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綜合布線實施方案

無線網路綜合布線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 2022-05-22 22:46:52

① 給個辦公樓網路綜合布線方案

最便宜的方案;把機房放在3樓或4樓(節省線纜),不用樓層管理子系統,把線直接歸入機房,不用配線架,直接做水晶頭插交換機,不用信息面板,進入各屋後用pvc線槽直接出線接水晶頭連接計算機。
方案二:以機房為准,由上到下做一個垂直干線子系統(用光纖連接),每個樓層用一台帶光纖連接的交換機,由於點位較少,另一個可以選擇16孔等不帶光纖連接的(用網線直接串),信息面板,配線架同上(不用,要是想做給領導看單說)
方案三:每個房間放一直兩條線(另一條備用),到各個房間後用4、6、8孔小型交換機連接(超級便宜),這樣即使每個房間放兩條線的話才22個信息點,這樣用一台24口的普通交換機就夠了。網速要是要求百兆以內,超五類線纜足夠。
注意事項:每層增加30台電腦的話用電量就大約到了9000w,所以你供給電腦的電源就要在64安培以上,電纜要在4平方以上(根據顯像管顯示器計算,如果是液晶顯示器以上配置絕對安全)

② 急求 網路綜合布線方案

加一台16口路由器,由前一台路由器引一根線與之相連,分別接12台電腦,需要穿牆可以鑽孔,要整齊好看就穿管,線要看位置距離量,水晶頭算備份30個

③ 需要一個無線校園網路規劃和設計的參考方案~~用Cisco Packet Tracer做的~~最好是IP有分配~~也可以用OPNET

無線校園網建設方案

現狀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各個學校意識到校內網路建設的重要性,只有實現高度的信息共享,建設完善的校園網路平台,才能夠發展成為一所現代化的學校。現在學校辦學條件的日趨完善,近年來實現了與Internet互聯,同時建成了校園網路,實現校內外信息的共享、傳遞,而網路信息的普及,以及計算機硬體設備價格的下降,越來越多的學生擁有了筆記本電腦,因此學生要求在校園內實現移動上網的呼聲越來越高,而校內的教學樓和宿舍樓因建成時間較早,沒有網路綜合布線設計,類似的原因制約了學校現代化辦學的指導思想,伴隨著IEEE802.11標準的出台,解決這一矛盾在無線技術發展成熟的今天已不是問題,同時,無線區域網(WLAN)還擁有傳統網路所不能比擬的擴容性和移動性,在校園內採用無線區域網技術實施校園網路工程,可適應在校學生移動性強、數量大等特點,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上網需求,並且對於創建較早的學校來說,年代較久的教學樓不宜拉網布線,理想的解決方案就是布署無線區域網。

需求

在校園無線網路建設需求中,主要存在四種典型的應用:

l實現以地區教育局為中心的整個地區教育系統的無線網路連接;

l校園內的戶外公共區域覆蓋;

l局部開放的室內大環境,如典型公共教室、圖書閱覽室等無線覆蓋;

l用戶數量不多但分布較散的樓宇,如教學辦公樓、宿舍等的無線網路覆

應用方案

室內覆蓋:

在室內根據覆蓋需要,放置若干個無線區域網訪問點,用戶在移動時,系統會自動漫遊,在不同的訪問點之間進行信號的切換。這些訪問點連接到各樓的校園骨幹網。也就是將多個AP形成的各自的無線信號覆蓋區域進行交叉覆蓋,各覆蓋區域之間無縫連接。所有AP通過雙絞線與有線骨幹網路相連,形成以有線網路為基礎,無線覆蓋為延伸的大面積服務區域。所有無線終端通過就近的AP接入網路,訪問整個網路資源。

方案採用高靈敏度的Orinda無線AP設備,配合吸頂天線,以一個AP配合一個天線,或一個AP配合多個天線,以保障高質量的無線信號能夠覆蓋更遠的距離,同時增強設備在干擾較大的頻率環境中使用的能力,從而完成室內區域的完全覆蓋要求。

側面圖俯視圖

室外覆蓋:

室外區域覆蓋一般包涵,體育場,校內花園,中心廣場,教學樓,實驗樓樓宇間等。根據需覆蓋的室外區域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

