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通信網路優化
擴展閱讀
手機可以認證網路嗎 2025-09-13 07:12:26
審計蘋果電腦 2025-09-13 07:07:04
支付寶網路安全之父 2025-09-13 07:05:36

無線通信網路優化

發布時間: 2022-04-30 14:05:35

『壹』 無線網路優化

網路工程師是通過學習和訓練,掌握網路技術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網路技術人員。網路工程師能夠從事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設計、建設、運行和維護工作。網路工程師是指基於硬、軟體兩方面的工程師,根據硬體和軟體的不同、認證的不同,將網路工程師劃分成很多種類。網路工程師分硬體網路工程師和軟體網路工程師兩大類,硬體網路工程師以負責網路硬體等物理設備的維護和通信;軟體網路工程師負責系統軟體,應用軟體等的維護和應用。
需知概念
深刻理解網路基本概念,例如>ISO/OSI、TCP/IP、VLAN、各種LAN、WAN協議、各種路由協議、NAT等等
各大網路公司對網路工程師的要求
Cisco:熟悉Cisco產品線;會配置主 要型號的交換機和路由器,不熟 悉的設備能 夠獨立查資料配置;熟悉Cisco一些主要的技術例如VOIP、Qos、ACL、HSRP等;
H3C:熟悉H3C產品線;會配置主 要型號的交換機 和路由器,不熟悉的設 備能夠獨立查資料配置;
Foundry:熟悉Foudry產品線;會配置主要型號的交換機和路由器,不熟悉的設備能夠獨立查資料配置;
主機方面
基礎知識:熟悉伺服器的基本知識,例如各種RAID、各種外設、SCSI卡等等
IBM AIX:熟悉IBM小型機產品線,掌握各個版本的AIX使用
HP HP-UX:掌握HP-UX的基礎知識
Linux:熟悉主流版本的Linux的安裝、使用、配置
MS Windows:熟練掌握Windows NT、2000、2003、2008的安裝、使用、配置、排錯
資料庫
基礎知識:深刻理解資料庫的基本概念,會使用簡 單的SQL語句,了解數 據庫復制、數據倉庫等高級概念
Oracle DB:熟悉Oracle資料庫的基本 概念、體系結構、安裝、配置、維 護、排錯、復制
MS SQL Server:熟悉MS SQL Server資料庫的基本概念、體 系結構、安裝、配 置、維護
IBM DB2:了解IBM DB2
Oracle AS:了解Oracle應用伺服器的安裝和配置
IBM WebSphere:熟悉IBM Websphere各個版本在各個平台的安裝、配置和使用

『貳』 通信方面的,網路優化主要做些什麼

網路優化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1.無線網路優化
無線部分具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它對無線網路的影響很大,其性能優劣常常成為決定移動通信網好壞的決定性因素。當然,無線網路規劃階段考慮不到的問題如無線電波傳播的不確定性(障礙物的阻礙等)、基礎設施(新商業區、街道、城區的重新安排)變化、取決於地點和時間的話務負荷(如運動場)、話務要求、用戶對服務質量的要求的增加,都涉及到網路優化工作。
無線網路優化的主要內容包含:
(1) 網路規劃
(2) 工程監督
(3) 設備排障
(4) 網路測試
(5) 統計數據分析
(6) 話務平衡
(7) 覆蓋優化
2.交換網路優化
GSM網路優化不只有是無線部分的優化,還有交換部分的網路優化,應該從全網進行.
交換優化的主要內容是對局數據和路由數據進行優化,調整網路負荷均衡,包括信令負荷均衡 、設備負荷均衡及鏈路負荷均衡等,使信令、話務路由暢通,優化路由.
總的來說網路優化分的工作很多,有的是做路測的,主要工作是坐車在各個街道用專業軟體測試信號質量,然後做分析。還有得做數據優化,也就是上網的信號優化,還有的是做頻率優化。反正是很多。

