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習一點知識,讓工作與生活更精彩
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電台通訊網路圖
擴展閱讀
修改網路設置怎麼保存 2025-05-24 11:44:19

無線電台通訊網路圖

發布時間: 2022-05-03 18:48:32

『壹』 無線電是不是只需要電台就能通話

無線電話不是有電台就能通話的,它需要電子信號和波長,還要頻道號碼,運行碼,密碼等等,就像現在普及的手機一樣,沒有固定的號碼,密碼,運行碼是沒有用的。

『貳』 五種通信方式,五種

1、郵遞

以實物傳遞為基礎,雖然如今寫信的人越來越少,但越簡單越真實,越純朴越真情,信件是信息傳遞最簡單最純朴的方式,更不因傳遞速度過快造成信息的溢漏。

快遞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的需要,主要原因是因為隨著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務需求面也越來越高,但其發展受交通運輸制約無便利的交通運輸怎麼也快不起來。

2、電話

電話分固定電話、行動電話與網路電話,其傳遞方式與網路方式優缺點基本相同,與網路方式不同之處在於電話不能直接傳遞文字圖片,與郵遞方式不同在於不能傳遞實物。

3、傳真

傳真是近二十多年發展最快的非話電信業務。將文字、圖表、相片等記錄在紙面上的靜止圖像,通過掃描和光電變換,變成電信號,經各類信道傳送到目的地,在接收端通過一系列逆變換過程,獲得與發送原稿相似記錄副本的通信方式,稱為傳真。

傳真的主要技術有:掃描技術,記錄技術,同步同相技術,傳輸技術。傳真的通信過程包含掃描,光電變換,圖像信號的傳輸,記錄變換,收信掃描和同步同相。

傳真是基於PSTN的電信信號通過設備中轉傳真信號。直接由於科技大迅速發展,電子網路傳真逐漸成為取代傳真機的新一代通信工具。

4、衛星電話

基於衛星通信系統來傳輸信息的電話就是衛星電話。衛星電話是現代移動通信的產物,其主要功能是填補現有通信(有線通信、無線通信)終端無法覆蓋的區域,為人們的工作提供更為健全的服務。

現代通信中,衛星通信是無法被其他通信方式所替代的,現有常用通信所提供的所有通信功能,均已在衛星通信中得到應用。

5、電報

電報,就是用電信號傳遞的文字信息。通訊越來越迅捷,電報的作用已經不是很大了,也許有一天電報就會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了。

電報是通信業務的一種,是最早使用電進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電流(有線)或電磁波(無線)作載體,通過編碼和相應的電處理技術實現人類遠距離傳輸與交換信息的通信方式。

電報大大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業社會的其中一項重要發明。早期的電報只能在陸地上通訊,後來使用了海底電纜,開展了越洋服務。

到了二十世紀初,開始使用無線電拍發電報,電報業務基本上已能抵達地球上大部份地區。電報主要是用作傳遞文字訊息,使用電報技術用作傳送圖片稱為傳真。

『叄』 無線電通訊原理是什麼

1、無線通信是利用電波信號可以在自由空間中傳播的特性進行信息交換的一種通信方式。在移動中實現的無線通信又通稱為移動通信,人們把二者合稱為無線移動通信。簡單講,無線通信是僅利用電磁波而不通過線纜進行的通信方式。電子信號從發射器到達天線,然後天線將信號作為一系列電磁波發射到空氣中,信號通過空氣傳播,直到它到達目標位置為止。在目標位置,另一個天線接收信號,一個接收器將它轉換回電流。
2、無線電通信(radio communications)是將需要傳送的聲音、文字、數據、圖像等電信號調制在無線電波上經空間和地面傳至對方的通信方式,利用無線電磁波在空間傳輸信息的通信方式。

『肆』 求無線發射接收模塊電路圖

無線數據傳輸廣泛地運用在車輛監控、遙控、遙測、小型無線網路、無線抄表、門禁系統、小區傳呼、工業數據 採集系統、無線標簽、身份識別、非接觸RF智能卡、小型無線數據終端、安全防火系統、無線遙控系統、生物信號採集、水文氣象監控、機器人控制、無線232 數據通信、無線485/422數據通信、數字音頻、數字圖像傳輸等領域中。