(1)設備的選擇:AP、全向天線、定向天線。

(2)室外考慮因素:環境、天氣。

設計建立多個無線覆蓋點,均採用Orinda電信級室外型AP2411E0,根據客戶要求每個覆蓋點覆蓋范圍半徑達到200米,信號強度在70dbm,速率達到54mbps,採用重疊交叉無線覆蓋的方式,完成區域的無縫無線覆蓋。配合室外大夾角定向天線或高增益全向天線,成功實現系統設計目標。使用戶在區域內任何角落都可以通過無線訪問校園網路。

室外覆蓋示意圖

④ 畢業論文:校園網的建設 無線網路技術的應用與實施方案

摘 要 隨著計算機網路通訊的飛速發展和應用的不斷普及,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正成為一種世界性行為,盡快盡早地建設校園網好處將是顯著的和長遠的。然而,管好、用好校園網才是網路建設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 校園網 現代教育技術 數字教育
面臨21世紀,社會的高度國際化、信息化使現代教育面臨著深刻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也因此受到沖擊。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必將導致教育教學領域的深刻改變,網路教學、遠程教學、教育資源共享的教育新時代正向我們走來,校園網路的建設,為建構現代教育新型教學教育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如何充分發揮校園網的作用,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課題。
1 管好校園網,發揮校園網的作用
校園網概括地講是為學校師生提供教學、科研和綜合信息服務的寬頻多媒體網路。也就是利用先進的綜合布線技術構架安全、可靠、便捷的計算機信息傳輸網路;利用成熟、領先的計算機網路技術規劃計算機綜合管理系統的網路應用環境;利用全面的校園網路管理軟體、網路教學軟體為學校提供教學、管理和決策三個不同層次所需要的數據、信息和知識的一個覆蓋全校管理機構和教學機構的基於Internet/Intranet技術的大型網路系統。
建設校園網,豐富多彩、健康清新的校園網路文化將成為學校培養學生思維方式、道德品質、創造能力的新環境,成為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嶄新平台。同時對於轉變陳舊教育理念和手段,促進教學內容、方法、結構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起著決定性作用,尤其是對於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更具深遠的意義。
我國著名的空間科學家奠基人錢學森院士認為:21世紀教育是一個「人腦+電腦+網路」的教育。網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形成將促進教育觀念的轉變、教育內容的多元化和個性化學習帶來的生機和活力,同時對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也將帶來巨大變化。然而,網路建成後,管好用好校園網,發揮網路的巨大功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應予以充分地研究和思考。
1.1 莫使校園網成擺設
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硬體,差不多每一年多、有的甚至幾個月就降價50%。有的學校資金短缺,建立一個校園網動輒投資上百萬元,但使用率嚴重不高甚至閑置,眼看著教育資源在浪費。造成這種局面的關鍵可能還是在於管理者的觀念。
一是沒有建立一個校園網教學與管理的環境。信息時代的到來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應用,極大地豐富了教育資源,同時也使教育風格更加精細和個性化,更使教育格局打破時空的局限更具開放性,同樣也豐富了教育手段,使教育更具高效率。因此,建立一個良好的校園網教學與管理的環境是發揮網路功能的基礎。在一個好的校園網環境里人們用計算機和網路進行工作、交流和學習,計算機改變了人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改變了人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這是對教育的挑戰,也是為教育的改革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二是沒有建立教師利用網路技術教學的評估機制和學生學習的評價機制,沒有合理配置終端設備……。更新觀念,管理者應充分認識教育現代化首先是教育觀念現代化,通過各種手段,強化教師現代化教育意識,確立現代化教育新思路、新觀念,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深入教學改革。教師也要轉變陳舊教育理念和手段,促進教學內容、方法、結構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利用網路技術的先進、快捷充分為教育服務。也鼓勵、培養學生實現網上「個性化學習」,學會從網上獲取知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努力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因此,建立完善的教師利用網路技術教學的評估機制和學生學習的評價機制,為促進現代教育的發展、確保網路資源的開發利用,其有相當的重要性
1.2 網管人員的網路技術管理水平
