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網路使用的是2.4G或者5GHz頻段的無線電波進行傳輸,而4g信號也是無線電波,僅僅是頻率不同而已。
2. 數據信號在網線上是如何傳輸的
網線有兩種做法,一種是交叉線,一種是平行(直通)線
交叉線的做法是:一頭採用568A標准,一頭採用568B標准
平行(直通)線的做法是:兩頭同為568A標准或568B標准,(一般用到的都是568B平行(直通)線的做法)
568A標准:白綠,綠,白橙,藍,白藍,橙,白棕,棕
568B標准: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
數據信號是通過雙收雙發在網線中傳輸的,各腳信號如下:
RJ-45各腳功能(10BaseT/100BaseTX):
1、傳輸數據正極 Tx+
2、傳輸數據負極 Tx-
3、接收數據正極 Rx+
4、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5、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6、接收數據負極 Rx-
7、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8、備用(當1236出現故障時,自動切入使用狀態)
3. 手機網路信號是通過什麼實現的
手機基站與基站是通過光纖有線方式傳遞網路信息數據。
手機與基站靠無線電波 頻率 GSM 900/1800MHZ。
4. 書上說數據在網路介質中以電信號傳輸,表示數據的信號形式分為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兩種,
1. 基帶傳輸 在數據通信中,由計算機或終端等數字設備直接發出的信號是二進制數字信號,是典型的矩形電脈沖信號,其頻譜包括直流、低頻和高頻等多種成份。 在數字信號頻譜中,把直流(零頻)開始到能量集中的一段頻率范圍稱為基本頻帶,簡稱為基帶。因此,數字信號被稱為數字基帶信號,在信道中直接傳輸這種基帶信號就稱為基帶傳輸。在基帶傳輸中,整個信道只傳輸一種信號,通信信道利用率低。 由於在近距離范圍內,基帶信號的功率衰減不大,從而信道容量不會發生變化,因此,在區域網中通常使用基帶傳輸技術。 在基帶傳輸中,需要對數字信號進行編碼來表示數據。
2. 頻帶傳輸 遠距離通信信道多為模擬信道,例如,傳統的電話(電話信道)只適用於傳輸音頻范圍(300-3400Hz)的模擬信號,不適用於直接傳輸頻帶很寬、但能量集中在低頻段的數字基帶信號。 頻帶傳輸就是先將基帶信號變換(調制)成便於在模擬信道中傳輸的、具有較高頻率范圍的模擬信號(稱為頻帶信號),再將這種頻帶信號在模擬信道中傳輸。 計算機網路的遠距離通信通常採用的是頻帶傳輸。 基帶信號與頻帶信號的轉換是由調制解調技術完成的。
5. 計算機網路通信中傳輸的是什麼信號
數字或模擬信號。
網路通信中最重要的就是網路通信協議。當今網路協議有很多,區域網中最常用的有三個網路協議:MICROSOFT的NETBEUI、NOVELL的IPX/SPX和TCP/IP協議。應根據需要來選擇合適的網路協議。
從專業角度定義,網路協議是計算機在網路中實現通信時必須遵守的約定,也就是通信協議。主要是對信息傳輸的速率、傳輸代碼、代碼結構、傳輸控制步驟、出錯控制等作出規定並制定出標准。
(5)網路數據通過什麼信號傳輸擴展閱讀
NETBEUI協議——
NETBEUI是為IBM開發的非路由協議,用於攜帶NETBIOS通信。NETBEUI缺乏路由和網路層定址功能,既是其最大的優點,也是其最大的缺點。因為它不需要附加的網路地址和網路層頭尾,所以很快並很有效且適用於只有單個網路或整個環境都橋接起來的小工作組環境。