『叄』 面試碰壁,決定下網路優化,想問問什麼是網優什麼是無線網路優化呢這兩者有何不同

無線網路優化俗稱網優,顧名思義:手機或其他無線通信網路的維護管理,提升質量。
無線網路優化是通過對現已運行的手機通話網路進行話務數據分析、現場測試數據採集、參數分析、硬體檢查等手段,找出影響網路質量的原因,並且通過參數的修改、網路結構的調整、設備配置的調整和採取某些技術手段(採用MRP的規劃辦法等),確保系統高質量的運行,使現有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以最經濟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
網路優化的工作流程具體包括五個方面:系統性能收集、數據分析及處理、制定網路優化方案、系統調整、重新制定網路優化目標。
在網路優化時首先要通過OMC-R採集系統信息,還可通過用戶申告、日常CQT測試和DT測試等信息完善問題的採集,了解用戶對網路的意見及當前網路存在的缺陷,並對網路進行測試,收集網路運行的數據;然後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及處理,找出問題發生的根源;根據數據分析處理的結果制定網路優化方案,並對網路進行系統調整。調整後再對系統進行信息收集,確定新的優化目標,周而復始直到問題解決,使網路進一步完善。

『肆』 無線網路怎樣設置網速快

1、將自己的路由器設備升級到那種可以同時支持2.4GHz和5GHz頻率的雙頻路由器。但需要指出的是,5GHz頻率信號的穿牆能力不及2.4GHz,且有不少較老的設備不支持這一WiFi頻率。

2、通過信道查看器查到所在地區的WiFi信道使用情況,然後選擇較為暢通的信道使用。

3、如果你手頭擁有一部閑置無線路由器的話,不妨考慮通過無線信號中繼或者放大的方式來加強室內的WiFi信號強度。

4、如果你的路由器擁有高功率和低功率等不同電源使用方案可選的話,通常低功率的使用方案會擁有更好的WiFi信號強度。

(4)無線通信網路優化擴展閱讀

無線網路常見標准有以下幾種:

IEEE802.11a:使用5GHz頻段,傳輸速度54Mbps,與802.11b不兼容。

IEEE 802.11b: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11Mbps。

IEEE802.11g: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主要有54Mbps、108Mbps,可向下兼容802.11b。

