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雲桌面對網路有什麼要求
目前市面上比較普遍的VDI架構的雲桌面對網路的要求高。很多部署了雲桌面或計劃部署雲桌面的單位其實原始網路環境很好,很多都是千兆網。但是千兆網它只是代表帶寬,跟網路是不是會堵塞,真實體驗如何實際上沒有必然的聯系。雖然帶寬是千兆,但是網路中一旦有網路風暴,或者有很多人同時進行次磁碟數據、或者說網路數據的讀寫的時候,就會導致網路堵塞,所以說並不是說千兆網就一定不會出現網路堵塞,而對於單一的VDI的結構來說,如果出現了堵塞,就會出現延遲、卡頓、卡機的現象。
國內很多用戶以前埋網線都是埋暗線,就算伺服器、交換機、終端都是千兆的,但是網線還是百兆的,所以會導致真正在傳輸過程中,還是以百兆為瓶頸點,同樣會導致網路傳輸不是那麼的暢通。
VDI架構的雲桌面當然有其可取之處,比如支持移動辦公,信息安全性比較高,而如何能補充它存在的局限,讓雲桌面產品的價值最大化也是需要考慮的。目前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是前後端混合運算的下一代雲桌面,因為利用了前端的計算資源,所以既可以兼有VDI架構的優勢,又能解決它對網路的倚賴。目前下一代雲桌面在教育、醫療、製造等領域運用比較廣泛。
㈡ 請教雲海雲電腦VDI是指什麼意思呢
簡單理解,桌面雲的一種產品。
桌面雲電腦都是伺服器虛擬出來的,vdi設備的作用就是通過處理網線的數據來提供視頻輸出和操作輸入。
你也可以理解為遠程桌面連接的高級應用,提供遠程桌面連接的設備就叫做vdi設備。
然後這些東西在後台會顯示每個連接的vdi設備。
不懂繼續問,滿意請採納
㈢ 桌面虛擬化是該選用IDV還是VDI雲桌面這兩種技術哪個更符合趨勢
將計算機的終端系統(也稱桌面)進行虛擬化,通過任何設備、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通過網路訪問屬於桌面系統,以達到桌面使用的安全性和靈活性,這便是桌面虛擬化。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政府、學校等機構開始應用桌面虛擬化,以提升辦公效率,降低運營成本。那麼,企事業單位在部署桌面虛擬化時,選用IDV架構好還是VDI架構好呢?
當今桌面虛擬化市場的技術門類
當今桌面虛擬化主要有兩類技術,一個是傳統主流的VDI(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技術,即虛擬桌面基礎架構;另外一個技術是近幾年新興的IDV( Intelligent Desktop Virtualization)技術,即智能桌面虛擬化。
三種技術門類的特點
VDI技術的特點是「集中計算,集中管理」,在雲桌面技術領域認知度高。
IDV技術是由英特爾公司提出的革新性框架,它的技術特點是「分布式計算,集中管理」。
VOI技術是直接在I/O 層實現對物理存儲介質的數據重定向,以達到虛擬化的操作系統完全工作於本機物理硬體之上。VOI技術是對操作系統存儲層進行重新定義,是改進的無盤工作站方案。其最大特點是管理集中化,性能體驗好。
㈣ 雲辦公的VDI和IDV方案分別適用於什麼場景
VDI主要適用於對移動辦公和數據安全要求高的辦公場景,但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就是如果單一部署VDI方案的話,對網路和伺服器的質量要求高,對帶寬的要求也比較高,同時很大概率會存在啟動風暴,同時對應用和硬體外設的兼容性不是很好,帶高清和大型程序的效果也很一般。
IDV的話,主要適用於需要支持高清應用的辦公場景,效果會比VDI好挺多。此外IDV的軟硬體兼容性比較高,也可以支持早期的操作系統。而它的局限性在於不支持移動辦公,此外會與本地系統透傳交互,安全性不高,不適合對數據安全要求高的辦公場景。
目前已經有融合這兩種方案的3V一體的雲辦公解決方案了,除了前兩個以外第三個架構是VOI,具體的運作原理可以網路一下。三V一體的底層架構可以通用各類辦公場景,vesystem做這一塊比較成熟。
