1kWh=10^{3}W\times3600s=3.6 \times 10^{6}J \\
1.2 電路模型及理想電路元件
電路模型 實際電路
實際的電氣元件外形千差萬別,功能多種多樣。組成電路的實際電氣器件往往比較復雜(外形多樣),功能多種多樣,電磁現象、電磁性能多方面交織。為研究方便,我們要將實際的器件加以理想化,即只考慮起主要作用的某些電磁現象,而忽略其它現象。也就是我們使用理想電路元件和電路模型的概念。
電路模型是實際電路抽象而成,使用它近似地反映實際電路的電氣特性。電路模型由一系列理想電路元件用理想導線連結而成。用不同特性的電路元件按照不同的方式連結就構成不同特性的電路模型,在稱呼上我們仍然稱為電路。
注意:電路分析的對象是電路模型,不是實際電路。
1.2.1 理想電路元件(簡稱電路元件):
電路元件的理想化(模型化):在一定條件下,突出元件主要的電磁性質,忽略其次要因素,把它近似地看作理想電路元件,這樣便於對實際電路進行分析和用數學描述。
集總參數元件:每一種元件只表示一種基本電磁現象,並用一個准確的數學表達式來描述其基本電磁性能。用一個准確的數學表達式來描述其主要電磁性能的元器件就稱為理想電路元件。
在任一時刻,集總參數元件具有如下約束:
1)從具有兩個端子的理想元件的某一端流出的電流恆等於從另一端流入的電流;
2)兩個端子間的電壓值是完全確定的。
基本的電路元件有三類:
一、電阻元件:簡稱電阻,只表示消耗電能的二端元件。
二、電感元件:簡稱電感,反映電路周圍存在著磁場而可以儲存磁場能量的二端元件。
三、電容元件:簡稱電容,反映電路及其附近存在著電場而可以儲存電場能量的元件。
由理想化的集總參數元件構成的電路模型,簡稱電路。
1.2.2 電阻元件
電壓電流關系:伏安特性曲線。在 電壓-電流(u-i )坐標平面上,表示元件電壓電流關系(VCR)的曲線稱為伏安特性曲線。
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線性電阻:伏安特性曲線是通過原點的直線的電阻。
線性電阻
其表達式為 u=Ri 。以後如果不加特殊說明,所說的電阻都是線性電阻。
一、歐姆定律:在同一電路中,通過某段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電阻的單位是歐(姆),符號Ω 。
在關聯參考方向下: u=Ri
u與i非關聯參考方向
在非關聯參考方向下: u=-Ri
二、電導:定義電阻的倒數稱為電導。 G=\frac{1}{R} 單位是西門子(S)。
三、電阻的功率
在電壓和電流的關聯方向下,任何時刻線性電阻元件吸收的電功率為
P=Ri^{2}=Gu^{2} \\
焦耳定律:
電阻元件把吸收的電能轉換成熱能,即從 t_{0} 到 t 時間內,電阻元件消耗的電能為
1.2.3 理想電源元件
理想電源分為獨立源和受控源。獨立源分為獨立電壓源和獨立電流源,簡稱電壓源和電流源。
一、理想電壓源
基本性質:
①電壓是給定值或給定的時間函數,與流過的電流無關;
②電流是與相連的外電路共同決定的,在電壓一定的情況下,取決於外電路。
電壓源的符號及伏安特性
實際直流電壓源模型
U=U_{s}-R_{s}I \\ 實際直流電壓源的伏安關系
實際電壓源模型及伏安特性曲線
電源內阻R_{s}越小,就越接近於理想電壓源。
二、理想電流源
基本性質:
①電流是給定值或給定的時間函數,與電壓無關;
②電壓是與相連的外電路共同決定的,在電流一定的情況下,取決於外電路。
電流源的符號及伏安特性
實際直流電壓源模型
I=I_{s}-G_{s}U 實際直流電壓源的伏安關系