這是DF發射模塊,體積:19x19x8毫米,右邊是等效的電路原理圖

主要技術指標:

1。通訊方式:調幅AM
2。工作頻率:315MHZ (可以提供433MHZ,購貨時請特別註明)
3。頻率穩定度:±75KHZ
4。發射功率:≤500MW
5。靜態電流:≤0.1UA
6。發射電流:3~50MA
7。工作電壓:DC 3~12V

315MHZ發射模塊 8元一個 433MHZ發射模塊 8元一個

DF數據發射模塊的工作頻率為315M,採用聲表諧振器SAW穩頻,頻率穩定 度極高,當環境溫度在-25~+85度之間變化時,頻飄僅為3ppm/度。特別適合多發一收無線遙控及數據傳輸系統。聲表諧振器的頻率穩定度僅次於晶體, 而一般的LC振盪器頻率穩定度及一致性較差,即使採用高品質微調電容,溫差變化及振動也很難保證已調好的頻點不會發生偏移。

DF發射模塊未設編碼集成電路,而增加了一隻數據調制三極體Q1,這種結構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固定編碼電路、滾動碼電路及單片機介面,而不必 考慮編碼電路的工作電壓和輸出幅度信號值的大小。比如用PT2262等編碼集成電路配接時,直接將它們的數據輸出端第17腳接至DF數據模塊的輸入端即 可。

DF數據模塊具有較寬的工作電壓范圍3~12V,當電壓變化時發射頻率基本不變,和發射模塊配套的接收模塊無需任何調整就能穩定地接收。當發射電 壓為3V時,空曠地傳輸距離約20~50米,發射功率較小,當電壓5V時約100~200米,當電壓9V時約300~500米,當發射電壓為12V時,為 最佳工作電壓,具有較好的發射效果,發射電流約60毫安,空曠地傳輸距離700~800米,發射功率約500毫瓦。當電壓大於l2V時功耗增大,有效發射 功率不再明顯提高。這套模塊的特點是發射功率比較大,傳輸距離比較遠,比較適合惡劣條件下進行通訊。天線最好選用25厘米長的導線,遠距離傳輸時最好能夠 豎立起來,因為無線電信號傳輸時收很多因素的影響,所以一般實用距離只有標稱距離的20%甚至更少,這點需要在開發時注意考慮。

DF數據模塊採用ASK方式調制,以降低功耗,當數據信號停止時發射電流降為零,數據信號與DF發射模塊輸入端可以用電阻或者直接連接而不能用電容耦合,否則DF發射模塊將不能正常工作。數據電平應接近DF數據模塊的實際工作電壓,以獲得較高的調制效果。

DF發射發射模塊最好能垂直安裝在主板的邊緣,應離開周圍器件5mm以上,以免受分布參數影晌。DF模塊的傳輸距離與調制信號頻率及幅度,發射電 壓及電池容量,發射天線,接收機的靈敏度,收發環境有關。一般在開闊區最大發射距離約800米,在有障礙的情況下,距離會縮短,由於無線電信號傳輸過程中 的折射和反射會形成一些死區及不穩定區域,不同的收發環境會有不同的收發距離。

DF發射模塊可以配兩種接收模塊組合使用

1。超再生式接模塊

超再生接收模塊的體積:30x13x8毫米 模塊的中間兩個引腳都是信號輸出,連通的。

這是DF超再生接收模塊的等效電路圖

主要技術指標:

1。通訊方式:調幅AM
2。工作頻率:315MHZ(可以提供433MHZ,購貨時請特別註明)
3。頻率穩定度:±200KHZ
4。接收靈敏度:-106DBM
5。靜態電流:≤5MA
6。工作電流:≤5MA
7。工作電壓:DC 5V
8。輸出方式:TTL電平

315MHZ超再生接收模塊 7元一個 433MHZ超再生接收模塊 7元一個

DF接收模塊的工作電壓為5伏,靜態電流4毫安,它為超再生接收電路,接收靈敏度為-105dbm,接收天線最好為25~30厘米的導線,最好能 豎立起來。接收模塊本身不帶解碼集成電路,因此接收電路僅是一種組件,只有應用在具體電路中進行二次開發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這種設計有很多優點,它可以 和各種解碼電路或者單片機配合,設計電路靈活方便。

