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手機信號/wifi信號)信號差時對人體的影響,求權威解答!!謝謝
無線網卡發射信號是有輻射的,和手機一樣! 輻射比手機弱很多! 現在很多東西都有輻射,電視,電腦,手機... 輻射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輻射不過大,一般沒事! 所以放離老人遠點的地方用,不用了關了!平時注意點就OK了! 另外多說一句,現在當紅的802.11g其實輻射指數比802.11b更低,所以大家在使用無線產品時也不必過多顧慮;如果實在覺得不放心的,不妨參考一些專家的指導: 一: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遠離電磁輻射,如果實在無法遠離,就盡量縮短近距離接觸的時間。 二:安裝不銹鋼紗窗,屏蔽效果好,可以將輻射降低數十倍。 三: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如胡蘿卜、海帶、捲心菜及動物肝臟等,加強肌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給您的建議,杜絕使用手機家庭內手機放置在比較遠的地方 總的來說就是wifi信號對人體有傷害,到可以忽略
2. wifi信號對人體有害嗎
科學實驗證明,wifi對人體實際上是沒有明顯的傷害的。
曾有清華大學的工程物理系的一位實驗室工程師與一家植物種子機構一同進行了一次無線區域網情況下種子發芽率的實驗。
而這次的實驗就選取了八百多顆種子品種,也就是中國經常見的那種綠豆的植物的種子。
本次實驗主要是通過這兩個房間,都配置了同樣的適宜的光照溫度,還有適合的濕度等適合種子發芽的因素,兩個房間之中只有一個房間有wifi的電磁場輻射,其他模擬所提供的環境都是一模一樣的。
通過該實驗,得出來的結果就是兩個房間的綠豆的發芽率是一樣的。因而表明,合格的無線無線路由器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是沒有明顯的傷害。
況且,我們平常生活中所接觸到的wifi,即無線區域網。該網路的無線設備所發出來的輻射都是很微弱的。
與此同時,在我們中國對這些無線區域網設備的發射功率都是有嚴格規定的,並且要求每個輻射值不能夠超過10毫瓦每平方米,遠遠達不到對人的身體造成危害。因此,大家可以放心的使用wifi。
當然,雖然說wifi對人的身體沒有什麼危害,但並不是所有帶有電磁輻射的設備對人體都是無害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要使用那些合格的設備。
其實相對於3G或者4G的網路,無線路由器所發出來的輻射會更加的弱。盡管如此,我還是建議大家的無線路由器還是不要太靠近床頭。
因為當一個人在睡眠的時候,最好就遠離一些電器。因為一個人在白天長期對著電視和電腦等電器,怎樣影響都會有一點。所以在我們晚上睡眠的時候,無線路由器等設備最好離我們一米多的地方。
雖然wifi的本身對我沒有傷害,但是我們不能隨便的連接別人的wifi,因為這樣很容易泄露個人的信息,而且wifi並不總是安全的。
另外,wifi對我們雖然是沒有什麼危害,但是,有了wifi,我們就能夠無限制的上網,閱覽等,很多很多的東西,這樣子我們就會熬夜,熬夜可能才是對你最大的危害。
3. 信號對人身有沒有傷害
輻射危害人體的機理
熱效應:人體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電磁波輻射後相互摩擦,引起機體升溫,從而影響到體內器官的正常工作。
非熱效應:人體的器官和組織都存在微弱的電磁場,它們是穩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電磁場的干擾,處於平衡狀態的微弱電磁場即將遭到破壞,人體也會遭受損傷。
累積效應:熱效應和非熱效應作用於人體後,對人體的傷害尚未來得及自我修復之前(通常所說的人體承受力---內抗力),再次受到電磁波輻射的話,其傷害程度就會發生累積,久之會成為永久性病態,危及生命。對於長期接觸電磁波輻射的群體,即使功率很小,頻率很低,也可能會誘發想不到的病變,應引起警惕。
```````````````````````````````````````````````````````````````````````````````````````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一、何為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electromag net ic radiation):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通過空間傳播的現象。它的傳播速度即為人們通常所說的光速。電磁輻射可按其波長、頻率排列成若干頻率段,形成電磁波譜。頻率越高該輻射的量子能量越大,其生物學作用也越強。
