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線網路MAC層模擬求助
有線可以參考ethernet_mac進程模型,無線可以參考TDMA、WLAN的MAC 層協議。 系統自帶的CSMA_CA進程模型比較簡單,可以參考學習。
㈡ 請比較IEEE 802.16與IEEE 802.11的MAC層的主要區別
IEEE 802.16與IEEE 802.11的MAC層區別為:使用網路不同、控制方式不同、訪問控制協議不同。
一、使用網路不同
1、IEEE 802.16的MAC層:IEEE 802.16的MAC層在傳統區域網中被使用。
2、IEEE 802.11的MAC層:IEEE 802.11的MAC層在無線區域網中被使用。
二、控制方式不同
1、IEEE 802.16的MAC層:IEEE 802.16的MAC層採用CSMA/CD訪問控制方式。
2、IEEE 802.11的MAC層:IEEE 802.11的MAC層採用DCF(分布控制)和PCF(中心控制)方式。
三、訪問控制協議不同
1、IEEE 802.16的MAC層:IEEE 802.16的MAC層使用隨機型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
2、IEEE 802.11的MAC層:IEEE 802.11的MAC層使用有序的訪問控制協議。
㈢ 無線感測網mac層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MAC,顧名思義,就是介質訪問控制,是用來控制無線介質的訪問的,由於無線傳輸是共享空中資源的,必然存在多個無線感測器節點對傳輸介質的爭用,MAC層協議就是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包括沖突的檢測與處理、信道與通信資源的分配,等等
㈣ MAC層和物理層是一樣的嗎,有什麼區別
不一樣。
物理層(Physical Layer)是計算機網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層,位於OSI參考模型的最底層,它直接面向實際承擔數據傳輸的物理媒體(即通信通道),物理層的傳輸單位為比特(bit),即一個二進制位(「0」或「1」)。實際的比特傳輸必須依賴於傳輸設備和物理媒體,但是,物理層不是指具體的物理設備,也不是指信號傳輸的物理媒體,而是指在物理媒體之上為上一層(數據鏈路層)提供一個傳輸原始比特流的物理連接。物理層規定:為傳輸數據所需要的物理鏈路創建、維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機械的,電子的,功能的和規范的特性。簡單的說,物理層確保原始的數據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傳輸。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體訪問控制)子層定義了數據包怎樣在介質上進行傳輸。在共享同一個帶寬的鏈路中,對連接介質的訪問是「先來先服務」的。物理定址在此處被定義,邏輯拓撲(信號通過物理拓撲的路徑)也在此處被定義。線路控制、出錯通知(不糾正)、幀的傳遞順序和可選擇的流量控制也在這一子層實現。
㈤ 問兩個關於無線網路MAC層的問題,專業的來!
1、沒懂你說的802.11沒有分層子信道是什麼意思,802.11是分信道的,目前傳輸數據一般用的是20MHz帶寬,11n支持20/40MHz。OFDM分子信道是將這20MHz又劃分成312.5KHz的子信道,多個子信道再單獨傳輸數據。是否劃分子信道跟調制方式有關,比如早期802.11的調頻,信道就是1MHz,沒有必要分子信道。你說的浪費,是因為某個站點傳輸數據時,在該信道里不可能再傳輸數據吧,如果兩站點在同一信道傳輸,數據沖突,接收點收到數據也沒法使用了。
2、CDMA不懂,來點參考
CDMA系統是基於碼分技術(擴頻技術)和多址技術的通信系統,系統為每個用戶分配各自特定地址碼。地址碼之間具有相互准正交性,從而在時間、空間和頻率上都可以重疊;將需傳送的具有一定信號帶寬的信息數據,用一個帶寬遠大於信號帶寬的偽隨機碼進行調制,使原有的數據信號的帶寬被擴展,接收端進行相反的過程,進行解擴,增強了抗干擾的能力。
CDMA系統屬於自干擾系統。
CDMA系統只接收地址碼一樣的部分,其他部分變成噪音。
㈥ 無線區域網的MAC協議有哪些特點
無線區域網的MAC協議有哪些特點?