網路功能的強弱、使用效率的高低、作用發揮的大小很大程度上依賴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的水平。網路建成後,學校應及時設置網路管理中心,需要安排至少兩個具有良好思想業務素質的網路管理人員來維護網路的正常運行,保證線路設備正常運轉,制訂校園網管理條例,負責網路的系統管理、信息管理、網頁維護,確保網路的暢通和安全,開展各種網路應用的培訓,推動各種管理軟體的使用和數據維護。並不斷對他們進行網路技術培訓,使他們成為網路技術應用和開發的骨幹。校園網路的管理涉及面大,范圍廣、技術要求高,需要學校各方面的配合和共同合作。
1.3 加強網路隊伍建設
要發揮校園網路的巨大能力,培養和培訓大批會使用計算機和網路的人才,加強網路隊伍的建設是確保校園網的運作和教育科研順利進行成敗的關鍵。這些人才應包括:網路管理、軟體技術、視音頻多媒體製作、素材資料收集、培訓維護等人員。要讓每個教師和學生懂得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馳騁,充分享受校園網帶來的方便快捷。學校應為通過信息技術考核的教職工和學生班級優先配置網路電腦,提高教師、學生學習和使用校園網的積極性,並建立教師利用網路技術教學的評估機制和學生學習的評價機制。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校園網路的價值,提高網路的效價比。
2 用好校園網,應用才是它生存和發展的根本
硬體的建設可以在幾個月內完成,但基於校園網的應用則可能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去精心組織和實現,這是一項工作量大、技術復雜的長期任務。
2.1 應用方式和發展方向
校園網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學校管理和教學應用兩個方面:
學校管理是辦好一個學校的重要環節。充分利用現代網路技術為學校管理服務,信息化辦公、無紙化辦公,讓每個辦公室通過校園網進行辦公、管理和獲取校內外的信息,同時能夠通過網路進行即時通信和協同工作,加強對學校資源、教師和學生的充分調動和管理,可以提高學校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教學應用是校園網最主要應用。電子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教師資源中心、多媒體教室、網上學校、網路教室、課件製作中心、家長訪問系統、網上選課……。網路應用功能多種多樣,有待於不斷開發和完善,它的每一個功能都會使教育產生巨大的、多層次、多方面的變革,無論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人才觀念、教育結構還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學習方法等等都會帶來巨大的改革。社會在進步,教育同樣在不斷改革。
E-校園和現代遠程教育是校園網應用發展的方向:
「數字教育」是世紀教育發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學校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徵和長期任務。要實現教育信息化,必須先開展校園信息化,即數字化校園-E校園。數字化校園的營建將更充分體現「以教育教學為本,以教師學生為本」的思想。
現代遠程網路教育的形式將促使人們的教育觀念發生根本轉變:學歷教育不再是一勞永逸的了;終身學習是信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為人類社會人員提供多層次、多類型的教育服務,開放教學資源,實現校園網與互聯網、教育城域網互聯,共享國內外教育資源,了解教育發展的新局勢、新動態、新信息是校園網應用發展的另一個方向。
2.2 教育教學資源和網站的建設
校園網路的建設,為現代教育新型教育模式的建構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境。網路的開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使教育資源能夠被充分共享和利用。然而,網路僅僅是信息化的形式,豐富的共享信息資源庫才是信息化的實質內容。教育教學資源庫包括教育管理資源和教學資源兩大部分。在校園網平台上,建立教育教學資源庫,確保學校行政和教學管理的網路化,提供學校教師製作課件的環境、備課工具和資訊,確保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和充實、提高教學質量,同時讓計算機進課堂,為學生的互動式、自主探索學習提供充分的學習資源。
建立一個強大教育教學資源庫是勢在必行,否則,將不可避免地出現校園網使用上巨大的浪費。當然,資源庫的建設也不是容易的,尤其要把所有教材的知識點、文字、圖片、聲音、圖象等等都收集齊,又編輯入庫,真是談何容易,需要做長期的工作和全體師生的共同協作,更需領導的組織和支持。
學校網站建設是一個對內提供服務,對外展示學校形象的窗口,也是校園網應用集中表現的地方。校園新聞、教學科研、網上圖書館、視頻點播、資源中心、家長訪問、網上選課、聊天室等等欄目的建設,傳遞信息、了解教育發展動態、反映教學發展變化、為師生提供思想交流的空間和舞台。因此必須加強網站建設的技術力量、加強信息的收集和編輯工作,為網站的信息資源提供保障,並使網站能更好地為適應教育教學的實際需求服務。
校園網的建設任重而道遠,它的功能有待於不斷的研究、開發、探索和創新。學校領導應以充分的支持和實踐,帶領廣大教師確立現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觀念,深入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和實踐,建好、管好、用好校園網,推動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桑新民.「網校」遠程教育模式的反思與暢想〔N〕.中國教育報,1999-06-28