二、電磁輻射的來源:
電磁輻射的來源主要有兩類:
1天然電磁輻射,如雷電、火山噴發、地震和太陽黑子活動引起的磁暴等;
2人工電磁輻射,如空調機、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微波爐、卡拉OK機、電熱毯、行動電話、微波發射站、高壓電線、X光放射線發生器、激光發射器等,在正常工作時所產生的各種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
三、電磁輻射的危害:
電磁輻射會造成所謂的「電磁波污染」,即電磁輻射的強度超過人體或環境所能承受的限度所產生的危害現象。它無色、無味、無形、無蹤,無任何感覺,可以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無處不在,被科學家稱之為「電子垃圾」或「電子輻射污染」,有專家稱這是繼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的第四污染。它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實在不可小覷。
1.對人體的危害:
近年來,電磁波對人體危害的例子多有發現,只不過其影響程度與所受到的輻射強度及積累的時間長短有關,目前尚未較大范圍地反映出來,所以還沒有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有關研究表明,電磁波的致病效應隨著磁場振動頻率的增大而增大,頻率超過10萬赫茲以上,可對人體造成潛在威脅。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生活過久,電磁波的干擾,使人體組織內分子原有的電場發生變化,給組成腦細胞的各種生物分子以一定程度的破壞。產生過多的過氧化物等有害代謝物,甚至使腦細胞的DHA密碼排列錯亂,製造出一些非生理性的神經遞質。人體如果長期暴露在超過安全的輻射劑量下,人體細胞就會被大面積殺傷或殺死。一些受到較強或較久電磁波輻射的人,已有了病態表現,主要反映在:
(1)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表現為頭痛,心悸,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乏力,免疫功能下降等。
(2)對神經系統的影響:表現為記憶力減退,容易激動,失眠等。
(3)對視覺系統的影響:表現為使眼球晶體混濁,嚴重時造成白內障,是不可逆的器質性損害,影響視力;
(4)對生殖系統的影響:表現為性功能降低,男子精子質量降低,使孕婦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畸形等。
(5)長期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使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激素分泌、生殖和代謝功能,嚴重的還會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誘發癌症,以及糖尿病,遺傳性疾病等病症,對兒童還可能誘發白血病的產生。
(6)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2.其他危害:
(1)產生嚴重的電磁干擾,破壞建築物和電氣設備;
(2)在長期存在電磁輻射的區域,如微波發射站所面向的山坡,會造成植物的大面積死亡。
(3)電磁輻射有可能泄露你的電腦機密 ,電磁波向外泄漏的途徑有:電腦本身、電源線、連接到電腦的電纜(包括網路電纜)、電腦的外圍設備。它們所起的作用就跟發射天線一樣。電源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泄漏渠道,因為它連接到公共的電網上,因此就會跟有線電纜有一樣把電腦里頭的信號交連傳送出去。
四、電磁輻射有危害的依據:
1.事實依據:
(1)義大利每年有400多名兒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離高壓電線太近,受到嚴重電磁污染所致;
(2)美國一癌症醫療基金會對一些遭電磁輻射損傷的病人抽樣化驗,結果表明在高壓線附近工作的人,其癌細胞生長速度比一般人快24倍;
(3)電磁輻射對孕婦的危害更大,據最新調查顯示,在中國每年出生的約35萬殘缺兒童中,有25萬為智力殘缺。
(4)中國內陸某省對某專業系統十六名女性電腦操作員追蹤調查發現,接觸組月經紊亂明顯高於對照組,其中八人十次懷孕中就有四人六次出現異常妊娠。
(5)有關研究報告指出,孕婦每周使用計算機超過二十小時,其流產率增加百分之八十,同時畸形兒出生率也有所上升。
(6)幾年前,在風景名勝峨眉山發生過一起微波污染事件,在面向微波發射站的坡面上,由於長期遭受輻射,松樹等自然植被全部枯萎而死,而山的另一面,植被卻鬱郁蔥蔥。