802.11無線乙太網在MAC層使用CSMA/CA協議。CSMA/CD協議有兩個要點:一是發送前先檢測信道,信道空閑就立即發送,信道忙的時候就隨機推遲發送;二是邊發送邊檢測信道,一發現碰撞就立即停止發送。協議設計的目的是為了盡量減小碰撞發生的概率。mac協議
電力線通信通常採用csma/ca協議,即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防止。由於電力線通信技術基於民用家庭(辦公)電線,因此無法為每一個端站劃分獨立的物理信道,從而plc只能基於共享方式。這樣沖突就不能避免。而電力線的拓撲環境比較隨意無序,因此傳統的沖突檢測難以進行,因此引入了新的協議:csma/ca,該協議的目的不是為了檢測沖突,而是籍由劃分時間段的方法來避免沖突。
㈦ 無線區域網的MAC層使用什麼協議
使用MAC協議,其協議包括如下:
信道劃分的MAC協議:
時間(TDMA)、頻帶(FDMA)、碼片(CDMA)劃分
隨機訪問MAC協議:
ALOHA,S-ALOHA,CSMA,CSMA/CD,其中CSMA/CD應用於乙太網,CSMA/CA應用於802.11無線區域網
輪轉訪問MAC協議:
主節點輪詢;令牌傳遞
藍牙、FDDI、令牌環網
(7)無線網路的mac層擴展閱讀
該協議位於OSI七層協議中數據鏈路層,數據鏈路層分為上層LLC(邏輯鏈路控制),和下層的MAC(介質訪問控制),MAC主要負責控制與連接物理層的物理介質。
在發送數據的時候,MAC協議可以事先判斷是否可以發送數據,如果可以發送將給數據加上一些控制信息,最終將數據以及控制信息以規定的格式發送到物理層;在接收數據的時候,MAC協議首先判斷輸入的信息並是否發生傳輸錯誤,如果沒有錯誤,則去掉控制信息發送至LLC(邏輯鏈路控制)層。
IEEE 802標准規定MAC地址欄位可採用6位元組(48位)或2位元組(16位)這兩種中的一種。
不管是在傳統的有線區域網(LAN)中還是在流行的無線區域網(WLAN)中,MAC協議都被廣泛地應用。在傳統區域網中,各種傳輸介質的物理層對應到相應的MAC層,普遍使用的網路採用的是IEEE802.3的MAC層標准,採用CSMA/CD訪問控制方式;而在無線區域網中,MAC所對應的標准為IEEE802.11,其工作方式採用DCF(分布控制)和PCF(中心控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MAC協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MAC層
㈧ 常見的無線區域網 mac 層優化技術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沒有統一的MAC協議分類方式,但是大體依據標准分為三種,如根據網路拓撲結構方式(分布式和集中式控制);使用單一或多信道方式;採用固定分配信道還是隨機訪問信道方式。已有的參考文獻也將無線感測器網路MAC協議分為三類:確定性分配、競爭佔用和隨機訪問。前兩者不是感測器網路的理想選擇。因為TDMA固定時隙的發送模式功耗過大,為了節省功耗,空閑狀態應關閉發射機。競爭佔用方案需要實時監測信道狀態也不是一種合理的選擇。隨機介質訪問模式比較適合於無線感測網路的節能要求。下面介紹根據信道分配使用方式,將無線感測器網路MAC協議分為基於無線信道隨機競爭方式和時分復用方式及基於時分和頻分復用等其他混合方式三種。1)無線信道隨機競爭接入方式(CSMA)節點需要發送數據時採用隨機方式使用無線信道,典型的如採用載波監聽多路訪問(CSMA)的MAC協議,需要注意隱藏終端和暴露終端問題,盡量減少節點間的干擾。2)無線信道時分復用無競爭接入方式(TDMA)採用時分復用(TDMA)方式給每個節點分配了一個固定的無線信道使用時段,可以有效避免節點間的干擾。3)無線信道時分/頻分/碼分等混合復用接入方式(TDMA/FDMA/CDMA)通過混合採用時分和頻分或碼分等復用方式,實現節點間的無沖突信道分配策略。
㈨ 無線感測器網路MAC協議有哪些基本分類
沒有統一的MAC協議分類方式,但是大體依據標准分為三種,如根據網路拓撲結構方式(分布式和集中式控制);使用單一或多信道方式;採用固定分配信道還是隨機訪問信道方式。
已有的參考文獻也將無線感測器網路MAC協議分為三類:確定性分配、競爭佔用和隨機訪問。前兩者不是感測器網路的理想選擇。因為TDMA固定時隙的發送模式功耗過大,為了節省功耗,空閑狀態應關閉發射機。競爭佔用方案需要實時監測信道狀態也不是一種合理的選擇。隨機介質訪問模式比較適合於無線感測網路的節能要求。
下面介紹根據信道分配使用方式,將無線感測器網路MAC協議分為基於無線信道隨機競爭方式和時分復用方式及基於時分和頻分復用等其他混合方式三種。
1) 無線信道隨機競爭接入方式(CSMA)
節點需要發送數據時採用隨機方式使用無線信道,典型的如採用載波監聽多路訪問(CSMA)的MAC協議,需要注意隱藏終端和暴露終端問題,盡量減少節點間的干擾。
2) 無線信道時分復用無競爭接入方式(TDMA)
採用時分復用(TDMA)方式給每個節點分配了一個固定的無線信道使用時段,可以有效避免節點間的干擾。
3) 無線信道時分/頻分/碼分等混合復用接入方式(TDMA/FDMA/CDMA)
通過混合採用時分和頻分或碼分等復用方式,實現節點間的無沖突信道分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