這種電路的優點在於:

1。天線輸入端有選頻電路,而不依賴1/4波長天線的選頻作用,控制距離較近時可以剪短甚至去掉外接天線
2。輸出端的波形相對比較干凈,干擾信號為短暫的針狀脈沖,所以抗干擾能力較強。
3。DF模塊自身輻射極小,加上電路模塊背面網狀接地銅箔的屏蔽作用,可以減少自身振盪的泄漏和外界干擾信號的侵入。
4。採用帶骨架的銅芯電感將頻率調整到315M後封固,這與採用可調電容調整接收頻率的電路相比,溫度、濕度穩定性及抗機械振動性能都有極大改 善。可調電容調整精度較低,只有3/4圈的調整范圍,而可調電感可以做到多圈調整。可調電容調整完畢後無法封固,因為無論導體還是絕緣體,各種介質的靠近 或侵入都會使電容的容量發生變化,進而影響接收頻率。另外未經封固的可調電容在受到振動時定片和動片之間發生位移;溫度變化時熱脹冷縮會使定片和動片間距 離改變;濕度變化因介質變化改變容量;長期工作在潮濕環境中還會因定片和動片的氧化改變容量,這些都會嚴重影響接收頻率的穩定性,而採用可調電感就可解決 這些問題,因為電感可以在調整完畢後進行封固,絕緣體封固劑不會使電感量發生變化。

2。超外差式RX3310接收模塊

超外差接收模塊的體積:35x13x8毫米

主要技術指標:

1。通訊方式:調幅AM
2。工作頻率:315MHZ(聲表上標注為316.8) (可以提供433MHZ,聲表上標注為436,購貨時請特別註明)
3。頻率穩定度:±75KHZ
4。接收靈敏度:-102DBM
5。靜態電流:≤5MA
6。工作電流:≤5MA
7。工作電壓:DC 5V
8。輸出方式:TTL電平

315MHZ超外差接收模塊 14元一個 433MHZ超外差接收模塊 14元一個

這里提供的超外差接收模塊採用進口高性能無線遙控及數傳專用集成電路RX3310A,並且採用316.8M聲表諧振器,所以工作穩定可靠,適合比較惡劣的環境下全天候工作。

超外差接收機對天線的阻抗匹配要求較高,要求外接天線的阻抗必須是50歐姆的,否則對接收靈敏度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如果用1/4波長的普通導線時應 為23厘米最佳,要盡可能減少天線根部到發射模塊天線焊接處的引線長度,如果無法減小,可以用特性阻抗50歐姆的射頻同軸電纜連接(天線焊點右側有一個專 門的接地焊點)

3。超外差RX3400接收模塊

315MHZ 3400超外差接收模塊 25元一個 433MHZ 3400超外差接收模塊 25元一個

超外差RX3400接收模塊的性能比RX3310的更高,主要是靈敏度更高達到-106DB,適合高要求的系統中。

4。超外差RX3600高可靠高靈敏接收模塊

315MHZ 高可靠高靈敏接收模塊 29元一個 433MHZ 高可靠高靈敏接收模塊 29元一個

這是採用RX3600晶元的高可靠高靈敏超外差接收模塊,是目前性能最好的接收模塊。

5。超再生低電壓微功耗接收模塊

315MHZ 低電壓微功耗接收模塊 10元一個

這種是315M超再生低電壓低功耗專用接收模塊,其他的接收模塊工作電壓一般要5V以上才能有較好的接收靈敏度,而這種模塊工作電壓只要3V,靜態電流小於220微安,接收靈敏度為-93DB,體積只有25X10X3毫米 。

超再生和超外差接收機的性能區別:

超再生和超外差電路性能各有優缺點,超再生接收機價格低廉,經濟實惠,而且接收靈敏度高,但是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頻率受溫度漂移大,抗干擾能力差。超外 差式接收機優點是頻率穩定,抗干擾能力好,和單片機配合時性能比較穩定,缺點是靈敏度比超再生低,價格遠高於超再生接收機,而且近距離強信號時可能有阻塞 現象。