(7)1995 年 4 月,日本岡山紅十字醫院一位患者的自動點滴器突然停止,經多方調查,最後發現事故的真正「兇手」是同病房病友打手機時產生的電磁波。
(8)1997 年 8 月 13 日在深圳機場發生的我國第一起因無線電干擾航空通信導致機場關閉兩個小時的嚴重事件,系深圳機場附近的山頭上無線尋呼台的發射功率過高所致。
2.實驗依據(白鼠試驗):
900 MHz微波輻射對小白鼠脂質過氧化作用及神經遞質含量影響
射頻微波輻射,特別是高強度的輻射,能引起機體致熱效應,造成健康危害。但也有許多研究資料表明,人體在反復接觸低強度微波照射後,體溫雖無上升,但也能造成機體的健康危害。為探討行動電話手機電磁輻射對使用者健康影響,我們對900MHz微波電磁輻射對小白鼠腦神經遞質含量及全血中谷胱苷肽過氧化物酶活性 (對人的心血管有所影響)、丙二醛(影響人體的神經系統)含量進行了動物實驗研究。
[attachment=168]
表1 各組動物全血GSH-Px、MDA及GSH-Px/MDA比值(x±s,n=12)與對照組比較(t檢驗)P<0.01 幾何均值
2 結果
2.1 GSH-Px活性:由表1可見,輻射強度為1 mW/cm2實驗組全血GSH-Px活性顯著低於對照組(p<0.01),其餘各組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別。
2.2 MDA含量:由表1可見,輻射強度為1 mW/cm2實驗組全血MDA含量顯著高於對照組(p<0.01),其餘各組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別。
2.3 全血GSH-Px和MDA比值:由表1可見,輻射強度為1 mW/cm2實驗組比值顯著低於對照組(p<0.01),其餘各組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別。
2.4 腦中單胺類神經遞質:由表2可見,輻射強度為1實驗組腦組織中單胺類神經遞質NE含量明顯高於對照組(p<0.01),其餘各項指標(5-HT、5-HIAA、DA)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別。
表2 各組動物大腦神經遞質含量(x±s,n=12)
[attachment=169]
與對照組比較(t檢驗)P<0.01
2.4 腦中單胺類神經遞質:由表2可見,輻射強度為1實驗組腦組織中單胺類神經遞質NE含量明顯高於對照組(p<0.01),其餘各項指標(5-HT、5-HIAA、DA)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別。
有研究發現,915MHZ照射小鼠使其腹腔溫度升高3.6-4℃,本研究表明,小鼠在功率密度為1mW/cm2的900MHZ的電磁輻射暴露下,全血中脂質過氧化物增加,但暴露的功率密度增加(2mW/cm2、5mW/cm2)時,實驗組與對照組未見明顯異常。
在強度為0.05-0.5 mW/cm2時,血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升高,而1 mW/cm2時未見改變,作者認為這是機體的代償反應所致。並經過一系列急性、亞急性和慢性免疫實驗證實,短期微波輻射,對機體免疫功能有刺激作用,長期微波作用,其免疫效應可以轉向抑制,呈現代償-適應-代償不全的動力學過程。
行動電話手機對神經行為影響調查
隨著無線通訊事業的迅速發展,行動電話手機電磁輻射對機體的健康影響也越來越多的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1.1 研究對象
選擇有或無行動電話手機的公司職員共144人為研究對象,其中觀察組為行動電話手機用戶81人,對照組非手機用戶為63人。
影響因素分析
由表1可見,觀察組與對照組在吸煙、年人均收入和睡眠規律性方面有顯著性差異,在分析健康影響時應進行多因素分析。其他指標如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及環境因素暴露情況等兩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一般情況
* p<0.05 ** p<0.01 (1)幾何均值
兩組人群神經行為功能操作測試結果比較
經協方差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簡單反應時間測試,兩組人群平均反應時間分別為446.5和425.0 ms。觀察組較對照組平均反應時間延長(p<0.01)。其他操作測試指標兩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見表2)。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神經行為操作測試結果協方差分析(x±s)<1>
[attachment=170]
2.3 兩組人群神經行為測試情感狀態結果比較