IEEE802.11n草案:使用2.4GHz頻段,傳輸速度可達300Mbps,標准尚為草案,但產品已層出不窮。

目前IEEE802.11b最常用,但IEEE802.11g更具下一代標準的實力,802.11n也在快速發展中。

『伍』 無線網路優化的優化思路

建立在用戶感知度上的網路優化面對的必然是對用戶投訴問題的處理,一般有如下幾種情況: 信令建立過程
在手機收到經PCH(尋呼信道)發出的pagingrequest(尋呼請求)消息後,因SDCCH擁塞無法將pagingresponse(尋呼響應)消息發回而導致的呼損。
對策:可通過調整SDCCH與TCH的比例,增載入頻,調整BCC(基站色碼)等措施減少SDCCH的擁塞。
因手機退出服務造成不能分配佔用SDCCH而導致的呼損。
對策:對於盲區造成的脫網現象,可通過增加基站功率,增加天線高度來增加基站覆蓋;對於BCCH頻點受干擾造成的脫網現象,可通過改頻、調整網路參數、天線下傾角等參數來排除干擾。
鑒權過程
因MSC與HLR、BSC間的信令問題,或MSC、HLR、BSC、手機在處理時失敗等原因造成鑒權失敗而導致的呼損。
對策:由於在呼叫過程中鑒權並非必須的環節,且從安全形度考慮也不需要每次呼叫都鑒權,因此可以將經過多少次呼叫後鑒權一次的參數調大。
加密過程
因MSC、BSC或手機在加密處理時失敗導致呼損。
對策:目前對呼叫一般不做加密處理。
從手機占上SDCCH後進而分配TCH前
因無線原因(如RadioLinkFailure、硬體故障)使SDCCH掉話而導致的呼損。
對策:通過路測場強分析和實際撥打分析,對於無線原因造成的如信號差、存在干擾等問題,採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對於硬體故障,採用更換相應的單元模塊來解決。
話音信道分配過程
因無線分配TCH失敗(如TCH擁塞,或手機已被MSC分配至某一TCH上,因某種原因占不上TCH而導致鏈路中斷等原因)而導致的呼損。
對策:對於TCH擁塞問題,可採用均衡話務量,調整相關小區服務范圍的參數,啟用定向重試功能等措施減少TCH的擁塞;對於占不上TCH的情況,一般是硬體故障,可通過撥打測試或分析話務統計中的CALLHOLDINGTIME參數進行故障定位,如某載頻CALLHOLDINGTIME值小於10秒,則可斷定此載頻有故障。另外嚴重的同頻干擾(如其它基站的BCCH與TCH同頻)也會造成占不上TCH信道,可通過改頻等措施解決。 一般現象是較難占線、占線後很容易掉線等。這種情況首先應排除是否是TCH溢出的原因,如果TCH信道不足,則應增加信道板或通過增加微蜂窩或小區裂變的形式來解決。
排除以上原因後,一般可以考慮是否是有較強的干擾存在。可以是相鄰小區的同鄰頻干擾或其它無線信號干擾源,或是基站本身的時鍾同步不穩。這種問題較為隱蔽,需通過仔細分析層三信令和周圍基站信息才能得出結論。 掉話的原因幾乎涉及網路優化的所有方面內容,尤其是在路測時發生的掉話,需要仔細分析。在路測時,需要對發生掉話的地段做電平和切換參數等諸多方面的分析。如果電平足夠,多半是因為切換參數有問題或切入的小區無空閑信道。對話務較忙小區,可以讓周圍小區分擔部分話務量。採用在保證不存在盲區的情況下,調整相關小區服務范圍的參數,包括基站發射功率、天線參數(天線高度、方位角、俯仰角)、小區重選參數、切換參數及小區優先順序設置的調整,以達到縮小擁塞小區的范圍,並擴大周圍一些相對較為空閑小區的服務范圍。通過啟用DirectedRetry(定向重試)功能,緩解小區的擁塞狀況。上述措施仍不能滿足要求的話,可通過實施緊急擴容載頻的方法來解決。
對大多採用空分天線遠郊或近郊的基站,如果主、分集天線俯仰角不一致,也極易造成掉話。如果參數設置無誤,則可能是有些點信號質量較差。對這些信號質量較差而引起的掉話,應通過硬體調整的方式增加主用頻點來解決。 在日常DT測試中,經常發現有很多微小的區域內,話音質量相當差、干擾大,信號弱或不穩定以及頻繁切換和不斷接入。這些地方往往是很多小區的交疊區、高山或湖面附近、許多高樓之間等。同樣這種情況對全網的指標影響不明顯,小區的話務統計報告也反映不出。這種現象一方面是由於頻帶資源有限,基站分布相對集中,頻點復用度高,覆蓋要求嚴格,必然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局部的頻率干擾。另一方面是由於在高層建築林立的市區,手機接收的信號往往是基站發射信號經由不同的反射路徑、散射路徑、繞射路徑的疊加,疊加的結果必然造成無線信號傳播中的各種衰落及陰影效應,稱之為多徑干擾。此外,無線網路參數設置不合理也會造成上述現象。
在測試中RXQUAL的值反映了話音質量的好壞,信號質量實際是指信號誤碼率, RXQUAL=3(誤碼率:0.8%至1.6%),RXQUAL=4(誤碼率:1.6%至3.2%),當網路採用跳頻技術時,由於跳頻增益的原因,RXQUAL=3時,通話質量尚可,當RXQUAL≥6時,基本無法通話。
根據上述情況,通過對這些小區進行細致的場強覆蓋測試和干擾測試,對場強覆蓋測試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出RXLEV/RXQUAL之間對照表,如果某個小區域RXQUAL為6和7的采樣統計數高而RXLEV大於-85dBm的采樣數較高,一般可以認為該區域存在干擾。並在Neighbor-List中可分析出同頻、鄰頻干擾頻點。 如果直達路徑信號(主信號)的接收電平與反射、散射等信號的接收電平差小於15dB,而且反射、散射等信號比主信號的時延超過4~5個GSM比特周期(1個比特周期=3.69μs),則可判斷此區域存在較強的多徑干擾。