DF無線數傳模塊開發注意事項:

DF模塊必須用信號調制才能正常工作,常見的固定碼編碼器件如PT2262/2272,只要直接連接即可非常簡單,因為是專用編碼晶元,所以效果很好傳輸距離很遠。模塊輸出腳在模塊內部通過一個上拉39K 電阻到+5V,使用的時候需要考慮解碼器件的輸入阻抗。 DF模塊還有一種重要的用途就是配合單片機來實現數據通訊,這時有一定的技巧。

1。合理的通訊速率

DF數據模塊的最大傳輸數據速率為9.6KBs,一般控制在2.5k左右,過高的數據速率會降低接收靈敏度及增大誤碼率甚至根本無法工作。

2。合理的信息碼格式

單片機和DF模塊工作時,通常自己定義傳輸協議,不論用何種調制方式,所要傳遞的信息碼格式都很重要,它將直接影響到數據的可靠收發。

碼組格式推薦方案: 前導碼+同步碼+ 數據幀

前導碼長度應大於是10ms,以避開背景雜訊,因為接收模塊接收到的數據第一位極易被干擾(即零電平干擾)而引起接收到的數據錯誤。所以採用CPU編解碼可在數據識別位前加一些亂碼以抑制零電平干擾。
同步碼主要用於區別於前導碼及數據。有一定的特徵,好讓軟體能夠通過一定的演算法鑒別出同步碼,同時對接收數據做好准備。
數據幀不宜採用非歸零碼,更不能長0和長1。採用曼徹斯特編碼或POCSAG碼等,如下面的數據格式有一定檢錯功能:

3。單片機對接收模塊的干擾

單片機模擬2262時一般都很正常,然而單片機模擬2272解碼時通常會發現遙控距離縮短很多,這是因為單片機的時鍾頻率的倍頻都會對接收模塊產生干擾,

51系列單片機工作的時候,會產生比較強的電磁輻射,頻率范圍在 9MHZ-900MHZ,因此它會影響任何此頻率內的無線接收設備的靈敏度,解決的方法是盡量降低CPU 晶體的頻率。測試表明:在1M晶體的輻射強度,只有12M晶體時的1/3,因此,如果把晶體頻率選擇在500K以下,可以有效降低CPU的輻射干擾。另外 一個比較好的方法是:將接收模塊通過一個3芯屏蔽電纜(地,+5V,DATA,屏蔽線的地線懸空)將模塊引出到離開單片機2米以外,則不管51CPU使用 那個頻率的晶體,這種干擾就會基本消除。對於PIC單片機,則沒有上述輻射干擾。可以任意使用。

還可以改用頻點較高的接收頻率,如433MHz就可增加遙控距離,或者需要採用一些抗干擾措施來減小干擾。比如單片機和遙控接收電路分別用兩個5伏電源供電,將DF接收板單獨用一個78L05供電,單片機的時鍾區遠離DF接收模塊,降低單片機的工作頻率,中間加入屏蔽等。

對單片機模擬2272解碼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查看在本網頁末尾我們的專門介紹資料。接收模塊和51系列單片機介面時最好做一個隔離電路,能較好地遏制單片機對接收模塊的電磁干擾。

DF接收模塊工作時一般輸出的是高電平脈沖,不是直流電平,所以不能用萬用表測試,調試時可用一個發光二極體串接一個3K的電阻來監測DF模塊的輸出狀態。

DF無線數據模塊和PT2262/PT2272等專用編解碼晶元使用時,連接很簡單只要直接連接即可,傳輸 距離比較理想,一般能達到600米以上,如果和單片機或者微機配合使用時,會受到單片機或者微機的時鍾干擾,造成傳輸距離明顯下降,一般實用距離在200 米以內。

