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滲透技術實驗目的
擴展閱讀
騰訊動漫怎麼設置網路 2025-05-12 15:22:15

無線網路滲透技術實驗目的

發布時間: 2022-05-12 11:38:42

無線網路優化的目的

無線網路優化的目的是確保系統高質量的運行,使現有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以最經濟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

GSM無線網路優化是通過對現有已運行的網路進行話務數據分析、現場測試數據採集、參數分析、硬體檢查等手段,找出影響網路質量的原因,並且通過參數的修改、網路結構的調整、設備配置的調整和採取某些技術手段(採用MRP的規劃辦法等),確保系統高質量的運行,使現有網路資源獲得最佳效益,以最經濟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

(1)無線網路滲透技術實驗目的擴展閱讀

網路優化的方法很多,在網路優化的初期,常通過對OMC-R數據的分析和路測的結果,制定網路調整的方案。在採用圖1的流程經過幾個循環後,網路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僅採用上述方法較難發現和解決問題,這時通常會結合用戶投訴和CQT測試辦法來發現問題,結合信令跟蹤分析法、話務統計分析法及路測分析法,分析查找問題的根源。在實際優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話務統計報告,並輔以七號信令儀表進行A介面或Abis介面跟蹤分析,作為網路優化最常用的手段。

Ⅱ 滲透測試工具的介紹

第一類:網路滲透測試工具
網路滲透測試工具是一種可以測試連接到網路的主機/系統的工具。通用的網路滲透測試工具有ciscoAttacks、Fast-Track、Metasploit、SAPExploitation等,這些工具各有各的特點和優勢。因為網路滲透測試是一個相對廣泛的概念,所以上述工具也可以包括社會工程學滲透測試模塊,網路滲透測試模塊和無線滲透測試模塊。
第二類:社會工程學滲透測試工具
社會工程學滲透測試是利用社會工程學進行滲透測試,通常利用人們行為中的弱點來達到滲透的目的。典型的社會工程學滲透測試工具有BeefXSS和HoneyPots,這些工具誘使用戶訪問特定的網站,獲得用戶的Cookie信息,達到滲透的目的。
第三類:網站滲透測試工具
網站滲透測試是對Web應用程序和相應的設備配置進行滲透測試。在進行網站滲透測試時,安全工程序必須採用非破壞性的方法來發現目標系統中的潛在漏洞。常用的網路滲透測試工具有asp-auditor、darkmysql、fimap、xsser等。
第四類:無線滲透測試工具
無線滲透測試工具是藍牙網路和無線區域網的滲透測試。在進行無線滲透測試時,一般需要先破解目標網路的密碼,或者建立虛假熱點來吸引目標用戶訪問,然後通過其他方式控制目標系統。常見的藍牙網路滲透測試工具有atshell、btftp、bluediving、bluemaho等;常見的無線區域網滲透測試工具有aircack-ng、airmon-ng、pcapgetiv和weakivgeng等,這些工具實現了不同的功能,可以讓安全工程師通過各種方式進行無線滲透測試。

什麼是網路滲透

網路滲透是攻擊者常用的一種攻擊手段,也是一種綜合的高級攻擊技術,同時網路滲透也是安全工作者所研究的一個課題,在他們口中通常被稱為"滲透測試(Penetration Test)"。

無論是網路滲透(Network Penetration)還是滲透測試(Penetration Test),其實際上所指的都是同一內容,也就是研究如何一步步攻擊入侵某個大型網路主機伺服器群組。

只不過從實施的角度上看,前者是攻擊者的惡意行為,而後者則是安全工作者模擬入侵攻擊測試,進而尋找最佳安全防護方案的正當手段。

(3)無線網路滲透技術實驗目的擴展閱讀

網路滲透攻擊與普通攻擊的不同:

網路滲透攻擊與普通網路攻擊的不同在於,普通的網路攻擊只是單一類型的攻擊。

例如,在普通的網路攻擊事件中,攻擊者可能僅僅是利用目標網路的Web伺服器漏洞,入侵網站更改網頁,或者在網頁上掛馬。也就是說,這種攻擊是隨機的,而其目的也是單一而簡單的。