多徑干擾造成的衰落與頻點及所在位置有關。多徑衰落可通過均衡器採用的糾錯演算法得以改善,但這種演算法只在信號衰落時間小於糾錯碼字在交織中分布佔用的時間時有效。
採用跳頻技術可以抑制多徑干擾,因為跳頻技術具有頻率分集和干擾分集的特性。頻率分集可以避免慢速移動的接收設備長時間處於陰影效應區,改善接收質量;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均衡器的優點。干擾分集使所有的移動及基站接收設備所受干擾等級平均化。使產生干擾的幾率大為減小,從而降低干擾程度。
採用天線分集和智能天線陣,對信號的選擇性增強,也能降低多徑干擾。
適當調整天線方位角,也可減小多徑干擾。
若無線網路參數設置不合理,也會影響通話質量。如在DT測試中常常發現切換前話音質量較差,即RXQUAL較大(如5、6、7),而切換後,話音質量變得很好,RXQUAL很小(如0、1),而反方向行駛通過此區域時話音質量可能很好(RXQUAL為0、1),因為佔用的服務小區不同。對於這種情況,是由於基於話音質量切換的門限值設置不合理。減小RXQUAL的切換門限值,如原先從RXQUAL≥4時才切換,改為RXQUAL≥3時就切換,可以提高許多區域的通話質量。因此,根據測試情況,找出最佳的切換地點,設置最佳切換參數,通過調整切換門限參數控制切換次數,通過修改相鄰小區的切換關系提高通話質量。總之,根據場強測試可以優化系統參數。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競爭的激烈及各運營商的越來越深化的要求,某些地方的運營商為完成任務,達到所謂的優化指標,隨意調整放大一些對網路統計指標有貢獻的參數,使網路看起來「質量很高」。然而,用戶感覺到的仍是網路質量不好,從而招致更多用戶的不滿,這是不符合網路優化的宗旨的。
總之,網路優化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進行網路優化的方法很多,有待於進一步探討和完善。好在現在國內兩大運營商都已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網路質量也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同時網路的經濟效益也得到了充分發揮,既符合用戶的利益又滿足了運營商的要求,毫無疑問將是持續的雙贏局面。
無線網路優化的目的就是對投入運行的網路進行參數採集、數據分析,找出影響網路質量的原因,通過技術手段或參數調整使網路達到最佳運行狀態的方法,使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同時了解網路的增長趨勢,為擴容提供依據。
移動通信網路主要包括交換傳輸系統和無線基站系統兩部分,其中無線部分具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它對無線網路的影響很大,其性能優劣常常成為決定移動通信網好壞的決定性因素。當然,無線網路規劃階段考慮不到的問題如無線電波傳播的不確定性(障礙物的阻礙等)、基礎設施(新商業區、街道、城區的重新安排)變化、取決於地點和時間的話務負荷(如運動場)、話務要求、用戶對服務質量的要求的增加,都涉及到網路優化工作。
當網路運營商發現網路中存在諸如覆蓋不好、話音質量差、掉話、網路擁塞、切換成功率、未開通某些新功能等問題時,也需要對網路進行優化。通過不斷的網路優化工作,使得呼叫建立時間減少、掉話次數減少、通話話音質量不斷改善、網路擁有較高可用性和可靠性,改善小區覆蓋、降低掉話率和擁塞率、提高接通率和切換率、減少用戶投訴。
一、網路優化過程
網路優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貫穿於網路發展的全過程。只有不斷提高網路的質量,才能獲得移動用戶的滿意,吸引和發展更多的用戶。 在日常網路優化過程中,可以通過OMC和路測發現問題,當然最通常的還是用戶的反映。在網路性能經常性的跟蹤檢查中發現話統指標達不到要求、網路質量明顯下降或來自的用戶反映、當用戶群改變或發生突發事件並對網路質量造成很大影響時、網路擴容時應對小區頻率規劃及容量進行核查等情形發生時,都要及時對網路做出優化。
進行網路優化的前提是做好數據的採集和分析工作,數據採集包括話統數據採集和路測數據採集兩部分。 優化中評判網路性能的主要指標項包括網路接入性能數據、信道可用率、掉話率、接通率、擁塞率、話務量和切換成功率以及話統報告圖表等,這些也是話統數據採集的重點。路測數據的採集主要通過路測設備,定性、定量、定位地測出網路無線下行的覆蓋切換、質量現狀等,通過對無線資源的地理化普查,確認網路現狀與規劃的差異,找出網路干擾、盲區地段,掉話和切換失敗地段。然後,對路測採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如測試路線的地理位置信息、測試路線區域內各個基站的位置及基站間的距離等、各頻點的場強分布、覆蓋情況、接收信號電平和質量、6個鄰小區狀況、切換情況及Layer3消息的解碼數據等,找出問題的所在從而解決方案。