經協方差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神經行為測試情感狀態得分兩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見表3)。
表3 觀察組和對照組神經行為情感狀態得分比較(x±s) 協方差分析
[attachment=171]
2.4 神經行為測試結果影響因素分析
神經行為測試結果經多元逐步回歸分析表明簡單反應時間測試--正確反應次數與使用手機年限呈負相關(p<0.01),說明使用手機年限越長,其平均正確反應次數越少;觀察組平均反應時間較對照組延長(p<0.01);最快反應時間和最慢反應時間與每日使用手機時間呈正相關(p<0.01, p<0.05),表明每日使用手機時間增加,其最快和最慢反應時間延長。說明使用行動電話手機可能造成神經行為功能簡單反應時間不良影響。其他神經行為指標與手機使用情況無顯著性差異。
造成神經行為功能改變的其他主要因素有工作壓力、與同事關系、睡眠規律性等。
3 討論
射頻微波對人體神經行為的影響近年也有不少報道,有人對74名職業微波接觸人群(平均場強:0.053 mW/cm2)進行核心行為測試,結果表明每日接觸微波劑量在0.3mW.h/cm2的職業人群神經行為功能各指標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影響[2]。
尚未見行動電話手機電磁輻射對機體神經行為功能影響的測試調查報道。本研究結果表明,使用行動電話手機可引起使用者出現神經行為反應時間方面的不良反應。
行動電話尚處於發展階段,行動電話手機使用者隨使用時間的增長可能造成進一步的健康危害,所以應加強行動電話手機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採取必要的手段,降低行動電話手機電磁輻射強度。
五、如何防止電磁輻射所產生的危害:
1.防止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1)屏蔽室:由金屬(片、網)所構成,多用於對大型機械組或控制室的主動場屏蔽;
(2)屏蔽衣屏蔽頭盔和屏蔽眼鏡:這些均是個人防護具,可以有效地降低磁輻射強度,以保護從事接觸電磁輻射的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3)屏蔽罩:這是對小型儀器的主動場屏蔽的主要方法,屏蔽所用的材料一般要求是電阻率小的導電性材料,如銅、鋁等;
(4)對於手機所產生的電磁輻射可以戴耳機來減小電磁輻射,信息產業部電信傳輸研究所泰爾實驗室的實驗證明使用耳機通話時頭部受到的輻射量處在直接用手機通話輻射量的 1/100 到 1/200 之間。
2.防止電磁輻射泄露你的電腦機密的方法主要有:
(1)被動模式:進行電磁屏蔽,防止電磁波向外泄漏。單一使用這種模式的缺點是,如果屏蔽不能徹底,高靈敏度的電磁接收設備還是可以獲取信息;
(2)主動模式:發射電磁波,使得用於竊密的電磁接收設備接收到被干擾了的信號。單一使用這種模式的缺點是,如果使用設計得非常好的軟體對接收到的被干擾了的信號進行分析,還是有可能和還原出有用的信息。
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同時混合使用這兩種模式。
因此,採取被動模式防止電磁波向外泄漏,就要從這些方面入手。單一對顯示器進行屏蔽,還不足夠。當要在保密情況下使用電腦的時候,應當把所有不必要的電纜和外圍設備除去。
使用電池供電的手提電腦就能夠免除這種連接。但如果非得要使用公共電源的話,被動模式的濾波設備或者再加上主動模式的干擾信號注入電源線,就成是可考慮採用的措施。
六、電磁輻射的功用:
1.工農業:如測厚、探傷等;
2.醫學:X射線,CAT掃描;
七、尾聲
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健康造成的是一種潛在的積累型危害。如不重視,不僅對這一代人,而且對後代也可能產生不利影響。除了宣傳、普及電磁輻射及防護知識,增強人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外,從勞防用品這一方面入手,以「防微杜漸」,顯然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盡快制定有關法規和制度並加以實施,這確實已是不容等待。
但是公眾對電磁輻射不應該過度的恐慌,要在對電磁輻射有完整、清醒的前提下避開一些不必要的電磁輻射對自己的傷害。
http://www.emcbbs.com/simple/index.php?t134.html
4. 家裡的wifi信號對人體的影響嗎
只要是無線傳輸就有一定量的電磁輻射,無線網路也是一樣。但是,無線路由器的功率非常小,因此輻射也非常小。
有的無線路由器的輻射量僅為一台手機的1/200,因此對於人的身體來說,使用無線網路並不會危害健康。
無線路由器有電磁輻射,因此肯定會對人體健康有所影響。
目前比較常用的IEEE 802.11b無線設備在2英寸距離處產生的輻射約為每平方厘米2微瓦,IEEE 802.11g產品的輻射量更小.