論文質詢 [email protected]

⑤ 怎樣做無線網的綜合布線

根據EIA/TIA 568標准,建築物綜合布線系統由六個獨立的子系統組成: *工作區子系統(用戶端子):由終端設備連接到信息插座的連線組成,它包括裝配軟線、連接器和連接所需的擴展軟線,並在終端設備和I/O之間搭橋。 *水平子系統(平面樓層系統): 實現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統(配線架)之間的連接。一般採用雙絞線,為語音及數據的輸出點。 *主幹子系統(垂直豎井系統):實現計算機設備、程式控制交換機和各管理子系統間的連接。常用介質是多芯雙絞線、光纖。 *管理間子系統(布線配線系統):實現配線管理,通過使用顏色編碼,使得追蹤和跳線變得很容易。此外, 它的體積小,比傳統的配線箱節省50%的空間。 *設備間子系統(機房子系統):提供主幹與網路連接的硬體環境與介面,如PBX、大型機、計算機網路通訊中樞等設備。在該子系統中有大量硬體設備,集中了大量的通訊干線。 *建築群子系統(戶外系統):實現建築物之間相互連接,包括支持樓群之間通信的傳輸介質及各種支持設備,如電纜、光纜及電氣保護設備;以及微波,無線電視等其它通訊手段。 綜合布線的發展與建築物自動化系統密切相關,傳統布線如電話、計算機區域網都是各自獨立的。各系統分別由不同的專業設計和安裝,傳統布線採用不同的線纜和不同的終端插座。而且,連接這些不同布線的插頭、插座及配線架均無法互相兼容。辦公布局及環境改變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需要調整辦公設備或隨著新技術的發展,需要更換設備時,就必須更換布線。其改造不僅增加投資和影響日常工作,也影響建築物整體環境。

⑥ 無線WiFi覆蓋方案綜合布線施工階段應注意哪些問題

規劃好網線分布,無線AP的位置點。最好採用一層一台樓層POE交換機來做,設備連接的網線不能超過100米。越短越好。不知道怎麼做,最好咨詢廠家

⑦ 急詢網路布線方案!!!!!

1樓建機房,安排一個中心交換機,每層弱電房安排一個交換機,層交換機直接連到中心交換機,每層交換機布線到本層各個房間即可。
至於控制上網的問題,如果預算好,可以把中心交換機換成專業路由器,控制上網非常方便。如果沒有,只能用軟體控制,或者手動控制接入。方法非常多,看你的具體情況了。

⑧ 綜合布線問題

家庭有線網路布線解決方案

1、綜合布線

在布線設計時,應當綜合考慮電話線、有線電視電纜、電力線和雙絞線的布設。電話線和電力線不能離雙絞線太近,以避免對雙絞線產生干擾,但也不宜離得太遠,相對位置保持20cm左右即可。

2、注重美觀

家居布線更注重美觀,因此,布線施工應當與裝修時同時進行,盡量將電纜管槽埋藏於地板或裝飾板之下,信息插座也要選用內嵌式,將底盒埋藏於牆壁內。

3、簡約設計

由於信息點的數量較少,管理起來非常方便,所以家居布線無需再使用配線架。雙絞線的一端連接至信息插座,另一端則可以直接連接至集線設備,從而節約開支,減少管理難度。

4、適當冗餘

綜合布線的使用壽命為15年,也許現在家庭擁有的計算機數量較少,但是沒有人能夠預測將來的家用電器會發展到什麼程度,或許不需要幾年的時間,所有的家用電器都可以藉助於Internet進行管理。所以,適當的冗餘是非常有必要的。

設計家居布線方案時應當考慮的問題

布線時考慮的問題

1、信息點數量

通常情況下,由於主卧室通常有兩個主人,所以建議安裝兩個信息點,以便雙方能同時使用計算機。其他卧室和客廳只需安裝一個信息點,供孩子或臨時變更計算機使用地點時使用。特別是擁有筆記本電腦時,更應當考慮在每個室和廳內都安裝一個信息點。餐廳通常不需要安裝信息點,因為很少會有人在那裡使用計算機。如果小區預留有信息介面,應當布設一條從該介面到集線設備的雙絞線,以實現家庭網路與小區寬頻的連接。