網路優化的關鍵是進行網路分析與問題定位,網路問題主要從干擾、掉話、話務均衡和切換四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干擾分析:GSM系統是干擾受限系統,干擾會使誤碼率增加,降低話音質量甚至發生掉話。一般規定誤碼率在3%左右,當誤碼率達8%~10%時話音質量就比較差了,如果誤碼率超出10%則話音質量不可容忍,無法聽清。因此,通常對載波干擾設置了一定的門限,規定同頻道載干比C/I≥9dB,鄰頻道載干比C/A≥-9dB(工程中另加3dB的餘量)。 通話干擾的定位手段包括話統數據、話音質量差引起的掉話率、干擾帶分布、用戶反映、路測 ( RxQual )及CQT呼叫質量撥打測試。
掉話分析:掉話問題的定位主要通過話統數據、用戶反映、路測 、無線場強測試、CQT呼叫質量撥打測試等方法,然後通過分析信號場強、信號干擾、參數設置(設置不當,切換參數、話務不均衡)等,找出掉話原因。
話務均衡分析: 話務均衡是指各小區載頻應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某些小區擁塞,而另一些小區基本無話務的現象。通過話務均衡可以減小擁塞率、提高接通率,減少由於話務不均引起的掉話,使通信質量進一步改善提高。話務均衡問題的定位手段包括話統數據、話務量、接通率、擁塞率、掉話率、切換成功率、路測和用戶反映。話務不均衡原因主要表現在:基站天線掛高、俯仰角、發射功率設置不合理,小區覆蓋范圍較大,導致該小區話務量較高,造成與其它基站話務量不均衡;由於地理原因,小區處於商業中心或繁華地段,手機用戶多而造成該小區相對其它小區話務量高:小區參數,如允許接入最小電平等設置不合理而導致話務量不均衡;小區優先順序參數設置未綜合考慮。
話務均衡方法1:改變定向天線的下傾角、掛高,調整相應小區參數如基站的發射功率等,改變覆蓋面的大小,以達到調節話務量的目的;對臨時話務量的增加,可通過臨時增載入頻或增大發射功率,改變信號覆蓋范圍。
話務均衡方法2:改變小區載頻數是話務量調節的常用方法之一。從話務量少的小區抽調載頻到話務量高的小區;採用OVERLAY/UNDERLAY層次小區結構或增設微蜂窩基站,降低每信道話務量。
話務均衡方法3:核查允許接入最小電平值ACCMIN,通過小區覆蓋范圍的變化間接調整話務量。注意此值調整過大可能造成盲區,過小可能造成通話質量下降;根據現場重選測試,調整小區重選參數CRO;調整切換偏移和滯後參數,改變切換邊界和切換帶來實現話務分流;啟用定向重試、負荷切換。
話務均衡方法4:雙頻網話務調整,在GSM900和GSM1800系統上採用分層小區結構;考慮小區所在層、優先順序、層間切換門限、層間切換磁滯等參數的設置,使GSM1800小區能成功吸收雙頻手機的用戶。
二、網路優化分析工具
為了有效解決網路優化問題,各廠家開發出網路優化輔助分析工具,可以作為話統分析和診斷分析的工具。
話統台統計結果是以數據表格的形式輸出的,記錄每個統計周期的計數點累計值,具有一定的缺陷:表格形式數據離散,數據變化趨勢不明顯;不提供每天平均指標的計算,手工計算平均指標花費大量工時;不能體現各種指標項間的相關關系,不便於數據分析。話統分析工具的作用就是將用戶從繁重的手工工作中解脫出來,對原始話統數據進行自動處理,以滿足用戶需要、以方便用戶分析的形式呈現出來。華為話統分析工具可以實現對異常值的過濾、異常問題的輔助診斷、日常統計項的直觀顯示、相關統計項的組合顯示及完善的報表等功能,是理想的網路優化輔助工具。
網路診斷分析工具可以及時發現網路中隱藏的問題,通過地理化顯示小區分布狀況、各小區覆蓋狀況、各小區服務質量和歷史數據的回放、網路利用率等,也可以查看小區屬性、覆蓋范圍、利用率等資料,通過動態回放歷史數據,掌握服務質量,將存在問題的小區直觀地顯示出來,以便進一步查看問題的詳細報告。診斷分析工具可對小區的覆蓋做出計算和評估,計算切換嘗試次數(信號質量、時間提前量)、切換嘗試次數、小區間切換成功率、切換時接收電平、接收質量、出小區、入小區切換比率、平均接收電平、接收質量等,分析出小區覆蓋水平。另外,也可對小區干擾進行計算和評估,包括TCH信道在各干擾帶中所佔比率、SDCCH佔用時無線鏈路斷的次數、TCH佔用時無線鏈路斷的次數、未定義鄰近小區平均信號強度、定義鄰近小區平均信號強度、接收電平與接收質量不匹配、上下行不平衡、掉話時的電平和質量等。
三、應用案例
應用案例一:內蒙伊克昭盟東勝市雙頻網網路優
網路背景:東勝市全網為華為GSM雙頻網。
優化項目:話務均衡。
通過普查測試、鄰區關系調整、話務均衡調整等優化操作,使得GSM1800有效合理分擔GSM900的話務,保證了話務均衡,圖1為優化前後網路指標對比圖。
應用案例二:福建漳州雲霄雙頻網路優
網路背景: 華為1800MHz與Nokia 900MHz設備共站址異種機型組建的雙頻網,市區1800MHz與900MHz共同覆蓋,形成多層網,平均站距為700m,達到密集連續覆蓋,建築物密集且無規則,無線環境復雜。
優化項目: 調整1800話務吸收、降低掉話率、優化切換指標。
網路優化後,網路質量大大提高,圖2為網路優化前後話務吸收情況,切換成功率達到平均97.5%,消除了乒乓效應。優化前忙時平均掉話率為0.60%,全天平均為0.62%。優化後忙時平均掉話率為0.33%,全天平均:0.37%。