『伍』 無線電通訊原理

一看就知道你是對這個完全不知道的。無線電是指在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電磁波,是其中的一個有限頻帶,上限頻率 在300GHz(吉赫茲),下限頻率較不統一, 在各種射頻規范書, 常見的有三 3KHz~300GHz(ITU-國際電信聯盟規定), 9KHz~300GHz, 10KHz~300GHz。 參考資料:(網路)http://ke..com/view/19599.htm (雜志)http://www.radio.com.cn/廣播電台播出節目是首先把聲音通過話筒轉換成音頻電信號,經放大後被高頻信號(載波)調制,這時高頻載波信號的某一參量隨著音頻信號作相應的變化,使我們要傳送的音頻信號包含在高頻載波信號之內,高頻信號再經放大,然後高頻電流流過天線時,形成無線電波向外發射,無線電波傳播速度為3×108m/s,這種無線電波被收音機天線接收,然後經過放大、解調,還原為音頻電信號,送入喇叭音圈中,引起紙盆相應的振動,就可以還原聲音,即是聲電轉換傳送——電聲轉換的過程。
中波的頻率(高頻載波頻率)規定為525—1605kHz(千周)。
短波的頻率范圍為3500—18000kHz。

超外差收音機原理

圖3-2為調幅超外差收音機的工作原理方框圖,天線接收到的高頻信號通過輸入電路與收音機的本機振盪頻率(其頻率較外來高頻信號高一個固定中頻,我國中頻標准規定為465KHZ)一起送入變頻管內混合——變頻,在變頻級的負載迴路(選頻)產生一個新頻率即通過差頻產生的中頻(實習圖3-2中B處),中頻只改變了載波的頻率,原來的音頻包絡線並沒有改變,中頻信號可以更好地得到放大,中頻信號經檢波並濾除高頻信號(實習圖3-2中D處)。再經低放,功率放大後,推動揚聲器發出聲音。
本機工作原理簡述。電路圖見實習圖3-3所示C1、B1組成天線輸入迴路。VT1、B2、B1、C組成變頻級。VT1為變頻管。初級線圈與C構成變頻級負載。C1、B2組成本機振盪電路,C6為振盪耦合電路,VT2、VT3組成中頻放大電路,2AP9為檢波電路,R9為音量電位器(帶電源開關),C16為高頻耦合電容。
VT4、VT5為前置低頻放大級、VT6、VT7組成乙類推挽功率放大器。R16、C21、C17為電源波波電路。R1、R2、R3、R4、R5、R6、R7、R12、R10、R11、R13、R17、R18為各級的直流偏置電阻。

超外差收音機
超外差收音機的安裝:
①整機電路分析,熟悉元件在印刷板上安裝位置。

②元器件焊接、安裝(安裝時應檢查元器件的好壞)。

③檢查電路,將安裝好的收音機和電路原理圖對照檢查下列內容。

a.檢查各級晶體管的型號,安裝位置和管腳是否正確。

b.檢查各級中周的安裝順序,初次級的引出線是否正確。

c.檢查電解電容的引線正、負接法是否正確。

d.分段繞制的磁性天線線圈的初次級安裝位置是否正確。

e.用指針式萬用表R×100檔測量整機電阻,用紅表筆接電源負極線,黑表筆接電源正極引線,測得整機電阻值應大於500歐。

以上檢查無誤後,方能接通4.5伏電源。

超外差式收音機的調試。新裝的收音機。必須通過調整才能滿足性能指標的要求,其調整內容有:調整各級晶體管的工作點,調整中頻頻率,調整覆蓋(即對刻度)統調(調整頻率跟蹤即靈敏度)。

下面對調整內容及方法分別加以敘述:
①調整靜態工作點:各晶體管的作用不同,所處的工作點不一樣,各級靜態工作點的調整是通過無信號時(本機振盪停振)無外加信號時各晶體管發射極電阻上的電壓的大小分別來衡量的。分級調整R1、R4、R12、R17、R18使VT1級電壓為-0.5~0.7V。VT2級R6上電壓-0.5~0.7V。VT3級R7上電壓為-0.25~0.4V,VT5級R14上電壓為-0.7~0.9V,VT6、VT7級是共集電級電流為2~6mA。

②調整中頻:目的是使三個中周變壓器(中頻調諧迴路)的諧振頻率調整為固定的中頻頻率465KHZ,由於所用中周是新的,一般廠家已調整到465KHZ,所以調試時,接收某一個電台,用無感起子調節中周磁芯,調整順序是由後級往前級即先調Bz3再調Bz2至喇叭聲音最響為止。