另外,最好在居所中心和前後陽台的隱蔽的位置多布設2~3個信息點,以備將來安裝無線網路的接入點設備,實現家庭計算機的無線網路連接,並可攜帶筆記本電腦到室外工作。

2、信息插座位置

在選擇信息插座的位置時,也要非常注意,既要便於使用,不能被傢具擋住,又要比較隱蔽,不太顯眼.在卧室中,信息插座可位於床頭的兩側;在客廳中可位於沙發*近窗口的一端;在書房中,則應位於寫字台附近,信息插座與地面的垂直距離不應少於20cm。

3、集線設備的位置

由於集線設備很少被接觸,所以,在保證通風較好的前提下,集線設備應當位於最隱蔽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集線設備需要電源的支持,因此,必須在裝修時為集線設備提供電源插座。另外,集線設備應當避免安裝在潮濕、容易被淋濕和電磁干擾非常嚴重的位置。

4、遠離干擾源

雙絞線和計算機應當盡量遠離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電風扇,以避免這些電器對雙絞線中傳輸信號產生干擾。

5、電源分開

計算機、列印機和集線設備使用的電源線,應當與日光燈、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電風扇使用的電源線分開,實現單獨供電,以保證計算機的安全和運行穩定。

6、路由選擇

雙絞線應當避免直接的日曬,不宜在潮濕處布放。另外,應當盡量遠離經常使用的通道和重物之下,避免可能的磨擦,以保證雙絞線的電器性能。

居室布線方案

1、兩居室家居布線

主卧室安裝兩個信息點,位於雙人床兩側便雙方能夠同時使用筆記本電腦。輔卧室安裝信息點,位於單人床床頭或寫字台附近,便於子女或來訪客人使用。客廳安裝一個信息點,位於沙發一端或茶幾附近較為隱蔽的位置,便於使用筆記本電腦在客廳辦公或娛樂。

另外,再從住宅小區提供的信息插座引一條雙絞線到集線設備處,以實現家庭網路的小區區域網接入。電話線與電源線應當分管鋪設,彼此之間的距離為20cm。信息插座、語音插座與電源插座的距離也應當在20cm。布線方案可以參考如圖的設計進行,其中「.」表示信息點。

將雙絞線穿入PVC管,埋設在地板墊層。需要過牆時,在牆壁貼近地面處打洞。信息插座採用牆上型,在牆壁中埋設底盒。信息插座距地面距離為20cm,距電源插座的距離也為20cm。集線設備(集線器或交換機)安裝在輔卧室,建議選用5口桌面型設備,可以固定在寫字台*近床頭的一側,既節約空間、保證有適當的通風空間,同時又避免設備直接暴露影響美觀。

2、三居室家居布線

兩居室相同,故不再贅述。由於三居室的客廳通常比較大,所以可考慮在兩側的牆壁上分別安裝一個信息點,均位於距窗口1m~1.5m的隱蔽位置,便於同時接入計算機。綜合布線的要求與兩居室完全相同。三居室的走線方式與兩居室相同,注意其中「.」表示信息點。

3、復式家居布線

樓上主卧室和輔卧室的設計,以及小區寬頻鏈路與兩居室相同故不復贅述。一樓大廳內的兩側牆壁上分別安裝一個信息點,均為位於距窗口1m~1.5m的隱蔽位置,便於同時接入計算機或無線AP,在樓板和牆壁上打洞並穿入PVC管,實現雙絞線在樓層間居室間的穿越。建議將集線設備安裝在一層樓梯背面,既便於維護,又不影響美觀。綜合布線的要求與兩居室完全相同,其中「.」表示信息點。

如果小區寬頻允許每個家庭有多個用戶接入,且採用DHCP動態分配IP地址,那麼只需使用一條交*線將集線器與小區提供的信息插座連接即可。如果小區未提供DHCP服務,則需為每台計算機都設置IP地址。如果小區只為每個家庭分配一個IP地址,並通過MAC地址方式限制接入數量,那麼就必須採用寬頻路由器或代理伺服器。採用寬頻路由器方式時,使用一條交*雙絞線連接路由器的WLAN口和小區的信息插座,再使用另外一交*線連接路由器的LAN口和家庭集線設備,採用代理伺服器方式時,如果使用Windows的ICS,則需兩塊網卡,一塊網卡連接小區、一塊網卡連接家庭網路。