『陸』 網路優化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

1、當移動通信網路建成之後,網路優化的作用是要保障網路的全覆蓋和網路資源的合理分配。在建網初期時,主要是負責信號的全覆蓋,而到網路基本成型以後,隨著網路中BTS的增加,BTS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會越來越嚴重,同時隨著客戶的不斷增加,網路資源的合理分配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網路優化工程師的主要工作就會變成消除網路中BTS間的相互干擾、資源的調配以及網路的進一步規劃建設。
2、性能分析。由於網路中的客戶不斷的增加,網路資源也會漸漸由建網初期的空閑而變的擁塞。客戶密度的分布不均,也會導致網路資源的利用不能像規劃初期的模型一樣,這時候就需要性能分析。工程師需要通過對網路中話務的分析,來合理的調配網路中的資源,同時要根據網路整體的資源利用率和網路話務的變化,來提出進一步的網路建設的方案。
3、道路測試。雖然建網初期網路中的基站數量較少,基站間的接續基本是處於一個相當固定的狀態,但隨著網路中基站的不斷增加,同一段道路中的覆蓋基站會變得很多,用戶能否佔用最合適的基站來進行通話會直接影響到用戶的通話質量,而路測工程師的主要工作就是確保用戶在道路上打電話時能夠佔用最佳的基站信號來進行呼叫。

『柒』 無線網路優化的目的

無線網路優化的目的是確保系統高質量的運行,使現有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以最經濟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

GSM無線網路優化是通過對現有已運行的網路進行話務數據分析、現場測試數據採集、參數分析、硬體檢查等手段,找出影響網路質量的原因,並且通過參數的修改、網路結構的調整、設備配置的調整和採取某些技術手段(採用MRP的規劃辦法等),確保系統高質量的運行,使現有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以最經濟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

(7)無線通信網路優化擴展閱讀

網路優化的方法很多,在網路優化的初期,常通過對OMC-R數據的分析和路測的結果,制定網路調整的方案。在採用圖1的流程經過幾個循環後,網路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僅採用上述方法較難發現和解決問題,這時通常會結合用戶投訴和CQT測試辦法來發現問題,結合信令跟蹤分析法、話務統計分析法及路測分析法,分析查找問題的根源。在實際優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話務統計報告,並輔以七號信令儀表進行A介面或Abis介面跟蹤分析,作為網路優化最常用的手段。