網路滲透攻擊則與此不同,它是一種系統漸進型的綜合攻擊方式,其攻擊目標是明確的,攻擊目的往往不那麼單一,危害性也非常嚴重。

例如,攻擊者會有針對性地對某個目標網路進行攻擊,以獲取其內部的商業資料,進行網路破壞等。因此,攻擊者實施攻擊的步驟是非常系統的,假設其獲取了目標網路中網站伺服器的許可權,則不會僅滿足於控制此台伺服器,而是會利用此台伺服器,繼續入侵目標網路,獲取整個網路中所有主機的許可權。

為了實現滲透攻擊,攻擊者採用的攻擊方式絕不僅此於一種簡單的Web腳本漏洞攻擊。攻擊者會綜合運用遠程溢出、木馬攻擊、密碼破解、嗅探、ARP欺騙等多種攻擊方式,逐步控制網路。

總體來說,與普通網路攻擊相比,網路滲透攻擊具有幾個特性:攻擊目的的明確性,攻擊步驟的逐步與漸進性,攻擊手段的多樣性和綜合性。

Ⅳ 什麼是無線網路技術它有哪些優點

Q1:何謂無線網路?
一般來講,所謂無線,顧名思義就是利用無線電波來作為資料的傳導,而就應用層面來講,它與有線網路的用途完全相似,兩者最大不同的地方是在於傳輸資料的媒介不同。
除此之外,正因它是無線,因此無論是在硬體架設或使用之機動性均比有線網路要優勢許多。
Q2:無線網路與有線網路相較之下,有那些優點?
就使用上它的機動性,便利性,是有線網路所不及,就成本上,它可省下一筆可觀的布線費用,修改裝潢費用,基本上使用的空間較為彈性許多。
Q3:無線網路對人體是否有所影響?
因無線網路的發射功率較一般的大哥大手機要微弱許多,無線網路發射功率約60~70mW,而大哥大手機發射功率約200mW左右,而且使用的方式亦非像手機一般直接接觸於人體,因此較無安全上之考量。
Q4:若要架構一個無線網路,其最基本之配備需要有那些?
一般架設無線網路的基本配備就是一片無線網路卡及一台橋接器(AP),如此便能以無線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線架構來分享網路資源。
Q5:無線網路就使用是否會被干擾或影響其它設備運作?
基本上無線網路所使用之頻段是屬於ISM 2.4GHz的高頻率范圍,就日常生活,或辦公室等等所用之電器設備是不會相互干擾,因頻率差異甚多,而且無線網路本身共有12個信道可供調整,自然干擾的現象就不必擔心。
Q6:何謂ISM頻段?
ISM(In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 Band,此頻段( 2.4~2.4835GHz)主要是開放給工業,科學、醫學,三個主要機構使用,該頻段是依據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所定義出來,屬於Free License,並沒有所謂使用授權的限制。
Q7:何謂展頻 (Spread Spectrum)?
展頻技術主要又分為「跳頻技術」及「直接序列」兩種方式。而此兩種技術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隊所使用的技術,其目的是希望在惡劣的戰爭環境中,依然能保持通信信號的穩定性及保密性。對於一個非特定的接受器,Spread Spectrum所產生的跳動訊號對它而言,只算是脈沖雜訊。因此對整體而言是一種較具安全性的通訊技術。
Q8:何謂跳頻(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
跳頻技術 (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FHSS)在同步、且同時的情況下,接受兩端以特定型式的窄頻載波來傳送訊號,對於一個非特定的接受器,FHSS所產生的跳動訊號對它而言,只算是脈沖雜訊。FHSS所展開的訊號可依非凡設計來規避雜訊或One-to-Many的非重復的頻道,並且這些跳頻訊號必須遵守FCC的要求,使用75個以上的跳頻訊號、且跳頻至下一個頻率的最大時間間隔 (Dwell Time)為400ms。
Q9:何謂直接序列展頻(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直接序列展頻技術(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是將原來的訊號「1」或「0」,利用10個以上的chips來代表「1」或「0」位,使得原來較高功率、較窄的頻率變成具有較寬頻的低功率頻率。而每個bit使用多少個chips稱做Spreading chips,一個較高的Spreading chips可以增加抗雜訊干擾,而一個較低Spreading Ration可以增加用戶的使用人數。
基本上,在DSSS的Spreading Ration是相當少的,例如在幾乎所有2.4GHz的無線區域網絡產品所使用的Spreading Ration皆少於20。而在IEEE 802.11的標准內,其Spreading Ration只有11,但FCC的規定是必須大於10,而實驗中,最佳的Spreading Ration大約在100左右。