③調頻率覆蓋(調收音機的頻率范圍535—1605kHz):調整時裝上一個刻度盤,使雙連可變電容全部旋進和旋出指針分別在刻度盤530—1630千周的線上,旋動雙連可變電容器使指針對准640千周刻度(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用無感起子旋動振盪線圈的磁芯收聽640千周電台廣播,聲音適中旋動雙連可變器電容使指針對准1500千周刻度附近。調整振盪迴路微調電容C3接聽1500千周附近電台廣播,如此高端、低端反復調整幾次。

④統調(調整頻率跟蹤)目的使本機振盪頻率在接收頻率范圍(中波段535~1650kHz)和遠比外來信號頻率高465KHz即本機振盪頻率范圍為1000kHz~2070kHz。因此,採用電容相同的C1、C2雙連可變電容器進行同步調節,通常在所選頻范圍內的高、中、低三點進行跟蹤,即三點統調,為了實現良好三跟蹤在本機振盪迴路串聯一個墊整電容C及並聯一個微調補償電容C,在輸入迴路並聯一個補償微調電容C,具體調整,然後調輸入迴路補償電容Cz使音量最響。
中端調整在1000KHZ附近收聽廣播,使聲音最響此時調整雙連電容器動片中的花片上的C片,撥動片距。若撥動花片時,輸入減小,則中端不失諧,將花片撥回原處,若輸入增大,還需在撥動對邊花邊進行補償,也可改變墊整電容的容量。 參考資料:http://blog.voc.com.cn/blog.php?do=showone&uid=6076&type=blog&itemid=378498 實在太多了,在網路一查就有了,建議你去買一些光碟書籍等東西。

『陸』 無線電ham 是什麼意思

ham中文名叫火腿,也是無線電愛好者的意思,

據日本CQ雜志在1991年五月號,一篇由JR8EZM瀧川哲夫所撰寫的文章中,提到了一則早期業余電台的故事:

遠在業余無線電發明之初的1908年,美國哈佛大學有一個業余無線電社團其成員為亞伯特.海曼(Elbert.S.Hyman)、巴伯.茲美(Bob Almay)和佩姬.莫瑞(Paggy Murray)三人。

一開始,他們是用三個人的姓來作為電台的呼號,也就是:Hyman Almay Murry,後來覺得名字實在太長,把呼號拍發出去,手也酸了,於是又改為取用姓氏前面的二個字母,而成為HAM。

(6)無線電台通訊網路圖擴展閱讀

其他解釋

1、膝腘;(獸類的)後踝;腿臀

膝關節後方的凹陷處。《靈樞·骨度》:「膝腘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

2、拙劣的表演者

3、做作的人

4、(舊時的)小鎮,村莊

『柒』 無線電基站與基站之間怎麼通訊

有以下三種方法:
1、可以用微波設備或者無線網橋設備;
2、一套微波設備的效果和將兩個基站用光纖連接同等效果;一套無線網橋設備的效果和將兩個基站用網線連接同等效果;
3、雙向傳輸數據大小:16個2M的微波最大帶寬是32M,理論上可以同時雙向傳輸16M;
無線電是指在所有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電磁波,是其中的一個有限頻帶,上限頻率在300GHz(吉赫茲),下限頻率較不統一, 在各種射頻規范書, 常見的有3KHz~300GHz(ITU-國際電信聯盟規定),9KHz~300GHz,10KHz~300GHz。
基站即公用移動通信基站是無線電台站的一種形式,是指在一定的無線電覆蓋區中,通過移動通信交換中心,與行動電話終端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無線電收發信電台。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是我國移動通信運營商投資的重要部分,移動通信基站的建設一般都是圍繞覆蓋面、通話質量、投資效益、建設難易、維護方便等要素進行。隨著移動通信網路業務向數據化、分組化方向發展,移動通信基站的發展趨勢也必然是寬頻化、大覆蓋面建設及IP化。

『捌』 無線通信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起什麼作用

無線通信系統(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也稱為無線電通信系統,是由發送設備、接收設備、傳輸媒體(無線信道)三大部分組成的,利用無線電磁波,以實現信息和數據傳輸的系統。其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1、發送設備

