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百架無人機表演失敗,集體「炸機」撞樓,現場情況如何
無人機“炸機”墜毀的事兒並不罕見,但是如果幾十上百架無人機同時“炸機”,那是何等景象?據網友曝料,1月25日晚間,重慶朝天門舉行了一次大型無人機表演測試,結果出現意外,無人機紛紛墜落甚至撞向大樓,在地面、江面上散落一片。
從現場視頻和圖片可以看到,一群帶有藍色燈光的無人機在飛行中出現異常,慢慢靠近旁邊的一幢大樓,有的撞了上去,有的則直接從空中掉落。
有人猜測是無人機質量問題,還有人懷疑是控制失誤。
在流出的一段現場操作人員拍攝的視頻中,可以聽到不止一人的聲音:“程序寫錯了吧?程序寫錯了。是程序寫錯了。撞樓了。我們飛機呢?飛機拍一個唄。失敗了這一次,全部在掉,還在表演,控制不了……”
後有知情者透露,事故原因主要是操控主機死機,導致無人機失控癱瘓,數量大約有幾十上百架,好在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經濟損失肯定不小。
一般情況下,進行無人機表演需要很復雜的演算法和模擬, 而無人機表演失敗的原因不外乎幾個方面: 程序存在 Bug、信號干擾、硬體問題、操作人員失誤等。這次重慶無人機的“撞樓”事件也並不是 無人機表演 第一次 出現失誤 : 2018 年 5 月 1 日西安 1374 架無人機編隊表演因出現“亂碼”陷入尷尬;去年 10 月天津大學 125 周年校慶因信號不好導致無人機飛行表演未能如期成功舉行。
不過,上百架無人機集體失控撞樓的景象實屬罕見,網友們對此也是議論紛紛:
部分網友尋思這是不是又是程序員的“鍋”。這就是程序員、工程師的鍋,沒有計算好核心算力,峰值算力需要多少,配套的散熱設施需要多大峰值散熱量,網路設施峰值帶寬需要多大,以為有一台電腦能運行他們的程序就可以,不注重細節,不注重人才,出事是早晚的事情。
的確,相較於表演娛樂,無人機在其它方面的用途其實更有價值。無論是軍事還是民用,無人機都有廣泛的應用領域:航拍攝影、森林防火、農業植保、應急通訊、無人機物流等等。
雖然中國無人機“老炮兒”劉賓曾豪不避諱地指出了中國目前在無人機技術生態上並不完善,在微、輕、大型無人機領域,中國的無人機技術遠沒有媒體宣傳的那麼強大。但疫情之下,國內巧妙地將無人機用在了“刀刃”上:進行小型抗疫物資的運送;支持醫療設施建設;進行航空噴灑消毒;巡查和防疫空中拍照;抗疫信息宣傳;為隔離群眾運送生活物資。
㈡ 現在的無人機是靠什麼信號去控制的
DJI Lightbridge 2
為了讓你看的更遠、更清晰,Lightbridge 2再次突破技術難題。集成遙控器,採用先進的無線鏈路動態適應技術,Lightbridge 2以空前強大的功能和可靠性樹立了無線影像傳輸的全新標准,無論用於FPV飛行還是電視直播,都能得心應手,讓你獲得親臨現場的體驗。
廣播級視頻輸出
用新的拍攝角度把新聞、演唱會或體育比賽現場以更清晰的畫質實時呈現給觀眾。
Lightbridge 2支持豐富的介面輸出,配備USB、mini-HDMI和3G-SDI介面,最高支持全高清1080p/60fps輸出。3G-SDI介面
穩定輸出廣播行業常用的720p/59.94fps、1080i/50fps解析度和幀率,解決了其它介面幀率不穩定造成無法傳輸的問題,能
適配專業級直播設備
高性能 低延時
採用新一代編碼演算法,Lightbridge 2延時進一步降低至50ms*。
根據圖傳畫面操控飛行器和雲台時,精準性顯著提升,航拍取景一步到位。
Lightbridge 2配合低延時攝像設備使用,能帶來暢快的FPV飛行體驗。
*該延時不包含相機延時,並且受環境和電磁干擾的影響。
多從機協作模式
從不同的地點接入多台地面端作為圖像接收和控制設備,通過協作完成復雜的航拍和直播任務。
Lightbridge 2最多支持1台主機和3台從機同時工作,在拍攝現場,飛手、雲台手、導演和直播設備可以在不同的地點接收視頻,
監控航拍視頻,無障礙協作。
㈢ 用大量無人機同時做空中表演,採用什麼通信協議
一般採用4G加地面基站作為穩定通信協議
㈣ 重慶百架無人機表演失控撞樓,你覺得無人機失控的原因是什麼
根據新聞媒體的報道,這一次在重慶地區,數百架無人機在進行飛行表演的時候意外的撞在旁邊的商業樓上。引起了現場觀眾的恐慌。而現場很多觀眾在當時拍下了整個視頻,視頻被發布到網上之後,立刻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高度關注,畢竟在現在還是有很多無人機飛行愛好者的。在我看來,之所以無人機會出現失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程序出現了錯誤,才導致大量的無人機飛行紊亂。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無人機出現了失控的局面。
第三,如何看待這一次的事故?