Ⅳ 如何對網站進行滲透測試和漏洞掃描

1、滲透測試 (penetration test)並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國外一些安全組織達成共識的通用說法是:滲透測試是通過模擬惡意黑客的攻擊方法,來評估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的一種評估方法。這個過程包括對系統的任何弱點、技術缺陷或漏洞的主動分析,這個分析是從一個攻擊者可能存在的位置來進行的,並且從這個位置有條件主動利用安全漏洞。

2、滲透測試能夠通過識別安全問題來幫助一個單位理解當前的安全狀況。這使促使許多單位開發操作規劃來減少攻擊或誤用的威脅。

3、滲透測試有時是作為外部審查的一部分而進行的。這種測試需要探查系統,以發現操作系統和任何網路服務,並檢查這些網路服務有無漏洞。你可以用漏洞掃描器完成這些任務,但往往專業人士用的是不同的工具,而且他們比較熟悉這類替代性工具。

4、滲透測試的作用一方面在於,解釋所用工具在探查過程中所得到的結果。只要手頭有漏洞掃描器,誰都可以利用這種工具探查防火牆或者是網路的某些部分。但很少有人能全面地了解漏洞掃描器得到的結果,更別提另外進行測試,並證實漏洞掃描器所得報告的准確性了。

5、漏洞掃描是指基於漏洞資料庫,通過掃描等手段對指定的遠程或者本地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脆弱性進行檢測,發現可利用漏洞的一種安全檢測(滲透攻擊)行為。

6、漏洞掃描技術是一類重要的網路安全技術。它和防火牆、入侵檢測系統互相配合,能夠有效提高網路的安全性。通過對網路的掃描,網路管理員能了解網路的安全設置和運行的應用服務,及時發現安全漏洞,客觀評估網路風險等級。網路管理員能根據掃描的結果更正網路安全漏洞和系統中的錯誤設置,在黑客攻擊前進行防範。如果說防火牆和網路監視系統是被動的防禦手段,那麼安全掃描就是一種主動的防範措施,能有效避免黑客攻擊行為,做到防患於未然。

7、網路安全事故後可以通過網路漏洞掃描/網路評估系統分析確定網路被攻擊的漏洞所在,幫助彌補漏洞,盡可能多得提供資料方便調查攻擊的來源。

8、互聯網的安全主要分為網路運行安全和信息安全兩部分。網路運行的安全主要包括以ChinaNet、ChinaGBN、CNCnet等10大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運行安全和其它專網的運行安全;信息安全包括接入Internet的計算機、伺服器、工作站等用來進行採集、加工、存儲、傳輸、檢索處理的人機系統的安全。網路漏洞掃描/網路評估系統能夠積極的配合公安、保密部門組織的安全性檢查。

Ⅵ 什麼是滲透測試黑客安全專家郭盛華這樣說

近日,國內知名黑客安全專家、東方聯盟創始人郭盛華表示:「滲透測試是針對您的非惡意計算機系統的模擬網路攻擊,以檢查可利用的漏洞。這是一系列針對性的非惡意攻擊,旨在破壞您的網路安全防護。但是,滲透測試和真實黑客攻擊之間的區別在於,滲透測試是由道德安全專家進行的,他們將提取的數據保密,最終幫助您改善安全狀況。」

我們模擬了一個外部攻擊者,試圖利用您面向Internet的網路和應用程序來幫助您確定外圍的可利用漏洞和弱點,這些漏洞和弱點會讓您暴露在危險之中。

滲透測試與漏洞評估

滲透測試和漏洞評估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盡管兩者都從初始掃描和發現的漏洞的調查開始,但是在漏洞評估期間不會執行攻擊媒介,例如社交工程,外部/內部網路服務,Web應用程序等。