(1)變換器(換能器):將被發送的信息變換為電信號。例如話筒將聲音變為電信號。

(2)發射機:將換能器輸出的電信號變為強度足夠的高頻電振盪。

(3)天線:將高頻電振盪變成電磁波向傳輸媒質輻射。

2、傳輸媒體——電磁波

在自由空間中, 波長與頻率存在以下關系: c = f λ式中: c為光速, f 和λ分別為無線電波的頻率和波長, 因此, 無線電波也可以認為是一種頻率相對較低的電磁波。 對頻率或波長進行分段, 分別稱為頻段或波段。

不同頻段信號的產生、放大和接收的方法不同, 傳播的能力和方式也不同, 因而它們的分析方法和應用范圍也不同。無線電波只是一種波長比較長的電磁波, 占據的頻率范圍很廣。

電磁波從發射機天線輻射後,不僅電波的能量會擴散,接收機只能收到其中極小的一 部分,而且在傳播過程中,電波的能量會被地面、建築物或高空的電離層吸收或反射;或在大氣層中產生折射或散射,從而造成強度的衰減。

根據無線電波在傳播過程所發生的現象 , 電波的傳播方主要有繞射(地波),反射和折射(天波),直射(空間波) 。決定傳播方式的關鍵因素是無線電信號的頻率。

沿大地與空氣的分界面傳播的電波叫地表面波,簡稱地波。繞射傳播。傳播途徑主要取決於地面的電特性。地波在傳播過程中,由於能量逐漸被大地吸收,很快減弱(波長越短,減弱越快),因而傳播距離不遠。但地波不受氣候影響,可靠性高。

超長波、長波、中波無線電信號,都是利用地波傳播的。短波近距離通信也利用地波傳播。

天波:利用天空的電離層折射和反射而傳播的電波,也叫天空波。電離層只對短波波段的電磁波產生反射作用,因此天波傳播主要用於短波遠距離通信。

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傳播距離遠,同時產生中間靜區地帶,二是傳播不穩定,隨晝夜和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因此,短波通信要經黨更換波段,以保證質量。

空間波又稱為直射波,是由發射點從空間直線傳播到接收點的無線電波。直射波傳播距離一般限於視距范圍。在傳播過程中,它的強度衰減較慢,超短波和微波通信就是利用直射波傳播的。

在地面進行直射波通信,其接收點的場強由兩路組成:一路由發射天線直達接收天線,另一路由地面反射後到達接收天線,如果天線高度和方向架設不當,容易造成相互干擾(例如電視的重影)。

限制直射波通信距離的因素主要是地球表面弧度和山地、樓房等障礙物,因此超短波和微波天線要求盡量高架。

3、接收設備

接收是發射的逆過程

(1)接收天線:將空間傳播到其上的電磁波→高頻電振盪。

(2)接收機:高頻電振盪 電信號。

(3)變換器(換能器):將電信號 所傳送信息。

(8)無線電台通訊網路圖擴展閱讀

無線通信系統按照無線通信系統中關鍵部分的不同特性,主要有以下一些類型:

1、按照工作頻段或傳輸手段分類

有中波通信、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衛星通信等。所謂工作頻率,主要指發射與接收的射頻(RF)頻率。射頻實際上就是「高頻」 的廣義語,它是指適合無線電發射和傳播的頻率。無線通信的一個發展方向就是開辟更高的頻段。

2、按照通信方式來分類

主要有(全) 雙工、半雙工和單工方式。所謂單工通信,指的是只能發或只能收的方式;半雙工通信是一種既可以發也可以收但不能同時收發的通信方式;而雙工通信是一種可以同時收發的通信方式。第一個圖的例子是半雙工方式,將天線開關換成雙工器就成了雙工方式。

3、按照調制方式的不同來劃分

有調幅、調頻、調相以及混合調制等。

4、按照傳送的消息的類型分類

有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也可以分為話音通信、圖像通信、數據通信和多媒體通信等。

各種不同類型的通信系統,其系統組成和設備的復雜程度都有很大不同。但是組成設備的基本電路及其原理都是相同的,遵從同樣的規律。本書將以模擬通信為重點來研究這些基本電路,認識其規律。這些電路和規律完全可以推廣應用到其他類型的通信系統。