實際電流源模型及伏安特性曲線
電源內阻R_{s}越大(電導越小),就越接近於理想電流源。
三、受控源
受控源:受電路中另一部分的電壓或電流控制的電源,非獨立的電源。 受控源是一個二埠元件,用菱形符號表示。 受控源有以下四種類型:
說明:
① 獨立源與受控源的相同點:都可以對外電路作功。
② 獨立源與受控源的不同點:獨立源的輸出量是獨立的;受控源的輸出量是不獨立的。
1.3 電路中的基本概念
1.3.1 有載狀態、開路和短路
將圖所示電路中的開關S合上,電源與負載接成閉合電路,電路導通、是通路,即處於有載工作狀態。
有載工作狀態下,電路中的電流:設 R_{0} 為電源內阻,則負載電流
I=\frac{U}{R}=\frac{U_{s}}{R_{0}+R} \\
負載兩端電壓: U=U_{s}-IR_{0} \\
將上式兩邊乘以電流I,則電路中功率關系如下
UI=U_{s}I-I^{2}R_{0} \\
定義:電源輸出功率 P_{s}=U_{s}I 電源內部消耗的功率 P_{0}=I^{2}R_{0} 負載功率 P=UI
則: P=P_{s}-P_{0} \\
開路:若電路(或元件)的電阻為無限大,則當電壓是有限值時,其電流總是零,這時稱它為開路。
短路:若電路(或元件)的電阻為零,則當電流是有限值時,其電壓總是零,這時稱它為短路。
1.3.2 串聯和並聯:
一些二端元件首尾相連、中間沒有分支時,這種聯接方式稱為串聯;
一些二端元件的兩個端子分別連在一起時,這種聯接方式稱為並聯。
1.3.3 支路和結點:
一個或多個二端元件串聯組成的分支稱為一條支路。三條或三條以上支路的連接點稱為結點。如圖1電路,有6支路,4個結點。
圖1
1.3.4 迴路和網孔:
由一條或幾條支路組成的閉合路徑稱為迴路。
平面電路圖中,在迴路內部不另含有支路的迴路稱為網孔。如圖1電路,有6個迴路,3個網孔。
為了用圖論的辦法去分析復雜電路,我們往往把有多個網孔的電路稱作網路,有時網路和電路兩個概念混用。
1.3.4 參考方向與關聯參考方向
①在電路分析時,必須標注基本參數的參考方向。不標參考方向是沒有意義的。
②參考方向一經標定,在整個分析過程中就必須以此為准,不能變動。
③參考方向可以任意規定而不影響計算結果。
④電流和電壓參考方向可以分別獨立地規定。
⑤當元件的電流與電壓參考方向一致時,稱為關聯參考方向,反之,則為非關聯參考方向。
1.3.5 等效電路
對外電路來說,如果兩個二端網路(電路)N1和N2具有相同的伏安特性,我們就說N1和N2這兩個網路等效。
需要說明的是:
1)等效是指對外電路來說是等效的。
2)兩個等效網路的內部結構不見得是一樣的。
3)等效具有傳遞性的。如果兩個二端網路N1和N2等效,而二端網路N2又與N3等效,那麼必有二端網路N1和N3等效。
將一個網路變換為與其等效的另一個網路的過程稱為等效變換。
應用等效變換,可將一個結構較復雜的電路變換成一個結構較簡單的電路,使電路的分析得以簡化。
1.3.6 電氣設備(電氣元件)的額定值
工業用電設備或者家用電器中經常提到額定值的概念。在電路中的電氣設備,它們的工作電壓、電流、功率都有一個規定的安全、合理數值,這個 規定的安全合理 值就是電氣設備的額 定值。
額定值一般包括額定電壓 U_{N} 、額定電流 I_{N} 和額定功率 P_{N} 。電氣設備或元件的額定值可以從設備銘牌和產品手冊中查
⑻ 電路的基本概念是什麼
電路:由金屬導線和電氣以及電子部件組成的導電迴路,稱其為電路。最簡單的電路由電源負載和導線、開關等元件組成按一定方式聯接起來,為電荷流通提供了路徑的總體。