將漏洞評估和滲透測試視為對整體網路安全計劃的同等重要投資。但是,滲透測試需要更長的時間,並且是一項更廣泛的研究。

要了解有關使它們與眾不同的更多信息,請閱讀我們的博客「滲透測試與漏洞評估:關鍵差異」。

滲透測試的6種類型

當一家公司說他們將進行一次滲透測試時,重要的是找出他們提供的滲透測試。

有六種核心類型:

外部網路

內部網路

社會工程學

物理

無線

網路/移動應用

在篩選任何公司之前,請詳細了解有關6種滲透測試的類型。

滲透測試的四個階段

無論滲透測試的類型如何,通常都有四個階段,所有這些階段都應得到同等的重視:

規劃

進攻前

攻擊

進攻後

雖然很容易假設進行攻擊就很重要,但是任何妥協的成功通常取決於實際利用之前和之後發生的事情。

郭盛華說:「社交工程攻擊之所以有效,是因為黑客在植入誘餌之前先與受害者建立了關系並建立了信任,這意味著在發送被惡意軟體感染的鏈接或不良行為者要求接收者執行任務之前,會進行很多策略和緩慢的滋養。?」(歡迎轉載分享)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Ⅶ 如何突破防火牆進行內網的滲透測試

身處不同的滲透測試環境下就會有不同的滲透思路以及滲透的技術手段,今天我們將從攻與守兩個不同的視角來了解滲透測試在不同處境下所使用的技術手段。

從攻方視角看滲透

攻方既包括了潛在的黑客、入侵者,也包括了經過企業授權的安全專家。在很多黑客的視角中,只要你投入了足夠多的時間和耐心,那麼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不可能滲透的目標。目前我們只從授權滲透的角度來討論滲透測試的攻擊路徑及其可能採用的技術手段。

測試目標的不同,自然也導致了技術手段的不同,接下來我們將簡單說明在不同的位置可能採用的技術手段。

內網測試

內網測試指的是由滲透測試人員在內部網路發起的測試,這類的測試能夠模擬企業內部違規操作者的行為。它的最主要的「優勢」就是繞過了防火牆的保護。內部可能採用的主要滲透方式有:遠程緩沖區溢出,口令猜測,以及B/S或C/S應用程序測試(如果在滲透測試中有涉及到C/S程序測試的,那麼就需要提前准備相關客戶端軟體供測試使用)。

外網測試

外網測試則恰恰與內網測試相反,在此類測試當中滲透測試人員完全處於外部網路(例如撥號、ADSL或外部光纖),來模擬對內部狀態一無所知的外部攻擊者的行為。外部可能採用的滲透方式包括:對網路設備的遠程攻擊,口令管理安全性測試,防火牆規則試探、規避、Web及其它開放應用服務的安全性測試。

不同網段/Vlan之間的滲透

這種滲透方式是從某內/外部網段,嘗試對另一網段/Vlan來進行滲透。這類測試通常可能用到的技術包括:對網路設備的遠程攻擊、對防火牆的遠程攻擊或規則探測、規避嘗試。

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伴隨著滲透測試的每一個步驟,而每一個步驟又有三個部分組成:操作、響應和結果分析。

埠掃描

通過對目標地址的TCP/UDP埠掃描,確定其所開放的服務的數量以及類型,這是所有滲透測試的基礎。埠掃描是計算機解密高手喜歡的一種方式。通過埠掃描,可以大致確定一個系統的基本信息並搜集到很多關於目標主機的各種有用的信息,然後再結合安全工程師的相關經驗就可以確定其可能存在的以及可能被利用的安全弱點,從而為進行深層次的滲透提供可靠性依據。

遠程溢出

這是當前出現的頻率最高、威脅最嚴重,同時又是最容易實現的一種滲透方法,一個僅僅具有一般的基礎性網路知識的入侵者就可以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利用現成的工具實現遠程溢出攻擊。