『玖』 什麼是無線通信系統

無線通信系統(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指的是通過無線協議實現通信的一種方式。

無線通訊包括各種固定式、移動式和攜帶型應用,例如雙向無線電、手機、個人數碼助理及無線網路。其他無線電無線通訊的例子還有GPS、車庫門遙控器、無線滑鼠等。

大部分無線通訊技術會用到無線電,包括距離只到數米的Wi-fi,也包括和航海家1號通訊、距離超過數百萬公里的深空網路。但有些無線通訊的技術不使用無線電,而是使用其他的電磁波無線技術,例如光、磁場、電場等。

(9)無線電台通訊網路圖擴展閱讀:

無線資料傳輸的無線通訊:

1、Wi-Fi是無線的區域網絡,讓攜帶型的運算裝置以簡單的方式連接到互連網,藉由IEEE 802.11a,b,g,n等標准,Wi-Fi的速度接近一些有線的網路。

Wi-Fi已成為家中、辦公室及公共空間熱點的事實上的標准。有些企業是每月收取一次Wi-Fi的費用,有些企業則是免費提供,因為提供Wi-Fi可以提升他們產品的銷售額。

2、蜂巢式網路:只要離最近的基地台十到十五公里以內即可使用,其速度隨著科技的演進而提升,從早期的GSM、CDMA及GPRS,到像是W-CDMA、GSM增強數據率演進(EDGE)或是CDMA2000等3G網路。

3、行動衛星通訊:可以用在無法用其他無線技術通訊的情況,例如廣大的鄉村地區或是遙遠的地方。通訊衛星在運輸、航空、航海及軍事上格外的重要。

4、無線感測器網路:可以直接偵測有關的物理量,監控及收集資料,產生有意義供人觀看的顯示,並提供一些決策的機能。

『拾』 無線對講機信號覆蓋范圍有多大

導語:無線對講機作為一種通信工具,在生活中的應用十分普遍。因為無線電對講機的使用相當便捷,是一種只需輕按一鍵,便可以與一個人或者一組人通話的設備。那麼無線對講機的信號覆蓋范圍到底有多大呢,本文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無線電對講機是一個很籠統的稱呼,它的范圍很廣。按照國家的有關標准應將其稱為超短波調頻無線電話機,在生活中,人們通常會將將功率小、體積小的可以手持的無線電話機叫做「對講機」,以前也有人叫它為「步談機」、「步話機」,而將那些功率大、體積較大,一般裝在交通工具或固定使用的無線電話機又叫做「電台」,如車載點台、船用電台台、固定電台台、基地電台、中轉電台等等。


手持對講機一般信號覆蓋范圍較小,具有以下特點


這是一種體積小、重量輕、便於個人隨身攜帶,且可以在行進中進行通信聯系的一種通信工具,其功率一般在處於VHF頻段時不會超過5W、處於UHF頻段時不超過4W。但也有少數機型的功率例外,比如說VHF的功率為6W、UHF為5W。其通信距離在無障擋的開闊地帶中一般可以達到5公里。如果是在無線通信網路的支持下,通過中轉台通信距離更是可以達到10公里以上。該機型大多適用於近距離的場合下流動人員之間的通信聯系。在無線電話機的家族中,手持式無線電「對講機」及品種是使用數量是最多的,大約佔了80%以上。高檔的有摩托羅拉生產的三千元左右的高端手持式無線電對講機,再到國內一百多元左右的國產低端手持式無線電對講機,它們的價格差異很大,性能差距也很大。手持式對講機在國內的銷量每年可以達到一百多萬台以上。


載式無線對講機信號覆蓋范圍大,具有以下特點


它可以安裝在車輛、船舶、飛機等交通工具上,可以通過車輛上的電源直接供電的,可以利用上車(船、飛機)上天線的無線對講機,其主要運用於交通運輸、生產調度、保安指揮等業務。因為它的體積較大,功率大,所以一般不便於攜、。一個普通的車載台電源約為13.8V,通信距離一般可達到20公里以上,在通過中轉台之後通信距離明顯增大,可以達到數十公里。銷售價格也比較昂貴,從國產的1000元左右到進口機的3000元不等。


小編對於無線對講機信號覆蓋的介紹今天就到這里了,希望小編的講解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