㈤ VDI雲桌面支持移動辦公嗎
VDI雲桌面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功能特性,就是能支持移動辦公。因為VDI的計算資源、CPU、內存、硬碟、顯卡都是用伺服器的,所以它對前端的硬體要求就很低,所以用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都可以接進去,不管是X86還是arm的都可以,非常靈活。這對經常需要通過移動設備實時辦公的用戶來說很有幫助。
但也正是由於VDI全部使用後端計算的特性,使得它真正應用到日常辦公中的時候,依然存在局限性。其中比較顯著的局限,就是VDI對網路嚴重依賴。因為它所有的傳輸都是要通過網路,那麼一旦網路中出現卡機的情況下,那麼就會出現網路延遲,或者說網路丟包。它的原理就像我們看動畫片一樣,一幀一幀的把圖片傳過來,那麼就相當於說我們在看動畫片的時候,被抽走幾頁紙,對用戶的體驗是突然間滑鼠可能動不了了,或者是鍵盤敲下去,過個兩秒鍾,沒有任何反應,到了第三秒鍾,突然間剛剛敲的內容就全部出來了,這個對很多用戶來說是很抓狂的。
為了解決VDI對網路依賴嚴重的問題,一些雲桌面廠商會把利用前端資源計算的架構融入到產品里,有VOI也有IDV,這兩個都是利用前端計算的。但VOI無論從性能、穩定性還是各方面都比IDV卓越。在這些廠商中融合比較成功的是下一代雲桌面,因為它的VOI中有其獨創的盤網雙待技術,就是說無論是網路丟包,還是硬碟壞損,都不會影響正常使用,業務連續性很高。但IDV有其獨特的價值,就是可以在新硬體上跑老系統,這對於一些規定只能使用某種特定系統,如win7/xp等單位來說十分友好。這也是下一代雲桌面把這三種雲桌面主流架構全都深度融合在產品底層的重要原因。
㈥ VDI雲桌面有什麼優勢和劣勢
VDI雲桌面主要的優勢是信息數據不落地,安全性高、支持移動辦公、支持桌面漫遊,主要的劣勢是對伺服器消耗大、對網路依賴嚴重、不支持3D高清應用、對外設兼容性差。因為VDI的優勢劣勢都比較明顯,所以有一些雲桌面廠商會投入高研發成本,在VDI的基礎上融合VOI和IDV架構,這樣能彌補VDI的局限性,也能大幅度降低硬體投入成本。以和信下一代雲桌面為例,它不僅深度融合了VDI和VOI,還加入了IDV架構,讓新硬體能支持早期操作系統,比如win7/xp等等,這對於一些只允許使用某些指定系統的單位來說適應性更高。
㈦ 為什麼國內的大多數雲桌面都是VDI架構
首先是因為VDI客觀上適用於大多數辦公場景,其次是VDI在2012年就有開源的技術,紅帽提供的KVM、Spice協議、包括像oVirt、OpenStack等等都是現成搭好的,國內大多數都是基於開源來改造的。加之新技術研發的時間、人員和資金成本都很高,所以目前國內大多數雲桌面都是VDI架構的。但隨著辦公場景日益多元化、復雜化,單一的VDI很慢滿足用戶對於終端的需求,特別是VDI對網路的依賴,以及對外設的不兼容上有天然的局限性。目前市面上越來越多的雲桌面解決方案趨向於通用型,即通過優化產品底層架構,來使產品適應大多數使用場景。國內在這一塊做得領先的是下一代雲桌面,因為用前端計算的VOI模式是它率先應用的,正好與VDI相互補充。
㈧ VDI雲桌面對數據安全保護好不好
VDI的核心優勢之一就是對數據安全的保護性很高,因為基於伺服器後端計算,前端展示的只是通過網路傳輸的鏡像。這種純後端計算的模式優勢很明顯,局限性同樣也很明顯,比如對3D高清應用的支持性差、對外設的兼容性差、對伺服器的消耗大、對網路的依賴高等,都是VDI的客觀局限性。之所以很多雲桌面廠商會推出VDI架構的雲桌面,是因為這種技術在2012年,就有開源的技術,紅帽提供的KVM、Spice協議、包括像oVirt、OpenStack等。而研發新架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目前在國內從雲桌面進入國內之初就開始高投入專注研發雲桌面產品的廠商其實不多,和信創天算是其中比較突出的。它們的下一代雲桌面融合了雲桌面三大主流架構VDI/VOI/IDV,能覆蓋各行業辦公使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