對於防火牆內的系統同樣存在這樣的風險,只要對跨接防火牆內外的一台主機攻擊成功,那麼通過這台主機對防火牆內的主機進行攻擊就易如反掌。

口令猜測

口令猜測也是一種出現概率很高的風險,幾乎不需要任何攻擊工具,利用一個簡單的暴力攻擊程序和一個比較完善的字典,就可以進行猜測口令。

對一個系統賬號的猜測通常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對用戶名的猜測,其次是對密碼的猜測。只要攻擊者能猜測或者確定用戶口令,就能獲得機器或者網路的訪問權,並且能夠訪問到用戶能夠訪問的審核信息資源。

本地溢出

所謂本地溢出是指在擁有了一個普通用戶的賬號之後,通過一段特殊的指令代碼來獲取管理員許可權的方法。使用本地溢出的前提是首先你要獲得一個普通用戶密碼。也就是說由於導致本地溢出的一個關鍵條件是設置不當的密碼策略。

多年的實踐證明,在經過前期的口令猜測階段獲取的普通賬號登錄系統之後,對系統實施本地溢出攻擊,就能獲取不進行主動安全防禦的系統的控制管理許可權。

腳本及應用測試

Web腳本及應用測試專門針對Web及資料庫伺服器進行。根據最新的技術統計表明,腳本安全弱點是當前Web系統尤其是存在動態內容的Web系統比較嚴重的安全弱點之一。利用腳本相關弱點輕則可以獲取系統其他目錄的訪問許可權,重則將有可能取得系統的控制管理許可權。因此對於含有動態頁面的Web、資料庫等系統,Web腳本及應用測試將是滲透測試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在Web腳本及應用測試中,可能需要檢查的部份包括:

(1)檢查應用系統架構,防止用戶繞過系統直接修改資料庫;
(2)檢查身份認證模塊,用以防止非法用戶繞過身份認證;
(3)檢查資料庫介面模塊,用以防止用戶獲取系統許可權;
(4)檢查文件介面模塊,防止用戶獲取系統文件;
(5)檢查其他安全威脅。

無線測試

雖然中國的無線網路還處於建設時期,但是無線網路的部署及其簡易,所以在一些大城市裡的普及率已經很高了。在北京和上海的商務區內至少有80%的地方都可以找到接入點。

通過對無線網路的測試,可以判斷企業區域網的安全性,這已經成為滲透測試中越來越重要的環節。

除了以上的測試手段以外,還有一些可能會在滲透測試過程中使用的技術,包括:社交工程學、拒絕服務攻擊,以及中間人攻擊。

從守方視角看滲透

當具備滲透測試攻擊經驗的人們站到系統管理員的角度,要保障一個大網的安全時,我們會發現,關注點是完全不同的。從攻方的視角看是「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只要找到一個小漏洞,就有可能撕開整條戰線;但如果你從守方的視角來看,就會發現往往是「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因此,必須要有好的理論指引,從技術到管理都要注重安全,才能使網路固若金湯。

滲透測試的必要性

滲透測試利用網路安全掃描器、專用安全測試工具和富有經驗的安全工程師的人工經驗對網路中的核心服務及其重要的網路設備,包括伺服器、網路設備、防火牆等進行非破壞性質的模擬黑客攻擊,目的是侵入系統並獲取機密信息並將入侵的過程和細節產生報告給用戶,從而實現網路信息安全的防護。

滲透測試和工具掃描可以很好的互相補充。工具掃描具有很好的效率和速度,但存在一定的誤報率和漏報率,並且不能發現高層次的、復雜的、並且相互關聯的安全問題;而滲透測試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並且對測試者的專業技能要求很高(滲透測試報告的價值直接依賴於測試者的專業技能水平),但是非常准確,可以發現邏輯性更強、更深層次的弱點,效果更加的明顯。

一般的滲透測試流程如下:

時間的選擇

為減少滲透測試對網路和主機的負面影響,滲透測試的時間盡量安排在業務量不大的時段或者是晚上。

策略的選擇

為了防止滲透測試造成網路和主機的業務中斷的問題,在滲透測試的過程中盡量不使用含有拒絕服務的測試策略。

授權滲透測試的監測手段

在評估過程中,由於滲透測試的特殊性,用戶可以要求對整體測試流程進行實時的監控(PS:可能會提高滲透測試的成本)。

測試方自控

由滲透測試方對本次測透測試過程中的三方面數據進行完整記錄:操作、響應、分析,最終會形成完整有效的滲透測試報告並將其提交給用戶。

用戶監控

用戶監控一共有四種形式:

全程監控:採用類似Ethereal的嗅探軟體進行全程抓包嗅探;
擇要監控:對其掃描過程不進行錄制,僅在安全工程師分析數據後,准備發起滲透前才開啟軟體進行嗅探;
主機監控:僅監控受測主機的存活狀態,用以避免意外情況發生;
指定攻擊源:用戶指定由特定攻擊源地址進行攻擊,該源地址的主機由用戶進行進程、網路連接、數據傳輸等多方面的監督控制。

(友情提示:文章中會出現與之前文章些許重復的情況,望各位親包容,不過重復即是記憶。大家要常駐米安網哦!)

Ⅷ 滲透測試的攻與守 認清網路面臨的問題

黑箱測試 黑箱測試又被稱為所謂的「Zero-Knowledge Testing」,滲透者完全處於對系統一無所知的狀態,通常這類型測試,最初的信息獲取來自於DNS、Web、Email及各種公開對外的伺服器。 白盒測試 白盒測試與黑箱測試恰恰相反,測試者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向被測單位取得各種資料,包括網路拓撲、員工資料甚至網站或其它程序的代碼片斷,也能夠與單位的其它員工(銷售、程序員、管理者……)進行面對面的溝通。這類測試的目的是模擬企業內部雇員的越權操作。 隱秘測試 隱秘測試是對被測單位而言的,通常情況下,接受滲透測試的單位網路管理部門會收到通知:在某些時段進行測試。因此能夠監測網路中出現的變化。但隱秘測試則被測單位也僅有極少數人知曉測試的存在,因此能夠有效地檢驗單位中的信息安全事件監控、響應、恢復做得是否到位。 根據滲透目標分類 主機操作系統滲透 對Windows、Solaris、AIX、Linux、SCO、SGI等操作系統本身進行滲透測試。 資料庫系統滲透 對MS-SQL、Oracle、MySQL、Informix、Sybase、DB2等資料庫應用系統進行滲透測試。 應用系統滲透 對滲透目標提供的各種應用,如ASP、CGI、JSP、PHP等組成的WWW應用進行滲透測試。 網路設備滲透 對各種防火牆、入侵檢測系統、網路設備進行滲透測試。 從攻方視角看滲透 攻方既包括了潛在的黑客、入侵者,也可能是經過企業授權的安全專家。在很多黑客的視角中,世界上永遠沒有不可能滲透的目標,差別僅在時間和耐性上。 目前我們僅僅從授權滲透的角度來討論滲透測試的攻擊路徑及可能採用的技術手段。 測試目標不同,涉及需要採用的技術也會有一定差異,因此下面簡單說明在不同位置可能採用的技術。 內網測試 內網測試指的是滲透測試人員由內部網路發起測試,這類測試能夠模擬企業內部違規操作者的行為。最主要的「優勢」是繞過了防火牆的保護。內部主要可能採用的滲透方式:遠程緩沖區溢出,口令猜測,以及B/S或C/S應用程序測試(如果涉及C/S程序測試,需要提前准備相關客戶端軟體供測試使用)。 外網測試 外網測試指的是滲透測試人員完全處於外部網路(例如撥號、ADSL或外部光纖),模擬對內部狀態一無所知的外部攻擊者的行為。包括對網路設備的遠程攻擊,口令管理安全性測試,防火牆規則試探、規避,Web及其它開放應用服務的安全性測試。 不同網段/Vlan之間的滲透 這種滲透方式是從某內/外部網段,嘗試對另一網段/Vlan進行滲透。這類測試通常可能用到的技術包括:對網路設備的遠程攻擊;對防火牆的遠程攻擊或規則探測、規避嘗試。 滲透測試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 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伴隨著每一個滲透測試步驟,每一個步驟又有三個組成部分:操作、響應和結果分析。 埠掃描 通過對目標地址的TCP/UDP埠掃描,確定其所開放的服務的數量和類型,這是所有滲透測試的基礎。通過埠掃描,可以基本確定一個系統的基本信息,結合安全工程師的經驗可以確定其可能存在,以及被利用的安全弱點,為進行深層次的滲透提供依據。 遠程溢出 這是當前出現的頻率最高、威脅最嚴重,同時又是最容易實現的一種滲透方法,一個具有一般網路知識的入侵者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利用現成的工具實現遠程溢出攻擊。 對於防火牆內的系統同樣存在這樣的風險,只要對跨接防火牆內外的一台主機攻擊成功,那麼通過這台主機對防火牆內的主機進行攻擊就易如反掌。 口令猜測 口令猜測也是一種出現概率很高的風險,幾乎不需要任何攻擊工具,利用一個簡單的暴力攻擊程序和一個比較完善的字典,就可以猜測口令。 對一個系統賬號的猜測通常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對用戶名的猜測,其次是對密碼的猜測。 本地溢出 所謂本地溢出是指在擁有了一個普通用戶的賬號之後,通過一段特殊的指令代碼獲得管理員許可權的方法。使用本地溢出的前提是首先要獲得一個普通用戶密碼。也就是說由於導致本地溢出的一個關鍵條件是設置不當的密碼策略。 