因為不支持路由,所以NETBEUI永遠不會成為企業網路的主要協議。NETBEUI幀中的地址是數據鏈路層媒體訪問控制(MAC)地址,該地址標識了網卡但沒有標識網路。路由器靠網路地址將幀轉發到最終目的地,而NETBEUI幀完全缺乏該信息。
6. 無線上網是通過什麼傳遞信號的
無線傳輸是利用電磁波。分發射部分和接收部分。發射部分由產生高頻信號的振盪器,將音頻信號加到電磁波上的調制器和高頻功率放大器,最後由天線發射到空間去。接收部分由接收天線,高頻放大,變頻器,中頻放大器,檢波器和音頻功率放大器等組成,最後由喇叭還原出聲音。 現在無線傳輸已經超出了廣播通信的范圍。如無線電導航,無線電定位等許多領域。還有人進行無線電力傳輸。但前景不太好。
無線區域網的傳輸原理和普通有線網路一樣,也是採用了ISO/RM七層網路模型,只是在模型的最低兩層「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中,使用了無線的傳輸方式。盡管目前各類無線網路的標准和規范並不統一,但是就其傳輸方式來看肯定是以下兩種之一:無線電波方式和紅外線方式。其中紅外線傳輸方式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無線網技術,現在家用電器中使用頻繁的家電遙控器幾乎都是採用紅外線傳輸技術。作為無線區域網的傳輸方式,紅外線傳輸的最大優點是不受無線電波的干擾,而且紅外線的使用也不會被國家無線電管理委員會加以限制。但是,紅外線傳輸方式的傳輸質量受距離的影響非常大,並且紅外線對非透明物體的穿透性也非常差,這就直接導致了紅外線傳輸技術很難成為計算機無線網路中的主角。相比之下,無線電波傳輸方式的應用則廣泛得多。採用無線電波進行傳輸,不僅覆蓋范圍大、發射功率強,而且還具有隱蔽性、保密性等特點,不會干擾同頻的系統,具有很高的可用性。
7. 計算機網路中的數據通過什麼傳輸
1.先把你的計算機中「數字數據」通過調制器轉化成「模
擬信號」(如果你是通過電話線上網){模擬信號數字化
的三個步驟分別是:采樣、量化、編碼}[其中通信方式包
括並行通信和串列通信]{數據傳輸可以通過基帶、頻帶、
寬頻}{也可以通過多路復用同時上傳和下載};
2.它們的信息頭中都帶對方的地址,通過節點間的路由器
、交換機傳到對方的機器上.(數據的交換技術包括電路
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它們各自都有優缺點)).
3.然後到達對方的機器上.
其中在本地OSI數據流為從第七層的「應用層」依次向下,
在向下的途中,加上各自的「標志」{封裝技術},到達
第一層「物理層」後,通過物理傳輸介質,通過上面的技
術傳輸到對方的機器上,通過從第一層到最後一層拆卸各
自的「標志
8. 網線是怎麼傳輸數據的
一般情況下,網路從上至下分為五層:應用層、傳輸層、網路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每一層都有各自需要遵守的規則,稱之為「協議」。TCP/IP協議就是一組最常用的網路協議。
網線在網路中屬於物理層,計算機中所需要傳輸的數據根據這些協議被分解成一個一個數據包(其中包括本地機和目的機的地址)後,按照一定的原則最後通過網線傳輸給目的機。通俗講,和我們去寄信的道理一樣,先寫好信的內容(計算機上的數據)、裝信封然後在封面上寫地址(打包成數據包,裡麵包含本地機和目的機的地址)、寄出(傳輸),那麼網線就相當於你的地址和你要寄到的地址之間的路。
(1)如上所述,和電線傳輸電的原理一樣,只不過網線上傳輸的就是脈沖電信號,而且遵守一定的電氣規則。
(2)計算機上的數據都是用0和1來保存的,所以在網線上傳輸時就要用一個電壓表示數據0,用另一個電壓表示數據1。
(3)網線上傳輸的是數字信號