⑨ 辦公室綜合布線設計原則及實施標準是什麼

綜合布線系統是建築或建築群內的網路,它不僅使建築物內語音和數據通信設備、交換設備和其它信息管理系統彼此相通,而且是連接這些設備與建築物外部的通信網路。

辦公室綜合布線作為用戶的最終使用的信息點,在牆上安放的位置、使用是否方便,信息點的多少以及以後出現問題能否便於維護是我們在進行辦公室綜合布線時必須要考慮的。因此,辦公室里強弱電線路的走向等因素都在我們規劃與設計的范圍之中。我們設計思路就是按照辦公室綜合布線系統的標准進行實施,這樣管理維護方便,系統設計有一定超前性,考慮今後未來的長久實用性。

辦公室綜合布線網路設計原則

1、綜合性:辦公室布線需要滿足各種不同模擬或數字信號的傳輸需求,將所有的語言、數據、圖象、 監控設備的布線組合在一套標準的布線系統上, 設備與信息出口之間只需一根標準的連接線通過標準的介面把它們接通即可。

2、可靠性:辦公室布線系統使用的產品必須要通過國際組織認證,布線系統的設計、安裝、測試以ANSI EIA/TIA 568A及GB/T50311-200為布線標准、遵循國內的布線規范和測試規范。

3、靈活性:每個辦公地點到底使用多少個信息點,辦公室布線不僅滿足用戶當前需求,也要符合用戶對未來信息系統統的期望;而且數據、語音雙絞線布線應具有可換性,構成一套完整的布線系統。

4、合理性:辦公室強弱電的布線走向要合理搭配,互不幹擾,而且要外形美觀;用戶同時使用計算機的電源、電話、網線要方便操作、便於以後的運行維護。

5、有線和無線的互補性:根據大樓的具體建築環境和辦公要求,長期還是臨時使用網路等情況下,決定採用有線的布線還是無線;一般來說,是將有線和無線結合起來,發揮各自的特長,來達到我們上網辦公的目的。

辦公室綜合布線網路的實施標准

1、辦公室布線的需求:

辦公室布線的信息插座作為布線系統的水平子系統一部分,不管企業的辦公應用如何變化,辦公室綜合布線需要滿足我們以下要求。

對電話的要求:利用電話交換機,將企業與外界有效地聯系起來,同時方便內部通話。

電腦網路的要求:綜合布線採用星形結構,能支持現在及今後的網路應用——10Mb乙太網、 100Mb快速乙太網、1000Mb千兆位乙太網。

對圖像傳輸方面的需求:模擬圖像、數字圖像、會議電視等。

現代化的辦公環境,通訊時刻要保證穩定可靠。在出現下面情況的時候,我們都要謹慎考慮布線系統:在新大樓修建前,在新大樓修建中,在舊樓改造時,在企業需遷新址時;在公司電話、電腦應用增加,而尚未採用綜合布線時;在企業以往的布線系統不能滿足需求時。

2、信息插座的安裝位置:

對於辦公樓環境而言,辦公空間有大開間,也有四壁的小房間。對這兩種形式下的工作區子系統的面板安裝採用不同的安裝方法。小房間不需要分隔板,信息插座只需安裝於牆上;對於大開間而言,選用以下兩種形式的安裝方法:

1)信息插座安裝於地面上

要求安裝於地面的金屬底盒應當是密封的、防水、防塵並可帶有升降的功能。此方法對於設計安裝造價較高。並且由於事先無法預知工作人員的辦公位置,因此靈活性不是很好,建議根據房間的功能用途確定位置後,作好預埋,但不適宜大量使用,以免影響美觀。

2)信息插座安裝於牆上

此方法在分隔板位置未確定情況下,可沿大開間四周的牆面每隔一定距離均勻地安裝RJ45埋入式插座。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與其旁邊電源插座應保持20cm的距離,信息插座和電源插座的低邊沿線距地板水平面30cm。信息模塊與雙絞線壓接時,注意顏色標號配對,進行正確壓接。連接方式分為568A和568B兩種方式,兩種方式均可採用,但注意在一套系統方案中只能統一採取一種方式。

3、辦公室布線電纜走線方式:

辦公室電纜可以直接走天花板架,放入線槽,埋入牆中,工業標准允許在接近連接地方引入結合點。

1)採用走吊頂的輕型槽型電纜橋架的方式

這種方式適用於大型建築物。為水平線纜提供機械保護和支持的裝配式槽型電纜橋架,是一種閉合式金屬橋架,安裝在吊頂內,從弱電豎井引向設有信息點的房間,在由預埋在牆內的不同規格的鐵管,將線路引到牆上的暗裝鐵盒內。

線槽的材料為冷軋合金板,表面可進行相應處理,如鍍鋅、噴塑、烤漆等,線槽可以根據情況選用不同的規格。為保證線纜的轉彎半徑,線槽需配以相應規格的分支配件,以提供線路路由的轉彎自如。

為確保線路的安全,應使槽體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屬線槽、金屬軟管、金屬橋架及分配線機櫃均需整體連接,然後接地,如不能確定信息出口准確位置,拉線時可先將線纜盤在吊頂內的出線口,待具體位置確定後,再引到信息出口。

2)採用地面線槽走線方式

這種方式適應於大開間的辦公間,有密集的地面型信息出口的情況,建議先在地面墊層中預埋金屬線槽或線槽地板。主幹槽從弱電豎井引出,沿走廊引向設有信息點的各房間,再用支架槽引向房間內的信息點出線口,強電線路可以與弱電線路平等配置,但需分隔於不同的線槽中,這樣可以向每一個用戶提供一個包括數據、話音、不間斷電源、照明電源出口的集成面板,真正作到在一個清潔的環境中,實現辦公自動化。

4、辦公室其他的布線細節:

在每個辦公室布置的信息點(信息插座)應當和辦公室的電源插座布在同一個水平方向上,而且間距30cm左右;這樣布線主要是便於用戶的電源和雙絞線網線的同時連接,也便於以後維修維護;目前布置每個信息插座最好能採用4口的布線面板,二個網路介面布線( http://www.cnsps.net/news.php?id=221一個外網、一個內網),二個語音點(一個內線、一個外線),並且網路數據與語音布線能夠互換使用;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情況,設計每個辦公室的信息點和語音點,接每個信息點的附近應當配備電源插座。有時候在辦公室合適的位置還需要布視頻點,滅火系統探頭以及監控點等布線細節。

辦公室布線系統與辦公室的裝修及辦公室傢具的配備緊密相連,辦公室布線系統是一套標準的配線系統,綜合了所有的語音、數據、圖像與監控等設備,可以將多種設備終端插頭插入標準的信息插座內。辦公室布線系統對不同廠家的語音、數據設備均可兼容,且使用相同的電纜與配線架、相同的插頭和模塊插孔。

各種辦公室的網路布線要在企業網建設時計算機裝備數量的基礎上考慮60%左右的冗餘,避免網路建成不久,一些辦公室因埠數量不足而連接網段擴展設備如集線器、交換機致使網路通訊出現故障。

辦公室布線系統採用模塊化設計,布線系統中除固定於辦公室內的水平線纜外,其餘所有的接插件都是模塊化標准件,易於擴充及重新配置。辦公室布線系統能將當前和未來的語音、數據、網路、互連設備以及監控設備很方便地擴展進去,是真正面向未來的先進技術。

5、辦公室無線網路「布線」:

為適應市場的變化,對企業內部進行了調整,調整後原有辦公室內的人員增加,原有的布線埠已不能滿足調整後的辦公需要。而且企業的工作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經常有臨時人員在辦公室內處理業務。如果企業辦公環境是舊的大樓;或者因為企業的發展需要辦公地點不能固定在一個大樓等這種情況不能進行有線布線。

這時候就可以考慮採用建立無線網路為移動辦公人員提供網路接入;利用無線網路「布線」可以使用戶擁有一個可以隨時移動的辦公區域。對於需要隨時增加辦公節點而又需要網路連接辦公區域的公司,這一點十分有用。「活動辦公室」能使這些新增加的辦公接入點使用辦公室內原有的列印機、存儲設備等所有共享設備,操作簡單到只需要插入一塊無線網卡即可。這樣就彌補了有線布線的缺點,將有線和無線結合起來,滿足企業上網辦公的實際需求。
辦公室綜合布線與其他綜合布線系統一樣,細節決定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