多年的實踐證明,在經過前期的口令猜測階段獲取的普通賬號登錄系統之後,對系統實施本地溢出攻擊,就能獲取不進行主動安全防禦的系統的控制管理許可權。 腳本及應用測試 Web腳本及應用測試專門針對Web及資料庫伺服器進行。根據最新的技術統計,腳本安全弱點為當前Web系統,尤其是存在動態內容的Web系統比較嚴重的安全弱點之一。利用腳本相關弱點輕則可以獲取系統其他目錄的訪問許可權,重則將有可能取得系統的控制許可權。因此對於含有動態頁面的Web、資料庫等系統,Web腳本及應用測試將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在Web腳本及應用測試中,可能需要檢查的部份包括: 檢查應用系統架構,防止用戶繞過系統直接修改資料庫; 檢查身份認證模塊,用以防止非法用戶繞過身份認證; 檢查資料庫介面模塊,用以防止用戶獲取系統許可權; 檢查文件介面模塊,防止用戶獲取系統文件; 檢查其他安全威脅; 無線測試 中國的無線網路還處於建設時期,但是由於無線網路的部署簡易,在一些大城市的普及率已經很高了。北京和上海的商務區至少80%的地方都可以找到接入點。 通過對無線網路的測試,可以判斷企業區域網安全性,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滲透測試環節。 除了上述的測試手段外,還有一些可能會在滲透測試過程中使用的技術,包括:社交工程學、拒絕服務攻擊,以及中間人攻擊。 從守方視角看滲透 當具備滲透測試攻擊經驗的人們站到系統管理員的角度,要保障一個大網的安全時,我們會發現,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完全不同的:從攻方的視角看,是「攻其一點,不及其餘」,只要找到一點漏洞,就有可能撕開整條戰線;但從守方的視角看,卻發現往往「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因此,需要有好的理論指引,從技術到管理都注重安全,才能使網路固若金湯。 滲透測試的必要性 滲透測試利用網路安全掃描器、專用安全測試工具和富有經驗的安全工程師的人工經驗對網路中的核心伺服器及重要的網路設備,包括伺服器、網路設備、防火牆等進行非破壞性質的模擬黑客攻擊,目的是侵入系統並獲取機密信息並將入侵的過程和細節產生報告給用戶。 滲透測試和工具掃描可以很好的互相補充。工具掃描具有很好的效率和速度,但是存在一定的誤報率和漏報率,並且不能發現高層次、復雜、並且相互關聯的安全問題;滲透測試需要投入的人力資源較大、對測試者的專業技能要求很高(滲透測試報告的價值直接依賴於測試者的專業技能),但是非常准確,可以發現邏輯性更強、更深層次的弱點。 微軟在其IT攻擊和滲透測試團隊的任務描述中提到,他們內部有一支滲透測試團隊,日常的工作流程如下: 時間選擇 為減輕滲透測試對網路和主機的影響,滲透測試時間盡量安排在業務量不大的時段或晚上。 策略選擇 為防止滲透測試造成網路和主機的業務中斷,在滲透測試中不使用含有拒絕服務的測試策略。 授權滲透測試的監測手段 在評估過程中,由於滲透測試的特殊性,用戶可以要求對整體測試流程進行監控(可能提高滲透測試的成本)。 測試方自控 由滲透測試方對本次測透測試過程中的三方面數據進行完整記錄:操作、響應、分析,最終形成完整有效的滲透測試報告提交給用戶。 用戶監控 用戶監控有四種形式,其一全程監控:採用類似Ethereal的嗅探軟體進行全程抓包嗅探,;其二擇要監控:對掃描過程不進行錄制,僅僅在安全工程師分析數據後,准備發起滲透前才開啟軟體進行嗅探;其三主機監控:僅監控受測主機的存活狀態,避免意外情況發生;其四指定攻擊源:用戶指定由特定攻擊源地址進行攻擊,該源地址的主機由用戶進行進程、網路連接、數據傳輸等多方監控。 圖1 軟體開發的生命周期及滲透測試的地位 圖2 滲透測試技術流程圖 圖3 微軟IT攻擊與滲透團隊工作流程 鏈接 網路信息搜集 使用PING Sweep、DNS Sweep、SNMP Sweep、Tracert等手段對主機存活情況、DNS名、網路鏈路等進行信息收集。可以對目標的網路情況、拓撲情況、應用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更深層次的滲透測試提供資料。 保守策略選擇 對於不能接受任何可能風險的主機系統,如銀行票據核查系統,電力調度系統等,可選擇如下保守策略: 1) 復制一份目標環境,包括硬體平台,操作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應用軟體等。 2) 對目標的副本進行滲透測試。 本篇文章來源於 黑客基地-全球最大的中文黑客站 原文鏈接:http://hackbase.com/tech/2007-12-13/39973.html