『捌』 什麼是網路優化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的概念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與傳統的互聯網網路優化是有本質區別的!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又稱為無線通信網路優化,我們通常簡稱為無線網優或網優。主要是對大家所熟悉的移動、聯通、電信等提供的移動業務進行維護和性能改善,包含核心網、傳輸網、無線網三部分的優化,但由於核心網、傳輸網網元相對較少,性能相對穩定,一般需求量和人員較少;相反的無線網網元數目繁多,無線環境復雜多變,加上用戶的移動性,維護人員需求和性能提升壓力較大,因此一般意義上的移動通信網路優化主要是指無線網路部分的優化,又簡稱為無線網路優化,從事該工作的工程師通常稱為無線網優工程師。

無線網路優化主要是指改善空中介面的信號性能變化,比如我們用手機打電話碰到的通話中斷(掉話)、聽不清對方聲音(雜音干擾)、迴音、接不通、單通、雙不通等網路故障就屬於無線網路優化人員要從事的改善范疇。空中介面專業稱為UM介面或UU介面,其中UM為2G網路叫法,UU為3G網路叫法,簡單可以認為是手機和基站之間的介面。因此可以說,無線網路優化就是手機和基站之間的信號性能改善或提升。

無線網路優化的分類
目前無線網路優化可以分為2G無線網路優化和3G無線網路優化,2G主要包括GSM和CDMA兩種制式,3G包括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種制式。目前中國移動運營GSM和TD-SCDMA;中國聯通運營GSM和WCDMA;中國電信運營CDMA和CDMA2000。2G和3G的區別主要在於無線網部分,傳輸和核心網可以通過升級等手段完成,因此嚴格意義上只有無線網可以說是「3G網路」。

前面說過,無線網路優化實質上是對手機和基站之間的空中信號的性能改善,換言之就是通過數據採集、性能評估、優化方案制定和優化方案實施幾個步驟來完成的。其中數據採集包括路測和撥打測試(DT和CQT)以及話務統計(NMO)等,路測和撥打測試是最基礎的工作(剛剛入行網優的新人首先要從事的),主要是坐在小轎車裡面打開筆記本電腦和相關測試軟體,連接上路測設備和GPS、掃頻儀等進行道路類測試或者在大樓等高檔商務區測試採集數據。

完成測試數據採集後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找出影響網路問題的區域和原因,通過分析定位故障並提出解決方案,最後進行實施和調整效果驗證。另外話務統計分析屬於中高級無線網優工程師的工作范疇,但路測和路測數據分析必須結合話務統計分析。

網路優化的目的就是對投入運行的無線網路進行參數採集、數據分析,找出影響網路質量的原因,通過技術手段或參數調整使網路達到最佳運行狀態的方法,使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同時了解、研判網路的發展趨勢,為進一步的發展擴容等提供技術依據和計劃建議.

『玖』 什麼是移動通信網路優化,包括哪些步驟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是高層次的維護工作,是通過採用新技術手段以及優化工具對網路參數合理調整,從而提高網路質量的維護工作。


移動通信網路優化的步驟 如下:


1、無線網路調查和測試。

無線網路的實際調查和測試是網路優化不可缺少的步驟。重要的手段是話務統計和DT和CQT,為網路優化提供有力支持。


2、無線參數檢查和標准化


在一般的網路優化方法中,都包含了數據的一致性檢查,利用軟體對無線參數進行全面的檢查,生成詳細的檢查報告。同時利用以往的網優經驗,將無線參數的經驗值錄入經驗資料庫,將某些無線參數的值與經驗值做標准化比較,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和優化。


3、無線功能檢查


在網路優化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詳細考察網路無線功能的開啟情況,如跳頻、動態功率控制、CLS等等,以使網路能得到最佳性能。


4、頻率優化


頻率優化是網路優化中重要的一環。當前網路的實際狀況表明,由於頻率資源緊張,頻率復用困難帶來的網路性能下降的情況已經成為提高網路性能的瓶頸。因此頻率優化是網優的一個重點。要詳細考察網路的頻率使用情況,如復用辦法、干擾情況、地理環境影響等,在此基礎上利用相關軟體產生頻率優化方案,採用滾動的方法對頻率進行優化。


5、鄰區關系和切換優化


與頻率優化一樣,鄰區關系的優化也是網優的重要環節。因為鄰區關系的系統性和復雜性,是給無線網路造成重要影響的因素。評估網路的鄰區關系的復雜程度,並收集統計和測試數據,在此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鄰區關系的優化與頻率優化結合進行。


6、Trouble shooting


Trouble shooting是進行更有針對性和更加細致的,小范圍的優化,通常以單個小區的問題解決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