電流流過的迴路叫做電路。最簡單的電路由電源負載和導線、開關等元件組成按一定方式聯接起來,為電荷流通提供了路徑的總體;電路處處連通叫做通路。只有通路,電路中才有電流通過。電路某一處斷開叫做斷路或者開路。電路某一部分的兩端直接接通,使這部分的電壓變成零,叫做短路。
電流流通的路徑叫電路。構成一個電路必須具備以下三種部件:
●電源 它是電路中供給電能的裝置,也是產生和維持電流的源泉。常用的電源有干電池、蓄電池和各種類型的發電機。
●負載 它是電路中耗用電能的裝置,比如白熾燈泡、電爐、電動機等都是電路的負載。
●連接導線 通過導線把電源和負載連接成閉合迴路。電流只有在閉合迴路中才能流通。
此外,在實際電路中還接入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部件。如用以接通和斷開電路的各種開關;用來測量電流、電壓和耗電量的多種測量儀表;用以保護電源或電路不受過電流傷害的繼電器和熔斷器等。
1.2 電流
在電路中電荷有規則的運動稱為電流。大小和方向不隨時間而變化的電流,稱為恆穩電流,簡稱直流;大小和方向隨時間而變化的電流,稱為交變電流,簡稱交流。電流的單位是安培,用字母 A 表示。
1.3 電壓
電路中兩點之間的電位差稱為電壓。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用字母 V表示。
1.4 電力系統
由發電廠的電氣設備、不同電壓等級的輸配電線路和用戶的電氣設備所組成的發電、變電、輸電、配電及用戶的整體稱為電力系統。
輸電是從發電廠或發電中心向消費電能地區輸送大量電力的主幹渠道或不同電網之間互送大量電力的聯網渠道。配電是在消費電能地區之內將電力分配至用戶的分配手段,並直接為用戶服務。
輸電設施包括輸電線路、變電所、開關站等。配電設施包括配電線路、配電變電所、配電變壓器等。輸電主幹線及其送端與受端的同一電壓等級的電網,包括途中連接的同級電壓電網,均屬於輸電網范圍。從輸電網到用戶之間,都屬於配電網范圍。輸電網與配電網,有時也分別稱為輸電系統與配電系統。
我國規定輸電電壓等級分為超高壓(1100kV、750kV、500kV)、高壓(330kV、220kV、110kV、35kV、10kV、6kV)、低壓(380V/220V)。配電電壓分為高壓配電電壓(110kV~35kV)、中壓配電電壓(10kV)、低壓配電電壓(380V/220V)。
⑼ 手機的信號和網路是一回事嗎
信號包括你所謂的電話信號和網路信號(就目前來說)。
至於你說的無法上網和上QQ之類的,是另外一個問題。所以你要確認:
1. 你有開通GPRS服務嗎?你看看信號格旁邊有沒有G或E圖標
2. 你的GPRS設置正確不?
如果在使用GPRS時,有電話打進來,會有提示無法接通的問題。這是因為電話和網路走的線路不一樣,一個是數據電路,一個是迴路電路。在2G環境下,一般不同時支持。但在3G或EDGE環境,應該有支持了。
⑽ 什麼叫信號
1.信源:通信過程中產生和發送信息的設備或計算機。
2.信源,理解成信息的源泉,英文是 feed 。信息發布網站將網站全部或者部分信息整合到一個RSS 文件中,這個文件就被稱之為 feed 。信源中包含的數據都是標準的 XML 格式,不但能直接被其他站點調用,也能在其他的終端和服務中使用;
在網路中傳輸著各種信號,其中一部分是我們需要的(例如打電話的語音,上網的數據包等等),而另外一部分是我們不需要的(只能說不是直接需要)它用來專門控制電路的,這一類型的信號我們就稱之為信令,信令的傳輸需要一個信令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