(4)網線在傳輸數據就是傳輸電信號,就會有電流通過,那麼就會產生電磁場,幾根線之間的電磁場就會互相干擾,會影響電壓,使得數據失真,所以把絞在一起就可以有效的抵消掉這種線之間的互相電磁干擾。
網線中傳輸的是數字信號,網卡工作在物理層,是將數據根據OSI的七層協議,從要傳輸的數據一級一級的轉換成幀數據,用電信號的方式傳輸出去,接收方依同樣的原理,轉換成對方的原始數據。
RJ-45的接頭實現了網卡和網線的連接。它裡面有8個銅片可以和網線中的4對雙絞(8根)線對應連接。其中100M的網路中1、2是傳送數據的,3、6是接收數據的。1、2之間是一對差分信號,也就是說它們的波形一樣,但是相位相差180度,同一時刻的電壓幅度互為正負。這樣的信號可以傳遞的更遠,抗干擾能力強。同樣的,3、6也一樣是差分信號。
網線中的8根線,每兩根扭在一起成為一對。我們製作網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讓1、2在其中的一對,3、6在一對。否則長距離情況下使用這根網線的時候會導致無法連接或連接很不穩定。
首先說一下差分方式傳輸。所謂差分方式傳輸,就是發送端在兩條信號線上傳輸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電信號,接收端對接受的兩條線信號作減法運算,這樣獲得幅值翻倍的信號。其抗干擾的原理是:假如兩條信號線都受到了同樣(同相、等幅)的干擾信號,由於接受端對接受的兩條線的信號作減法運算,因此干擾信號被 基本抵消,那麼怎樣才能保證兩條信號線受到的干擾信號盡量是同相、等幅的呢?辦法之一那就要將兩根線扭在一起,按照電磁學的原理分析出:可以近似地認為兩條信號線受到的干擾信號是同相、等幅的。 兩條線交在一起後,既會抵抗外界的干擾也會防止自己去干擾別人。一般常用的就是雙絞線。
大多數區域網使用非屏蔽雙絞線(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作為布線的傳輸介質來組網,網線由一定距離長的雙絞線與RJ45頭組成。雙絞線由8根不同顏色的線分成4對絞合在一起,成隊扭絞的作用是盡可能減少電磁輻射與外部電磁干擾的影響,雙絞線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屬網絲套的屏蔽層而區分為屏蔽雙絞線(STP)和非屏蔽雙絞線(UTP)。在EIA/TIA-568A標准中,將雙絞線按電氣特性區分有:三類、四類、五類線。網路中最常用的是三類線和五類線,超五類,目前已有六類以上線。第三類雙絞線在LAN中常用作為10Mbps乙太網的數據與話音傳輸,符合IEEE802.3 10Base-T的標准。第五類雙絞線目前佔有最大的LAN市場,最高速率可達100Mbps,符合IEEE802.3 100Base-T的標准。做好的網線要將RJ45水晶頭接入網卡或HUB等網路設備的RJ45插座內。相應地RJ45插頭座也區分為三類或五類電氣特性。RJ45水晶頭由金屬片和塑料構成,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引腳序號,當金屬片面對我們的時候從左至右引腳序號是1-8, 這序號做網路聯線時非常重要,不能搞錯。雙絞線的最大傳輸距離為100米。 EIA/TIA的布線標准中規定了兩種雙絞線的線序568B與568A。
標准568B:橙白--1,橙--2,綠白--3,藍--4,藍白--5,綠--6,棕白--7,棕--8
標准568A:綠白--1,綠--2,橙白--3,藍--4,藍白--5,橙--6,棕白--7,棕--8
568A和568B兩者有何區別呢?後者是前者的升級和完善,但是後者還處於草案階段,包含永久鏈路的定義和六類標准。另外在綜合布線的施工中,有著568A和568B兩種不同的打線方式,兩種方式對性能沒有影響,但是必須強調的是在一個工程中只能使用一種打線方式。