這一次的師傅可以說給很多無人機愛好者提了一個醒,那就是無人機的程序問題。相比較於它的硬體問題是更為嚴重了,因為一旦出現程序問題的話,往往也就意味著我們失去了對他們的控制。這個時候無人機所作出的很多行動都是比較危險的,如果只是單純的硬體問題,那麼無人機將會直接墜落。所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你喜歡玩無人機的話,一定要注意獲得一定的操作許可權才可以。特別是在一些比較特殊的地區,想要操縱無人機還是需要獲得允許。
㈤ 鄭州無人機表演時突發故障墜落,致其故障的原因是什麼
相關負責人稱無人機表演時,發生墜落狀況是由於機械故障導致。
無人機表演在現代社會中已經成為一種較為新潮的表演方式,但由於各種不確定因素,無人機表演偶爾會出現意外狀況。日前,鄭州萬達廣場無人機表演時就出現了意外情況,導致無人機墜落。
無人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但是由於操作不專業或其他原因引發的問題屢見不鮮。如果你是個無人機愛好者,那在操作無人機的同時一定要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否則極有可能給自身及他人帶來傷害。
㈥ 無人機通訊 是什麼信號
無人機通訊是什麼信號?無人機通訊應該是無線電信號,他靠自身發射的信號由地面監測執行
㈦ 西安無人機表演出差錯是因為被干擾嗎
五一節假日期間,1374架無人機從西安古城牆起飛,在空中編隊進行燈光秀表演。此舉也創下了「最多無人機同時飛行」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在無人機與燈光的配合下,具有中國元素、陝西文化和西安特色的經典造型在西安城牆上空出現,視覺效果美輪美奐。不過由於表演秀採取了現場直播的方式,不少細心的網友和部分現場觀眾發現,一些圖案組合出現圖形不完整、亂碼的問題,另外在無人機回收時也出現一架架無人機往下落的現象,有網友戲稱為「疑似銀河落九天」。
通過某些特定的手段,無人機飛行可能會被煩擾,從而導致失控。主要有信號干擾、聲波干擾與電波干擾三類。
無人機通常會搭載GPS定位系統,反無人機系統只要向無人機發布一定功率的定向射頻,讓無人機無法獲知精準坐標數據,無人機飛行作業就可能失敗。
聲波干擾攻擊的是無人機搭載的陀螺儀——它負責保持無人機機身平衡。研究發現,當聲波頻率與無人機陀螺儀固有頻率保持一致時,就會發生共振,從而影響陀螺儀正常工作,導致無人機飛行紊亂。
看來被干擾只是猜測,如果是無人機本身的問題,那就要大膽承認。
來源:搜狐
㈧ 我國完成首次無人機通信演練,無人機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無人機通訊組網的工作原理:
無人機通訊自組網是由無人機擔當網路節點組成的具有任意性、臨時性和自治性網路拓撲的動態自組織網路系統。作為網路節點,每架無人機都配備移動自組網路通信模塊,既具有路由功能,又具有報文轉發功能,可以通過無線連接構成任意的網路拓撲。每架無人機在該網路中兼具任務節點和中繼節點兩種功能:作為任務節點,可在地面控制站或其他無人機的指令控制下執行任務意圖;作為中繼節點,可根據網路的路由策略和路由表參與路由維護和分組轉發工作。
在無人機之間採用Ku波段和Ka波段(高空),高度越高,即便採用高頻,為減少損失,也必須選擇適當的頻率,在使用雙向指向性天線的遠距離通信中繼中,如果與空地鏈路的頻率不同,也會有相當的技術問題。而且由於無人機上上裝備天線等的能力有限,同樣限制了傳輸距離和速度,在雙向傳輸中的指向性天線的控制功能,以及與中繼機的通融性即加入和脫離通信系統等功能方面還有很多技術難度。
無人機自組網通訊系統具有獨立組網、自組織、動態拓撲、無約束移動、多跳路由等一般自組網的技術特點。
㈨ 表演方進行無人機表演時都應注意哪些問題
如下:
其一是技術上的提升。雖然表演用的無人機比其它領域用無人機技術要求更低、門檻也不高,但由於需要編隊表演的原因,其技術也自有難點。去年,西安無人機在表演時就因為技術原因導致出現事故,對人們的安全性帶來了不小威脅。基於此,未來技術提升還需不斷堅持。
其二是成本上的降低。無人機表演由於隊伍規模龐大,對場地和基礎設施要求較高,同時由於需要進行詳細的編隊演練,對於時間和消耗也比較大。在此情況下,整場無人機表演下來承辦方需要付出巨大成本,這雖然對於無人機企業盈利是好消息,但不利於市場的長久發展。
其三是創意上的增強。無人機表演不是單純的放飛無人機,而且一種藝術表演,這就需要在表演形式和內容上進行不懈創新。此前,已經出了人機共舞、無人機拼圖、無人機寫字、無人機展示logo等形式,之後還需打造更多的表演形式,才能對商業附屬價值帶來明顯提升。
其四是人才上的補齊。在無人機產業發展中,人才問題就一直是阻礙其前進的關鍵之一。而對於無人機表演來說,由於操作性、安全性方面的高要求,對於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是有增無減。尤其是那種既懂表演又懂編隊還懂操作的復合型人才,未來需要行業進一步培養補齊。
無人機表演目前出現的一些狀況
一、大批量摔機。
大批量摔機的主要原因還是信號受到嚴重干擾,無人機編隊幾百上千台。全部由地面端控制,無線信號傳輸。目前無線信號大多數都是2.4G和5.8G,而這兩個頻段的無線信號在我們生活中也是很常見的。
所以非常容易受到干擾。如今做無人機編隊表演的公司基本每家都出現過大批量摔機,以目前民用的無線信號很難根治這種狀況。
二、單個或者小部分無人機出現不協調。
這個也是信號傳輸鏈路的問題。無人機與地面端的鏈路還有機與機之間的通信。當然這個也不排除是飛機自身的電路出現問題。
三、單個掉落,這個大部分原因是電池出現問題。
無人機大部分都是用的鋰電池,而即使是全新的鋰電池,保養的再好也沒辦法完全防止掉電的情況發生,畢竟電池也有不良品。
四、單個飛走,單個飛走分為返航和自己私奔。
返航是電池電量不足,自己私奔的可能是GPS衛星信號突然丟失或者指南針受到嚴重干擾。
綜合上述,無人機編隊表演的技術難點不難看出以下幾點:抗干擾能力有待加強,不光是通信干擾,還有環境干擾,即使是目前民用級最高的RTK也無法保證一定能抗住所有環境干擾,而指南針在地球磁場變化的時候則有可能受到嚴重干擾。
電池有待提高,不管是質量還是保養。還有加強突發情況的應急處理。
㈩ 無人機是用什麼信號傳送數據的
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機上無駕駛艙,但安裝有自動駕駛儀、程序控制裝置等設備。地面、艦艇上或母機遙控站人員通過雷達等設備,對其進行跟蹤、定位、遙控、遙測和數字傳輸。可在無線電遙控下像普通飛機一樣起飛或用助推火箭發射升空,也可由母機帶到空中投放飛行。回收時,可用與普通飛機著陸過程一樣的方式自動著陸,也可通過遙控用降落傘或攔網回收。可反覆使用多次。廣泛用於空中偵察、監視、通信、反潛、電子干擾等。
一、無人機與載人飛機相比,它具有體積小、造價低、使用方便、對作戰環境要求低、戰場生存能力較強等優點,備受世界各國軍隊的青睞。在幾場局部戰爭中,無人駕駛飛機以其准確、高效和靈便的偵察、干擾、欺騙、搜索、校射及在非正規條件下作戰等多種作戰能力,發揮著顯著的作用,並引發了層出不窮的軍事學術、裝備技術等相關問題的研究。它將與孕育中的武庫艦、無人駕駛坦克、機器人士兵、計算機病毒武器、天基武器、激光武器等一道,成為21世紀陸戰、海戰、空戰、天戰舞台上的重要角色,對未來的軍事斗爭造成較為深遠的影響。
二、無人機系統工作流程:
1、開始界面:快捷實現任務的規劃,進入任務監控界面,實現航拍任務的快速自動歸檔,各功能劃分開來,實現軟體運行的專一而穩定。
2、航前檢查:為保證任務的安全進行,起飛前結合飛行控制軟體進行自動檢測,確保飛機的GPS、羅盤、空速管及其俯仰翻滾等狀態良好,避免在航拍中危險情況的發生。