Ⅸ 網路滲透是什麼意思

網路滲透是攻擊者常用的一種攻擊手段,也是一種綜合的高級攻擊技術,同時網路滲透也是安全工作者所研究的一個課題,在他們口中通常被稱為"滲透測試(Penetration Test)"。

無論是網路滲透(Network Penetration)還是滲透測試(Penetration Test),其實際上所指的都是同一內容,也就是研究如何一步步攻擊入侵某個大型網路主機伺服器群組。只不過從實施的角度上看,前者是攻擊者的惡意行為,而後者則是安全工作者模擬入侵攻擊測試,進而尋找最佳安全防護方案的正當手段。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在政府、電力、金融、教育、能源、通信、製造等行業的企業網路應用日趨普遍,規模也日漸擴大。在各個公司企業網路中,網路結構越來越復雜,各種網路維護工作也極為重要,一旦網路出現問題,將會影響公司或企業的正常運作,並給公司或企業帶來極大的損失。

在各種網路維護工作中,網路安全維護更是重中之重。各種網路安全事件頻頻發生,不時見諸於報紙頭條和網路新聞,大型企業公司的網路也逃不過被攻擊的命運。網路安全工作保障著網路的正常運行,避免因攻擊者入侵帶來的可怕損失。

為了保障網路的安全,網路管理員往往嚴格地規劃網路的結構,區分內部與外部網路進行網路隔離,設置網路防火牆,安裝殺毒軟體,並做好各種安全保護措施。然而絕對的安全是不存在的,潛在的危險和漏洞總是相對存在的。

面對越來越多的網路攻擊事件,網路管理員們採取了積極主動的應對措施,大大提高了網路的安全性。惡意的入侵者想要直接攻擊一個安全防禦到位的網路,看起來似乎是很困難的事情。於是,網路滲透攻擊出現了。

Ⅹ 什麼是網路滲透技術

網路滲透很像諜戰電影中的特務通過各種偽裝手段打入敵對組織內部並取得公開合法身份,藉此採取非法或合法手段、通過秘密或公開途徑竊取情報或是進行破壞活動。


網路滲透技術並非是灰暗的存在網路滲透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鋒利的一端是劍用來攻擊,鈍的一端是盾用來防護。網路滲透技術可以幫助政府、企業進行網路安全的規劃和建設。尤其是石油、天然氣、核能、證券、互聯網金融等已經成為了網路滲透、攻擊的重點目標。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認同我的看法,請點個贊再走,感謝!喜歡我的,請關注我,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