至於5類和超5類的不同主要是應用的不同。5類系統在使用過程中只是使用其中的兩對線纜,採用的是半雙工,而超5類為了滿足千兆乙太網的應用,採用四對全雙工傳輸。因而遠端串擾(FEXT),回波損耗(RL)、綜合近端串擾(PSNEXT)、綜合ACR和傳輸延遲也成為必須考慮的參數。所以超5類比5類有著更高的性能要求。6類和5類實質的區別在於它們的帶寬不同,5類只有100MHz,六類是250MHz。它們支持的應用也因為性能的不同而不同,6類支持更高級別的應用。在性能上6類也比5類有更高的要求,為了提高性能,在結構上6類比5類也要復雜一些RJ45接頭的8個接腳的識別方法是,銅接點朝自己,頭朝右,從上往下數,分別是1、2、3、4、5、6、7、8。
在整個網路布線中應用一種布線方式,但兩端都有RJ-45 的網路聯線無論是採用568A,還是568B, 在網路中都是通用的。規定雙工方式下本地的1、2兩腳為信號發送端,3、6兩腳為信號接收端,所以講,這兩對信號必須分別使用一對雙絞線進行信號傳輸。在做線時要特別注意。現在100M網一般使用568B方式,1、2兩腳使用橙色的那對線,其中白橙線接1腳;3、6兩腳使用綠色的那對線,其中白綠線接3腳,綠線接6腳,剩下的兩對線在10M、100M快速乙太網中一般不用,通常將兩個接頭的4、5和7、8兩接頭分別使用 一對雙絞線直連,4、5用藍色的那對線,4為藍色,5為白藍色;7、8用棕色的那對線,7為白棕色、8為棕色。如果網線兩頭都按一種方式這么做的話就叫做直連纜方式或直通線方式。
如果網線的兩頭不按一種方式,一頭是568B,另一頭是568A,那麼這種做法叫交*纜,其實就是只須將其中一個 頭在568B的基礎上1、2和3、6對調一下就行。不同的做法用在不同的環境,後面會討論。
很多人以為做直連纜時將線排成,這是錯誤的。這既不是568A也不是568B。這種做法3、6信號線未絞在一起,失去了雙絞線的屏蔽作用。雖然在傳輸距離近時能正常使用不容易被發現,當傳輸距離遠時會出現丟包,或者導致區域網速度慢,很多人會懷疑網卡質量和網線質量,往往不會想到是線做的有問題。
當網線作為區域網線路時,電壓不超過3伏
作為電話線路時,電話在待機狀態(即沒拿起來時)供電電壓為-48V(反向電位) 當電話被打通需要震鈴時,供電電壓為+48V(正向電位)並且疊加24V 25HZ交流,使其成為72V交流25HZ震盪信號。這樣就會震鈴了。 當拿起電話後(無論是對方打來還是你自己拿起)電壓從-48V下降並轉換為+8—+18V(這個由你線路距離局端設備遠近而不同) 電話是以恆流方式供電。也就是,電流一定,功率越大,電壓越高。並且除了震鈴之外,其他的全部為直流送電,包括脈沖直流 並且,如果是之後新裝的線路中,大多地區已經使用數字模擬混合接入,即若你的電話為06年之後購買並符合標準的,則為數字信號,用載波模式裝載到線路中傳輸,若為之前的或者局端設備還沒有更新,那麼則是模擬信號,用電流高低震盪的方式傳送。
作為電口出來的網線時,網線供電器的輸出電壓一般是24V或者48V,INTEL的設備就是24V,CISCO和神腦的設備就是48V,這樣經過100米的網線傳輸後,電壓還是足夠的,而這些網路設備內部還有一個轉換電路,將這些可能高於要求的電壓降到正常范圍內。
數字信號從Internet上下載下來,通過ISP接入你所在區域的交換機,通過D/A變換變成模擬信號,經過4線至2線的變換後,傳到你的數據機,再經過一次A/D變換,還原成計算機可接受的數字信號。
評論
9. 網路數據靠什麼傳輸的
網路傳輸介質是網路中發送方與接收方之間的物理通路,它對網路的數據通信具有一定的影響。常用的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無線傳輸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