而FCC中的相關安全輻射限度為每平方厘米1000微瓦,所以即使同一個房間內存在多個WiFi無線網路設備,也不會對人體產生太大的影響。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個別無線路由器或AP為了提高覆蓋范圍而增加了發射功率,有些辦公環境中還會使用無線信號功率放大器,如此一來其發射功率可以達到5000毫瓦到10000毫瓦,對於靠近發射源的用戶而言,這無疑對其健康帶來了隱憂。
5. 無線路由器及無線網路信號對人體傷害大不大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越來越關注生活的質量,越來越關心生活的環境,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人們看到了無線上網帶來了自由自在的體驗,同時也有部分朋友提出,無線輻射是否對人體有輻射呢?是否若干年後各種受輻射的症狀就會慢慢顯露出來,不由得不讓人在體驗無線沖浪得時候,心存一絲顧慮。今天就和大家來談談這個問題。
區別兩個概念
首先大家要區別電磁輻射和電磁污染兩個概念,電磁輻射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電磁輻射只有在能量達到一定數值時,才會成為電磁污染,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小量輻射人體自身的調節能力完全可以抵消其影響。
適當的電磁輻射不但對人無害,而且對人體有益。(嗯,實事求是,唯物主義)
與同類比較
現在幾乎是人手「一機」了,不管你是GSM、CDMA還是小靈通,都存在電磁輻射的問題,你如果敢放心的使用他們,那麼你大可以更放心的去使用無線設備了,因為與上述設備對人體的輻射要比無線設備大的多,下面還是讓數據來說話吧。
目前普遍使用的GSM手機900MHz頻段最大發射功率為2W,,1800MHz頻段最大發射功率為1W,手機接通的時候功率比普通情況下要大一些,我們就算它是700毫瓦吧。被稱為綠色手機的CDMA其實也並不環保,我們有一種錯誤的認識,CDMA手機在接聽來電的時候不會對身邊的電話、音箱和屏幕產生干擾,就斷定其輻射要比GSM的低很多,其實據專家經過嚴格的測試,兩者對人體輻射不相上下。與前兩者相比,小靈通確實可以被稱為綠色精靈,其突發發射功率大約80毫瓦。
而與之相比WLAN無線網卡的發射功率就更小了,一般在40毫瓦左右,而且離人體的距離也比較遠,不像手機一樣貼在身體上,到達人體一般都不到1毫瓦。
有的朋友提出微波爐與802.11b的無線設備同處在一個工作頻段,所以擔心無線網卡的輻射也大,可是一個微波爐的功率都能達到700瓦,而無線網卡才多少啊,所以不用有此擔心。
無線網路中另一對人體的輻射來自於發射無線信號的無線AP或無線路由器,但無線區域網接入點AP的發射功率一般都不超過100毫瓦,這個功率僅相當於小靈通基站的1/5。所以對人的影響要少的多。(看來家庭使用的WLAN無線網路和手機的電磁輻射不是一個級別的,要小很多。)
總結和一些小建議
看到這兒,您應該相信通過無線聯入互聯網帶給您的只會是無線束縛、自由自在的享受,不會影響您和您的家人的身體健康。因此,您沒有必要過於擔心,如果您還是不放心,筆者整理了一些可以最大程度減少輻射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1. 無線設備不用就關上