3、飛行任務規劃:在區域空照、導航、混合三種模式下進行飛行任務的規劃。
4、航飛監控:實時掌握飛機的姿態、方位、空速、位置、電池電壓、即時風速風向、任務時間等重要狀態,便於操作人員實時判斷任務的可執行性,進一步保證任務的安全。
5、影像拼接:航拍任務完成後,導航航拍影像進行研究區域的影像拼接。
三、代表機型
美國研製和發展無人機的主要國家之一。美軍認為無人機適合冷戰後的「地區防務戰略」和監視地區沖突的需要。為了提高戰場實時偵察能力,美軍研製和裝備了以下無人機。
1、先鋒機:
動力為19千瓦,作戰半徑約為185公里,留這5小時,45公斤的負載包括紅外或電子光學圖像設備。「先鋒」無人機常與E-8C探測到潛在的高等級目標,然後「先鋒」無人機進入目標區實施偵察。
2、捕食者:
前額突出的「捕食者」中空續航無人機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仍是美軍遠程無人機,主要用於前線部隊,為陸軍旅和陸戰隊特遣部隊提供電子光學和紅外情報。1997年1月31日,美空軍駐內利斯空軍基地第11偵察機中隊裝備了首批「捕食者」無人機。它長約8米,翼展約14米,最大升限7600米,作戰半徑926公里,最長續航時間為40小時,全重204公斤。機上載有綜合孔徑雷達、電子光學和紅外感測器,能從簡易機場或艦船甲板上起飛,不需要降落傘或攔阻索。這種飛機在波黑參加過作戰,飛行記錄為2620任務小時,證明了其作戰的價值和能力。「捕食者」能識破地面偽裝的裝備和偽裝行動,適干監視大面積重要場地和偵察任何敵對行動。無人機通過衛星系統向聯合空中作戰中心或聯合情報中心傳輸實時偵察情況。
3、環球鷹:
又名「蒂爾」II,將成為21世紀初美軍遠程無人機的中堅,是一種適用於在低等至中等威脅環境下執行偵察任務的遠程長航時無人機。無人機重3.5噸,機長14米,翼展35米,留空時間42小時,最大不加油航程為2.25萬公里,能在2萬米飛行高度晝夜偵察。「環球鷹」無人機將裝備綜合孔徑雷達、紅外和電子光學感測器。搜索方式時的分辨能力為0.9米,定點分辨偵察能力為0.3米。「環球鷹」無人機每秒能發回50兆位數據,它可以近實時向地面站發送視頻圖像,也能將綜合孔徑雷達數據直接發往前線地面部隊。「環球鷹」無人機用於執行遠程和長時間的任務。包括連續在大面積地區偵察機動導彈發射架。無人機能通過衛星與地面站進行聯絡,使喚遠離前線的懷念部也能指揮作戰,無人機偵察期間能過行規避機動並能利用雷達干擾機實施干擾和進行電子欺騙。
4、暗星機:
又名「蒂爾」III,是一種適用於大威脅環境下偵察用的高空續航隱形無人機。計劃少量生產,僅用於在重點防禦地區上空飛行。隱形「暗星」無人機不具備「環球鷹」無人機的性能和負載,但具有突破最好防空系統的能力和最佳生存能力。「暗星」無人機的機體較薄,機翼又長又窄,作戰半徑為926公里,續航時間8小時,最大升限1.4萬米,使用FJ44型渦輪風扇發動機。「暗星」無人機每秒鍾的通信能力限制在1.5兆位,飛行中主要傳送固定框架圖像。「暗星」無人機的特點是:隱形、生存能力強,活動范圍和續航時間都比「環球鷹」更大更長。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環球鷹」主要任務是擔負低威脅度或中等威脅度地區上空的執行高度脅度區域上空的偵察任務,而「暗星」主要用來執行高威脅區域上空的偵察任務。
5、袖珍機:
美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正在研製一種機長和翼展都不足15厘米的微型無人機。它續航時間為1小時,航程16公里。它既可飛入建築物內進行偵察,又可作為視聽監視哨附著在建築物或裝備上。美國防部准備將這種飛機用於執行特殊情況下的監視任務。
6、隱形戰機:
這種飛機的速度為5倍音速。可使用微型高精確制導炸彈,能在幾分鍾之內摧毀各種移動目標。美空軍計劃在未來10-30年內,用無人戰斗機和無人隱形攻擊機取代現有飛機來執行危險性較大的作戰任務。