無線路由器或AP如果暫時不用的話就關掉電源,一方面可以減少輻射,一方面可以節約電能。還有現在大多數筆記本都內置無線網卡,如果不使用無線網路的話就把它禁用掉,操作方法是右鍵點擊我的電腦,在屬性的設備管理器裡面找到無線網卡,選擇禁用。(好的,今後不用無線網路時,俺就關了路由器的無線功能。)
2. 室內不要使用大功率無線AP
為了增大無線設備的傳輸距離,很多廠家提供了大功率無線AP,這些設備一般是供室外使用的,但是有的朋友一味追求傳輸范圍和穿透能力,室外AP作室內用,這無疑加大了無線設備對人的輻射,不可取。(好的,上次我買的AP是室內家庭用的,今後也注意不買大功率的。)
3. 筆記本無線上網不要離身體太近
有的朋友體驗到無線上網的樂趣,抱著筆記本隨便找個地方一坐,把本本往腿上一放就開始無線上網沖浪、看電影,這樣筆記本的無線網卡就離身體比較近,輻射就略大一些,而且也容易摔壞本本,應盡量避免。(嗯,這個俺要特別注意。因為家裡使用筆記本的場合大多是很隨意,一般人們都不是正襟危坐,不然就在台式機上幹活了,躺著或半倚半躺的場合一般多把筆記本放腿上。今後要注意,離開身體一段距離。)
4. 接手機時最好使用分離耳機和話筒接聽
手機接通瞬間釋放的電磁輻射最大,用分離耳機可以避免此時與頭部近距離接觸,可以減少此時手機對人體的輻射。(這個我不擔心,現在我一個星期都接不到兩個手機。收到的都是些垃圾簡訊,呵呵。)
5. 加強體育鍛煉 增強自身抵抗力
同樣能量的輻射,對不同的人產生的影響也不同。抵抗力強的人自身的能力可以抵消的輻射要比抵抗力弱的人大很多,因此正確認識無線設備輻射的問題的同時,還要通過體育鍛煉來提高自身抵抗力。
6. 家裡的無線wifi信號對人體有影響嗎晚上睡覺需要關閉嗎
無線WiFi信號對人體的影響微乎其微,當然這個基於晚上睡覺的時候,你不要把路由器放在你腦袋旁邊1米的距離之內。
說在最後每個品牌的路由器設置位置不同,剛才是以華為路由舉例子的,其他品牌的大家自行查找。傳統的路由器沒有智能管理的功能,如果大家覺得手動操作比較麻煩,可以購買一款智能插座,連接上路由器,然後設置智能插座的開關時間。
7. 手機上接收的網路信號對人體有害沒有啊
你好,任何一款手機都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輻射,只是輻射大不大,特別是在用直充充電的時候不要打電話,充電中接打電話中產生的輻射是平時的好多倍呢,你說的網路信號問題不大…
8. 無線網路信號對身體有害嗎
超過6DB的無線信號對人體有影響,一般的無線路由的功率是2-5dB,理論上沒害。
無線電信號和光、聲波和引力一樣遵循平方反比定律,即距離加倍,能量減少為四分之一。換言之,信號強度隨距離增加衰減的很快。
在通常的距離上,無線網路的信號強度弱到根本無需擔心:他只是收音機、電視信號、交流電、家用電機和廣闊的宇宙形成的「無線電煙塵」中的一部分。理論上只要同設備保持在1M開外,受到的輻射影響便近乎於零。波長一樣的Wi-Fi信號,同理。當然,就算設備在你身邊,也不會產生直接影響,但我們應該盡量避免長時間這樣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